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母亲 母亲
回家的日子过的感觉格外的快,每天忙忙活活,转眼就是大年三十儿,今年的腊月没有三十日,到腊月二十九就是大年三十儿。冬梅一直忙到下午,才算把家里的活都忙活完了。往年她在家,这些活早早就完了,可是今年不行,秋菊从小就没干过家里的活,找不找头绪。墙没扫,屋子没刷,玻璃没擦,过年的东西什么也没准备。冬梅这几天打扫家,用大白刷屋子,擦玻璃,洗被单褥单,大大小小的活计忙的她每天腰酸背疼,也许是这一年来在市里没干重体力活的原因,这几天爬上爬下,就没闲下来。抽时间给张自强打了一个电话,张自强说她说话的声音都不对了。哎,她在想,如果她不回家。家里这个年就这样灰粗粗的过呀?
下午饭过后,冬梅把饺子馅儿都拌好,把包饺子的面也都和好了,和家人打了个招呼,就出去了。家里人也都知道,冬梅是去郑春丽家了,看着这几天冬梅里里外外的忙碌,爹娘也都心疼。自从冬梅回来,韩素梅也没来找过冬梅,要在以前,素梅一两天一趟,必定会来找冬梅玩,今年没来,肯定是因为臭小的事,冬梅爹娘在家也合计过,论家境,老韩家现在要比他家强些,至少老韩家的两个儿子都吃公家饭,以后能能帮素梅。而他家,全凭冬梅自己了,家里什么忙都帮不上。要是在三邻五村找个对象过日子,冬梅真的不差。可冬梅心太大,还要去城里,还开了个超市,李光茂是一点忙帮不上,所以,他也没法阻拦冬梅和臭小,只能任其发展,反正是混不好就不让她们结婚,这点他李光茂还是有底的。
冬梅离开家就直接去张自强家了。郑春丽正在家准备切肉馅,看冬梅来了,高兴地不知道干什么好了,把准备好的吃的都拿出来,又给冬梅泡了一杯红糖水,她已经把冬梅当成自己的儿媳妇了,可在冬梅身上根本没有村子里那些新媳妇的霸道与厉害劲儿。冬梅看着板子上放着化的正好的猪肉,她也不客气,在脸盆里倒点水,洗了手就开始切饺馅儿。郑春丽非要自己切,冬梅倒是不习惯推辞,她没说话,只是笑着只顾着切肉。切完肉,又剁芹菜和葱,她让郑春丽和面,郑春丽说面已经和好了,醒着呢。都切好了,郑春丽拿来各种调料,冬梅让郑春丽拌饺馅儿,郑春丽让冬梅拌吧。东梅拌好饺馅儿,娘俩一边聊天一边包饺子,冬梅进屋一共不到两个小时,两大笼屉饺子包好了。郑春丽笑着说这些饺子能吃到她去锡盟。包完饺子,郑春丽就赶忙去外屋烧火,锅里酱的猪骨头,外面煮出很多猪肉,蒸出好多肉丸子。郑春丽在后面的锅里开始熏肉。做好以后,端上来让冬梅吃,冬梅吃得饱饱的,啥也吃不进去,过年这几天,家家上顿下顿都有肉,也都不馋,更何况冬梅这一年都在张志强家,每天都吃肉,就更不馋肉了。
冬梅陪郑春丽聊天聊到九点多了,冬梅张罗走,要和郑春丽去吴宝的小卖部给张自强打电话,郑春丽又把做好的丸子和熏好的肉都给冬梅包了不少,让冬梅拿回家去吃,冬梅知道,再推辞也没用,就拿着吧,两个人相跟着去吴宝的小卖部。
到了小卖部,冬梅先拨通电话,和张自强说了几句,就把电话递给郑春丽,郑春丽拿起电话听着儿子的声音就哭了,电话里张自强安慰着母亲,又把前几天冬梅和她说的话和母亲说了一遍,郑春丽说马也给他们吧,还要什么钱。张自强嘱咐母亲就听冬梅的就行。后来听郑春丽说长途费钱,少说几句吧。冬梅上前告诉郑春丽,不是长途,多说几句。郑春丽又说了一会儿,把电话给了冬梅,冬梅告诉张自强别晚了,早点关门,大年夜小心醉鬼。张自强告诉冬梅他在等夏晓光,晓光说一会和他来喝酒。又说了几句就挂了。她们打电话,吴宝两口子在旁边看,他们奇怪,什么时候李冬梅成了张自强的媳妇了,冬梅给了钱,她们出门时和吴宝俩口子打好招呼,吴宝还问什么时候吃喜糖,冬梅说夏天回来,说完就出去了。出了门,冬梅送郑春丽回家。
