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全武行
满朝文武冒着深秋的寒露在皇宫外面等了许久,官帽官衣都被露水打的湿漉漉的犹自不觉,那个时代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轻易毁却,除了太监之外的男人,都会蓄着大把的胡子,此时百官不管年纪大的岁数小的,胡子眉毛一把抓全都白凛凛的看着挺滑稽,朝会时间一到,守宫卫士在值班太监取来宫门钥匙之后,将那朱红色满是大铜钉的厚重宫门打开,发出呜呜呜的沉闷响声,最后宫门碰到墙壁之上发出咚咚两声巨响,百官的心随着这声巨响也不约而同的颤抖了一下,然后鱼贯而入,准备迎接新一轮的权力大洗牌。
赵铭现在已是骁骑都尉上党郡守算是地方官员本是不应该在参与朝会这样的事情,但是他还没走马上任为官,现在朝中发生如此大事,作为大汉臣子,自己的老板挂了,留守洛阳等待外方的官吏都要参加今天的朝会。赵铭随在武官队列里面,学着那些前辈们迈着八字步,四平八稳的缓缓的跟着也进了宫。
洛阳皇宫分南北两宫,北宫主要是皇帝还有后妃们的起居之地,南宫却是皇帝处理朝政的地方,南宫的正殿是德阳殿,殿高三丈,皇帝的龙椅宝座位于一仗高的陛上就在这可以容纳万人的雄伟大殿里。所谓陛就是指的台阶,天子之陛九级,所以才能达到一仗的高度,现在的古装电视剧动不动就是陛下怎么怎么样,其实这是不对的,按照史料记载,臣与至尊言,不敢指斥,故呼在陛下者告之。所以陛下的意思就是指臣属的自称,主要作用是引起皇帝的注意而已。
赵铭望着这宏伟的大殿,心中不由的升起一种强烈的自豪感,这可是公元一世纪末期,咱们的老祖宗们就能造出可以容纳万人的大殿,雕栏画栋,气势非凡,一砖一瓦都是极具细腻工艺的高级艺术品,殿中三人才能合抱的粗大立柱全是用整根的大树加工而成,在生产力还不发达的那个时代,建设这样的大殿当得起规模浩大这个词。更别提更加高大的朱雀阙,在洛阳城外四十三里的偃师城都能望见朱雀阙巍峨耸立与天相连。想到这般宏伟的建筑在日后被董卓这死胖子一把火给烧成了白地,赵铭不禁暗自摇头叹息,惋惜的很。
德阳殿正中是一个四四方方的大水池,水池中的水是活水,由专门的开凿的水道从洛水之中引来的,中间一条小道从正面直接通到九级高的陛之下,这个场景在古装电视剧汉武大帝当中有过非常真实的展现,文武百官按次序分列水池两侧。
何进早已等在德阳殿内,昨日处理皇宫事物一直留在宫中,虽然一宿没合眼,但此时仍然是精神抖擞,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汉灵帝挂了受益最大的就是他何进,他怎么能不高兴,今天的造型依旧是全副的大将军披挂,手握宝剑站在陛下,虽然心中欢喜,但是却不能表现在脸上,何进满脸严肃,却稍微带点悲戚之色,冷冷的看着满朝文武分列左右,百官看到何进如此模样竟然早已等在德阳殿,就知道何进昨晚是宿在宫中的,这在封建时代,除了皇帝,哪个带把的敢夜宿皇宫,可如今何进本就权势通天,灵帝一死他何大将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摇身一变就要变成国舅爷,皇帝年幼,这朝政以后全都得听他姓何的摆布了,大家都这对比十常侍更加专横跋扈的何进毫无办法,唯有暗自摇头叹息不已,可就是有那么一个人看着何进双眼直欲喷火,咬牙切齿的准备跟着权倾天下的何大将军别一下苗头,这个人就是著名的文学家,大文豪蔡邑。
蔡邑,字伯喈是东汉末年有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东汉灵帝熹平四年,京城洛阳出了一件大事,在太学门口,立了一块石碑,内容是官方钦定的《六经》,作为天下读书人校订文字的范本,这就是著名的《熹平石经》。一时之间,太学热闹非凡,每天来观摩的文人墨客络绎不绝,相传最热闹的时候车有数千乘,三十仗宽的道路都为之堵塞,石经的书写者就是这位集东汉家、大音乐家、大画家、大书法家等多种大家于一体的大才子蔡邑蔡伯喈,从《熹平石经》发布之后蔡邑之名传遍天下,风头一时无两。连一代大儒马日磾都称赞蔡邑曰:伯喈旷世逸才。
但凡有才的人,脾气都是很古怪的,尤其是这种当代大儒,脾气更是如同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根据《汉书》记载的大概意思是蔡邑这个人为人正直,性格耿直诚实,眼里容不下半点沙子,对于不好的事情,蔡邑总是敢于直言相谏。灵帝在位的时候蔡邑多次出言顶撞刘宏,灵帝对这个倔老头也是又敬又恨,不得已把他安排到太学任个学官教书育人,远远的把这老家伙给支开了。现在皇帝死了,蔡邑虽然是学官,但也在入朝之列,早就听闻何进最近专横跋扈,如今灵帝刚死就敢夜宿皇宫,蔡邑这驴脾气就一下子上来了,怒火烧的他脑仁都疼。
待文武百官各就各位,何进大声宣布道:“先皇旨意,由皇子刘辩继承大统!国不可一日无君,请皇子刘协即位!”
