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州牧和郡守
灵帝刘宏以前骄奢淫逸只顾自己痛快当了昏君,现在大汉威信扫地何进赌命成功满朝文武噤若寒蝉无人敢触其霉头。刘宏这才关心起了国事与长公主促膝一番嘀嘀咕咕之后下定决心,干脆卖给何进一个顺水人情,准了恢复州牧制的请求。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的道理还是颍阴长公主告诉灵帝的。刘宏本来也是身子虚弱也理会不得那些琐碎的朝政,这么多年不关心国事也不差这几天,于是刘宏更是把这些事情交给何进处理,自己干脆就待在寝宫乐的清闲。
何进大权在握,加上刘宏更是让他代为处理国事,一时间炙手可热风无两,心中更是得意。何进专权跟十常侍专权是不同的,十常侍是利用皇帝的信任和恩宠才得以大权在握,一切的权力都是刘宏给的,而何进是通过结党营私通过流血政变自己拿的。现在只要何进想办的事情,也只不过是到皇上那走个形式。现在的自己比起以前十常侍在皇上身边之时察言观色委曲求全的自己一比,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其实何进这样是很危险的,中华上下五千年来朝代更迭,官场自有一套规律可循,作为一个皇帝富有天下,他并不在乎大臣们是清官还是贪官,他在乎的只是自己大臣的忠诚度,每个落马的贪官倒霉的真正原因不是因为他贪,而是因为他站错了队,如今何进就站错了队,站到了皇帝的对立面,所以刘宏忌惮他,要想办法搞掉他,而十常侍是通过抱着皇帝的粗腿才作威作福,因此刘宏从没想过要搞掉十常侍。
虽然此时何进大权独揽,也只是向刘宏推荐了一下刘焉等人为州牧的人选,何进这人出身贫寒,并无远大政治目标,更看不到州牧这称号背后**裸的利益和好处。
这日早朝之上,又不见灵帝踪影,何进主持朝政已经渐渐开始成为一种习惯,饱受十常侍专权跋扈的朝中大臣对此虽心中也有不满,但是比起从前总算好了许多。正如某位高人举过的例子,有人说要强奸你,你肯定不愿意,若是他要把你全家杀光,然后再把你先奸后杀,你更不愿意,最后这人说,只要你让我强奸一下,就不杀你全家了,于是乎,你便开心的同意了。如今的朝廷如此,百官如此,普天下的百姓也是如此。
灵帝不在,何进便成了早朝的主持人,处理完那些琐碎的杂务,便开始传达灵帝恢复州牧一事,话一出口,大殿之上便如同开锅一样,刘焉袁隗等主张复州牧的自是窃喜。那些没有私心的官员,转念一想眼下各地糜烂的局势,知道复州牧才是唯一出路,也只能无奈的选择了沉默。而那些真心为刘家汉室的老顽固们,持反对意见的老臣们只是少数,微弱的反对声音如同螳臂当车,完全左右不了大势。
于是东汉末年群雄并起的催化剂州牧制就这样被重新恢复了,此中受益的不在少数。灵帝虽然不理国事,但是第一批册封的三个州牧名单却都是刘宏跟自己的妹妹私下早就商量好的。刘焉刘表刘虞等人作为汉室宗族皆封州牧,刘焉领了益州牧,刘表得了荆州牧,刘虞册封幽州牧。朝中反对复州牧的那几个老臣见皇上册封州牧都是皇室宗族,暗想此举也是皇帝为了维持汉室江山不得已而为,并非无的放矢,也都闭口不言了。同是一起协助何进除去阉宦的曹氏袁氏都没能在这众州牧之中分得一席,尤其是野心勃勃的袁绍更是满脸的失望。
何进知道当日十常侍朝中专权之时,满朝上下不得人心,才能被自己轻而易举的扳倒,为了吸取张让的教训,何进要想在朝中培植部分党羽,避免落得个墙倒众人推局面出现。除了拉拢曹家袁家之外,当年因为受到十常侍排挤而被迫隐居的王允也被何进上表刘宏封了个从事中郎,大汉王朝的三驾马车之二皇甫嵩和朱儁也从冷板凳上挪了下来,重新回到朝廷的权力核心。何进心里滋滋润润,看着自己布置的如此周全,感觉这大将军的头衔终于名副其实了。