“冬梅,家里那匹马也给你爹他们吧,还要啥钱。”郑春丽说的是心里话,就是把整个家里的东西都给了李光茂,她也不心疼,她知道村子里娶一个媳妇要花多少钱。
冬梅笑了,“别,我爹现在不缺钱,咱们去了锡盟才会缺钱,等咱们在盟里干好了,有钱了,再给他也不迟。”郑春丽想想也是那回事,就不再说了。
冬梅把郑春丽送到门口,“婶子,过年这几天你就好好过年,过了初三我就过来,咱们一起收拾。”说完笑了笑转身走了。看着冬梅的身影渐渐消失,郑春丽哭了,这是这二十多年来唯一一次自己过年,可她心里高兴,儿子有媳妇了,而且还是村子里最好的姑娘。最让她高兴的是,冬梅自从进家,就没把自己当外人,该干啥干啥,这样的好姑娘,整个村子里也就李光茂家有了。
冬梅回了家,看见一家人正在包饺子,都快包完了。索性她也不伸手了,她去外屋揭开锅,看看锅里的骨头也煮的差不多了,她又放上笼屉,在上面摆了一盘肉丸子,切了一盘熏猪肉,添了一些煤面,拉开鼓风机。又烧了一会儿,然后捂着汽,她又进了屋。饺子都包好了,她把面板子收拾了,把放饺馅儿的盆儿和包饺子用的筷子都洗了,然后摆上桌子,把丸子、熏肉、骨头都端上来,还有下午冬梅都备好的黄瓜切成丝,豆腐皮切成丝,用开水烫好的金针菇,拌三丝,糖醋蒜,咸菜,在桌上摆好了,六个菜。
“二女,自从你从锡盟回来,每次做菜都有样子,来人基本都是六个菜,有什么说法?”奶奶问。
“奶奶,没有,就是习惯,在盟里给人家做饭,他们总说好事成双,所以就给她们上菜也是双的。”冬梅说着打开一瓶酒,“我刚泡了一条鱼,一会儿吃完饭做出来,放着,城里人讲究连年有余,明天热热,反正早上有来拜年喝酒的。”她说着给奶奶和娘每人倒了一小杯,把手里的瓶子抬高,“爹,今天我陪你喝,咱爷俩把瓶里这些酒喝了。”说完用大一点的杯子给爹和自己每人倒了一杯。
“你会喝酒?”李光茂吃惊的看着闺女。
“能喝点。”冬梅说完笑了,她聊了中秋节那天在盟里她们三个人喝酒的情形,李光茂暗暗惊叹自己这个二闺女,自己这一辈子都是小心翼翼的过日子,从来都是怕出头,可自己的这个闺女,性格随谁了?他转头看看自己的老婆,恰好,春桃娘也再看着李光茂的反应,她是担心这大过节的李光茂再喝点酒骂闺女。她看李光茂一直看她。她笑了。
“你别看我,来,二女,再给娘倒一杯,娘给你爹一个说法。”说完,把酒杯递给冬梅,这下李光茂更傻眼了,和自己生活了二十多年的老婆,自己竟然不知道她也会喝酒。
“娘,借着这杯酒,我就说说,要是说着你老,你老也别多心,咱娘俩这么多年处下来,已经不是婆婆和媳妇的关系了,应该算娘和闺女的关系了。”说完她喝了了一口酒,“我嫁给你们家的时候,我比春桃她爹大三岁。其实,我在我们村子里小的时候和冬梅一样,也是没人敢惹,我家贫农,在学校有人欺负弟弟妹妹我一准出面,谁也敢打,谁也敢骂。就在我高小毕业要升初中的时候,文化革命开始了,那时候我也是一颗红心向着党,每天背着伟大领袖的语录,每天趾高气扬的。盼着自己长大,就在我即将能参加红卫兵了,家里出事了,不知道是哪个王八蛋愣是整出我爹的黑材料,说他给国民党运过粮,家里还养过国民党的伤员,这个事可不轻,我爹也没反驳,因为确实有这事,那个国民党伤员你见过。”春桃娘说着看了看李光茂,“你记得不,那一年咱们为了生秋菊跑回我娘家,有一个老人给我们家送了一袋大米,还有好多羊肉,我带着大女二女住在娘家,你拿了十来斤大米、也有五六斤羊肉回来。”
