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一章 燕国蠢蠢欲动
石冲继续率军向邺城方向杀去,在苑乡的时候,接到了石遵的诏书,见诏书的内容言辞恳切,石冲心头犹豫了起来,他觉得石世和石遵都是他的弟弟,石世已经死去,不可能再复活了,若与石遵拼个你死我活,看笑话的是外人。
思虑再三之后,石冲打算率领麾下大军返回蓟城,并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麾下的将领,不料将领们闻言大惊,皆认为不可,因为造反这种事情,要么不干,要干就要干到底,否则,早晚死路一条。
见部下皆要求继续南下,石冲思想再一次动摇,并再次犹豫了起来,其麾下大将陈暹更是表示,彭城王弑君夺位自立为帝,是罪大恶极的行为,就算石冲率领队伍返回蓟城,他也要率领麾下人马继续南进,以平定石遵叛贼。
部下态度如此坚决,石冲下定决心,继续率领麾下主力人马向邺城杀去。
见石冲率军继续南下,石遵再一次派遣心腹送信石冲,以更加优厚的待遇,要去石冲率军返回蓟城,以防备燕国大军。
但是,此时的石冲已经下令了杀向邺城的决心,他不听石遵的解释,继续率军南下,经过常山郡进入赵国郡。
见石冲一意孤行,已经距离邺城不远了,石遵放弃了说服的办法,决定采取武力的方式,彻底的消灭石冲。
面对石冲的十余万精锐大军,石遵派遣武兴公石闵和李农二人,率领邺城的精锐士兵十万人讨伐石冲,准备与石冲决一死战。
经过一番准备之后,石闵和李农率领十万精锐士兵离开邺城,一路向北进军,并在赵国郡的平棘城与石冲的主力人马遭遇。
双方皆是赵国的精锐人马,交战刚刚开始便进入了白热化阶段,战斗状况极为惨烈。大量的尸体堆积在平棘城四周。
经过一番激烈的厮杀,还是石闵麾下的军队更胜一筹,石冲所部主力大军被击溃,所部将士死伤极为严重。就连石冲本人也被石闵生擒,并押送邺城。
石遵对石冲的反叛很是愤怒,于是,让石冲自杀,并活埋了石冲麾下的三万精锐亲兵。
这三万亲兵是以羯族勇士为主的赵国精锐人马,就这么一口气全给活埋了,对整个赵国来说,是一个极其重大的损失,在一定程度上,让赵国元气大伤。加上交战时双方的战损,这一仗下来,赵国的实力的确削弱了不少。
#####
在辽东的龙城,由于燕王慕容皝已经去世,世子慕容俊很自然的继承了慕容皝的衣钵。并被大晋朝廷封为燕王。
燕王慕容俊登基不久,赵国便接连发生变故,这让其麾下的将领和大臣有些坐不住了,一些重要的大臣,皆认为这是南下中原的大好时机,并相继向慕容皝进言,要求率军南下。
慕容俊以父亲丧事不久。国家不宜动兵为由,拒绝了蠢蠢欲动的部下,但面对越来愈多的请战部下,慕容俊觉得有必要召集重要将领,好好的商议一番,以免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在燕王府邸中。慕容恪、慕容霸、封奕、慕舆根、慕容评等重要人物悉数到齐,并坐在正堂的两侧。
燕王慕容俊坐在尊位,看向众属下,正色道:“各位爱卿,眼下赵国动乱不已。中原百姓受苦,各位接连给本王上书,要求南下中原,今天,本王召集大家至此,就是要好好谈论这件事情,各位尽管畅所欲言,不必有所顾忌。”
慕容霸首先说道:“二哥,眼下赵国,先是梁犊造反,损耗了大量的国力,紧接着石遵弑君自立,而后石冲率领十万精锐前往邺城厮杀,损耗巨大,仅被活埋的精锐将士就多达三万,而我军兵力已经高达二三十万,足有南下的实力,在这石氏最衰弱的时候,正是我军进军中原的时机,错过了这个机会,一旦赵国渡过动乱,再次变得强大,或者有一英雄之辈提前占据了中原,我们的机会就失去了,辽东疲敝,终不能长久,二哥还是要早作打算啊!”
