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姑姑让你进宫见朕做什么?”
御书房萧绎见到了姑姑派进宫的人,他淡淡开口,没有等对方回答他看向南阳派进宫的人:“还有你。”
跪在下面的两个人听到皇上的话,马上把自家主子交待的话说出来。
长公主派来的人先说,南阳郡主派的人等对方说完才开口。
萧绎没有说话,听着。
良久。
萧绎知道自己猜得没错,姑姑和南阳果然派人来问他接下来如何处置的:“朕早就打算,你们出宫后——”
不知道萧绎和这两人说了什么,没有多久,两人退出御书房,出了宫,萧绎背负着双手,一脸冷冽,李氏那件事他会亲自查。
一个个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东西,也敢和朕作对,想要害自己心肝。
“来人!”
他猛的走回御座,对着外面。
“……”
萧绎处理了所有人事,回到寝宫后,仍然什么都没有说,看着臭小子围着他的小公主打转,心肝在一边笑。
萧绎觉得这样才是他最想要的。
第二天,上朝,萧绎坐在御座上。
“有事请奏,无事退朝!”总管公公话落,下面站成两排的文武大臣相互看了彼此一眼,其中一个上前。
“臣有事请奏陛下!”
萧绎脸色变得不好看,下面文武大臣似乎知道什么,看了一眼上面的皇上,一起看着中间的人。
中间有事请奏的是赵御史,这位赵御史因出生寒门,一向公正严明,号称铁面无情,最是喜欢上奏。
弹亥,性子直愣,得罪了不少的人,只要哪家有点鸡毛蒜皮的都会被弹亥,因而很是不受待见。
不过这位赵御史连皇上的错都敢挑,皇上也没见怎么样,再说皇上就算仗责,人家赵御史可是一直想名流青史的,大家也就抱着惹不起躲的心思。
而萧绎,没有哪个皇帝喜欢整天指出自己不对的臣子,只是由于这把刀还算好用,就一直留了下来。
可是现在他看着跪在底下的人,心情不好了。
这就是个混不吝的。
他有点后悔把这个东西留到现在,来给自己添堵了。
以前的事他可以不放在心上,可是事关心肝,那是他的底线,这混不吝的东西也在凑热闹。
萧绎很不满,很不悦,一把好刀当然用在该用的地方,要是有一天反伤了主人,那个时候就只有扔了。
只是现在还不到时候。
萧绎压下心头的不悦。
“说!”
他居高临下的扫了一眼下面所有的人,想要看看是不是有人在背后指画,见所有人都低下头,他对着那个混不吝的东西。
下面的各大臣哪敢和皇上对上眼。
他们各怀心思,等着赵御史像往日一样。
萧绎收回目光哼了一声,旁边的总管公公也盯着下面的人,他知道皇上很不高兴,皇上很想把赵御史拖下去。
“启禀皇上,臣听闻宸贵妃娘娘并不是杜尚书之嫡次女,而是前定远侯夫人杜氏?事关二皇子昭阳公主,事关前定远侯,请皇上明查,事到如今,到处都是关于宸贵妃娘娘的流言,身为后宫贵妃,若为真那么是不是该有所处理,要是假,背后的人也该抓出来。”
赵御史就是赵御史,跪在下面,昂着头。
说完还看了杜尚书一眼。
那眼神——
杜尚书直接跪倒,脸带苦笑,他早就知道会牵连上他,谁叫他是宸贵妃的‘亲爹’呢,在流言传开后,一家人就商量过了。
商量过怎么办。
最后一家人都决定还是看皇上的,只要皇上还宠爱宸贵妃,要他们如何就如何,皇上可是掌握着他们一家的生杀大权。
“臣有罪!”再多的他不说,跪在地上,请罪。
有没有罪只是一个表态,主要是皇上。
显然他们一家商量的是对的,皇上明显还是护着宸贵妃的,一直以来他们家都是以皇上的态度做的。
砰一声响,杜尚书跪在地上,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赵御史觉得这老杜还算识趣,其它人可不觉得。
都看向皇上,萧绎直接让杜尚书起来:“你起来,不如请罪,你何罪之有?”
语毕瞪向地上那混不吝的。
赵御史依然不觉皇上怎么,下在的大臣都有点为他急了,也知道皇上大体的意思了。
不过杜尚书并没有起来,跪在地上。
萧绎看了一眼也不管。
啪一声,萧绎手重重的拍到龙椅上。
整个大朝一静。
下面的各大臣动也不敢动,只有赵御史还是昂首等着,总管公公一边是担心陛下一边简直不忍心看。
这个混不吝的。
萧绎恨恨瞪着下面混不吝的东西。
这狗东西这样说出来,果然敢,这是要把心肝放在台面上来,把他的心肝架到火上烤啊,虽然话没错。
这个狗东西是不想活了是吧。
嫌命太长,还是以为朕真是能一直忍下去?萧绎想到那背后的人更是恨,那背后戳着这混不吝的东西的人更是可恶。
是知道朕不会拿这狗东西出气?简直就是和朕作对!
“很好。”他深深闭了闭眼,才又睁开,赵御史动也不动一下,在他眼中皇上一向还算圣明,相信皇上一定会像以往一样。
他不相信宸贵妃会影响到皇上。
皇上是明君,宸贵妃杜氏不过只是后宫的一个妃子,贵妃,再是得宠又如何,何况现在身份存凝。
果然,皇上还是和以前一样。
赵御史就要再说。
“你的意思是说朕的宸贵妃有错?朕怎么不知道朕的宸贵妃错了?不过是一些子虚乌有的流言,值得你这个御史特意上书?”