“这个事我记得,二女她爹是把你们送去回来的时候带了一些大米和羊肉。”春桃奶奶插话说。
“就因为那个人,”春桃娘接着说,“我爹开始被批斗,有时候在村里,有时候在外地,有时候是白天,还有很多时候是半夜被那帮人敲门,再把我爹带走,我们一家人每天提心吊胆的过日子。我在家里是老大,又要照顾多病的娘,还要照顾弟弟妹妹。开始的时候我还和他们吵,可后来就不敢了,因为我爹好几次回家后都不睡觉,我也不敢睡,他总在半夜去闲房拴好绳子,一袋一袋的抽烟。他想上吊,又不忍心扔下我们,可活着就是活受罪,每天被打得全身都是伤,我哭着喊着央求他千万别寻短见,不论如何他都是我们家的主心骨。慢慢的,我就每天看着我爹,生怕他有一点意外,我们一家每天都是缩着头过日子。直到文化革命结束,我爹也没有被平反。因为家庭的原因,我一直也没找对象,眼看着二十三了,我爹开始托人,最后是托到咱家那个远方的舅舅,他说的煤,我家到牛角沟。”春桃娘边说着,边擦眼泪。
“我出嫁的那一天,我爹是千叮咛万嘱咐,生怕我嫁到婆家恢复本性,其实,七八年的磨难已经把我压得喘不过气了,哪里还有什么性格。嫁进家里,都是爹做主,当时春桃她爹还算个孩子,而且胆子小,出去和外人不敢言语,就是回家和姐姐们吼几句,要不就是和我吼几句,我本来就嫁了个小女婿,就依着他吧。这么多年了,他倒是总唠叨,没动过手。村子里很多夫妻都打得不可开交,我们没打过架。是我让着你!”春桃娘说着看了看李光茂。又让二女倒了一杯酒,一口喝下半杯。
“我能喝了酒,我二十岁那年,我爹被关着,快过年了,我去领我爹回家过年,公社革委会的人正在吃饭,不让我往回领。革委会有一个二流子是我们村里的,我知道他一直打我的主意,我也没理过他。他说要是我能喝完半茶缸子酒,就让我往回领。我也不知道自己哪里来的勇气,一口气喝下了半茶缸子酒,足有半斤多,又喝了几口水。看我喝完了,他们也不再说什么了,让我把我爹领回去了,事后我猜想,那个小子肯定是希望我喝醉想占我便宜。”说完,春桃娘吃了一个肉丸子,抓住冬梅的手,“我进了李家,生了你们三个闺女,没能为你爹生个儿子,你爹抬不起头,我也一样,再有性格也都没了。现在你们说生男生女都是男人的事,可那时候人们不这样说。你爷爷奶奶对我好,从来没怪过我,也许是因为他们开始也是生四个闺女的原因吧,他们期待我生四个闺女以后也能生个儿子,可到了那个年代,政策不允许呀。你的几个姑姑就不一样了,娘从她们言语与眼神里能看得出来,她们在怪娘,没能为李家传宗接代,娘很没面子。直到你长大,敢冲敢撞,你记得不,你每次和别人打架回来,胆小怕事的你爹都会数落你,娘没有,因为娘已经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当娘的最了解自己的闺女,你去年找过臭小两次,娘知道,臭小正月十六走,你正月十七走,娘知道你和臭小一起走的。你姐结婚那天,我想从郑春丽那儿问一些你的情况,她也没敢说。你和臭小的事,不管你爹支持不支持,娘支持你。臭小很机灵,就是胆子小,他会听你话的。要是让你嫁给吴德贵,你们过不好日子,那家的三个女人是出了名的母老虎,你是吃软不吃硬的性格,除了打架没别的了,至于你姐,能不能过下去,能过多久,走一步看一步吧。”春桃娘说完把杯里的酒全喝了。
“娘------”冬梅哭了,她一直以为自己和张自强的事是自己孤军奋战,原来有娘在支持着她。原来娘有这么多的委屈,却从来没说过。
“二女,你别哭,娘哭是因为娘高兴,你能做自己喜欢的事了。”
