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2转变
回想着与桓歆认识的这些年来发生的种种,其实,他除了强迫过她以外,并未做过其他任何伤害她的事情。他唯一的过错只在于,她不喜欢他而已。
可是在这世上,又有谁是她真正喜欢的?对顾恺之虽说曾经有过好感,但其实两人若真的结婚,他却未必能真的在那个大家族里守护住他们的这份情。看似对她无比迷恋的司马昱,也让她费尽心思勾心斗角才维持所谓的“专宠”。
反而是桓歆,这个一开始她所厌恶的狡诈无耻的人,近十年间,面对那么多舆论与家族的压力,从未妥协过。一生一世一双人,不过是当时她为了取信于他随口说出的甜言蜜语,他却奉若山盟海誓,无论是经历分离还是她的背叛,都始终坚守着对她的诺言。他甚至愿意为了她的一句谎言,甘冒天下之大不韪,成为一个佞臣贼子改朝换代,只为给她一个光明正大的名分。
他以前或许生涩懵懂,常常做出让她反感的事。可这些年,他却也渐渐在改变,不再是只顾自己。他愿意去想怎样让她高兴,愿意改正自己身上让她不喜的地方。
他讨她欢心的举动也不高明,只会送些奇珍异宝,华服美饰,从未让她高看过一眼。这些东西她不看重,于他而言却也不是唾手可得的。他这二三十年的人生,从不曾像别的大家子弟一样清闲舒适过。在不到而立就掌控这世间至高的权势,能年节生辰从不间断地拿出那么多世人奉若珍宝的东西给她,他付出的不止是汗水,还有心力,甚至各种与刀光剑影擦身而过的危险。
他不善甜言蜜语,却一直把她的喜好心愿时刻放在心上,用最真实的行动来爱护她。
他不懂诗词书画,不能与她文意相通,琴瑟和鸣,却竭尽所能地给她他所认为的这世间最好的一切。
在他面前,她也不是一向所伪装的那般高洁,纯善。她的坏脾气,满口谎言,睚眦必报,他通通都知道,却都愿意包容并放纵。
原本的疑虑,经过四年的时光见证,也已经逐渐土崩瓦解。如今的情势,她还有什么理由去拒绝这样一个男人。
李氏一死,她便失去了在这世上唯一的亲近之人,往日心心念念着为李氏报仇,现在仇也报得差不多了。虽说有些孤寂,她却总是还要活下去的。
抬首望着眼中满满都是她的桓歆,她头一次主动而心甘情愿地轻轻抓住他的手。
桓歆对她的心境变化似有所感,也轻轻回握住了她的手。
回到书房,桓歆继续批阅奏章,桓姚去外间让人打水来整理了一番妆容,却并未像往日一样离开,而是在桓歆的身边,搬了一张椅子坐着看他处理政事。
桓歆见状,有些受宠若惊,担心她坐着无聊,道:“我把手头这几本看完,陪你出去走走。”
“正事要紧,等你做完了再陪我。”桓姚坚定地道,不容他反驳。
桓歆只好加快了手中批阅奏章的速度,打算处理完今天的这一批,和桓姚一起回广明宫。
桓姚在一边看了会儿,渐渐觉得有些无趣了,便给桓歆磨起墨来。如玉美人在侧,幽香盈盈,桓歆第一次觉得,处理政事也是如此让人心情愉悦。
不过,桓姚并非那种喜欢一直腻着男人的女子,待了约摸大半个时辰,便不想等桓歆了,准备起身回广明宫。桓歆要送她,被她拒绝了,“快去做你的事,晚上也好早些回来。”
与性情闲散随意的司马昱不同,当了皇帝后大半时间卧病在床且就不说了,作为辅政大王时实权在握,折子文书也至少要堆半个月以上才能批完。相比之下,桓歆可说是一位极为勤勉的帝王,不管是在江州为官还是登基的这段时日,都常常早出晚归。
一个“回”字让桓歆觉得暖意融融,倒是依着桓姚的话坐回案前处理政务了。
桓姚刚走到门口,见桓歆的近侍阿兴进来,其身后跟着几个小黄门,手头俱都提着食盒。
“娘娘留步!”阿兴恭恭敬敬地对桓姚道。他作为桓歆的近侍,自然知道桓歆打算在政局稳定下来就下旨册封桓姚为后,是以还是沿袭以前的称呼。不管是前朝还是当今,皇后娘娘都是这位,对下面的人来说,其实真真没什么区别。
见桓姚停住脚步,阿兴连忙上去苦着脸告状道:“娘娘您可去劝劝陛下吧,这都快到哺时了,陛下他还没用过早膳呢!这些日子政务繁忙,常常连餐饭都忘了!”
