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国库赏银都不够了
“王上,晋军主力随时有可能追过来,我们快些走吧!”候霸小声劝道。
石虎闻言,回头看向候霸,轻声道:“本王老了,这一次回到邺城,终此一生都不会再南下了,就让本王再多看几眼吧!”
“王上。”候霸见石虎对征讨晋国失去信心,想要劝说几句,却有不知从何说起。
很快,石虎麾下的骑兵人马已经全部上岸,后面的步兵也在陆续登岸。
石虎最后向南看了一眼,调转马头向北方行去,候霸等护卫紧随而去,保护在石虎的周围。
######
第二天一早,西北风终于停止了呼啸,鹅毛般的大雪,也不再漫天飞舞,天空可谓一片晴朗,只有地面厚达一尺的积雪,在告诉人们,这里曾经发生了什么。
由于气候依旧寒冷,赵军渡过淮水之后的具体情况,也还不是很明朗,华安的北伐军便在西曲阳驻扎了下来,并派出大批斥候,前往淮水北岸探查,以判断石虎麾下大军是否真的返回邺城了。
石虎主力大军溃败的消息,很快便传到了左右两翼的赵军大营中,得知中路大军已经溃败,赵军左翼的兖州军团和右翼的豫州军团,纷纷放弃对峙,主动向后撤退。
而大晋的扬州军团和荆州军团,则抓住战机挥师向北进攻,以求扩大战果。
正驻扎在成德的扬州军团近三万兵马,立即向西进军,意图堵住赵国豫州军团向北撤退的道路,不过,由于积雪厚达一尺,大军行动极为不便。当扬州军团的三万人马抵达六县的时候,赵国豫州军团的数万人马,已经撤退至安丰一带。
由于道路严重积雪,士兵行动缓慢。后勤物资的运输就更加困难重重了。而安丰向北已经是赵国长期控制的区域了,为此。扬州军团和荆州军团在六县会师后,便没有继续向北追击,而是就地驻扎,伺机而动。
徐州方向。赵国的兖州军团也放弃广陵,向彭城方向撤离,大晋的扬州军团追击了一阵,由于积雪的限制,并没有追击太远,仅仅追击了几十里,便撤军返回广陵驻扎。
三日后。天气渐渐转暖,而赵军主力也全部返回国内,边境地区一时相安无事,两国的老百姓都恢复了正常的生活。
见无仗可打。华安便率领北伐军主力向江南行去,大军抵达历阳城的时候,将王五和王六的兵马留在江北,而后率领剩下的主力大军渡江南下,抵达京城以北的北伐军大营。
在晋军各部队的共同努力下,石虎南下踏平江南的计划,被彻底的粉碎了,尤其是北伐军主将华安,连续两次用火攻之计,将石虎的十万精锐烧掉大半,最终仅两万赵军主力死里逃生。
各军将士打了胜仗,朝廷自然要论功行赏了,其中功劳最大的当然非华安莫属,其余各军将士,功劳自然也不小。
只是论功行赏,首先要各军将领汇报战果,而后,朝廷还要派出使者前往前方调查,看看将领汇报的是否属实,再经过一系列的手续,最终的赏赐方案才能确定下来。
因此,华安刚刚返回京城,是无赏赐可拿的,不过,赏赐对于华安来说,也不是特别重要的事情,华安的北伐军是不缺钱的,自从有了数千顷的屯田,华安手头就变得异常的阔绰,甚至,不需要朝廷的军饷,自己都可以供养麾下的人马。
在北伐军大营一切安排妥当后,华安便将大营的事物全权委托给王三,自己则策马返回自己的府邸。
连续打了一个多月的硬仗,华安此刻最想做的事情,便是返回府邸与亲人团聚,一个多月不见,自己的妻儿是不是特别想念自己呢?华安带着这份憧憬,策马向乌衣巷自己的府邸奔去。
######
京城皇宫之中,众大臣正在太极殿商议国事,前方不断传来的捷报,让这些大臣兴奋的合不拢嘴,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得意的神色。
皇太后褚蒜子抱着年幼的小皇帝司马聃,坐在大殿之上,聆听着前方传来的捷报。
司马聃年幼,自然是什么都听不懂了,但褚蒜子却是听的很明白,见大晋军队势如破竹,将不可一世的赵军驱赶回淮水以北,她的一颗悬着的心便放了下来。
“大晋王师驱除北虏,真是社稷之福啊!”褚蒜子在心下暗暗感叹。
就在褚蒜子感慨的时候,前方又一次传来了捷报,大晋王师再一次斩杀近百名,躲在江淮之间的赵军残余。
“一日之内,捷报频传,我大晋自渡江以来,从来没有出现过如此大胜,真是列祖列宗保佑啊!”大臣何充在大殿上,激动的直接喊了出来。
