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各花入各眼
安悦晓一身杏黄色银纹蝉纱丝衣,雅致而隆重,发间的金海棠花步摇光彩夺目正映着耳边的赤金缠珍珠耳坠子。
含玉瞧安悦晓这通身的打扮,虽然贵气,却不称二小姐的气质。
二小姐生的温婉雅清,样貌虽然并不出众,却自成一番气派,比起娇艳的杏黄,水绿色,石青色该更称她。
今日这身打扮虽无伤大雅,却多少有些不伦不类,不是人穿衣,倒像是衣穿人了。
安悦晓见含玉一直盯着她瞧,脸瞬间就红了,顿时有些不好意思,“含玉姑娘,三妹妹可在屋里?”口气说不出的温柔。
含玉闻此,忙应道,“我们主子在里屋呢,奴婢还有差事要办,就不领二小姐进去了,您仔细脚下。”说完与安悦晓微微施了一礼,便撑着伞匆匆离去了。
含玉这前脚刚走,随身伺候安悦晓的丫头翠珠便沉不住气道,“小姐何必每回都对她如此客气,不过一个丫环,有什么好张狂的。”
安悦晓倒是不气不恼,淡淡的望着含玉的背影,“她是三妹妹心尖上的人,虽是丫头,也比我得脸。况且她也未对我不敬,这样的话,往后可别乱说,若传到三妹妹耳里,岂不显得我小气。”
翠珠闻此,也无话可说,只低低的应了个“是”字。
安悦晓进屋时,安梓纯刚取了本书靠在榻上看着解闷,没想到二姐会在这大雨天过来,忙起了身,张罗说,“二姐姐怎么这会儿子来了,今儿不是去资政殿宋大学士家赏花了,原以为下了雨,你会在学士府用过晚膳才回呢。”
安悦晓也十分亲热的凑了上去,扶了安梓纯坐好,笑着说,“原也打算留在学士府等雨停,却怕雨越下越大,困在那里可如何是好,所以方才便趁着雨小赶着回来了。”说着,将安梓纯手中的书接了过去,打趣道,“府上数着妹妹学问深,书不离手。”
安梓纯平日里也就能与二姐玩笑几句,这会儿兴致不错,便调笑说,“雨大困住了才好,父亲有意促成二姐姐与宋学士家二公子的婚事,眼见天公作美,姐姐却糊涂。”
安悦晓没想到三妹的嘴这样厉害不饶人,又羞又臊,脸瞬间红的发烫,“妹妹惯会取笑我。”
安梓纯倒是不以为然,女子能遂父母心愿,嫁予门当户对且自己又中意的人,是天大的福分。二姐姐早已对宋大学士家的二公子芳心暗许,两家的长辈也在其中极力促成,只等选个黄道吉日定亲,这婚事便成了。若无差池,二姐姐明年春天便要离开公主府嫁做人妇了。
安梓纯寻思着,到有些舍不得,想家中姊妹三个,二姐是唯一能与她说上话的,且为人单纯善良,比起孤僻的大姐和刁滑的四妹,要省心太多。
二姐出嫁之后,这毓灵苑怕是会更加冷清了。
想到这里,安梓纯心中苦闷,轻叹了口气,见安悦晓通红的脸上透着些许的哀愁,忍不住问了句,“二姐姐怎么了?”