皇位的接班人不用想也知道是何进的大外甥刘辩,现在何进权柄正盛,就算刘宏遗照让皇子刘协接班,有何进从中作梗,这刘协也当不成皇帝。
何进话音刚落,小太监王顺中气十足的大嗓门高声喊道:“皇上驾到!”刘辩身穿黑色龙袍,在何皇后的搀扶下,从殿后缓缓的走了出来,何皇后此时心情激动不已,自己的儿子当了皇帝,母凭子贵,自己日后就是母仪天下的皇太后了,依然年轻的脸上透出兴奋的红晕,连昨日的丧夫之痛都忘记了。
何皇后陪着刘辩往龙椅之上一座,一双凤目看着满朝文武,心中很是满足此时这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满朝文武齐刷刷的跪地山呼万岁,吓的新皇帝刘辩扭头扑到了自己娘亲的怀里,刘辩毕竟才是个十一岁的孩子,哪见过如此场面,有效的身子瑟缩在宽大的龙袍里,不停的发抖,何皇后轻抚着刘辩的后背,低头凑到刘辩的耳旁不住的柔声安慰,尽显慈母本色。
待百官拜过新皇帝之后,刘辩在母亲的提醒下,终于鼓起勇气说道:“先皇遗照,封刘协为渤海王,待先皇大丧过后,尽快前往封地。”这些话都是何进教的,刘宏的意思是等刘协成年之后在前往封地,但是何皇后毕竟是刘协的杀母仇人,刘协虽然年幼,何皇后还是不愿把刘协留在身边,本来按照何皇后的意思就是如法炮制弄点毒药把刘协弄死算了,可是何进为防止天下人的悠悠之口,劝阻了妹妹的想法。
刘协在两名年长宫女的陪同下,前来拜过自己的皇帝哥哥,领了王爵的印绶,千恩万谢的退下了。
见唯一的碍手碍脚的刘协被打发了,何皇后跟何进都出了一口气,何进接口说道:“皇帝年幼,先皇遗命有皇后何氏晋封太后,辅佐新皇治理朝政。”
何皇后见哥哥按计划行事,大感满意,待何进说完。端庄的何太后清了清嗓子说道:“本宫辅佐新皇本应义不容辞,然而本宫毕竟是以妇道人家,恐无能力担当国事,现在本宫宣布,大将军何进忠心为国,兼丞相职,司空袁隗晋封御史大夫,由何进,袁隗,和太尉曹嵩三为爱卿任辅政大臣,共同协助我儿刘辩治理天下!”
