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黄河水患皇帝出巡
五天时间过得很快,回到宫中林黛玉惊喜地发现宁锦宫中那几株桃树开花了。皇宫大内从来不缺花朵,御花园四季都盛开着不同的鲜花,但看着这几棵树上粉红的花瓣林黛玉的感觉格外不同。至于为什么不同,林黛玉并不想追根究底,只要她心情好。
注意到林黛玉的表情,夏荷笑道:“公主,这桃花开得不错,不如让婢子收集一些花瓣做成桃花糕,还可以给皇上、皇后娘娘和四皇子送上一些。”桃花和活血的作用,搭配上其他一些食材做成桃花糕对调养林黛玉的身体有一定的用处,而且味道清甜,应该会合林黛玉的口味。
林黛玉微微一愣,随即笑道:“好啊,还可以收集一些做成桃花酿,虽然清淡一些却最适合女孩子。”即使已经被徒景宸改变了很多,但林黛玉天生的浪漫却没有被磨灭,她还是那个喜欢在清幽的竹林中读书的林黛玉,也还是那个会收集露水来泡茶的林黛玉。
坐在浪漫的桃花树下,前面放着的是唐朝的名琴,抚琴自娱的林黛玉觉得很满足。谁能说政治就一定会改变人性呢?她确实已经改变了很多,但人哪有一成不变的呢,只要是她还是那个林黛玉就足够了。她有她坚持的东西,而有些没有坚持的意义和必要。
而接下去发生的事情更加让林黛玉觉得自己的选择没错。林黛玉的学习能力很强,原本的基础也比其他公主郡主要好,半年的时间其他公主郡主已经完全赶不上她的进度了。薛宝钗倒是存着想要和林黛玉较劲的心思,不过她一个小小的伴读自然只能跟着自己的主子走。
又是这个借口,先生们光明正大地把林黛玉和其他公主郡主分开教导,林黛玉要学习的课程和其他公主郡主的课程可完全不同。其他公主郡主,说白了就是学学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将来也不会被人嘲笑公主郡主是文盲罢了,林黛玉要学的却是治国之道。
不仅如此,深知书本上的东西只是空谈的徒景宸,经常会让人把一些比较重要的奏折誊抄两份,一份送到林黛玉这里,一份送到徒行北那里,让他们写上自己的意见交给他,算是作业。可以说,除了地方不同,老师不同,林黛玉接受的教育和徒行北完全一样。
这一点兄妹两人也很清楚,偶尔他们还会聚在一起讨论一些事情,有时候徒景宸也会直接把他们聚在一起,也有让他们相互比较的意思。这一天也是如此,不过今天的情况有些不同,他们正在讨论的时候,突然内侍呈上了一份八百里加急的奏折——黄河决堤了。
黄河决堤其实不是什么大新闻,基本上雨水充沛的年份每年都要来这么一次,只是每一次都会给沿岸的百姓带来极大的伤害,今年也不例外。徒景宸神色凝重地看着奏折,林黛玉和徒行北也安静了下来,静静地等待着徒景宸发话。
徒景宸揉了揉眉心,“说说你们的看法吧,行北先说。”徒行北原先也在想这个问题,现在听徒景宸这么问倒也不慌忙,整理了一下思路说道:“父皇,依儿臣的看法,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受灾百姓的安置问题,还有大灾之后容易发生瘟疫,这点也需要多注意。”
林黛玉耐心地听完徒行北的具体措施,才开口道:“父皇,女儿同意四哥哥的看法,不过女儿认为还有两点也要注意。一是朝廷的赈灾措施能不能真正落实到灾民的身上。不是女儿对下面的官员有什么看法,只是有好官就会有道德败坏的官吏,凡事早做准备没有坏处。”
“二是女儿听闻黄河大堤每年都会决口,难道要灾民每年都忍受一次流离失所的生活吗?我们必须想一个一劳永逸的方法。女儿的意见是:第一,廓清黄河河道、加固甚至重修黄河大堤。第二,既然黄河决口的可能性很大,那么是不是可以让居住在黄河边的百姓搬离?”
