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晋江原创发表
自西山烹茶回家,转眼便是发榜的日子。
春闱这样一波三折、胆战心惊,以至于赵长卿如今也没啥特别期待了,若夏文落第回蜀中,别的尚可,只是这几丛蔷薇难舍。实在是好花,能开出大红、浅粉、朱红三种颜色来呢。
赏了回花,赵长卿就去了苏先生那里,苏白正恹恹的用饭,赵长卿道,“阿白怎么现在才吃饭?昨晚没睡好么?”夏文他们都在前头书房等着去看榜小厮回来呢,苏白两个大黑眼圈,一幅困倦模样。
苏先生笑,“今天是张榜的日子,心里紧张,昨儿一宿没睡。”
苏白搅着碗里的鱼片粥道,“也不是一宿没睡,一闭眼就梦到落第,吓醒好几遭,还不如不睡呢。我得得个准信儿方能睡。”
“梦都是相反的,你这是吉兆。”赵长卿道,“别瞎担心了,就算不中,你年纪也还小,怕什么。再说,依你的文采都中不了,那便没几人能中了。”苏白的天分是自小看到大的,便是凌腾、朱庆他们,别看年纪长,论文章灵性不一定比得过苏白。
苏白没啥精神的喝光一碗鱼片粥,用帕子擦擦嘴巴,又漱了口,道,“卿姐姐你不下场,哪里能明白我这心里的滋味儿。姐夫昨儿晚睡的好?”
赵长卿哈哈一笑,“他一样翻来覆去的睡不着,我着人给他熬了碗安神汤,一碗药下去就睡安稳了。”
看大家皆如此,苏白心里得到安慰。
正说着话,赵长宁与梨子一并来了,两人纯粹是坐不住,便满院子串游。梨子看苏白的模样,颇有知音之感,道,“我昨夜也一宿没睡,梨果倒睡得跟猪一样,打了半宿的呼噜。”
赵长宁道,“该拜的菩萨也拜了,剩下的就是听天由命,有啥好睡不着的。梨子哥你就是爱操心。”
“谁都像你这般心宽。”丫环捧上茶,梨子哪有喝茶的心,接了只管放于一畔几上,道,“等的这般焦心,还不如我去看榜呢。”
苏先生赵长卿相视一笑,并不言语。
待巳时初,看榜的小厮们飞奔着跑回来,赵长宁的小厮永寿腿脚最快,跑在最前头,脸上的喜色就甭提了,因跑得太急,一时只顾喘气说不出话,赵长宁起身急问,“中了没?”
永寿喘得太厉害,一时说不出话,急喘着伸出三根手指。梨子从椅中跳起来,颇是不可置信,脱口道,“阿宁中了探花?”俄的乖乖,这运道也忒好了吧!赵长宁拜的是哪家的菩萨啊,真灵!
永寿喘气这会儿工夫,苏白的小厮永康已跑进来了,喘着粗气道,“我家大爷是贡士第三名,阿宁大爷是第三百名。”这会儿榜上有名的举子统称贡生,得殿试之后方分出一榜二榜三榜来,那会儿才有状元、榜眼、探花呢。
赵长宁一样高兴,哈哈大笑,“我竟然也在榜上!”他当时举人得了个孙山,因梨果想来春闱,他便跟着来帝都碰碰运气,不想竟真的榜上有名,怎不令人欣喜。就算又是个孙山,赵长宁也不嫌弃,反正都是进士。当然,听说三榜的叫同进士,听听,同进士同进士,就是说与进士是一样的,同样是进士的意思。
梨子已是等不得了,问,“梨家中了没?”
永寿终于喘匀了气,大声道,“果二爷是九十七名,大姑爷三十五名,表少爷三十七名,庆大爷五十二名,唐大爷一百五十八名,冯大爷一百七十六名,陈三爷二百三十一名。”
苏先生都吓一跳,“全都中了?”
永寿大声道,“是!都在榜上,先生和大姑娘预备着打赏吧,一会儿报喜的人就来了。”
梨子乐得直转圈儿,搓着手连声道,“喜事!大喜事!那个,我出去看看!”
不必他出去,夏文一干人等都喜笑颜开的进来了,不论名次如何,都在榜上,这便是万千之喜了。苏先生笑着吩咐永康,“先去将买的鞭炮放两挂,热闹热闹。”
赵长卿笑,“中午也不必厨下预备了,去东阳楼叫两桌上好席面儿,尤其买两坛子上好的状元红回来。”
梨子颇是豪气,“两坛子哪儿够,起码得十坛。”哎哟,瞧他家小果子,多争气啊!从今以后,他便由举人之哥的身份升级为进士之哥啦!
“今天这酒,先生和卿妹妹得多喝几杯,自去岁来了帝都,多少琐事都是你们照看,我们方能安心备考。”凌腾笑,“还有梨子兄弟,烧了那些香,拜了那些佛,此方咱们的运道也是十成十的好。”春闱震荡,抓了许多人查了许多人,最终受益的就是他们这些没什么后台的举人们了。
苏先生笑,“你们都榜上有名,这些日子就不算白忙。”
朱庆笑,“还得给先生贺喜,阿白排名第三,殿试之后,金榜可期。”殿试的名次虽会有或多或少的调整,但一般调整的不大。
苏先生瞅一眼儿子的两个大黑眼圈儿笑,“起码今天能睡个好觉是真的。”
诸人又是一通大笑,陈三郎笑,“不光阿白没睡好,咱们几个,除了阿宁阿果,都是辗转了大半宿,如今总算心里的石头落了地。我说句话,阿宁你别恼,咱们几个通共加起来,运道也不及你。”不同于苏白文采天成,就是同梨果比,赵长宁天资也并不出挑,而且年纪又小,偏生极是顺遂。秀才、举人、进士,都是一考即中,便是名次不高,也足以令人欣羡了。
赵长宁很有自娱精神,笑,“我是孙山附了体。”
夏文一口茶没含住便喷了出来,诸人捧腹大笑。
大家正在说笑,报喜的差役便来了,敲敲打打的好不热闹,听说住这宅子的举人都榜上有名,有一老差役道,“看这宅子屋前有树,园中有水,水起风生,你们这可是正经的宝地啊。”
反正好话不要钱,何况又遇着大喜事,这几个报喜的差役拿赏钱拿到手软,好话更是说的没了边儿。因还要去他处报喜,方喜笑颜开的告辞而去。赵长卿觉着,今朝一日拿的赏钱,能顶上差役好几年的俸银了,当真是喜差肥差。自然,遇着这样的大喜事,她情愿多赏银子!
