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去信
烛火摇曳,在纸糊的窗子上留下一道高矮不一的身影,一室温馨。
童知信看着方翠微,重重的点了点头,“我也舍不得枝儿这么早出嫁,就先和董平订了亲,留她在家里两年。这两年,咱们好好地给枝儿准备嫁妆。”
“哎————”方翠微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
“太好了大姐!”童珠儿欢喜的道。
童枝儿握着童朵儿的手,心里头也是欢喜的。童朵儿才十四,这个年纪嫁人实在是太小了点。偏生这又是古代的风俗,幸好童知信与方翠微因为舍不得女儿,要把她在家里多留两年。
………
云大娘一从童家出来,便是去了董平在林子另一边的屋舍,将好消息迫不及待的告诉他。
“董大夫,你就等着去童家下聘吧。”云大娘才走到门口,便是笑呵呵的大声道。
无心侍弄草药的董平立刻便是出了来,红着脸兴奋地道:“有劳云大娘了。”
“董大夫,什么时候喝喜酒,你可要告诉我一声。”
董平点了点头,“这个是一定的,云大娘,我送您出去。”
“哎……”
将云大娘送出去,董平回到自己的屋舍里,心绪久久的无法平静。
良久之后,待心绪总算是回归了正常,他去了药房,提笔给家里写信,将自己请人去童家说亲的事情在信中写明。
三日后,杏林董家。
“老爷,大少爷来信了。”仆人激动地拿着董平寄来的信跑到主屋后头。给董平的父母过目。
“平儿来信了……”董老大夫微微一笑,脸上的褶子笑出了一道道深深地痕迹。
仆人立刻将信给呈上来。
董老大夫瞧了瞧,视线浏览到董平请人去说亲的姑娘是一户农家女,脸上笑容顿珠。
后院。听到消息的董夫人也是急急忙忙的跑了过来,“平儿来信了?在哪儿?快给我看看……”
董老大夫将信给她。
董夫人双手颤抖的接过信,这是离家将近一年的董平,给他们寄来的第一封信,早就牵挂着董平的董夫人,此刻自然是喜不自胜、激动非常的。
董夫人仔细的瞧着信上的每一个字。知道董平要定亲,她是心里头十分的欢喜,只是,对于那女子农户之女的身份,却是不那么满意。
董平是大夫,娶得妻子不非得也是大夫,或者是懂医术,可农家女,这实在是……
抛却这些,董夫人对于儿子的来信还是十分高兴的。
“夫人。平儿说要娶这位叫童朵儿的姑娘为妻,已经请人说了亲,咱们是不是寻个时间过去看看?”
董老大夫见董夫人看完了信,开口道。
“应该的,”董夫人眼睛瞧着信,点头道。
或许那位姑娘有什么过人之处。否则,平儿也不会看上人家姑娘了?
即便心中不太满意童朵儿的出身,董老大夫和董夫人却是没有先入为主的一竿子打死人,而是十分开明的表示要去见见人家姑娘。
夫妻两个商量完,董老大夫便是提笔回了信,告诉董平他们七日后到。
杏林董家,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旁支众多。主屋各院住着这一代家主的几个兄弟和弟媳,以及各兄弟叔伯的子女。
不大会儿功夫,董平来信。与农家女说了亲的事便是在董家传开了。
二房的太太和三房的太太当即便是笑了,“农户女?大哥大嫂能同意吗?”
“哎呀,平儿还真是出息了呢,竟然找个农户女。”
“听下人说,大哥和大嫂过几天就会去看看这姑娘家里。到时候等他们回来,就什么都知道了。”四太太捂嘴笑道。
二太太点了点头,心中暗自高兴。
若是董平执意要娶一个农户女为妻,只有一个儿子的大房,这以后继承董家的可就不是董平了。毕竟,老祖宗可是不会答应一个农户女做杏林董家的主母。
……
董平接到家里来信,心中松了口气。
带上了些在县里买的东西,和他自己采的补身子的草药,董平去了童家。
“董大夫,快里面请。”方翠微将董平给迎到屋里,很快的让在鸡舍喂鸡喂鸭的童珠儿把干活的童知信叫回来。
童枝儿泡了热茶端过来,递给董平。
董平道了句谢,十分客气的接过。
方翠微在董平对面落了座,眼睛仔细的打量着董平,以前看董平是看大夫,现在看他却是看女婿。这一看,方翠微真是越看越满意。
董平身长玉立,生的一表人才,待人和善又温柔,脾气也是顶好的。
对于方翠微的打量,董平十分大方的笑着,喝了口茶,将茶杯放到桌子上,开口道:“朵儿在家里做什么呢?”