赵铭看着这兄妹两个沆瀣一气狼狈为奸的演着双簧,不知不觉间就把大事给定了下来,心中不由的鄙夷,刘宏虽然昏庸,但才死了一天,还是被人刺杀而死,你们两个对这件事只字未提,却在这大喇喇的分权,真是无耻至极。
司空袁隗被晋升御史大夫,位列三公,算是又升一级,心中很是高兴,曹嵩本身就是太尉,现在不升不降,心中波澜不惊,再升也没法升了,何进肯让曹嵩当丞相把大权让出来事不可能的。何进的意思很明显,还是要拉拢袁曹两家作为自己的坚强后盾。
蔡邑可是停不下去了,也不顾臣子本分,跳出文官列,疾步跑到御阶之下,跪倒在地高呼:“先皇,您去的早,怎么能容这两兄妹在这指手画脚,独揽朝纲!”说完之后跪伏于地,嚎啕大哭。
百官见蔡邑跳出来找何进麻烦,有正义之士心中拍手称快,也有别有用心之人只是在那看着热闹,反正心中想什么的都有,就是没人敢出言附和。
看着这以脾气倔出名的蔡邑跳出来指责自己兄妹独揽朝纲,何皇后毕竟是个女人,此时还不知道如何应付,何进鼻子都快气歪了。
“蔡邑,你说这话什么意思?你想干什么?”何进大吼一声怒斥蔡邑。
蔡邑一听何进还敢大声斥责自己,真是婶可忍叔叔不可忍了,急忙跳起身来,刚刚大哭一场,鼻涕挂在那里因为怒气咻咻的,在鼻子上吹起了泡泡犹自不觉,戟指何进气的手都发抖,蔡伯喈破口大骂:“你这杀猪卖肉之徒,凭借女人上位,现在先皇刚刚驾崩,你不思报效先皇知遇之恩,只顾在这分割权力排除异己,你居心何在?”
何进在忌讳的就是别人当面提自己的出身,常以此为耻,可是着蔡老头哪壶不开提哪壶,竟然在这大朝会上当面指责自己是个杀猪的,气的何进肺管子都快炸了。仓促之间竟然寻不到话题反驳,只能指着蔡邑大骂老匹夫敢尔!
人家蔡邑可是文化人,肚子里的玩意比何进祖宗三代的文化加起来还有高上不知道多少倍,骂人不带脏字的连珠炮般对何进的祖宗十八大进行了体无完肤的狂轰滥炸。何皇后也是何家的人,骂何进不就等于连她也给骂了吗?作为一个泼妇,虽然早就进宫当上了上流人士,但是骨子里的泼劲是消失不了的,何皇后是实在听不下去了,也站起身来大骂蔡邑臭不要脸的死学究,蔡邑丝毫不让,两个人针锋相对,何皇后见文骂不是人家的对手,于是语言开始升级,骂出的市井之间的肮脏词语简直是不堪入耳。三人在那对骂,吓的小皇帝刘辩坐在那里只顾哭泣,何皇后也没暇顾及。
群臣听何皇后骂人的言语粗鄙不堪,都是大摇其头,交头接耳的议论纷纷,何进见自己的妹妹身为太后也太不顾忌自己的身份了,慌忙以眼色示意妹妹别再骂了。何皇后不理,只顾骂的痛快,何进无计可施,只得上前揪打蔡邑。
别看蔡邑是个文化人,见何进动手了,丝毫不怯阵,一甩大袖子就要跟何进放对,何进人家以前可是杀猪的,颇有膀子力气,蔡邑哪是他的对手,被何进正正反反的连打了十几个大耳刮子,嘴角流血双耳轰鸣。
先帝刚死,新皇帝刚立,就在这大朝会上来了一出全武行,众人看的都呆了。有那太学院出身的官吏,都是蔡邑的徒弟,见自己的老师被人打的很是凄惨,终于看不下去了,呼啦啦跑出两三个上前帮忙扭打何进,有了第一个,后面的人胆气也就壮了,跑出来追打何进的人越来越多,何进虽然还有那么两三下子,但是好虎架不住群狼,被一群人围在中间,总有失手的时候,于是不多时间,何进就被众太学出身的官吏打的鼻青脸肿。
混乱中加入战团的人越来越多,何进不知道被哪个损人抽冷子照着两腿之间狠狠的踢了一脚,疼的差点背过气去,都忘了大喊殿前武士前来相助。
有那想要巴结何进的官员见何进被人打翻在地,都出来相助,一时之间,在这德阳殿内大战一团,官帽横飞,衣袍的碎片被扔的满地都是,哭爹骂娘的有之,哀嚎惨叫的有之,千余官吏在这大殿之上开朝会的时候发生了大火拼,虽然不至于出人命,但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怎一个乱字了得。
曹操赵铭袁义等人,早被朝中的清流一派视作同党,此刻城门失火,他们成了那遭殃的池鱼,也被好些人追着打,平时人模狗样的满朝文武,都陷入了乱战当中。
最后还是何皇后反应过来,招来大批禁军将士把乱作一团的官员分开,何皇后发了狠,把满朝文武全都抓起来下了大狱。
一时之间,大汉王朝,除了皇帝和丞相兼大将军何进,其他在朝的官员全被扔进了大牢,刘辩刚刚登基就成了光杆皇帝,也忒可怜了点。