徒景宸微微点头,“行北想到的确实是目前的当务之急,黛儿说的也是根本问题,只是实施起来不是那么容易。首先官吏的问题,黛儿说的不错,有好官就会有道德败坏的官吏,这是没有办法彻底根治的。水至清则无鱼,处理这些官吏的时候必须允许在一定范围内的错误。”
“重修黄河大堤也是势在必行的。至于让居住在黄河边的百姓搬离……”徒景宸长叹了一口气,“父皇也希望如此,只是我朝百姓素来安土重迁,想要说服他们搬离不是那么容易的。这种事情官府也不可能强制,实行起来太艰难了。”
徒行北和林黛玉俱都点头称是。林黛玉虽然有想法却想过于想当然了,她没有接触实际事务的经验,很多具体工作中会遇到的问题她都没有想到过。而徒行北却有点被妹妹比下去的失落,所幸他被林黛玉比下去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他又是个大度的人,稍稍失落一下就过去了。
徒景宸犹豫了一下,拍板定案,“这样,等灾情稳定一些了,我就带你们去灾区看看,有事情还是要亲身体验才能够有所感触。”所谓等灾情稳定一些是自然是要等洪水基本平定,也没有大的疫情才行,否则林黛玉的身体他是无论如何不放心的。
“是,父皇!”徒行北和林黛玉眼睛闪闪发亮地看着徒景宸,都很兴奋。他们都基本没有出过远门,徒行北不用说,他连皇宫都没出过。至于林黛玉,虽然从扬州到过姑苏再到过京城,可是那样的旅行对一个女孩子来说也不过是闷在船上或者轿子里,根本看不到外面。
这样的旅行,在林黛玉看来和没有出门也没差了。而这次,听徒行北的意思,是要让他们直接接触灾情,真正了解下面的情况,自然不可能把她关在车轿里。徒景宸还要和大臣商议救灾的事情,林黛玉和徒行北就告退了,兴奋地回到自己的宫中收拾东西。
时间就在林黛玉和徒行北的苦苦等待中过去,将近一个月后,灾区的情况才基本稳定下来,徒景宸也宣布即将出巡往灾区视察,要求沿途接待的官吏不得铺张浪费。其实徒景宸也知道,他这样说是没有用,沿途的官吏们该怎么做还是会怎么做。
如果不是必要,徒行北绝不愿意这样劳民伤财,只是灾区的情况他不得不亲自跑一趟,而且也有必要让帝国的继承人真正了解底层的情况。灾区的情况已经稳定下来,危险性也不大,大臣们于是也没有反对徒景宸的出巡计划,除非必要大臣其实还是不想跟皇帝对着干的。
内务府紧锣密鼓地准备着皇帝出巡的事宜,林黛玉和徒景宸也做着自己的准备。林黛玉原本是打算出巡期间给贾迎春和古欣放个假,让她们回家和家人团聚的,毕竟这样的机会可不多。不过贾迎春和古欣都表示想要随她出巡,林黛玉对此也不太反对,就答应了。
于是在林黛玉和徒行北盼了一个多月后,出巡的队伍终于浩浩荡荡地出发了,毕竟是皇帝出巡,哪怕一切从简也简不到哪里去。徒景宸这次出巡,皇子和公主之中只带了徒行北和林黛玉,朝中大事由内阁监督,内阁无法决策的事情再送到徒景宸手中。
可以说徒景宸这次几乎是明明白白地向满朝文武宣告了徒行北隐形太子的身份,以及他对林黛玉的宠爱超过任何一个子女,当然还有他对皇后的爱重也不是其他嫔妃可比。也算是小小地警告一下朝中某些太过于嚣张的外戚势力,也让后宫中的某些收敛一些。
出巡途中,林黛玉和徒行北虽然都有自己的车驾,但实际上他们的车驾基本上都给了伴读和近身的宫女太监使用,他们两人多数时间都在徒景宸的车驾上。徒景宸不是跟他们讲解治国方略和灾区的情况,京中送来的折子也会让他们提出自己的看法。
就这样他们近乎毫不停留地往灾区去了,虽然黄河距离京中不远,但一行人还是走了将近十天才到达灾区。进入灾区之前,徒景宸给了林黛玉一把轻便的匕首,让她藏在身上防身。虽然林黛玉身边跟着许多人,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灾区毕竟比较混乱。