他这么说,就是想见一见童朵儿的意思了。
眼下两人没有定亲,定日子,也不用避讳见面什么的。且方翠微也是心疼女儿的,知道她定然也想见一见董平,便是让童枝儿将她从屋里头叫出来。
屋中,早就听到声音的童朵儿在董平开口的刹那,便是放下了手中的一切活计,坐在梳妆台上紧张而害羞的给自己打扮起来。
第一次用胭脂,童朵儿并不是很熟练,脸颊上有的地方厚有的地方薄,童枝儿进屋的时候瞧着童朵儿这模样,都有些忍俊不禁。
梳妆台上嵌着的镜子是成像不太清晰的铜镜,加上这个世界的水平还有些粗糙,人的样貌在铜镜里看的并不清楚,甚至及不上在盆子里接一盆水,把水面当镜子用来的清晰。
童枝儿想,等她去了大一点的城市,一定要买一块好点儿的铜镜回来。
“枝儿,是不是很难看?”听到童枝儿的轻笑,童朵儿急切的道。
“大姐,我来给你弄吧。”童枝儿走过去,去了门口挂着的帕子给她将脸上的胭脂给擦干净。作为现代女性,如何能不知晓化妆技术。
童枝儿瞧了瞧梳妆台上放着的脂粉,手指揩了揩,点在童朵儿脸上,然后慢慢地轻巧的晕开。有了银子之后,童朵儿的肌肤早已不是童枝儿初来时那般暗淡发黄,而是越来越水灵,再过一段日子,说是白皙如玉也不过分。
古代的好山好水好空气,对于皮肤而言就是最好的保养品。
童枝儿只给了童朵儿抹了一层胭脂,并未做其他的处理,童朵儿看起来便是比之前多了一份灵动。
“大姐,我们出去吧。”
两人从屋子里走出来。
好些日子没见童朵儿,董平的视线瞬间焦灼在童朵儿身上。
他太过热烈的视线,叫童朵儿将通红的脸埋得更低。
“朵儿,枝儿,到娘这边来座。”方翠微笑着开口。
没一会儿,童知信和童珠儿便是回了来。
董平这才恋恋不舍得收回放在童朵儿身上的目光,对着童知信问好。
童知信笑的牙不见眼,准女婿来他们家,他心里头实在是欢喜的很。
“董大夫……”
“童四叔,你叫我董平就成。”
童知信点了点头。
“童四叔,我今天来是告诉你们,我爹娘七日之后便会来这里,到时候恐怕会到童四叔和童四婶家里来一趟。”
这是要看未来媳妇的意思……
童知信当即便是道:“应该的应该的。”儿女婚姻大事,哪能没有父母在场?正所谓,儿女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媒人有了,这父母也得答应不是?董平自个儿找了云大娘当媒人,来童家说亲,可到底及不上人家父母亲自出面来的好。好在童知信和方翠微都不是那等古板的人,还是答应了董平的说亲。
“童四叔,童四婶,那我就先回去了。”事情交代完毕,董平起身道。
“吃了饭再走吧,也就一会儿的功夫,不耽误事……”
董平连连摆手,“不了不了,我还得回去做别的安排,下次吧。”
“成。”童知信答应道,与方翠微一道将董平送出了童家。
童朵儿的视线追随着出去。
看着她依依不舍的模样,童枝儿掩唇笑道:“大姐,方才董大夫在的时候你老是低着头,这回人都走了,你也看不见了……”
轰————
童朵儿的脸羞得满脸通红,低声与童枝儿道:“枝儿,你就知道笑话我,我不理你了。”说罢,她就去了厨房准备晚饭。
“枝儿,你就别笑话你大姐了……”方翠微回头,无奈的对童枝儿道。
童枝儿从椅子上滑下来,往厨房走去,一旁的童珠儿见此也是跟着去了厨房,给童朵儿打下手。
“董家来人,孩子他爹,你说咱们该怎么招待?”方翠微有些犯愁的道。
董家不比其他人家,乃是杏林世家的那个董家,如何招待,真真是叫方翠微发愁了。一般人来访,方翠微拿了茶点、瓜果便是了,可董家来人,且是董平的爹娘,可就不好再这样了。
怎么说,这也是未来亲家的第一次见面,他们不能太过寒酸了。
“我去朵儿舅舅他们家问问,朵儿他舅见识广,应当比我们清楚。”
说着,童知信便是拿了一些家里头晒干的蘑菇去了方大林家里头。
童知信看着方翠微,重重的点了点头,“我也舍不得枝儿这么早出嫁,就先和董平订了亲,留她在家里两年。这两年,咱们好好地给枝儿准备嫁妆。”
