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一章 世家雏形
十二户,六十七口,男丁三十七口,十三岁以上丁男的二十九口,丁女三十口,十三岁以上丁女二十二口。
之前那抱头痛哭爷儿仨引起了董策的注意力,因为那两个汉子在报名字的时候,说出的赫然是‘白音’和‘乌兰巴日’这两个典型的蒙古名字。而应该是他二人老爹的那个老者,则是一个典型的汉族名字——陆添丁。董策仔细打量了他们一下,发现他们面部特征还真是有些蒙古人的面相,自己一看还是很明显的。
统计完成之后,董策便是在耶律斡里和及五个骑兵的簇拥下,带着他们去了安乡墩。
由于有着这些人的拖累,一行人速度很是缓慢,等到了天色擦黑之时,方才赶到安乡墩。
此时的安乡墩,已经是比月前破败荒凉了不少。
演武场上一个人都没有的,牲畜栏还在,但是里头的牲口都没了,墩堡周围,大片大片的荒地长满了蒿草。本来墩中军户也还种了一些土地。一听要搬走了,顿时便没了热情,以后总不成跑这么远来伺候庄稼地吧?就连马圈里头的战马,也少了许多。
墩中的男人现在都在董策身边当差听令,不少人已经许多日子没回来了,而墩中的军户也都已经得到了董策的通知——再有些时日,就要都从这里搬到磐石堡里去了。
对于这个命令,众人都又是欢喜又是难过。
欢喜的是,自家男人都有了不错的前程,进了磐石堡,那是要当官儿的,自家也是跟着水涨船高,去了磐石堡,房子住宿等条件,肯定都要好。而难过则是,在这儿住了这许多年,有的是祖祖辈辈在此,要走了,还真是难过得紧。
墩里的人也不多了,很多房子便空了出来,董策让把这些百姓先安顿在这些房子里,然后又让李贵婆娘整治了一些杂粮饼子给饿的眼前发蓝的他们吃。
吃着饼子,住在这能够遮风避雨的房子里,这些已经成为董策家奴的百姓却是感觉十分的幸运——老爷毕竟是对自己人体己贴心,那些公中的人就只能住窝棚了。
当天晚上,董策便让他们都签了卖身的文书。
以其一为例。
“立卖身文约仆人洪三元,同妻李氏,男国胜,男国旺,男国康,女大娘,女二娘,女三妹。今因衣食无着,欠少食用,无一生计。自愿挽中出卖与董相公名下为仆,得米三斗,锅一口,筐一个,簸箕一个,扁担一把,锄头两把,犁头一副,犁架一副。牛轭一副,晒席两张。居住十里铺安乡墩甲字三号屋,自此之后,永系董主人之仆,世代不易,听自主人呼唤使用,不得稍有抗命。若有行止错处,愿听凭董主人打杀,不敢有丝毫怨言。
于每年正月初二上门叩岁,清明拜扫,中元节及送寒衣,主人上坟,务要在祠伺候。所种田园纳租,每亩每季各五斗五升五合,干结送纳,不致短缺。今恐无凭,立此身约为照。三元行年三十九岁,十二月十七日丑时生。李氏行年四十二岁,五月初四日亥时生。”
他们多半不认字儿,就咬破手指头摁了血手印儿。
平心而论,这文书上面的内容条款,及其的苛刻严厉并且极不人道,一道签了这文书,那么不但是董策家奴的问题,更是可以被董策任意的打杀,而董策却不会负任何的责任。
要知道,家奴也分三六九等。
明朝的民间风气颇为的开放,在别人家做工伺候人并不是什么太丢人的活计,尤其是在大户人家,更是可以拿出去说嘴的光鲜事情。有的家奴是有期限的,文书上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旦到了期限就要放出府中,恢复了人身自由。而有的家奴虽然是家生子,却有自己单独的事业,有很大的自主性,只不过是因着情分和利益依附在主家周围。
而这些流民成为的奴婢,则是最下下等的那种,毫无人身自由,世世代代为奴效力,而且家主可以任意打杀。