安悦晓闻此,抿了抿嘴,脸上的忧愁又深了一层,半晌才开口道,“只怕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你可知今日宋二公子的目光连带着所有男宾的目光,全叫京兆府尹家的肖二小姐给引去了。”
听了这话,安梓纯淡然一笑,肖家二小姐肖君怡名动京城,不单为她有显赫的家世,也不为她有个身份尊贵的公主母亲,只因她有倾国倾城之貌,绝世独立之姿,堪称人间绝色。
因为是表姊妹的关系,安梓纯与她有过数面之缘,次次都为她时而娇羞时而奔放的美态所倾倒,莫说是二姐姐,即便天下女子都输给她,也没什么委屈。
安悦晓原也只想吐一下苦水,话一出口,才念起三妹与肖君怡的亲眷关系,自知失言,忙解释说,“怪我小气,不该背后说人是非,肖二小姐是妹妹的亲表姐,我这嘴——”
要说安梓纯与肖君怡的确是不亲不疏的表姊妹关系,安梓纯的母亲锦阳公主与当今圣上是先皇后所生的同胞兄妹,先皇后早逝,锦阳公主兄妹二人便交由当时最得宠的俪贵妃教养。当今圣上登基之后,感念贵妃的养育之恩,尊其为太后,肖君怡之母便是曾经的俪贵妃当今太后之女明昭公主。
所以安梓纯与肖君怡的关系是比一般人家的表姊妹疏远些,又比皇家的表姊妹更亲近几分,仅此而已。所以到不会为二姐说几句抱怨的话就不乐意。
“二姐姐说什么呢,要说亲,谁比咱们亲,我也只是心疼姐姐罢了。姐姐可要明白,男子钟爱一个女子,虽会因容貌先入为主,可品行修养才是挽住男子的关键。这世上没有不败的容颜,只有不变的真心。如若一个女子单靠以色事人,得到的不过是一时的风光,怎会有长久的幸福。”
安悦晓听了这一席话,顿时有些激动,三妹妹看人太毒,这一字一句全都说进了她的心坎里。与她这般蒲柳之姿的女子而言,美貌虽屈于人下,可心灵则貌美,是该多听听三妹妹的话。想到这里,安悦晓心中免不了泛起一丝淡淡的嫉妒。
三妹妹出身好,样貌好,论性情也是无可挑剔,这样美好的女子,说教起来自然底气十足,又怎会真正了解她这样庶出女儿的悲哀。
安悦晓虽这么想,却不能表露真心,只应道,“妹妹是真性情的人,我自然比不上。我这辈子也只如此了,只盼着妹妹来日能富贵荣华,保不准还能母仪天下呢。”
安梓纯虽明白二姐一番话是出于好意,可听来却尤为刺耳。
富贵荣华,母仪天下?在安梓纯看来是天下最狠毒的诅咒。自小就听母亲叨念,皇宫是这世上最华丽残忍的斗兽场,一旦入宫,人便不再是人了。
从前她真的不明白,直到母亲和哥哥溺毙平湖,直到恶狼的獠牙撕破子然的皮肉,她便察觉这一切都不是巧合,因为——
“妹妹这是怎么了,怎么脸色这样惨白?”安悦晓见安梓纯猛的僵直了身子,脸色煞白,也不说话,似是魔障了,顿时慌了神,赶紧叫翠珠出去喊人。
一会儿工夫,姚书芹就与映容冲进了屋来,姚书芹迅速上前边拍轻轻拍打安梓纯的背边招呼映容去拿药,映容虽然着急,好在人没乱,径直走到妆台前,从右边的小抽屉里取了个青绿色的玉质小药瓶,迅速倒出一粒丸药,快步上前送到了安梓纯的口中。又急着去外室倒了碗温热的白水,奉到跟前,“小姐喝口水。”
安梓纯咽下了药丸,才渐渐恢复了神智,轻咳了一声,没有说话。
安悦晓见此,才松了口气,忙与姚书芹说,“妹妹的咳疾还未见好吗,怎么越发严重起来了,这配的什么药啊?”
姚书芹未得安梓纯的吩咐不敢多话,也就未应声,倒是一向谨慎的映容发了话,“小姐身子弱,怕用太烈的药伤身子,只用白芥子,紫苏子,菜菔子等药性温和的药材研细末炼蜜为丸,寻常服用。”
安梓纯虽然依旧觉得无力,却不想叫二姐挂心,佯装无事的说,“我身子向来康健,不过今日赶在正午出门中了些暑气罢了,不打紧的。”
安悦晓方才回府时,就听门房的人在传大哥与丫环天合私通的闲话,不过叫翠珠随口打听了句,便将原先在瑶光园发生的事了解了大概,公主府里是没有秘密的,即便抗拒,闲话也会一刻不停的传进耳里。安悦晓虽然对三妹接天合同住之事很不解,却为避多事之嫌,没有过问,既先前未提及,便装傻到底才显纯良。只一脸担忧的劝慰道,“妹妹身子本就娇弱怕热,今年夏季暑热尤甚,妹妹该更仔细些才是。”
安梓纯明白二姐的好意,乖巧的点了点头,正瞧见芹姨将什么东西藏去了身后。便问了句,“芹姨手里是什么?”