至于徒行北就不需要了,别看徒行北养尊处优地长大,他其实是从小学武的,随着带着一把短剑,身边又有侍卫保护,不会出什么问题。林黛玉不同,她身体娇弱,力气又小,只学过一点招数技巧,给她匕首也只能是出其不意的时候发挥作用。
看到徒景宸这么郑重其事,林黛玉也收起了心里的轻松,慎重地接过匕首藏在身上,对这次的灾区之行也多了几分慎重。她原本其实并没有想到跟着徒景宸来一趟灾区会遇到什么危险,不过仔细想想也是,从来灾区都是比较混乱的地方,发生意外也不是没有可能。
注意到林黛玉的表情,夏荷笑道:“公主,这桃花开得不错,不如让婢子收集一些花瓣做成桃花糕,还可以给皇上、皇后娘娘和四皇子送上一些。”桃花和活血的作用,搭配上其他一些食材做成桃花糕对调养林黛玉的身体有一定的用处,而且味道清甜,应该会合林黛玉的口味。
林黛玉微微一愣,随即笑道:“好啊,还可以收集一些做成桃花酿,虽然清淡一些却最适合女孩子。”即使已经被徒景宸改变了很多,但林黛玉天生的浪漫却没有被磨灭,她还是那个喜欢在清幽的竹林中读书的林黛玉,也还是那个会收集露水来泡茶的林黛玉。
坐在浪漫的桃花树下,前面放着的是唐朝的名琴,抚琴自娱的林黛玉觉得很满足。谁能说政治就一定会改变人性呢?她确实已经改变了很多,但人哪有一成不变的呢,只要是她还是那个林黛玉就足够了。她有她坚持的东西,而有些没有坚持的意义和必要。
而接下去发生的事情更加让林黛玉觉得自己的选择没错。林黛玉的学习能力很强,原本的基础也比其他公主郡主要好,半年的时间其他公主郡主已经完全赶不上她的进度了。薛宝钗倒是存着想要和林黛玉较劲的心思,不过她一个小小的伴读自然只能跟着自己的主子走。
又是这个借口,先生们光明正大地把林黛玉和其他公主郡主分开教导,林黛玉要学习的课程和其他公主郡主的课程可完全不同。其他公主郡主,说白了就是学学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将来也不会被人嘲笑公主郡主是文盲罢了,林黛玉要学的却是治国之道。
不仅如此,深知书本上的东西只是空谈的徒景宸,经常会让人把一些比较重要的奏折誊抄两份,一份送到林黛玉这里,一份送到徒行北那里,让他们写上自己的意见交给他,算是作业。可以说,除了地方不同,老师不同,林黛玉接受的教育和徒行北完全一样。
这一点兄妹两人也很清楚,偶尔他们还会聚在一起讨论一些事情,有时候徒景宸也会直接把他们聚在一起,也有让他们相互比较的意思。这一天也是如此,不过今天的情况有些不同,他们正在讨论的时候,突然内侍呈上了一份八百里加急的奏折——黄河决堤了。
黄河决堤其实不是什么大新闻,基本上雨水充沛的年份每年都要来这么一次,只是每一次都会给沿岸的百姓带来极大的伤害,今年也不例外。徒景宸神色凝重地看着奏折,林黛玉和徒行北也安静了下来,静静地等待着徒景宸发话。
徒景宸揉了揉眉心,“说说你们的看法吧,行北先说。”徒行北原先也在想这个问题,现在听徒景宸这么问倒也不慌忙,整理了一下思路说道:“父皇,依儿臣的看法,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受灾百姓的安置问题,还有大灾之后容易发生瘟疫,这点也需要多注意。”
林黛玉耐心地听完徒行北的具体措施,才开口道:“父皇,女儿同意四哥哥的看法,不过女儿认为还有两点也要注意。一是朝廷的赈灾措施能不能真正落实到灾民的身上。不是女儿对下面的官员有什么看法,只是有好官就会有道德败坏的官吏,凡事早做准备没有坏处。”
“二是女儿听闻黄河大堤每年都会决口,难道要灾民每年都忍受一次流离失所的生活吗?我们必须想一个一劳永逸的方法。女儿的意见是:第一,廓清黄河河道、加固甚至重修黄河大堤。第二,既然黄河决口的可能性很大,那么是不是可以让居住在黄河边的百姓搬离?”
