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义妖传

第二章过地府,入人间;再修一世缘

    这一回,她被一阵风吹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心想:是人间吗?为什么没有人呀!接着听到有几个人在说话的声音。“用力用力啊!快要生出来了!”唉!现在她才明白自己已经转世为人了。这是要出生啊!“真没劲儿,从一个小孩什么事都不知道,何年才能长大成人,什么时候才能找到另一半夜明珠,重返天界。不行,我不能当小孩儿,该如何是好?”她现在想打算不出生了。所以一个劲儿的往原处,{指女人的肚子里}躲藏。这可急坏了接生的老妈儿。她一边叫丫鬟们拿水、盆子和毛巾。一边在帮助夫人。夫人疼的乱喊乱叫:“出来吧!孩子不管你是男还是女,都不要再折腾娘了。”这夫人的喊叫声让公主心里一阵难过。自己上世是从何而来,爹娘什么样也不知道。只知晓一记事就被王母留养。有时候她也在想:难不成自己像孙大圣一样,从石头缝儿蹦出来的吗?身世不知,所以不晓一个母亲生娇儿是甚么样的。今儿算是亲身体会了。转念又一想:这夫人与我无怨无恨,我为何要与她过不去。别让她疼,了出去吧!“我出来了”。她喊了一声顺其落生。可却把接生婆与丫鬟们吓坏了。“妖怪、妖怪呀!”一个个喊得嗓子都差音儿了。没见过这样出生的孩子,落地会说话。吓得乱跑乱叫、乱成一团。顿时这后宅就开了锅。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话一点都不假。后宅一乱,事很快被人传到了前厅。书中交代:这一夫人可非等闲之辈,她乃是一位了不起得“公道大王”之妻。虽说是山大王,却杀富济贫。为当地百姓做了“父母官”。比那些贪官污吏要强千百倍,且文武全才。不敢说文可安邦、武可定国。但对排兵布阵非常了得。并且此人对八卦与奇门遁甲也了如指掌。他就是退归故里的“仁义”。姓仁名义,大家都称他为公道大王。 这一位夫人更是女中的丈夫,巾帼不让须眉。人称双枪侠女-----薄飞娘 。

    此夫妻二人已过而立之年,就是现在得十三公主的转世之身。夫妻俩未得此子都快要疯了。富人更不用说了,总认为是自己对不起丈夫,几次三番的劝说让仁义续弦。已接仁家后是香火。可仁义真的有情有义,说什么也不肯纳妾。夫人没办法,但又不愿在山中呆着,便带了几个武艺高强的丫鬟下山,准备到山下有名得庙宇去上香求子。可也巧了,刚到山下,就见有一只红狐狸被猎人抓到。打猎的嘴里还说呢:“看你还跑不跑,小东西让我好找,多谢老天爷总算让我捉住了你。”猎人高兴的自言自语。薄飞娘一听笑了,他对那猎人说:“你把狐狸给我吧,我这有纹银十两,你拿去买点儿酒喝吧!”她原本以为这样可以让猎人放了那只狐狸。不成想,那猎人摇头晃脑“不行,绝对不行。这可是为皇妃娘娘做大衣用的。怎能卖给你呢!”他的话音刚落,薄飞娘的脸就一沉,“呦!原来是位娘娘所大衣,故而才捕捉红狐啊!真是个好奴才,今儿我算是要定了,要想活着,留下你的狗命,就痛快儿放生红狐,胆敢再说一个不字,奴才你来看”,说到这她把外面的红色英雄氅一甩,里面短衣襟,小打扮。这就是怕出一万,万一有什么想不到的事发生怎么办!因此为了防身才这样做的。今日真派上了用场。