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行动,小处自有大人生
世上所有思考的智慧加在一起,也比不上一个勇敢的行动;每一个小小的正确行动,都会体现出我们的人生价值。
怀抱这样的信念,安利(中国)总裁黄德荫从三尺讲坛走向世界。
他,完成了从中学国文教师到跨国企业高管的华美转身;他,和企业高管一起带领团队创造了从0到267亿元销售额的企业奇迹;他,开创了“一体两翼”公益项目的模式,让企业成为承担社会责任的典范。他就是黄德荫先生,现任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总裁。
前不久,黄德荫先生抵达江苏扬州,记者就职场生涯与新人成长等话题采访他。岁月的积淀,使得黄德荫先生既保有学者温文儒雅的气质,又透露出职业经理人机敏睿智的风范。回首青春年华,他记忆深处珍藏着许多细节,说起处世立身,他人生词典里记载着许多哲理。
◎小细节,让你受益终生
黑暗的放映室里,除了电影里的台词对白,就是同学们奋笔疾书的沙沙声。三十多年一晃而过,对当年求学的情景,黄德荫依然记忆犹新。
他生在香港,长在香港。中学毕业后,跟当时大多数年轻港人的选择一样,黄德荫远赴美国,攻读电影欣赏专业。教授列出了一长串必看的影片名,要求学生每看一都电影,不能只了解故事情节、只欣赏明星风采,而要处处留心,把每一场对白、每一个细节都刻入脑子。
为了不漏掉一个细节,黄德荫先生养成了一种习惯:一坐下看电影,膝盖上必须放一个笔记本,眼睛看着,手下记着:光影、场景、声音、对白,主角、配角,还有故事的一波三折……看完电影回到宿舍,立即整理成观影笔记。重新梳理文字的过程,整部电影又在他脑子里放映了一遍,抽丝剥茧条分缕析中,他越来越感悟出每一个细节的价值,正是这些细致微小的情景处理、一闪而过的人物表情、看似不经意的半句话,支撑起整部影片丰富的内涵乃至惊心动魄的感染力。
课余时间,他还喜欢翻阅名人传记,荷兰一位建筑师的话更是点醒了他:“房子的轮廓都差不多,房子的艺术价值体现在细节。”对啊,何止是房子,我们的人生价值不都靠细节铸就?“上帝在细节中”从此成为黄德荫的座右铭。
如今,黄德荫先生对当年看了哪些影片读了哪些传记,早已记不周全,但看事识人不漏掉细节的观察及其思维习惯,已经刻骨铭心般融进他的血液,并让他受益丰厚。
◎小公司,让你大有作为
大学毕业后,黄德荫回到香港做了一名国文教师。大学时候的优异成绩,让他在三尺讲台上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尽管国文教师收入可观,但日复一日缺乏挑战的生活,让黄德荫有了窒息感,他渴望有一缕新鲜空气扑面而来。
1981年,友人推荐他到安利香港公司做兼职编辑。尽管那时的安利香港公司还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公司,但对黄德荫来说,却像是生活中突然打开了一扇窗。每周兼职的六小时,是他最快乐的时间。他撰稿精益求精,标题改了再改……四个月后,老板非常诚恳地邀请他加入安利。
看着安利同仁每天都有新的挑战,黄德荫觉得:这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于是,他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就办理了辞职手续。
可谓生逢其时,黄德荫入职之际,安利香港公司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员工天天都要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安利,公司会印制各种各样的宣传册,于是,黄德荫学会了有关出版业的知识;为了更形象更直观地宣传安利,公司还要制作影音资料,而那个年代连一盘录像带也没有,能够学习参考的只有美国总部寄过来的电影胶片,公司要翻译、要配音,黄德荫又学到了很多影音方面的知识,公司再大点,要做广告宣传,他又学到了广告学……在这样非比寻常的历练中,黄德荫迅速成长,先后担任业务主任、市场主任和市场部经理。
回顾自己的职业生涯,黄德荫常常在做志愿者和大学生们交流时建议他们:“找第一份工作的时候,千万不要挑剔公司的大小。从个人成长的角度说,行动起来才有机会,没有一个好机会是坐等来的,从公司规模看,小公司没有大公司的精细化分工,只要你够勤快,善于学习,就能接触到公司方方面面的细节,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和经验。”
笔者问黄德荫最看重职场新人哪些素质,他回答得很干脆:“担当。”他解释道,人在职场难免出错,犯错是工作的一部分,新人犯错的几率就更大。新人一般职位较低责任不大,犯的错误对公司不会造成大损失大影响,老板一般不会太在意。但若新人隐瞒错误或者推卸责任,这种没有担当的表现,却是致命的品格缺陷,没有哪个老板会喜欢没有担当的员工。
◎新挑战,让你收获惊喜
也许机遇就爱垂青挑战者。1991年,安利台湾市场部经理离职,老板问已经晋升为安利香港市场部经理的黄德荫,是否愿意异地任职?同样级别的岗位,又是人生地不熟,大有不去的理由。但跟老板谈话后,黄德荫突然发现内心涌动着久违的激情:为什么不接受一次新挑战呢?