桓姚通过阿兴这一说才知道,桓歆这几天经常忙得只吃一顿饭,也不用点心,常常是吃了朝食就不吃哺食,吃了哺食就不吃朝食,甚至有时候一天都滴水未进。也就只有回到广明宫,若见她在用宵夜,这才陪着多进些饮食。
阿兴很清楚,桓姚但凡肯说一句话,恐怕比他们这些下人以死血谏撞死在桓歆面前都要管用。他并非阉人,是以不好跟着桓歆去广明宫,今日也是难得见到桓姚来勤政殿。
桓姚让阿兴先进去,她打算先看看桓歆的态度。
“陛下,该用膳了。”
“放着罢。”桓歆随口吩咐了一句,却是埋首案中,连头也没抬。
阿兴不敢多劝,退出来,给了桓姚一个无奈的表情。
桓姚走进去时,桓歆以为是侍人又来催促,便冷声吩咐了一句:“放好了便退下。”久不闻动静,抬起头来,却见桓姚站在殿里,似笑非笑地看着他,顿时有些惊喜又有些尴尬,“姚姚,怎么是你?”
“已是哺时了,便想在三哥这里用了膳再走。”桓姚挑眉问道,“三哥难道不乐意么?”
“求之不得。”桓歆立刻答道,他当然是想有更多时间和桓姚在一起的,不管做什么都好。
桓姚面上露出满意的微笑,对他伸出手,撅撅嘴道:“那还不快走?”
桓歆立刻就放下批了一半的折子,走过来牵着桓姚的手,一同去旁边摆膳的偏厅用膳了。
在桓姚的监督之下,桓歆老老实实地用完了一顿哺食。
“我可是听人说,三哥每天都不按时用膳呢。政务放在什么时候做不行,身子却是等不得的,饿出肠胃病症来了怎么办?”吃完了桓姚才开始“兴师问罪”。
“不妨事的,三哥身体好得很。”桓歆对此不甚在意,不过,桓姚一瞪他,他便立刻改口了,“那以后按时用膳就是。”
桓姚见他不太经心的样子,故意做出严肃的样子道:“我可每天都要让阿兴给我汇报的,还会不定期查岗,你若是敷衍了事……”说着,笑眯眯地伸手轻轻捏住了桓歆的耳朵。
“记下了,小人一定谨遵皇后娘娘懿旨!”桓歆握住桓姚捏住他耳朵的手,也跟着笑了,他家姚姚,这是要往悍妻的方向发展啊。
不过,看着桓姚认真的神情,他却觉得胸口处被谁轻轻挠了一下似的。往日在江州时,他一忙起来也常常与如今一样顾不上吃饭,但桓姚却从没有如此关心过他。上心与不上心的区别,其实很容易就感受到了。桓姚如今,是真的开始学着关心他了。这么多年来,他也算有些守得云开见月明了吧。
自此以后,桓姚偶尔有兴致了,也会在白日里来看看桓歆,他批折子,她就在旁边看看书,或者帮着磨墨,红袖添香,倒让桓歆觉得处理政事的速度都加快了不少。时间在一片平静中,很快走向新的一年。
咸宁二年冬,简文帝薨,浔阳侯桓歆围建康,立国号为楚,改元宣武,史称楚□□。
《楚史》有载,宣武元年二月,帝欲迎前朝简文帝之妻桓氏为后,举朝哗然。
此事需从宣武元年正月里说起,大臣们休朝归来,便将桓歆的后宫大事提上了议程。
桓歆身为人主,今年已经二十八岁,不仅没有子嗣,还未曾婚娶。若桓歆非以暴力篡位,按照正常皇位继承人的选择标准,无论如何都是轮不到他这样一个在子嗣方面有严重缺陷的人当皇帝的。
桓歆登基时日尚短,虽然实权大多掌握在自己人手中了,但前朝的降臣中仍有许多官位并未挪动。这些多数是文官,桓歆武将出身,重军政,自己本身也不乏治国安邦之能,是以以前对文官重视程度不高,并未太刻意培养过相关方面的人才。以往只有那么几个州,倒也还顾得过来,如今扩大到全国,光是京官就有好几百人,一时之间要完全接替,手中的人才倒有些青黄不接了。