萧绎再也忍不住,冷笑道。
赵御史有些傻眼,皇上怎么了?
各大臣倒是不意外,看皇上方才的话就知道,皇上那么宠宸贵妃,总管公公觉得陛下肯定还压着火,果然,萧绎冷冷的:“有这个闲心不如找一些正事做,黄河流民来年就要遣反回乡。”他冷冽的扫过各大臣,眼中含着警告。
看都懒得再看那混不吝的狗东西。
下面的各大臣全都跪下,头也不敢抬,皇上发怒了,总管公公也跟着扫向下面的大臣,赵御史额头上隐隐见汗。
皇上为什么?宸贵妃不过后宫一个女人。
皇上糊涂了吗?
皇上为何如此生气?
赵御史一脸不明白,萧绎刚警告完下面的人,示意了一下总管太监就见那混不吝的狗东西的样子,气得他想摔东西。
“那些不过是些流言,朕都没有过问你过问什么,朕已经派人去查了,不用你提醒,等查出来就知道,你们若是一直拿宸贵妃的身份说事,朕就在这里说一句,不管宸贵妃到底如何,都是朕的宠妃,是朕后宫的女人,是朕的家事,只要没有扯上政事,各位卿就不要多话,你们要查就帮朕查清楚是谁在散布流言,宸贵妃的事朕最清楚,比你们任何人都清楚,她没有碍着你们,也不会干预政事。”
萧绎也没有完全否认流言。
必竟流言是真的。
他就算否认,也不保有一天又闹出来,最好的办法就是表明他的态度,再说他又不觉有什么。
下面的各大臣算是服了自家皇上。
赵御史觉得自己肯定听错了。
总管公公一点也不惊讶陛下的话,萧绎说罢,就这样盯着下面的人。
不知道过了多久。
“可是事关皇室脸面,事关皇上的英明,事关天下,事关——”良久,赵御史白着脸,摇着头,他真的是不明白皇上,皇上为什么为了一个女人如此?
他的明君呢?
他猛的磕起头,砰砰砰砰,直磕得额头上很快出现了血痕。
各大臣都替他痛,赵老头到此时还没转过弯来,指不定想着皇上咱就办了呢,也不看看这是什么事。
活该,平时皇上容忍着,现在碰到石头了吧。
不过这赵老头就是个不怕死的,说不定就这样一直磕下去。
皇上会如何收场?
这也是有人的目的吧。
他们是一会看赵老头,一会又小心看向皇上,总管公公也想到了,有些担心起来,萧绎一点也不以为然。
“你的事关还真多,朕这个皇帝都不在意,你倒是在意上了。”
萧绎道。
“事关皇室脸面,请皇上三思而后行。”
赵御史觉得自己一直期待的时刻要到了,他一定要死誎到底。
各大臣也不知道期待什么。
总管公公看到陛下的表情,就不再担心,知道皇上心里有数。
“还真是为国为民,不过是朕的家事,朕还真不知道能影响天下大事,好了,本朝什么时候禁寡妇再嫁了?”
萧绎手按了按,漫不经心的说。
这话一落,各大臣无论心中怎么想,都知道无话可说,唯一就是皇上是什么时候和宸贵妃认识?
前定远侯谋逆一事要是不弄明白,天下人都会以为皇上询私,这不是好事。
赵御史被噎了一下,又赶忙:“可是。”
“没有可是,前定远侯与谋逆纪家勾结,罪证确凿,毋庸置疑,朕不担心,朕的宸贵妃守礼知矩,为朕生下昭阳公主,不过是一些流言罢了,谁敢说什么?”
萧绎直接打断。
威严的道。
皇上就是为宸贵妃把流言的事平息,不管宸贵妃是如流言所说还是不是,都可以平息不少的风言风语。
和大臣想着皇上的深意,沉默,赵御史磕头的动作停下,总管公公看着他额头的红肿,别开头。
“还有什么事?”
萧绎又问。
下面没有人开口,赵御史想开口,可是对上皇上的目光,只来得及磕头:“皇上,皇上——”被萧绎叫人拉了下去。
赵御史还要叫,嘴被萧绎示意堵住,发不出声,各大臣胆颤心惊啊,总管公公一个个盯着。
萧绎冷哼一声,总管公公:“皇上有旨,有事请奏,无事退朝。”
这一回,没有人再敢站出来,都不由自主的望向前面还跪着的杜尚书,萧绎看在眼里,挥了挥手,让杜尚书起来。
要是都像这个杜尚书一样多好。
一群整天和朕对着干的东西。
太后宫中,太后和身边的一个老嬷嬷说着话,脸上很不高兴,那个老嬷嬷居然是张嬷嬷。
曾经在别庄的张嬷嬷。
张嬷嬷站在太后身后,听着太后抱怨,她没有说话。
其它的人被太后赶到外面,现在说的可不能叫人知道。
在太后的心里便是不想叫那个只有杜氏的皇帝儿子又知道,到时候又不高兴,她可是什么权利也没有一个老太婆而已。
又不受待见,只能在自己这一处地方,还不能完全当家作主。
“你说皇上到底在干什么,居然让流言传得到处都是。”
太后最不满的就是这,事关皇家脸面,皇帝明明知道那个杜氏是怎么回事,就更要注意,当时他要抄了前定远侯府,她也没有反对,那些知道杜氏身份就不该留下,还以为他处理好了。
谁知道现在又有人冒了出来。
还传得有鼻子有眼,传得到处都是。
到了现在也不见他怎么平息流言。
看来他当初根本没有处理好,要是处理好了,知道杜氏身份的人都死了,也不会闹成这样。
明明就知道杜氏的身份泄露不得,最开始知道杜氏身份的时候她就担心过,后来觉得应该不会有人知道才只是不喜杜氏。
要是知道还有人知道,她肯定会反对到极点。
不是什么都瞒不过她那皇帝儿子?怎么又没想到有人会知道杜氏的真面目,到处传?她那皇帝儿子不是她做点什么他都会查出来?
