裂缝
在这个真爱难寻的年代, 人们绝望的渴望爱情。爱并不是礼物,也不是情人节的继续。九千九百九十九朵玫瑰都不能证明这是爱情。稀松平常的小三小四们,让爱情变得一钱不值。爱情真的存在吗?没有人知道。宁愿在比夜晚更孤独的时刻, 唱一首不流泪的歌。
遇见于筱白的那一天,整个花园里种满了红色的月季。简单随意的短发,牛仔裤和白衬衣,是个有气质的女人。靠近她,有樱花的味道,不像是昂贵且普遍的香水。女人的问题,失恋还是追逐?
“你好,我是a公司的部门经理。这个,是他的资料,他是我前男友,我们在一起五年。半年前,因为一个女人,和我分手了,他们两个月后要结婚了。”
听她的语气,虽轻描淡写,想必也曾深爱着他。但如若曾爱过,又怎么能不恨呢?五年的感情抵不过一个刚刚认识的女人。
“我想报复他,让他知道他是怎样辜负了我的。”
亦清看着她的眼睛,有浅浅的泪痕。她用大拇指狠狠的掐着自己的手背。亦清轻轻握住她的手,告诉她“放心,我会帮你的。”
时光是良药,或许将来的某一天,你回头望,曾经哭湿的枕头,已变的发黄。多年后,当你远望烟火,想起他,或许已经忘记了他的样子。
“我不怕分手,也并不恨他。只是没想到我们是因为另一个女人而分手。”筱白说的话,像是个旁观者,清楚而冷静。
“你和他是怎么在一起的?”亦清忍不住询问。
“他是我朋友的大学同学,我们只在酒桌上见过一面,他就跟朋友说他一定会把我追到手。男人的伎俩,顶多不是当众告白,送花送礼物。可他不同,情人节那一天,他把叫我出去,把我带到学校的后花园,说是有话要说。出来后,他点了一支烟,跟我说了会儿闲话。等烟快抽完的时候,他随手一扔,地面上燃起火来,写着我爱你。原来他在草丛中铺了蜡,一点就燃。我被他感动了。我了解他是不可能永远留在我身边。不过没想到结局会是这样。”她原本苍白的脸变红了,她想必还依恋着回忆不肯放手。
三三两两的蔷薇香飘过,亦清心中暗想:前男友复仇计划开始了。
这一天下来,她真的累坏了,饭也没吃,躺在床上动也不动。电脑里,播放的是林忆莲的《词不达意》。男女之间,虽亲密不已,却仍像隔着一层玻璃,看得见,触不及。很多时候,亦清不懂得怎样表达自己,话语停在咽喉,像块石头。自上次以后,一个星期没有和羽联系。羽,有时候像小孩,有时候像野兽,更多的时候沉默的像空气。亦清的青春,像河一样流过他的生命,从二十一岁开始,从未停留。
四年的光阴,亲爱的羽,我从未想过要离开你。但如今,我们要如何才能回到过去?
这段时间,只要她想起羽,眼角都会划过温热的泪滴。想来,亦清并不是,说放下就能放得下的人。但如果可以,她更想回到过去。不是大学时羽的追求,也不是毕业后的依依不舍。亦清最想回去的是那一年,是大一的时候,作为一个新新人出现在学校的时候。因为那时,薛子墨还停留在那里,没有离开。
薛子墨,是亦清的初恋对象。说起来薛子墨起初在众人心中算是个地地道道的白面小生,清澈的眼睛,浓密的短发。大学时,他总穿简单的衬衫,单肩一个灰色的包。那时的亦清迷恋他清淡的眼神,中意他随口说的冷笑话。薛子墨是学校众人皆知的才子,文笔幽默,发表过的文章小说不计其数。
亦清遇见他的时候是秋天,在书籍漂流会上,她坐在角落,穿着灰色的大衣,落寞的,毫不起眼。薛子墨站在台上洋洋洒洒的讲,爱情像火星一样溅到了亦清的身上,点燃了她的心。事后,经由学长学姐们的介绍,在场的人都交换了号码,他和她也就因为这而认识了。她关注他是应该,毕竟是学校有名的才子。只是好奇,为什么他注意到了她。
跟所有的女孩一样,亦清的博客大多都是描述自己的小情小爱,个别处,写写诗谈谈喜爱的小说。事后,亦清把薛子墨对她的关注归结为不经意的注目,不应激动。