接着赵长卿又打发下人去各家报喜。帝都亲戚不多,除了夏少卿府上,便是朱大老爷府上了,另外郑家,还是夏文靖国府的同窗方行,听说也中了,赵长卿也差人去走了一遭。
夏大奶奶与婆婆禀了此事,道,“文兄弟打发人过来报喜,说是中了贡生第三十五名,我赏了喜封,过来跟婆婆说一声。”
夏太太微讶,继而笑道,“文哥儿好个运道。”
夏大奶奶笑,“是啊。”
夏文与夏少卿只是同族,论血缘当真远了,夏太太只是应和了一句,问媳妇,“你舅妈大寿的礼单备好了没?”
夏大奶奶忙命丫环取来,道,“已经拟了单子出来,还得请太太帮我掌掌眼。”
夏太太接了看过,皱眉道,“把这尊玉观音去掉,换一尊金寿星来。”
夏大奶奶为难,“家里没有现成的金寿星,怕要称了金子另打。”
“那就称些金子着匠人去打一尊新的吧。”
夏大奶奶忙去张罗着丫环称金子打金寿星的事,夏太太轻轻叹口气,唤了贴身的李嬷嬷来,道,“大嫂的寿辰,贤姐儿必要跟着忙前忙后的,我这里有些上好的燕窝,你给贤姐儿送去,跟她说,她年纪也不轻了,自己留意身子。”
李嬷嬷应一声,道,“看遍帝都上下,再没有一个比咱们大姑娘更贤惠的了。”
夏太太讥讽一笑,“说来翊哥儿到底是过继出去的,贤姐儿也是正一品的侯爵夫人,大嫂算什么呢?就是翊哥儿,我看他也不敢大庭广众下叫一声娘,便是他叫了,我那大嫂也不敢答应。翊哥儿孝顺,大家住的近些。亏得她有脸在玉姐儿面前摆婆婆的谱,不过是个五品宜人,过个寿日还得叫侯爵夫人亲自给她张罗,满城没有不笑话的!只她不自知罢了!没的丢人现眼!”长女嫁的是娘家内侄李翊,李翊颇有才干,族长家无嗣,为爵位计,过继了李翊为嗣。故此,李翊袭了永安侯的爵位,长女自然是侯爵夫人。正经的公婆是仙逝的老侯爷与老夫人,哪里轮得上先时父母。偏生李翊是个孝顺的,在把侯府旁边的宅子买下,接了生身父母居住,对生身父母颇是孝顺照顾。夏太太的大嫂李大太太生来最是个刁钻的,明明儿子早过继了出去,两相无干的,偏生李大太太脸大,仍是以永安侯母亲自居,非但常在永安侯面前摆母亲的谱,连带着侯府的家事都要插一手,可见其霸道无理!更不必提永安侯夫人了,明明正经婆婆早已驾鹤西去,因李大太太难缠至极,永安侯是个孝顺的,故而,这些年永安侯夫人都要在李大太太跟前立媳妇的规矩,种种憋屈,就不用提了。
这些事,这些话,没人敢当着夏太太跟前提,可夏太太有什么不知道的,心下已是厌极了娘家大嫂。偏生又担心闺女受那恶妇刁难,于是还得好生好气的给那恶妇准备寿礼,心下的不痛快可想而知。
李嬷嬷劝道,“满城人谁不说大舅太太糊涂,太太若计较这个,可是有生不完的气了。太太就放心吧,有大舅老爷瞧着,咱们大姑娘这般贤惠,不说别人,侯爷就得念着大姑娘的好。”
夏太太沉沉的叹口气,“我也就是看着大哥和翊哥儿的面子罢了。”
李嬷嬷开解了主母几句,见主母颜色转好,方送燕窝去了。
倒是夏少卿早在衙门得知了榜单,见族侄榜上有名,很是欢喜,回家还念叨了几句,夏太太心不在焉的听了。夏少卿笑着吩咐丫环,“把我存的好酒送两坛子给文哥儿,跟文哥儿说,他这两日定是忙的,待闲了过来一趟,我们爷俩也好生说说话。”
丫环领命去了,夏太太嗔道,“看你这高兴的。”
夏少卿笑,“家族兴旺,便是大喜事。小时候我跟文哥儿他爹还是同窗,可惜陶哥儿不是念书的材料,虽早补了差使,到底不如正经进士出身硬气哪。”夏陶,夏少卿的长子。
夏太太不以为然,道,“三年就三百个进士,也不是个个就有出息。陶哥儿只是不善念书罢了,长子守在身边,你有个事也有个帮衬的,何其安心。如今倒嫌儿子念书不好了。”
夏少卿正色道,“我自己的儿子,我怎会嫌他?咱们说这话,你别不爱听,这以后都在朝廷做官,正经的族兄弟,难道陶哥儿就不要个帮衬的了?很该多亲近才是。”
夏太太此方笑了,道,“我能不知这个理。文哥儿哪次上门儿,咱们也没慢怠过他,就是他媳妇,我瞧着也好。他这有了出息,咱们一样替他高兴,哪里还要你单说。就让陶哥儿送酒过去,兄弟间也亲近亲近,如何?”
