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番外
宋小宝读书记
话说宋小宝五岁了,宋添财虽然天天和赵言修两个腻腻歪歪的,但对于儿子的教育问题还是记在心上的。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这不,刚刚过完年宋添财就盘算起了宋小宝的读书事宜。如所有的父母一样,宋添财把泉州大大小小的私塾都问遍了,还打听明白了哪家做馆先生口碑好人品好学问好。
宋小宝在家的时候已经认了不少字了,每天还要练马步,也忙得很。对于上私塾,宋小宝表示他一点都不感兴趣。宋添财这边急哄哄的为儿子挑书院,那边傅文睿就来告知他手里有个明正书院读书的名额,等宋小宝大些就可以给宋小宝用了。
他是皇商,有品有级,读书也是有编制名额的。本来这玩意是留给他儿子的。但当年他儿子在读书那档口的时候,家主还是他爹傅广仁,而他那无良爹傅广仁眼睛里就只有那对贱人母子。这样的好事怎么会想到他儿子,好在他儿子聪明,傅文睿自己找找关系,让他儿子考了进去。
等傅文睿做皇商头衔之后,这朝廷办的书院的名额自然就有了一个。梁家那边不用他操心,傅家这边除了他儿子,他也犯不着管,所以,看在赵言修的面子上,他才把这名额给了宋小宝。毕竟,赵言修没有自己的孩子,宋小宝也就是赵言修的孩子了。宋小宝好了,赵言修才能更好。
宋添财对着傅文睿送了这么大好处的,心里有些不好意思。更知道拿人手软,以后,为着这个他就得给傅文睿留点面子。不过,为了宋小宝小朋友,宋添财表示这个便宜他还是有厚着脸皮接下来的。
明正书院接受最小的孩子也要到八岁,宋小宝这个年纪却是小了,宋添财干脆请了个夫子来宋家单独教教宋小宝。当然,宋小宝每天的练武还是必不可少的,由赵言修接手。
终于等到宋小宝八岁了,宋添财把人送进书院,这才发现,泉州虽然有明正书院,可要想让孩子混的好,终极目标还是京城的书院。这就像现代学校的本校与分校的差别,不过,这书院怎么也是本朝的三大官办书院之一,即使是分校,那也很让宋添财满意了。
宋添财是满意了,宋小宝却不安生了,他可不想一个人住在书院里,孤零零的一个人。于是,他先是可怜巴巴的朝着宋家二老卖萌扮可怜,可惜,宋家二老一般只有被宋添财说服的,很少能说动宋添财的。宋小宝眼看此招不通,赶紧去讨好赵言修这个师傅。
果然,师傅出马一个顶两,宋小宝得到了每天回家不住书院的结果。不过,为此,他又狠狠的练了三个月的功夫。小身板练功练得比一般人都强,别看他年纪小,就是宋添财这个做爹的,也不一定能在武力值上胜过他。
为此,宋添财常常暗地里自豪自己的教育得力,当然也没忘记赵言修这个师傅的功劳。
这一天,宋小宝偷偷摸摸的回了家,踮着脚尖缩头缩脑的看了一圈屋子了,发现宋添财不在了,他才悄悄的舒了口气。摸摸小背包,里面有这次小比的卷子,夫子给他打了个大大的红钩钩,真是愁死宋小宝了。
他就是在偷睡的前座位的同窗后面画了个小乌龟贴上,可没想到就那么寸的,那同窗竟然被夫子喊起来答问题。结果,全班的人都瞧见了那同窗身后的小乌龟,哄堂大笑,引得夫子把他和那同窗都打了两戒尺。本来,宋小宝以为就完了,没想到今天小比,夫子记着呢,给他打了大大的钩钩,还给他画了小乌龟。
宋小宝都能想得到自己爹知晓时候的脸色了,哎,大人的世界真的很难懂。宋小宝装模作样的叹了口气,拿着卷子,在藏在床底下或是在柜子里纠结了半响。最后,灵机一动,放到了宋家二老的屋子里。宋家二老不识字,绝对不会看出这是什么的。
解决了卷子这种高难度问题,宋小宝高高兴兴的玩去了。不过,第二天他藏着的东西就被宋添财发现了,虽然宋家二老不识字,可陈桂枝勤快啊。她屋子多了卷子,她看不懂上面写了什么,但不代表她不会问宋添财啊。于是,宋小宝小朋友就被他爹胖揍了一顿。
