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频小说 > 世家庶女

141:顺路

    世家庶女,141:顺路

    十月中旬的京都,虽没下雪,也冷得使人恨不能天天儿窝在热炕头里。爱殢殩獍窗外寒风呼啸,而楚云飞身在的那个地方,九月就开始下雪,寒冷的程度,比起京都有过而不及吧?

    不晓得送去的皮靴子暖不暖和?这样的严寒又如何行军作战?即便扎营修养,在酷寒的天气里,怕是吐口热气立即都要结冰。想着想着,肚子里的小崽子踢了一脚,畏寒的体质,让明玉不得不多多穿些衣裳,愈发臃肿沉重的身子,使她万分不想动弹,好在,临盆的日子越来越近。

    只是,肚子里的小东西不安分,可这劲儿地动来动去。好吧,她们娘俩也不能输了。明玉扶着炕头,香桃忙丢了活计过来搀扶,外头太冷,也只能在屋里走走。

    好在这屋子有地龙,烧的旺盛,即便不生炉子也足够暖和。香桃扶着明玉慢慢儿走了几圈,周嬷嬷撩起帘子进来,身后跟着朱管事家的,她们才从外头进来,冻得双颊泛红,落英忙倒了两杯热滚滚的茶送去,笑着问:“这一回又送了多少柴火来?”

    周嬷嬷吃了一口茶,笑道:“大抵能用到过年吧,前儿送来几大车,今儿又送了几大车,这会子都堆成山了。”

    明玉微笑道:“朱管事费心了。”

    朱管事家的忙笑道:“都是自个儿家山上的柴火,若是不够用,奶奶只管打发人给奴婢们说一声,自家没有了,外面也买得到。”

    明玉笑着点头,朱管事家的又拿出红绸包裹的二百两银子来,笑着道:“这是山上木材买了得来的银子。”

    之前朱管事就提议把山上的树砍伐了种植果树,即便京都这头果林不少,但仍旧需要外地往京都供应,毕竟京都的人购买能力强。

    明玉没收,笑着请朱管事家的坐下,香桃也扶着她去铺了羊毛毯子的榻上坐下,明玉笑道:“朱管事想必已入账了,这银子你们收着,那些田产地产才买回来,也无积蓄,明年开春要用银子的地方多,眼下山林开辟出来,明年就要买苗子、雇人栽上。”

    朱管事家的晓得明玉信任他们才叫他们收着,她性子也爽快,不多说这些。谨慎地将银子收回去,笑着问:“奶奶快生了吧?”

    明玉不觉摸了摸肚子,里头的小东西终于安静下来,点着头道:“太医说就是下个月初,最迟下个月中旬。”太医是韩氏找来的,一位年纪六十多的老太医,听韩氏说,韩夫人怀的三个孩子,都是这位太医把脉。只是如今他已不再太医院供职,带的徒儿也能独当一面。

    想到这里,明玉不觉叹了一声,六哥和六嫂似乎不合呢。

    朱管事家的又笑道:“夫人终于能抱上孙子,想必也十分高兴。”

    是啊,昨儿秦氏还过来,把临盆需要的物件儿又仔仔细细检查了一遍。

    周嬷嬷不觉瞧了瞧外头阴沉沉的天色:“今儿夫人去庙里祈福,这天寒地冻的,劝也劝不住。”

    朱管事家的笑道:“听奴婢婆婆说,咱们夫人小时候就是这么个脾气,要做什么无论如何都不听劝的。”

    可不是朱管事说的这般?明玉没少劝,但也明白秦氏是担心楚云飞和自己生产,虽祈福不一定管用,至少是个寄托,倘或如此能叫她安心,非要拦着反而不好。

    朱管事家的吃了几口茶,就问起明玉临盆的预备工作,周嬷嬷道:“一切都妥当,只是,乳娘没找着合适的。也寻了些时日,都没夫人看得上的,不过六奶奶晓得后,说她也帮着寻。”

    朱管事家的听如此说,本还想推荐认识的人,可既然已有娘家嫂子帮着寻,何况人家的身份什么样的人寻不来?只得打住不提那话,笑道:“陈六奶奶对奶奶真好,有这样的娘家嫂子,真正好福气。”

    明玉笑起来,虽然她们三姊妹都嫁人了,但韩氏真的对她们好的没话说,有时候明玉都不好意思。正说着,门上的婆子急匆匆跑进来:“陈六奶奶来了!”