夏少卿笑,“很是。”
“很是什么?也就你们男人走礼,顾前不顾后的,哪有只送酒的,再挑几件鲜亮的料子,是给他媳妇的。文哥儿在帝都这些日子,还不都是他媳妇打点琐事。他那小媳妇,别看年纪不大,一瞧就知是能干的,旺家。”夏太太说着,命丫环添了几样绸缎,令人传话叫长子过来。夏少卿亲自跟夏陶说了,夏陶便领了父命去送东西,不巧夏文几人出去与人吃酒并不在家,梨子陪着说了几句话,夏陶便告辞回了家。
夏陶回家同父亲道,“不巧文弟不在家,有同科相请,出门了。说来还有件巧中又巧的事,先时只知文弟与几个同来春闱的举子住在一起,不想他们七八人竟都是榜上有名。听说这次春闱还有弟媳娘家弟弟和舅家表兄,都是这一科,也都中了。”
夏少卿更加欢喜,“我一时高兴,竟忘了他们刚中了贡生,定有许多人来请的。近朱者赤,可见文哥儿交友有道。”别小看朋友,能春闱前便住在一处的,定是不错的交情,如今一道中了贡生,便是同科,将来做了官,就是现成的人脉关系。再想到赵长卿家中兄弟、舅家兄弟皆中了,夏少卿心道,文哥儿这媳妇果真是娶的好,娘家人也出息。
夏家事暂可不提,便是朱大老爷得知侄孙朱庆、族孙朱唐、侄外孙赵长宁都中了,还有凌腾、苏白、夏文,这说起来也不是外人,七扭八拐的皆扯得上关系,便是扯不上关系的,也同是边城人,朱大老爷一样打发人给他们送了不少东西,晚上自己还小酌几杯,很为这些后生高兴。
唯一挂心的就是自己的孙子朱庄还在监察司,福祸不知。
朱庄便是因文章中用了关节字被抓进去的。
夏文他们委实忙了几日,将能推的酒场都推了,拜会过夏少卿、朱大老爷后,就安心的准备殿试了。倒是朱庆跟赵长卿打听,“听说妹妹跟郑御史家的姑娘相熟?”
赵长卿还不明白,道,“庆表兄是找郑姐姐有事?”
朱庆道,“我根本不认得郑姑娘。妹妹兴许不知道,大爷爷家的表兄因关节字被抓进监察司了。哎,好在此事如今只是查到阅卷官那里,并未株连到举子家里去。大爷爷致仕的人了,很为此事焦心。我想着,妹妹时常跟郑姑娘来往,不似我们天天闷头念书的人,兴许知道些许内情呢。”朱庆原不大想理会朱庄的事,无他,他与朱庄血脉还不算远,正经的堂兄弟。虽如今朱庆庆幸朱庄没跟他说“关节字”的事,可这事回头一想,朱庄在春闱前就得了“关节字”却不与他透露半句,可见心里是拿他当外人的。朱庆知道朱庄被抓的原由后心便也冷了,不耐烦多提。只是,此一时彼一时,如今他高中,人逢喜事心胸宽,去给朱大老爷请安,见朱大老爷头上新添的白发,朱庆心下便有几分不忍,想着赵长卿同郑家相熟,不知能不能代为打听。
赵长卿先未说郑家如何,她转念一想便了然,道,“莫不是朱庄被抓了进去?”
朱庆颇是尴尬,他在家也听说过先前因朱庄不检点闹出的是非。朱庆道,“若是看他,我也不乐意管他的闲事。只是大爷爷有了年纪,昨儿我们过去,愈发老态了,我心里怪不忍的。”
赵长卿道,“这事庆表哥不必担心,大爷爷在帝都多年为官,总有人脉在的。哪怕监察司是铁打的,朱庄也不过是个小举人,考场做弊而已,本就不是要命的罪名。如今那些涉事的举人都关押在监察司,并不听说放谁出来。这个时候,找谁说情也没用。若是到了监察司将涉事举人都放出来,独朱庄未放,才是要着急的时候呢。”
“不至于此吧?”
赵长卿笑,“朱庄又不是有什么特别本领的人,谁会单单与他过不去?便是与他过不去,也不是因为他。”
朱庆听到此处,已有些惊心,心下觉着贸然来寻赵长卿有些唐突了。若只是朱庄的事倒还罢了,倘真牵连到官场,便不是他们能左右的了。
朱庆是个知进退的人,忙道,“我一时想的浅了,倒叫妹妹为难。”
“庆表兄也是一片善心,咱们表兄妹,在外本就该守望相助,何况大舅爷爷的确是年岁大了。”赵长卿想到朱太爷与朱老太太,心下有几分伤感,道,“庆表兄安心殿试吧,要我说,有彭相那里,朱庄不会有事的。”
朱庆想到曾祖父过身,彭相特意谴嫡孙千里祭奠,想来不是寻常交情。他虽与彭家无相交,可大爷爷在帝都多年,想来自有交情,也就放下心来,同赵长卿说了几句话,便回去温书了。
考取贡生,一个妥妥的进士是到手了。但,进士排名还要看殿试成绩,殿试之后,除非前十名,不然还要考试,成绩好的留在翰林院,成绩差的只能外放或另行谋官了。朱庆是奔着留在翰林院的,既然朱庄之事不是他能轻易插手的,还是自己前程更加要紧。
临殿试前,梨子又给了他们每人一份宝贝。
梨子掌心托着寸把宽的四方小土块,认真道,“你们可别小看这土疙瘩,知道这是什么土吗?这是我专门从边城我那福院里带来的土坯。当初,梨果和阿宁去甘肃府秋闱前便在那院里住了一个月,如何?果然桂榜得中!这可不是一般的土,这是带着福气的土,福土!一人分给你们一块,包管你们运道足足的!有才学,再有运道,没有考不好的!我都分好了,一人一个荷包,带在身上就是带着福气了。”
诸人忍笑,都谢过梨子,收了荷包。
赵长宁道,“梨子哥,要是能保佑我卸掉孙山的帽子,回来我请你。”
梨子拍着胸脯做保,“尽管带着!”心说,你小子走了八辈子的运道才能中个孙山,知足常乐吧你!
