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畏罪自戕
尽管薛子然再三阻拦,安梓纯还是亲自去到关押翠珠的小间。
尸体上已经蒙上了白布,映容跪在不远处瑟瑟发抖,听到脚步声立即抬头,见是安梓纯,忙膝行到她脚边,扯着安梓纯的裙角,颤声哽咽着说,“小姐,奴婢没用,奴婢没看好——”
安梓纯面无表情,却俯身将映容扶起,见这素日端稳持重的好丫头,早已吓的面无人色,自然心痛不已。
也是,哪个好好的姑娘见了死人不怕。
安梓纯寻思着,微微叹了口气,与含玉递了个眼色,含玉忙上前将映容搀扶了出去。
见屋里再没旁人,安梓纯大步上前,猛的将白布扯开。面对翠珠生命最后,扭曲到极致的脸孔,安梓纯微微皱了皱眉,问道,“中了什么毒?”
“乌头。”薛子然应道。
安梓纯寻思着,又瞥了翠珠的尸体一眼,“瞧死状,服毒后是受了不少的苦。这乌头虽是剧毒,可服下之后即便立即毒发,也要折腾个把时辰才会断气。若是早能发现,许还有救。”
含玉送走映容,又回了屋,“小姐可别对着这脏东西,我与哥哥会处理掉的。”
安梓纯闻此,却丝毫没有要走的意思,反而又走近了几步,忽的眼光一亮,便探手伸向翠珠的发际。
薛子然,忙拦了下来,“她是中毒而死,不要贸然碰她。”
安梓纯一阵心惊,才觉自个疏忽,忙掏了帕子出来,隔着帕子将翠珠发间的梅花小簪给摘了下来。
含玉见此,亦猜了个大概,忙将贴身收着的那颗小玛瑙珠子给掏了出来,递到安梓纯手中。
安梓纯将这颗绿豆大小的玛瑙珠子与梅花小簪放在一起比较,瞬间了然,气愤之下,将手中的两样往地上一砸,“还是叫人算计了进去。”
含玉见此,也是气的牙痒痒,“小姐等着,我这就去将曹氏抓来问罪。”说着便要走。
“死无对证,抓她何用?”安梓纯尽量压制着心中的不平,有那么一瞬,她也如同含玉一般,想要不计后果,提刀杀去瑶光园,直接砍了曹氏那毒妇。可杀人偿命,卑贱如曹氏,何德何能与她以命换命。
曹氏这条命迟早是我的,万不能一急之下失了方寸,跳入曹氏的圈套。
安梓纯尽量平息心中的怒气,又瞧了翠珠的尸体一眼,“把她抬去城外埋了吧。”
薛子然闻此,忙应下了。含玉却不乐意,只道:“她可是平湖边上害小姐溺水的罪魁祸首,今儿个还险些害您被葡萄架砸伤,死了已算便宜,该一把火烧了挫骨扬灰才好。”
“到底是个任人差遣的奴才,手里也不知被主子握了多少把柄,才敢如此害我。如今人已死了,与个皮囊较个什么劲,只叫她入土为安就是了。”安梓纯边说边抬眼望向薛子然,“子然,这事儿还得你差人办了。”见薛子然点头,安梓纯才与含玉说,“你莫要急,咱俩还有的是事儿要办呢。”
含玉扶安梓纯回了屋,急着问道,“小姐不是说还有事要办,到底是什么事儿?”
安梓纯脸色不大好,斜靠在榻边的软垫上,轻声道:“抓内奸。”
“内奸?”闻此,含玉一怔,“小姐的意思是——”
“这些日子发生的事儿都太过蹊跷,若不是我身边有内奸,那边怎会对我的行踪了如指掌,再设计加以谋害。旁的暂且不论,只说今晚的事,若不是有人将踏雁送来线索的事儿传递出去,曹氏也不会急于调虎离山,杀人灭口。若说无内应,我实在想不出第二条因由。”安梓纯说着,面露忧色,想着能如此了解她脾性与行踪的人,必是近身侍候的丫环。撇去已经撵去烧火的映霜不说,映容是跟了她将近十年的老人了,这毓灵苑除了含玉母女最亲信的便是她,所以内奸必定不是映容。还有负责沏茶和内室打扫的两个丫环,杜鹃和杜若,也是在身边伺候两三年了。
“含玉,杜鹃和杜若多大了?”
