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篇 潘多拉之 “意”十八
ps: 古小龙与小龙女冰雪、小师妹水柔的情感,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情感,蓝色星球智慧人类的情感,才是整个智慧人类世界最为复杂的,说不清道不明的一种东西。www。23us。com顶点小说求点击求订阅求打赏求月票!
第一百二十七篇 潘多拉之 “意”十八
对于蓝色星球智慧人类情感,乃至由情感派生的的情绪,古小龙早就有自己的理论。
还在极小的时候,古小龙就通过互联网,接触过蓝色星球心理学方面的所有理论论述,曾经就这些论述进行过综合整理。
特别是就情感乃至情绪方面,提出过更为新颖,更为具有冲击力的论断:即情感乃至情感导致的情绪的物质性质。
这个论断第一次将情感与最基本的物质——粒子结合起来,第一次将“原初奇点”的“原初信息”联系起来。
情感与价值的辩证关系是主观与客观、意识与存在的关系,而后者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因此价值与情感的关系问题也是价值理论和情感理论的基本问题。
价值与情感的关系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情感以价值为基础:情感是人对价值的主观反映,尽管这种反映总会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偏差,甚至还会存在着严重的偏差和完全的颠倒,但从总体上讲,情感的变化总是以价值为基础,并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就像商品的价格以其价值为基础并围绕其价值上下波动一样。
情感以价值为基础。主要表现在:情感的基本状态取决于价值的基本状态。情感的总体规模取决于价值的总体规模。情感的变化范围取决于价值的变化范围,情感的作用方式取决于价值的作用方式,情感的强度与方向取决于价值的大小与正负,价值一旦变化,情感迟早要发生变化。
对于商人来说,互利互惠的经济往来是维持和发展彼此情感的客观基础,如果没有这种互惠性,商人之间的情感是不能持久的;
对于政治家而言。政治上的相互支持、相互配合是维持和发展彼此情感的客观基础,如果没有这种互助性,政治家之间的情感是不能持久的;
对于青年男女而言,工作和生活上的相互支持与配合是维持和加深爱情的客观基础,如果没有这种支持与配合,男女之间的爱情是不能持久的;
朋友之间的友情主要取决于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只有不断加深彼此的利益联系,其友情才会越来越深厚,如果仅局限于庸俗的礼品交换、空洞的书信来往或虚伪的礼节礼貌,而没有具体的利益联系内容。则友情是不能持久的,迟早要消退的;
朋友之间即使原来有着很深的感情。如果彼此产生了根本的利益冲突,则其感情迟早会衰减下来,并最终会转化为仇恨。
情感对价值的反作用。情感对于价值并不是完全被动的,可以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
一)情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止、压抑、诱发、转移、强化或诱导人对某种价值的需要,可以相对自主地选择生存环境和发展方向。
人有时可以有意识地压抑自己,对于某种价值的**,时间一长,这种**可能真的基本上消失了,人对这种价值的客观需要,也确实发生了改变或转移;
人通常愿意主动帮助那些主观感觉良好的人,并主动与之建立互利互惠的利益关系,同时回避那些主观感觉不好的人,甚至有意中断已经存在的互利互惠的利益关系;
人有时在某一个地方工作或生活得不开心,就主动辞职或搬家,并能很快地适应新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二)人在情感的驱动下,可以对事物施加反作用力,并使之发生价值增值。这是人类与其它动物的根本区别。
当然,这种反作用不能任意地和无限地施加,只能有条件地和相对有限度地施加,它在整体上受制于或服从于价值对情感的决定作用。