    明玉不由站起身来,周嬷嬷和朱管事家的也忙站起身,就要出去迎接,帘子已撩起,韩氏裹着织锦镶毛银鼠尾大氅,手捧暖炉从外头进来,嘴里道:“这两日真够冷的,怕是要下雪了。”

    脱了大氅明玉拉着她去里间炕上坐,等香桃送了茶来,韩氏吃了几口就道:“乳娘已找着了,今儿带来你瞧瞧。”

    说罢给身边的大丫头夏雨打了眼色,夏雨福福身出去。明玉感激道:“让嫂子费心了。”

    “别说这些客气话,你们在京都的时日不长,胡乱寻了人不知根知低,用起来也不放心。”

    这倒是实话,她们本来就没打算在京都长住,又不可能去直估或南京寻人,短期的竟不好寻。其实明玉更想自己奶孩子,她小时候就吃得生母傅姨娘的奶水。

    明玉把自个儿的想法说了,韩氏笑道:“我也是吃的我娘的奶水,只不过,我瞧着你身边,这几个丫头倒是稳重又忠心,可她们毕竟没照顾过小孩子,周嬷嬷和伯母年纪大了,初生的小孩儿又爱闹腾,你生了孩子体弱,月子里更要好好养着,乳娘却不能少的。”

    正说着,夏雨带着一位穿着干净,圆脸,约莫三十来岁的妇人进来。周嬷嬷瞧着暗暗点头,虽明玉说要自己奶孩子,可眼下也不晓得奶水是否充足,这位妇人虽穿的厚实,也可见身形壮实,胸脯胀鼓鼓的。又是韩氏寻来的人,自可放心。

    明玉问了姓名,这妇人说话自然大方,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缝,一团和气,明玉心喜,又谢了韩氏一回。韩氏笑道:“既决定,下个月初就来吧。”

    那妇人却显得为难,道:“我们就住在城里,当家的贩卖些小玩意儿,到贵府也不远,不如等奶奶起动了奴婢再来。没得找来了,奶水要回了。”

    明玉和韩氏不明白,周嬷嬷却明白即便没有孩子吃,将奶水挤掉了,奶水也要回。周嬷嬷做了解释,明玉和韩氏微微红了脸。这位妇人夫家姓云,明玉问道:“云妈妈家里孩子多大了?”

    “五个月了。”

    五个月的孩子也需要吃奶,何况,即便寻了乳娘,明玉还是想自个儿喂,点头:“那就照云妈妈说的办吧,把住家地点告诉我们。”

    云妈妈没想到这么爽快就答应了,反愣了愣,脸上露出喜色,福福身道:“谢谢奶奶!”

    她已生了三个孩子,自是有不少的经验,性子大方,又细说起如何带孩子。明玉和韩氏都听得入神,周嬷嬷见她说的头头是道,不觉也听了进去。到了午时,明玉留下她吃了午饭,韩氏已与四太太说过今儿来瞧明玉,吃了午饭回去。

    周嬷嬷带着云妈妈下去吃,明玉和韩氏在屋里摆了一桌,吃过午饭,韩氏出对香桃等人做的小孩儿衣裳十分感兴趣,拿着细瞧。香桃和落英换着吃了午饭,进来扶着明玉在屋里走动消食。

    韩氏手里拿着一双虎头鞋子,笑道:“初生的孩子用不着这样小的吧?我娘家侄儿小时候足足裹了一个月,出了月子才穿呢!且这鞋子也太大了些。”

    “那时预备着明年冬天穿的!”明玉说着叹了一声,“我这里左右没什么要紧的事儿,她们也都闲着。”

    “我也做了两套小孩子衣裳,只是还没做好,你们竟做到明年要穿的了——”

    明玉多走几圈就腿酸,叫香桃扶着去炕上坐着,与韩氏说起话来。

    “……五嫂快生了吧?我记得她比我要早些。”

    韩氏点头:“前儿去瞧了,大抵就是这一天两吧。三伯母不在京都,身边竟没个长辈。”

    对于五奶奶来说,三太太不在反自在些,话说回来,明珍回淮安老家已快半年之久了,现在还没回来,怕是要等到明年开了春。淮安那头又没信儿送来,不晓得明珠的事到底怎么样。比起这些,明玉更关心六哥和六嫂的状况,想到这里,少不得细细盯着韩氏瞧。

    韩氏略垂着头,光洁的脸上,那双眸子看起来清澈如泉,比起上次回娘家瞧见时,眼底的郁色消失了,盯着手里的小鞋子,笑容十分柔和。

    一抬头迎上明玉的目光,愣了愣问道:“十三妹妹看什么呢?”