“哎————”方翠微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
“太好了大姐!”童珠儿欢喜的道。
童枝儿握着童朵儿的手,心里头也是欢喜的。童朵儿才十四,这个年纪嫁人实在是太小了点。偏生这又是古代的风俗,幸好童知信与方翠微因为舍不得女儿,要把她在家里多留两年。
………
云大娘一从童家出来,便是去了董平在林子另一边的屋舍,将好消息迫不及待的告诉他。
“董大夫,你就等着去童家下聘吧。”云大娘才走到门口,便是笑呵呵的大声道。
无心侍弄草药的董平立刻便是出了来,红着脸兴奋地道:“有劳云大娘了。”
“董大夫,什么时候喝喜酒,你可要告诉我一声。”
董平点了点头,“这个是一定的,云大娘,我送您出去。”
“哎……”
将云大娘送出去,董平回到自己的屋舍里,心绪久久的无法平静。
良久之后,待心绪总算是回归了正常,他去了药房,提笔给家里写信,将自己请人去童家说亲的事情在信中写明。
三日后,杏林董家。
“老爷,大少爷来信了。”仆人激动地拿着董平寄来的信跑到主屋后头。给董平的父母过目。
“平儿来信了……”董老大夫微微一笑,脸上的褶子笑出了一道道深深地痕迹。
仆人立刻将信给呈上来。
董老大夫瞧了瞧,视线浏览到董平请人去说亲的姑娘是一户农家女,脸上笑容顿珠。
后院。听到消息的董夫人也是急急忙忙的跑了过来,“平儿来信了?在哪儿?快给我看看……”
董老大夫将信给她。
董夫人双手颤抖的接过信,这是离家将近一年的董平,给他们寄来的第一封信,早就牵挂着董平的董夫人,此刻自然是喜不自胜、激动非常的。
董夫人仔细的瞧着信上的每一个字。知道董平要定亲,她是心里头十分的欢喜,只是,对于那女子农户之女的身份,却是不那么满意。
董平是大夫,娶得妻子不非得也是大夫,或者是懂医术,可农家女,这实在是……
抛却这些,董夫人对于儿子的来信还是十分高兴的。
“夫人。平儿说要娶这位叫童朵儿的姑娘为妻,已经请人说了亲,咱们是不是寻个时间过去看看?”
董老大夫见董夫人看完了信,开口道。
“应该的,”董夫人眼睛瞧着信,点头道。
或许那位姑娘有什么过人之处。否则,平儿也不会看上人家姑娘了?
即便心中不太满意童朵儿的出身,董老大夫和董夫人却是没有先入为主的一竿子打死人,而是十分开明的表示要去见见人家姑娘。
夫妻两个商量完,董老大夫便是提笔回了信,告诉董平他们七日后到。
杏林董家,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旁支众多。主屋各院住着这一代家主的几个兄弟和弟媳,以及各兄弟叔伯的子女。
不大会儿功夫,董平来信。与农家女说了亲的事便是在董家传开了。
二房的太太和三房的太太当即便是笑了,“农户女?大哥大嫂能同意吗?”
“哎呀,平儿还真是出息了呢,竟然找个农户女。”
“听下人说,大哥和大嫂过几天就会去看看这姑娘家里。到时候等他们回来,就什么都知道了。”四太太捂嘴笑道。
二太太点了点头,心中暗自高兴。
若是董平执意要娶一个农户女为妻,只有一个儿子的大房,这以后继承董家的可就不是董平了。毕竟,老祖宗可是不会答应一个农户女做杏林董家的主母。
……
董平接到家里来信,心中松了口气。
带上了些在县里买的东西,和他自己采的补身子的草药,董平去了童家。
“董大夫,快里面请。”方翠微将董平给迎到屋里,很快的让在鸡舍喂鸡喂鸭的童珠儿把干活的童知信叫回来。
童枝儿泡了热茶端过来,递给董平。
董平道了句谢,十分客气的接过。
方翠微在董平对面落了座,眼睛仔细的打量着董平,以前看董平是看大夫,现在看他却是看女婿。这一看,方翠微真是越看越满意。
董平身长玉立,生的一表人才,待人和善又温柔,脾气也是顶好的。
对于方翠微的打量,董平十分大方的笑着,喝了口茶,将茶杯放到桌子上,开口道:“朵儿在家里做什么呢?”