“娘,我也是高兴的,我以为你们都不看好张自强,你们相信我的眼光,我知道自己没错。”说着冬梅又给所有的酒杯都满上。
“看你们高兴的,奶奶也高兴,你爹要是阻拦你和臭小的事,奶奶给你撑腰,可奶奶确实喝不了这杯酒了,秋菊,你帮奶奶喝了它,也要向你二姐一样,也做他个女强人。”说着,奶奶把酒杯递给秋菊,被冬梅接过来了,“奶奶,秋菊还是学生,别让她喝了,我帮你喝。”说着一饮而尽。
“你们都说完了?我说两点:第一”
“什么第一,爹,什么时候学会当领导了?”秋菊笑着说。
“别打岔!”李光茂喝了一口酒,“第一,春桃他娘,你说,我没给过你气受吧,这个家基本都是你说了算,孩子上学是,我本来都让她们就念个小学毕业,古人说女子无才便是德,是你让她们去找她爷爷奶奶的,这个我知道。大女和吴德贵你也是同意了的,你说我吴德贵这个小伙子人品不错,这是大事。小事呢?年年种什么,开不开菜园子,牲口买不买卖不卖,等等吧,我都问你商量了。第二,臭小要是不能在牛角沟扬个名立个万,我是决计不会把闺女嫁给他的,户口本在我手里,结不结婚得我说了算。”
“说完了?”冬梅笑着说,“这个很难,我已经扬名立万了,前几天我给张自强打电话,她说后沟的一家人在盟里看病,去他那里买东西,说起来是老乡,就聊起来了,他和人家说那个店是牛角沟李冬梅开的,他是打工的。”说完,冬梅端起酒杯,“爹,这个你别急,我这次去了把那个店改成自强超市不就行了,来,咱们大家干一杯,过年酒,这阵儿张自强也喝酒呢,和市里工商局局长的儿子。”
大家都喝了,李光茂有点迷糊了,“后沟的人知道你开店了?那吴有才肯定也知道了?臭小怎么还认识工商局局长的儿子?”
“别想这些事了,肉都凉了,冬梅,你去把这凉骨头倒进锅里,再捞点热乎的来。”春桃娘把刚拿起的一块骨头又放进盘子里。
冬梅出去又捞了一盆热骨头进来放在桌子上,“爹,你放心吧,年前就刚和你说的那个工商局局长的儿子说过了春节想办驾驶本,我先给张自强办一个,下次张自强回村里,绝对让他开车回来。”
“什么还先给张自强办一个,还给谁办呢?”李光茂不解的问,“难道你也要办?”
“那说不准。”冬梅呵呵笑了,“酒是没了,该开吃了。要是有电视,这阵该是看春节晚会的,咱家也没有,下次回来我一定给你们带一台二十一寸的彩电。”
“嗯,这个不错,奶奶就等着坐在家里不出屋也能看电影呢。”奶奶笑着说。
“奶奶,等我干好了,在城里买了楼房,把你和我爹我娘都接去,让你们也享受一下城里人的生活。”冬梅说着给奶奶夹了一块骨头。
“嗯,这也行,奶奶就等你这句话呢,可不能说了不算。”说完,奶奶让冬梅从柜子里把自己包袱拿出来,里面有一件很旧的夹袄,她找剪刀,把衣服撕开,里面掉出来一个存折,“这里面有八千块钱,是你爷爷留给奶奶的,你大姑帮我存的。这些年,奶奶去谁家也没吃自己的,以后在你们家也不走了,有你爹你娘养活奶奶,你把这钱拿上,去做生意,就顶替奶奶做了。奶奶老了,有你爹你娘,等你爹你娘老了,奶奶看也就靠你了。虽然你和你爹总顶嘴,可他和你在一起才心宽些。反正这钱奶奶也用不着,等奶奶真有病了,你再还奶奶,行不。”
“奶奶,你的钱你留着,我们不用,我们还年起,慢慢挣,至于我爹和我娘,你老别操心,过几年我过好了,一定把他们接到我身边。要是在外面没法混了,我回来伺候他们。”冬梅眼睛有些湿润。
“二女,你就拿上吧,你不拿奶奶觉也睡不好,你大姑把密码写在折子后面了,你去银行一取就行。奶奶又不是给你,算借给你,利息就是你给奶奶买个电视回来,奶奶老了,也出不去了,让奶奶在电视里看看外头的世界。”奶奶说着把存折扔给冬梅。