    明玉忙摇头,迟疑了一会子还是没忍住,问道:“六嫂和六哥没事儿吧?”

    问了就后悔,毕竟是夫妻之间的事。韩氏却不自在地垂下头去,微微红了脸。明玉忙转移话题,韩氏垂着头,半晌才笑着低声道:“我们没什么事儿。”

    瞧她一点儿也不反感的样子,明玉放下心来,笑道:“其实六哥很闷,他话少,用老太太的话说,就是锯了嘴的葫芦。”

    韩氏笑起来,道:“这说法倒贴切。”

    现在想想,陈明贤大抵是寻不到什么话说,才反复说家里的事和她们姊妹。她嫁给他,虽如今在京都,可淮安那个老家不可能永远都不会回去,多说老家的事,等她也去了淮安,对家里的事也能知道多一些。换而言之,他将家里的事都说了,才说起这三个姊妹。横竖,是自个儿多心。

    明玉惊奇地盯着韩氏,她好像没说什么可韩氏这会子连耳根子都红了,眨眨眼问道:“六嫂又想什么?是不是六哥……”

    说着贼笑起来,韩氏没好气瞪了她一眼,虽脸红不已,却正色用训斥的口吻,道:“一直觉得你们姊妹性格不像,竟是我错了,你和十妹妹都一样不晓得害臊,嫁了人说话就没忌讳了!愈发不成体统。”

    明玉十分无辜:“嫂子冤枉啊,妹妹没说什么呀。”

    韩氏哼了一声,讲起道理来,明玉笑着恭耳细听,韩氏说着说着,就不顺了,想起那日早上的事,他们夫妻第一次交心畅谈,最后导致陈明贤差点儿误了时辰。心结打开,相处也坦然起来。

    陈明贤,也是说得出做得到的人吧!

    晓得六哥和六嫂冷战结束,明玉也十分替他们感到高兴,却没想到,陈明贤会来接韩氏。

    陈明贤吃了一口茶,轻轻咳嗽一声,淡淡道:“正好顺路,来瞧瞧妹子。”

    顺路?明玉对京都再不熟悉,也晓得这里和翰林要绕一大圈呢,何来的顺路一说?

    明玉促狭地笑道:“六哥嘴巴不老实呢,可别把妹子的孩子教坏了。”

    陈明贤又道:“今儿跟着梅大人,中午去梅大人府上吃了午饭。”

    “依稀记得梅大人府邸与翰林隔了两条街,是相反的方向吧?”

    陈明贤闭嘴不说了,明玉也不敢狠打趣,笑嘻嘻送走他们。

    隔了两日,五奶奶那头送来红蛋,五奶奶平安生下一位六斤八两重的男孩,母子平安。洗三礼那天,明玉穿得厚厚实实和秦氏一道去凑了个热闹。三老爷还没回京都,五爷一个大老爷们也不便住持大局,亲自出面请四太太去忙了两日。洗三这天,明菲、赵夫人、明芳、柳夫人、潘大奶奶都来了,就连韩大奶奶也来了。

    明玉是头一回见,韩大奶奶侯门出身,土生土长的京都人,二十五六岁光景,已生养了一子一女,身形高挑,婀娜多姿。白皙的瓜子脸上一双漂亮有神的丹凤眼,说话爽利,瞧着就是一个精明能干的人。

    五奶奶的孩子还没取名,红彤彤胖嘟嘟鼓着一双圆溜溜的眼睛十分惹人怜爱。五奶奶生产顺利,发动到孩子出来,不过两个时辰,养了两日,精气神儿都不错。连韩大奶奶都十分羡慕她,道:“我女儿出生时,足足痛了一天才出来。”

    一般来说,生第二胎要顺利许多。明玉听着,就忍不住去摸自个儿的大肚子,日子愈发近了,她即期待又有些紧张。

    洗三礼进行到一半,王夫人姗姗迟来,等洗三礼结束,瞧着胖嘟嘟的孩子就忍不住从乳娘怀里抱过去。那孩子被折腾了一会子,哭闹着,王夫人轻拍轻哄,孩子竟慢慢住了哭声,乌黑的眸子映着王夫人慈爱的笑脸。

    五奶奶身边的嬷嬷见了,不由暗暗叹气,幸而明珍不在京都,若晓得王夫人这般,只怕又有一场气受。

    她给乳娘打了眼色,乳娘心领神会,只说孩子该吃奶,王夫人这才十分不舍地将孩子交给乳娘,叹道:“亲家夫人真是有福气,得了个大胖孙子!”