若是升平年份,也没多少人原因如此卖身,但是现在,却是一切去休。
不过董策给他们的条件也是相当的优待,不但租给土地,租给耕牛,发给粮种等,和民户们一视同仁。而且若是他们家里的女儿小子被瞧上,拿进府里当差,不但管吃管住,每个月还有不菲的月钱补贴。
现在董策有官职,有田产,有势力,有实权,又多了这十几家家奴,再有一处足够大的大宅子,一个将官世家的雏形已经出现了。
董策对于安乡墩的规划,也自有自己的想法,现在正在逐步规划。
签完了文书之后,董策把那厚厚的一摞文书收起来,在自己屋子的桌角放好,和白忠旗做的那名册放在一起,然后便是让所有家奴来自己门前集合。
六十多口人把个墩堡塞得满满的,全场鸦雀无声,都把目光投向董策。
“从现在开始,你们就是我董家的人了,生则效忠,不可有二心,则本官也必让你们舒坦一辈子,子孙再也不会受穷。”董策的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缓缓道:“本官对你们,也是一视同仁,和军兵们规矩一体。凡十五岁以上之男子,每人授给租田十五亩,必须种植谷物。十五岁以上之女子,每人授租田十亩。丁牛四岁以上之大者,每头受租田十亩,一户限牛最多为四头。”
“记住,是租田,不是给田!这地,还不是你们的,只是拿给你种。不过也不要担心,若是你们表现的本分老实,诚恳能干,本官自是不会吝啬!另外,你们每亩地的租子,是五斗五升五合。能给你们剩下不老少!”
他指了指站在右手边的那一大家子,正是洪三元一家:“像是这一家子,有丁男四人,丁女四人,俱是十五岁以上,再加上本官分给他们的耕牛,便可分田一百一十亩!这一百一十亩田,除去交了地租的,剩下的粮食,绝对够这一家子吃用了!不但够吃够用,攒下的粮食换成银钱,怕是用不了两年,大房子也能起来!日子都是红火!”
他笑了笑:“说不得儿子的聘礼,闺女的嫁妆,也就都有了。”
他构筑的美好前景让洪三元一家都露出了笑容,这个老实的汉子像是许多庄户人家一样不善言辞,只是带着一家人跪地给董策磕头。
“起来吧,起来吧!”
董策笑道,然后又说了两句,最后道:“从明日开始便要准备垦田。明日你们便不能在墩中住了,自己去外面,就在墩墙左近寻觅地方建起房子就行。记得,别离开墩堡所在的这土丘。”
然后董策便是指定了五个人,让他们明日开始带着人划分土地,以十亩地为一井的单位,如此方便分配。
当人拥有某些权力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基本上都是这权力会为我带来什么,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都很正常的一件事,乃是人的本心在作祟。尤其是这个混乱无序而又饥饿蔓延的时代,这些饱受折磨道德观念已经几乎无存的人们,就更是如此。他们对强者敬畏,却不意味着心里有足够的道德标杆。这五个人也不例外,听完之后都是心里一喜,已经存了要为自己谋一份私利的心思。
只不过接下来董策的一番话却是让他们心里冰凉。
“耶律斡里和,你盯着他们,若是有谁敢徇私舞弊,以权谋私,直接打杀了!”董策淡淡一笑:“另外,明日规划好的土地,别人先选,你们五人最后选。”
几人一听,都是赶紧跪下,纷纷道:“小人绝不敢徇私舞弊。”
董策也不管他们混乱的称呼,按理说,他们都是应该自称奴婢的。
“粮种这两日也会发下,你们分了土地,便尽快耕种吧,莫要误了冬麦的农时。”
xxxxxxx分割线xxxxxxx