直到有一天,她收到了他的邮件。很官方的邮件,希望她参与学校的文学社,他所在的文学社。于是,所有的一切就这样的改变了。
从此,见面变成了习惯。他和她一起校对文稿,跑遍学校各处做采访,很自然的谈论编排。他们算不上朋友,但已不再是路人。不同的是,不知从何时起,她渴望却又拒绝遇见他。每天,亦清和朋友走过长长的校路,都会张望,期待人群中有他的身影。偶尔在遇见时,却又转过头,和朋友说笑,假装没有看到。他和她像并排的直线各自走在路上,却在心里暗暗悸动着。
“你们知道吗?薛子墨大一的时候是有女朋友的,只是分手了。我听我学长说,他还忘不掉那个女生,所以他写的小说都是悲剧。”
“听说他前女友是美术系的,后来转学去了另一所学校。”
“哦,这样啊。你们知道吗?我昨天看到了一个笑话……”
女生宿舍里,谈起他时,总有各种绯闻怪谈。夜聊时,亦清都很自然的把有他的话题转向有趣的故事。她对他的爱,像绵延的细雨,润物无声。从傍晚到深夜,他们酣畅淋漓的聊电影和音乐。闲暇的周末,她和他一起出游或拜访好友。他们生活的每个细节都和彼此息息相关。只是爱,从未提起,仅仅自然的,在一起。
亦清的心像是一份礼物,在深夜,无声的等待。他的一个眼神,一句不经意的言语,都可以让她沸腾和冰冻。不主动表白是她给自己的底线,她害怕她只是他人生舞台剧中配角。她害怕他心底逗留的仍是别人的背影,她害怕他心里上演的全是没有她的电影。她的心里仿佛装置着一个炸弹,脆弱,易碎,即将爆发。
等待是场连绵的雨,亦清淋湿在雨中,仍未回头。她的心是枚莲子,只有除去表面的微甜,才看得到苦涩的心。亦清也曾想过放弃坚持的固守,放弃薛子墨给她的回忆,可是就算这样她就能甘心吗?莲子心苦 ,可是从未走进过她的心,又怎知它的味道?她像朵花,只开在他给的梦里。
一年后,薛子墨大四了,毕业晚会后亦清打给他,才发现他的手机已经停机了。亦清在薛子墨宿舍楼下等到深夜,他一直没有出现。直到星期后,亦清 打开博客,才发现他给她的留言。他去了北京实习,走得匆忙,来不及说一声再见。亦清冷静的看着屏幕,一滴泪都没有流,只是留了一句:照顾好你自己。第二天,亦清丢掉了布满泪痕的枕头和写给他的信。她默默地想:我们的感情结束了。
只有大三结束的某一天,她在酒桌上喝醉,在博客上留言给子墨:我深深的爱过你,子墨,我是个傻瓜,一个撕心裂肺爱过你的傻瓜。在爱情里,我就像空气里的尘埃,卑微渺小。我真的希望有一天能走进你的生命里,做你心底的那个人。可是,子墨,我们还有可能吗?
如今,事情过去了若干年,至那以后,亦清和薛子墨从未见过。若再见,他们怕是已变为熟悉的陌生人了。四年后的今天,薛子墨已在文学圈小有名气,仍然坚持写作的他,正亦步亦趋的实现着自己的梦想。亦清偶尔在博客上看到他的消息,只是清浅的一笑。若回去当年,他们还能随意的畅谈电影和音乐,而他依然她最初爱上的人。最初的记忆,无论多久,都无法复刻。如果现在让亦清选择,她宁愿留在过去,也许并不算美好的过去。
亦清躺在沙发上,半睡半醒,如今,薛子墨对她仍是解不开的谜语。他曾爱过她吗?他当年为何没有回复她的留言?毕业那一年,准备飞去美国的她,没有带走任何关于这场青春盛宴的记忆,就像这一切从未发生。她没有带走以往无邪的她,亦然丢掉了和薛子墨所有的联系方式。他和她仍像两条从未遇见的平行线,向远方无限延伸,走在各自应有的人生里。
因为一个女人的爱情去伤害另一个女人,值得吗?即便她是出现在爱情裂缝里的小三。亦清在纸上画出一个女人的摸样,想了一个晚上,她依然没有答案。
遇见于筱白的那一天,整个花园里种满了红色的月季。简单随意的短发,牛仔裤和白衬衣,是个有气质的女人。靠近她,有樱花的味道,不像是昂贵且普遍的香水。女人的问题,失恋还是追逐?