    屋里众人对王家的事都略有所知,王大奶奶生了个不足的孩子,王夫人这话自是没人去接,且不由得面面相觑。王夫人似无所觉,笑问嬷嬷:“孩子可取名没有?”

    嬷嬷摇头,微笑道:“五爷说等老爷回来再定名。”

    王夫人暗自点头:“是该叫长辈的取名,沾沾长辈的福气。”

    这话大家又不晓得该怎么接了,明珍的孩子王大人取了大名,王夫人取了个小名,明珍不喜自个儿替孩子改了名。不晓得王夫人是不是故意的,但今儿来了之后也不过说了这么几句话,可听着句句皆是对明珍不满似的。

    嬷嬷含含糊糊应了一声,屋里的气氛冷下来,比不得先时热闹,大家伙坐着吃茶。王夫人吃了一盏茶,起身去瞧五奶奶,之后就先告辞了,连午饭也没留下来吃。

    说起来,这屋里除了陈家本族人和已出阁的女儿,亲戚方面只有四房的亲戚,五奶奶娘家人还没来,而王夫人才是正儿八经的三房亲戚,三太太的亲家。不管多要紧的事,既然来了,也没得还没做热就走的理儿。

    不过,她走了,屋里的气氛也慢慢好起来。大家都是聪明人,不会去议论王夫人什么,留下吃了午饭,又去瞧了一回五奶奶,便相继告辞。

    送走韩大奶奶、潘大奶奶、柳夫人、明芳,明玉、明菲也进来向五奶奶告辞。

    五奶奶穿着家常服,身上盖着被子,背后垫着枕头半坐着,才听嬷嬷说起王夫人说的那些话,脸色不虞,叹道:“也不晓得七妹妹到底怎么样了,这么长时间,竟没送个信儿来。”

    五奶奶是真正关心明珍、明珠这两位小姑子,说着眉头愈发蹙得紧了,十分忧心地道:“她离开京都这么多,屋里又有哪么个人,若宪哥有个三长两短,以后的麻烦事儿就越来越多了。”

    嬷嬷劝道:“姑奶奶别瞎想这些,想也没什么用,眼下才生产了,要紧的是把身子骨养好。马上就年底了,事儿又多。”

    五奶奶轻轻点头,眉头却没松开,不管王夫人是有意还是无心,但自个儿的亲孙子都没抱一回,却抱着她的孩子欢喜,就算不是做给陈家人看的,也可见他对月份不好的宪哥忌讳有多深。

    明菲又劝了几句,五奶奶想着上回陈明贤成亲,大奶奶说宪哥情况好些了,心里稍安,才重新露出笑脸来,道:“不管大人做了什么,孩子毕竟是无辜的,只盼着宪哥能真正好起来。”

    而明玉想着王夫人刚才的表现,心里不由冒出一个猜测——李姨娘是不是怀上了?

    宪哥的情形,连太医也说是养不活的,不晓得能撑到什么时候。往坏了的方面想,若是宪哥真没了,李姨娘生了儿子,岂不是成了长子?三太太、明珍自是不肯,可王夫人只想要个健健康康的孙子,这不过是人之常情罢了。

    五奶奶这样忧心忡忡,怕是也这样猜疑。明珍、三太太回了淮安以后,除了三老爷在京都时偶尔去王家,她却再没去过,明珍身边的人,只留个雪鸢,可那个丫头也被王志远收了房,竟不好叫她出来,王家什么情形,五奶奶根本无从而知。

    陪着五奶奶说了一会儿闲话,明菲、明玉出来预备去辞别四太太、韩氏,却不想竟遇见陈明贤。明菲就笑道:“六哥又来接六嫂了?”

    陈明贤肃然盯了她一眼,道:“顺路过来瞧瞧。”

    “又是顺路,天下的路到六哥这里都顺了呢!”明菲说完,已忍不住掩嘴笑起来,明玉也盯着陈明贤不自在的模样发笑,不巧韩氏从屋里出来,见陈明贤就扬声问:“六爷怎么来了?”

    明菲、明玉齐齐笑道:“顺路就来了。”

    韩氏白了两个小姑一眼,又眼前一亮,朝着明菲、明玉身后某个人福福身:“十妹夫也顺路来了。”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