宋添财表示,他本来是个慈父来着,可对着熊孩子,实在憋得太辛苦的了,天天像唐僧那样念叨:“我是个慈祥的爹爹”也不能阻挡肚对宋小宝的牙痒痒,更难抵胖揍宋小宝的蠢蠢欲动。所以,宋添财还是决定入乡随俗,按照这儿的风俗,依着棒子底下出孝子,好好的揍揍宋小宝。
宋小宝每每被宋添财揍了,立马找他师傅赵言修求安慰,绝对把赵言修的时间占的渣都不剩。这父子两个能为了在赵言修面前争宠互黑无底线,让赵言修常常觉得自己大哥的智商是逆生长的。
就这么一转眼,宋小宝就已经十五岁了,他刚刚中了秀才,得瑟的表示自己要去京城的发挥他的聪明才智的万丈雄心。宋添财却是极度的不赞成,给宋小宝列举了种种去京城的不方便。即使宋家这些年很有些家底了,宋添财私底下也开起了作坊,做起了买卖,赵言修更是走了武举,现在已经是六品武官了,但去了京城就有些拿不出手了。
宋小宝本来也就是得瑟得瑟,翘起翘小尾巴,没动真格的要去京城的。可被自己爹这么一说,那颗少年的中二心立马把不想去更改成了一定去。十分坚定的游说宋家二老,又磨了赵言修,给宋添财做思想工作。在他十六岁的时候,高高兴兴的去京城读书了。
先头宋添财泪眼汪汪的送走宋小宝,等见不到宋小宝的身影了,立马插腰得意的想道:和老子抢了这么多年的心上人了,哼哼,现在终于把这熊孩子送走了,以后就没人来跟我抢言修的注意力了,二人世界的感觉真是太美好了。
宋大宝一二事
“要死了,你这个挨千刀的,谁让你拿肉给那老婆子送去的。难不成你忘记了,当初是谁把你卖了。害的咱们儿子读书都读不成,我可告诉你,家里这田这地可是我给操持着置办起来的。你那老子娘可是只顾自己快活,老了老了,可别想来牵累我们”说话的妇人长得很坤壮,声音尖锐的能刺痛旁人的耳膜。
宋大宝低着头不说话,任由眼前的妇人叫唤。他知道余氏虽然做事蛮横了些,可却是真心实意的和自己过的,她给自己生了两个儿子,什么好吃的都紧着他们爷三来。刚刚那顿骂也是他自找的,可冯金花是他的亲娘,不管如何,也不能看着她丢手不管了。
当年,他被卖进了大户人家做小厮的时候才八岁,以前在宋家被娇惯着。后来出了宋家,冯金花待他这个唯一的儿子也是宠着护着的,并没受过多大的委屈,所以他的性子比较独还有些霸道。
可做下人却要不得这些脾气,为此,他吃过许多次苦头才渐渐的收敛了脾气。慢慢的在主人家生活下来,为那户人家的三少爷做书童。说是书童,也只不过是个打杂服侍人的活。
唯一的好处就是能识文断字,可他做过下人,以后就是赎身出去也是读不成科举的。再说,那大户人家虽然素有慈名,也行事最是规矩。他除了没受什么下人的欺负,可也被罚了不少次。原本圆润的脸和下巴,不到三个月就能看出尖尖的模样了。
做了两年书童,他伺候的三少爷就去泉州读书了。他并不怎么得这位三少爷的眼,所以,很自然就被留了下来。作为下人,是没资格吃闲饭的,于是,他就去了厨房打下手。
做饭的师傅们最烦的就是他们这样在厨房打杂跑腿的,防着他们学了自己的看家本事抢饭碗。所以,脏活累活,靠不着灶台的活全都是他们的这些半大小子的。当时,余氏是灶上厨子的烧火丫头。她是个姑娘,又和大厨沾亲带故,父母皆是府里的下人,比他这个外来的待遇要好得多。
宋大宝那个时候是一群小伙子中长得能拿的出手的,余氏天天和他见面,倒是把宋大宝给惦记在心上了。时常给宋大宝递个吃食,多打一勺子肉菜,一来二去的,宋大宝就明白了余氏的心思。
余氏的娘是当家太太的陪房,整日的在后院伺候,爹爹也在外面随老爷跑。本来依着她这个的身份,最少该是伺候个小姐少奶奶的。可惜,她小时候没人管,被送到祖母家。她祖母是个有名的破落户,可对孙子孙女却是掏心掏肺的好,把余氏养的肥肥胖胖。她又继承了她祖母的泼辣蛮横,说话像炮仗似的一点就着,让她爹娘再有心也只能把她放在厨房做个灶上婢,好歹学门手艺以后嫁人也能自己养活自己。