“是啊!真是社稷之福啊!”大殿之上的众大臣,齐声附和道。
褚蒜子闻言,看向众臣,正色道:“诸位爱卿,我大晋能一雪前耻,击溃北虏,完全是各位爱卿运筹帷幄,将士们作战英勇换来的,哀家,在这里,要感谢各位爱卿,以及还在前行英勇作战的将士们。”说完,站起身来,微微点头,向殿下的众臣行礼。
“太后,这些都是臣应该做的。”众大臣连忙躬身行礼,摆出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
褚蒜子缓缓坐下,轻声说道:“前些日子,国舅告诉哀家,我大晋一定会战胜北虏,如今,我大晋王师真的将北虏击退了,可惜,国舅爷没能多等几日,没能看到,这大殿之上,捷报频传的景象。”
“太后,国舅一生为大晋操劳,乃我辈之楷模,所谓人死不能复生,太后不必太过伤心。”大臣何充,抱拳劝道。
褚蒜子点了点头,看向众臣,轻声道:“各位爱卿,所谓有功必赏,如今,前方将士凯旋而归,国库可有足够的赏银。”
“回太后,前方我军战果极其辉煌,若所有将士全部赏赐到位,国库银两只怕不够啊!”一名负责掌管钱粮的官员,蹙眉说道。
褚蒜子闻言,心头一惊,忙问道:“前些日子,国舅曾告诉哀家,京城国库充溢,不缺银两,如今,真的连赏赐将士都不够吗?”
负责掌管钱粮的官员闻言,顿时一脸苦涩,忙道:“太后,国库确实比较充溢,只是,这一次,我军战果太过辉煌,按照以前的赏赐规矩,银两很是吃紧啊!”
“哦,那你说说,按照往年的规矩,朝廷应该如何赏赐。”褚蒜子连忙问道。
官员擦了擦额头的汗珠,抱拳道:“太后,微臣只举几个例子,这次,石虎屯兵乌江渡口,人马足有十万之众,但华将军策划的一把火就烧死了三四万赵军人马,就这份功劳,若是按照人头算,足有千万金,而放火的士兵来自京北渡口,京北渡口的将领,和执行火攻任务的士兵,至少都要万金的赏赐,还有,霸王谷的一把火,又是烧死了近三万赵军士兵,参加放火的北伐军屯田人马,和指挥作战的王将军都是大功啊!负责运筹帷幄的华将军更是首功,总的来说,华将军功劳最大,仅华将军一人的功劳,就应该赏赐数千金,这就占了国库的三成了。”
“嗯,哀家知道了。”褚蒜子听到要赏赐华安这么多的金钱,心头很是高兴,不过,国库没有这么多的银两可以赏赐,这让她有些着急。
由于想不到太好的解决办法,褚蒜子一时蹙起了眉头。
退朝之后,众大臣都兴高采烈的离开了大殿,褚蒜子将小皇帝交给宫女伺候,独自回到了自己的寝宫。
“太后。”见褚蒜子回宫,韩雪雨连忙打招呼。
“你们都退下吧!”见韩雪雨拜访,褚蒜子将身旁的宫女都给打发了。
之所以要打发宫女,那是因为,褚蒜子和韩雪雨投缘,二人年纪相近,很快就成好姐们了。
但宫中规矩多,在有外人在场的情况下,韩雪雨仍给褚蒜子叫太后,完全是两个人独处的时候,韩雪雨则与褚蒜子姐妹相称,后宫寂寞,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有个知心的姐妹在身旁说说知心话,对褚蒜子而言,可以大大的缓解内心的压抑和情感的空虚,对韩雪雨而言,情况亦是如此。
几名宫女走后,韩雪雨见褚蒜子眉头微蹙,轻声问道:“怎么了,姐姐心里好像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啊!”
褚蒜子嘴角微微一笑,看向韩雪雨,轻声道:“前线打了胜仗,将士们都立了大功,可国库却没有足够的赏银,姐姐正为了这是发愁呢?”
“哇!前线打了胜仗啦!那我的华安哥哥怎么样了,他有没有受伤?”韩雪雨一听前方战事,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华安。
见韩雪雨如此的关心华安,褚蒜子淡淡一笑,轻声道:“没有,你的华安哥哥,不但没有受伤,而且立了首功,姐姐都不知道赏赐他什么比较合适。”
“哇!华安哥哥这么厉害啊!太好了,太好了。”韩雪雨高兴的手舞足蹈。
石虎闻言,回头看向候霸,轻声道:“本王老了,这一次回到邺城,终此一生都不会再南下了,就让本王再多看几眼吧!”