董策当夜就回了磐石堡,堡中他的那小院儿给收拾的干净温馨,自然是不愿意再在安乡墩里过夜。不过耶律斡里和以及那五个巡夜斥候则是留在了那里,以防这些新加入的百姓有什么变故,如此一来,磐石堡这边巡夜的就只剩下五个人了,连个轮替的都没有,只得让石进和周仲两人也加入其间,算是勉强能撑过来。
等到第二日,马林领着另外五个骑兵去往安乡墩,耶律斡里和则是换回来。
手下的人越来越多,盘子越来越大,董策越发是感觉到手下可用的人捉襟见肘。
第二日一大早,太阳还未出来,也就是五点钟左右的光景,董策便是让把昨日新附的流民都给召集了起来。
下面黑压压的一片,董策当众宣布了对这些流民的安顿,和之前那些百姓一视同仁,凡十五岁以上之男子,每人授给露田十五亩,必须种植谷物。十五岁以上之女子,每人授露田十亩。丁牛四岁以上之大者,每头受露田十亩,一户限牛最多为四头。
若全家都是老小残疾的,十一岁以上及残废者各受丁男一半之田,年过七十的不还所受,寡妇守志,虽免课亦授妇田。
但是不授予他们桑田,同时每亩地的课税是五斗五升五合。
也就是说,他们现在种的这些田地,是董策随时都可以收回的,并不是他们的私产。这样一来,就把他们同那些早前迁来的百姓给分化开了。
董策很清楚,好处一次给的太多,以后也就不值钱了。
只不过考虑到现在手下的耕牛存货很少,再加上这新一批的流民普遍家庭成员都很少,很多光棍儿甚至是一户就一口,因此董策予他们分田之时,还是按照每户一头耕牛的标准划分,但是实际上,则是五户合用一头耕牛。五户互相监督,一旦耕牛出什么问题,五户都要被问罪。
提供无弹窗全文字在线阅读,更新速度更快文章质量更好,如果您觉得不错就多多分享本站!谢谢各位读者的支持!
高速 崇祯七年最新章节,本章节是一二一章 世家雏形地址为如果你觉的本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center>
之前那抱头痛哭爷儿仨引起了董策的注意力,因为那两个汉子在报名字的时候,说出的赫然是‘白音’和‘乌兰巴日’这两个典型的蒙古名字。而应该是他二人老爹的那个老者,则是一个典型的汉族名字——陆添丁。董策仔细打量了他们一下,发现他们面部特征还真是有些蒙古人的面相,自己一看还是很明显的。
统计完成之后,董策便是在耶律斡里和及五个骑兵的簇拥下,带着他们去了安乡墩。
由于有着这些人的拖累,一行人速度很是缓慢,等到了天色擦黑之时,方才赶到安乡墩。
此时的安乡墩,已经是比月前破败荒凉了不少。
演武场上一个人都没有的,牲畜栏还在,但是里头的牲口都没了,墩堡周围,大片大片的荒地长满了蒿草。本来墩中军户也还种了一些土地。一听要搬走了,顿时便没了热情,以后总不成跑这么远来伺候庄稼地吧?就连马圈里头的战马,也少了许多。
墩中的男人现在都在董策身边当差听令,不少人已经许多日子没回来了,而墩中的军户也都已经得到了董策的通知——再有些时日,就要都从这里搬到磐石堡里去了。
对于这个命令,众人都又是欢喜又是难过。
欢喜的是,自家男人都有了不错的前程,进了磐石堡,那是要当官儿的,自家也是跟着水涨船高,去了磐石堡,房子住宿等条件,肯定都要好。而难过则是,在这儿住了这许多年,有的是祖祖辈辈在此,要走了,还真是难过得紧。
墩里的人也不多了,很多房子便空了出来,董策让把这些百姓先安顿在这些房子里,然后又让李贵婆娘整治了一些杂粮饼子给饿的眼前发蓝的他们吃。
吃着饼子,住在这能够遮风避雨的房子里,这些已经成为董策家奴的百姓却是感觉十分的幸运——老爷毕竟是对自己人体己贴心,那些公中的人就只能住窝棚了。