那他最好快点把背后的人抓到。
但就算抓到又如何,还不是大家都知道了,他就是想说杜氏不是前定远侯夫人,也要人都相信才行。
再说很多事经不得猜测的,皇室的脸面都被杜氏踩在地上,还有煜儿说不定也会被连累。
他又把那孩子过继出去了。
弄得现在就只留下煜儿,然后就是公主,杜氏早该自尽,她是想害了皇帝害煜儿再害她生的公主?
有这样的母妃,简直是丢脸,等煜儿还有晗儿长大了知道了,哼。
还有南阳那里的那个什么玉姐儿,也是个祸害,一旦有人指出来,皇上竟然喜欢一个有夫之妇。
还是生儿育女过的妇人,天下人说不定都会笑话。
皇室的脸面都会被抹黑,千百年后指不定被传唱,让她死后如何见先皇?见列祖列宗?
事到如今,在她看来,最好就是一杯毒酒。
什么都推到杜氏身上,杜氏只要死了,一切也就烟消云消,可她的皇帝儿子哪会听她的。
太后是越想越郁闷。
一个罪妇也就皇帝把她宠上天,完全被迷住,杜氏要说没手段,比有手段的还厉害。
如今看她那小姑子还不后悔。
还有那个南阳。
还有杜家,还有——后宫随便挑个都好,说不准还有人觉得前定远侯也是皇帝因为杜氏随便定了一个罪抄的家。
“你说皇上是不是糊涂了?弄得人尽皆知才知道,还不赶快查,那个杜氏也是,要是哀家早就请罪,以死谢罪了。”
太后本来不想这样说。
她只要想到外面传得沸沸扬扬的流言就难受,她这一辈子一直维护着皇家的脸面,这个杜氏,她那皇帝儿子就这样给她丢尽了。
“那背后的人一定要查出来,敢和皇家作对。”
太后又想到背后的人。
背后的人若是针对杜氏还没有什么,要是针对皇家,她一定不会让皇帝轻饶。
太后也是才知道不久,她这些日子一直闭着宫,所以知道得很晚,她极度后悔,要是早点知道,她就去见皇帝了。
“还有。”
太后不知又想到什么。
她身后的张嬷嬷对太后的心思很理解,但她并不赞同太后,太后不了解宸贵妃,一直不喜欢宸贵妃,她不同。
她原来对宸贵妃也没有多大的了解,别庄那几个月她跟在宸贵妃身边,遵皇上的旨意照料宸贵妃她看出宸贵妃是一个很简单的人。
并不像太后想的,也不像世人认为的,宸贵妃相比宫中的很多人都要简单,要的也不用是一些简单的东西。
那几个月让她对宸贵妃喜欢起来,也明白皇上为何如此宠爱。
换了是她,遇到宸贵妃那样的也会宠。
不说后宫,世上难得有宸贵妃那样简单的。
太后太偏执,要她来说,这件事其实与宸贵妃无关,皇上也不怪宸贵妃,更是护着,不让宸贵妃知道。
皇上一定会想出更好的办法。
太后啊,她想劝又不敢劝,她必竟是皇上的人,皇上派她来也是为了听太后说什么,她只要报给皇上就是。
太后这时:“你说让皇上暂时不要过继那个孩子如何?必竟谁也不知道以后如何?皇上也不知道是不是被人糊弄,才想过继,他一共才几个皇子,就想过继,过继了那个孩子,就一个二皇子,还不是便宜了——”
便宜了谁太后没说。
张嬷嬷更不好说。
“你问问皇上,他到底怎么平息?”
说到最后,太后正了正脸色,她心中知道先前她说的皇帝都不可能答应,只这一点,她要知道他什么时候平息。
张嬷嬷走到太后面前,躬下身体:“奴会禀报给皇上。”
“哼,那哀家就等着了,哀家知道你心是向着皇帝的,哀家之前说的不过是抱怨,哀家不会再做什么,你不用和皇帝说,说了也没关系,哀家现在什么也不管,抱怨两句还是可以的吧?”
