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重生嫡长女

076 朱富

    姜芙龄回家拜别父母只是其次,她是去打听嫁妆的。嫡母贺氏早先许诺过的财产到现在没见一分,眼看就要离开乐康了,她如何不担心。贺氏几次三番为洪九娘一事找她,都暗示会好好给她办嫁妆作为酬谢和弥补,所以回家后听说父亲在午睡,她就径直去了贺氏房里。

    贺氏没午睡,正歪在窗前的凉榻上发呆,姜蕙龄陪在跟前。

    姜芙龄进屋给嫡母和嫡姐问了好,凑上前去关心嫡母身体,“母亲,多日来我分不开身回家探望,您可好些了?”

    贺氏眼睛只看窗外,根本不答腔。

    姜芙龄目视二姐,姜蕙龄压低声音告诉她:“娘心情不好,身体也是时好时坏。”

    姜芙龄就把从朱仲书那里带来的几样补品奉上,“给您补身子,您早点好起来才行,家里上上下下离不开您。”

    贺氏这才转过头来看她,用一种奇怪的眼神,哑着嗓子问,“离不开我?是你离不开,还是你娘离不开?你们恨不得我早死了呢,这家里没了我不是一切照常吗。”

    “母亲……”

    贺氏冷冷哼了一声,又把头转向窗外了。

    姜芙龄咬了咬唇,陪坐一会,没得贺氏半张笑脸,最后只得和二姐告个罪,轻轻退出了正房。

    叫人一打听,姜驷却还没醒,姜芙龄现在不是过去的小庶女了,不怕人看见,直接去了郭姨娘那边。把正在养伤的郭姨娘弄的又惊又喜,拉着她的手不知该说什么好。

    姜芙龄屏退丫鬟,上上下下打量郭姨娘,“你好些了吗?究竟都伤在什么地方?”

    郭姨娘叹口气,“没事,养养就好了,也不是 第 077 章 法的动作,却把熙哥儿羡慕得不行,回去缠磨程氏。程氏诗礼之家出来,家中男丁都是读书进学的,哪里肯让儿子去耍刀弄枪,自然不允。熙哥儿私底下和姜焉商量,要拜他为师。

    可把姜焉得意坏了,于是学武的劲头足实起来。

    姜照知道了假作不知,任由他把半吊子招式偷偷交给熙哥儿。没想到熙哥儿是个很有主意的孩子,听说要扎马步,竟然自己每天偷偷在房里练习起来,夜半练,清晨练,等程氏发现的时候,他已经能稳扎一个时辰的马步了。

    程氏又心疼又生气,可偏偏婆婆和丈夫对子孙习武不管不问,完全放任,她只好私下严厉管束儿子,又把服侍儿子的丫头小厮打了一顿。本是暗地里打的, 第 077 章 的种种。现在危机虽然暂时解除,可一旦被他知道洪氏背后是咱们,您只等着他疯狂报复吧。不趁着他病弱把他折腾得缓不过气,就等于害自己。这事我来办,您进行中的事可别懈怠,早点压住他才行。您若不做,我自己做。”

    一下子提醒了姜骅。

    他赶紧让自己清醒,现在可不是动恻隐之心的时候!

    ——

    姜燕病了。

    姜照去探望她,她躺在床上,正在发烧。老夫人和程氏姜骅都闻讯而来,姜燕的院子在冷清了许久之后终于再次热闹了一些,有许多丫环婆子走来走去。

    “焉哥儿呢?”姜燕昏昏沉沉地睡着,睁开眼睛看见众人都在,却谁也不理,只问弟弟。

    程氏道:“你弟弟们太小,怕染了病气,等你好些就让他们来看你。”

    姜燕闭了闭眼睛,虚弱地说:“我只要焉哥儿。”

    程氏只好住口不再说话。

    老夫人皱着眉头叹气,“你但凡老实一些,好好吃饭睡觉不作践自己,也不会生这场病,怎么现在还是不肯悔改。”

    姜燕闭了眼睛不搭腔,老夫人欲待再说,又心疼她生病虚弱,只得罢了。

    药碗端上来,姜燕不肯喝,“让我病死算了,你们省心,我也省心。”丫鬟婆子百般劝不过来,程氏劝了半句就被说是“假惺惺”,姜骅劝,姜燕说,“你是我爹爹吗?多日不见,不大认识了。”

    姜照和老夫人互相看看,老夫人把拐杖顿在地上,“掰开她的嘴,灌进去!”

    威吓两个丫鬟动手,真把姜燕灌了一碗药汤下肚,弄得她脸上衣服上被子上全是泼洒的药汁痕迹。

    “喂她吃饭!”喝完药半晌后,又如法炮制灌了半碗粥。

    姜燕挣扎了半日,中途又被呛到,粥喝完之后已经没有力气了,挂着眼泪虚弱躺在枕头上,翻转了身子不肯再看众人一眼。老夫人把翠翘留下了,“仔细看着她,别让她做傻事。吃药吃饭要是还不肯,依旧灌她。”

    众人离开,姜照扶着祖母回去。老夫人背了人这才连连叹气,“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想着关她几日让嬷嬷耳提面命,她或许能转圜过来,现在看来根本不行。越是严厉拘束她,她越是跟家里离心,可不管的话,她那性子以后怎么办?”