人在情感驱动下所进行的价值创造活动必须严格地遵循基本的价值规律,并在其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情感与价值的相对独立性。人的情感产生并运行于大脑,这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大脑内部众多因素的制约和干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偏离它所反映的价值,情感的这种偏离现象就是情感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时间上的异步性:如果价值形式发生了变化,与之相对应的新情感需要迟滞一段时间才能形成与发展起来。
也就是说,新情感的产生、发展与消失并不能与新价值的产生、发展和消失保持同步,需要迟滞一段时间。
例如,当一个陌生人突然成为你的妹夫或连襟时,你对他的亲情通常不会马上建立起来;
人通常会留恋或怀念那些已经离别或逝世的老朋友。
二)量度上的差异性 如果价值量发生了变动,情感的强度难以与之保持同步变化。
例如,有些女性在遭到自己所钟爱男性的伤害或遗弃后,就会产生同步变化
三)方式上的局限性 价值关系的变化方式是无限的,而情感的反映方式却是有限的。
人有时对于某些复杂的、隐含的价值关系及其变化产生不了情感,表现出麻木不仁的精神状态。
例如,当受到某些有毒物质的伤害时,人往往感觉不到;
当受到指桑骂槐的攻击时,人有时还蒙在鼓里;
当购买商品受到他人“温柔”地宰一刀时,人或许还感谢他的“优惠”价格;
当面临灭顶之灾时,人或许还在寻欢作乐。
四)机制上的异化性:某些特殊情感完全脱离了价值关系的客观基础。甚至与之背道而驰。这是由于人的情感机制产生了某种异化。
例如。畸形宗教培养出否定自我、否定社会的宗教情感,精神类毒品产生怪癖、虚幻和不能自控的情感,过度的生理与精神刺激导致变态的情感,过度的**痛苦引发病人对于死亡的向往,民族仇视容易引发人对战争狂人的崇拜,极端的阶级斗争引发极端的阶级仇恨,等等。
不过,情感的这种异化现象在总体上讲只是局部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情感的相对独立性限制了人对于复杂价值关系的应变能力。限制了人对于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但这将有利于排除各种外部或内部因素对情感运行过程的干扰,有利于保持价值消费活动和价值创造活动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情感与价值的复杂对应性。情感与价值存在着复杂的对应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它是一种多元变量的函数对应关系,而不是一种一元变量的函数对应关系 情感的大小不仅与事物的使用价值有关,而且与事物的劳动价值、劳动时间以及主体的中值价值率有关。
事实上,情感的强度是以事物的价值率高差为基础而上下波动的,只有当事物投入的劳动价值与劳动时间不变,且主体的中值价值率不变时,情感才完全取决于事物的使用价值。
二)它是一种统计概率的对应关系。而不是一种个体动力学的对应关系 绿色之所以能够使人产生和平与宁静的情感,并不是所有绿色的事物都具有这方面的价值作用。而是在大多数场合,人所接触的绿色事物是草木,而草木在大多数场合下能够给人带来和平与宁静。
三)它是一种时间上的同向对应关系,而不是一种时间上的同步对应关系 价值的变化与情感的变化通常存在一个时间差,情感的建立需要时间,情感的消失同样需要时间,只有具有高度预见性的高级情感才能在价值建立之前主动地建立,才能在价值消失之前主动地消失。
四)它是一种联系的对应关系,而不是一种孤立的对应关系 人一旦与某事物建立了直接价值关系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直接情感,就必然在一定程度上与该事物相关联的其他事物建立了间接价值关系,并产生相应的关联情感或间接情感。
所谓“爱屋及乌”、“恨屋及乌”等情感现象就是这样产生的。
五)它是一种多形式上的价值对应关系,而不是一种单一形式上的价值对应关系 同一事物的价值关系可能是多内容的,人对事物的情感也经常会表现出多样性。
例如,同一种食物可能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对身体产生多种治疗作用或营养保健作用,也可能产生多种副作用,人对它的情感可能会喜忧参半。
六)它是一种多层次上的价值对应关系,而不是一种单一层次上的价值对应关系 事物的价值关系可能是多层次的,人对事物的情感也经常会表现出多层次性。
例如,衣服除了具有御寒、挡风、避暑等价值外,还具有安全与健康方面的价值,具有艺术审美价值,并能体现个人身份、能力、特征和社会地位,这样,人对于衣服的情感通常具有多层性。