含玉闻此,掐指算算,“杜鹃属蛇,年十六了,杜若属兔,已经年十八了。”
“年岁都不小了。”安梓纯嘀咕着,“明儿将她俩的名字报到邱良侍处,尽快许了人家,就不必在毓灵苑伺候了。”
“小姐是怀疑她俩?”含玉稍有迟疑的问道。
“既起了疑,便不能再留用了,无论冤枉与否,送走总是没错的。”安梓纯说完,心中还是不安,“另外院里几个粗使的,也要盯紧了,毕竟许多事情,她们只要留心,也能透出风声去。”
含玉越是往深里想,心里越是难安,忙应承了下来。
这一夜,安梓纯与含玉都未睡沉,与含玉不同,安梓纯的心里多了一分不甘。明明清楚这几次的事情与曹氏脱不了干系,却没拿住什么确实的把柄,还叫她在自个眼皮子底下杀人灭口。虽说这世间早没天理可存,可曹氏恶毒,逼善为恶,草菅人命,天不收她,我也不能容她。
第二日,上门拜访的宾客只多不少,只一日的工夫,昭懿郡主为边关将士凑军饷,给西南水患捐资筑堤坝的善行便传开了。许多世家大户,也借此契机,无论是真心实意还是另有所图,都慷慨解囊,半天的工夫就凑足了十几万两黄金,几十万两白银。莫说与前线战士供应量草,再多修几条堤坝也是绰绰有余了。
安梓纯无心插柳,却不想激起皇亲贵胄间如此强烈的反响,亦觉得自己此举功德无量。军饷和筑堤的事情暂且不论,也叫皇舅舅得以看清,哪家出手阔绰,富可敌国,拥有正道得不来的财富,而哪家白手起家,坐拥财富,还不忘国恩。
尽管今日上门拜访的人比前两日都多,可安梓纯却对外称病,一个都不肯见。只叫安悦晖夫妻俩替她招呼着。
午膳后,安悦晓便上了门,与安梓纯报了翠珠一夜未归的事。
安梓纯先前虽对安悦晓有所怀疑,可见安悦晓愁眉紧锁,一脸迷惘的样子,到不像是做戏,便说,“翠珠昨儿冲撞的贵人,已被处死,二姐姐便不必再念她了。”
得了这话,安悦晓险些哭死过去,随侍的丫环翡珠,又是劝又是掐人中,安悦晓才略微好些。
安梓纯自始至终都在冷眼旁观,她在观察安悦晓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她在想,若真有与曹氏翻脸对峙的一天,在亲娘与异母妹妹之间,二姐姐还是会选曹氏吧。
所以尽管安悦晓无辜,安梓纯亦能狠下心肠,对这个潜在的敌人冷面无情。
安悦晓亦能清楚的察觉到安梓纯眼中的冷漠,勉强止住了哭泣,与安梓纯商量说,“翠珠虽然做了错事,可好歹伺候了我七八年,妹妹可否将她的尸首交予我,好好安葬了她。”
安梓纯闻此,沉声应道:“据妹妹所知,翠珠当年是卖身入府,早就没了本家,便没了回归本家一说,姐姐大病未愈,何必搀和这样不吉利的事,还是回去安心养病才是正经。”安梓纯虽未将话说死,可意思再明显不过,安悦晓也不是个糊涂人,也未再说什么,便识趣的与翡珠告辞了。
走出毓灵苑,安悦晓蓦地停住了脚步,问道,“翡珠,你说三妹妹是不是疑心我了?”
翡珠依旧没从翠珠的死讯中缓过神来,木讷的盯着安悦晓,愣是说不出一个字来。
安悦晓见此,长长的叹了口气,携翡珠离开了。
见过安悦晓之后,安梓纯也算了了件心事,便叫含玉准备着,想去芳园瞧瞧悦明。
含玉多嘴问了句,“小姐是疑心二小姐了?”
安梓纯闻此,没有应声,只是惨淡的一笑,转身出了屋去。
自从出了上次的事,安梓纯便多了个心眼,她知邱良侍与曹氏为一丘之貉,眼下虽将形迹可疑的奶娘于氏撵走,可芳园总不能指望着寒清一个伺候,于是便先邱良侍一步,从邵宜侍身边讨了四个丫环过去。
这四个丫头不似一般丫环散漫,是又规矩又机灵,颇有内宫女侍的风范。最重要的是可信,如此,到叫她省了不少心力。
安梓纯到芳园时,芳洲刚睡醒,额头上的伤虽叫包好了,却不知是透着血色还是药色,叫人不忍直视。本来清秀可人的脸,也因连日的高烧,折腾蜡黄干瘪,眼光暗淡,哪还见一点生气。
安梓纯想着,心里也不是滋味,见芳洲嘴唇干的已经起皮,便叫泡了蜂蜜水来,亲自味她喝下去。
芳洲勉强喝了几口就不动了,安梓纯晓得,芳洲眼下虽睁眼了,可意识尚不清醒,若要将身子真正养好,没有个把月是不成的。
安梓纯瞧着芳洲,心里漾开了一丝淡淡的酸楚。
那时她还小,无法理解素日伺候她起居的姐姐为何摇身一变成了姨娘。心里想不开,便有意疏远了芳洲,这疙瘩一系就是六七年,到如今心里再没埋怨和不解,可还是回不到从前了。
尸体上已经蒙上了白布,映容跪在不远处瑟瑟发抖,听到脚步声立即抬头,见是安梓纯,忙膝行到她脚边,扯着安梓纯的裙角,颤声哽咽着说,“小姐,奴婢没用,奴婢没看好——”
安梓纯面无表情,却俯身将映容扶起,见这素日端稳持重的好丫头,早已吓的面无人色,自然心痛不已。
也是,哪个好好的姑娘见了死人不怕。
安梓纯寻思着,微微叹了口气,与含玉递了个眼色,含玉忙上前将映容搀扶了出去。
见屋里再没旁人,安梓纯大步上前,猛的将白布扯开。面对翠珠生命最后,扭曲到极致的脸孔,安梓纯微微皱了皱眉,问道,“中了什么毒?”
