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小说 > 女尊帝后

正文 第四十六章 缘来缘去缘如水 情散情聚情何归(三)

    “娘娘……”

    从单婷身边走过,没有回答她的话。(百度搜索读看看p;宫中,灵儿离开后,我没有任何一个可信之人了。

    在檀木桌案旁坐了许久,直到双腿完全冰凉。

    桌上油灯燃尽,只有微微的光亮。

    秋季的夜,风吹拂时,更凉了。

    褪下了衣衫,坐在了软塌上。

    “既然长孙大人已经知道我手无缚鸡之力,为何要派人暗中遇刺于我。”我的目光,再一次的落在罗峰的脸上。

    我问道这句话时,门被推开了。

    一袭蓝色衣衫的李绩出现在门前。

    李绩的出现,让罗峰惊讶,更让我惊讶。

    “罗将军,此事,我们不应该在瞒着娘娘了。”李绩来到罗峰身边坐下后说道。

    罗峰犹豫许久后才渐渐道,也许,他和李绩站在同一战线上,他信任李绩。

    “臣和司空大人,狄大人,皆是皇上的亲信,先皇在世,臣便得太子殿下相救,后来,进宫秘密暗中助太子殿下。

    一次意外的暗杀中,太子殿下让我故意接近长孙大人,为了长孙大人,我曾受了重伤,从而,取得了长孙大人的信任。”

    “李治知道长孙无忌的野心?”听闻罗峰的话,我疑惑的看向罗峰。(请记住读看看小说网p;“知道,太子殿下的太子之位,便是长孙大人觐见的皇上。”罗峰说的这话,也许,我明白了。

    那日我同单婷去了仙之殿,心遥将我们拦住,单婷上前点了她的穴,直到我们临走之时,我让单婷将早已准备好的药喂在了心遥口中。

    心遥必须每一个月在我这里取一次解药,而我的要求便是,将心遥所知道的一切告知于我。如若心遥对我有半点的隐瞒,两个月不得解药,她将暴毙而亡。

    而心遥,为了自己的性命,始终出卖了王玉燕。

    前些时日,心遥来时,则告知了我曾经李治还是晋王之时的消息。

    晋王,人人皆言晋王性格温和,毫无野心,怕是将来只有稳坐晋王之位得以安稳,而长孙无忌在李承乾脚跛之时,偏偏觐见太宗皇帝,将李治推上太子之位。

    原本太宗皇帝对李治胜是喜爱,听长孙无忌这么一言,更定了自己的决心。

    大唐天下,不是只有长子才可为帝!

    如果李治继位,温顺的性格长孙无忌便一朝可以加以控制,从而坐上听政皇之位。

    “昭仪娘娘……”见我许久未曾说话,罗峰才叫道我。

    “哦,那么长孙无忌就将你安插在李承乾身边,从而获得李承乾的篡位计划。”

    罗峰和李绩皆对我点头。

    “为何长孙无忌要取我性命?”

    “这一切,皆是淑妃娘娘……”

    罗峰此话一出,我和李绩面面相觑,那日在前去苏州的路上,我则看到了玉瓷瓶底的字,这瓶皆是萧婉莹蓬莱殿中的。

    我和李绩的猜测听罗峰这么一说来,算是对了。

    寝宫内的灯,被风吹灭了,我也懒得去点上。

    躺在床上,只有浅浅的月光照耀进来。

    罗峰和李绩皆信任我,唯一的原因,便是让他们相信了我,宫中的秘密,我知道了很多,我同罗峰和李绩,皆是为了皇上。

    而李绩送我在回来的路上之时,他的话,让我更为吃惊。

    月光独照,静静的洒在整个大明宫。

    李绩走在我身边,望了天上的明月,复又看向我。

    “我一直疑惑司空大人的身世,司空大人,不是一个平常之人吧。”

    李绩在我身边,只是笑笑。

    “如今你我都成为助皇上之人,算是同乘一舟之人了,司空大人难道还不信任我?”脚步渐慢,向前走去。

    “娘娘此言差矣,自从臣在护送娘娘去到苏州的途中,听了娘娘曾告诉臣的话,臣就已经信了昭仪娘娘。”

    我轻笑,并未说话。

    “二十六年前,先皇继位,普天同庆之佳节,太宗皇帝曾宠幸过一位宫女,而一年后,宫女柳氏生下一男婴,再次找太宗皇帝时,太宗皇帝则言不曾认识这名宫女。

    柳氏在宫中手众人嘲笑,宫人们皆言,不知是和谁生下的野种,也想来冒充皇子,最后,柳氏在掖庭宫中自尽。

    柳氏投井之前,曾找过长孙皇后,皇后娘娘心地善良,听了柳氏的话,忆起一年前太宗皇帝的确宠幸过一名宫女,而那名宫女,就是已经投井自杀的柳氏。”

    月光下,李绩在我身边,静静的声音犹若细蚊。

    目向月色,似在回忆当年往事。

    “那位宫人,是你的娘亲?”

    我也只是这样猜测下去,但李绩却对我点头。

    “是,她是我的娘亲。

    同样是秋季,太宗皇帝听了长孙皇后的话,回想一年前之景,在朝中众臣面前,太宗皇帝无法和这个来历不明的孩子相认。

    不能立入皇子之位,我由长孙皇后在宫外安排的一户农家所成长,直到养父养母去世之时,才将我的身份告知了我,太宗皇帝害死了我娘,我在大唐天下,却连父亲也不能相认。

    于是,五年前下山后,我要找到太宗皇帝报仇,终究是多情的帝王,害死了我的娘亲。多次遇刺,却无法要了太宗皇帝的性命。

    而长孙皇后,才告诉了我事情的真相,原来,太宗皇帝对我多年的愧疚之情,在湖州赐了我明王府,而我,便是众人所不得知的二皇子明王李绩。”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