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小说 > 香港小亨

第139章 投资和扶持

    作为《明报》集团的三大股东之一,并且被金庸指定为了《明报》今后的继承者,张少杰自然有权翻阅明报集团的一些账单、报表。

    沈宝新见到张少杰要看账目,有心戏弄他,居然拿出了几十年的积累的账本,厚厚的几万页。

    这些原始资料、重要文件,堆积而成的大部头,哪怕走马观花看完,也是很难的。更别说,从这些原始文件资料中看出头绪。

    “来一份简报吧!”张少杰笑道,“我又不是专业的分析家,原始文件资料,对于我来说,意义不大!我仅仅需要概括明报的各项业务、财务状态的总结信息!”

    沈宝新这才笑道:“真是个诚实的孩子!”沈宝新拿出一份简报,仅仅有几页纸,文字不多,大多数是图形。这样能够对明报公司的现状,有直观的认识。

    张少杰花了半个小时,就迅速了解了《明报》的经营现状。

    明报集团这时候的《明报》发行量已经达到23万份,《明报周刊》达到25万,而《武侠与历史》也有12万份。

    这三份报刊,是明报集团的主要利润来源。

    光是靠着三份旗舰报纸、杂志的发行,已经使得明报集团在香港成为报刊媒体当之无愧的报业龙头企业。

    这年代,因为香港的人工成本比较低廉,报纸发行也可获利。光是报纸的发行、销售这一块,就足以盈利800万港元,并且每年发放的稿费达到300万港元,位列香港发放稿费最多的报刊公司。

    这还仅仅是报纸、杂志发行本身的利润,事实上,《明报》更多的利润于广告收入!

    广告收入方面,《明报》在70年的时候,只有百万港元的广告收入。

    随着明报读者群体越来越多,公信力越来越强,香港各大公司踊跃在《明报》上竞投广告,所以明报的广告费也是逐年的递增,至今1980年的时候,广告收益已经超过2000万港元的利润!

    现在《明报》的广告费增长趋势,比过去十多年有所减缓。不过,现在平均每年也以30%的速度在增长,当然报纸的广告收盖也不能无限的增长。

    广告利润仅有几千万港元的时候还有一定的增长空间,一旦达到1亿港元的广告收入,那么这一块的利润也将会饱和,哪怕广告费继续增长,也不过是随波逐流,跟着物价上涨、广告费水涨船高而已。

    广告费这一块的利润在增长!

    不过,随着通货膨胀、人均工资每年的提升,报纸销售、发行的利润,正在逐年下降。现在,报纸销售发行暂时还能够赚800万港元。

    但是,按照现在的运营成本上升趋势估计,每年经营成本会提升80万港元以上。也就是说,保持现在的发行量的话,10年之后,报纸发行销售本身,就是一项亏本生意。

    那时候,《明报》需要以广告的利润,去弥补报纸发行销售亏本这一部分的窟窿!

    “《明报》现在一年纯利润3000万!总开支也达到6000万港元,可是支付给作者的稿酬才是多少呢——才300万港元啊!可以说,广告收入这一块的利益,完全没有和作者分享!”

    张少杰批评道:“这不行的!广告商之所以给我们广告费,那是因为明报有大量的读者。读者为什么订阅我们报纸,因为有哪些作者提供的文章,吸引他们!每年一年收入有9000万,开支6000万,利润有3000万!可是给作者支付的稿酬才300万,是利润的10%,是明报经营开支的5%!这样的稿酬支付比例、是不合理的!”

    “那你说要怎样?”沈宝新、金庸都是面带微笑。

    其实,稿费改革,金庸早就提过,按照原本的历史,到了几年后明报对于作者的稿酬标准不但正规化起来,而且也大幅度的提升。

    在张少杰的建议下,大规模提高作者稿酬,以及制定统一的稿费标准,提拼了几年!

    其一,质量平庸,勉强可以发表的,统一给予每个字。巧港元的最低标准支付稿酬。每个字0.05元,规定为明报最低稿费标准。

    其二,质量比较优秀,给予每个字0.1港元的报刊连载稿酬。

    第三,质量极高,以及拥有极其广的知名度的特约作家,稿酬标准按照其个人人气和稿件质量评估。名家层次,不同作家不同价。

    今后,稿酬不按文章作者的身份和社会地位等等于作品本身无关的因素支付,而是按照文章的质量,以及作者的人气、对于市场的号召力而定。

    至于那些有没有市场号召力、主流读者对其文章其实并不关注的教授、专家、学者、政客所投的文章,没有必要额外给予高价!

    具有一定的出版价值、改编价值的稿件,要及时与作者联系,买下除了报纸连载的授权之外的出版、改编、翻译等等各种的版权。

    实体书出版收益,可以给予作者国际上最优厚的版税分成标准—一20%版税。影视、ACG等等改编,以及海外翻译版的收益,则是与作者五五分成为基本准则。

    今后,明报的传统业务盈利所得,逐步增大版权投资领域,而不用于报纸媒体本身规模的发展!