诸人皆年轻,身材保持的不错,穿上清一色的贡士衣裳,称得上俊才。
再怎么紧张,殿试相对春闱而言,都是轻松的。一大早出门,晚上回家时也不见疲色,反是兴致勃勃的讨论着彼此的文章。
及至金殿宣榜,成绩最好的仍是苏白。帝都,是最不缺天才的地方,但,就是在天才云集的帝都,苏白的天分仍是极为出众的。他年轻,俊美,文雅,文采飞扬,当之无愧的探花人选。或者真是梨子带来的福土的原因,自夏文到陈三郎,名次皆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唯有赵长宁,当真是孙山附体,殿试后他仍是孙山。
不过,赵长宁名次虽差,却是本届最年轻的进士,他今年不过十八岁。昭文帝深为奇异,道,“这是朕登基以来最年轻的进士了。”还宣了赵长宁见驾。
到了这个时候,不得不说,有时运道比实力更加重要。好在殿试前便有内官教过这些新进士礼仪,赵长宁紧张又好奇,行过大礼后偷偷抬头瞧了昭文帝一眼,先时殿试、金殿宣榜时,他都没顾得上瞧一瞧皇帝的模样,这回便想着就近瞧瞧一国之君的相貌。昭文帝坐在御案之后,自然将赵长宁的小动作收入眼底,问,“看什么呢?”
赵长宁吓一跳,老实的说,“臣,臣仰慕陛下的威仪。臣这次有运道,中了进士,虽是三榜末尾,也可回家告慰父母。臣的父母无福面君,臣私心想着若能知道陛下何等龙威,回家也好与父母说一说。”
昭文帝并未计较赵长宁失仪,道,“你倒是挺孝顺。”顿一顿,又道,“你是边城人,小小年纪能考得进士,也颇为不易的。”
“谢陛下夸奖。”别人说这一句也便罢了,偏生赵长宁是个实在人,他还滔滔不绝起来,道,“臣有今日,一则是学里先生教导学问,二则臣自己也用功念书,三则还有学识好的朋友肯指点臣的文章。更重要的是,今科春闱公道,故此,如臣这样的举子便可出头。”
别以为老实人就不会说话了,因为老实,所以有啥说啥,赵长宁说的都是心里话,还颇具条理。他是真的念书用功,不为别的,家里门第低,先时长姐吃了多少苦处,就因门第低,不能与那些显赫人家硬碰硬,只能哑忍。赵长宁身为家中长男,本就天生有一份长子的责任在肩,这些年,经的这些事,他不说,并不代表不在乎。他资质不如别人,唯有更加发愤罢了。
昭文帝痛下决心肃清春闱弊案,这一两个月老了五岁不止,如今听到有新科进士这般言辞,心下便觉欣慰。他到底是帝王,并不轻露喜怒,只是多与赵长宁说了几句,道,“你考取了进士,便能做官了,以后想做什么?”
赵长宁道,“臣是边城人,不瞒陛下,臣自幼习武,臣的父亲是边城卫所的千户,臣的祖父在先帝年间与蛮人作战时负伤,后来不治过逝。如今边城与西蛮时有交战,臣生在边城,长在边城,考取了进士,臣依旧是想回边城,若能在西北军中任一马前卒,能冲锋陷阵,能保家国于平安,就是臣的志向了。”
昭文帝赞许道,“若国家男儿皆有此志,何愁西北不平!”
赵长宁憨憨一笑,“陛下赞的臣脸上**辣的。”
昭文帝不由也笑了,他忽生好奇之心,问,“你与赵安人,谁武功更好?”
赵长宁一时有些懵,“赵安人?”
昭文帝道,“就是你姐姐。”
赵长宁都忘了他姐有诰命的事了,他忙道,“臣姐那是天生的神力,等闲人比她不过。”赵长宁是见过他姐用银子捏花样子本事的,他都替银子疼的慌。
昭文帝想着,这也是大实话,等闲人哪能拉得开轩辕弓,只可惜赵安人身为女儿身,不好轻上战场。这位赵安人的弟弟,瞧着没啥心眼的傻小子,想来也是通些武功的,便道,“你既想去西北,朕便让你去西北。”赏了赵长宁一个西北军七品军职,就打发他出去了。
对于赵长宁的运气,梨子都不知道要说什么好了,粉儿羡慕道,“梨果考到翰林院,皇帝老子也没召他见见哪。阿宁,你哪儿来得这么好的运道哪?”苏白这探花不算,皇帝自然加以青眼。可赵长宁这孙山,怎么竟能得了皇帝老子的眼缘儿。
赵长宁道,“孙山给的。”
梨子哈哈大笑,揽住他的脖子,很为赵长宁高兴,道,“待过几日,咱们一道回边城,也做个伴。”
赵长宁自然应下。
这一场轰轰烈烈的春闱,在此时算是尘埃落定,赵长卿已经与苏先生商量着买宅子在帝都定居的事了。帝都是从来不缺新鲜事的地方,新科进士的热闹刚过,又有一件不大不小的事闯入人们的视线:传说中离家日久、沓无音信的两位国舅爷回帝都啦!