首批州牧册封,袁家没能在州牧之中分上一杯羹,但是官场纵横数十载的袁家的老家伙并未因此偃旗息鼓,请求何进禀奏皇上,让其在南阳剿匪平叛的侄子袁术任南阳太守。何进为了拉拢袁隗,当下答应并上了奏折,袁隗这才心满意足。
颖阴公主刘坚这些日子天天进宫探望皇帝,实际是兄妹两人却是为了自己家的江山而在暗自谋划。何进举荐袁术出任南阳太守的折子一道,正中兄妹两个的下怀,州牧制我复了,而且封的都是我们刘家的自己人,但是光这样还是不保险啊,于是为了削弱州牧的权力,刘宏又大封地方郡守。汉朝行政体制既有承袭了秦朝的郡县制也有自创的封国制,本来分封的诸侯王国开始的时候都挺大的,但是汉武大帝为进行中央集权推行推恩令在经过这么多年的推恩下来,封国早已名存实亡,比如刘备这个中山靖王之后都能沦落到编草鞋练摊的凄惨地步,指望封国来制衡州牧显然已经不行了,只好在这郡县制上做手脚,东汉末年原本是监察作用的州转变为郡以上的行政区,下辖郡县两级,为防止州牧大权独揽,灵帝大封郡守规定郡守由中央任免,这样能有效遏制州牧的权力和野心,手下有帮子不听话的郡守碍手碍脚,你这州牧就是想造反也不太好弄啊,这也是颖阴公主从赵铭那里请教来的好办法。听完这个办法之后刘坚还激动的献上香吻,心中对文武双全的赵铭更是中意了。
于是乎,袁术,公孙瓒,马腾,孙坚,等史上有名的人物也各得其所,领了自己的辖地。而正是他们,在这三国乱世之中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色,只是直到何进死的那刻都不知道这一切罢了。
州牧制的实行无疑是吏治上的巨变,当然也是有人欢喜有人忧,虽然同是贵为四世三公,有着雄厚背景的袁绍却没能在这块蛋糕的分配上吃上一口。虽然一样是袁隗的侄子,但是袁术却是袁隗兄长司空袁逢之嫡长子,而相比之下袁绍虽为袁逢之子,但是与袁术同父异母,且已经被过继给伯父,成了袁成的嗣子。看着就连赵铭这样的区区忠义将军都被册封为了上党太守,袁绍心中更是不平衡了,此时的他如同没娘疼的孩子,有苦说不出。
早朝过后,袁绍满腔委屈的去找袁隗,袁隗见其毕竟也是自己侄儿,总不能坐视不理,答应日后必定寻求机会保举袁绍,袁绍心中算是得了一丝安慰,这才悻悻的回去了。
赵铭虽被封为上党太守,却因需要打点交接禁军事务,还需在洛阳城中待上一些时日。被莫名其妙的封了个上党太守,赵铭心里起初还有些惊讶,后来在跟公主亲热的时候才听公主说是她举荐的自己。赵铭心中暗自思量,那天晚上在公主那受的罪也算没有白受,现如今自己是美人官职双丰收。赵铭憧憬着自己成为一方之主后的**生活,心里都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这日闲来无聊,一边喝着小酒一边跟在为自己收拾行装的张宁聊天,相处的日子久了,赵铭越来越觉得对张宁有所愧疚,好在当时心存善念留了张角一条活路,不然自己岂不成了她的杀父仇人,若是带着不共戴天之仇,可就不是如今这副温馨的场景了。其实跟在赵铭身边久了,张宁起初防备的心也早已放下,为了眼前的男人,一直扮作男装跟随左右,从未抱怨,女人一旦痴情,为了喜欢的男人可以做一切事情,无疑张宁现在已经深陷其中。
忽然二猪咋咋呼呼的跑了进来,见张宁也在身边却又支支吾吾不说话了,赵铭一个爆栗子砸在二猪头上说道:“又没外人,有啥事快说啊。”
二猪摸着头上高起来的大包,委屈的说道:“毁了,嫂子来找你了。”
赵铭一惊,起身质疑道:“你说什么?”