“乌头。”薛子然应道。
安梓纯寻思着,又瞥了翠珠的尸体一眼,“瞧死状,服毒后是受了不少的苦。这乌头虽是剧毒,可服下之后即便立即毒发,也要折腾个把时辰才会断气。若是早能发现,许还有救。”
含玉送走映容,又回了屋,“小姐可别对着这脏东西,我与哥哥会处理掉的。”
安梓纯闻此,却丝毫没有要走的意思,反而又走近了几步,忽的眼光一亮,便探手伸向翠珠的发际。
薛子然,忙拦了下来,“她是中毒而死,不要贸然碰她。”
安梓纯一阵心惊,才觉自个疏忽,忙掏了帕子出来,隔着帕子将翠珠发间的梅花小簪给摘了下来。
含玉见此,亦猜了个大概,忙将贴身收着的那颗小玛瑙珠子给掏了出来,递到安梓纯手中。
安梓纯将这颗绿豆大小的玛瑙珠子与梅花小簪放在一起比较,瞬间了然,气愤之下,将手中的两样往地上一砸,“还是叫人算计了进去。”
含玉见此,也是气的牙痒痒,“小姐等着,我这就去将曹氏抓来问罪。”说着便要走。
“死无对证,抓她何用?”安梓纯尽量压制着心中的不平,有那么一瞬,她也如同含玉一般,想要不计后果,提刀杀去瑶光园,直接砍了曹氏那毒妇。可杀人偿命,卑贱如曹氏,何德何能与她以命换命。
曹氏这条命迟早是我的,万不能一急之下失了方寸,跳入曹氏的圈套。
安梓纯尽量平息心中的怒气,又瞧了翠珠的尸体一眼,“把她抬去城外埋了吧。”
薛子然闻此,忙应下了。含玉却不乐意,只道:“她可是平湖边上害小姐溺水的罪魁祸首,今儿个还险些害您被葡萄架砸伤,死了已算便宜,该一把火烧了挫骨扬灰才好。”
“到底是个任人差遣的奴才,手里也不知被主子握了多少把柄,才敢如此害我。如今人已死了,与个皮囊较个什么劲,只叫她入土为安就是了。”安梓纯边说边抬眼望向薛子然,“子然,这事儿还得你差人办了。”见薛子然点头,安梓纯才与含玉说,“你莫要急,咱俩还有的是事儿要办呢。”
含玉扶安梓纯回了屋,急着问道,“小姐不是说还有事要办,到底是什么事儿?”
安梓纯脸色不大好,斜靠在榻边的软垫上,轻声道:“抓内奸。”
“内奸?”闻此,含玉一怔,“小姐的意思是——”
“这些日子发生的事儿都太过蹊跷,若不是我身边有内奸,那边怎会对我的行踪了如指掌,再设计加以谋害。旁的暂且不论,只说今晚的事,若不是有人将踏雁送来线索的事儿传递出去,曹氏也不会急于调虎离山,杀人灭口。若说无内应,我实在想不出第二条因由。”安梓纯说着,面露忧色,想着能如此了解她脾性与行踪的人,必是近身侍候的丫环。撇去已经撵去烧火的映霜不说,映容是跟了她将近十年的老人了,这毓灵苑除了含玉母女最亲信的便是她,所以内奸必定不是映容。还有负责沏茶和内室打扫的两个丫环,杜鹃和杜若,也是在身边伺候两三年了。
“含玉,杜鹃和杜若多大了?”