“你好,我是a公司的部门经理。这个,是他的资料,他是我前男友,我们在一起五年。半年前,因为一个女人,和我分手了,他们两个月后要结婚了。”
听她的语气,虽轻描淡写,想必也曾深爱着他。但如若曾爱过,又怎么能不恨呢?五年的感情抵不过一个刚刚认识的女人。
“我想报复他,让他知道他是怎样辜负了我的。”
亦清看着她的眼睛,有浅浅的泪痕。她用大拇指狠狠的掐着自己的手背。亦清轻轻握住她的手,告诉她“放心,我会帮你的。”
时光是良药,或许将来的某一天,你回头望,曾经哭湿的枕头,已变的发黄。多年后,当你远望烟火,想起他,或许已经忘记了他的样子。
“我不怕分手,也并不恨他。只是没想到我们是因为另一个女人而分手。”筱白说的话,像是个旁观者,清楚而冷静。
“你和他是怎么在一起的?”亦清忍不住询问。
“他是我朋友的大学同学,我们只在酒桌上见过一面,他就跟朋友说他一定会把我追到手。男人的伎俩,顶多不是当众告白,送花送礼物。可他不同,情人节那一天,他把叫我出去,把我带到学校的后花园,说是有话要说。出来后,他点了一支烟,跟我说了会儿闲话。等烟快抽完的时候,他随手一扔,地面上燃起火来,写着我爱你。原来他在草丛中铺了蜡,一点就燃。我被他感动了。我了解他是不可能永远留在我身边。不过没想到结局会是这样。”她原本苍白的脸变红了,她想必还依恋着回忆不肯放手。
三三两两的蔷薇香飘过,亦清心中暗想:前男友复仇计划开始了。
这一天下来,她真的累坏了,饭也没吃,躺在床上动也不动。电脑里,播放的是林忆莲的《词不达意》。男女之间,虽亲密不已,却仍像隔着一层玻璃,看得见,触不及。很多时候,亦清不懂得怎样表达自己,话语停在咽喉,像块石头。自上次以后,一个星期没有和羽联系。羽,有时候像小孩,有时候像野兽,更多的时候沉默的像空气。亦清的青春,像河一样流过他的生命,从二十一岁开始,从未停留。
四年的光阴,亲爱的羽,我从未想过要离开你。但如今,我们要如何才能回到过去?
这段时间,只要她想起羽,眼角都会划过温热的泪滴。想来,亦清并不是,说放下就能放得下的人。但如果可以,她更想回到过去。不是大学时羽的追求,也不是毕业后的依依不舍。亦清最想回去的是那一年,是大一的时候,作为一个新新人出现在学校的时候。因为那时,薛子墨还停留在那里,没有离开。
薛子墨,是亦清的初恋对象。说起来薛子墨起初在众人心中算是个地地道道的白面小生,清澈的眼睛,浓密的短发。大学时,他总穿简单的衬衫,单肩一个灰色的包。那时的亦清迷恋他清淡的眼神,中意他随口说的冷笑话。薛子墨是学校众人皆知的才子,文笔幽默,发表过的文章小说不计其数。
亦清遇见他的时候是秋天,在书籍漂流会上,她坐在角落,穿着灰色的大衣,落寞的,毫不起眼。薛子墨站在台上洋洋洒洒的讲,爱情像火星一样溅到了亦清的身上,点燃了她的心。事后,经由学长学姐们的介绍,在场的人都交换了号码,他和她也就因为这而认识了。她关注他是应该,毕竟是学校有名的才子。只是好奇,为什么他注意到了她。
跟所有的女孩一样,亦清的博客大多都是描述自己的小情小爱,个别处,写写诗谈谈喜爱的小说。事后,亦清把薛子墨对她的关注归结为不经意的注目,不应激动。
直到有一天,她收到了他的邮件。很官方的邮件,希望她参与学校的文学社,他所在的文学社。于是,所有的一切就这样的改变了。
