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五章 推诿
二太太有这样的习惯,但凡脑子里在想事的时候,手头上的事就会做得比平时慢。但持续的时间特别短,有时是吃上一口糕点,有时是抿一口茶,有时是插上一片水果,细细地端详一眼,总之都是给人不经意之举。
周福荃家的伺候在二太太多年,对于二太太这些习惯自然了如指掌。她恭恭敬敬地应了一声,出去把四姑娘带了进来。
四姑娘一进屋,向屋子里坐着的人挨个屈膝福礼,嘴里还不忘称好。等一轮问安完毕,才在锦墩子上坐了下来。
“果然是知书达礼了些。”二太太面容可亲地笑着,说话时,特地把“书”字加重了些。
四姑娘听出二太太的弦外之音,忙站起来,低着头道:“母亲,女儿今日已将抄写纸卷交给了周妈妈,还请母亲过目。”
语毕,周福荃家的就把一摞写满黑字的雪白宣纸放到二太太面前:“太太,请过目。”
二太太并未动手,只是斜睨了一眼,轻点了下头,神色满意地道:“四姑娘的这手簪花小楷怕是府里姑娘中写得最好的。”
“多谢母亲夸奖。”四姑娘说这句话时同样是低着头,语气里听不出任何被赞美后的喜悦。
被二太太冷落,又被天天罚抄书,还和自己厌恶的人关了几天,换谁又能高兴得起来?杜熙月睃了眼四姑娘,只见她紧抿着嘴,也不像之前那般多言多语,只管说些讨二太太开心的话。
“我不是要你抄书,而是要你学到其中的道理。”二太太喝了口茶,漱了漱口,吐在周福荃家的拿的一个空茶盅里,又拭了下嘴角,接着道,“你得有领悟,那才好。”
四姑娘颔首,屈膝福礼:“母亲教诲得是,女儿以后多多注意才是。”然后又虚坐下来。
至始至终,杜熙月没从四姑娘脸上看出一丝端倪。这样的四姑娘才是让她觉得可怕。
四姑娘是个极在乎自己脸面的人,当初府里传出柳姨娘出身不清白,大冬天被二太太罚跪在祠堂,连个送手炉的人都没有,最后昏倒在祠堂里还是被第二天打扫的婆子发现的。对此,她连问都没有问一声,反而坐在二太太屋里急于划清自己跟柳姨娘的关系。
而商贾出生的二太太,三教九流的人什么样的没见过,什么样的花招没看过。她身边缺的不是马屁精,而是听话又伶俐的人。
现在四姑娘又在二太太那打回原形,再也没有那种娇宠的张扬,似乎之前的努力都付之东流了。这笔账自然要算到夺走她一切的那个人身上,杜熙月想到这,心里有些没底……这就好比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就算四姑娘不是自己的替罪羊,但也绝不会心甘情愿地一个人受苦。
自己不好,也要拉上个垫背的。这是前世四姑娘耻笑杜熙月时,给的一句忠告。
不曾想今世,谁又成了谁的垫背……杜熙月表情淡淡地看了四姑娘一眼,把思绪收了回来。
回过神,大奶奶正打算告辞。
二太太见大奶奶要走,客气地笑道:“你再陪你这些妹妹坐会,说说话,顺便把你在静国公府所见所闻也说给四姑娘听听。”
大奶奶就怕把大姑娘的事情说出去,才闭口不提静国公府的事,现在二太太主动说起来,她更是避之不及,忙福了福,道:“婶婶快别打趣我了,我不过是去简二奶奶那边吃茶而已。至于姑娘们……”大奶奶说着,深深地看了杜熙月一眼,笑道:“还是由姑娘们自己说才有意思。”
由姑娘们自己说……杜熙月听着这话觉得别扭。
大奶奶把不想说的话,推到她头上。这里面,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杜熙月心里也明白个七八分,可既然如此,刚才为何要提起严四公子呢?