含玉闻此,掐指算算,“杜鹃属蛇,年十六了,杜若属兔,已经年十八了。”
“年岁都不小了。”安梓纯嘀咕着,“明儿将她俩的名字报到邱良侍处,尽快许了人家,就不必在毓灵苑伺候了。”
“小姐是怀疑她俩?”含玉稍有迟疑的问道。
“既起了疑,便不能再留用了,无论冤枉与否,送走总是没错的。”安梓纯说完,心中还是不安,“另外院里几个粗使的,也要盯紧了,毕竟许多事情,她们只要留心,也能透出风声去。”
含玉越是往深里想,心里越是难安,忙应承了下来。
这一夜,安梓纯与含玉都未睡沉,与含玉不同,安梓纯的心里多了一分不甘。明明清楚这几次的事情与曹氏脱不了干系,却没拿住什么确实的把柄,还叫她在自个眼皮子底下杀人灭口。虽说这世间早没天理可存,可曹氏恶毒,逼善为恶,草菅人命,天不收她,我也不能容她。
第二日,上门拜访的宾客只多不少,只一日的工夫,昭懿郡主为边关将士凑军饷,给西南水患捐资筑堤坝的善行便传开了。许多世家大户,也借此契机,无论是真心实意还是另有所图,都慷慨解囊,半天的工夫就凑足了十几万两黄金,几十万两白银。莫说与前线战士供应量草,再多修几条堤坝也是绰绰有余了。
安梓纯无心插柳,却不想激起皇亲贵胄间如此强烈的反响,亦觉得自己此举功德无量。军饷和筑堤的事情暂且不论,也叫皇舅舅得以看清,哪家出手阔绰,富可敌国,拥有正道得不来的财富,而哪家白手起家,坐拥财富,还不忘国恩。
尽管今日上门拜访的人比前两日都多,可安梓纯却对外称病,一个都不肯见。只叫安悦晖夫妻俩替她招呼着。
午膳后,安悦晓便上了门,与安梓纯报了翠珠一夜未归的事。
安梓纯先前虽对安悦晓有所怀疑,可见安悦晓愁眉紧锁,一脸迷惘的样子,到不像是做戏,便说,“翠珠昨儿冲撞的贵人,已被处死,二姐姐便不必再念她了。”
得了这话,安悦晓险些哭死过去,随侍的丫环翡珠,又是劝又是掐人中,安悦晓才略微好些。
安梓纯自始至终都在冷眼旁观,她在观察安悦晓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她在想,若真有与曹氏翻脸对峙的一天,在亲娘与异母妹妹之间,二姐姐还是会选曹氏吧。
所以尽管安悦晓无辜,安梓纯亦能狠下心肠,对这个潜在的敌人冷面无情。
安悦晓亦能清楚的察觉到安梓纯眼中的冷漠,勉强止住了哭泣,与安梓纯商量说,“翠珠虽然做了错事,可好歹伺候了我七八年,妹妹可否将她的尸首交予我,好好安葬了她。”
安梓纯闻此,沉声应道:“据妹妹所知,翠珠当年是卖身入府,早就没了本家,便没了回归本家一说,姐姐大病未愈,何必搀和这样不吉利的事,还是回去安心养病才是正经。”安梓纯虽未将话说死,可意思再明显不过,安悦晓也不是个糊涂人,也未再说什么,便识趣的与翡珠告辞了。
走出毓灵苑,安悦晓蓦地停住了脚步,问道,“翡珠,你说三妹妹是不是疑心我了?”
翡珠依旧没从翠珠的死讯中缓过神来,木讷的盯着安悦晓,愣是说不出一个字来。
安悦晓见此,长长的叹了口气,携翡珠离开了。
见过安悦晓之后,安梓纯也算了了件心事,便叫含玉准备着,想去芳园瞧瞧悦明。
含玉多嘴问了句,“小姐是疑心二小姐了?”
安梓纯闻此,没有应声,只是惨淡的一笑,转身出了屋去。
自从出了上次的事,安梓纯便多了个心眼,她知邱良侍与曹氏为一丘之貉,眼下虽将形迹可疑的奶娘于氏撵走,可芳园总不能指望着寒清一个伺候,于是便先邱良侍一步,从邵宜侍身边讨了四个丫环过去。
这四个丫头不似一般丫环散漫,是又规矩又机灵,颇有内宫女侍的风范。最重要的是可信,如此,到叫她省了不少心力。
安梓纯到芳园时,芳洲刚睡醒,额头上的伤虽叫包好了,却不知是透着血色还是药色,叫人不忍直视。本来清秀可人的脸,也因连日的高烧,折腾蜡黄干瘪,眼光暗淡,哪还见一点生气。
安梓纯想着,心里也不是滋味,见芳洲嘴唇干的已经起皮,便叫泡了蜂蜜水来,亲自味她喝下去。
芳洲勉强喝了几口就不动了,安梓纯晓得,芳洲眼下虽睁眼了,可意识尚不清醒,若要将身子真正养好,没有个把月是不成的。
安梓纯瞧着芳洲,心里漾开了一丝淡淡的酸楚。
那时她还小,无法理解素日伺候她起居的姐姐为何摇身一变成了姨娘。心里想不开,便有意疏远了芳洲,这疙瘩一系就是六七年,到如今心里再没埋怨和不解,可还是回不到从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