“嗯,我拿着!”冬梅含着泪把存折装进自己的包里,然后开始洗鱼炖鱼。一家人又开始说说笑笑。
这是一个有欢笑有泪水的夜晚,也是一个让人记忆一辈子的夜晚。过年了,所有的不愉快都过去了,过了这个夜晚,迎来的是崭新的一年,也是一个崭新的世界。
下午饭过后,冬梅把饺子馅儿都拌好,把包饺子的面也都和好了,和家人打了个招呼,就出去了。家里人也都知道,冬梅是去郑春丽家了,看着这几天冬梅里里外外的忙碌,爹娘也都心疼。自从冬梅回来,韩素梅也没来找过冬梅,要在以前,素梅一两天一趟,必定会来找冬梅玩,今年没来,肯定是因为臭小的事,冬梅爹娘在家也合计过,论家境,老韩家现在要比他家强些,至少老韩家的两个儿子都吃公家饭,以后能能帮素梅。而他家,全凭冬梅自己了,家里什么忙都帮不上。要是在三邻五村找个对象过日子,冬梅真的不差。可冬梅心太大,还要去城里,还开了个超市,李光茂是一点忙帮不上,所以,他也没法阻拦冬梅和臭小,只能任其发展,反正是混不好就不让她们结婚,这点他李光茂还是有底的。
冬梅离开家就直接去张自强家了。郑春丽正在家准备切肉馅,看冬梅来了,高兴地不知道干什么好了,把准备好的吃的都拿出来,又给冬梅泡了一杯红糖水,她已经把冬梅当成自己的儿媳妇了,可在冬梅身上根本没有村子里那些新媳妇的霸道与厉害劲儿。冬梅看着板子上放着化的正好的猪肉,她也不客气,在脸盆里倒点水,洗了手就开始切饺馅儿。郑春丽非要自己切,冬梅倒是不习惯推辞,她没说话,只是笑着只顾着切肉。切完肉,又剁芹菜和葱,她让郑春丽和面,郑春丽说面已经和好了,醒着呢。都切好了,郑春丽拿来各种调料,冬梅让郑春丽拌饺馅儿,郑春丽让冬梅拌吧。东梅拌好饺馅儿,娘俩一边聊天一边包饺子,冬梅进屋一共不到两个小时,两大笼屉饺子包好了。郑春丽笑着说这些饺子能吃到她去锡盟。包完饺子,郑春丽就赶忙去外屋烧火,锅里酱的猪骨头,外面煮出很多猪肉,蒸出好多肉丸子。郑春丽在后面的锅里开始熏肉。做好以后,端上来让冬梅吃,冬梅吃得饱饱的,啥也吃不进去,过年这几天,家家上顿下顿都有肉,也都不馋,更何况冬梅这一年都在张志强家,每天都吃肉,就更不馋肉了。
冬梅陪郑春丽聊天聊到九点多了,冬梅张罗走,要和郑春丽去吴宝的小卖部给张自强打电话,郑春丽又把做好的丸子和熏好的肉都给冬梅包了不少,让冬梅拿回家去吃,冬梅知道,再推辞也没用,就拿着吧,两个人相跟着去吴宝的小卖部。
到了小卖部,冬梅先拨通电话,和张自强说了几句,就把电话递给郑春丽,郑春丽拿起电话听着儿子的声音就哭了,电话里张自强安慰着母亲,又把前几天冬梅和她说的话和母亲说了一遍,郑春丽说马也给他们吧,还要什么钱。张自强嘱咐母亲就听冬梅的就行。后来听郑春丽说长途费钱,少说几句吧。冬梅上前告诉郑春丽,不是长途,多说几句。郑春丽又说了一会儿,把电话给了冬梅,冬梅告诉张自强别晚了,早点关门,大年夜小心醉鬼。张自强告诉冬梅他在等夏晓光,晓光说一会和他来喝酒。又说了几句就挂了。她们打电话,吴宝两口子在旁边看,他们奇怪,什么时候李冬梅成了张自强的媳妇了,冬梅给了钱,她们出门时和吴宝俩口子打好招呼,吴宝还问什么时候吃喜糖,冬梅说夏天回来,说完就出去了。出了门,冬梅送郑春丽回家。
“冬梅,家里那匹马也给你爹他们吧,还要啥钱。”郑春丽说的是心里话,就是把整个家里的东西都给了李光茂,她也不心疼,她知道村子里娶一个媳妇要花多少钱。
冬梅笑了,“别,我爹现在不缺钱,咱们去了锡盟才会缺钱,等咱们在盟里干好了,有钱了,再给他也不迟。”郑春丽想想也是那回事,就不再说了。