话一出口,手急眼快。一把软刀从腰而出,鏜亮亮的响声,把打猎的吓个不轻。这才注意到这位俊俏的女子是个练家子。所以也有点儿后悔,刚才所说的话有点儿过分,但转念又一想怕什么,一个女的有什么了不起,无非是花拳绣腿,吓唬人的。想到此他又不怕了:“你可真行啊,这年头儿怪不得天下不太平呢!连你个小女子都敢吹牛。我就是不给你,看你能奈我何。”一席话不多,可把薄飞娘的火儿拱到顶梁。心想:人还真不如异类呢,他们上切知道报恩,多少故事流传人间。可今儿这个不知轻重的东西,实在可恶。真应该教训一下。想罢,她把刀横着在那猎人的头顶上轻轻一扫,吓得这位打猎的双手一捂头:“啊!”还好头是没事,可头上的帽子和头发却被薄飞娘的宝刀给带下去了,头发是个小鬏,古人一般都是这样的,有的用扎布所扎’有的用帽子所藏。再瞧眼前这位猎人,小鬏被削,头发顿时乱了。“还敢吗?”一旁的丫鬟搭话道。“这····”猎人不知说什么好了。薄飞娘一见,这也是个穷苦的老百姓,便不再为难于他。命丫鬟把银子拿来,双手送到猎户面前,猎户一看:呵!真不少啊!足足得有几十两。白花花的银子,行了:见好就收吧!这位姑奶奶惹不起,更何况人家出手大方。又不为难自己,说点儿好听的得了:“姑奶奶,我谢谢您的不杀之恩,这狐狸归您了。”说完他就把这只狐狸连同网袋一同给了薄飞娘。薄飞娘把银子顺手塞到猎人手里。微微一笑,接着打开网袋,放出红狐。在旁的猎人惊讶的问:“姑奶奶您这是为什么?花银子得到的小东西,又因何要放了?”“为结缘。”薄飞娘的回答叫猎人百思不解。但又不敢多问。只得斜银子拎网袋回往家中。他回去咱不讲,再接着说夫人-----薄飞娘。望着猎人远去的背影,不住地摇头。旁边的丫鬟不知其意。

    可薄飞娘心里高兴万分,望着小狐狸自由的逃生。自认为是做了一件好事。其实真的如其所愿,红狐狸为了报恩,几世相救薄飞娘的女儿,也就是现在的十三公主转世婴儿。这是后话先不提,书归正文:薄飞娘带着丫鬟继续向前走,没多久就到了‘送子庙’。这的香火不错,来往的行人不少。在庙门口站着一位出家的女道姑。看年岁在四五十的样子,只见她头戴道冠,身穿黑白相衬的道袍。手拿拂尘。再往脸上看:面如朗月,眉似柳叶,丹凤眼,鼻像悬胆,嘴似樱桃。看罢,薄飞娘心想,这位道姑怎不像出家人,反而倒有几分仙风傲骨。于是便上前行礼,道姑也以礼相还,口尊:“无量天尊,夫人贫道在此已恭候多时了。”听她的话好像在此特的等着薄飞娘,飞娘笑着问:“难道说道长是为我所来,特在此观望的吗?”女道姑一本正经的回答:“正是。只因我与夫人有缘,故特来千里相见,与您有几句肺腑之言相续。”飞娘闻听忙叫丫环头前引路,想把这位道姑请上山去。只因她久经江湖,什么样的人都见过,对今天这位道姑早已猜出**、绝非平庸之辈。最重一点是为表达诚意。道姑听了一摆手,说道:“慢,我现今不会与夫人回山上的,一年后贫道自会登门打扰,今日之用意是想告诉夫人,贫道的小徒会在一年内到您的家中去,到时还请您多疼爱关照。就感恩不尽了。”说完未等夫人表态,便飘然离去。飞娘想上前追问清楚,那道姑早已不见了影踪。薄飞娘真像做梦一般,太不敢相信这一切了。自己虽说是个凡人,但也武功了得。能在自己眼皮底下消失得无影无踪的人,这是头一位。就连她身边的丫鬟们也都嗫呆呆的发愣。个个心里全在打鼓“这道姑绝非凡人,定是神仙特来点化我们夫人,说不定会有什么事要发生呢!”她们心里乱嘀咕,夫人更无心再进庙上香。带的丫鬟们返回山上。