二猪解释:“将军您那小舅子甘水带着一队人马,护送着嫂子和于菲姑娘前来找你了。”
赵铭撇头看向一旁脸上带着醋意的张宁,有些尴尬,没等赵铭说话,张宁先开口了:“那。赵将军。你的衣服都收拾好了。我还有事情。先告辞了。”说完便跑着出去了。
赵铭回过头用绝对零度般冰冷的目光看着二猪,二猪吓得捂着头,委屈地说道:“刚才可是你让我说的啊。”
也没法跟这样的浑人计较太多,自己的没娇妻来了,赵铭还是很欢喜的,慌忙出去迎接。
朝廷之中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黑山军中也没得安宁。朱儁走后,张燕便召集手各地响应自己的起义军领袖前来开会,商议归降朝廷之事,然而草莽出身的众人一听此事无不震惊,干惯了黑社会一下子让你去干警察你能适应吗?不能,若是干城管那还差不多,然而归降大汉朝可不是做城管那样简单,之后所干的可不是欺压百姓,而是要为刘氏皇族卖命,镇压各地叛乱。
看着众头目议论纷纷,张燕一时不知如何说服众人,只得从长计议。少年出身的张燕,四肢虽然发达,但是如今领导着那么多跟自己混饭吃的兄弟,确实有些力不从心,见众人心存异心,此刻只得寻求军师帮忙。
这夜张燕让王当传军师来自己房中议事,张燕心浮气躁的在房中走来走去,一旁的孙轻看着张燕愁成这样,安慰道:“大哥,郭军师足智多谋,定能为你解忧,你就坐下歇歇吧!”
张燕还未回话,门已开了。五大三粗的王当提拉着一个瘦小干枯的三旬男子进到房中。
何进大权在握,加上刘宏更是让他代为处理国事,一时间炙手可热风无两,心中更是得意。何进专权跟十常侍专权是不同的,十常侍是利用皇帝的信任和恩宠才得以大权在握,一切的权力都是刘宏给的,而何进是通过结党营私通过流血政变自己拿的。现在只要何进想办的事情,也只不过是到皇上那走个形式。现在的自己比起以前十常侍在皇上身边之时察言观色委曲求全的自己一比,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其实何进这样是很危险的,中华上下五千年来朝代更迭,官场自有一套规律可循,作为一个皇帝富有天下,他并不在乎大臣们是清官还是贪官,他在乎的只是自己大臣的忠诚度,每个落马的贪官倒霉的真正原因不是因为他贪,而是因为他站错了队,如今何进就站错了队,站到了皇帝的对立面,所以刘宏忌惮他,要想办法搞掉他,而十常侍是通过抱着皇帝的粗腿才作威作福,因此刘宏从没想过要搞掉十常侍。
虽然此时何进大权独揽,也只是向刘宏推荐了一下刘焉等人为州牧的人选,何进这人出身贫寒,并无远大政治目标,更看不到州牧这称号背后**裸的利益和好处。
这日早朝之上,又不见灵帝踪影,何进主持朝政已经渐渐开始成为一种习惯,饱受十常侍专权跋扈的朝中大臣对此虽心中也有不满,但是比起从前总算好了许多。正如某位高人举过的例子,有人说要强奸你,你肯定不愿意,若是他要把你全家杀光,然后再把你先奸后杀,你更不愿意,最后这人说,只要你让我强奸一下,就不杀你全家了,于是乎,你便开心的同意了。如今的朝廷如此,百官如此,普天下的百姓也是如此。
