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1章美刀当软妹
“既然明日再去,不若咱们回去休歇吧?这夜间的月市上也没甚好看的…”
葛樵这小子打了个呵欠,不耐烦的嘟囔着,古逸翻了个白眼:“谁说没东西可买了,咱们要买的东西多了去了!跟着走就是了…”
说着拔腿又想往前走,却被葛樵一把拉住:“等会,就算太伯古你要去购置物件,也得先去把金精砾给兑了罢,你老是直接拿着金精砾兑付,亏得很!我上次跟太伯魁一起来,[上金]就已经涨到‘一当百三’了,如今[中容郡]以外都乱成了糜粥,郡内也征伐四起的不甚太平,我估摸着金精砾在术者、修士那里,少说也能兑到‘一当百五’的价钱,总比你直接拿金精砾兑付的划算!”
听意思,黄金这种所谓的[上金],好像在这世界不是主流流通货币,虽然觉得用金子去换一大堆铜块回来,又亏又难携带,可照葛樵的意思,他这种直接拿着金精砾付账的行为,跟把美刀当软妹用的二傻子没什么区别,古逸只好从善如流的跟着葛樵先去兑换。
可葛樵所说的“术者、修士”,也不是那么好碰到的,根据他所说的,古逸听上去好像跟和尚、道士的意思差不多,都是那种“跳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的世外高人。
既然是高人,他们这等小民,自然不可能亲自见到,但是这些世外高人入世的时候,多在各地本土的[天观]、[醮斋]落脚,也常委托箓师、醮士替他们收购些所需的稀有物件。
久而久之传扬开来后,各地的[天观]、[醮斋],就成了这等世外高人的“对外办事处”,乡民无意中找到些奇珍异宝的,也都习惯拿到[天观]、[醮斋]去找箓师、醮士,总能换些三瓜俩枣的粮秣衣食。
以[水洼屯]的行政级别,还达不到能建起[天观]的规模,正规的[醮斋]都没有,在“六上坊”之中[私醮]到有一座,可那自称“醮士”的醮祀老儿太贪,不要说“一当百五”了,能兑到“一当百一”就很难得了,倒还不如直接拿金精砾来当钱使了,碰上像帛店老板那样的“厚道人”,兴许还能找回二成差价。
葛樵这小子作为本土的地头蛇,自是不愿意去[私醮]当冤大头给那醮祀老儿送便宜,带着古逸一行七拐八绕的直奔十二平坊之中,一座还算高大的膳堂而去,却没发现刚刚他们谈论之处,旁边一个摊子前胡乱翻着物件的仆役,在他们身后远远的跟了一段,瞅清了他们的去处之后,转身撒腿就跑。
所谓的“膳堂”实际上就是食堂,又或者说是这世界的酒楼,跟经营住宿的行铺、货栈、客馆不同,是专营吃食的地方,货栈等处虽也提供吃食,却没有膳堂来的精细,显然膳堂在做吃的方面,是有着独门绝活的。
本来古逸还奇怪兑换金子为什么不去金银铺子、当铺一类的地方,可一问之下才知道,这世界压根就没有所谓的当铺这种买卖。
而不经营金银的膳堂,却以比[醮斋]更高的价钱收金精砾也不奇怪,别忘了,[天观]、[醮斋]种听上去装神弄鬼的的地方,除了正业之外,还兼职着最来钱的买卖,私售醴醸、醪糟!
人家开酒楼的想要弄到属于祭祀专用的醴醸、醪糟,光靠自家逢年过节去[天观]、[醮斋]俸给、礼暨求来的那点份额可不够用,所以通常都有私下的门路多搞些醴醸、醪糟的来卖,也好吸引豪客上门,直接用金精砾兑换醴醸、醪糟,就是个公开的秘密了。
葛樵带着古逸他们去的这家“青波膳堂”,虽然比不上[水洼屯]六上坊中的膳堂那么豪华,可在平十二坊里,却是首屈一指的大膳堂!