冬梅把郑春丽送到门口,“婶子,过年这几天你就好好过年,过了初三我就过来,咱们一起收拾。”说完笑了笑转身走了。看着冬梅的身影渐渐消失,郑春丽哭了,这是这二十多年来唯一一次自己过年,可她心里高兴,儿子有媳妇了,而且还是村子里最好的姑娘。最让她高兴的是,冬梅自从进家,就没把自己当外人,该干啥干啥,这样的好姑娘,整个村子里也就李光茂家有了。
冬梅回了家,看见一家人正在包饺子,都快包完了。索性她也不伸手了,她去外屋揭开锅,看看锅里的骨头也煮的差不多了,她又放上笼屉,在上面摆了一盘肉丸子,切了一盘熏猪肉,添了一些煤面,拉开鼓风机。又烧了一会儿,然后捂着汽,她又进了屋。饺子都包好了,她把面板子收拾了,把放饺馅儿的盆儿和包饺子用的筷子都洗了,然后摆上桌子,把丸子、熏肉、骨头都端上来,还有下午冬梅都备好的黄瓜切成丝,豆腐皮切成丝,用开水烫好的金针菇,拌三丝,糖醋蒜,咸菜,在桌上摆好了,六个菜。
“二女,自从你从锡盟回来,每次做菜都有样子,来人基本都是六个菜,有什么说法?”奶奶问。
“奶奶,没有,就是习惯,在盟里给人家做饭,他们总说好事成双,所以就给她们上菜也是双的。”冬梅说着打开一瓶酒,“我刚泡了一条鱼,一会儿吃完饭做出来,放着,城里人讲究连年有余,明天热热,反正早上有来拜年喝酒的。”她说着给奶奶和娘每人倒了一小杯,把手里的瓶子抬高,“爹,今天我陪你喝,咱爷俩把瓶里这些酒喝了。”说完用大一点的杯子给爹和自己每人倒了一杯。
“你会喝酒?”李光茂吃惊的看着闺女。
“能喝点。”冬梅说完笑了,她聊了中秋节那天在盟里她们三个人喝酒的情形,李光茂暗暗惊叹自己这个二闺女,自己这一辈子都是小心翼翼的过日子,从来都是怕出头,可自己的这个闺女,性格随谁了?他转头看看自己的老婆,恰好,春桃娘也再看着李光茂的反应,她是担心这大过节的李光茂再喝点酒骂闺女。她看李光茂一直看她。她笑了。
“你别看我,来,二女,再给娘倒一杯,娘给你爹一个说法。”说完,把酒杯递给冬梅,这下李光茂更傻眼了,和自己生活了二十多年的老婆,自己竟然不知道她也会喝酒。
“娘,借着这杯酒,我就说说,要是说着你老,你老也别多心,咱娘俩这么多年处下来,已经不是婆婆和媳妇的关系了,应该算娘和闺女的关系了。”说完她喝了了一口酒,“我嫁给你们家的时候,我比春桃她爹大三岁。其实,我在我们村子里小的时候和冬梅一样,也是没人敢惹,我家贫农,在学校有人欺负弟弟妹妹我一准出面,谁也敢打,谁也敢骂。就在我高小毕业要升初中的时候,文化革命开始了,那时候我也是一颗红心向着党,每天背着伟大领袖的语录,每天趾高气扬的。盼着自己长大,就在我即将能参加红卫兵了,家里出事了,不知道是哪个王八蛋愣是整出我爹的黑材料,说他给国民党运过粮,家里还养过国民党的伤员,这个事可不轻,我爹也没反驳,因为确实有这事,那个国民党伤员你见过。”春桃娘说着看了看李光茂,“你记得不,那一年咱们为了生秋菊跑回我娘家,有一个老人给我们家送了一袋大米,还有好多羊肉,我带着大女二女住在娘家,你拿了十来斤大米、也有五六斤羊肉回来。”
“这个事我记得,二女她爹是把你们送去回来的时候带了一些大米和羊肉。”春桃奶奶插话说。