这么一个女子,在厨房也是泼辣的很,宋大宝起初自然是看不上的。可余氏不放弃啊,待宋大宝殷勤备至,有什么好的都紧着宋大宝。又做衣裳又送吃的,宋大宝并不是个心硬的人,特别是他爹娘除了头两年来看看他,近年已经不见踪影。没有亲人关心,干的活又累,对着余氏渐渐的也有了些感激。
余氏趁热打铁,直接就和宋大宝订了亲。此后,宋大宝在府里也算有了依靠,跟着大厨后面学起了手艺,等十八岁一到。他丈母娘为他求了情,没要他的赎身银子,又给了二十两银子的赏钱把他放了出来。跟他一道出来的还有余氏,她爹娘给了她一百两银子当嫁妆,两个人也没回乡就在镇上租了个屋子成了婚,又开了个小吃摊子维持生计。
恢复了自由身,宋大宝就找回了冯家村,却得知,他娘冯金花已经嫁了人早把他这个儿子忘得干净。
当年,冯金花和宋进宝和离之后,才发现家里有个男人就是道门面。不然,如她这般把两个兄弟都得罪了,又和自己爹娘快成仇的样子,在冯家生活十分的难。不过,既然离了宋进宝,冯金花就没打算再续前缘。
看着要种的田地和因日益劳作而变得苍老的面容,冯金花找了媒人给自己拉起了媒。可她名声太差了,母老虎可不是白叫的,又有先前种种事情,好人家的人家哪肯娶她进门。而条件太差的,冯金花自己也不愿意,最后,不得已,只好嫁了隔壁村子的一个带了一儿一女的鳏夫。
她嫁过去对着前头的继子继女自然是没有什么好心的,但她有心计,知道自己名声不好,待这对姐弟却是面里光鲜,让周围讲不出她的坏来。可却不懂声色的在自己丈夫面前抹黑这对姐弟。
这对姐弟年纪都不小了,本就听过她的名声防着她,瞧着日渐对他们不耐烦的亲爹,两个人苦笑之余,却是只能回外家说说。可外家毕竟是外家,也不能真为他们做什么主。最后,等冯金花怀了孩子,继女赶紧麻烦外家通知了和她定亲的人家,把她娶过去,又把弟弟弄到了镇上去做学徒,不在这个家受气。
两个孩子这么一做,倒是让冯金花的手段没法子施展了。安安心心的怀胎十月,生下个女儿。原本她没生孩子之前,她还时不时的去看看宋大宝,可生了孩子之后,丈夫的不赞同越发的明显,她心里狠了狠。想着以后她们母女两个还是要靠着丈夫过活,就断了和宋大宝的联系,不再管他。
可这回冯金花嫁得个丈夫却是个心狠手狠的,他一开始会娶冯金花是看中了冯金花手里的田地和屋子。本想着冯金花给他生了儿子,那些东西也都是他儿子,那他要起来也名正言顺了。可冯金花却生了个女儿,他立马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在冯金花的月子里就和她闹,要她把屋子田地都写到他名下。
冯金花本就是个私自的人,银子到了她手里只有进的没有出的。她和这个丈夫又是半路凑合的,前头还有继子继女。这东西真到了这个丈夫这儿,那她还有什么底气,以后,还不得就受着这个丈夫的气了。
冯金花不愿意,她丈夫就跟她闹,要冯金花自己弄自己的吃食,还要伺候他,不然,就上手打冯金花,就仗着月子里冯金花拿他没法子。等冯金花死撑着过了月子,身体也做下了毛病。
冯金花本就不是个善茬,忍了一遭,等出了月子,拿了个菜刀就砍了这个丈夫两刀。一条胳膊一条腿,满脸癫疯的追着她丈夫跑。这么一来,倒是把欺软怕硬的男人给弄怕了,再也不敢对着冯金花动手,可夫妻两个也是面和心不和,都在防着对方。
没过两年,冯金花的现任丈夫生了病就去了。而前头的继子这个时候却是回老家来,什么也没说就要收回这家里的田地产业。冯金花不肯,和这继子耍横,人家根本就不理她。那继子在衙门里干的就是侩子手的活计,满脸煞气,虽然回老家时已经转行了,可还真不是冯金花能斗狠斗得了的。只能乖乖的交了田地屋子,带着女儿回冯家村生活。
宋大宝找去的时候,冯金花日子过的正艰难。
毕竟是自己的亲娘,宋大宝想想还是去了冯家村把冯金花接到自己家了去养老了。冯金花一开始都没认出宋大宝,在得知宋大宝要养她老的时候,冯金花第一反应是宋大宝来骗她的田地屋子的,死活不愿意认他。