政变之后,如王谢这样硕果仅存的一等大世家,是桓歆的重点打击对象,两大家族中为官的,全数被捋了下来,田产物资全都充归国库,是以王谢不复存,许多二三流的中小世家倒冒出头了。因桓歆登基后,对很大一部分前朝官员都未曾变动,看来算是对降臣甚为优容的。但这些人在前朝的角力中本就没争到太多实权,如今也不过是维持原状,心有不甘,难免就滋生出从后宫入手,为自家谋取更多权势利益的念头来。
晋朝时,世家是看不上皇室的。可桓歆却不是前朝那些空架子的帝王,他大权在握,年轻有为,岂能不叫人垂涎。
如今后位虚悬,后宫完全是空白状态,谁都有一争之力,稍有些运气,不定就一飞冲天了。世家们心思活络起来,便开始频频上折子提此事了,说什么后宫不可一日无主,陛下为社稷传承着想,也该对子嗣上心了。
桓歆四年前就暗下决心,要让桓姚成为天下最尊贵的妇人。如今也不过是觉得自己尚未完全把控政局,才没有下旨让宗正寺准备昏礼。因此,这些但凡提到建议他招纳妃嫔的折子,他全都留中不发。
若连自己的婚姻大事都做不了主,他又何必要争取这个皇位。
到二月里,桓姚的伤已经痊愈了,桓歆的敌对派,也被他镇压得差不多了,便在朝堂上公开下令,让宗正准备迎娶皇后的礼仪。
“敢问陛下,将迎哪家贵女为我朝贤后?”
看桓歆的样子,是不声不响就已经有了人选。
桓歆让太监唐力将写着桓姚身家姓名生辰八字的折本递给宗正,这白须老者一看完,立刻道:“陛下……莫非是拿错了本子?”
桓歆毫不迟疑地表示并未拿错。
宗正面露尴尬:“此本是七长公主的。”
七长公主,指的便是桓姚。她虽是前朝皇后,但毕竟是桓歆的亲妹妹,据说又历来与桓歆关系亲厚,如今虽未行册封,朝臣便也按照辈分这般称呼了。
“何卿不必疑虑,孤要迎娶的正是七妹。”桓歆面不改色,光明正大地道。
所有的朝臣,都被震住了,宗正何重也不例外。
回过神来,何重顿时气得面色发红,把手上的本子一摔,怒斥道:“荒谬!陛下,您这是违逆人伦!这昏礼,宗正寺决不筹办!”
可是在这世上,又有谁是她真正喜欢的?对顾恺之虽说曾经有过好感,但其实两人若真的结婚,他却未必能真的在那个大家族里守护住他们的这份情。看似对她无比迷恋的司马昱,也让她费尽心思勾心斗角才维持所谓的“专宠”。
反而是桓歆,这个一开始她所厌恶的狡诈无耻的人,近十年间,面对那么多舆论与家族的压力,从未妥协过。一生一世一双人,不过是当时她为了取信于他随口说出的甜言蜜语,他却奉若山盟海誓,无论是经历分离还是她的背叛,都始终坚守着对她的诺言。他甚至愿意为了她的一句谎言,甘冒天下之大不韪,成为一个佞臣贼子改朝换代,只为给她一个光明正大的名分。
他以前或许生涩懵懂,常常做出让她反感的事。可这些年,他却也渐渐在改变,不再是只顾自己。他愿意去想怎样让她高兴,愿意改正自己身上让她不喜的地方。
他讨她欢心的举动也不高明,只会送些奇珍异宝,华服美饰,从未让她高看过一眼。这些东西她不看重,于他而言却也不是唾手可得的。他这二三十年的人生,从不曾像别的大家子弟一样清闲舒适过。在不到而立就掌控这世间至高的权势,能年节生辰从不间断地拿出那么多世人奉若珍宝的东西给她,他付出的不止是汗水,还有心力,甚至各种与刀光剑影擦身而过的危险。
他不善甜言蜜语,却一直把她的喜好心愿时刻放在心上,用最真实的行动来爱护她。
他不懂诗词书画,不能与她文意相通,琴瑟和鸣,却竭尽所能地给她他所认为的这世间最好的一切。