“就因为那个人,”春桃娘接着说,“我爹开始被批斗,有时候在村里,有时候在外地,有时候是白天,还有很多时候是半夜被那帮人敲门,再把我爹带走,我们一家人每天提心吊胆的过日子。我在家里是老大,又要照顾多病的娘,还要照顾弟弟妹妹。开始的时候我还和他们吵,可后来就不敢了,因为我爹好几次回家后都不睡觉,我也不敢睡,他总在半夜去闲房拴好绳子,一袋一袋的抽烟。他想上吊,又不忍心扔下我们,可活着就是活受罪,每天被打得全身都是伤,我哭着喊着央求他千万别寻短见,不论如何他都是我们家的主心骨。慢慢的,我就每天看着我爹,生怕他有一点意外,我们一家每天都是缩着头过日子。直到文化革命结束,我爹也没有被平反。因为家庭的原因,我一直也没找对象,眼看着二十三了,我爹开始托人,最后是托到咱家那个远方的舅舅,他说的煤,我家到牛角沟。”春桃娘边说着,边擦眼泪。
“我出嫁的那一天,我爹是千叮咛万嘱咐,生怕我嫁到婆家恢复本性,其实,七八年的磨难已经把我压得喘不过气了,哪里还有什么性格。嫁进家里,都是爹做主,当时春桃她爹还算个孩子,而且胆子小,出去和外人不敢言语,就是回家和姐姐们吼几句,要不就是和我吼几句,我本来就嫁了个小女婿,就依着他吧。这么多年了,他倒是总唠叨,没动过手。村子里很多夫妻都打得不可开交,我们没打过架。是我让着你!”春桃娘说着看了看李光茂。又让二女倒了一杯酒,一口喝下半杯。
“我能喝了酒,我二十岁那年,我爹被关着,快过年了,我去领我爹回家过年,公社革委会的人正在吃饭,不让我往回领。革委会有一个二流子是我们村里的,我知道他一直打我的主意,我也没理过他。他说要是我能喝完半茶缸子酒,就让我往回领。我也不知道自己哪里来的勇气,一口气喝下了半茶缸子酒,足有半斤多,又喝了几口水。看我喝完了,他们也不再说什么了,让我把我爹领回去了,事后我猜想,那个小子肯定是希望我喝醉想占我便宜。”说完,春桃娘吃了一个肉丸子,抓住冬梅的手,“我进了李家,生了你们三个闺女,没能为你爹生个儿子,你爹抬不起头,我也一样,再有性格也都没了。现在你们说生男生女都是男人的事,可那时候人们不这样说。你爷爷奶奶对我好,从来没怪过我,也许是因为他们开始也是生四个闺女的原因吧,他们期待我生四个闺女以后也能生个儿子,可到了那个年代,政策不允许呀。你的几个姑姑就不一样了,娘从她们言语与眼神里能看得出来,她们在怪娘,没能为李家传宗接代,娘很没面子。直到你长大,敢冲敢撞,你记得不,你每次和别人打架回来,胆小怕事的你爹都会数落你,娘没有,因为娘已经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当娘的最了解自己的闺女,你去年找过臭小两次,娘知道,臭小正月十六走,你正月十七走,娘知道你和臭小一起走的。你姐结婚那天,我想从郑春丽那儿问一些你的情况,她也没敢说。你和臭小的事,不管你爹支持不支持,娘支持你。臭小很机灵,就是胆子小,他会听你话的。要是让你嫁给吴德贵,你们过不好日子,那家的三个女人是出了名的母老虎,你是吃软不吃硬的性格,除了打架没别的了,至于你姐,能不能过下去,能过多久,走一步看一步吧。”春桃娘说完把杯里的酒全喝了。
“娘------”冬梅哭了,她一直以为自己和张自强的事是自己孤军奋战,原来有娘在支持着她。原来娘有这么多的委屈,却从来没说过。
“二女,你别哭,娘哭是因为娘高兴,你能做自己喜欢的事了。”
“娘,我也是高兴的,我以为你们都不看好张自强,你们相信我的眼光,我知道自己没错。”说着冬梅又给所有的酒杯都满上。
“看你们高兴的,奶奶也高兴,你爹要是阻拦你和臭小的事,奶奶给你撑腰,可奶奶确实喝不了这杯酒了,秋菊,你帮奶奶喝了它,也要向你二姐一样,也做他个女强人。”说着,奶奶把酒杯递给秋菊,被冬梅接过来了,“奶奶,秋菊还是学生,别让她喝了,我帮你喝。”说着一饮而尽。