太后哼了一声,对张嬷嬷说,也没有叫起。
张嬷嬷伏在地上。
太后是真的不准备再做点什么。
张嬷嬷当然看得出来,前朝,萧绎没有马上退朝,他把先前定下的那个孩子过继的事又提了出来。
“朕记得小时候忠郡王对朕很好,等朕长大后,忠郡王却为国逝去多年,也没有留下一儿半女,朕一直耿耿于怀,朕决定让大皇子过继给忠郡王,你们看如何?当然大皇子怎么也是朕的血脉,忠郡王又是忠心耿耿,为国效忠,死后连个祭拜的子孙也没有,不管是看在忠郡王为国效死的份上还是别的,朕想了想,大皇子萧平名字就不用改了,过继忠郡王,继承忠郡王府,因忠郡王之功,提为忠亲王。”
萧绎接着又道。
对着下面。
“你们看如何,有什么尽管奏上来,朕觉得合适。”
他过了会又道,说是问下面的意见,意思却很明显,不容任何人置疑。
下面的人面面相窥,都不知道如何说了。
大皇子过继忠郡王?出乎了很多人意料,同时也有些意料之中,皇上的举动肯定是有深意的。
只看他们能不能琢磨透了。
大皇子过继忠郡王,往上为忠亲王,大皇子要是不过继,待皇上百年,不能成为新君,也不过就是一个亲王。
也差不多了。
皇上一个举动常常包含很多意思。
忠郡王就像皇上说的,没死之前确实在京城也是一个人物,深受皇宠,可惜死后没有一儿半女,忠郡王府早就没落了。
好些年没有人提起这忠郡王府,曾经的忠郡王府有多热闹,后来就有多冷清,世家的起落,功勋宗室的败落还有起复太多。
没想到皇上还记着,皇上说忠郡王以前对他很好,这个大家不知道,反正皇上说好就是好,没人敢说不好。
皇上这是要让忠郡王成为忠郡王又出现在众人眼中,加上大皇子,以后的忠亲王府肯定不会差。
一瞬间,下面的各人就转了很多心思。
皇上这样说就是定了。
定了忠郡王府,和上两次不同,上两次皇上只提大皇子过继,什么也不多说,只提宗室。
并不提哪家。
这段日子宗亲们可是忙来忙去,知道皇上把大皇子过继忠郡王府不知道多少家会失望,多少人会松口气。
也不知道忠郡王府哪来的福气,好像忠郡王府一直没有过继,就几个寡妇。
萧绎就等着他们想,总管公公也看着。
待到差不多了,他才散了朝。
下面的各大臣没有马上出宫,三三两两议论起来,皇上这一手可是把他们为难得,得好好想一想。
随着萧绎回寝宫,不久之后,关于皇上在朝上宣布大皇子过继忠郡王的事传开,萧绎也没有让人封锁消息。
知道的人不少,还知道大皇子以后不过继忠郡王还会成为忠亲王,大家倒是没有觉得如何。
早就知道大皇子要过继,不过是定下来罢了。
大皇子又不是二皇子。
她们又没机会见到,能想什么,倒是皇上居然这个时候还有心思过继,各宫的娘娘们心里都怪怪物的。
宫外各家的夫人有些并不喜欢让家中的女儿入宫的,更是觉得大皇子不错,一个亲王,又不会惹皇上的眼,更不会牵扯上太子之争。
要安稳的大皇子就很好。
就是不知道大皇子本人怎么样。以前皇上都没管。
这些就要看以后。
*
惠妃是知道皇上会查的,她虽然觉得皇上不可能查到她,可是还是很小心,过了二天,见没有动静,她不由放松了不少。
皇上果然查不到她。
只要再等一等皇上还是查不到的话,她就可以让家里人想办法接近杜氏以前生的那个女儿。
这天,惠妃知道皇上过继大皇子给忠郡王的事,她先愣了愣,和其他人一样,没想到皇上到了这个时候还会有心思过继大皇子。
接着是大笑。
笑了好一会,她觉得皇上不是故布疑阵,骗她,就是查不到她,惠妃又等了两天,见还是没有动静,她只要找到杜氏以前生的那个女儿,看杜氏还能怎么狡辨。
她哪里知道萧绎在朝上都——
她自以为自己想的没有错。
她本是谨慎人,也是聪明人更是一个理智的人,可是恨得太深,令她不由一时昏了头,忍不下去。
糊涂起来。
惠妃要是还像从前一样,就是忍不下去,只要派人查探清楚皇上的动向,就不会一直糊涂下去。
为何她不能像知道过继大皇子的事一样知道皇上在朝上的言谈。
一是那是前朝。
二是有人封锁了消息。
知道一半的惠妃对身边的宫人下了命令,就在惠妃的人行动的同时,早就盯着惠妃和惠妃身边人的黑衣人也行动了。
与此同时,萧绎也得到消息。
萧绎并没有表示什么,只让人继续盯着,其它人也一样,宫外,半夜,南阳郡主府后门处,两个蒙着面的人蹑手蹑脚靠近。
靠近后,这两个人小心的观察了一番四周,过了一会没有看到人后,他们敲了敲门,在门打开后,打昏开门的人,进去。
他们似乎对南阳郡主住的地方很熟悉,避开了巡视的侍卫,还有宫人的目光,太监的视线。
半晌后,摸到了一处地方。
他们躲在黑暗处,没有马上行动,看着里面,像是确定什么,吱一声,这时,厢房的门打开,一个人走出来。
正是容真,两个人一看,眼晴一亮,在容真回身的时候冲了出去,准备劈晕她。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在他们动手的同时,四周大亮,都是灯笼。
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侍卫还有宫人太监提着灯笼,举着森寒的弓箭直直对着他们,包围了他们。
容真被一个人拉开,两个蒙面人手上的动作落了空,被两支箭射得只能落在地上,想要逃出去。
------题外话------
惠妃马上领盒饭了!