〖微书网 www.103shu.com〗更新最快的小说阅读网
春闱这样一波三折、胆战心惊,以至于赵长卿如今也没啥特别期待了,若夏文落第回蜀中,别的尚可,只是这几丛蔷薇难舍。实在是好花,能开出大红、浅粉、朱红三种颜色来呢。
赏了回花,赵长卿就去了苏先生那里,苏白正恹恹的用饭,赵长卿道,“阿白怎么现在才吃饭?昨晚没睡好么?”夏文他们都在前头书房等着去看榜小厮回来呢,苏白两个大黑眼圈,一幅困倦模样。
苏先生笑,“今天是张榜的日子,心里紧张,昨儿一宿没睡。”
苏白搅着碗里的鱼片粥道,“也不是一宿没睡,一闭眼就梦到落第,吓醒好几遭,还不如不睡呢。我得得个准信儿方能睡。”
“梦都是相反的,你这是吉兆。”赵长卿道,“别瞎担心了,就算不中,你年纪也还小,怕什么。再说,依你的文采都中不了,那便没几人能中了。”苏白的天分是自小看到大的,便是凌腾、朱庆他们,别看年纪长,论文章灵性不一定比得过苏白。
苏白没啥精神的喝光一碗鱼片粥,用帕子擦擦嘴巴,又漱了口,道,“卿姐姐你不下场,哪里能明白我这心里的滋味儿。姐夫昨儿晚睡的好?”
赵长卿哈哈一笑,“他一样翻来覆去的睡不着,我着人给他熬了碗安神汤,一碗药下去就睡安稳了。”
看大家皆如此,苏白心里得到安慰。
正说着话,赵长宁与梨子一并来了,两人纯粹是坐不住,便满院子串游。梨子看苏白的模样,颇有知音之感,道,“我昨夜也一宿没睡,梨果倒睡得跟猪一样,打了半宿的呼噜。”
赵长宁道,“该拜的菩萨也拜了,剩下的就是听天由命,有啥好睡不着的。梨子哥你就是爱操心。”
“谁都像你这般心宽。”丫环捧上茶,梨子哪有喝茶的心,接了只管放于一畔几上,道,“等的这般焦心,还不如我去看榜呢。”
苏先生赵长卿相视一笑,并不言语。
待巳时初,看榜的小厮们飞奔着跑回来,赵长宁的小厮永寿腿脚最快,跑在最前头,脸上的喜色就甭提了,因跑得太急,一时只顾喘气说不出话,赵长宁起身急问,“中了没?”
永寿喘得太厉害,一时说不出话,急喘着伸出三根手指。梨子从椅中跳起来,颇是不可置信,脱口道,“阿宁中了探花?”俄的乖乖,这运道也忒好了吧!赵长宁拜的是哪家的菩萨啊,真灵!
永寿喘气这会儿工夫,苏白的小厮永康已跑进来了,喘着粗气道,“我家大爷是贡士第三名,阿宁大爷是第三百名。”这会儿榜上有名的举子统称贡生,得殿试之后方分出一榜二榜三榜来,那会儿才有状元、榜眼、探花呢。
赵长宁一样高兴,哈哈大笑,“我竟然也在榜上!”他当时举人得了个孙山,因梨果想来春闱,他便跟着来帝都碰碰运气,不想竟真的榜上有名,怎不令人欣喜。就算又是个孙山,赵长宁也不嫌弃,反正都是进士。当然,听说三榜的叫同进士,听听,同进士同进士,就是说与进士是一样的,同样是进士的意思。
梨子已是等不得了,问,“梨家中了没?”
永寿终于喘匀了气,大声道,“果二爷是九十七名,大姑爷三十五名,表少爷三十七名,庆大爷五十二名,唐大爷一百五十八名,冯大爷一百七十六名,陈三爷二百三十一名。”
苏先生都吓一跳,“全都中了?”
永寿大声道,“是!都在榜上,先生和大姑娘预备着打赏吧,一会儿报喜的人就来了。”
梨子乐得直转圈儿,搓着手连声道,“喜事!大喜事!那个,我出去看看!”
不必他出去,夏文一干人等都喜笑颜开的进来了,不论名次如何,都在榜上,这便是万千之喜了。苏先生笑着吩咐永康,“先去将买的鞭炮放两挂,热闹热闹。”
赵长卿笑,“中午也不必厨下预备了,去东阳楼叫两桌上好席面儿,尤其买两坛子上好的状元红回来。”
梨子颇是豪气,“两坛子哪儿够,起码得十坛。”哎哟,瞧他家小果子,多争气啊!从今以后,他便由举人之哥的身份升级为进士之哥啦!
“今天这酒,先生和卿妹妹得多喝几杯,自去岁来了帝都,多少琐事都是你们照看,我们方能安心备考。”凌腾笑,“还有梨子兄弟,烧了那些香,拜了那些佛,此方咱们的运道也是十成十的好。”春闱震荡,抓了许多人查了许多人,最终受益的就是他们这些没什么后台的举人们了。
苏先生笑,“你们都榜上有名,这些日子就不算白忙。”
朱庆笑,“还得给先生贺喜,阿白排名第三,殿试之后,金榜可期。”殿试的名次虽会有或多或少的调整,但一般调整的不大。
苏先生瞅一眼儿子的两个大黑眼圈儿笑,“起码今天能睡个好觉是真的。”
诸人又是一通大笑,陈三郎笑,“不光阿白没睡好,咱们几个,除了阿宁阿果,都是辗转了大半宿,如今总算心里的石头落了地。我说句话,阿宁你别恼,咱们几个通共加起来,运道也不及你。”不同于苏白文采天成,就是同梨果比,赵长宁天资也并不出挑,而且年纪又小,偏生极是顺遂。秀才、举人、进士,都是一考即中,便是名次不高,也足以令人欣羡了。
赵长宁很有自娱精神,笑,“我是孙山附了体。”
夏文一口茶没含住便喷了出来,诸人捧腹大笑。
大家正在说笑,报喜的差役便来了,敲敲打打的好不热闹,听说住这宅子的举人都榜上有名,有一老差役道,“看这宅子屋前有树,园中有水,水起风生,你们这可是正经的宝地啊。”
反正好话不要钱,何况又遇着大喜事,这几个报喜的差役拿赏钱拿到手软,好话更是说的没了边儿。因还要去他处报喜,方喜笑颜开的告辞而去。赵长卿觉着,今朝一日拿的赏钱,能顶上差役好几年的俸银了,当真是喜差肥差。自然,遇着这样的大喜事,她情愿多赏银子!