慕容俊闻言,觉得有些道理,但他还是有些担忧,毕竟,赵国虽然接连发生动乱,但底子厚,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赵国即使经过了诸多动乱,但实力仍然不可小觑,尤其是幽州方向仍然留下来不少的防守兵力,这些防守兵力驻扎在重要的关卡,死死的堵住了燕军南下的道路,一些防守较为薄弱的路段,都是崎岖难行的,很不利于大军的行进。
思路再三之后,慕容俊说出了自己的忧虑,慕容霸闻言,表示赵国在幽州的留守兵力虽然占据了险要的关卡,但邺城方向发生动乱,这难免不会引起将士们内心的波动,一些将士思念家乡,根本无心作战,只要燕国大军一到,必然土崩瓦解,就算赵军凭借关卡死守,也绝对守不住。
慕容俊仍是犹豫不决,但出兵中原的念头更强了一些。
将军封奕抱拳道:“王上,石虎刚刚死去,还未瞑目,其子孙便迫不及待的争权夺利,邺城周围一片混乱,中原地区的百姓,落入了水深火热的深渊,翘首盼望王上起兵拯救,王上如果率兵南进,先攻取蓟城,再直指邺城,炫耀武力,弘扬道德,关怀安抚亡国之民,中原的百姓一定会扶老携幼迎接王上的,还望王上立即出兵南下。”
从事中郎黄泓说道:“王上,臣夜观天象,见太白星中天可见,木星停留在毕宿之北,这正是北方之国必然接受天命的应验,王上应尽快出兵南下中原,以秉承天意。”
将军慕舆根,也抱拳道:“王上,中原地区的百姓已经受够了赵国的统治,全都想要换一个君主来统治,以摆脱水深火热的危机和苦难,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绝佳机会,我们决不能轻易的错过啊!眼下,我大燕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力日渐鼎盛,全国兵马已经高达几十万,足有南下的实力,王上就不要犹豫了。”
“二哥,据斥候传回的消息,眼下晋国朝廷也在秘密准备,随时有可能北伐中原,若是让晋室提前占据中原,我们就被动了,还是尽早出兵吧!”慕容恪也开口发话了。
见众属下皆支持南下中原,慕容俊终于下定了决心,并大声说道:“既然天命归我大燕,本王又怎么能拒绝呢?从即日起准备南下中原的物资。”
“王上英明。”见慕容俊接受了南下中原的建议,众属下皆是大喜。
随后,慕容俊任命慕容恪为辅国大将军,慕容评为辅弼将军,阳婺为辅义将军,慕容霸为前锋将军,并在国内选择精兵二十余万,日夜训练,进入临战状态,各种作战物资更是一刻不停的在准备,以为南下中原服务。
#####
在江南的大晋朝廷,听闻赵国内乱不止,举朝上下是一片欢腾,桓温的荆州军团和褚裒的扬州军团都进入了临战的状态,并准备向淮河以北进军,以收复失去的领土。
荆州军团刚刚派遣一支偏师,赵国的扬州刺史便放弃寿春,出城投降了桓温,扬州军团的褚裒更是率领三万精锐,直接开进彭城。
在北方区域,因为受到动乱的影响,好多百姓都扶老携幼的向南逃窜,并进入了大晋的国土,扬州军团和荆州军团的将士,则保护他们,让他们可以安然进入江南,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江南的民力。
然而,由于扬州军团和荆州军团靠近赵国的核心区域不是太远,因此,进军行动很快便遭到了赵国主力大军的拦截,从而无法进一步向北推进,更让二十万已经渡过黄河的晋朝遗民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从而全部死亡。
听闻二十万晋朝遗民全部死亡,征北大将军褚裒非常的懊悔,并悔恨成疾,身体变得每况愈下。
####
在武都城方向,华安率领的三万主力和六万后备大军已经抵达城外,并就地扎营,杨安麾下的两万兵马,除了驻扎于始昌城的五千人马,剩下的兵马也全部前来汇合。
如此一来,华安直接指挥的兵马,在武都城方向已经有十余万人马,其余四路偏师也已经进入预定的位置,并等候华安的命令,随时可以向赵国发起进攻。
“将军,斥候急报。”华安正在研究地图,亲兵便奔进了中军大帐。
“拿上来。”
亲兵闻令将信件交到华安的手中。
华安拿过信件一看,嘴角不经意间露出了淡淡的微笑,信中的内容便是邺城方向的最新情报。
“大哥,中原方向又有好消息了。”王三见华安微笑,连忙问道。
华安回道:“是啊!赵国方向出大事了,沛王石冲率领十余万精锐,与石遵麾下的十余万精锐在平棘血战,双方损失都很惨重,最终石遵赢了,石冲被逼自杀,麾下三万精锐亲兵全部被活埋啊!”