这样的行事,实实在在的寒了宋大宝的心。他也没强求就回了镇上过日子,过了几年,他在镇上买了一小处宅子,又租下了个小摊子做吃食却被冯金花找来了。
余氏本就看不惯冯金花和宋进宝对宋大宝的态度和行事,对着冯金花根本不拿她当婆母,先是指桑骂槐的说了一顿,连杯茶都没上。等冯金花装傻充愣,想住到这儿来的时候,余氏直接就到宋大宝姓宋,冯金花以后和宋大宝的爹和离了,要养她也是她后头的夫家和子女,别赖在她们这儿。
这话说的粗,可也有几分道理。但冯金花本就是个不讲理的,撒泼打滚闹了一场,在宋大宝这儿最终是住了下来。可余氏也不是好惹的,每天也不做冯金花的饭食,更不和她说一句话。家里的屋子都没挪出来给她住,只让她睡杂物房。
冯金花要再闹一闹,可谁都不搭理她,她爱住不住,不住正好。冯金花的小女儿一嫁人就变了脸似得,对着冯金花避而不见,还把她的几亩地给骗走了。女婿家以前说的好好给她养老现在也变得百般推托,她现在除了几分地和老家的屋子就没有东西了。不来找宋大宝,只能等着饿死。
冯金花是个不吃亏的,她自认为是宋大宝的娘,养了他一场。也是余氏的婆母,很是和余氏斗了斗,最后,被余氏拿了个扫把赶了出去,再也不让她进门。直接道这屋子是她的嫁妆,冯金花这个便宜婆母还是回自己婆家去吧,别来宋家占便宜。
最后,冯金花只好住回了冯家村的屋子里,每年靠着自己给旁人帮工和宋大宝私下给送的粮食过日子。宋大宝对冯金花也有心结,一年也难得去几次,只留下冯金花时常感叹,她要强精明了一辈子,怎么临老了,却过成了这样。
快过节了,宋大宝心软了软,给冯金花送了一块肉一点粮食,可却被精明的余氏个逮个正着。立马把宋大宝骂了一顿,心中心疼起送出去的东西。对着宋大宝道:“你可不能在心软了,我可知道公爹那头的日子也一日不如一日,他以前帮着旁人养儿子,养得乐的很。半点不把你这亲生的看眼里,现在老了老了,可别想让我们给他花银子。大儿是个聪明的,读书就是科举不了,可咱们给他攒钱开铺子,也能让他衣食无忧。可不能把银子花在了那些不值得人身上,你那爹你那娘看看都做了什么好事。当年,你爹不就是人家养子,可却是如何对人家的。现在他倒是好了伤疤忘了疼,疼起别人的儿子来了。”
宋进宝当初再娶的是个被休的女子,两人磕磕巴巴的过了几年,他婆娘在原夫家的儿子找上门来。宋进宝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就把这孩子收养了下来,一来二去的,竟是把宋大宝这个亲儿子忘得一干二净。
余氏嘴厉害,耳朵更厉害,早早的把宋进宝那儿的事情打探清楚了。知晓那养子现在娶了媳妇,起先看着宋进宝能做能挣钱,哄着巴着他。现在宋进宝做不动了,就开始嫌弃了,说宋进宝有亲儿子,怎么也不该摊着他养。
这话一出,余氏直接上门,带上算盘,噼里啪啦的算了一笔账,几乎算尽了宋进宝在这养子一家身上用的钱。余氏的话很直接,要想她们养,那就先把这笔钱加利息拿来,正如这养子所说的,该亲儿子养老子,那她们老子的钱凭啥给养子这个外人用啊。
这么踩脸,那养字既拿不出银子又不占理,只好憋着气养着宋进宝。可却放任自己的婆娘私底下怠慢宋进宝,宋进宝看着老实木讷,实际上却是还算有些脑子的,直接把家里攒下的田地屋子都卖了,又直接带走了养子和老妻的私房银子,攥了在手上,直接租了个屋子在镇上住。谁家也不靠,一个人孤零零的,显得极为的孤单。
宋大宝却是依旧沉默的,他这两天遇到了儿时的伙伴狗子,一个小时候从来入不了他眼的同村孩子。可现在狗子却成了官老爷,听说成了进士,听说要去做官。听说娶了位富商独女,生了三个儿子,姓了三姓,听说待两位养父至孝至诚,一家和乐。
宋大宝是知道狗子的那两位养父的,也明白他们与宋家的关系。这么一来,宋大宝不禁想到,要是他爹娘当初心肠好些,待宋家的爷爷奶奶小叔弟弟好些,是不是现在他能像狗子那般活得鲜亮。
而他的爹娘也不会像今天这般,落了个老无所依的下场。果然,人在做天在看,善恶到头终有报。