接着赵长卿又打发下人去各家报喜。帝都亲戚不多,除了夏少卿府上,便是朱大老爷府上了,另外郑家,还是夏文靖国府的同窗方行,听说也中了,赵长卿也差人去走了一遭。
夏大奶奶与婆婆禀了此事,道,“文兄弟打发人过来报喜,说是中了贡生第三十五名,我赏了喜封,过来跟婆婆说一声。”
夏太太微讶,继而笑道,“文哥儿好个运道。”
夏大奶奶笑,“是啊。”
夏文与夏少卿只是同族,论血缘当真远了,夏太太只是应和了一句,问媳妇,“你舅妈大寿的礼单备好了没?”
夏大奶奶忙命丫环取来,道,“已经拟了单子出来,还得请太太帮我掌掌眼。”
夏太太接了看过,皱眉道,“把这尊玉观音去掉,换一尊金寿星来。”
夏大奶奶为难,“家里没有现成的金寿星,怕要称了金子另打。”
“那就称些金子着匠人去打一尊新的吧。”
夏大奶奶忙去张罗着丫环称金子打金寿星的事,夏太太轻轻叹口气,唤了贴身的李嬷嬷来,道,“大嫂的寿辰,贤姐儿必要跟着忙前忙后的,我这里有些上好的燕窝,你给贤姐儿送去,跟她说,她年纪也不轻了,自己留意身子。”
李嬷嬷应一声,道,“看遍帝都上下,再没有一个比咱们大姑娘更贤惠的了。”
夏太太讥讽一笑,“说来翊哥儿到底是过继出去的,贤姐儿也是正一品的侯爵夫人,大嫂算什么呢?就是翊哥儿,我看他也不敢大庭广众下叫一声娘,便是他叫了,我那大嫂也不敢答应。翊哥儿孝顺,大家住的近些。亏得她有脸在玉姐儿面前摆婆婆的谱,不过是个五品宜人,过个寿日还得叫侯爵夫人亲自给她张罗,满城没有不笑话的!只她不自知罢了!没的丢人现眼!”长女嫁的是娘家内侄李翊,李翊颇有才干,族长家无嗣,为爵位计,过继了李翊为嗣。故此,李翊袭了永安侯的爵位,长女自然是侯爵夫人。正经的公婆是仙逝的老侯爷与老夫人,哪里轮得上先时父母。偏生李翊是个孝顺的,在把侯府旁边的宅子买下,接了生身父母居住,对生身父母颇是孝顺照顾。夏太太的大嫂李大太太生来最是个刁钻的,明明儿子早过继了出去,两相无干的,偏生李大太太脸大,仍是以永安侯母亲自居,非但常在永安侯面前摆母亲的谱,连带着侯府的家事都要插一手,可见其霸道无理!更不必提永安侯夫人了,明明正经婆婆早已驾鹤西去,因李大太太难缠至极,永安侯是个孝顺的,故而,这些年永安侯夫人都要在李大太太跟前立媳妇的规矩,种种憋屈,就不用提了。
这些事,这些话,没人敢当着夏太太跟前提,可夏太太有什么不知道的,心下已是厌极了娘家大嫂。偏生又担心闺女受那恶妇刁难,于是还得好生好气的给那恶妇准备寿礼,心下的不痛快可想而知。
李嬷嬷劝道,“满城人谁不说大舅太太糊涂,太太若计较这个,可是有生不完的气了。太太就放心吧,有大舅老爷瞧着,咱们大姑娘这般贤惠,不说别人,侯爷就得念着大姑娘的好。”
夏太太沉沉的叹口气,“我也就是看着大哥和翊哥儿的面子罢了。”
李嬷嬷开解了主母几句,见主母颜色转好,方送燕窝去了。
倒是夏少卿早在衙门得知了榜单,见族侄榜上有名,很是欢喜,回家还念叨了几句,夏太太心不在焉的听了。夏少卿笑着吩咐丫环,“把我存的好酒送两坛子给文哥儿,跟文哥儿说,他这两日定是忙的,待闲了过来一趟,我们爷俩也好生说说话。”
丫环领命去了,夏太太嗔道,“看你这高兴的。”
夏少卿笑,“家族兴旺,便是大喜事。小时候我跟文哥儿他爹还是同窗,可惜陶哥儿不是念书的材料,虽早补了差使,到底不如正经进士出身硬气哪。”夏陶,夏少卿的长子。
夏太太不以为然,道,“三年就三百个进士,也不是个个就有出息。陶哥儿只是不善念书罢了,长子守在身边,你有个事也有个帮衬的,何其安心。如今倒嫌儿子念书不好了。”
夏少卿正色道,“我自己的儿子,我怎会嫌他?咱们说这话,你别不爱听,这以后都在朝廷做官,正经的族兄弟,难道陶哥儿就不要个帮衬的了?很该多亲近才是。”
夏太太此方笑了,道,“我能不知这个理。文哥儿哪次上门儿,咱们也没慢怠过他,就是他媳妇,我瞧着也好。他这有了出息,咱们一样替他高兴,哪里还要你单说。就让陶哥儿送酒过去,兄弟间也亲近亲近,如何?”