他这么说,就是想见一见童朵儿的意思了。
眼下两人没有定亲,定日子,也不用避讳见面什么的。且方翠微也是心疼女儿的,知道她定然也想见一见董平,便是让童枝儿将她从屋里头叫出来。
屋中,早就听到声音的童朵儿在董平开口的刹那,便是放下了手中的一切活计,坐在梳妆台上紧张而害羞的给自己打扮起来。
第一次用胭脂,童朵儿并不是很熟练,脸颊上有的地方厚有的地方薄,童枝儿进屋的时候瞧着童朵儿这模样,都有些忍俊不禁。
梳妆台上嵌着的镜子是成像不太清晰的铜镜,加上这个世界的水平还有些粗糙,人的样貌在铜镜里看的并不清楚,甚至及不上在盆子里接一盆水,把水面当镜子用来的清晰。
童枝儿想,等她去了大一点的城市,一定要买一块好点儿的铜镜回来。
“枝儿,是不是很难看?”听到童枝儿的轻笑,童朵儿急切的道。
“大姐,我来给你弄吧。”童枝儿走过去,去了门口挂着的帕子给她将脸上的胭脂给擦干净。作为现代女性,如何能不知晓化妆技术。
童枝儿瞧了瞧梳妆台上放着的脂粉,手指揩了揩,点在童朵儿脸上,然后慢慢地轻巧的晕开。有了银子之后,童朵儿的肌肤早已不是童枝儿初来时那般暗淡发黄,而是越来越水灵,再过一段日子,说是白皙如玉也不过分。
古代的好山好水好空气,对于皮肤而言就是最好的保养品。
童枝儿只给了童朵儿抹了一层胭脂,并未做其他的处理,童朵儿看起来便是比之前多了一份灵动。
“大姐,我们出去吧。”
两人从屋子里走出来。
好些日子没见童朵儿,董平的视线瞬间焦灼在童朵儿身上。
他太过热烈的视线,叫童朵儿将通红的脸埋得更低。
“朵儿,枝儿,到娘这边来座。”方翠微笑着开口。
没一会儿,童知信和童珠儿便是回了来。
董平这才恋恋不舍得收回放在童朵儿身上的目光,对着童知信问好。
童知信笑的牙不见眼,准女婿来他们家,他心里头实在是欢喜的很。
“董大夫……”
“童四叔,你叫我董平就成。”
童知信点了点头。
“童四叔,我今天来是告诉你们,我爹娘七日之后便会来这里,到时候恐怕会到童四叔和童四婶家里来一趟。”
这是要看未来媳妇的意思……
童知信当即便是道:“应该的应该的。”儿女婚姻大事,哪能没有父母在场?正所谓,儿女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媒人有了,这父母也得答应不是?董平自个儿找了云大娘当媒人,来童家说亲,可到底及不上人家父母亲自出面来的好。好在童知信和方翠微都不是那等古板的人,还是答应了董平的说亲。
“童四叔,童四婶,那我就先回去了。”事情交代完毕,董平起身道。
“吃了饭再走吧,也就一会儿的功夫,不耽误事……”
董平连连摆手,“不了不了,我还得回去做别的安排,下次吧。”
“成。”童知信答应道,与方翠微一道将董平送出了童家。
童朵儿的视线追随着出去。
看着她依依不舍的模样,童枝儿掩唇笑道:“大姐,方才董大夫在的时候你老是低着头,这回人都走了,你也看不见了……”
轰————
童朵儿的脸羞得满脸通红,低声与童枝儿道:“枝儿,你就知道笑话我,我不理你了。”说罢,她就去了厨房准备晚饭。
“枝儿,你就别笑话你大姐了……”方翠微回头,无奈的对童枝儿道。
童枝儿从椅子上滑下来,往厨房走去,一旁的童珠儿见此也是跟着去了厨房,给童朵儿打下手。
“董家来人,孩子他爹,你说咱们该怎么招待?”方翠微有些犯愁的道。
董家不比其他人家,乃是杏林世家的那个董家,如何招待,真真是叫方翠微发愁了。一般人来访,方翠微拿了茶点、瓜果便是了,可董家来人,且是董平的爹娘,可就不好再这样了。
怎么说,这也是未来亲家的第一次见面,他们不能太过寒酸了。
“我去朵儿舅舅他们家问问,朵儿他舅见识广,应当比我们清楚。”
说着,童知信便是拿了一些家里头晒干的蘑菇去了方大林家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