徒景宸微微点头,“行北想到的确实是目前的当务之急,黛儿说的也是根本问题,只是实施起来不是那么容易。首先官吏的问题,黛儿说的不错,有好官就会有道德败坏的官吏,这是没有办法彻底根治的。水至清则无鱼,处理这些官吏的时候必须允许在一定范围内的错误。”
“重修黄河大堤也是势在必行的。至于让居住在黄河边的百姓搬离……”徒景宸长叹了一口气,“父皇也希望如此,只是我朝百姓素来安土重迁,想要说服他们搬离不是那么容易的。这种事情官府也不可能强制,实行起来太艰难了。”
徒行北和林黛玉俱都点头称是。林黛玉虽然有想法却想过于想当然了,她没有接触实际事务的经验,很多具体工作中会遇到的问题她都没有想到过。而徒行北却有点被妹妹比下去的失落,所幸他被林黛玉比下去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他又是个大度的人,稍稍失落一下就过去了。
徒景宸犹豫了一下,拍板定案,“这样,等灾情稳定一些了,我就带你们去灾区看看,有事情还是要亲身体验才能够有所感触。”所谓等灾情稳定一些是自然是要等洪水基本平定,也没有大的疫情才行,否则林黛玉的身体他是无论如何不放心的。
“是,父皇!”徒行北和林黛玉眼睛闪闪发亮地看着徒景宸,都很兴奋。他们都基本没有出过远门,徒行北不用说,他连皇宫都没出过。至于林黛玉,虽然从扬州到过姑苏再到过京城,可是那样的旅行对一个女孩子来说也不过是闷在船上或者轿子里,根本看不到外面。
这样的旅行,在林黛玉看来和没有出门也没差了。而这次,听徒行北的意思,是要让他们直接接触灾情,真正了解下面的情况,自然不可能把她关在车轿里。徒景宸还要和大臣商议救灾的事情,林黛玉和徒行北就告退了,兴奋地回到自己的宫中收拾东西。
时间就在林黛玉和徒行北的苦苦等待中过去,将近一个月后,灾区的情况才基本稳定下来,徒景宸也宣布即将出巡往灾区视察,要求沿途接待的官吏不得铺张浪费。其实徒景宸也知道,他这样说是没有用,沿途的官吏们该怎么做还是会怎么做。
如果不是必要,徒行北绝不愿意这样劳民伤财,只是灾区的情况他不得不亲自跑一趟,而且也有必要让帝国的继承人真正了解底层的情况。灾区的情况已经稳定下来,危险性也不大,大臣们于是也没有反对徒景宸的出巡计划,除非必要大臣其实还是不想跟皇帝对着干的。
内务府紧锣密鼓地准备着皇帝出巡的事宜,林黛玉和徒景宸也做着自己的准备。林黛玉原本是打算出巡期间给贾迎春和古欣放个假,让她们回家和家人团聚的,毕竟这样的机会可不多。不过贾迎春和古欣都表示想要随她出巡,林黛玉对此也不太反对,就答应了。
于是在林黛玉和徒行北盼了一个多月后,出巡的队伍终于浩浩荡荡地出发了,毕竟是皇帝出巡,哪怕一切从简也简不到哪里去。徒景宸这次出巡,皇子和公主之中只带了徒行北和林黛玉,朝中大事由内阁监督,内阁无法决策的事情再送到徒景宸手中。
可以说徒景宸这次几乎是明明白白地向满朝文武宣告了徒行北隐形太子的身份,以及他对林黛玉的宠爱超过任何一个子女,当然还有他对皇后的爱重也不是其他嫔妃可比。也算是小小地警告一下朝中某些太过于嚣张的外戚势力,也让后宫中的某些收敛一些。
出巡途中,林黛玉和徒行北虽然都有自己的车驾,但实际上他们的车驾基本上都给了伴读和近身的宫女太监使用,他们两人多数时间都在徒景宸的车驾上。徒景宸不是跟他们讲解治国方略和灾区的情况,京中送来的折子也会让他们提出自己的看法。
就这样他们近乎毫不停留地往灾区去了,虽然黄河距离京中不远,但一行人还是走了将近十天才到达灾区。进入灾区之前,徒景宸给了林黛玉一把轻便的匕首,让她藏在身上防身。虽然林黛玉身边跟着许多人,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灾区毕竟比较混乱。
至于徒行北就不需要了,别看徒行北养尊处优地长大,他其实是从小学武的,随着带着一把短剑,身边又有侍卫保护,不会出什么问题。林黛玉不同,她身体娇弱,力气又小,只学过一点招数技巧,给她匕首也只能是出其不意的时候发挥作用。
看到徒景宸这么郑重其事,林黛玉也收起了心里的轻松,慎重地接过匕首藏在身上,对这次的灾区之行也多了几分慎重。她原本其实并没有想到跟着徒景宸来一趟灾区会遇到什么危险,不过仔细想想也是,从来灾区都是比较混乱的地方,发生意外也不是没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