在他面前,她也不是一向所伪装的那般高洁,纯善。她的坏脾气,满口谎言,睚眦必报,他通通都知道,却都愿意包容并放纵。
原本的疑虑,经过四年的时光见证,也已经逐渐土崩瓦解。如今的情势,她还有什么理由去拒绝这样一个男人。
李氏一死,她便失去了在这世上唯一的亲近之人,往日心心念念着为李氏报仇,现在仇也报得差不多了。虽说有些孤寂,她却总是还要活下去的。
抬首望着眼中满满都是她的桓歆,她头一次主动而心甘情愿地轻轻抓住他的手。
桓歆对她的心境变化似有所感,也轻轻回握住了她的手。
回到书房,桓歆继续批阅奏章,桓姚去外间让人打水来整理了一番妆容,却并未像往日一样离开,而是在桓歆的身边,搬了一张椅子坐着看他处理政事。
桓歆见状,有些受宠若惊,担心她坐着无聊,道:“我把手头这几本看完,陪你出去走走。”
“正事要紧,等你做完了再陪我。”桓姚坚定地道,不容他反驳。
桓歆只好加快了手中批阅奏章的速度,打算处理完今天的这一批,和桓姚一起回广明宫。
桓姚在一边看了会儿,渐渐觉得有些无趣了,便给桓歆磨起墨来。如玉美人在侧,幽香盈盈,桓歆第一次觉得,处理政事也是如此让人心情愉悦。
不过,桓姚并非那种喜欢一直腻着男人的女子,待了约摸大半个时辰,便不想等桓歆了,准备起身回广明宫。桓歆要送她,被她拒绝了,“快去做你的事,晚上也好早些回来。”
与性情闲散随意的司马昱不同,当了皇帝后大半时间卧病在床且就不说了,作为辅政大王时实权在握,折子文书也至少要堆半个月以上才能批完。相比之下,桓歆可说是一位极为勤勉的帝王,不管是在江州为官还是登基的这段时日,都常常早出晚归。
一个“回”字让桓歆觉得暖意融融,倒是依着桓姚的话坐回案前处理政务了。
桓姚刚走到门口,见桓歆的近侍阿兴进来,其身后跟着几个小黄门,手头俱都提着食盒。
“娘娘留步!”阿兴恭恭敬敬地对桓姚道。他作为桓歆的近侍,自然知道桓歆打算在政局稳定下来就下旨册封桓姚为后,是以还是沿袭以前的称呼。不管是前朝还是当今,皇后娘娘都是这位,对下面的人来说,其实真真没什么区别。
见桓姚停住脚步,阿兴连忙上去苦着脸告状道:“娘娘您可去劝劝陛下吧,这都快到哺时了,陛下他还没用过早膳呢!这些日子政务繁忙,常常连餐饭都忘了!”
桓姚通过阿兴这一说才知道,桓歆这几天经常忙得只吃一顿饭,也不用点心,常常是吃了朝食就不吃哺食,吃了哺食就不吃朝食,甚至有时候一天都滴水未进。也就只有回到广明宫,若见她在用宵夜,这才陪着多进些饮食。
阿兴很清楚,桓姚但凡肯说一句话,恐怕比他们这些下人以死血谏撞死在桓歆面前都要管用。他并非阉人,是以不好跟着桓歆去广明宫,今日也是难得见到桓姚来勤政殿。
桓姚让阿兴先进去,她打算先看看桓歆的态度。
“陛下,该用膳了。”
“放着罢。”桓歆随口吩咐了一句,却是埋首案中,连头也没抬。
阿兴不敢多劝,退出来,给了桓姚一个无奈的表情。
桓姚走进去时,桓歆以为是侍人又来催促,便冷声吩咐了一句:“放好了便退下。”久不闻动静,抬起头来,却见桓姚站在殿里,似笑非笑地看着他,顿时有些惊喜又有些尴尬,“姚姚,怎么是你?”
“已是哺时了,便想在三哥这里用了膳再走。”桓姚挑眉问道,“三哥难道不乐意么?”
“求之不得。”桓歆立刻答道,他当然是想有更多时间和桓姚在一起的,不管做什么都好。
桓姚面上露出满意的微笑,对他伸出手,撅撅嘴道:“那还不快走?”