是想引开二太太注意?还是本来就知道想瞒过二太太不是件容易的事……
想想昨天二太太见大奶奶带着大姑娘过来,那脸拉得老长,在场的人看了都知道二太太就是要把大房的姑娘撇在府里。可之后碰到严辅莅那事,八成能博得二太太欢心。
大奶奶刚才抢着把好听的话给说完了,剩下不好说的却留给了她。谁都明白,照直说会挑起两房的事端,不照直说,想糊弄二太太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想到这,杜熙月心里冷笑,这分明是大奶奶挖个坑给她跳。
可不管二太太最终是不是会知道大姑娘的事,杜熙月都不愿意在这里插一脚……像这样的是非话,还是留给喜欢说三道四的人去说才好。
“我也不过是托母亲的福,头一次去静国公府开眼罢了。”杜熙月笑望着大奶奶,“至于嫂子说的碰到严四公子的事,那纯粹是巧合。”
“巧合就是缘分呀!”大奶奶嘴角划出个优美的笑容,转移了话题“反正我也是听简二奶奶说的,你要怎么说给婶婶听,那可是你的事。我这会还要去老太太那儿,那边还等着我回话呢!”
听到“老太太”三个字,二太太便没有再留大奶奶的意思,叫了周福荃家的送客。
大奶奶一走,二太太脸上的笑容就收了起来,她吹了吹茶盅里浮着的泡沫,直截了当地问了一句:“大奶奶说的那个严家四公子,就是你三姑婆家的人?”
“回母亲,是的。”杜熙月看着二太太的脸色,心里一紧,正想着如何跟二太太把这事说清楚,就看见四姑娘起身朝二太太福了福。
“母亲,柳姨娘这两天病情有些反复,我想先回去看看。若母亲没事,女儿先告退了。”
这句话打断了二太太的思绪,二太太朝四姑娘温和地笑了笑:“也好,柳姨娘身体不好,你是要多去看看才是。”
四姑娘应了一声,便退了出去。
四姑娘这一走,二太太也就没了再问下去兴致,随口说了句:“他们严府也是不错的人家。”就打发杜熙月回去了。
周福荃家的伺候在二太太多年,对于二太太这些习惯自然了如指掌。她恭恭敬敬地应了一声,出去把四姑娘带了进来。
四姑娘一进屋,向屋子里坐着的人挨个屈膝福礼,嘴里还不忘称好。等一轮问安完毕,才在锦墩子上坐了下来。
“果然是知书达礼了些。”二太太面容可亲地笑着,说话时,特地把“书”字加重了些。
四姑娘听出二太太的弦外之音,忙站起来,低着头道:“母亲,女儿今日已将抄写纸卷交给了周妈妈,还请母亲过目。”
语毕,周福荃家的就把一摞写满黑字的雪白宣纸放到二太太面前:“太太,请过目。”
二太太并未动手,只是斜睨了一眼,轻点了下头,神色满意地道:“四姑娘的这手簪花小楷怕是府里姑娘中写得最好的。”
“多谢母亲夸奖。”四姑娘说这句话时同样是低着头,语气里听不出任何被赞美后的喜悦。
被二太太冷落,又被天天罚抄书,还和自己厌恶的人关了几天,换谁又能高兴得起来?杜熙月睃了眼四姑娘,只见她紧抿着嘴,也不像之前那般多言多语,只管说些讨二太太开心的话。
“我不是要你抄书,而是要你学到其中的道理。”二太太喝了口茶,漱了漱口,吐在周福荃家的拿的一个空茶盅里,又拭了下嘴角,接着道,“你得有领悟,那才好。”
四姑娘颔首,屈膝福礼:“母亲教诲得是,女儿以后多多注意才是。”然后又虚坐下来。
至始至终,杜熙月没从四姑娘脸上看出一丝端倪。这样的四姑娘才是让她觉得可怕。
四姑娘是个极在乎自己脸面的人,当初府里传出柳姨娘出身不清白,大冬天被二太太罚跪在祠堂,连个送手炉的人都没有,最后昏倒在祠堂里还是被第二天打扫的婆子发现的。对此,她连问都没有问一声,反而坐在二太太屋里急于划清自己跟柳姨娘的关系。