黄德荫到台湾任职一个多月,各种挑战刚刚开始,又遇上台湾地区总经理辞职。这次,黄德荫毛遂自荐。他想,既然已经接受了异地挑战,再加一个职位挑战又何妨?果然,老板看到了他的优势,更欣赏他的精神,任命书很快下达。
90年代初,安利美国总部看到了中国大陆市场的巨大潜力,认识到不进军中国大陆的安利,就不能称作全球化的安利!总部再一次看中了黄德荫,他被调往广州,负责安利(中国)开业筹备工作。
如今,安利在中国的成功早已为业界津津乐道,而在这成功之中,黄德荫先生最为看重的是安利在企业社会责任上所做的努力和实现的价值,他曾经说过:“在安利,公益已经变成一种习惯。”他经常阐述这样的观念:衡量企业成功的指标并不是仅谋求利润,而是赢得社会大众的尊重与信任。安利希望通过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来告诉公众,它不仅是一家在经营上取得成功的公司,也是一家有道德感、有责任感的企业,而安利的营销人员不仅专注于个人事业的发展,同时也是有爱心、有责任心的优秀公民。
值得一提的是,黄德荫先生不仅积极推动安利(中国)开展公益事业,他和他的夫人也身体力行,经常一起参与公益活动。这些年,他们通过安利“平安之家”帮助了多名孤残儿童,早已成为这个慈善组织的资深志愿者。“平安之家”是安利“安童基金”旗下的第一个项目,开始于2003年,旨在为身患残疾的中国孤儿安排治疗,提供护理,帮助他们康复,目前已救治250多名病残儿童,其中部分儿童已被来自世界各国的爱心家庭收养。
多年的职场生涯和人生际遇让黄德荫明白“沟通”的重要性,他在一次面向学生的演讲中说:我们平日的工作,不管是跟客户、同事还是老板,其实只是做一件事情而已,那就是沟通。至于如何沟通,黄德荫说,一要善于积累,二要善于总结,三要学会用自己的话来讲述。只有个性化的语言才有情感的温度,才有真诚的魅力,才能够打动人心。 一路走来,黄德荫先生时刻以“做永远比说更有效”演绎着创新着沟通。他带领团队,积极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围绕?儿童、环保、健康”三大主题,投身社会公益中来,陆续开展了五千多项公益活动,捐资1亿元成立了国内第一个由民政部直管的外企背景非公募基金会——安利公益基金会,援助农民工子女身心智全面健康成长。安利(中国)先后获得最佳爱心企业、最受赞赏企业、中国十大品牌等荣誉。
怀抱这样的信念,安利(中国)总裁黄德荫从三尺讲坛走向世界。
他,完成了从中学国文教师到跨国企业高管的华美转身;他,和企业高管一起带领团队创造了从0到267亿元销售额的企业奇迹;他,开创了“一体两翼”公益项目的模式,让企业成为承担社会责任的典范。他就是黄德荫先生,现任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总裁。
前不久,黄德荫先生抵达江苏扬州,记者就职场生涯与新人成长等话题采访他。岁月的积淀,使得黄德荫先生既保有学者温文儒雅的气质,又透露出职业经理人机敏睿智的风范。回首青春年华,他记忆深处珍藏着许多细节,说起处世立身,他人生词典里记载着许多哲理。
◎小细节,让你受益终生
黑暗的放映室里,除了电影里的台词对白,就是同学们奋笔疾书的沙沙声。三十多年一晃而过,对当年求学的情景,黄德荫依然记忆犹新。
他生在香港,长在香港。中学毕业后,跟当时大多数年轻港人的选择一样,黄德荫远赴美国,攻读电影欣赏专业。教授列出了一长串必看的影片名,要求学生每看一都电影,不能只了解故事情节、只欣赏明星风采,而要处处留心,把每一场对白、每一个细节都刻入脑子。
为了不漏掉一个细节,黄德荫先生养成了一种习惯:一坐下看电影,膝盖上必须放一个笔记本,眼睛看着,手下记着:光影、场景、声音、对白,主角、配角,还有故事的一波三折……看完电影回到宿舍,立即整理成观影笔记。重新梳理文字的过程,整部电影又在他脑子里放映了一遍,抽丝剥茧条分缕析中,他越来越感悟出每一个细节的价值,正是这些细致微小的情景处理、一闪而过的人物表情、看似不经意的半句话,支撑起整部影片丰富的内涵乃至惊心动魄的感染力。
课余时间,他还喜欢翻阅名人传记,荷兰一位建筑师的话更是点醒了他:“房子的轮廓都差不多,房子的艺术价值体现在细节。”对啊,何止是房子,我们的人生价值不都靠细节铸就?“上帝在细节中”从此成为黄德荫的座右铭。
如今,黄德荫先生对当年看了哪些影片读了哪些传记,早已记不周全,但看事识人不漏掉细节的观察及其思维习惯,已经刻骨铭心般融进他的血液,并让他受益丰厚。
◎小公司,让你大有作为
大学毕业后,黄德荫回到香港做了一名国文教师。大学时候的优异成绩,让他在三尺讲台上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尽管国文教师收入可观,但日复一日缺乏挑战的生活,让黄德荫有了窒息感,他渴望有一缕新鲜空气扑面而来。