从此,见面变成了习惯。他和她一起校对文稿,跑遍学校各处做采访,很自然的谈论编排。他们算不上朋友,但已不再是路人。不同的是,不知从何时起,她渴望却又拒绝遇见他。每天,亦清和朋友走过长长的校路,都会张望,期待人群中有他的身影。偶尔在遇见时,却又转过头,和朋友说笑,假装没有看到。他和她像并排的直线各自走在路上,却在心里暗暗悸动着。
“你们知道吗?薛子墨大一的时候是有女朋友的,只是分手了。我听我学长说,他还忘不掉那个女生,所以他写的小说都是悲剧。”
“听说他前女友是美术系的,后来转学去了另一所学校。”
“哦,这样啊。你们知道吗?我昨天看到了一个笑话……”
女生宿舍里,谈起他时,总有各种绯闻怪谈。夜聊时,亦清都很自然的把有他的话题转向有趣的故事。她对他的爱,像绵延的细雨,润物无声。从傍晚到深夜,他们酣畅淋漓的聊电影和音乐。闲暇的周末,她和他一起出游或拜访好友。他们生活的每个细节都和彼此息息相关。只是爱,从未提起,仅仅自然的,在一起。
亦清的心像是一份礼物,在深夜,无声的等待。他的一个眼神,一句不经意的言语,都可以让她沸腾和冰冻。不主动表白是她给自己的底线,她害怕她只是他人生舞台剧中配角。她害怕他心底逗留的仍是别人的背影,她害怕他心里上演的全是没有她的电影。她的心里仿佛装置着一个炸弹,脆弱,易碎,即将爆发。
等待是场连绵的雨,亦清淋湿在雨中,仍未回头。她的心是枚莲子,只有除去表面的微甜,才看得到苦涩的心。亦清也曾想过放弃坚持的固守,放弃薛子墨给她的回忆,可是就算这样她就能甘心吗?莲子心苦 ,可是从未走进过她的心,又怎知它的味道?她像朵花,只开在他给的梦里。
一年后,薛子墨大四了,毕业晚会后亦清打给他,才发现他的手机已经停机了。亦清在薛子墨宿舍楼下等到深夜,他一直没有出现。直到星期后,亦清 打开博客,才发现他给她的留言。他去了北京实习,走得匆忙,来不及说一声再见。亦清冷静的看着屏幕,一滴泪都没有流,只是留了一句:照顾好你自己。第二天,亦清丢掉了布满泪痕的枕头和写给他的信。她默默地想:我们的感情结束了。
只有大三结束的某一天,她在酒桌上喝醉,在博客上留言给子墨:我深深的爱过你,子墨,我是个傻瓜,一个撕心裂肺爱过你的傻瓜。在爱情里,我就像空气里的尘埃,卑微渺小。我真的希望有一天能走进你的生命里,做你心底的那个人。可是,子墨,我们还有可能吗?
如今,事情过去了若干年,至那以后,亦清和薛子墨从未见过。若再见,他们怕是已变为熟悉的陌生人了。四年后的今天,薛子墨已在文学圈小有名气,仍然坚持写作的他,正亦步亦趋的实现着自己的梦想。亦清偶尔在博客上看到他的消息,只是清浅的一笑。若回去当年,他们还能随意的畅谈电影和音乐,而他依然她最初爱上的人。最初的记忆,无论多久,都无法复刻。如果现在让亦清选择,她宁愿留在过去,也许并不算美好的过去。
亦清躺在沙发上,半睡半醒,如今,薛子墨对她仍是解不开的谜语。他曾爱过她吗?他当年为何没有回复她的留言?毕业那一年,准备飞去美国的她,没有带走任何关于这场青春盛宴的记忆,就像这一切从未发生。她没有带走以往无邪的她,亦然丢掉了和薛子墨所有的联系方式。他和她仍像两条从未遇见的平行线,向远方无限延伸,走在各自应有的人生里。
因为一个女人的爱情去伤害另一个女人,值得吗?即便她是出现在爱情裂缝里的小三。亦清在纸上画出一个女人的摸样,想了一个晚上,她依然没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