灵帝不在,何进便成了早朝的主持人,处理完那些琐碎的杂务,便开始传达灵帝恢复州牧一事,话一出口,大殿之上便如同开锅一样,刘焉袁隗等主张复州牧的自是窃喜。那些没有私心的官员,转念一想眼下各地糜烂的局势,知道复州牧才是唯一出路,也只能无奈的选择了沉默。而那些真心为刘家汉室的老顽固们,持反对意见的老臣们只是少数,微弱的反对声音如同螳臂当车,完全左右不了大势。
于是东汉末年群雄并起的催化剂州牧制就这样被重新恢复了,此中受益的不在少数。灵帝虽然不理国事,但是第一批册封的三个州牧名单却都是刘宏跟自己的妹妹私下早就商量好的。刘焉刘表刘虞等人作为汉室宗族皆封州牧,刘焉领了益州牧,刘表得了荆州牧,刘虞册封幽州牧。朝中反对复州牧的那几个老臣见皇上册封州牧都是皇室宗族,暗想此举也是皇帝为了维持汉室江山不得已而为,并非无的放矢,也都闭口不言了。同是一起协助何进除去阉宦的曹氏袁氏都没能在这众州牧之中分得一席,尤其是野心勃勃的袁绍更是满脸的失望。
何进知道当日十常侍朝中专权之时,满朝上下不得人心,才能被自己轻而易举的扳倒,为了吸取张让的教训,何进要想在朝中培植部分党羽,避免落得个墙倒众人推局面出现。除了拉拢曹家袁家之外,当年因为受到十常侍排挤而被迫隐居的王允也被何进上表刘宏封了个从事中郎,大汉王朝的三驾马车之二皇甫嵩和朱儁也从冷板凳上挪了下来,重新回到朝廷的权力核心。何进心里滋滋润润,看着自己布置的如此周全,感觉这大将军的头衔终于名副其实了。
首批州牧册封,袁家没能在州牧之中分上一杯羹,但是官场纵横数十载的袁家的老家伙并未因此偃旗息鼓,请求何进禀奏皇上,让其在南阳剿匪平叛的侄子袁术任南阳太守。何进为了拉拢袁隗,当下答应并上了奏折,袁隗这才心满意足。
颖阴公主刘坚这些日子天天进宫探望皇帝,实际是兄妹两人却是为了自己家的江山而在暗自谋划。何进举荐袁术出任南阳太守的折子一道,正中兄妹两个的下怀,州牧制我复了,而且封的都是我们刘家的自己人,但是光这样还是不保险啊,于是为了削弱州牧的权力,刘宏又大封地方郡守。汉朝行政体制既有承袭了秦朝的郡县制也有自创的封国制,本来分封的诸侯王国开始的时候都挺大的,但是汉武大帝为进行中央集权推行推恩令在经过这么多年的推恩下来,封国早已名存实亡,比如刘备这个中山靖王之后都能沦落到编草鞋练摊的凄惨地步,指望封国来制衡州牧显然已经不行了,只好在这郡县制上做手脚,东汉末年原本是监察作用的州转变为郡以上的行政区,下辖郡县两级,为防止州牧大权独揽,灵帝大封郡守规定郡守由中央任免,这样能有效遏制州牧的权力和野心,手下有帮子不听话的郡守碍手碍脚,你这州牧就是想造反也不太好弄啊,这也是颖阴公主从赵铭那里请教来的好办法。听完这个办法之后刘坚还激动的献上香吻,心中对文武双全的赵铭更是中意了。
于是乎,袁术,公孙瓒,马腾,孙坚,等史上有名的人物也各得其所,领了自己的辖地。而正是他们,在这三国乱世之中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色,只是直到何进死的那刻都不知道这一切罢了。
州牧制的实行无疑是吏治上的巨变,当然也是有人欢喜有人忧,虽然同是贵为四世三公,有着雄厚背景的袁绍却没能在这块蛋糕的分配上吃上一口。虽然一样是袁隗的侄子,但是袁术却是袁隗兄长司空袁逢之嫡长子,而相比之下袁绍虽为袁逢之子,但是与袁术同父异母,且已经被过继给伯父,成了袁成的嗣子。看着就连赵铭这样的区区忠义将军都被册封为了上党太守,袁绍心中更是不平衡了,此时的他如同没娘疼的孩子,有苦说不出。