而商贾出生的二太太,三教九流的人什么样的没见过,什么样的花招没看过。她身边缺的不是马屁精,而是听话又伶俐的人。
现在四姑娘又在二太太那打回原形,再也没有那种娇宠的张扬,似乎之前的努力都付之东流了。这笔账自然要算到夺走她一切的那个人身上,杜熙月想到这,心里有些没底……这就好比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就算四姑娘不是自己的替罪羊,但也绝不会心甘情愿地一个人受苦。
自己不好,也要拉上个垫背的。这是前世四姑娘耻笑杜熙月时,给的一句忠告。
不曾想今世,谁又成了谁的垫背……杜熙月表情淡淡地看了四姑娘一眼,把思绪收了回来。
回过神,大奶奶正打算告辞。
二太太见大奶奶要走,客气地笑道:“你再陪你这些妹妹坐会,说说话,顺便把你在静国公府所见所闻也说给四姑娘听听。”
大奶奶就怕把大姑娘的事情说出去,才闭口不提静国公府的事,现在二太太主动说起来,她更是避之不及,忙福了福,道:“婶婶快别打趣我了,我不过是去简二奶奶那边吃茶而已。至于姑娘们……”大奶奶说着,深深地看了杜熙月一眼,笑道:“还是由姑娘们自己说才有意思。”
由姑娘们自己说……杜熙月听着这话觉得别扭。
大奶奶把不想说的话,推到她头上。这里面,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杜熙月心里也明白个七八分,可既然如此,刚才为何要提起严四公子呢?
是想引开二太太注意?还是本来就知道想瞒过二太太不是件容易的事……
想想昨天二太太见大奶奶带着大姑娘过来,那脸拉得老长,在场的人看了都知道二太太就是要把大房的姑娘撇在府里。可之后碰到严辅莅那事,八成能博得二太太欢心。
大奶奶刚才抢着把好听的话给说完了,剩下不好说的却留给了她。谁都明白,照直说会挑起两房的事端,不照直说,想糊弄二太太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想到这,杜熙月心里冷笑,这分明是大奶奶挖个坑给她跳。
可不管二太太最终是不是会知道大姑娘的事,杜熙月都不愿意在这里插一脚……像这样的是非话,还是留给喜欢说三道四的人去说才好。
“我也不过是托母亲的福,头一次去静国公府开眼罢了。”杜熙月笑望着大奶奶,“至于嫂子说的碰到严四公子的事,那纯粹是巧合。”
“巧合就是缘分呀!”大奶奶嘴角划出个优美的笑容,转移了话题“反正我也是听简二奶奶说的,你要怎么说给婶婶听,那可是你的事。我这会还要去老太太那儿,那边还等着我回话呢!”
听到“老太太”三个字,二太太便没有再留大奶奶的意思,叫了周福荃家的送客。
大奶奶一走,二太太脸上的笑容就收了起来,她吹了吹茶盅里浮着的泡沫,直截了当地问了一句:“大奶奶说的那个严家四公子,就是你三姑婆家的人?”
“回母亲,是的。”杜熙月看着二太太的脸色,心里一紧,正想着如何跟二太太把这事说清楚,就看见四姑娘起身朝二太太福了福。
“母亲,柳姨娘这两天病情有些反复,我想先回去看看。若母亲没事,女儿先告退了。”
这句话打断了二太太的思绪,二太太朝四姑娘温和地笑了笑:“也好,柳姨娘身体不好,你是要多去看看才是。”
四姑娘应了一声,便退了出去。
四姑娘这一走,二太太也就没了再问下去兴致,随口说了句:“他们严府也是不错的人家。”就打发杜熙月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