“你们都说完了?我说两点:第一”
“什么第一,爹,什么时候学会当领导了?”秋菊笑着说。
“别打岔!”李光茂喝了一口酒,“第一,春桃他娘,你说,我没给过你气受吧,这个家基本都是你说了算,孩子上学是,我本来都让她们就念个小学毕业,古人说女子无才便是德,是你让她们去找她爷爷奶奶的,这个我知道。大女和吴德贵你也是同意了的,你说我吴德贵这个小伙子人品不错,这是大事。小事呢?年年种什么,开不开菜园子,牲口买不买卖不卖,等等吧,我都问你商量了。第二,臭小要是不能在牛角沟扬个名立个万,我是决计不会把闺女嫁给他的,户口本在我手里,结不结婚得我说了算。”
“说完了?”冬梅笑着说,“这个很难,我已经扬名立万了,前几天我给张自强打电话,她说后沟的一家人在盟里看病,去他那里买东西,说起来是老乡,就聊起来了,他和人家说那个店是牛角沟李冬梅开的,他是打工的。”说完,冬梅端起酒杯,“爹,这个你别急,我这次去了把那个店改成自强超市不就行了,来,咱们大家干一杯,过年酒,这阵儿张自强也喝酒呢,和市里工商局局长的儿子。”
大家都喝了,李光茂有点迷糊了,“后沟的人知道你开店了?那吴有才肯定也知道了?臭小怎么还认识工商局局长的儿子?”
“别想这些事了,肉都凉了,冬梅,你去把这凉骨头倒进锅里,再捞点热乎的来。”春桃娘把刚拿起的一块骨头又放进盘子里。
冬梅出去又捞了一盆热骨头进来放在桌子上,“爹,你放心吧,年前就刚和你说的那个工商局局长的儿子说过了春节想办驾驶本,我先给张自强办一个,下次张自强回村里,绝对让他开车回来。”
“什么还先给张自强办一个,还给谁办呢?”李光茂不解的问,“难道你也要办?”
“那说不准。”冬梅呵呵笑了,“酒是没了,该开吃了。要是有电视,这阵该是看春节晚会的,咱家也没有,下次回来我一定给你们带一台二十一寸的彩电。”
“嗯,这个不错,奶奶就等着坐在家里不出屋也能看电影呢。”奶奶笑着说。
“奶奶,等我干好了,在城里买了楼房,把你和我爹我娘都接去,让你们也享受一下城里人的生活。”冬梅说着给奶奶夹了一块骨头。
“嗯,这也行,奶奶就等你这句话呢,可不能说了不算。”说完,奶奶让冬梅从柜子里把自己包袱拿出来,里面有一件很旧的夹袄,她找剪刀,把衣服撕开,里面掉出来一个存折,“这里面有八千块钱,是你爷爷留给奶奶的,你大姑帮我存的。这些年,奶奶去谁家也没吃自己的,以后在你们家也不走了,有你爹你娘养活奶奶,你把这钱拿上,去做生意,就顶替奶奶做了。奶奶老了,有你爹你娘,等你爹你娘老了,奶奶看也就靠你了。虽然你和你爹总顶嘴,可他和你在一起才心宽些。反正这钱奶奶也用不着,等奶奶真有病了,你再还奶奶,行不。”
“奶奶,你的钱你留着,我们不用,我们还年起,慢慢挣,至于我爹和我娘,你老别操心,过几年我过好了,一定把他们接到我身边。要是在外面没法混了,我回来伺候他们。”冬梅眼睛有些湿润。
“二女,你就拿上吧,你不拿奶奶觉也睡不好,你大姑把密码写在折子后面了,你去银行一取就行。奶奶又不是给你,算借给你,利息就是你给奶奶买个电视回来,奶奶老了,也出不去了,让奶奶在电视里看看外头的世界。”奶奶说着把存折扔给冬梅。
“嗯,我拿着!”冬梅含着泪把存折装进自己的包里,然后开始洗鱼炖鱼。一家人又开始说说笑笑。
这是一个有欢笑有泪水的夜晚,也是一个让人记忆一辈子的夜晚。过年了,所有的不愉快都过去了,过了这个夜晚,迎来的是崭新的一年,也是一个崭新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