御书房萧绎见到了姑姑派进宫的人,他淡淡开口,没有等对方回答他看向南阳派进宫的人:“还有你。”
跪在下面的两个人听到皇上的话,马上把自家主子交待的话说出来。
长公主派来的人先说,南阳郡主派的人等对方说完才开口。
萧绎没有说话,听着。
良久。
萧绎知道自己猜得没错,姑姑和南阳果然派人来问他接下来如何处置的:“朕早就打算,你们出宫后——”
不知道萧绎和这两人说了什么,没有多久,两人退出御书房,出了宫,萧绎背负着双手,一脸冷冽,李氏那件事他会亲自查。
一个个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东西,也敢和朕作对,想要害自己心肝。
“来人!”
他猛的走回御座,对着外面。
“……”
萧绎处理了所有人事,回到寝宫后,仍然什么都没有说,看着臭小子围着他的小公主打转,心肝在一边笑。
萧绎觉得这样才是他最想要的。
第二天,上朝,萧绎坐在御座上。
“有事请奏,无事退朝!”总管公公话落,下面站成两排的文武大臣相互看了彼此一眼,其中一个上前。
“臣有事请奏陛下!”
萧绎脸色变得不好看,下面文武大臣似乎知道什么,看了一眼上面的皇上,一起看着中间的人。
中间有事请奏的是赵御史,这位赵御史因出生寒门,一向公正严明,号称铁面无情,最是喜欢上奏。
弹亥,性子直愣,得罪了不少的人,只要哪家有点鸡毛蒜皮的都会被弹亥,因而很是不受待见。
不过这位赵御史连皇上的错都敢挑,皇上也没见怎么样,再说皇上就算仗责,人家赵御史可是一直想名流青史的,大家也就抱着惹不起躲的心思。
而萧绎,没有哪个皇帝喜欢整天指出自己不对的臣子,只是由于这把刀还算好用,就一直留了下来。
可是现在他看着跪在底下的人,心情不好了。
这就是个混不吝的。
他有点后悔把这个东西留到现在,来给自己添堵了。
以前的事他可以不放在心上,可是事关心肝,那是他的底线,这混不吝的东西也在凑热闹。
萧绎很不满,很不悦,一把好刀当然用在该用的地方,要是有一天反伤了主人,那个时候就只有扔了。
只是现在还不到时候。
萧绎压下心头的不悦。
“说!”
他居高临下的扫了一眼下面所有的人,想要看看是不是有人在背后指画,见所有人都低下头,他对着那个混不吝的东西。
下面的各大臣哪敢和皇上对上眼。
他们各怀心思,等着赵御史像往日一样。
萧绎收回目光哼了一声,旁边的总管公公也盯着下面的人,他知道皇上很不高兴,皇上很想把赵御史拖下去。
“启禀皇上,臣听闻宸贵妃娘娘并不是杜尚书之嫡次女,而是前定远侯夫人杜氏?事关二皇子昭阳公主,事关前定远侯,请皇上明查,事到如今,到处都是关于宸贵妃娘娘的流言,身为后宫贵妃,若为真那么是不是该有所处理,要是假,背后的人也该抓出来。”
赵御史就是赵御史,跪在下面,昂着头。
说完还看了杜尚书一眼。
那眼神——
杜尚书直接跪倒,脸带苦笑,他早就知道会牵连上他,谁叫他是宸贵妃的‘亲爹’呢,在流言传开后,一家人就商量过了。
商量过怎么办。
最后一家人都决定还是看皇上的,只要皇上还宠爱宸贵妃,要他们如何就如何,皇上可是掌握着他们一家的生杀大权。
“臣有罪!”再多的他不说,跪在地上,请罪。
有没有罪只是一个表态,主要是皇上。
显然他们一家商量的是对的,皇上明显还是护着宸贵妃的,一直以来他们家都是以皇上的态度做的。
砰一声响,杜尚书跪在地上,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赵御史觉得这老杜还算识趣,其它人可不觉得。
都看向皇上,萧绎直接让杜尚书起来:“你起来,不如请罪,你何罪之有?”
语毕瞪向地上那混不吝的。
赵御史依然不觉皇上怎么,下在的大臣都有点为他急了,也知道皇上大体的意思了。
不过杜尚书并没有起来,跪在地上。
萧绎看了一眼也不管。
啪一声,萧绎手重重的拍到龙椅上。
整个大朝一静。
下面的各大臣动也不敢动,只有赵御史还是昂首等着,总管公公一边是担心陛下一边简直不忍心看。
这个混不吝的。
萧绎恨恨瞪着下面混不吝的东西。
这狗东西这样说出来,果然敢,这是要把心肝放在台面上来,把他的心肝架到火上烤啊,虽然话没错。
这个狗东西是不想活了是吧。
嫌命太长,还是以为朕真是能一直忍下去?萧绎想到那背后的人更是恨,那背后戳着这混不吝的东西的人更是可恶。
是知道朕不会拿这狗东西出气?简直就是和朕作对!
“很好。”他深深闭了闭眼,才又睁开,赵御史动也不动一下,在他眼中皇上一向还算圣明,相信皇上一定会像以往一样。
他不相信宸贵妃会影响到皇上。
皇上是明君,宸贵妃杜氏不过只是后宫的一个妃子,贵妃,再是得宠又如何,何况现在身份存凝。
果然,皇上还是和以前一样。
赵御史就要再说。
“你的意思是说朕的宸贵妃有错?朕怎么不知道朕的宸贵妃错了?不过是一些子虚乌有的流言,值得你这个御史特意上书?”