七)它是针对事物的价值特征,而不是针对事物的其它特征 人对于事物的情感完全取决于它的价值特征,而不是取决于它的其它特征,只要该事物的价值特征不变,无论其它特征发生什么变化,人的情感就不会变化。
相反,如果事物的价值特征发生了变化,无论其它特征如何稳定,人的情感都会发生变化。例如,一张照片尽管已经变黄变烂,但他的主人仍然百倍珍惜;一件时装尽管没有任何破损,但它的主人可能已经不再感兴趣。
八)它是一种动态的对应关系,而不是一种静态的对应关系 任何事物都是运动与变化的,任何事物的价值也都是运动与变化的。任何事物的情感也必然都是运动与变化的。
人不可能以永恒不变的情感对待任何事物。永恒的爱只是人的一种理想与祝愿。事实上是不存在的。(此处的永恒指没有变化。与日常所说的永恒不同,日常所说的永恒是包含正常的变化的。此处讨论的是动态和静态。)
九)它是一种复杂的、对立统一的对应关系 爱中有恨。
如父母对于子女经常有“恨铁不成钢”的爱;
恨中有爱,如人经常会对自己的竞争对手有一种“钦佩”的恨。
十)它是一种非线性的对应关系 情感的强度通常并不与事物的价值量成正比,通常只与事物价值量的对数成正比,在特殊情况下,价值与情感还存在更为复杂的函数关系。
十一)它是一种三因素的对应关系,而不是一种单因素的对应关系 价值的大小不仅取决于事物的品质特性,还取决于主体及周围环境的品质特性。因此主体的情感由主体、客体及环境三个因素来决定,而不由其中一个因素来单独决定。例如,一般情况下的老虎可使人产生恐惧感,但关在动物园笼子里的老虎不会使人产生恐惧感,相反还能产生审美感。
情感模式与价值变化的对应关系。情感与价值的关系是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人的情感不管多么飘忽不定,都可以找到它的价值对应物,情感的任何变化都可以从价值关系的变动中找到它的客观动因,情感的不同表达模式都对应着价值的不同变化方式。
不过,情感模式与价值变化的对应关系不是简单的、机械的、静态的、单形式的、线性的和同步的关系。而是复杂的、辩证的、动态的、多形式的、非线性的和异步的关系。
根据价值目标指向的不同,人的情感表达模式可分为对物情感、对人情感、对己情感以及对特殊事物的情感四大类。
般事物对于人的价值(严格地讲应该是价值率)是一个变量。它有两种变化方式:一是价值增加(包括正价值增大或负价值减小);二是价值减少(包括正价值减小或负价值增大)。
根据事物价值的不同变化方式和变化时态,对物情感可分为八种具体形式,如下表所示:
价值增加或价值减少——对过去会留恋或厌倦;对过去会完成满意或失望;对将来会企盼或焦虑。
对他人的情感不仅与他人价值的变化方式和变化时态有关,而且还与他人的利益相关性有关。根据他人价值的不同变化方式、变化时态和利益相关性,对人情感可分为十六种具体形式,如下面所示:
利益相关性有利益正相关利益反相关,利益的增加减少增加减 少。
会产生对过去的怀念或痛惜;对过去产生怀恨或轻蔑;对过去完成会产生佩服或失望,会产生妒忌或庆幸;对将来会产生信任或顾虑 ,会产生顾忌或嘲笑。
人对自己的情感取决于自身价值的变化方式和变化时态。根据自身价值的不同变化方式、变化时态,对己情感可分为八种具体形式,如下表所示:
价值增加或价值减少有:对过去产生自豪或惭愧‘对过去的完成,产生得意或自责;对将来产生自信或自卑。
有些事物具有某种特殊的价值意义,从而引发人的某种特殊情感。
(一)对他人评价的情感
当他人以某种方式(如语言、文字、表情、行为等)对自己将来的思想、行为和生理状态等进行评价时,人将产生特定的情感。
1、惭愧与委屈:当利益正向相关的他人对于自己的评价高于实际水平时,人将产生惭愧的情感,反之将产生委屈的情感。
2、别扭与羞辱:当利益负向相关的他人对于自己的评价高于实际水平时,人将产生别扭的情感,反之将产生羞辱的情感。
(二)对交往活动的情感
1、施恩与负疚:当与利益正向相关的人进行交往时,如果自己所付出的价值大于对方所付出的价值,人将产生施恩的情感,否则将产生负疚的情感。
2、屈辱与解恨:当与利益负向相关的人进行交往时,如果自己所付出的价值大于对方所付出的价值,人将产生屈辱的情感,否则将产生解恨的情感。
(三)对不确定事物的情感
1、关注、冷漠与警惕:当事物可能产生正向、零值和负向价值时,人将分别产生关注、冷漠和警惕的情感。
2、崇拜感、神秘感与恐惧感:当事物有着正向不确定、零值不确定和负向不确定的价值(即价值的概率平均值分别为正、零、负)时,人将产生崇拜感、神秘感与恐惧感。
(四)对自身状态的情感
