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 方老师的婚事

2

    带着这夏天般的热情,方心宁匆匆赶到了辛县实验中学,参加该校的招聘面试。

    他到现在都这么认为,实验中学选择在盛夏酷暑要他们来,绝对也是一道考题。

    假期里的校园很冷清,地上零星的枯树叶被风吹得跑跑停停,发出吃吃啦啦的声响,像几只淘气的小动物。

    在小花园的角落里,方心宁一眼看到了一棵无花果树。大概是因为自生自长,一副很落寞的样子。他靠近它,抚摸了下它鸭蹼似的叶,如同与一位老友握手。

    顺着显眼处粉笔书写的指示牌,他来到实验大楼一楼的一个大厅里。里面已经有百十号人,个个表情严肃,静静地候着,也有的在那里忽喇忽喇翻书。

    他突然感觉有人在注视他,顺着投过来的目光看过去,哦,就是刚才路上遇到的那两个打着阳伞的女人。

    他向她们微笑一下,算是打了招呼。

    看他望过来,她们二人也对视了一下,笑了,羞涩涩地。

    这次面试,对于前来应聘的老师们说,是很重要的一关,也是最后一关。大家都在仔细听着,叫到自己的号时,便走进一间教室;而从里面出来的,连话也懒得说一句,面无表情地径直离去。这给现场的候考者增添了紧张情绪。

    方心宁抽到的是语文组第16号。他在心里默念着:“要顺,要顺……”他极力地要让自己静下心来,可这一招一点儿也不管用。他便自言自语地口述眼前所见:大家都在积极准备,工作人员都一脸严肃,楼里楼外干干净净,窗外就是绿化得很漂亮的校园……

    他嘟囔出了声,引得近旁几位老师怪怪地看着他。

    嘴里这样说着,目的是想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可他的心思还是不自觉地回到了从前。

    四年前,方心宁从省城师范大学毕业后,就来到家乡辛县的黑山镇初级中学任教。当时因为与季梅婷的关系正处在最冷淡的时候,特别不想去辛成市工作,再考虑到年迈的母亲一个人在家,自己时不时还要回家照顾,所以他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他是他们班里唯一一个选择了乡镇中学的学生。

    他至今还清晰地记得,那时从远处看黑山镇中,院墙上刷的一行大字特别醒目: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教学楼上也悬挂着八个血红的大字: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能在如此受社会重视的学校里工作,不正是自己无悔的选择么?

    老校长见了他后兴奋异常,怎么形容呢?反正他说话的时候,话语里有一种老太太买菜时多抽了人家一棵芫荽的那种沾沾自喜,那表情呢,活像一个孩子磕伤了膝盖刚欲张嘴大哭却意发现一枚渴求已久的硬币,瞬间就能变出笑脸。

    带着热血沸腾的劲头,他恨不得马上扎进教室,使出自己浑身的本事,给同学们好好上几节。他也确实用自己的认真与努力赢得了同学们的心。

    不久后,方心宁就了解到,在这所拥有近百名教职工的学校里,他是那四五年间分配来的仅有的三名大学生之一。直到最近一两年,县城里实在不好安排了,分配到这里来的大学生才多起来。位置偏僻,硬件设施也差,事先了解学校底细的人一般是不愿到这里来的。

    这所学校,除了集资建的一座崭新的教学楼和一圈还算完整的围墙之外,再也没有象样点儿的建筑了。尚未整平的操场到处乱石横卧,一副锈迹斑斑的篮球架从老校里搬来后就从没立起,干尸一样斜躺在校园的角落里。

    据说他来的时候学校就已从老校区搬来两年多,一直就这样;及至现在他想要离开它的时候,也依然没有丝毫改变。

    这四年中,最让他想不到的是扣工资的事情时常发生。修路,扣你五十,订报,扣你一百,过节发桶花生油,也要在下个月按市场价从工资里抵扣。即便这样,教师们工资也总不能按时发放。学校不断推出这样那样的校规校纪,生搬硬套外地经验,大搞所谓的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岗位目标责任制和等级工资制等等改革,结果画虎反类犬。领导与老师原应齐心协力搞教学,生硬的改革却让他们成了对立斗争的两派。学校一味看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导致老师们每天都布置大量的作业,让学生们天天疲于应付,而方心宁尝试的“小组合作教学法”,不仅没有得到学校的支持,还被扣以“不务正业”的帽子。