早朝过后,袁绍满腔委屈的去找袁隗,袁隗见其毕竟也是自己侄儿,总不能坐视不理,答应日后必定寻求机会保举袁绍,袁绍心中算是得了一丝安慰,这才悻悻的回去了。
赵铭虽被封为上党太守,却因需要打点交接禁军事务,还需在洛阳城中待上一些时日。被莫名其妙的封了个上党太守,赵铭心里起初还有些惊讶,后来在跟公主亲热的时候才听公主说是她举荐的自己。赵铭心中暗自思量,那天晚上在公主那受的罪也算没有白受,现如今自己是美人官职双丰收。赵铭憧憬着自己成为一方之主后的**生活,心里都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这日闲来无聊,一边喝着小酒一边跟在为自己收拾行装的张宁聊天,相处的日子久了,赵铭越来越觉得对张宁有所愧疚,好在当时心存善念留了张角一条活路,不然自己岂不成了她的杀父仇人,若是带着不共戴天之仇,可就不是如今这副温馨的场景了。其实跟在赵铭身边久了,张宁起初防备的心也早已放下,为了眼前的男人,一直扮作男装跟随左右,从未抱怨,女人一旦痴情,为了喜欢的男人可以做一切事情,无疑张宁现在已经深陷其中。
忽然二猪咋咋呼呼的跑了进来,见张宁也在身边却又支支吾吾不说话了,赵铭一个爆栗子砸在二猪头上说道:“又没外人,有啥事快说啊。”
二猪摸着头上高起来的大包,委屈的说道:“毁了,嫂子来找你了。”
赵铭一惊,起身质疑道:“你说什么?”
二猪解释:“将军您那小舅子甘水带着一队人马,护送着嫂子和于菲姑娘前来找你了。”
赵铭撇头看向一旁脸上带着醋意的张宁,有些尴尬,没等赵铭说话,张宁先开口了:“那。赵将军。你的衣服都收拾好了。我还有事情。先告辞了。”说完便跑着出去了。
赵铭回过头用绝对零度般冰冷的目光看着二猪,二猪吓得捂着头,委屈地说道:“刚才可是你让我说的啊。”
也没法跟这样的浑人计较太多,自己的没娇妻来了,赵铭还是很欢喜的,慌忙出去迎接。
朝廷之中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黑山军中也没得安宁。朱儁走后,张燕便召集手各地响应自己的起义军领袖前来开会,商议归降朝廷之事,然而草莽出身的众人一听此事无不震惊,干惯了黑社会一下子让你去干警察你能适应吗?不能,若是干城管那还差不多,然而归降大汉朝可不是做城管那样简单,之后所干的可不是欺压百姓,而是要为刘氏皇族卖命,镇压各地叛乱。
看着众头目议论纷纷,张燕一时不知如何说服众人,只得从长计议。少年出身的张燕,四肢虽然发达,但是如今领导着那么多跟自己混饭吃的兄弟,确实有些力不从心,见众人心存异心,此刻只得寻求军师帮忙。
这夜张燕让王当传军师来自己房中议事,张燕心浮气躁的在房中走来走去,一旁的孙轻看着张燕愁成这样,安慰道:“大哥,郭军师足智多谋,定能为你解忧,你就坐下歇歇吧!”
张燕还未回话,门已开了。五大三粗的王当提拉着一个瘦小干枯的三旬男子进到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