话说宋小宝五岁了,宋添财虽然天天和赵言修两个腻腻歪歪的,但对于儿子的教育问题还是记在心上的。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这不,刚刚过完年宋添财就盘算起了宋小宝的读书事宜。如所有的父母一样,宋添财把泉州大大小小的私塾都问遍了,还打听明白了哪家做馆先生口碑好人品好学问好。
宋小宝在家的时候已经认了不少字了,每天还要练马步,也忙得很。对于上私塾,宋小宝表示他一点都不感兴趣。宋添财这边急哄哄的为儿子挑书院,那边傅文睿就来告知他手里有个明正书院读书的名额,等宋小宝大些就可以给宋小宝用了。
他是皇商,有品有级,读书也是有编制名额的。本来这玩意是留给他儿子的。但当年他儿子在读书那档口的时候,家主还是他爹傅广仁,而他那无良爹傅广仁眼睛里就只有那对贱人母子。这样的好事怎么会想到他儿子,好在他儿子聪明,傅文睿自己找找关系,让他儿子考了进去。
等傅文睿做皇商头衔之后,这朝廷办的书院的名额自然就有了一个。梁家那边不用他操心,傅家这边除了他儿子,他也犯不着管,所以,看在赵言修的面子上,他才把这名额给了宋小宝。毕竟,赵言修没有自己的孩子,宋小宝也就是赵言修的孩子了。宋小宝好了,赵言修才能更好。
宋添财对着傅文睿送了这么大好处的,心里有些不好意思。更知道拿人手软,以后,为着这个他就得给傅文睿留点面子。不过,为了宋小宝小朋友,宋添财表示这个便宜他还是有厚着脸皮接下来的。
明正书院接受最小的孩子也要到八岁,宋小宝这个年纪却是小了,宋添财干脆请了个夫子来宋家单独教教宋小宝。当然,宋小宝每天的练武还是必不可少的,由赵言修接手。
终于等到宋小宝八岁了,宋添财把人送进书院,这才发现,泉州虽然有明正书院,可要想让孩子混的好,终极目标还是京城的书院。这就像现代学校的本校与分校的差别,不过,这书院怎么也是本朝的三大官办书院之一,即使是分校,那也很让宋添财满意了。
宋添财是满意了,宋小宝却不安生了,他可不想一个人住在书院里,孤零零的一个人。于是,他先是可怜巴巴的朝着宋家二老卖萌扮可怜,可惜,宋家二老一般只有被宋添财说服的,很少能说动宋添财的。宋小宝眼看此招不通,赶紧去讨好赵言修这个师傅。
果然,师傅出马一个顶两,宋小宝得到了每天回家不住书院的结果。不过,为此,他又狠狠的练了三个月的功夫。小身板练功练得比一般人都强,别看他年纪小,就是宋添财这个做爹的,也不一定能在武力值上胜过他。
为此,宋添财常常暗地里自豪自己的教育得力,当然也没忘记赵言修这个师傅的功劳。
这一天,宋小宝偷偷摸摸的回了家,踮着脚尖缩头缩脑的看了一圈屋子了,发现宋添财不在了,他才悄悄的舒了口气。摸摸小背包,里面有这次小比的卷子,夫子给他打了个大大的红钩钩,真是愁死宋小宝了。
他就是在偷睡的前座位的同窗后面画了个小乌龟贴上,可没想到就那么寸的,那同窗竟然被夫子喊起来答问题。结果,全班的人都瞧见了那同窗身后的小乌龟,哄堂大笑,引得夫子把他和那同窗都打了两戒尺。本来,宋小宝以为就完了,没想到今天小比,夫子记着呢,给他打了大大的钩钩,还给他画了小乌龟。
宋小宝都能想得到自己爹知晓时候的脸色了,哎,大人的世界真的很难懂。宋小宝装模作样的叹了口气,拿着卷子,在藏在床底下或是在柜子里纠结了半响。最后,灵机一动,放到了宋家二老的屋子里。宋家二老不识字,绝对不会看出这是什么的。
解决了卷子这种高难度问题,宋小宝高高兴兴的玩去了。不过,第二天他藏着的东西就被宋添财发现了,虽然宋家二老不识字,可陈桂枝勤快啊。她屋子多了卷子,她看不懂上面写了什么,但不代表她不会问宋添财啊。于是,宋小宝小朋友就被他爹胖揍了一顿。
宋添财表示,他本来是个慈父来着,可对着熊孩子,实在憋得太辛苦的了,天天像唐僧那样念叨:“我是个慈祥的爹爹”也不能阻挡肚对宋小宝的牙痒痒,更难抵胖揍宋小宝的蠢蠢欲动。所以,宋添财还是决定入乡随俗,按照这儿的风俗,依着棒子底下出孝子,好好的揍揍宋小宝。