“什么,三万精锐全部被活埋,真不愧是石虎的儿子,手段居然如此狠毒。”王三小声的感慨道。
〖微书网 www.103shu.com〗更新最快的小说阅读网
思虑再三之后,石冲打算率领麾下大军返回蓟城,并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麾下的将领,不料将领们闻言大惊,皆认为不可,因为造反这种事情,要么不干,要干就要干到底,否则,早晚死路一条。
见部下皆要求继续南下,石冲思想再一次动摇,并再次犹豫了起来,其麾下大将陈暹更是表示,彭城王弑君夺位自立为帝,是罪大恶极的行为,就算石冲率领队伍返回蓟城,他也要率领麾下人马继续南进,以平定石遵叛贼。
部下态度如此坚决,石冲下定决心,继续率领麾下主力人马向邺城杀去。
见石冲率军继续南下,石遵再一次派遣心腹送信石冲,以更加优厚的待遇,要去石冲率军返回蓟城,以防备燕国大军。
但是,此时的石冲已经下令了杀向邺城的决心,他不听石遵的解释,继续率军南下,经过常山郡进入赵国郡。
见石冲一意孤行,已经距离邺城不远了,石遵放弃了说服的办法,决定采取武力的方式,彻底的消灭石冲。
面对石冲的十余万精锐大军,石遵派遣武兴公石闵和李农二人,率领邺城的精锐士兵十万人讨伐石冲,准备与石冲决一死战。
经过一番准备之后,石闵和李农率领十万精锐士兵离开邺城,一路向北进军,并在赵国郡的平棘城与石冲的主力人马遭遇。
双方皆是赵国的精锐人马,交战刚刚开始便进入了白热化阶段,战斗状况极为惨烈。大量的尸体堆积在平棘城四周。
经过一番激烈的厮杀,还是石闵麾下的军队更胜一筹,石冲所部主力大军被击溃,所部将士死伤极为严重。就连石冲本人也被石闵生擒,并押送邺城。
石遵对石冲的反叛很是愤怒,于是,让石冲自杀,并活埋了石冲麾下的三万精锐亲兵。
这三万亲兵是以羯族勇士为主的赵国精锐人马,就这么一口气全给活埋了,对整个赵国来说,是一个极其重大的损失,在一定程度上,让赵国元气大伤。加上交战时双方的战损,这一仗下来,赵国的实力的确削弱了不少。
#####
在辽东的龙城,由于燕王慕容皝已经去世,世子慕容俊很自然的继承了慕容皝的衣钵。并被大晋朝廷封为燕王。
燕王慕容俊登基不久,赵国便接连发生变故,这让其麾下的将领和大臣有些坐不住了,一些重要的大臣,皆认为这是南下中原的大好时机,并相继向慕容皝进言,要求率军南下。
慕容俊以父亲丧事不久。国家不宜动兵为由,拒绝了蠢蠢欲动的部下,但面对越来愈多的请战部下,慕容俊觉得有必要召集重要将领,好好的商议一番,以免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在燕王府邸中。慕容恪、慕容霸、封奕、慕舆根、慕容评等重要人物悉数到齐,并坐在正堂的两侧。
燕王慕容俊坐在尊位,看向众属下,正色道:“各位爱卿,眼下赵国动乱不已。中原百姓受苦,各位接连给本王上书,要求南下中原,今天,本王召集大家至此,就是要好好谈论这件事情,各位尽管畅所欲言,不必有所顾忌。”
慕容霸首先说道:“二哥,眼下赵国,先是梁犊造反,损耗了大量的国力,紧接着石遵弑君自立,而后石冲率领十万精锐前往邺城厮杀,损耗巨大,仅被活埋的精锐将士就多达三万,而我军兵力已经高达二三十万,足有南下的实力,在这石氏最衰弱的时候,正是我军进军中原的时机,错过了这个机会,一旦赵国渡过动乱,再次变得强大,或者有一英雄之辈提前占据了中原,我们的机会就失去了,辽东疲敝,终不能长久,二哥还是要早作打算啊!”