当天晚上,董策便让他们都签了卖身的文书。
以其一为例。
“立卖身文约仆人洪三元,同妻李氏,男国胜,男国旺,男国康,女大娘,女二娘,女三妹。今因衣食无着,欠少食用,无一生计。自愿挽中出卖与董相公名下为仆,得米三斗,锅一口,筐一个,簸箕一个,扁担一把,锄头两把,犁头一副,犁架一副。牛轭一副,晒席两张。居住十里铺安乡墩甲字三号屋,自此之后,永系董主人之仆,世代不易,听自主人呼唤使用,不得稍有抗命。若有行止错处,愿听凭董主人打杀,不敢有丝毫怨言。
于每年正月初二上门叩岁,清明拜扫,中元节及送寒衣,主人上坟,务要在祠伺候。所种田园纳租,每亩每季各五斗五升五合,干结送纳,不致短缺。今恐无凭,立此身约为照。三元行年三十九岁,十二月十七日丑时生。李氏行年四十二岁,五月初四日亥时生。”
他们多半不认字儿,就咬破手指头摁了血手印儿。
平心而论,这文书上面的内容条款,及其的苛刻严厉并且极不人道,一道签了这文书,那么不但是董策家奴的问题,更是可以被董策任意的打杀,而董策却不会负任何的责任。
要知道,家奴也分三六九等。
明朝的民间风气颇为的开放,在别人家做工伺候人并不是什么太丢人的活计,尤其是在大户人家,更是可以拿出去说嘴的光鲜事情。有的家奴是有期限的,文书上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旦到了期限就要放出府中,恢复了人身自由。而有的家奴虽然是家生子,却有自己单独的事业,有很大的自主性,只不过是因着情分和利益依附在主家周围。
而这些流民成为的奴婢,则是最下下等的那种,毫无人身自由,世世代代为奴效力,而且家主可以任意打杀。
若是升平年份,也没多少人原因如此卖身,但是现在,却是一切去休。
不过董策给他们的条件也是相当的优待,不但租给土地,租给耕牛,发给粮种等,和民户们一视同仁。而且若是他们家里的女儿小子被瞧上,拿进府里当差,不但管吃管住,每个月还有不菲的月钱补贴。
现在董策有官职,有田产,有势力,有实权,又多了这十几家家奴,再有一处足够大的大宅子,一个将官世家的雏形已经出现了。
董策对于安乡墩的规划,也自有自己的想法,现在正在逐步规划。
签完了文书之后,董策把那厚厚的一摞文书收起来,在自己屋子的桌角放好,和白忠旗做的那名册放在一起,然后便是让所有家奴来自己门前集合。
六十多口人把个墩堡塞得满满的,全场鸦雀无声,都把目光投向董策。
“从现在开始,你们就是我董家的人了,生则效忠,不可有二心,则本官也必让你们舒坦一辈子,子孙再也不会受穷。”董策的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缓缓道:“本官对你们,也是一视同仁,和军兵们规矩一体。凡十五岁以上之男子,每人授给租田十五亩,必须种植谷物。十五岁以上之女子,每人授租田十亩。丁牛四岁以上之大者,每头受租田十亩,一户限牛最多为四头。”
“记住,是租田,不是给田!这地,还不是你们的,只是拿给你种。不过也不要担心,若是你们表现的本分老实,诚恳能干,本官自是不会吝啬!另外,你们每亩地的租子,是五斗五升五合。能给你们剩下不老少!”
他指了指站在右手边的那一大家子,正是洪三元一家:“像是这一家子,有丁男四人,丁女四人,俱是十五岁以上,再加上本官分给他们的耕牛,便可分田一百一十亩!这一百一十亩田,除去交了地租的,剩下的粮食,绝对够这一家子吃用了!不但够吃够用,攒下的粮食换成银钱,怕是用不了两年,大房子也能起来!日子都是红火!”