姚书芹未想到被小姐发现,只得拿了出来,“文孝县主又差人送请柬来了。”说着将一封精致的请柬奉到了安梓纯手边。
安梓纯见封上的图腾是永康郡王府的无疑,颇为无奈,这已是这个月的第七封了,秀仪妹妹未免太过粘人了。
文孝县主闺名尚秀仪,是永康郡王幼女。永康郡王生母只是先帝的贵嫔,又出身不高,所以依据祖制不能享亲王之尊拥有自己的封地,所以新帝登基后只能定居圣都,空有个郡王的封号。好在永康郡王为人敦厚又善理财,颇得皇上倚重,虽无实权,却是富贵荣宠不断的逍遥王爷,家财在众多亲王郡王之中也是数一数二的。文孝县主亦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天之骄女。
尚秀仪因是家中嫡女,虽性子骄纵却独与安梓纯结缘,若不是拘着规矩,恨不得时时与安梓纯黏在一起。安梓纯也因她为人直爽热心,原与她为友。两人常在一处,颇有默契。
眼下正值六月酷暑,安梓纯又尤为怕热,两人已经一个多月未聚了,尚秀仪又是个急脾气,所以便每隔几日便叫下人送请柬过来。
安梓纯瞧着请柬上写着三日后是素日,邀她去平湖放生鸟鱼,稍稍犹豫了一下,便合上请柬。
含玉瞧安悦晓这通身的打扮,虽然贵气,却不称二小姐的气质。
二小姐生的温婉雅清,样貌虽然并不出众,却自成一番气派,比起娇艳的杏黄,水绿色,石青色该更称她。
今日这身打扮虽无伤大雅,却多少有些不伦不类,不是人穿衣,倒像是衣穿人了。
安悦晓见含玉一直盯着她瞧,脸瞬间就红了,顿时有些不好意思,“含玉姑娘,三妹妹可在屋里?”口气说不出的温柔。
含玉闻此,忙应道,“我们主子在里屋呢,奴婢还有差事要办,就不领二小姐进去了,您仔细脚下。”说完与安悦晓微微施了一礼,便撑着伞匆匆离去了。
含玉这前脚刚走,随身伺候安悦晓的丫头翠珠便沉不住气道,“小姐何必每回都对她如此客气,不过一个丫环,有什么好张狂的。”
安悦晓倒是不气不恼,淡淡的望着含玉的背影,“她是三妹妹心尖上的人,虽是丫头,也比我得脸。况且她也未对我不敬,这样的话,往后可别乱说,若传到三妹妹耳里,岂不显得我小气。”
翠珠闻此,也无话可说,只低低的应了个“是”字。
安悦晓进屋时,安梓纯刚取了本书靠在榻上看着解闷,没想到二姐会在这大雨天过来,忙起了身,张罗说,“二姐姐怎么这会儿子来了,今儿不是去资政殿宋大学士家赏花了,原以为下了雨,你会在学士府用过晚膳才回呢。”
安悦晓也十分亲热的凑了上去,扶了安梓纯坐好,笑着说,“原也打算留在学士府等雨停,却怕雨越下越大,困在那里可如何是好,所以方才便趁着雨小赶着回来了。”说着,将安梓纯手中的书接了过去,打趣道,“府上数着妹妹学问深,书不离手。”
安梓纯平日里也就能与二姐玩笑几句,这会儿兴致不错,便调笑说,“雨大困住了才好,父亲有意促成二姐姐与宋学士家二公子的婚事,眼见天公作美,姐姐却糊涂。”
安悦晓没想到三妹的嘴这样厉害不饶人,又羞又臊,脸瞬间红的发烫,“妹妹惯会取笑我。”
安梓纯倒是不以为然,女子能遂父母心愿,嫁予门当户对且自己又中意的人,是天大的福分。二姐姐早已对宋大学士家的二公子芳心暗许,两家的长辈也在其中极力促成,只等选个黄道吉日定亲,这婚事便成了。若无差池,二姐姐明年春天便要离开公主府嫁做人妇了。
安梓纯寻思着,到有些舍不得,想家中姊妹三个,二姐是唯一能与她说上话的,且为人单纯善良,比起孤僻的大姐和刁滑的四妹,要省心太多。
二姐出嫁之后,这毓灵苑怕是会更加冷清了。
想到这里,安梓纯心中苦闷,轻叹了口气,见安悦晓通红的脸上透着些许的哀愁,忍不住问了句,“二姐姐怎么了?”