    夫人进得寨中,把这件怪事告诉了丈夫。仁义闻听也是一皱眉,心中不住地犯寻思。可又要安慰夫人,假意笑着对夫人说:“唉!哪能有坏事呢!我想一定是好事。说不定老天爷要给我们一男半女呢!别乱猜了,天也不早了,回后宅去吧!一会儿我把手中的事安排好了,我也回去吃饭。”夫人明白丈夫在安慰自己,只得夫唱妇随了。此事就这样过去两个多月,有这一天:夫人薄飞娘这在后宅练功。也不知怎么的腹中难受,总想呕吐。“哇、哇·····”一连好一阵得翻心。吐完后还是不稳定,接茬儿干哕。正巧有一个老妈子打水往这来,一见夫人笑了起来:“夫人啊!您八成儿是有喜了。我这儿给您道喜啦!”薄飞娘听后没明白;“王妈妈,你这话是指····?”“哎呀!我说夫人您一向是冰雪聪明。今儿怎么糊涂了。您这是有做母亲了。 ”王妈妈笑儿肯定的说道。薄飞娘听得一清二楚。心七上八下砰砰乱跳。“夫人如果不相信我的话,可以请咱山上的神医------孙处忠,孙大夫为您把把脉。”老妈的话让薄飞娘脸上加了喜悦和期待。“来人,快去请孙大夫到此处来。”她的话在这山上比皇王圣旨还灵。立即有人去找孙大夫。书中交代;这位孙处忠乃是仁义的‘师爷’专管山上的文笔记录。更是远近闻名的郎中。看个大小病,他都手到擒来。简短截说,孙大夫被丫鬟带进后宅,客气的话讲了几句,便给夫人把脉。经脉象看:确信无疑,是身怀六甲。”大夫的话夫人听了,真像吃了槟榔顺气丸。从嗓子眼儿一直凉到心里。真好受啊!她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高兴过。乐的她快要手舞足蹈了。也难怪她这样,一晃于仁义结为夫妻十三年了。生个一儿半女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好不容易美梦成真,当然开心了。欢天喜地的送走了孙处忠‘孙大夫’。打赏的银子就更不用说了,自然是少不了的。丫鬟婆子们个个都乐得合不拢嘴。大寨主----仁义最兴奋,在山上大排筵宴。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当然山上还是该干什么,干什么。不能像石达开那样得意忘形。多少历史的教训让她们历历在目。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间一下子到了十个月,接生婆早在十多天就被仁义请上山来了。好容易到生了,谁料想是个“怪婴”。一落生就会说话。受惊吓的人们都慌了手脚,把刚出生的孩子丢给了夫人。夫人有气无力的看着自己的骨肉,咋看咋顺眼。忍不住笑了,这孩子一见夫人笑,她也不乱喊乱叫了。瞧着夫人四目相对,孩子在想:这位温柔、美丽;又和蔼可亲的夫人就是自己的母亲,今后应如何相处呢?这里又是何处呀?没有一个熟悉的面孔,没有一位相识的故人。好凄凉,想着想着又哭了。正这时,从外面传来了一位男子的喊声:“夫人,夫人你怎么样了?”来者非别,正是大寨主-----仁义。如此慌乱的局面,哪能不惊动大当家的。他得知后,把丫鬟婆子都落在后面,自己三步变两步,急冲冲奔到后宅。进院儿就喊。洪亮的嗓音把院子震得都带回声。