赵铭现在已是骁骑都尉上党郡守算是地方官员本是不应该在参与朝会这样的事情,但是他还没走马上任为官,现在朝中发生如此大事,作为大汉臣子,自己的老板挂了,留守洛阳等待外方的官吏都要参加今天的朝会。赵铭随在武官队列里面,学着那些前辈们迈着八字步,四平八稳的缓缓的跟着也进了宫。
洛阳皇宫分南北两宫,北宫主要是皇帝还有后妃们的起居之地,南宫却是皇帝处理朝政的地方,南宫的正殿是德阳殿,殿高三丈,皇帝的龙椅宝座位于一仗高的陛上就在这可以容纳万人的雄伟大殿里。所谓陛就是指的台阶,天子之陛九级,所以才能达到一仗的高度,现在的古装电视剧动不动就是陛下怎么怎么样,其实这是不对的,按照史料记载,臣与至尊言,不敢指斥,故呼在陛下者告之。所以陛下的意思就是指臣属的自称,主要作用是引起皇帝的注意而已。
赵铭望着这宏伟的大殿,心中不由的升起一种强烈的自豪感,这可是公元一世纪末期,咱们的老祖宗们就能造出可以容纳万人的大殿,雕栏画栋,气势非凡,一砖一瓦都是极具细腻工艺的高级艺术品,殿中三人才能合抱的粗大立柱全是用整根的大树加工而成,在生产力还不发达的那个时代,建设这样的大殿当得起规模浩大这个词。更别提更加高大的朱雀阙,在洛阳城外四十三里的偃师城都能望见朱雀阙巍峨耸立与天相连。想到这般宏伟的建筑在日后被董卓这死胖子一把火给烧成了白地,赵铭不禁暗自摇头叹息,惋惜的很。
德阳殿正中是一个四四方方的大水池,水池中的水是活水,由专门的开凿的水道从洛水之中引来的,中间一条小道从正面直接通到九级高的陛之下,这个场景在古装电视剧汉武大帝当中有过非常真实的展现,文武百官按次序分列水池两侧。
何进早已等在德阳殿内,昨日处理皇宫事物一直留在宫中,虽然一宿没合眼,但此时仍然是精神抖擞,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汉灵帝挂了受益最大的就是他何进,他怎么能不高兴,今天的造型依旧是全副的大将军披挂,手握宝剑站在陛下,虽然心中欢喜,但是却不能表现在脸上,何进满脸严肃,却稍微带点悲戚之色,冷冷的看着满朝文武分列左右,百官看到何进如此模样竟然早已等在德阳殿,就知道何进昨晚是宿在宫中的,这在封建时代,除了皇帝,哪个带把的敢夜宿皇宫,可如今何进本就权势通天,灵帝一死他何大将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摇身一变就要变成国舅爷,皇帝年幼,这朝政以后全都得听他姓何的摆布了,大家都这对比十常侍更加专横跋扈的何进毫无办法,唯有暗自摇头叹息不已,可就是有那么一个人看着何进双眼直欲喷火,咬牙切齿的准备跟着权倾天下的何大将军别一下苗头,这个人就是著名的文学家,大文豪蔡邑。
蔡邑,字伯喈是东汉末年有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东汉灵帝熹平四年,京城洛阳出了一件大事,在太学门口,立了一块石碑,内容是官方钦定的《六经》,作为天下读书人校订文字的范本,这就是著名的《熹平石经》。一时之间,太学热闹非凡,每天来观摩的文人墨客络绎不绝,相传最热闹的时候车有数千乘,三十仗宽的道路都为之堵塞,石经的书写者就是这位集东汉家、大音乐家、大画家、大书法家等多种大家于一体的大才子蔡邑蔡伯喈,从《熹平石经》发布之后蔡邑之名传遍天下,风头一时无两。连一代大儒马日磾都称赞蔡邑曰:伯喈旷世逸才。
但凡有才的人,脾气都是很古怪的,尤其是这种当代大儒,脾气更是如同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根据《汉书》记载的大概意思是蔡邑这个人为人正直,性格耿直诚实,眼里容不下半点沙子,对于不好的事情,蔡邑总是敢于直言相谏。灵帝在位的时候蔡邑多次出言顶撞刘宏,灵帝对这个倔老头也是又敬又恨,不得已把他安排到太学任个学官教书育人,远远的把这老家伙给支开了。现在皇帝死了,蔡邑虽然是学官,但也在入朝之列,早就听闻何进最近专横跋扈,如今灵帝刚死就敢夜宿皇宫,蔡邑这驴脾气就一下子上来了,怒火烧的他脑仁都疼。
待文武百官各就各位,何进大声宣布道:“先皇旨意,由皇子刘辩继承大统!国不可一日无君,请皇子刘协即位!”