宋小宝每每被宋添财揍了,立马找他师傅赵言修求安慰,绝对把赵言修的时间占的渣都不剩。这父子两个能为了在赵言修面前争宠互黑无底线,让赵言修常常觉得自己大哥的智商是逆生长的。
就这么一转眼,宋小宝就已经十五岁了,他刚刚中了秀才,得瑟的表示自己要去京城的发挥他的聪明才智的万丈雄心。宋添财却是极度的不赞成,给宋小宝列举了种种去京城的不方便。即使宋家这些年很有些家底了,宋添财私底下也开起了作坊,做起了买卖,赵言修更是走了武举,现在已经是六品武官了,但去了京城就有些拿不出手了。
宋小宝本来也就是得瑟得瑟,翘起翘小尾巴,没动真格的要去京城的。可被自己爹这么一说,那颗少年的中二心立马把不想去更改成了一定去。十分坚定的游说宋家二老,又磨了赵言修,给宋添财做思想工作。在他十六岁的时候,高高兴兴的去京城读书了。
先头宋添财泪眼汪汪的送走宋小宝,等见不到宋小宝的身影了,立马插腰得意的想道:和老子抢了这么多年的心上人了,哼哼,现在终于把这熊孩子送走了,以后就没人来跟我抢言修的注意力了,二人世界的感觉真是太美好了。
宋大宝一二事
“要死了,你这个挨千刀的,谁让你拿肉给那老婆子送去的。难不成你忘记了,当初是谁把你卖了。害的咱们儿子读书都读不成,我可告诉你,家里这田这地可是我给操持着置办起来的。你那老子娘可是只顾自己快活,老了老了,可别想来牵累我们”说话的妇人长得很坤壮,声音尖锐的能刺痛旁人的耳膜。
宋大宝低着头不说话,任由眼前的妇人叫唤。他知道余氏虽然做事蛮横了些,可却是真心实意的和自己过的,她给自己生了两个儿子,什么好吃的都紧着他们爷三来。刚刚那顿骂也是他自找的,可冯金花是他的亲娘,不管如何,也不能看着她丢手不管了。
当年,他被卖进了大户人家做小厮的时候才八岁,以前在宋家被娇惯着。后来出了宋家,冯金花待他这个唯一的儿子也是宠着护着的,并没受过多大的委屈,所以他的性子比较独还有些霸道。
可做下人却要不得这些脾气,为此,他吃过许多次苦头才渐渐的收敛了脾气。慢慢的在主人家生活下来,为那户人家的三少爷做书童。说是书童,也只不过是个打杂服侍人的活。
唯一的好处就是能识文断字,可他做过下人,以后就是赎身出去也是读不成科举的。再说,那大户人家虽然素有慈名,也行事最是规矩。他除了没受什么下人的欺负,可也被罚了不少次。原本圆润的脸和下巴,不到三个月就能看出尖尖的模样了。
做了两年书童,他伺候的三少爷就去泉州读书了。他并不怎么得这位三少爷的眼,所以,很自然就被留了下来。作为下人,是没资格吃闲饭的,于是,他就去了厨房打下手。
做饭的师傅们最烦的就是他们这样在厨房打杂跑腿的,防着他们学了自己的看家本事抢饭碗。所以,脏活累活,靠不着灶台的活全都是他们的这些半大小子的。当时,余氏是灶上厨子的烧火丫头。她是个姑娘,又和大厨沾亲带故,父母皆是府里的下人,比他这个外来的待遇要好得多。
宋大宝那个时候是一群小伙子中长得能拿的出手的,余氏天天和他见面,倒是把宋大宝给惦记在心上了。时常给宋大宝递个吃食,多打一勺子肉菜,一来二去的,宋大宝就明白了余氏的心思。
余氏的娘是当家太太的陪房,整日的在后院伺候,爹爹也在外面随老爷跑。本来依着她这个的身份,最少该是伺候个小姐少奶奶的。可惜,她小时候没人管,被送到祖母家。她祖母是个有名的破落户,可对孙子孙女却是掏心掏肺的好,把余氏养的肥肥胖胖。她又继承了她祖母的泼辣蛮横,说话像炮仗似的一点就着,让她爹娘再有心也只能把她放在厨房做个灶上婢,好歹学门手艺以后嫁人也能自己养活自己。
这么一个女子,在厨房也是泼辣的很,宋大宝起初自然是看不上的。可余氏不放弃啊,待宋大宝殷勤备至,有什么好的都紧着宋大宝。又做衣裳又送吃的,宋大宝并不是个心硬的人,特别是他爹娘除了头两年来看看他,近年已经不见踪影。没有亲人关心,干的活又累,对着余氏渐渐的也有了些感激。