还未等飞娘答话,“十三公主”做了回答:“没事,没事。”真把仁义给吓个不轻。真有这样的孩子,一落生会说话。除了传说中的那吒以外,还从未有第二个。今儿可庆让自己家遇上了。不过除了好奇、更大的是惊喜。进屋见夫人平安,孩子也非常惹人喜爱。他的心一下子放宽了。再加上夫人在一旁不住的说好话,竟是夸奖的话就说个不停。仁义边听边点头。这会儿丫环婆子们也战战惊惊地回来了。仁义也不想怪罪她们,只是一个劲儿的说这样的孩子世上少有,不得乱猜疑。接下来各忙各的,不要无事生非。话并不多,但有分量。正所谓家有千口,主事一人。大家伙儿点头还未等离开,就这会儿功夫,又有个小喽啰兵,一个劲儿的向这院儿跑过来。在他后面还跟着一位出家的道姑。喽啰兵边跑边喊:“报····报大寨主,这位道姑要找您和夫人。我们兄弟说叫她稍等,她不听。与她讲也不管用,结果交起手来····她····用点穴法点住了我们好几位兄弟。万般无奈才来后山请您····定····定夺。”小喽啰兵说完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唉呵、唉呵喘粗气。仁义看罢直皱眉,心想:真巧啊!一宗不了又一宗;恁倒葫芦瓢又起。这孩子的事刚压下,又来了个道姑。仁义气得:“嗯····”本想发火儿,可又把火往下压了压。道姑见了笑儿答话:“您就是总辖大寨主吧!久仰,久仰,贫道先自我介绍下,我与您的夫人见过一次面,那是在一年多前····”闻听此言,仁义恍然大悟。心里明白了,这位可不是一般的出家人,乃是自己夫人所提的来无影去无踪,的仙姑。想罢,他赶忙以礼相待。把此道姑让进屋里。:“里面请,里面请。此地不是讲话所在。仙姑请到舍内小坐。”道姑连连点头,随仁义一同进了屋里。

    进屋后分宾主落座。有丫鬟上茶。道姑忙一摆手说:“且慢,大寨主还是请让我先见见夫人和爱女吧

    !”仁义一听,忙应从。立刻同夫人进里屋。书中交代:这院子共分十七间。分上中下三排。上为大厅,是宾主{客人}的聚会处;中为仁义与夫人的住处;另外有丫鬟婆子的住处。还有四十三间是做其他用的。如厨房、书房、柴房及布 、绣房。这是夫人带领丫鬟婆子为消磨时间,特供织布绣花及做一些针线活所建。单说道姑用目打量眼前的这间屋子:只见它既无名人字画,有无脂粉香气。找不到半点儿奢华的气派。寻不出一丝淤泥的变汚。留下了清幽淡雅、飘然脱俗的海贝、与芳草香味儿。一瞧原来是用海底贝壳装饰在窗台下。把一些平常优雅的花草作为点缀,摆放室内。往床上看:有个浅粉色的幔帐,一卷一落。在床上躺着一位夫人,只见她头发散乱,面色发黄。在其旁站着老妈,怀中抱一婴儿。正在逗哄。见大寨主忙施礼。仁义摆手说道:“罢了,罢了!”又指着老妈怀中的婴儿对道姑说:“仙姑这就是小女,现金还为起名儿。床上躺的夫人便是贱内。”道姑听后微微点头,看看孩子,对床上的薄飞娘说:“夫人可记得贫道?今日特来登门拜访,有得罪处还请夫人与大寨主海涵。我这不速之客在此礼过去了。”此话使仁义夫妻都听明白了,这一道姑就是为这婴儿所来。想到此,夫人答话:“仙姑何须多礼,有话请直说无妨。”由于是刚生完孩子,所以听她的话音儿是有气无力。仁义忙上前把夫人扶住。此时道姑把婆子怀中的婴儿接了过来,抱在怀里。边看边对仁义夫妻讲:“大寨主、夫人,这婴儿乃是天上的仙子转世。