萧绎再也忍不住,冷笑道。
赵御史有些傻眼,皇上怎么了?
各大臣倒是不意外,看皇上方才的话就知道,皇上那么宠宸贵妃,总管公公觉得陛下肯定还压着火,果然,萧绎冷冷的:“有这个闲心不如找一些正事做,黄河流民来年就要遣反回乡。”他冷冽的扫过各大臣,眼中含着警告。
看都懒得再看那混不吝的狗东西。
下面的各大臣全都跪下,头也不敢抬,皇上发怒了,总管公公也跟着扫向下面的大臣,赵御史额头上隐隐见汗。
皇上为什么?宸贵妃不过后宫一个女人。
皇上糊涂了吗?
皇上为何如此生气?
赵御史一脸不明白,萧绎刚警告完下面的人,示意了一下总管太监就见那混不吝的狗东西的样子,气得他想摔东西。
“那些不过是些流言,朕都没有过问你过问什么,朕已经派人去查了,不用你提醒,等查出来就知道,你们若是一直拿宸贵妃的身份说事,朕就在这里说一句,不管宸贵妃到底如何,都是朕的宠妃,是朕后宫的女人,是朕的家事,只要没有扯上政事,各位卿就不要多话,你们要查就帮朕查清楚是谁在散布流言,宸贵妃的事朕最清楚,比你们任何人都清楚,她没有碍着你们,也不会干预政事。”
萧绎也没有完全否认流言。
必竟流言是真的。
他就算否认,也不保有一天又闹出来,最好的办法就是表明他的态度,再说他又不觉有什么。
下面的各大臣算是服了自家皇上。
赵御史觉得自己肯定听错了。
总管公公一点也不惊讶陛下的话,萧绎说罢,就这样盯着下面的人。
不知道过了多久。
“可是事关皇室脸面,事关皇上的英明,事关天下,事关——”良久,赵御史白着脸,摇着头,他真的是不明白皇上,皇上为什么为了一个女人如此?
他的明君呢?
他猛的磕起头,砰砰砰砰,直磕得额头上很快出现了血痕。
各大臣都替他痛,赵老头到此时还没转过弯来,指不定想着皇上咱就办了呢,也不看看这是什么事。
活该,平时皇上容忍着,现在碰到石头了吧。
不过这赵老头就是个不怕死的,说不定就这样一直磕下去。
皇上会如何收场?
这也是有人的目的吧。
他们是一会看赵老头,一会又小心看向皇上,总管公公也想到了,有些担心起来,萧绎一点也不以为然。
“你的事关还真多,朕这个皇帝都不在意,你倒是在意上了。”
萧绎道。
“事关皇室脸面,请皇上三思而后行。”
赵御史觉得自己一直期待的时刻要到了,他一定要死誎到底。
各大臣也不知道期待什么。
总管公公看到陛下的表情,就不再担心,知道皇上心里有数。
“还真是为国为民,不过是朕的家事,朕还真不知道能影响天下大事,好了,本朝什么时候禁寡妇再嫁了?”
萧绎手按了按,漫不经心的说。
这话一落,各大臣无论心中怎么想,都知道无话可说,唯一就是皇上是什么时候和宸贵妃认识?
前定远侯谋逆一事要是不弄明白,天下人都会以为皇上询私,这不是好事。
赵御史被噎了一下,又赶忙:“可是。”
“没有可是,前定远侯与谋逆纪家勾结,罪证确凿,毋庸置疑,朕不担心,朕的宸贵妃守礼知矩,为朕生下昭阳公主,不过是一些流言罢了,谁敢说什么?”
萧绎直接打断。
威严的道。
皇上就是为宸贵妃把流言的事平息,不管宸贵妃是如流言所说还是不是,都可以平息不少的风言风语。
和大臣想着皇上的深意,沉默,赵御史磕头的动作停下,总管公公看着他额头的红肿,别开头。
“还有什么事?”
萧绎又问。
下面没有人开口,赵御史想开口,可是对上皇上的目光,只来得及磕头:“皇上,皇上——”被萧绎叫人拉了下去。
赵御史还要叫,嘴被萧绎示意堵住,发不出声,各大臣胆颤心惊啊,总管公公一个个盯着。
萧绎冷哼一声,总管公公:“皇上有旨,有事请奏,无事退朝。”
这一回,没有人再敢站出来,都不由自主的望向前面还跪着的杜尚书,萧绎看在眼里,挥了挥手,让杜尚书起来。
要是都像这个杜尚书一样多好。
一群整天和朕对着干的东西。
太后宫中,太后和身边的一个老嬷嬷说着话,脸上很不高兴,那个老嬷嬷居然是张嬷嬷。
曾经在别庄的张嬷嬷。
张嬷嬷站在太后身后,听着太后抱怨,她没有说话。
其它的人被太后赶到外面,现在说的可不能叫人知道。
在太后的心里便是不想叫那个只有杜氏的皇帝儿子又知道,到时候又不高兴,她可是什么权利也没有一个老太婆而已。
又不受待见,只能在自己这一处地方,还不能完全当家作主。
“你说皇上到底在干什么,居然让流言传得到处都是。”
太后最不满的就是这,事关皇家脸面,皇帝明明知道那个杜氏是怎么回事,就更要注意,当时他要抄了前定远侯府,她也没有反对,那些知道杜氏身份就不该留下,还以为他处理好了。
谁知道现在又有人冒了出来。
还传得有鼻子有眼,传得到处都是。
到了现在也不见他怎么平息流言。
看来他当初根本没有处理好,要是处理好了,知道杜氏身份的人都死了,也不会闹成这样。
明明就知道杜氏的身份泄露不得,最开始知道杜氏身份的时候她就担心过,后来觉得应该不会有人知道才只是不喜杜氏。
要是知道还有人知道,她肯定会反对到极点。
不是什么都瞒不过她那皇帝儿子?怎么又没想到有人会知道杜氏的真面目,到处传?她那皇帝儿子不是她做点什么他都会查出来?