皇位的接班人不用想也知道是何进的大外甥刘辩,现在何进权柄正盛,就算刘宏遗照让皇子刘协接班,有何进从中作梗,这刘协也当不成皇帝。
何进话音刚落,小太监王顺中气十足的大嗓门高声喊道:“皇上驾到!”刘辩身穿黑色龙袍,在何皇后的搀扶下,从殿后缓缓的走了出来,何皇后此时心情激动不已,自己的儿子当了皇帝,母凭子贵,自己日后就是母仪天下的皇太后了,依然年轻的脸上透出兴奋的红晕,连昨日的丧夫之痛都忘记了。
何皇后陪着刘辩往龙椅之上一座,一双凤目看着满朝文武,心中很是满足此时这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满朝文武齐刷刷的跪地山呼万岁,吓的新皇帝刘辩扭头扑到了自己娘亲的怀里,刘辩毕竟才是个十一岁的孩子,哪见过如此场面,有效的身子瑟缩在宽大的龙袍里,不停的发抖,何皇后轻抚着刘辩的后背,低头凑到刘辩的耳旁不住的柔声安慰,尽显慈母本色。
待百官拜过新皇帝之后,刘辩在母亲的提醒下,终于鼓起勇气说道:“先皇遗照,封刘协为渤海王,待先皇大丧过后,尽快前往封地。”这些话都是何进教的,刘宏的意思是等刘协成年之后在前往封地,但是何皇后毕竟是刘协的杀母仇人,刘协虽然年幼,何皇后还是不愿把刘协留在身边,本来按照何皇后的意思就是如法炮制弄点毒药把刘协弄死算了,可是何进为防止天下人的悠悠之口,劝阻了妹妹的想法。
刘协在两名年长宫女的陪同下,前来拜过自己的皇帝哥哥,领了王爵的印绶,千恩万谢的退下了。
见唯一的碍手碍脚的刘协被打发了,何皇后跟何进都出了一口气,何进接口说道:“皇帝年幼,先皇遗命有皇后何氏晋封太后,辅佐新皇治理朝政。”
何皇后见哥哥按计划行事,大感满意,待何进说完。端庄的何太后清了清嗓子说道:“本宫辅佐新皇本应义不容辞,然而本宫毕竟是以妇道人家,恐无能力担当国事,现在本宫宣布,大将军何进忠心为国,兼丞相职,司空袁隗晋封御史大夫,由何进,袁隗,和太尉曹嵩三为爱卿任辅政大臣,共同协助我儿刘辩治理天下!”
赵铭看着这兄妹两个沆瀣一气狼狈为奸的演着双簧,不知不觉间就把大事给定了下来,心中不由的鄙夷,刘宏虽然昏庸,但才死了一天,还是被人刺杀而死,你们两个对这件事只字未提,却在这大喇喇的分权,真是无耻至极。
司空袁隗被晋升御史大夫,位列三公,算是又升一级,心中很是高兴,曹嵩本身就是太尉,现在不升不降,心中波澜不惊,再升也没法升了,何进肯让曹嵩当丞相把大权让出来事不可能的。何进的意思很明显,还是要拉拢袁曹两家作为自己的坚强后盾。
蔡邑可是停不下去了,也不顾臣子本分,跳出文官列,疾步跑到御阶之下,跪倒在地高呼:“先皇,您去的早,怎么能容这两兄妹在这指手画脚,独揽朝纲!”说完之后跪伏于地,嚎啕大哭。
百官见蔡邑跳出来找何进麻烦,有正义之士心中拍手称快,也有别有用心之人只是在那看着热闹,反正心中想什么的都有,就是没人敢出言附和。
看着这以脾气倔出名的蔡邑跳出来指责自己兄妹独揽朝纲,何皇后毕竟是个女人,此时还不知道如何应付,何进鼻子都快气歪了。
“蔡邑,你说这话什么意思?你想干什么?”何进大吼一声怒斥蔡邑。
蔡邑一听何进还敢大声斥责自己,真是婶可忍叔叔不可忍了,急忙跳起身来,刚刚大哭一场,鼻涕挂在那里因为怒气咻咻的,在鼻子上吹起了泡泡犹自不觉,戟指何进气的手都发抖,蔡伯喈破口大骂:“你这杀猪卖肉之徒,凭借女人上位,现在先皇刚刚驾崩,你不思报效先皇知遇之恩,只顾在这分割权力排除异己,你居心何在?”