    “以后明报旗下刊物,要是涌现像我、金庸老师、亦舒、倪匡这样的人气作者!就一定要评估其文字的电影、电视剧、漫画、动漫、游戏等等各方面的商业价值。一旦评估出该作者的文字,有任何一种改编价值!那么,就要毫不犹豫的出手,买下他的改编版权,““版权投资,就像风险投资一样,也许100部版权,只有10部能够赚钱“部超级赚钱,那么90部亏本,总体而言也归赚钱的。当然,那些90部亏本的,也能充实了我们的版权库、增加我们在版权产业的话语权。”

    张少杰笑了笑道:“当然了,不在我们明报上发表文字的名家,梁羽生、李碧华等人的版权,也是我们的目标。比如,我看李碧华的小说,影视改编价值远远被低估!甚至她的小说改编成电影,十有都能获得电影奖项!”

    金庸点头道:“版权改编权的投资这应该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是要循序渐进,等到彻底的搞懂了这个产业的运营,明报集团才能够进一步转型!今年不能有太大的动作,暂时将明报10%的利润,也就是300万港元,从事这块投资!以后如果彻底搞懂,并且能够切实可行的做下去,才会追加投资!”

    对于金庸的决定,张少杰感觉到很是欣慰。

    投入300万港元,用于版权投资。

    那就意味着,今年明报投放的稿酬将会达到600万港元以上的规模,比去年发放300万港元的稿费规模已经扩大了一倍。

    《明报》一年发放的稿酬达到300万港元,但是其实也仅仅占据明报开支的5%!

    更大头的开支是员工薪水、办公消耗、出版发行等等相关的成本。简单说,过去明报太过于重视经营报纸本身,而忽略了给明报投稿的作者。

    随着物价高企,对于大多数香港作看来说,单纯写作,很难养家糊涂。所以,专业的作者越来越少,作家逐渐成为稀有动物,这对于香港的影视产业、漫画、动画、游戏等等各项周边产业来说,都不是一个好消息!

    任何创意产业,优质的文字工作者,是不可缺少的!

    文学家表面上很闷骚,但是实际上却是一群创造力惊人的群体。这群人,给各项文化、娱乐产业输入创意的源泉,甚至文学家的想象力,投放到社会中,形成了影响之后,又会刺激科技的创新。

    科技和文化,相辅相成。科技的发展,给文化产业带来新元素、新的改变和突破。文化产业的灵感,会影响到整个社会心理,也会传导到科学家群体,进而影响科学家的研究和发明。

    如果非要要科技和文化割裂,那是不可能的——科学家也需要文化娱乐,文学家也会因为享受到科技成果而受到时代影响!

    “无论如何,明报的这些改革!无论的长期还是短期,对于《明报》集团旗下的作者群体,都是极大利好!“张少杰默默的想到。

    之所以张少杰提倡提高文字作者稿酬、扶持作者,也是为了香港文化娱乐产业的未来着想。

    一切的文化产业,基础都是文字!

    日本的动漫产品,一半以上都是通过日本的小说版权改编。大量拥有想象力、翔实剧情、设定的小说,无疑给动漫产业输送大量的素材。动漫产业将小说当做原材料,进行再次加工,才使得动漫产业不断推陈出新,拥有源源不断的活力。比如后来的《凉宫春日》系列,就通过《凉宫春日》这部小说,改编成为漫画、动漫、游戏。《凉宫春日》系列在日本拥有数千万粉丝,在全球也掀起了凉宫春日文化潮流。

    在港漫行业,也同样是如此!

    黄玉郎在画《天子传奇》最初几部的时候,邀请黄易给他写剧情,构思情节!黄易的想象力恢弘,不但将黄易小说中的武学设定体系融入了《天子传奇》中,而且构建出一个比《大唐》、《覆雨翻云》等等小说更庞大的设定。结果,《天子传奇》一出,能够大卖10多万册,并且获得大量死忠粉丝!

    但是后来,因为漫画销售的分成,黄玉郎给黄易的分红太低,让黄易不满。两者珠联璧合的合作就结束了。

    等到黄易退出了与黄玉郎合作之后,黄玉郎心道,没有你黄易,难道我还不能找别人去构思剧情?于是,黄玉郎组织了几十名编剧去构思剧情、设定人物,但是《天子传奇》的人气,还是不可避免的不断下滑,再也不复早期与黄易合作时候的气势如虹!

    优秀作品和作者在文化娱乐产业的战略价值,相当于微软操作系统对于计算机产业。这个基础,如果不牢固,其他的影视、ACG龘产业的创作潜力也会受到制约的……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