那他最好快点把背后的人抓到。
但就算抓到又如何,还不是大家都知道了,他就是想说杜氏不是前定远侯夫人,也要人都相信才行。
再说很多事经不得猜测的,皇室的脸面都被杜氏踩在地上,还有煜儿说不定也会被连累。
他又把那孩子过继出去了。
弄得现在就只留下煜儿,然后就是公主,杜氏早该自尽,她是想害了皇帝害煜儿再害她生的公主?
有这样的母妃,简直是丢脸,等煜儿还有晗儿长大了知道了,哼。
还有南阳那里的那个什么玉姐儿,也是个祸害,一旦有人指出来,皇上竟然喜欢一个有夫之妇。
还是生儿育女过的妇人,天下人说不定都会笑话。
皇室的脸面都会被抹黑,千百年后指不定被传唱,让她死后如何见先皇?见列祖列宗?
事到如今,在她看来,最好就是一杯毒酒。
什么都推到杜氏身上,杜氏只要死了,一切也就烟消云消,可她的皇帝儿子哪会听她的。
太后是越想越郁闷。
一个罪妇也就皇帝把她宠上天,完全被迷住,杜氏要说没手段,比有手段的还厉害。
如今看她那小姑子还不后悔。
还有那个南阳。
还有杜家,还有——后宫随便挑个都好,说不准还有人觉得前定远侯也是皇帝因为杜氏随便定了一个罪抄的家。
“你说皇上是不是糊涂了?弄得人尽皆知才知道,还不赶快查,那个杜氏也是,要是哀家早就请罪,以死谢罪了。”
太后本来不想这样说。
她只要想到外面传得沸沸扬扬的流言就难受,她这一辈子一直维护着皇家的脸面,这个杜氏,她那皇帝儿子就这样给她丢尽了。
“那背后的人一定要查出来,敢和皇家作对。”
太后又想到背后的人。
背后的人若是针对杜氏还没有什么,要是针对皇家,她一定不会让皇帝轻饶。
太后也是才知道不久,她这些日子一直闭着宫,所以知道得很晚,她极度后悔,要是早点知道,她就去见皇帝了。
“还有。”
太后不知又想到什么。
她身后的张嬷嬷对太后的心思很理解,但她并不赞同太后,太后不了解宸贵妃,一直不喜欢宸贵妃,她不同。
她原来对宸贵妃也没有多大的了解,别庄那几个月她跟在宸贵妃身边,遵皇上的旨意照料宸贵妃她看出宸贵妃是一个很简单的人。
并不像太后想的,也不像世人认为的,宸贵妃相比宫中的很多人都要简单,要的也不用是一些简单的东西。
那几个月让她对宸贵妃喜欢起来,也明白皇上为何如此宠爱。
换了是她,遇到宸贵妃那样的也会宠。
不说后宫,世上难得有宸贵妃那样简单的。
太后太偏执,要她来说,这件事其实与宸贵妃无关,皇上也不怪宸贵妃,更是护着,不让宸贵妃知道。
皇上一定会想出更好的办法。
太后啊,她想劝又不敢劝,她必竟是皇上的人,皇上派她来也是为了听太后说什么,她只要报给皇上就是。
太后这时:“你说让皇上暂时不要过继那个孩子如何?必竟谁也不知道以后如何?皇上也不知道是不是被人糊弄,才想过继,他一共才几个皇子,就想过继,过继了那个孩子,就一个二皇子,还不是便宜了——”
便宜了谁太后没说。
张嬷嬷更不好说。
“你问问皇上,他到底怎么平息?”
说到最后,太后正了正脸色,她心中知道先前她说的皇帝都不可能答应,只这一点,她要知道他什么时候平息。
张嬷嬷走到太后面前,躬下身体:“奴会禀报给皇上。”
“哼,那哀家就等着了,哀家知道你心是向着皇帝的,哀家之前说的不过是抱怨,哀家不会再做什么,你不用和皇帝说,说了也没关系,哀家现在什么也不管,抱怨两句还是可以的吧?”