夏少卿笑,“很是。”
“很是什么?也就你们男人走礼,顾前不顾后的,哪有只送酒的,再挑几件鲜亮的料子,是给他媳妇的。文哥儿在帝都这些日子,还不都是他媳妇打点琐事。他那小媳妇,别看年纪不大,一瞧就知是能干的,旺家。”夏太太说着,命丫环添了几样绸缎,令人传话叫长子过来。夏少卿亲自跟夏陶说了,夏陶便领了父命去送东西,不巧夏文几人出去与人吃酒并不在家,梨子陪着说了几句话,夏陶便告辞回了家。
夏陶回家同父亲道,“不巧文弟不在家,有同科相请,出门了。说来还有件巧中又巧的事,先时只知文弟与几个同来春闱的举子住在一起,不想他们七八人竟都是榜上有名。听说这次春闱还有弟媳娘家弟弟和舅家表兄,都是这一科,也都中了。”
夏少卿更加欢喜,“我一时高兴,竟忘了他们刚中了贡生,定有许多人来请的。近朱者赤,可见文哥儿交友有道。”别小看朋友,能春闱前便住在一处的,定是不错的交情,如今一道中了贡生,便是同科,将来做了官,就是现成的人脉关系。再想到赵长卿家中兄弟、舅家兄弟皆中了,夏少卿心道,文哥儿这媳妇果真是娶的好,娘家人也出息。
夏家事暂可不提,便是朱大老爷得知侄孙朱庆、族孙朱唐、侄外孙赵长宁都中了,还有凌腾、苏白、夏文,这说起来也不是外人,七扭八拐的皆扯得上关系,便是扯不上关系的,也同是边城人,朱大老爷一样打发人给他们送了不少东西,晚上自己还小酌几杯,很为这些后生高兴。
唯一挂心的就是自己的孙子朱庄还在监察司,福祸不知。
朱庄便是因文章中用了关节字被抓进去的。
夏文他们委实忙了几日,将能推的酒场都推了,拜会过夏少卿、朱大老爷后,就安心的准备殿试了。倒是朱庆跟赵长卿打听,“听说妹妹跟郑御史家的姑娘相熟?”
赵长卿还不明白,道,“庆表兄是找郑姐姐有事?”
朱庆道,“我根本不认得郑姑娘。妹妹兴许不知道,大爷爷家的表兄因关节字被抓进监察司了。哎,好在此事如今只是查到阅卷官那里,并未株连到举子家里去。大爷爷致仕的人了,很为此事焦心。我想着,妹妹时常跟郑姑娘来往,不似我们天天闷头念书的人,兴许知道些许内情呢。”朱庆原不大想理会朱庄的事,无他,他与朱庄血脉还不算远,正经的堂兄弟。虽如今朱庆庆幸朱庄没跟他说“关节字”的事,可这事回头一想,朱庄在春闱前就得了“关节字”却不与他透露半句,可见心里是拿他当外人的。朱庆知道朱庄被抓的原由后心便也冷了,不耐烦多提。只是,此一时彼一时,如今他高中,人逢喜事心胸宽,去给朱大老爷请安,见朱大老爷头上新添的白发,朱庆心下便有几分不忍,想着赵长卿同郑家相熟,不知能不能代为打听。
赵长卿先未说郑家如何,她转念一想便了然,道,“莫不是朱庄被抓了进去?”
朱庆颇是尴尬,他在家也听说过先前因朱庄不检点闹出的是非。朱庆道,“若是看他,我也不乐意管他的闲事。只是大爷爷有了年纪,昨儿我们过去,愈发老态了,我心里怪不忍的。”
赵长卿道,“这事庆表哥不必担心,大爷爷在帝都多年为官,总有人脉在的。哪怕监察司是铁打的,朱庄也不过是个小举人,考场做弊而已,本就不是要命的罪名。如今那些涉事的举人都关押在监察司,并不听说放谁出来。这个时候,找谁说情也没用。若是到了监察司将涉事举人都放出来,独朱庄未放,才是要着急的时候呢。”
“不至于此吧?”
赵长卿笑,“朱庄又不是有什么特别本领的人,谁会单单与他过不去?便是与他过不去,也不是因为他。”
朱庆听到此处,已有些惊心,心下觉着贸然来寻赵长卿有些唐突了。若只是朱庄的事倒还罢了,倘真牵连到官场,便不是他们能左右的了。
朱庆是个知进退的人,忙道,“我一时想的浅了,倒叫妹妹为难。”
“庆表兄也是一片善心,咱们表兄妹,在外本就该守望相助,何况大舅爷爷的确是年岁大了。”赵长卿想到朱太爷与朱老太太,心下有几分伤感,道,“庆表兄安心殿试吧,要我说,有彭相那里,朱庄不会有事的。”
朱庆想到曾祖父过身,彭相特意谴嫡孙千里祭奠,想来不是寻常交情。他虽与彭家无相交,可大爷爷在帝都多年,想来自有交情,也就放下心来,同赵长卿说了几句话,便回去温书了。
考取贡生,一个妥妥的进士是到手了。但,进士排名还要看殿试成绩,殿试之后,除非前十名,不然还要考试,成绩好的留在翰林院,成绩差的只能外放或另行谋官了。朱庆是奔着留在翰林院的,既然朱庄之事不是他能轻易插手的,还是自己前程更加要紧。
临殿试前,梨子又给了他们每人一份宝贝。
梨子掌心托着寸把宽的四方小土块,认真道,“你们可别小看这土疙瘩,知道这是什么土吗?这是我专门从边城我那福院里带来的土坯。当初,梨果和阿宁去甘肃府秋闱前便在那院里住了一个月,如何?果然桂榜得中!这可不是一般的土,这是带着福气的土,福土!一人分给你们一块,包管你们运道足足的!有才学,再有运道,没有考不好的!我都分好了,一人一个荷包,带在身上就是带着福气了。”
诸人忍笑,都谢过梨子,收了荷包。
赵长宁道,“梨子哥,要是能保佑我卸掉孙山的帽子,回来我请你。”
梨子拍着胸脯做保,“尽管带着!”心说,你小子走了八辈子的运道才能中个孙山,知足常乐吧你!