余氏趁热打铁,直接就和宋大宝订了亲。此后,宋大宝在府里也算有了依靠,跟着大厨后面学起了手艺,等十八岁一到。他丈母娘为他求了情,没要他的赎身银子,又给了二十两银子的赏钱把他放了出来。跟他一道出来的还有余氏,她爹娘给了她一百两银子当嫁妆,两个人也没回乡就在镇上租了个屋子成了婚,又开了个小吃摊子维持生计。
恢复了自由身,宋大宝就找回了冯家村,却得知,他娘冯金花已经嫁了人早把他这个儿子忘得干净。
当年,冯金花和宋进宝和离之后,才发现家里有个男人就是道门面。不然,如她这般把两个兄弟都得罪了,又和自己爹娘快成仇的样子,在冯家生活十分的难。不过,既然离了宋进宝,冯金花就没打算再续前缘。
看着要种的田地和因日益劳作而变得苍老的面容,冯金花找了媒人给自己拉起了媒。可她名声太差了,母老虎可不是白叫的,又有先前种种事情,好人家的人家哪肯娶她进门。而条件太差的,冯金花自己也不愿意,最后,不得已,只好嫁了隔壁村子的一个带了一儿一女的鳏夫。
她嫁过去对着前头的继子继女自然是没有什么好心的,但她有心计,知道自己名声不好,待这对姐弟却是面里光鲜,让周围讲不出她的坏来。可却不懂声色的在自己丈夫面前抹黑这对姐弟。
这对姐弟年纪都不小了,本就听过她的名声防着她,瞧着日渐对他们不耐烦的亲爹,两个人苦笑之余,却是只能回外家说说。可外家毕竟是外家,也不能真为他们做什么主。最后,等冯金花怀了孩子,继女赶紧麻烦外家通知了和她定亲的人家,把她娶过去,又把弟弟弄到了镇上去做学徒,不在这个家受气。
两个孩子这么一做,倒是让冯金花的手段没法子施展了。安安心心的怀胎十月,生下个女儿。原本她没生孩子之前,她还时不时的去看看宋大宝,可生了孩子之后,丈夫的不赞同越发的明显,她心里狠了狠。想着以后她们母女两个还是要靠着丈夫过活,就断了和宋大宝的联系,不再管他。
可这回冯金花嫁得个丈夫却是个心狠手狠的,他一开始会娶冯金花是看中了冯金花手里的田地和屋子。本想着冯金花给他生了儿子,那些东西也都是他儿子,那他要起来也名正言顺了。可冯金花却生了个女儿,他立马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在冯金花的月子里就和她闹,要她把屋子田地都写到他名下。
冯金花本就是个私自的人,银子到了她手里只有进的没有出的。她和这个丈夫又是半路凑合的,前头还有继子继女。这东西真到了这个丈夫这儿,那她还有什么底气,以后,还不得就受着这个丈夫的气了。
冯金花不愿意,她丈夫就跟她闹,要冯金花自己弄自己的吃食,还要伺候他,不然,就上手打冯金花,就仗着月子里冯金花拿他没法子。等冯金花死撑着过了月子,身体也做下了毛病。
冯金花本就不是个善茬,忍了一遭,等出了月子,拿了个菜刀就砍了这个丈夫两刀。一条胳膊一条腿,满脸癫疯的追着她丈夫跑。这么一来,倒是把欺软怕硬的男人给弄怕了,再也不敢对着冯金花动手,可夫妻两个也是面和心不和,都在防着对方。
没过两年,冯金花的现任丈夫生了病就去了。而前头的继子这个时候却是回老家来,什么也没说就要收回这家里的田地产业。冯金花不肯,和这继子耍横,人家根本就不理她。那继子在衙门里干的就是侩子手的活计,满脸煞气,虽然回老家时已经转行了,可还真不是冯金花能斗狠斗得了的。只能乖乖的交了田地屋子,带着女儿回冯家村生活。
宋大宝找去的时候,冯金花日子过的正艰难。
毕竟是自己的亲娘,宋大宝想想还是去了冯家村把冯金花接到自己家了去养老了。冯金花一开始都没认出宋大宝,在得知宋大宝要养她老的时候,冯金花第一反应是宋大宝来骗她的田地屋子的,死活不愿意认他。
这样的行事,实实在在的寒了宋大宝的心。他也没强求就回了镇上过日子,过了几年,他在镇上买了一小处宅子,又租下了个小摊子做吃食却被冯金花找来了。