慕容俊闻言,觉得有些道理,但他还是有些担忧,毕竟,赵国虽然接连发生动乱,但底子厚,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赵国即使经过了诸多动乱,但实力仍然不可小觑,尤其是幽州方向仍然留下来不少的防守兵力,这些防守兵力驻扎在重要的关卡,死死的堵住了燕军南下的道路,一些防守较为薄弱的路段,都是崎岖难行的,很不利于大军的行进。
思路再三之后,慕容俊说出了自己的忧虑,慕容霸闻言,表示赵国在幽州的留守兵力虽然占据了险要的关卡,但邺城方向发生动乱,这难免不会引起将士们内心的波动,一些将士思念家乡,根本无心作战,只要燕国大军一到,必然土崩瓦解,就算赵军凭借关卡死守,也绝对守不住。
慕容俊仍是犹豫不决,但出兵中原的念头更强了一些。
将军封奕抱拳道:“王上,石虎刚刚死去,还未瞑目,其子孙便迫不及待的争权夺利,邺城周围一片混乱,中原地区的百姓,落入了水深火热的深渊,翘首盼望王上起兵拯救,王上如果率兵南进,先攻取蓟城,再直指邺城,炫耀武力,弘扬道德,关怀安抚亡国之民,中原的百姓一定会扶老携幼迎接王上的,还望王上立即出兵南下。”
从事中郎黄泓说道:“王上,臣夜观天象,见太白星中天可见,木星停留在毕宿之北,这正是北方之国必然接受天命的应验,王上应尽快出兵南下中原,以秉承天意。”
将军慕舆根,也抱拳道:“王上,中原地区的百姓已经受够了赵国的统治,全都想要换一个君主来统治,以摆脱水深火热的危机和苦难,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绝佳机会,我们决不能轻易的错过啊!眼下,我大燕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力日渐鼎盛,全国兵马已经高达几十万,足有南下的实力,王上就不要犹豫了。”
“二哥,据斥候传回的消息,眼下晋国朝廷也在秘密准备,随时有可能北伐中原,若是让晋室提前占据中原,我们就被动了,还是尽早出兵吧!”慕容恪也开口发话了。
见众属下皆支持南下中原,慕容俊终于下定了决心,并大声说道:“既然天命归我大燕,本王又怎么能拒绝呢?从即日起准备南下中原的物资。”
“王上英明。”见慕容俊接受了南下中原的建议,众属下皆是大喜。
随后,慕容俊任命慕容恪为辅国大将军,慕容评为辅弼将军,阳婺为辅义将军,慕容霸为前锋将军,并在国内选择精兵二十余万,日夜训练,进入临战状态,各种作战物资更是一刻不停的在准备,以为南下中原服务。
#####
在江南的大晋朝廷,听闻赵国内乱不止,举朝上下是一片欢腾,桓温的荆州军团和褚裒的扬州军团都进入了临战的状态,并准备向淮河以北进军,以收复失去的领土。
荆州军团刚刚派遣一支偏师,赵国的扬州刺史便放弃寿春,出城投降了桓温,扬州军团的褚裒更是率领三万精锐,直接开进彭城。
在北方区域,因为受到动乱的影响,好多百姓都扶老携幼的向南逃窜,并进入了大晋的国土,扬州军团和荆州军团的将士,则保护他们,让他们可以安然进入江南,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江南的民力。
然而,由于扬州军团和荆州军团靠近赵国的核心区域不是太远,因此,进军行动很快便遭到了赵国主力大军的拦截,从而无法进一步向北推进,更让二十万已经渡过黄河的晋朝遗民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从而全部死亡。
听闻二十万晋朝遗民全部死亡,征北大将军褚裒非常的懊悔,并悔恨成疾,身体变得每况愈下。
####
在武都城方向,华安率领的三万主力和六万后备大军已经抵达城外,并就地扎营,杨安麾下的两万兵马,除了驻扎于始昌城的五千人马,剩下的兵马也全部前来汇合。
如此一来,华安直接指挥的兵马,在武都城方向已经有十余万人马,其余四路偏师也已经进入预定的位置,并等候华安的命令,随时可以向赵国发起进攻。
“将军,斥候急报。”华安正在研究地图,亲兵便奔进了中军大帐。
“拿上来。”
亲兵闻令将信件交到华安的手中。
华安拿过信件一看,嘴角不经意间露出了淡淡的微笑,信中的内容便是邺城方向的最新情报。
“大哥,中原方向又有好消息了。”王三见华安微笑,连忙问道。
华安回道:“是啊!赵国方向出大事了,沛王石冲率领十余万精锐,与石遵麾下的十余万精锐在平棘血战,双方损失都很惨重,最终石遵赢了,石冲被逼自杀,麾下三万精锐亲兵全部被活埋啊!”
“什么,三万精锐全部被活埋,真不愧是石虎的儿子,手段居然如此狠毒。”王三小声的感慨道。
〖微书网 www.103shu.com〗更新最快的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