诸人皆年轻,身材保持的不错,穿上清一色的贡士衣裳,称得上俊才。
再怎么紧张,殿试相对春闱而言,都是轻松的。一大早出门,晚上回家时也不见疲色,反是兴致勃勃的讨论着彼此的文章。
及至金殿宣榜,成绩最好的仍是苏白。帝都,是最不缺天才的地方,但,就是在天才云集的帝都,苏白的天分仍是极为出众的。他年轻,俊美,文雅,文采飞扬,当之无愧的探花人选。或者真是梨子带来的福土的原因,自夏文到陈三郎,名次皆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唯有赵长宁,当真是孙山附体,殿试后他仍是孙山。
不过,赵长宁名次虽差,却是本届最年轻的进士,他今年不过十八岁。昭文帝深为奇异,道,“这是朕登基以来最年轻的进士了。”还宣了赵长宁见驾。
到了这个时候,不得不说,有时运道比实力更加重要。好在殿试前便有内官教过这些新进士礼仪,赵长宁紧张又好奇,行过大礼后偷偷抬头瞧了昭文帝一眼,先时殿试、金殿宣榜时,他都没顾得上瞧一瞧皇帝的模样,这回便想着就近瞧瞧一国之君的相貌。昭文帝坐在御案之后,自然将赵长宁的小动作收入眼底,问,“看什么呢?”
赵长宁吓一跳,老实的说,“臣,臣仰慕陛下的威仪。臣这次有运道,中了进士,虽是三榜末尾,也可回家告慰父母。臣的父母无福面君,臣私心想着若能知道陛下何等龙威,回家也好与父母说一说。”
昭文帝并未计较赵长宁失仪,道,“你倒是挺孝顺。”顿一顿,又道,“你是边城人,小小年纪能考得进士,也颇为不易的。”
“谢陛下夸奖。”别人说这一句也便罢了,偏生赵长宁是个实在人,他还滔滔不绝起来,道,“臣有今日,一则是学里先生教导学问,二则臣自己也用功念书,三则还有学识好的朋友肯指点臣的文章。更重要的是,今科春闱公道,故此,如臣这样的举子便可出头。”
别以为老实人就不会说话了,因为老实,所以有啥说啥,赵长宁说的都是心里话,还颇具条理。他是真的念书用功,不为别的,家里门第低,先时长姐吃了多少苦处,就因门第低,不能与那些显赫人家硬碰硬,只能哑忍。赵长宁身为家中长男,本就天生有一份长子的责任在肩,这些年,经的这些事,他不说,并不代表不在乎。他资质不如别人,唯有更加发愤罢了。
昭文帝痛下决心肃清春闱弊案,这一两个月老了五岁不止,如今听到有新科进士这般言辞,心下便觉欣慰。他到底是帝王,并不轻露喜怒,只是多与赵长宁说了几句,道,“你考取了进士,便能做官了,以后想做什么?”
赵长宁道,“臣是边城人,不瞒陛下,臣自幼习武,臣的父亲是边城卫所的千户,臣的祖父在先帝年间与蛮人作战时负伤,后来不治过逝。如今边城与西蛮时有交战,臣生在边城,长在边城,考取了进士,臣依旧是想回边城,若能在西北军中任一马前卒,能冲锋陷阵,能保家国于平安,就是臣的志向了。”
昭文帝赞许道,“若国家男儿皆有此志,何愁西北不平!”
赵长宁憨憨一笑,“陛下赞的臣脸上**辣的。”
昭文帝不由也笑了,他忽生好奇之心,问,“你与赵安人,谁武功更好?”
赵长宁一时有些懵,“赵安人?”
昭文帝道,“就是你姐姐。”
赵长宁都忘了他姐有诰命的事了,他忙道,“臣姐那是天生的神力,等闲人比她不过。”赵长宁是见过他姐用银子捏花样子本事的,他都替银子疼的慌。
昭文帝想着,这也是大实话,等闲人哪能拉得开轩辕弓,只可惜赵安人身为女儿身,不好轻上战场。这位赵安人的弟弟,瞧着没啥心眼的傻小子,想来也是通些武功的,便道,“你既想去西北,朕便让你去西北。”赏了赵长宁一个西北军七品军职,就打发他出去了。
对于赵长宁的运气,梨子都不知道要说什么好了,粉儿羡慕道,“梨果考到翰林院,皇帝老子也没召他见见哪。阿宁,你哪儿来得这么好的运道哪?”苏白这探花不算,皇帝自然加以青眼。可赵长宁这孙山,怎么竟能得了皇帝老子的眼缘儿。
赵长宁道,“孙山给的。”
梨子哈哈大笑,揽住他的脖子,很为赵长宁高兴,道,“待过几日,咱们一道回边城,也做个伴。”
赵长宁自然应下。
这一场轰轰烈烈的春闱,在此时算是尘埃落定,赵长卿已经与苏先生商量着买宅子在帝都定居的事了。帝都是从来不缺新鲜事的地方,新科进士的热闹刚过,又有一件不大不小的事闯入人们的视线:传说中离家日久、沓无音信的两位国舅爷回帝都啦!
〖微书网 www.103shu.com〗更新最快的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