好饮的老矮子锻冶魁每次来,都会到此处豪饮一番,再打包带走一些,自然慢慢也就跟“青波膳堂”的堂主厮混的熟悉了,也算的上是一方豪客,葛樵这小子倒也跟着蹭了不少好吃的。
由于老矮子通过压榨口粮,来剥削[陷空谷]里的羯人替他捞金,手头零零星星的总能有些金精砾,所以一来二去的,自然也就跟收购金精砾的“青波膳堂”牵上了线,仗着关系熟在人家这拿了个好价钱。
每次兑换金精砾,人家堂主只收他们市价“百中之五”的手续费,也就是说市价“一当百五”的金精砾,在他这里能兑到“一当一四二”的价钱,兴许还要饶上一坛子醪糟,自然比去本屯的[私醮]兑那“一当百一”划算多了。
葛樵这小子显然是混的熟了,直奔青波膳堂后,扯过一个膳堂的仆隶,立刻就被引着见到了膳堂的执帐,那蓄着山羊胡子的执帐老儿一听葛樵又是来兑金精砾的,立马把皱巴巴的小眼睛给笑没了。
其实这种事对他们开膳堂的来说,只有赚的没有亏的,那怕是原价兑换,甚至是加价兑换,他们都有的赚,毕竟醴醸、醪糟的利润太大了,而想要多弄些份额,就得拿金精砾去兑。
只要能多弄到醴醸、醪糟,金饼还不滚滚而来,人家膳堂那里在乎这么三瓜俩枣的“兑换手续费”,只是无论行商还是坐贾,都讲究一个“锱铢必较”的商贾规矩,不收手续费反而就是自找霉头晦气了。
正如葛樵这小子所说,由于诸郡战乱,郡内征伐,现今金价上浮,的确可以兑到“一当百五”的比例,这膳堂执帐也大气,直接给他们算了“一当一四三”的价码,抹去了那零点五的零头。
就在古逸打算掏出装着金精砾的小皮袋进行交易时,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声:“且慢!”,古逸和正打算伸手接过小皮袋的膳堂执帐都是一愣,同时回头望去。
却见一行人匆匆而来,为首一人身着华贵青缎衣裳,一头长发挽成发髻,罩在一顶月白色半透明“绡冠”之中,虽然看上去已有三四十岁的模样,却浓眉挺拔,双目有神,唇下蓄着修剪的一丝不苟的精致短须,一派仪表堂堂之色。
葛樵这小子打了个呵欠,不耐烦的嘟囔着,古逸翻了个白眼:“谁说没东西可买了,咱们要买的东西多了去了!跟着走就是了…”
说着拔腿又想往前走,却被葛樵一把拉住:“等会,就算太伯古你要去购置物件,也得先去把金精砾给兑了罢,你老是直接拿着金精砾兑付,亏得很!我上次跟太伯魁一起来,[上金]就已经涨到‘一当百三’了,如今[中容郡]以外都乱成了糜粥,郡内也征伐四起的不甚太平,我估摸着金精砾在术者、修士那里,少说也能兑到‘一当百五’的价钱,总比你直接拿金精砾兑付的划算!”
听意思,黄金这种所谓的[上金],好像在这世界不是主流流通货币,虽然觉得用金子去换一大堆铜块回来,又亏又难携带,可照葛樵的意思,他这种直接拿着金精砾付账的行为,跟把美刀当软妹用的二傻子没什么区别,古逸只好从善如流的跟着葛樵先去兑换。
可葛樵所说的“术者、修士”,也不是那么好碰到的,根据他所说的,古逸听上去好像跟和尚、道士的意思差不多,都是那种“跳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的世外高人。
既然是高人,他们这等小民,自然不可能亲自见到,但是这些世外高人入世的时候,多在各地本土的[天观]、[醮斋]落脚,也常委托箓师、醮士替他们收购些所需的稀有物件。
久而久之传扬开来后,各地的[天观]、[醮斋],就成了这等世外高人的“对外办事处”,乡民无意中找到些奇珍异宝的,也都习惯拿到[天观]、[醮斋]去找箓师、醮士,总能换些三瓜俩枣的粮秣衣食。
以[水洼屯]的行政级别,还达不到能建起[天观]的规模,正规的[醮斋]都没有,在“六上坊”之中[私醮]到有一座,可那自称“醮士”的醮祀老儿太贪,不要说“一当百五”了,能兑到“一当百一”就很难得了,倒还不如直接拿金精砾来当钱使了,碰上像帛店老板那样的“厚道人”,兴许还能找回二成差价。
葛樵这小子作为本土的地头蛇,自是不愿意去[私醮]当冤大头给那醮祀老儿送便宜,带着古逸一行七拐八绕的直奔十二平坊之中,一座还算高大的膳堂而去,却没发现刚刚他们谈论之处,旁边一个摊子前胡乱翻着物件的仆役,在他们身后远远的跟了一段,瞅清了他们的去处之后,转身撒腿就跑。
所谓的“膳堂”实际上就是食堂,又或者说是这世界的酒楼,跟经营住宿的行铺、货栈、客馆不同,是专营吃食的地方,货栈等处虽也提供吃食,却没有膳堂来的精细,显然膳堂在做吃的方面,是有着独门绝活的。
本来古逸还奇怪兑换金子为什么不去金银铺子、当铺一类的地方,可一问之下才知道,这世界压根就没有所谓的当铺这种买卖。
而不经营金银的膳堂,却以比[醮斋]更高的价钱收金精砾也不奇怪,别忘了,[天观]、[醮斋]种听上去装神弄鬼的的地方,除了正业之外,还兼职着最来钱的买卖,私售醴醸、醪糟!