桓歆立刻就放下批了一半的折子,走过来牵着桓姚的手,一同去旁边摆膳的偏厅用膳了。
在桓姚的监督之下,桓歆老老实实地用完了一顿哺食。
“我可是听人说,三哥每天都不按时用膳呢。政务放在什么时候做不行,身子却是等不得的,饿出肠胃病症来了怎么办?”吃完了桓姚才开始“兴师问罪”。
“不妨事的,三哥身体好得很。”桓歆对此不甚在意,不过,桓姚一瞪他,他便立刻改口了,“那以后按时用膳就是。”
桓姚见他不太经心的样子,故意做出严肃的样子道:“我可每天都要让阿兴给我汇报的,还会不定期查岗,你若是敷衍了事……”说着,笑眯眯地伸手轻轻捏住了桓歆的耳朵。
“记下了,小人一定谨遵皇后娘娘懿旨!”桓歆握住桓姚捏住他耳朵的手,也跟着笑了,他家姚姚,这是要往悍妻的方向发展啊。
不过,看着桓姚认真的神情,他却觉得胸口处被谁轻轻挠了一下似的。往日在江州时,他一忙起来也常常与如今一样顾不上吃饭,但桓姚却从没有如此关心过他。上心与不上心的区别,其实很容易就感受到了。桓姚如今,是真的开始学着关心他了。这么多年来,他也算有些守得云开见月明了吧。
自此以后,桓姚偶尔有兴致了,也会在白日里来看看桓歆,他批折子,她就在旁边看看书,或者帮着磨墨,红袖添香,倒让桓歆觉得处理政事的速度都加快了不少。时间在一片平静中,很快走向新的一年。
咸宁二年冬,简文帝薨,浔阳侯桓歆围建康,立国号为楚,改元宣武,史称楚□□。
《楚史》有载,宣武元年二月,帝欲迎前朝简文帝之妻桓氏为后,举朝哗然。
此事需从宣武元年正月里说起,大臣们休朝归来,便将桓歆的后宫大事提上了议程。
桓歆身为人主,今年已经二十八岁,不仅没有子嗣,还未曾婚娶。若桓歆非以暴力篡位,按照正常皇位继承人的选择标准,无论如何都是轮不到他这样一个在子嗣方面有严重缺陷的人当皇帝的。
桓歆登基时日尚短,虽然实权大多掌握在自己人手中了,但前朝的降臣中仍有许多官位并未挪动。这些多数是文官,桓歆武将出身,重军政,自己本身也不乏治国安邦之能,是以以前对文官重视程度不高,并未太刻意培养过相关方面的人才。以往只有那么几个州,倒也还顾得过来,如今扩大到全国,光是京官就有好几百人,一时之间要完全接替,手中的人才倒有些青黄不接了。
政变之后,如王谢这样硕果仅存的一等大世家,是桓歆的重点打击对象,两大家族中为官的,全数被捋了下来,田产物资全都充归国库,是以王谢不复存,许多二三流的中小世家倒冒出头了。因桓歆登基后,对很大一部分前朝官员都未曾变动,看来算是对降臣甚为优容的。但这些人在前朝的角力中本就没争到太多实权,如今也不过是维持原状,心有不甘,难免就滋生出从后宫入手,为自家谋取更多权势利益的念头来。
晋朝时,世家是看不上皇室的。可桓歆却不是前朝那些空架子的帝王,他大权在握,年轻有为,岂能不叫人垂涎。
如今后位虚悬,后宫完全是空白状态,谁都有一争之力,稍有些运气,不定就一飞冲天了。世家们心思活络起来,便开始频频上折子提此事了,说什么后宫不可一日无主,陛下为社稷传承着想,也该对子嗣上心了。
桓歆四年前就暗下决心,要让桓姚成为天下最尊贵的妇人。如今也不过是觉得自己尚未完全把控政局,才没有下旨让宗正寺准备昏礼。因此,这些但凡提到建议他招纳妃嫔的折子,他全都留中不发。
若连自己的婚姻大事都做不了主,他又何必要争取这个皇位。
到二月里,桓姚的伤已经痊愈了,桓歆的敌对派,也被他镇压得差不多了,便在朝堂上公开下令,让宗正准备迎娶皇后的礼仪。
“敢问陛下,将迎哪家贵女为我朝贤后?”
看桓歆的样子,是不声不响就已经有了人选。
桓歆让太监唐力将写着桓姚身家姓名生辰八字的折本递给宗正,这白须老者一看完,立刻道:“陛下……莫非是拿错了本子?”
桓歆毫不迟疑地表示并未拿错。
宗正面露尴尬:“此本是七长公主的。”
七长公主,指的便是桓姚。她虽是前朝皇后,但毕竟是桓歆的亲妹妹,据说又历来与桓歆关系亲厚,如今虽未行册封,朝臣便也按照辈分这般称呼了。
“何卿不必疑虑,孤要迎娶的正是七妹。”桓歆面不改色,光明正大地道。
所有的朝臣,都被震住了,宗正何重也不例外。
回过神来,何重顿时气得面色发红,把手上的本子一摔,怒斥道:“荒谬!陛下,您这是违逆人伦!这昏礼,宗正寺决不筹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