余氏本就看不惯冯金花和宋进宝对宋大宝的态度和行事,对着冯金花根本不拿她当婆母,先是指桑骂槐的说了一顿,连杯茶都没上。等冯金花装傻充愣,想住到这儿来的时候,余氏直接就到宋大宝姓宋,冯金花以后和宋大宝的爹和离了,要养她也是她后头的夫家和子女,别赖在她们这儿。
这话说的粗,可也有几分道理。但冯金花本就是个不讲理的,撒泼打滚闹了一场,在宋大宝这儿最终是住了下来。可余氏也不是好惹的,每天也不做冯金花的饭食,更不和她说一句话。家里的屋子都没挪出来给她住,只让她睡杂物房。
冯金花要再闹一闹,可谁都不搭理她,她爱住不住,不住正好。冯金花的小女儿一嫁人就变了脸似得,对着冯金花避而不见,还把她的几亩地给骗走了。女婿家以前说的好好给她养老现在也变得百般推托,她现在除了几分地和老家的屋子就没有东西了。不来找宋大宝,只能等着饿死。
冯金花是个不吃亏的,她自认为是宋大宝的娘,养了他一场。也是余氏的婆母,很是和余氏斗了斗,最后,被余氏拿了个扫把赶了出去,再也不让她进门。直接道这屋子是她的嫁妆,冯金花这个便宜婆母还是回自己婆家去吧,别来宋家占便宜。
最后,冯金花只好住回了冯家村的屋子里,每年靠着自己给旁人帮工和宋大宝私下给送的粮食过日子。宋大宝对冯金花也有心结,一年也难得去几次,只留下冯金花时常感叹,她要强精明了一辈子,怎么临老了,却过成了这样。
快过节了,宋大宝心软了软,给冯金花送了一块肉一点粮食,可却被精明的余氏个逮个正着。立马把宋大宝骂了一顿,心中心疼起送出去的东西。对着宋大宝道:“你可不能在心软了,我可知道公爹那头的日子也一日不如一日,他以前帮着旁人养儿子,养得乐的很。半点不把你这亲生的看眼里,现在老了老了,可别想让我们给他花银子。大儿是个聪明的,读书就是科举不了,可咱们给他攒钱开铺子,也能让他衣食无忧。可不能把银子花在了那些不值得人身上,你那爹你那娘看看都做了什么好事。当年,你爹不就是人家养子,可却是如何对人家的。现在他倒是好了伤疤忘了疼,疼起别人的儿子来了。”
宋进宝当初再娶的是个被休的女子,两人磕磕巴巴的过了几年,他婆娘在原夫家的儿子找上门来。宋进宝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就把这孩子收养了下来,一来二去的,竟是把宋大宝这个亲儿子忘得一干二净。
余氏嘴厉害,耳朵更厉害,早早的把宋进宝那儿的事情打探清楚了。知晓那养子现在娶了媳妇,起先看着宋进宝能做能挣钱,哄着巴着他。现在宋进宝做不动了,就开始嫌弃了,说宋进宝有亲儿子,怎么也不该摊着他养。
这话一出,余氏直接上门,带上算盘,噼里啪啦的算了一笔账,几乎算尽了宋进宝在这养子一家身上用的钱。余氏的话很直接,要想她们养,那就先把这笔钱加利息拿来,正如这养子所说的,该亲儿子养老子,那她们老子的钱凭啥给养子这个外人用啊。
这么踩脸,那养字既拿不出银子又不占理,只好憋着气养着宋进宝。可却放任自己的婆娘私底下怠慢宋进宝,宋进宝看着老实木讷,实际上却是还算有些脑子的,直接把家里攒下的田地屋子都卖了,又直接带走了养子和老妻的私房银子,攥了在手上,直接租了个屋子在镇上住。谁家也不靠,一个人孤零零的,显得极为的孤单。
宋大宝却是依旧沉默的,他这两天遇到了儿时的伙伴狗子,一个小时候从来入不了他眼的同村孩子。可现在狗子却成了官老爷,听说成了进士,听说要去做官。听说娶了位富商独女,生了三个儿子,姓了三姓,听说待两位养父至孝至诚,一家和乐。
宋大宝是知道狗子的那两位养父的,也明白他们与宋家的关系。这么一来,宋大宝不禁想到,要是他爹娘当初心肠好些,待宋家的爷爷奶奶小叔弟弟好些,是不是现在他能像狗子那般活得鲜亮。
而他的爹娘也不会像今天这般,落了个老无所依的下场。果然,人在做天在看,善恶到头终有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