与贫道有师徒之缘,能否让我收她为徒?”夫妻二人听后爽快答应了。道姑见人家做父母的同意了,自是高兴。把手中的拂尘一晃,瞬间:化为一个极小的豆豆,顺着道姑的手脱落。不偏不斜,正落到道姑怀中所抱婴儿的双手上,小手巧沾小豆豆,顿时变没了。书中交代:此物绝非无缘无故得化了,而是让十三公主的转世婴儿吸去了。到了后来,才有了她永存的记忆、未卜先知的灵气,和穿越时空的霸气。这是后话先不提,翻回头来再说眼前的事儿。十三公主的转世婴儿吸去了拂尘所化的灵气,不再像之前那样了,紧接着道姑又在她耳边“耳语”了几句。旁人虽不知说些什么,但细看小婴儿,点头还带笑。为此大家暗中敬佩这位道姑,当仁义与夫人问她出家在哪座仙山?何处庙宇?她却未讲,只说了几句似懂非懂的;“缘来缘散,随时空;聚聚散散道不清;打打吵吵,争分明。问世道谁最公正,叹人间,恍然还清····”“真乃神人也!”来去自如的道姑又一次与她所说得话同时淡色了。顷刻间不见了,此景把整个山都震惊了,当成传说、流传开来。

    所谓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女道姑的两次出现让仁义夫妻赞叹不已。尤其是薄飞娘,她忽然想起了孩子还未起名字。有想到刚才道姑所说的缘来缘散····想到此处,心中为之一动。对仁义说:“相公,我看这刚走得道姑定于我们孩子有缘,她说什么缘来缘散····不如我们就让孩子叫“琼缘”。如何?”仁义一听问夫人:“琼缘,怎讲?”“嗐!琼是指美玉的意思;这个缘吗,借助道姑的仙气,留下缘分。意思就是这样儿。明白不?”夫人解答给仁义听。仁义听后是哈哈大笑。“起得好,起得好啊!真是好名字呀!”他们夫妻有说有笑,真是情意绵绵,爱意浓浓。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这是人生四大喜事。仁义夫妻自从有了“仁琼缘”这个掌上明珠,乐得每天都合不拢嘴。对这个宝贝女儿当这是嘴里含着怕化了,手里捧着怕摔了,头上顶着怕歪了。不知怎么疼好。当日请出好几位奶娘,又摆宴席。这个高兴劲儿啊!全山上无人不跟着庆祝。宴席中仁义请文笔师爷孙处忠,就是那位会看病的神医。让他把三山五岳的朋友,一一列出个名单,后再写请帖。逐个发到各地。以便为小琼缘办个热热闹闹的满月,让大家也来同喜。喝上满月酒。当时刚近冬,大家的穿着还未太多。仁义又下令叫山上的几个小头目,各带几十人。到山下大小岔路去找合手的买卖,他们的买卖其实就是劫。只是不抢老百姓,专门而对那些穿绸裹缎、一个个骑着高头大马的;或是坐轿的下手。对于老百姓是仗义疏财,绝不夺分文。在表喽啰兵都埋伏好了,就等着“鱼儿”上钩。偏巧一个富人也没从这过,直到日头偏西,才见打远处来了一位妇人带着两个小孩。瞧穿着并非有钱人,穿得非常朴素。没过多久,她们娘儿仨到了这喽啰兵布埋伏的跟前儿。此时荒草山下来的大小喽兵们都看清了:这娘儿仨绝不是富贵中人 。但只见这位妇人年龄已过而立年华。头戴的首饰既无金,又无垠;不见一只玉簪,不晓一件宝环。从头到脚以红色为主。头上红布包巾,有几朵小素白的花纹。身上红色罗裙,腰系红丝带。上身的红袄微显浅些,足蹬一双红色金莲鞋。往脸上瞧:面如古月,双眸朗朗。既不添官宦人家的俗气,又不带富贵中的傲气;更不加贫苦百姓的悲气。