“王上。”候霸见石虎对征讨晋国失去信心,想要劝说几句,却有不知从何说起。
很快,石虎麾下的骑兵人马已经全部上岸,后面的步兵也在陆续登岸。
石虎最后向南看了一眼,调转马头向北方行去,候霸等护卫紧随而去,保护在石虎的周围。
######
第二天一早,西北风终于停止了呼啸,鹅毛般的大雪,也不再漫天飞舞,天空可谓一片晴朗,只有地面厚达一尺的积雪,在告诉人们,这里曾经发生了什么。
由于气候依旧寒冷,赵军渡过淮水之后的具体情况,也还不是很明朗,华安的北伐军便在西曲阳驻扎了下来,并派出大批斥候,前往淮水北岸探查,以判断石虎麾下大军是否真的返回邺城了。
石虎主力大军溃败的消息,很快便传到了左右两翼的赵军大营中,得知中路大军已经溃败,赵军左翼的兖州军团和右翼的豫州军团,纷纷放弃对峙,主动向后撤退。
而大晋的扬州军团和荆州军团,则抓住战机挥师向北进攻,以求扩大战果。
正驻扎在成德的扬州军团近三万兵马,立即向西进军,意图堵住赵国豫州军团向北撤退的道路,不过,由于积雪厚达一尺,大军行动极为不便。当扬州军团的三万人马抵达六县的时候,赵国豫州军团的数万人马,已经撤退至安丰一带。
由于道路严重积雪,士兵行动缓慢。后勤物资的运输就更加困难重重了。而安丰向北已经是赵国长期控制的区域了,为此。扬州军团和荆州军团在六县会师后,便没有继续向北追击,而是就地驻扎,伺机而动。
徐州方向。赵国的兖州军团也放弃广陵,向彭城方向撤离,大晋的扬州军团追击了一阵,由于积雪的限制,并没有追击太远,仅仅追击了几十里,便撤军返回广陵驻扎。
三日后。天气渐渐转暖,而赵军主力也全部返回国内,边境地区一时相安无事,两国的老百姓都恢复了正常的生活。
见无仗可打。华安便率领北伐军主力向江南行去,大军抵达历阳城的时候,将王五和王六的兵马留在江北,而后率领剩下的主力大军渡江南下,抵达京城以北的北伐军大营。
在晋军各部队的共同努力下,石虎南下踏平江南的计划,被彻底的粉碎了,尤其是北伐军主将华安,连续两次用火攻之计,将石虎的十万精锐烧掉大半,最终仅两万赵军主力死里逃生。
各军将士打了胜仗,朝廷自然要论功行赏了,其中功劳最大的当然非华安莫属,其余各军将士,功劳自然也不小。
只是论功行赏,首先要各军将领汇报战果,而后,朝廷还要派出使者前往前方调查,看看将领汇报的是否属实,再经过一系列的手续,最终的赏赐方案才能确定下来。
因此,华安刚刚返回京城,是无赏赐可拿的,不过,赏赐对于华安来说,也不是特别重要的事情,华安的北伐军是不缺钱的,自从有了数千顷的屯田,华安手头就变得异常的阔绰,甚至,不需要朝廷的军饷,自己都可以供养麾下的人马。
在北伐军大营一切安排妥当后,华安便将大营的事物全权委托给王三,自己则策马返回自己的府邸。
连续打了一个多月的硬仗,华安此刻最想做的事情,便是返回府邸与亲人团聚,一个多月不见,自己的妻儿是不是特别想念自己呢?华安带着这份憧憬,策马向乌衣巷自己的府邸奔去。
######
京城皇宫之中,众大臣正在太极殿商议国事,前方不断传来的捷报,让这些大臣兴奋的合不拢嘴,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得意的神色。
皇太后褚蒜子抱着年幼的小皇帝司马聃,坐在大殿之上,聆听着前方传来的捷报。
司马聃年幼,自然是什么都听不懂了,但褚蒜子却是听的很明白,见大晋军队势如破竹,将不可一世的赵军驱赶回淮水以北,她的一颗悬着的心便放了下来。
“大晋王师驱除北虏,真是社稷之福啊!”褚蒜子在心下暗暗感叹。
就在褚蒜子感慨的时候,前方又一次传来了捷报,大晋王师再一次斩杀近百名,躲在江淮之间的赵军残余。
“一日之内,捷报频传,我大晋自渡江以来,从来没有出现过如此大胜,真是列祖列宗保佑啊!”大臣何充在大殿上,激动的直接喊了出来。
“是啊!真是社稷之福啊!”大殿之上的众大臣,齐声附和道。
