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蘅芷阶通萝薜门(1)
() ( ) 北国边陲风景异,辽西于微山水奇。凤阁龙楼皆不见,玉树琼枝竞绮丽。
这是北国严冬的一个寻常清晨,蜿蜒的山道上正有一个青衣女子行走。只见她身形夭矫,步伐轻捷,臂挽一个柳编圆篮,边走边将手中捏着的细小谷粒撒在雪上,一边撮起樱唇,不断发出“啾啾”之声,像是在召唤小鸟来食。
这山道上的少女正是长大了两岁的未央。
去冬他们平安到达阳乐县,费了好大的劲儿才在于微山麓(今辽宁义县医巫闾山)找到外祖父的庄园。看起来杨恽当年奉送的那笔安置费帮了凌士安不少忙,使他得以在此地买下不少田产,租给当地山民耕种。老两口每年收些田租,倒是过得十分富足。
亲人难后见面,免不了先痛哭一番。不过虽说杨恽死了,好在其他人都能保全性命,即便暂时天各一方,说到底彼此还有个念想,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老两口又看从未见过面的外孙女出落得娇花软玉一般,眉宇间又英气勃发,仿佛小女儿和女婿同时出现在眼前,不禁又是哭又是笑,搂抱着未央“心肝儿肉”地亲个不够。
未央初见长辈亲人,体会到那种真心实意的亲热,只觉得暖流在浑身上下循环往复,使她完全忘却了鞍马劳顿和伤心难过,也不再畏惧这北国的严寒。
认过亲后,凌士安老两口忙着指派下人给他们收拾住房,采买寝具。凌夫人害怕年迈之人过于激动和操劳伤着身体,奔前跑后地忙个不停。
未央既事事插不上手,索性和他们打声招呼,说是陪师父出去走走,师徒二人就相携上了于微山,想要登临山顶,一览本地风光。
登山途中,英千秋看到此山少有人迹,是个清静所在,便暗暗留意找一处平整之地,想着在山中搭建两间茅屋,省得叨扰凌家,也更合自己的心意。
两人兴尽回来已是酉时,凌家早已安排好接风酒宴,专等他们二人了。因除英千秋之外,其余的都是自家人,所以大家都公推客人坐首席。英千秋本不惯这些推推让让的俗礼,想着只需耐烦几日便可摆脱,就客随主便坐了上位。
酒至半酣,正好说到此地的风土人情,英千秋便将自己的意思言明,只说住在山中便于修行,还请主人体谅。
凌士安一听此言大惊失色,还以为什么地方招呼不周,怠慢了贵客,连忙致歉,希望他大人大量,不要放在心上。
未央和凌夫人却熟知英千秋的脾气,凌夫人自转向身旁的老母,向她细细解释。未央便走到外祖父身后,替他轻轻捏着肩膀,一边娇声软语地笑劝:“祖父大人误会了!其实是我师父喜欢清静,一向住不惯高屋华舍,您就随他去吧!反正他选的地方也不远,祖父要是愿意的话,未央可以每日陪您去打扰他的清修,想必他也不能把您赶出去!未央说的可对,师父?”说完冲着英千秋调皮地挤挤眼。
一番话说的众人都笑起来,凌士安便向英千秋一举杯,遗憾地说:“先生是世外之人,识见果然高明!既然如此,老朽只好恭敬不如从命了!老朽明日就叫工匠上山,这几日只能委屈先生在舍下盘桓了。不到之处,请多担待,请!”
英千秋看到徒儿三言两语替自己解了围,不仅莞尔,又听主人说得这样客气,也便举杯回礼:“见笑了!多谢盛情,请!”
这是北国严冬的一个寻常清晨,蜿蜒的山道上正有一个青衣女子行走。只见她身形夭矫,步伐轻捷,臂挽一个柳编圆篮,边走边将手中捏着的细小谷粒撒在雪上,一边撮起樱唇,不断发出“啾啾”之声,像是在召唤小鸟来食。
这山道上的少女正是长大了两岁的未央。
去冬他们平安到达阳乐县,费了好大的劲儿才在于微山麓(今辽宁义县医巫闾山)找到外祖父的庄园。看起来杨恽当年奉送的那笔安置费帮了凌士安不少忙,使他得以在此地买下不少田产,租给当地山民耕种。老两口每年收些田租,倒是过得十分富足。
亲人难后见面,免不了先痛哭一番。不过虽说杨恽死了,好在其他人都能保全性命,即便暂时天各一方,说到底彼此还有个念想,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老两口又看从未见过面的外孙女出落得娇花软玉一般,眉宇间又英气勃发,仿佛小女儿和女婿同时出现在眼前,不禁又是哭又是笑,搂抱着未央“心肝儿肉”地亲个不够。
未央初见长辈亲人,体会到那种真心实意的亲热,只觉得暖流在浑身上下循环往复,使她完全忘却了鞍马劳顿和伤心难过,也不再畏惧这北国的严寒。
认过亲后,凌士安老两口忙着指派下人给他们收拾住房,采买寝具。凌夫人害怕年迈之人过于激动和操劳伤着身体,奔前跑后地忙个不停。
未央既事事插不上手,索性和他们打声招呼,说是陪师父出去走走,师徒二人就相携上了于微山,想要登临山顶,一览本地风光。
登山途中,英千秋看到此山少有人迹,是个清静所在,便暗暗留意找一处平整之地,想着在山中搭建两间茅屋,省得叨扰凌家,也更合自己的心意。
两人兴尽回来已是酉时,凌家早已安排好接风酒宴,专等他们二人了。因除英千秋之外,其余的都是自家人,所以大家都公推客人坐首席。英千秋本不惯这些推推让让的俗礼,想着只需耐烦几日便可摆脱,就客随主便坐了上位。
酒至半酣,正好说到此地的风土人情,英千秋便将自己的意思言明,只说住在山中便于修行,还请主人体谅。
凌士安一听此言大惊失色,还以为什么地方招呼不周,怠慢了贵客,连忙致歉,希望他大人大量,不要放在心上。
未央和凌夫人却熟知英千秋的脾气,凌夫人自转向身旁的老母,向她细细解释。未央便走到外祖父身后,替他轻轻捏着肩膀,一边娇声软语地笑劝:“祖父大人误会了!其实是我师父喜欢清静,一向住不惯高屋华舍,您就随他去吧!反正他选的地方也不远,祖父要是愿意的话,未央可以每日陪您去打扰他的清修,想必他也不能把您赶出去!未央说的可对,师父?”说完冲着英千秋调皮地挤挤眼。
一番话说的众人都笑起来,凌士安便向英千秋一举杯,遗憾地说:“先生是世外之人,识见果然高明!既然如此,老朽只好恭敬不如从命了!老朽明日就叫工匠上山,这几日只能委屈先生在舍下盘桓了。不到之处,请多担待,请!”
英千秋看到徒儿三言两语替自己解了围,不仅莞尔,又听主人说得这样客气,也便举杯回礼:“见笑了!多谢盛情,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