人家开酒楼的想要弄到属于祭祀专用的醴醸、醪糟,光靠自家逢年过节去[天观]、[醮斋]俸给、礼暨求来的那点份额可不够用,所以通常都有私下的门路多搞些醴醸、醪糟的来卖,也好吸引豪客上门,直接用金精砾兑换醴醸、醪糟,就是个公开的秘密了。
葛樵带着古逸他们去的这家“青波膳堂”,虽然比不上[水洼屯]六上坊中的膳堂那么豪华,可在平十二坊里,却是首屈一指的大膳堂!
好饮的老矮子锻冶魁每次来,都会到此处豪饮一番,再打包带走一些,自然慢慢也就跟“青波膳堂”的堂主厮混的熟悉了,也算的上是一方豪客,葛樵这小子倒也跟着蹭了不少好吃的。
由于老矮子通过压榨口粮,来剥削[陷空谷]里的羯人替他捞金,手头零零星星的总能有些金精砾,所以一来二去的,自然也就跟收购金精砾的“青波膳堂”牵上了线,仗着关系熟在人家这拿了个好价钱。
每次兑换金精砾,人家堂主只收他们市价“百中之五”的手续费,也就是说市价“一当百五”的金精砾,在他这里能兑到“一当一四二”的价钱,兴许还要饶上一坛子醪糟,自然比去本屯的[私醮]兑那“一当百一”划算多了。
葛樵这小子显然是混的熟了,直奔青波膳堂后,扯过一个膳堂的仆隶,立刻就被引着见到了膳堂的执帐,那蓄着山羊胡子的执帐老儿一听葛樵又是来兑金精砾的,立马把皱巴巴的小眼睛给笑没了。
其实这种事对他们开膳堂的来说,只有赚的没有亏的,那怕是原价兑换,甚至是加价兑换,他们都有的赚,毕竟醴醸、醪糟的利润太大了,而想要多弄些份额,就得拿金精砾去兑。
只要能多弄到醴醸、醪糟,金饼还不滚滚而来,人家膳堂那里在乎这么三瓜俩枣的“兑换手续费”,只是无论行商还是坐贾,都讲究一个“锱铢必较”的商贾规矩,不收手续费反而就是自找霉头晦气了。
正如葛樵这小子所说,由于诸郡战乱,郡内征伐,现今金价上浮,的确可以兑到“一当百五”的比例,这膳堂执帐也大气,直接给他们算了“一当一四三”的价码,抹去了那零点五的零头。
就在古逸打算掏出装着金精砾的小皮袋进行交易时,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声:“且慢!”,古逸和正打算伸手接过小皮袋的膳堂执帐都是一愣,同时回头望去。
却见一行人匆匆而来,为首一人身着华贵青缎衣裳,一头长发挽成发髻,罩在一顶月白色半透明“绡冠”之中,虽然看上去已有三四十岁的模样,却浓眉挺拔,双目有神,唇下蓄着修剪的一丝不苟的精致短须,一派仪表堂堂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