太后哼了一声,对张嬷嬷说,也没有叫起。
张嬷嬷伏在地上。
太后是真的不准备再做点什么。
张嬷嬷当然看得出来,前朝,萧绎没有马上退朝,他把先前定下的那个孩子过继的事又提了出来。
“朕记得小时候忠郡王对朕很好,等朕长大后,忠郡王却为国逝去多年,也没有留下一儿半女,朕一直耿耿于怀,朕决定让大皇子过继给忠郡王,你们看如何?当然大皇子怎么也是朕的血脉,忠郡王又是忠心耿耿,为国效忠,死后连个祭拜的子孙也没有,不管是看在忠郡王为国效死的份上还是别的,朕想了想,大皇子萧平名字就不用改了,过继忠郡王,继承忠郡王府,因忠郡王之功,提为忠亲王。”
萧绎接着又道。
对着下面。
“你们看如何,有什么尽管奏上来,朕觉得合适。”
他过了会又道,说是问下面的意见,意思却很明显,不容任何人置疑。
下面的人面面相窥,都不知道如何说了。
大皇子过继忠郡王?出乎了很多人意料,同时也有些意料之中,皇上的举动肯定是有深意的。
只看他们能不能琢磨透了。
大皇子过继忠郡王,往上为忠亲王,大皇子要是不过继,待皇上百年,不能成为新君,也不过就是一个亲王。
也差不多了。
皇上一个举动常常包含很多意思。
忠郡王就像皇上说的,没死之前确实在京城也是一个人物,深受皇宠,可惜死后没有一儿半女,忠郡王府早就没落了。
好些年没有人提起这忠郡王府,曾经的忠郡王府有多热闹,后来就有多冷清,世家的起落,功勋宗室的败落还有起复太多。
没想到皇上还记着,皇上说忠郡王以前对他很好,这个大家不知道,反正皇上说好就是好,没人敢说不好。
皇上这是要让忠郡王成为忠郡王又出现在众人眼中,加上大皇子,以后的忠亲王府肯定不会差。
一瞬间,下面的各人就转了很多心思。
皇上这样说就是定了。
定了忠郡王府,和上两次不同,上两次皇上只提大皇子过继,什么也不多说,只提宗室。
并不提哪家。
这段日子宗亲们可是忙来忙去,知道皇上把大皇子过继忠郡王府不知道多少家会失望,多少人会松口气。
也不知道忠郡王府哪来的福气,好像忠郡王府一直没有过继,就几个寡妇。
萧绎就等着他们想,总管公公也看着。
待到差不多了,他才散了朝。
下面的各大臣没有马上出宫,三三两两议论起来,皇上这一手可是把他们为难得,得好好想一想。
随着萧绎回寝宫,不久之后,关于皇上在朝上宣布大皇子过继忠郡王的事传开,萧绎也没有让人封锁消息。
知道的人不少,还知道大皇子以后不过继忠郡王还会成为忠亲王,大家倒是没有觉得如何。
早就知道大皇子要过继,不过是定下来罢了。
大皇子又不是二皇子。
她们又没机会见到,能想什么,倒是皇上居然这个时候还有心思过继,各宫的娘娘们心里都怪怪物的。
宫外各家的夫人有些并不喜欢让家中的女儿入宫的,更是觉得大皇子不错,一个亲王,又不会惹皇上的眼,更不会牵扯上太子之争。
要安稳的大皇子就很好。
就是不知道大皇子本人怎么样。以前皇上都没管。
这些就要看以后。
*
惠妃是知道皇上会查的,她虽然觉得皇上不可能查到她,可是还是很小心,过了二天,见没有动静,她不由放松了不少。
皇上果然查不到她。
只要再等一等皇上还是查不到的话,她就可以让家里人想办法接近杜氏以前生的那个女儿。
这天,惠妃知道皇上过继大皇子给忠郡王的事,她先愣了愣,和其他人一样,没想到皇上到了这个时候还会有心思过继大皇子。
接着是大笑。
笑了好一会,她觉得皇上不是故布疑阵,骗她,就是查不到她,惠妃又等了两天,见还是没有动静,她只要找到杜氏以前生的那个女儿,看杜氏还能怎么狡辨。
她哪里知道萧绎在朝上都——
她自以为自己想的没有错。
她本是谨慎人,也是聪明人更是一个理智的人,可是恨得太深,令她不由一时昏了头,忍不下去。
糊涂起来。
惠妃要是还像从前一样,就是忍不下去,只要派人查探清楚皇上的动向,就不会一直糊涂下去。
为何她不能像知道过继大皇子的事一样知道皇上在朝上的言谈。
一是那是前朝。
二是有人封锁了消息。
知道一半的惠妃对身边的宫人下了命令,就在惠妃的人行动的同时,早就盯着惠妃和惠妃身边人的黑衣人也行动了。
与此同时,萧绎也得到消息。
萧绎并没有表示什么,只让人继续盯着,其它人也一样,宫外,半夜,南阳郡主府后门处,两个蒙着面的人蹑手蹑脚靠近。
靠近后,这两个人小心的观察了一番四周,过了一会没有看到人后,他们敲了敲门,在门打开后,打昏开门的人,进去。
他们似乎对南阳郡主住的地方很熟悉,避开了巡视的侍卫,还有宫人的目光,太监的视线。
半晌后,摸到了一处地方。
他们躲在黑暗处,没有马上行动,看着里面,像是确定什么,吱一声,这时,厢房的门打开,一个人走出来。
正是容真,两个人一看,眼晴一亮,在容真回身的时候冲了出去,准备劈晕她。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在他们动手的同时,四周大亮,都是灯笼。
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侍卫还有宫人太监提着灯笼,举着森寒的弓箭直直对着他们,包围了他们。
容真被一个人拉开,两个蒙面人手上的动作落了空,被两支箭射得只能落在地上,想要逃出去。
------题外话------
惠妃马上领盒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