他笑了笑:“说不得儿子的聘礼,闺女的嫁妆,也就都有了。”
他构筑的美好前景让洪三元一家都露出了笑容,这个老实的汉子像是许多庄户人家一样不善言辞,只是带着一家人跪地给董策磕头。
“起来吧,起来吧!”
董策笑道,然后又说了两句,最后道:“从明日开始便要准备垦田。明日你们便不能在墩中住了,自己去外面,就在墩墙左近寻觅地方建起房子就行。记得,别离开墩堡所在的这土丘。”
然后董策便是指定了五个人,让他们明日开始带着人划分土地,以十亩地为一井的单位,如此方便分配。
当人拥有某些权力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基本上都是这权力会为我带来什么,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都很正常的一件事,乃是人的本心在作祟。尤其是这个混乱无序而又饥饿蔓延的时代,这些饱受折磨道德观念已经几乎无存的人们,就更是如此。他们对强者敬畏,却不意味着心里有足够的道德标杆。这五个人也不例外,听完之后都是心里一喜,已经存了要为自己谋一份私利的心思。
只不过接下来董策的一番话却是让他们心里冰凉。
“耶律斡里和,你盯着他们,若是有谁敢徇私舞弊,以权谋私,直接打杀了!”董策淡淡一笑:“另外,明日规划好的土地,别人先选,你们五人最后选。”
几人一听,都是赶紧跪下,纷纷道:“小人绝不敢徇私舞弊。”
董策也不管他们混乱的称呼,按理说,他们都是应该自称奴婢的。
“粮种这两日也会发下,你们分了土地,便尽快耕种吧,莫要误了冬麦的农时。”
xxxxxxx分割线xxxxxxx
董策当夜就回了磐石堡,堡中他的那小院儿给收拾的干净温馨,自然是不愿意再在安乡墩里过夜。不过耶律斡里和以及那五个巡夜斥候则是留在了那里,以防这些新加入的百姓有什么变故,如此一来,磐石堡这边巡夜的就只剩下五个人了,连个轮替的都没有,只得让石进和周仲两人也加入其间,算是勉强能撑过来。
等到第二日,马林领着另外五个骑兵去往安乡墩,耶律斡里和则是换回来。
手下的人越来越多,盘子越来越大,董策越发是感觉到手下可用的人捉襟见肘。
第二日一大早,太阳还未出来,也就是五点钟左右的光景,董策便是让把昨日新附的流民都给召集了起来。
下面黑压压的一片,董策当众宣布了对这些流民的安顿,和之前那些百姓一视同仁,凡十五岁以上之男子,每人授给露田十五亩,必须种植谷物。十五岁以上之女子,每人授露田十亩。丁牛四岁以上之大者,每头受露田十亩,一户限牛最多为四头。
若全家都是老小残疾的,十一岁以上及残废者各受丁男一半之田,年过七十的不还所受,寡妇守志,虽免课亦授妇田。
但是不授予他们桑田,同时每亩地的课税是五斗五升五合。
也就是说,他们现在种的这些田地,是董策随时都可以收回的,并不是他们的私产。这样一来,就把他们同那些早前迁来的百姓给分化开了。
董策很清楚,好处一次给的太多,以后也就不值钱了。
只不过考虑到现在手下的耕牛存货很少,再加上这新一批的流民普遍家庭成员都很少,很多光棍儿甚至是一户就一口,因此董策予他们分田之时,还是按照每户一头耕牛的标准划分,但是实际上,则是五户合用一头耕牛。五户互相监督,一旦耕牛出什么问题,五户都要被问罪。
提供无弹窗全文字在线阅读,更新速度更快文章质量更好,如果您觉得不错就多多分享本站!谢谢各位读者的支持!
高速 崇祯七年最新章节,本章节是一二一章 世家雏形地址为如果你觉的本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