    靠杨姨娘?杨姨娘回来肯定能接近姜燕,但姜燕不可能听杨姨娘的话,而且杨姨娘也教养不出好孩子。怎么想都是麻烦。

    老夫人悔不当初,“当年,我就不该让你姨娘进府。”

    次日却有姜燕的外祖母、杨姨娘的亲娘李何氏登门,李何氏乃是老夫人庶妹,年过五十了,很胖,见着老夫人就哭着跪在她跟前。

    “姐姐你好狠的心呐,怎么把竹筠赶到庄子上去了?她从小体弱,去哪里如何受得了。现在连燕儿都病得一塌糊涂,她好歹是你亲孙女,你不心疼竹筠难道也不心疼燕儿吗,你这是要逼死她们母女啊!”

    涕泪横流。

    屋里丫环婆子赶紧把她往起拽,奈何她死活往地下坠,就是不肯起。

    姜老夫人眉头一皱,“这是做什么?有话好好说,若不能,你就自己在这里哭吧。”

    说着就起身往别的屋子去。

    李何氏连忙哭着追,“姐姐,我要去看燕儿,我要去看燕儿!”

    “收了泪,随我来。”

    姜老夫人盯着庶妹把眼泪擦干净,这才亲自带她往姜燕房里去。姜燕见着外祖母顿时哭了,再不似对侯府众人那般冷漠,心疼得李何氏将她抱在怀里,一口一个心肝宝贝儿叫着,两个人哭成一团。

    姜老夫人听得头疼,躲出去了。

    姜照闻讯而来,“谁给她送的信,她怎知道燕儿病了?”

    “你姨娘去庄子她想必早知道,一直忍着等机会罢了。这次的机会……”是谁给的呢?

    不久姜骅也赶来了,坦言,“是我让人告诉她的。昨日看燕儿那样子,继续留在侯府怕是转不过来了,等她病好了要是愿意,不如让她去外祖母家住一阵子,换换心情,等事情淡了,想通了,再回来不迟。她也到了说亲的年纪,咱们早点给她找一个合适人家,等成了亲有了孩子,她想必会比现在懂事。”

    姜老夫人看着儿子,默默无言。

    “你真是这么想?”

    姜骅欠身,“是。”

    老夫人现在习惯有事就问姜照,于是看来看孙女。姜照对尾随姜骅而来的程氏笑了笑,和祖母说:“爹爹思虑的未尝不是办法,总之您老现在对燕儿束手无策,让她出去一阵子也好。”

    等屋里的哭声渐渐止了,众人再进屋的时候,果然李何氏就提出要接姜燕去家里住:“……姐姐,当初错把女儿送进你家,她做了妾,要怎么对待也是你们说了算,我当娘亲的一点帮不上她,可燕儿这孩子我不能不管,姐姐要是不答应,我,我就住在你家不走了!”

    老夫人吃软不吃硬,“你便是带着全家住进来,我也供养得起。”

    眼看就要闹僵,姜骅和程氏忙上前打圆场,把两个老太太分别劝住,应了让姜燕暂时离开侯府。李何氏却没想到事情这么顺利,怕生变,当时就要走。姜燕也挣扎着下床,拖着虚弱身子要离开。

    她夜里才退了烧,现在站都站不稳,老夫人怎可能让她走。“三日后再说,不然此事休要再提!”

    李何氏只好作罢,真就带着几个丫鬟婆子住进了姜燕院子,一连住了三日。

    这三日里她的丫鬟婆子有事没事就到处走动,尤其往厨房跑得勤,要这个要那个,变着法以姜燕名义要东西吃。姜燕这时候只能吃清粥小菜,自然好吃食全便宜了她们。

    私下里姜燕院子的嬷嬷来报,“李老太太告诉她的丫鬟,‘尽管要东西,吃不了倒掉,反正咱们不吃也要便宜别人’,还商量着等走时要跟老太太拿笔钱,是养活六姑娘的花销。”

    老夫人哭笑不得,“她几日拼死能吃掉我多少东西?这小家子气,一辈子也改不了。”对姜骅说,“看看,燕儿跟了她,不知又要学出什么古怪来。”

    姜骅有点后悔,“要么别让燕儿……”

    “答应了怎能反悔?”

    三日后,老夫人真放庶妹带着姜燕走了。回头就把程氏叫到了跟前,屏退众人问她,“让燕儿去外祖家的主意,是不是你出的?”

    “老太太……”

    “你别忘了你才是主母,燕儿的外祖是你家,程家。这次罢了,我不驳你的面子,下次做事前仔细思量好。”

    程氏羞惭告退。

    姜照从里间转出来,笑着劝道:“您老人家别怨怪太太,她不尴不尬的,有时候很是为难。燕儿总给她没脸,但凡燕儿懂事些,她也能当个好母亲。”

    “我知道她本性不坏。敲打一下而已,通信给我那妹子大概也是她,我只不问了。”老夫人心事重重,“一步错,步步错,悔不当初……现在倒弄得大家难受。”

    对旧年事老人家不愿提起,姜照只好存了疑惑,暂时不问。

    李何氏想必也知道女儿干了什么,心里发虚才没一鼓作气要带走姜焉,且姜焉是男丁,不是谁想带走就带走的。歪了一个庶妹,姜照便多放了些精神在庶弟身上。

    “你家最近挺热闹呀。”

    这晚打发了两个缠着学拳脚的小弟弟,姜照沐浴之后打算早点睡觉,谁料房间后窗被人敲了两下,推开,却是吴长明。

    总喜欢鬼鬼祟祟的家伙。

    姜照忙把寝衣外又披了一件外衣,熄灯屏退了丫鬟,从后窗翻了出去。

    房后是一片花木林子,出林子翻过院墙是夹道,姜照又把吴长明带到了娘亲生前的居处,这次没进院,在屋后找了一片空地,依石坐了。这边僻静,少有人来,躲开值夜的也容易。

    刚一坐下,吴长明就说:“动作比上次利索不少,对待爷也主动不少。”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