褚蒜子闻言,看向众臣,正色道:“诸位爱卿,我大晋能一雪前耻,击溃北虏,完全是各位爱卿运筹帷幄,将士们作战英勇换来的,哀家,在这里,要感谢各位爱卿,以及还在前行英勇作战的将士们。”说完,站起身来,微微点头,向殿下的众臣行礼。
“太后,这些都是臣应该做的。”众大臣连忙躬身行礼,摆出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
褚蒜子缓缓坐下,轻声说道:“前些日子,国舅告诉哀家,我大晋一定会战胜北虏,如今,我大晋王师真的将北虏击退了,可惜,国舅爷没能多等几日,没能看到,这大殿之上,捷报频传的景象。”
“太后,国舅一生为大晋操劳,乃我辈之楷模,所谓人死不能复生,太后不必太过伤心。”大臣何充,抱拳劝道。
褚蒜子点了点头,看向众臣,轻声道:“各位爱卿,所谓有功必赏,如今,前方将士凯旋而归,国库可有足够的赏银。”
“回太后,前方我军战果极其辉煌,若所有将士全部赏赐到位,国库银两只怕不够啊!”一名负责掌管钱粮的官员,蹙眉说道。
褚蒜子闻言,心头一惊,忙问道:“前些日子,国舅曾告诉哀家,京城国库充溢,不缺银两,如今,真的连赏赐将士都不够吗?”
负责掌管钱粮的官员闻言,顿时一脸苦涩,忙道:“太后,国库确实比较充溢,只是,这一次,我军战果太过辉煌,按照以前的赏赐规矩,银两很是吃紧啊!”
“哦,那你说说,按照往年的规矩,朝廷应该如何赏赐。”褚蒜子连忙问道。
官员擦了擦额头的汗珠,抱拳道:“太后,微臣只举几个例子,这次,石虎屯兵乌江渡口,人马足有十万之众,但华将军策划的一把火就烧死了三四万赵军人马,就这份功劳,若是按照人头算,足有千万金,而放火的士兵来自京北渡口,京北渡口的将领,和执行火攻任务的士兵,至少都要万金的赏赐,还有,霸王谷的一把火,又是烧死了近三万赵军士兵,参加放火的北伐军屯田人马,和指挥作战的王将军都是大功啊!负责运筹帷幄的华将军更是首功,总的来说,华将军功劳最大,仅华将军一人的功劳,就应该赏赐数千金,这就占了国库的三成了。”
“嗯,哀家知道了。”褚蒜子听到要赏赐华安这么多的金钱,心头很是高兴,不过,国库没有这么多的银两可以赏赐,这让她有些着急。
由于想不到太好的解决办法,褚蒜子一时蹙起了眉头。
退朝之后,众大臣都兴高采烈的离开了大殿,褚蒜子将小皇帝交给宫女伺候,独自回到了自己的寝宫。
“太后。”见褚蒜子回宫,韩雪雨连忙打招呼。
“你们都退下吧!”见韩雪雨拜访,褚蒜子将身旁的宫女都给打发了。
之所以要打发宫女,那是因为,褚蒜子和韩雪雨投缘,二人年纪相近,很快就成好姐们了。
但宫中规矩多,在有外人在场的情况下,韩雪雨仍给褚蒜子叫太后,完全是两个人独处的时候,韩雪雨则与褚蒜子姐妹相称,后宫寂寞,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有个知心的姐妹在身旁说说知心话,对褚蒜子而言,可以大大的缓解内心的压抑和情感的空虚,对韩雪雨而言,情况亦是如此。
几名宫女走后,韩雪雨见褚蒜子眉头微蹙,轻声问道:“怎么了,姐姐心里好像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啊!”
褚蒜子嘴角微微一笑,看向韩雪雨,轻声道:“前线打了胜仗,将士们都立了大功,可国库却没有足够的赏银,姐姐正为了这是发愁呢?”
“哇!前线打了胜仗啦!那我的华安哥哥怎么样了,他有没有受伤?”韩雪雨一听前方战事,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华安。
见韩雪雨如此的关心华安,褚蒜子淡淡一笑,轻声道:“没有,你的华安哥哥,不但没有受伤,而且立了首功,姐姐都不知道赏赐他什么比较合适。”
“哇!华安哥哥这么厉害啊!太好了,太好了。”韩雪雨高兴的手舞足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