1、安全感、孤独感与危机感:当自身价值处于他人的正向价值作用、无价值作用和负向价值作用时,人将分别产生一种安全感、孤独感和危机感。
2、责任感与依赖感:当他人的价值受制于自己的价值时,人将产生一种责任感;相反,当自己的价值受制于他人的价值时,人将产生一种依赖感。
3、归属感与失落感:当自己的价值依附于他人或社会的价值时,人将产生一种归属感;相反,当自己的价值从他人或社会的价值中分离出来时,人将产生一种失落感。其中,权力失落感是指当自己的价值从社会的政治价值中分离出来时人所产生的情感,失恋感是指当自己的价值从异性的价值中分离出来时人所产生的情感。
4、认同感:当自己的价值与他人的价值同属于一个更大的价值系统时,人对于他人将产生一种认同感。
5、荣誉感:当自己的价值隶属于一个更大的价值系统并得到它的承认和重视时,人将产生一种荣誉感。
6、无奈感和无聊感(或空虚感):当自己的价值处于负值状态、零值状态而又无法改变时,人将分别产生一种无奈感和无聊感(或空虚感)。
7、羞涩感与尴尬感:当利益正相关、利益负相关的他人对于自己进行价值评价[1] 、价值选择和价值作用时,人将分别产生羞涩感和尴尬感。
达尔文认为,人类机体状态与生物机体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进化的过程,具体表现为生物种类不断分化而增多,细胞结构不断复杂而有序,组织功能不断深化而加强。
人类的情感发展也必然是一个不断进化的过程,具体表现为情感的表现形式不断分化而增多,情感的层次结构不断复杂而有序,情感的行为驱动功能不断进化而加强。
把哲学的进化论的基本思想,应用于情感领域就形成了科学的情感进化论。建立科学的情感进化论,对于探索情感的逻辑结构及其运作机理,实现科学的情感计算,研制出真正意义的情感机器人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
由于情感是人对于价值关系的主观反映,那么情感的进化在根本上起源于取决于价值关系的进化,即人类价值关系的进化推动着人类情感的进化,人类价值关系的发展过程既有缓慢的量变,也有快速的质变,它是一个漫长的、曲折的、自然的、分层次、分阶段的进化过程,那么人类情感的发展过程也必然既有缓慢的量变,也有快速的质变,也是一个漫长的、曲折的、自然的、分层次、分阶段的进化过程。
把情感看成是人类的独有物是不科学的、唯心的,把情感简单地分为本能式情感和能动式情感两大类也是机械的、教条的。(未完待续。。)</dd>
第一百二十七篇 潘多拉之 “意”十八
对于蓝色星球智慧人类情感,乃至由情感派生的的情绪,古小龙早就有自己的理论。
还在极小的时候,古小龙就通过互联网,接触过蓝色星球心理学方面的所有理论论述,曾经就这些论述进行过综合整理。
特别是就情感乃至情绪方面,提出过更为新颖,更为具有冲击力的论断:即情感乃至情感导致的情绪的物质性质。
这个论断第一次将情感与最基本的物质——粒子结合起来,第一次将“原初奇点”的“原初信息”联系起来。
情感与价值的辩证关系是主观与客观、意识与存在的关系,而后者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因此价值与情感的关系问题也是价值理论和情感理论的基本问题。
价值与情感的关系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情感以价值为基础:情感是人对价值的主观反映,尽管这种反映总会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偏差,甚至还会存在着严重的偏差和完全的颠倒,但从总体上讲,情感的变化总是以价值为基础,并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就像商品的价格以其价值为基础并围绕其价值上下波动一样。
情感以价值为基础。主要表现在:情感的基本状态取决于价值的基本状态。情感的总体规模取决于价值的总体规模。情感的变化范围取决于价值的变化范围,情感的作用方式取决于价值的作用方式,情感的强度与方向取决于价值的大小与正负,价值一旦变化,情感迟早要发生变化。
对于商人来说,互利互惠的经济往来是维持和发展彼此情感的客观基础,如果没有这种互惠性,商人之间的情感是不能持久的;
对于政治家而言。政治上的相互支持、相互配合是维持和发展彼此情感的客观基础,如果没有这种互助性,政治家之间的情感是不能持久的;
对于青年男女而言,工作和生活上的相互支持与配合是维持和加深爱情的客观基础,如果没有这种支持与配合,男女之间的爱情是不能持久的;