    让方心宁真正受刺激的,或许该说是那次噩梦般的见闻。

    那是四月份的一天,他所带的班里有几个学生不去上体育课,偷偷跑教学楼一个角落里下起了象棋。方心宁知道后,就找他们几个谈心。

    “操场不平整,跑步把脚崴了。”一个学生的话明显是应景的。他看着方心宁,试探着这样说。其他人纷纷这样附和。

    组团崴脚?好吧,方心宁拉出架势,要查看他们的伤情。

    就在这时,一辆警车直奔他们而,吱得一声停到他们身边。

    车上跳下来几个人,问道:“谁是赵亮。”

    方心宁就指了指正在上体育课的一位青年教师。

    这个赵亮是才参加工作一年多的大学生,学政法的,长得高高大大,在大学里担任过篮球队队长,校领导根据学校里的师资情况,让他临时带体育课。

    几个人围过去,问道:“你就是赵亮?”得到肯定的回答之后,其中一个身穿警服却没佩戴警用标志的小伙冲上去,一脚把赵亮就踹倒在地,然后几个人蜂拥而上,铐起他来。赵亮没有任何防备,被铐起来时还一个劲地问为什么。

    方心宁下意识地过去想护住他,不让对方带走他。那个莽撞的小伙子双目圆睁,用生硬的口气说:“你要妨碍公务?”不容分说,把方心宁推到一边,紧紧扯着赵亮往外走。

    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正在上课的老师,一个人高马大的小伙子,就这样被连推带搡地带走了。警车傲气地尖叫着,绝尘而去。那声音,就如一根根毒针,深深刺痛了方心宁的心——好像就是自己这么轻轻一指,才让赵亮遭此横祸。

    第二天,老师们都听说了事情的原委:赵亮被人告了状,罪名是“**幼女”。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整个黑山镇顿时像炸了锅一样,传言如四溅的碎片与尘埃般迸发弥漫。其时,邻县刚刚传出某小学副校长猥亵数名女生并每人给20元“封口费”的丑闻,赵亮的事再一传,就如火上浇油:“镇中女生被老师糟蹋了。”“现在的老师连最起码的道德底线都没有了。”

    从那一天起,方心宁就觉得抬不起头来,跟自己干了那种事一样。想到自己的处境,从来都是安于现状的他,竟然开始后悔了:难道这里就是自己要大干一场的地方?当读到远在辛成日报社工作的女朋友季梅婷的一封封来信时,他的情绪更会一落千丈,连自己也觉得,与她的距离已远不是辛县到辛成这一百多公里了。

    他终于下定了决心,要用自己的能力,主动去改变现状。

    为此,他很在乎这次应聘的机会。

    “16号。”一位戴眼镜的男老师从教室里伸出头来喊。一缕头发一下耷下来,遮住了眼镜。这位老师真像是哪部电影里见到过的土匪特务。

    方心宁深呼一口气,应声跟了进去。

    直到这时,他才知道是要抽篇课文来说课,准备的时间只有20分钟,而他带来的那大包材料却被人家工作人员收走了。

    方心宁抽了题目,但脑子里嗡嗡一片。20分钟的时间转瞬即过,他感觉自己就是一个赶赴战场的英雄,悲壮情绪油然而生,什么黑山镇中,什么季梅婷,统统搁到脑后了。

    说完课,一位面试官突然发话:“请用一句话来概括你心目中的语文。”方心宁说:“生活处处是语文,最高境界是不教。”面试官问:“那你能简单解释一下这句话的意思吗?”方心宁说:“我崇尚大语文教育,叶圣陶先生也说,‘教是为了不教’,老师最有意义的工作是把学生领进门,激发学生主动到里面去品味,去发现,去创造……”

    “好,你可以出去了。”面试官打断了他的话。

    临场的准备,对于他来讲,几乎没有起到多大作用,最终还是靠平时那点积累。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说课亦然——在别人看来,这堂课也许还有点儿可圈可点的地方,到了自己这里,也只会是不满意的地方更多;而今天,在这样紧张的情况下,他所感到的,除了遗憾,还是遗憾。

    他想到了黄花生的话,真是句句在理。几年来的辛勤工作,就算是为今天在做准备吧——时时刻刻的辛苦,都是在为下一分钟做准备。

    毕竟太在乎这次面试了,他忽然觉出手心里热热的,湿湿的。

    两个女人还盯着他看,那眼神,让人读不懂!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