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恨离别
在沈氏的坚持下,两人回到了秋桐院。沈氏环顾四周确定没有任何不妥后,塞给了碧城一些首饰和碎银子:“阿城,走。无论天涯海角都随你去,不要再回来了。”
“不,母亲!那您怎么办?”
“刘全没有证据。”沈氏欲言又止,“阿城,忘了母亲,忘了在莲城的一切吧。你的父亲叫杨琰,在京城做官。要是你去了京城……就别找他了……走吧。”
趁着天还没有亮,沈氏雇了马车送碧城走。她还来不及多看这个自己生活了十三年的地方一眼。
母亲,对不起……
“姑娘,去哪儿啊?”年迈的车夫问。
“京城。”
这一天正好是八月十五中秋节。京城大街上车水马龙,没有人注意到碧城站在路口的迷茫。
她一抬头就看见了“玉绣坊”的招晃。
“姑娘这是要买什么花样的绣品啊?”一个三十五岁上下的妇人迎上前来。
“我……请问这儿……缺人吗?”碧城问。
妇人立马换了一副嘴脸,上下打量着问:“你?你叫什么名字?几岁啦?”
碧城想了想回答:“我姓宁,单名一个城字。”
“宁城姑娘啊。看样子才十三四岁吧?”
“是,我今年十三。您……不知怎么称呼?”
“你叫我沈妈妈吧。”她不耐烦地引碧城入了后院。
沈妈妈招手一呼“婉儿”,一个十七八岁的姑娘就走上前来。
“妈妈。”婉儿明眸皓齿,一副安静的样子。她用余光瞧了碧城一眼,柔声问道,“妈妈,这是新来的妹妹吗?”
“还不是。婉儿,你仔细考考她。觉得不错就留下来吧。这丫头叫宁城。”沈妈妈打着哈欠就回房休息了。
“宁城妹妹。”婉儿温尔一笑,“咱们开始吧。天色已晚,宁城妹妹就绣个字吧。”
碧城思索片刻,在一边画了花样子,正是“清”一字……她剪去最后一个线结,把绣布递给了婉儿。
“真是不错呢。原本我还想着若是妹妹不识字可要多心了。”婉儿笑道,“妈妈应该已经睡下了,今晚咱们就暂且挤一挤吧。”
“多谢婉儿姐姐。”
“对了。妹妹是从哪儿来的?看妹妹的举止仪态……也不像是家里过不下去的样子。”
“不过就是家道中落了。”
“是我冒失,触及宁城妹妹的伤心事了。”
次日,沈妈妈就让碧城去了另一间房住下。
“怎么……这儿的房间也个个是不一样的……”碧城有些沮丧。
“这位妹妹,你以为每一间房都和婉儿的一样吗?”其他三个姑娘中的一个首先开口,“我姓顾,名丹娘。明元六年三月的生辰。”
“我姓宁,单名一个城字,是八年九月的生辰。姐姐叫我阿城就是了。”
“那是我姐姐。我叫杏娘,六年八月的生辰。”
最后一个心不甘情不愿地开了口:“严品如,七年四月。”
四个半大不小的女孩子相互认识了,便闲聊起来。
“咱们玉绣坊是京城里数一数二的绣坊。还有一个与之齐名的,是欣绣坊。欣绣坊的朱妈妈与妈妈一直是不对付的。除了咱们这儿和婉儿那儿,还有三屋。有两屋和咱们一样是四人住的,还有一屋和婉儿一样是一人住的。那屋里住的是泠娘,咱们周国的第一绣娘。不过泠娘从不住在玉绣坊,只是定期派人来送绣品。所以她的屋子一直空关着。”丹娘介绍道。
品如却好像不高兴,道:“沈妈妈一会儿见你们在空扯,仔细不扒了你们的皮!”
“不,母亲!那您怎么办?”
“刘全没有证据。”沈氏欲言又止,“阿城,忘了母亲,忘了在莲城的一切吧。你的父亲叫杨琰,在京城做官。要是你去了京城……就别找他了……走吧。”
趁着天还没有亮,沈氏雇了马车送碧城走。她还来不及多看这个自己生活了十三年的地方一眼。
母亲,对不起……
“姑娘,去哪儿啊?”年迈的车夫问。
“京城。”
这一天正好是八月十五中秋节。京城大街上车水马龙,没有人注意到碧城站在路口的迷茫。
她一抬头就看见了“玉绣坊”的招晃。
“姑娘这是要买什么花样的绣品啊?”一个三十五岁上下的妇人迎上前来。
“我……请问这儿……缺人吗?”碧城问。
妇人立马换了一副嘴脸,上下打量着问:“你?你叫什么名字?几岁啦?”
碧城想了想回答:“我姓宁,单名一个城字。”
“宁城姑娘啊。看样子才十三四岁吧?”
“是,我今年十三。您……不知怎么称呼?”
“你叫我沈妈妈吧。”她不耐烦地引碧城入了后院。
沈妈妈招手一呼“婉儿”,一个十七八岁的姑娘就走上前来。
“妈妈。”婉儿明眸皓齿,一副安静的样子。她用余光瞧了碧城一眼,柔声问道,“妈妈,这是新来的妹妹吗?”
“还不是。婉儿,你仔细考考她。觉得不错就留下来吧。这丫头叫宁城。”沈妈妈打着哈欠就回房休息了。
“宁城妹妹。”婉儿温尔一笑,“咱们开始吧。天色已晚,宁城妹妹就绣个字吧。”
碧城思索片刻,在一边画了花样子,正是“清”一字……她剪去最后一个线结,把绣布递给了婉儿。
“真是不错呢。原本我还想着若是妹妹不识字可要多心了。”婉儿笑道,“妈妈应该已经睡下了,今晚咱们就暂且挤一挤吧。”
“多谢婉儿姐姐。”
“对了。妹妹是从哪儿来的?看妹妹的举止仪态……也不像是家里过不下去的样子。”
“不过就是家道中落了。”
“是我冒失,触及宁城妹妹的伤心事了。”
次日,沈妈妈就让碧城去了另一间房住下。
“怎么……这儿的房间也个个是不一样的……”碧城有些沮丧。
“这位妹妹,你以为每一间房都和婉儿的一样吗?”其他三个姑娘中的一个首先开口,“我姓顾,名丹娘。明元六年三月的生辰。”
“我姓宁,单名一个城字,是八年九月的生辰。姐姐叫我阿城就是了。”
“那是我姐姐。我叫杏娘,六年八月的生辰。”
最后一个心不甘情不愿地开了口:“严品如,七年四月。”
四个半大不小的女孩子相互认识了,便闲聊起来。
“咱们玉绣坊是京城里数一数二的绣坊。还有一个与之齐名的,是欣绣坊。欣绣坊的朱妈妈与妈妈一直是不对付的。除了咱们这儿和婉儿那儿,还有三屋。有两屋和咱们一样是四人住的,还有一屋和婉儿一样是一人住的。那屋里住的是泠娘,咱们周国的第一绣娘。不过泠娘从不住在玉绣坊,只是定期派人来送绣品。所以她的屋子一直空关着。”丹娘介绍道。
品如却好像不高兴,道:“沈妈妈一会儿见你们在空扯,仔细不扒了你们的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