朋友之间的友情主要取决于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只有不断加深彼此的利益联系,其友情才会越来越深厚,如果仅局限于庸俗的礼品交换、空洞的书信来往或虚伪的礼节礼貌,而没有具体的利益联系内容。则友情是不能持久的,迟早要消退的;
朋友之间即使原来有着很深的感情。如果彼此产生了根本的利益冲突,则其感情迟早会衰减下来,并最终会转化为仇恨。
情感对价值的反作用。情感对于价值并不是完全被动的,可以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
一)情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止、压抑、诱发、转移、强化或诱导人对某种价值的需要,可以相对自主地选择生存环境和发展方向。
人有时可以有意识地压抑自己,对于某种价值的**,时间一长,这种**可能真的基本上消失了,人对这种价值的客观需要,也确实发生了改变或转移;
人通常愿意主动帮助那些主观感觉良好的人,并主动与之建立互利互惠的利益关系,同时回避那些主观感觉不好的人,甚至有意中断已经存在的互利互惠的利益关系;
人有时在某一个地方工作或生活得不开心,就主动辞职或搬家,并能很快地适应新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二)人在情感的驱动下,可以对事物施加反作用力,并使之发生价值增值。这是人类与其它动物的根本区别。
当然,这种反作用不能任意地和无限地施加,只能有条件地和相对有限度地施加,它在整体上受制于或服从于价值对情感的决定作用。
人在情感驱动下所进行的价值创造活动必须严格地遵循基本的价值规律,并在其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情感与价值的相对独立性。人的情感产生并运行于大脑,这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大脑内部众多因素的制约和干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偏离它所反映的价值,情感的这种偏离现象就是情感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时间上的异步性:如果价值形式发生了变化,与之相对应的新情感需要迟滞一段时间才能形成与发展起来。
也就是说,新情感的产生、发展与消失并不能与新价值的产生、发展和消失保持同步,需要迟滞一段时间。
例如,当一个陌生人突然成为你的妹夫或连襟时,你对他的亲情通常不会马上建立起来;
人通常会留恋或怀念那些已经离别或逝世的老朋友。
二)量度上的差异性 如果价值量发生了变动,情感的强度难以与之保持同步变化。
例如,有些女性在遭到自己所钟爱男性的伤害或遗弃后,就会产生同步变化
三)方式上的局限性 价值关系的变化方式是无限的,而情感的反映方式却是有限的。
人有时对于某些复杂的、隐含的价值关系及其变化产生不了情感,表现出麻木不仁的精神状态。
例如,当受到某些有毒物质的伤害时,人往往感觉不到;
当受到指桑骂槐的攻击时,人有时还蒙在鼓里;
当购买商品受到他人“温柔”地宰一刀时,人或许还感谢他的“优惠”价格;
当面临灭顶之灾时,人或许还在寻欢作乐。
四)机制上的异化性:某些特殊情感完全脱离了价值关系的客观基础。甚至与之背道而驰。这是由于人的情感机制产生了某种异化。
例如。畸形宗教培养出否定自我、否定社会的宗教情感,精神类毒品产生怪癖、虚幻和不能自控的情感,过度的生理与精神刺激导致变态的情感,过度的**痛苦引发病人对于死亡的向往,民族仇视容易引发人对战争狂人的崇拜,极端的阶级斗争引发极端的阶级仇恨,等等。
不过,情感的这种异化现象在总体上讲只是局部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情感的相对独立性限制了人对于复杂价值关系的应变能力。限制了人对于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但这将有利于排除各种外部或内部因素对情感运行过程的干扰,有利于保持价值消费活动和价值创造活动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情感与价值的复杂对应性。情感与价值存在着复杂的对应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它是一种多元变量的函数对应关系,而不是一种一元变量的函数对应关系 情感的大小不仅与事物的使用价值有关,而且与事物的劳动价值、劳动时间以及主体的中值价值率有关。