何进在忌讳的就是别人当面提自己的出身,常以此为耻,可是着蔡老头哪壶不开提哪壶,竟然在这大朝会上当面指责自己是个杀猪的,气的何进肺管子都快炸了。仓促之间竟然寻不到话题反驳,只能指着蔡邑大骂老匹夫敢尔!
人家蔡邑可是文化人,肚子里的玩意比何进祖宗三代的文化加起来还有高上不知道多少倍,骂人不带脏字的连珠炮般对何进的祖宗十八大进行了体无完肤的狂轰滥炸。何皇后也是何家的人,骂何进不就等于连她也给骂了吗?作为一个泼妇,虽然早就进宫当上了上流人士,但是骨子里的泼劲是消失不了的,何皇后是实在听不下去了,也站起身来大骂蔡邑臭不要脸的死学究,蔡邑丝毫不让,两个人针锋相对,何皇后见文骂不是人家的对手,于是语言开始升级,骂出的市井之间的肮脏词语简直是不堪入耳。三人在那对骂,吓的小皇帝刘辩坐在那里只顾哭泣,何皇后也没暇顾及。
群臣听何皇后骂人的言语粗鄙不堪,都是大摇其头,交头接耳的议论纷纷,何进见自己的妹妹身为太后也太不顾忌自己的身份了,慌忙以眼色示意妹妹别再骂了。何皇后不理,只顾骂的痛快,何进无计可施,只得上前揪打蔡邑。
别看蔡邑是个文化人,见何进动手了,丝毫不怯阵,一甩大袖子就要跟何进放对,何进人家以前可是杀猪的,颇有膀子力气,蔡邑哪是他的对手,被何进正正反反的连打了十几个大耳刮子,嘴角流血双耳轰鸣。
先帝刚死,新皇帝刚立,就在这大朝会上来了一出全武行,众人看的都呆了。有那太学院出身的官吏,都是蔡邑的徒弟,见自己的老师被人打的很是凄惨,终于看不下去了,呼啦啦跑出两三个上前帮忙扭打何进,有了第一个,后面的人胆气也就壮了,跑出来追打何进的人越来越多,何进虽然还有那么两三下子,但是好虎架不住群狼,被一群人围在中间,总有失手的时候,于是不多时间,何进就被众太学出身的官吏打的鼻青脸肿。
混乱中加入战团的人越来越多,何进不知道被哪个损人抽冷子照着两腿之间狠狠的踢了一脚,疼的差点背过气去,都忘了大喊殿前武士前来相助。
有那想要巴结何进的官员见何进被人打翻在地,都出来相助,一时之间,在这德阳殿内大战一团,官帽横飞,衣袍的碎片被扔的满地都是,哭爹骂娘的有之,哀嚎惨叫的有之,千余官吏在这大殿之上开朝会的时候发生了大火拼,虽然不至于出人命,但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怎一个乱字了得。
曹操赵铭袁义等人,早被朝中的清流一派视作同党,此刻城门失火,他们成了那遭殃的池鱼,也被好些人追着打,平时人模狗样的满朝文武,都陷入了乱战当中。
最后还是何皇后反应过来,招来大批禁军将士把乱作一团的官员分开,何皇后发了狠,把满朝文武全都抓起来下了大狱。
一时之间,大汉王朝,除了皇帝和丞相兼大将军何进,其他在朝的官员全被扔进了大牢,刘辩刚刚登基就成了光杆皇帝,也忒可怜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