好一个脱俗的阵气。看罢他们又细看前面的两个小孩儿。走在最前的是一个小男孩儿,只见他长得是细皮嫩肉儿,非常可爱。边走边跳。衣着照样是以红色为佳。头戴小红色公子巾,上身穿红袄,下身着红裤。腰际一条红腰带,足蹬小红色快靴。外罩红色英雄氅。手拿一个包袱,不知里面装些甚么。看年岁就在六七岁的样子。他后面跟着一个小女孩儿,这个小女孩长得更是俏皮动人,举止颇像那妇人。衣着却以黄色为主,周身上下一身黄,以浅为佳。喽啰兵看罢,相互使一眼色。意思是放她们过去。说来也巧了,还未等行动呢,边听小男孩儿对身边的小女孩儿说:“妹妹一会到了荒草山见到姨夫、姨母,说话要多留心,莫要乱开口。”“我知道,”接着小女孩儿又问那位妇人:“娘!薄飞娘姨母都这么多年没见过您了,她还能认识您吗?”“傻孩子,我们是一奶同胞亲骨肉啊!哪能不认识呢?”夫人的话让两个小孩儿点了点头。“听见了吧!不知道就别瞎说。”小男孩儿取笑小女孩。这些话让喽啰兵们听个一清二处。原来这娘儿仨是特地来见夫人-----薄飞娘。这位妇人不是薄夫人的姐姐、就是妹妹。一个小头目让手下几个喽兵回山上报信儿。他带领其他人前来迎接。未开口先赔笑,“哈哈!原来您是找我们薄夫人的,实不相瞒我等便是这荒草山上的喽兵。您娘儿仨请随我们上山吧!”另一位在旁也答道:“是啊!夫人您这是从哪儿来呀?看样子风尘仆仆,我等迎接来迟,望请恕罪。”夫人一听忙以礼相还:“几位小哥有所不知,我们娘儿仨是从河北老家来的,小妇人夫家姓杨,这是我的犬儿,”说着把小男孩儿叫了过来,“他叫逍儿。”紧接着又对小女孩儿说:“丽婷,你也过来。你们小兄妹一起去叫叔叔。”这两个小孩儿都很乖,会来事儿;“叔叔好!”这一喊把喽啰兵都哄美了。“好好!快上山吧!”他们前呼后拥把这娘儿仨让到山上。

    再说夫人与仁义,夫妻二人为琼缘乐的快找不到北了。听丫鬟在和喽兵们说话。正要问个明白,丫鬟忙进屋答话;“禀寨主、夫人,喽兵到山下遇到了····”他就把山下的事说了一遍。夫人薄飞娘一听真是又惊又喜。惊的是在河北老家的薄云娘,早就与自己断去了音信,生死未卜;不想今日找上门来。喜之喜:姐妹相逢,自然高兴。仁义看出夫人的心事,言道:“夫人无需多虑,我去把她们请进后宅。”“也好,对我姐姐讲,我不能区迎接她们,还望莫怪。”夫人刚生完孩子,自然不宜出行。书要简单为妙,仁义就把这娘儿仨请进后宅,一路上这位薄云娘对仁义问长问短。最主要的是问飞娘与琼缘之事。大寨主仁义一、一做解答只是有一件事使仁义不解:为何夫人生女儿,薄云娘她一清二楚?但转念又一想,定是山中的喽兵所讲述。再细看这两个小孩儿都很惹人喜爱。又说了几句客气话,来到夫人薄飞娘的住所。云娘并不在意这屋里的装饰陈列。只顾着看夫人飞娘:“妹妹,你还好吗?都想坏姐姐了。”“姐姐。”薄飞娘见姐姐也今非昔比了,花容月貌也是昨日,可美人的坯子依旧风韵犹存,光彩照人。看罢,她也不再乱猜,昔日里姐妹情深意重,今日又怎能不涕泪交流。这真是他乡遇故知。哭罢,她姐妹相叙往事。说到高兴处是欢声笑语。谈到伤心处是痛哭流涕。飞娘已知道杨逍(指的是逍儿)是姐姐的爱子。又细看丽婷更是喜欢。高兴之余,便把琼缘的事讲了一遍。欲知后事如何,请看第三回分解。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