事实上,情感的强度是以事物的价值率高差为基础而上下波动的,只有当事物投入的劳动价值与劳动时间不变,且主体的中值价值率不变时,情感才完全取决于事物的使用价值。
二)它是一种统计概率的对应关系。而不是一种个体动力学的对应关系 绿色之所以能够使人产生和平与宁静的情感,并不是所有绿色的事物都具有这方面的价值作用。而是在大多数场合,人所接触的绿色事物是草木,而草木在大多数场合下能够给人带来和平与宁静。
三)它是一种时间上的同向对应关系,而不是一种时间上的同步对应关系 价值的变化与情感的变化通常存在一个时间差,情感的建立需要时间,情感的消失同样需要时间,只有具有高度预见性的高级情感才能在价值建立之前主动地建立,才能在价值消失之前主动地消失。
四)它是一种联系的对应关系,而不是一种孤立的对应关系 人一旦与某事物建立了直接价值关系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直接情感,就必然在一定程度上与该事物相关联的其他事物建立了间接价值关系,并产生相应的关联情感或间接情感。
所谓“爱屋及乌”、“恨屋及乌”等情感现象就是这样产生的。
五)它是一种多形式上的价值对应关系,而不是一种单一形式上的价值对应关系 同一事物的价值关系可能是多内容的,人对事物的情感也经常会表现出多样性。
例如,同一种食物可能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对身体产生多种治疗作用或营养保健作用,也可能产生多种副作用,人对它的情感可能会喜忧参半。
六)它是一种多层次上的价值对应关系,而不是一种单一层次上的价值对应关系 事物的价值关系可能是多层次的,人对事物的情感也经常会表现出多层次性。
例如,衣服除了具有御寒、挡风、避暑等价值外,还具有安全与健康方面的价值,具有艺术审美价值,并能体现个人身份、能力、特征和社会地位,这样,人对于衣服的情感通常具有多层性。
七)它是针对事物的价值特征,而不是针对事物的其它特征 人对于事物的情感完全取决于它的价值特征,而不是取决于它的其它特征,只要该事物的价值特征不变,无论其它特征发生什么变化,人的情感就不会变化。
相反,如果事物的价值特征发生了变化,无论其它特征如何稳定,人的情感都会发生变化。例如,一张照片尽管已经变黄变烂,但他的主人仍然百倍珍惜;一件时装尽管没有任何破损,但它的主人可能已经不再感兴趣。
八)它是一种动态的对应关系,而不是一种静态的对应关系 任何事物都是运动与变化的,任何事物的价值也都是运动与变化的。任何事物的情感也必然都是运动与变化的。
人不可能以永恒不变的情感对待任何事物。永恒的爱只是人的一种理想与祝愿。事实上是不存在的。(此处的永恒指没有变化。与日常所说的永恒不同,日常所说的永恒是包含正常的变化的。此处讨论的是动态和静态。)
九)它是一种复杂的、对立统一的对应关系 爱中有恨。
如父母对于子女经常有“恨铁不成钢”的爱;
恨中有爱,如人经常会对自己的竞争对手有一种“钦佩”的恨。
十)它是一种非线性的对应关系 情感的强度通常并不与事物的价值量成正比,通常只与事物价值量的对数成正比,在特殊情况下,价值与情感还存在更为复杂的函数关系。
十一)它是一种三因素的对应关系,而不是一种单因素的对应关系 价值的大小不仅取决于事物的品质特性,还取决于主体及周围环境的品质特性。因此主体的情感由主体、客体及环境三个因素来决定,而不由其中一个因素来单独决定。例如,一般情况下的老虎可使人产生恐惧感,但关在动物园笼子里的老虎不会使人产生恐惧感,相反还能产生审美感。
情感模式与价值变化的对应关系。情感与价值的关系是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人的情感不管多么飘忽不定,都可以找到它的价值对应物,情感的任何变化都可以从价值关系的变动中找到它的客观动因,情感的不同表达模式都对应着价值的不同变化方式。
不过,情感模式与价值变化的对应关系不是简单的、机械的、静态的、单形式的、线性的和同步的关系。而是复杂的、辩证的、动态的、多形式的、非线性的和异步的关系。
根据价值目标指向的不同,人的情感表达模式可分为对物情感、对人情感、对己情感以及对特殊事物的情感四大类。
般事物对于人的价值(严格地讲应该是价值率)是一个变量。它有两种变化方式:一是价值增加(包括正价值增大或负价值减小);二是价值减少(包括正价值减小或负价值增大)。
根据事物价值的不同变化方式和变化时态,对物情感可分为八种具体形式,如下表所示:
价值增加或价值减少——对过去会留恋或厌倦;对过去会完成满意或失望;对将来会企盼或焦虑。
对他人的情感不仅与他人价值的变化方式和变化时态有关,而且还与他人的利益相关性有关。根据他人价值的不同变化方式、变化时态和利益相关性,对人情感可分为十六种具体形式,如下面所示:
利益相关性有利益正相关利益反相关,利益的增加减少增加减 少。
会产生对过去的怀念或痛惜;对过去产生怀恨或轻蔑;对过去完成会产生佩服或失望,会产生妒忌或庆幸;对将来会产生信任或顾虑 ,会产生顾忌或嘲笑。
人对自己的情感取决于自身价值的变化方式和变化时态。根据自身价值的不同变化方式、变化时态,对己情感可分为八种具体形式,如下表所示:
价值增加或价值减少有:对过去产生自豪或惭愧‘对过去的完成,产生得意或自责;对将来产生自信或自卑。
有些事物具有某种特殊的价值意义,从而引发人的某种特殊情感。
(一)对他人评价的情感
当他人以某种方式(如语言、文字、表情、行为等)对自己将来的思想、行为和生理状态等进行评价时,人将产生特定的情感。
1、惭愧与委屈:当利益正向相关的他人对于自己的评价高于实际水平时,人将产生惭愧的情感,反之将产生委屈的情感。
2、别扭与羞辱:当利益负向相关的他人对于自己的评价高于实际水平时,人将产生别扭的情感,反之将产生羞辱的情感。
(二)对交往活动的情感
1、施恩与负疚:当与利益正向相关的人进行交往时,如果自己所付出的价值大于对方所付出的价值,人将产生施恩的情感,否则将产生负疚的情感。
2、屈辱与解恨:当与利益负向相关的人进行交往时,如果自己所付出的价值大于对方所付出的价值,人将产生屈辱的情感,否则将产生解恨的情感。
(三)对不确定事物的情感
1、关注、冷漠与警惕:当事物可能产生正向、零值和负向价值时,人将分别产生关注、冷漠和警惕的情感。
2、崇拜感、神秘感与恐惧感:当事物有着正向不确定、零值不确定和负向不确定的价值(即价值的概率平均值分别为正、零、负)时,人将产生崇拜感、神秘感与恐惧感。
(四)对自身状态的情感
1、安全感、孤独感与危机感:当自身价值处于他人的正向价值作用、无价值作用和负向价值作用时,人将分别产生一种安全感、孤独感和危机感。
2、责任感与依赖感:当他人的价值受制于自己的价值时,人将产生一种责任感;相反,当自己的价值受制于他人的价值时,人将产生一种依赖感。
3、归属感与失落感:当自己的价值依附于他人或社会的价值时,人将产生一种归属感;相反,当自己的价值从他人或社会的价值中分离出来时,人将产生一种失落感。其中,权力失落感是指当自己的价值从社会的政治价值中分离出来时人所产生的情感,失恋感是指当自己的价值从异性的价值中分离出来时人所产生的情感。
4、认同感:当自己的价值与他人的价值同属于一个更大的价值系统时,人对于他人将产生一种认同感。
5、荣誉感:当自己的价值隶属于一个更大的价值系统并得到它的承认和重视时,人将产生一种荣誉感。
6、无奈感和无聊感(或空虚感):当自己的价值处于负值状态、零值状态而又无法改变时,人将分别产生一种无奈感和无聊感(或空虚感)。
7、羞涩感与尴尬感:当利益正相关、利益负相关的他人对于自己进行价值评价[1] 、价值选择和价值作用时,人将分别产生羞涩感和尴尬感。
达尔文认为,人类机体状态与生物机体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进化的过程,具体表现为生物种类不断分化而增多,细胞结构不断复杂而有序,组织功能不断深化而加强。
人类的情感发展也必然是一个不断进化的过程,具体表现为情感的表现形式不断分化而增多,情感的层次结构不断复杂而有序,情感的行为驱动功能不断进化而加强。
把哲学的进化论的基本思想,应用于情感领域就形成了科学的情感进化论。建立科学的情感进化论,对于探索情感的逻辑结构及其运作机理,实现科学的情感计算,研制出真正意义的情感机器人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
由于情感是人对于价值关系的主观反映,那么情感的进化在根本上起源于取决于价值关系的进化,即人类价值关系的进化推动着人类情感的进化,人类价值关系的发展过程既有缓慢的量变,也有快速的质变,它是一个漫长的、曲折的、自然的、分层次、分阶段的进化过程,那么人类情感的发展过程也必然既有缓慢的量变,也有快速的质变,也是一个漫长的、曲折的、自然的、分层次、分阶段的进化过程。
把情感看成是人类的独有物是不科学的、唯心的,把情感简单地分为本能式情感和能动式情感两大类也是机械的、教条的。(未完待续。。)</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