1981年,友人推荐他到安利香港公司做兼职编辑。尽管那时的安利香港公司还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公司,但对黄德荫来说,却像是生活中突然打开了一扇窗。每周兼职的六小时,是他最快乐的时间。他撰稿精益求精,标题改了再改……四个月后,老板非常诚恳地邀请他加入安利。
看着安利同仁每天都有新的挑战,黄德荫觉得:这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于是,他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就办理了辞职手续。
可谓生逢其时,黄德荫入职之际,安利香港公司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员工天天都要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安利,公司会印制各种各样的宣传册,于是,黄德荫学会了有关出版业的知识;为了更形象更直观地宣传安利,公司还要制作影音资料,而那个年代连一盘录像带也没有,能够学习参考的只有美国总部寄过来的电影胶片,公司要翻译、要配音,黄德荫又学到了很多影音方面的知识,公司再大点,要做广告宣传,他又学到了广告学……在这样非比寻常的历练中,黄德荫迅速成长,先后担任业务主任、市场主任和市场部经理。
回顾自己的职业生涯,黄德荫常常在做志愿者和大学生们交流时建议他们:“找第一份工作的时候,千万不要挑剔公司的大小。从个人成长的角度说,行动起来才有机会,没有一个好机会是坐等来的,从公司规模看,小公司没有大公司的精细化分工,只要你够勤快,善于学习,就能接触到公司方方面面的细节,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和经验。”
笔者问黄德荫最看重职场新人哪些素质,他回答得很干脆:“担当。”他解释道,人在职场难免出错,犯错是工作的一部分,新人犯错的几率就更大。新人一般职位较低责任不大,犯的错误对公司不会造成大损失大影响,老板一般不会太在意。但若新人隐瞒错误或者推卸责任,这种没有担当的表现,却是致命的品格缺陷,没有哪个老板会喜欢没有担当的员工。
◎新挑战,让你收获惊喜
也许机遇就爱垂青挑战者。1991年,安利台湾市场部经理离职,老板问已经晋升为安利香港市场部经理的黄德荫,是否愿意异地任职?同样级别的岗位,又是人生地不熟,大有不去的理由。但跟老板谈话后,黄德荫突然发现内心涌动着久违的激情:为什么不接受一次新挑战呢?
黄德荫到台湾任职一个多月,各种挑战刚刚开始,又遇上台湾地区总经理辞职。这次,黄德荫毛遂自荐。他想,既然已经接受了异地挑战,再加一个职位挑战又何妨?果然,老板看到了他的优势,更欣赏他的精神,任命书很快下达。
90年代初,安利美国总部看到了中国大陆市场的巨大潜力,认识到不进军中国大陆的安利,就不能称作全球化的安利!总部再一次看中了黄德荫,他被调往广州,负责安利(中国)开业筹备工作。
如今,安利在中国的成功早已为业界津津乐道,而在这成功之中,黄德荫先生最为看重的是安利在企业社会责任上所做的努力和实现的价值,他曾经说过:“在安利,公益已经变成一种习惯。”他经常阐述这样的观念:衡量企业成功的指标并不是仅谋求利润,而是赢得社会大众的尊重与信任。安利希望通过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来告诉公众,它不仅是一家在经营上取得成功的公司,也是一家有道德感、有责任感的企业,而安利的营销人员不仅专注于个人事业的发展,同时也是有爱心、有责任心的优秀公民。
值得一提的是,黄德荫先生不仅积极推动安利(中国)开展公益事业,他和他的夫人也身体力行,经常一起参与公益活动。这些年,他们通过安利“平安之家”帮助了多名孤残儿童,早已成为这个慈善组织的资深志愿者。“平安之家”是安利“安童基金”旗下的第一个项目,开始于2003年,旨在为身患残疾的中国孤儿安排治疗,提供护理,帮助他们康复,目前已救治250多名病残儿童,其中部分儿童已被来自世界各国的爱心家庭收养。
多年的职场生涯和人生际遇让黄德荫明白“沟通”的重要性,他在一次面向学生的演讲中说:我们平日的工作,不管是跟客户、同事还是老板,其实只是做一件事情而已,那就是沟通。至于如何沟通,黄德荫说,一要善于积累,二要善于总结,三要学会用自己的话来讲述。只有个性化的语言才有情感的温度,才有真诚的魅力,才能够打动人心。 一路走来,黄德荫先生时刻以“做永远比说更有效”演绎着创新着沟通。他带领团队,积极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围绕?儿童、环保、健康”三大主题,投身社会公益中来,陆续开展了五千多项公益活动,捐资1亿元成立了国内第一个由民政部直管的外企背景非公募基金会——安利公益基金会,援助农民工子女身心智全面健康成长。安利(中国)先后获得最佳爱心企业、最受赞赏企业、中国十大品牌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