安悦晓闻此,抿了抿嘴,脸上的忧愁又深了一层,半晌才开口道,“只怕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你可知今日宋二公子的目光连带着所有男宾的目光,全叫京兆府尹家的肖二小姐给引去了。”
听了这话,安梓纯淡然一笑,肖家二小姐肖君怡名动京城,不单为她有显赫的家世,也不为她有个身份尊贵的公主母亲,只因她有倾国倾城之貌,绝世独立之姿,堪称人间绝色。
因为是表姊妹的关系,安梓纯与她有过数面之缘,次次都为她时而娇羞时而奔放的美态所倾倒,莫说是二姐姐,即便天下女子都输给她,也没什么委屈。
安悦晓原也只想吐一下苦水,话一出口,才念起三妹与肖君怡的亲眷关系,自知失言,忙解释说,“怪我小气,不该背后说人是非,肖二小姐是妹妹的亲表姐,我这嘴——”
要说安梓纯与肖君怡的确是不亲不疏的表姊妹关系,安梓纯的母亲锦阳公主与当今圣上是先皇后所生的同胞兄妹,先皇后早逝,锦阳公主兄妹二人便交由当时最得宠的俪贵妃教养。当今圣上登基之后,感念贵妃的养育之恩,尊其为太后,肖君怡之母便是曾经的俪贵妃当今太后之女明昭公主。
所以安梓纯与肖君怡的关系是比一般人家的表姊妹疏远些,又比皇家的表姊妹更亲近几分,仅此而已。所以到不会为二姐说几句抱怨的话就不乐意。
“二姐姐说什么呢,要说亲,谁比咱们亲,我也只是心疼姐姐罢了。姐姐可要明白,男子钟爱一个女子,虽会因容貌先入为主,可品行修养才是挽住男子的关键。这世上没有不败的容颜,只有不变的真心。如若一个女子单靠以色事人,得到的不过是一时的风光,怎会有长久的幸福。”
安悦晓听了这一席话,顿时有些激动,三妹妹看人太毒,这一字一句全都说进了她的心坎里。与她这般蒲柳之姿的女子而言,美貌虽屈于人下,可心灵则貌美,是该多听听三妹妹的话。想到这里,安悦晓心中免不了泛起一丝淡淡的嫉妒。
三妹妹出身好,样貌好,论性情也是无可挑剔,这样美好的女子,说教起来自然底气十足,又怎会真正了解她这样庶出女儿的悲哀。
安悦晓虽这么想,却不能表露真心,只应道,“妹妹是真性情的人,我自然比不上。我这辈子也只如此了,只盼着妹妹来日能富贵荣华,保不准还能母仪天下呢。”
安梓纯虽明白二姐一番话是出于好意,可听来却尤为刺耳。
富贵荣华,母仪天下?在安梓纯看来是天下最狠毒的诅咒。自小就听母亲叨念,皇宫是这世上最华丽残忍的斗兽场,一旦入宫,人便不再是人了。
从前她真的不明白,直到母亲和哥哥溺毙平湖,直到恶狼的獠牙撕破子然的皮肉,她便察觉这一切都不是巧合,因为——
“妹妹这是怎么了,怎么脸色这样惨白?”安悦晓见安梓纯猛的僵直了身子,脸色煞白,也不说话,似是魔障了,顿时慌了神,赶紧叫翠珠出去喊人。
一会儿工夫,姚书芹就与映容冲进了屋来,姚书芹迅速上前边拍轻轻拍打安梓纯的背边招呼映容去拿药,映容虽然着急,好在人没乱,径直走到妆台前,从右边的小抽屉里取了个青绿色的玉质小药瓶,迅速倒出一粒丸药,快步上前送到了安梓纯的口中。又急着去外室倒了碗温热的白水,奉到跟前,“小姐喝口水。”
安梓纯咽下了药丸,才渐渐恢复了神智,轻咳了一声,没有说话。
安悦晓见此,才松了口气,忙与姚书芹说,“妹妹的咳疾还未见好吗,怎么越发严重起来了,这配的什么药啊?”
姚书芹未得安梓纯的吩咐不敢多话,也就未应声,倒是一向谨慎的映容发了话,“小姐身子弱,怕用太烈的药伤身子,只用白芥子,紫苏子,菜菔子等药性温和的药材研细末炼蜜为丸,寻常服用。”
安梓纯虽然依旧觉得无力,却不想叫二姐挂心,佯装无事的说,“我身子向来康健,不过今日赶在正午出门中了些暑气罢了,不打紧的。”
安悦晓方才回府时,就听门房的人在传大哥与丫环天合私通的闲话,不过叫翠珠随口打听了句,便将原先在瑶光园发生的事了解了大概,公主府里是没有秘密的,即便抗拒,闲话也会一刻不停的传进耳里。安悦晓虽然对三妹接天合同住之事很不解,却为避多事之嫌,没有过问,既先前未提及,便装傻到底才显纯良。只一脸担忧的劝慰道,“妹妹身子本就娇弱怕热,今年夏季暑热尤甚,妹妹该更仔细些才是。”
安梓纯明白二姐的好意,乖巧的点了点头,正瞧见芹姨将什么东西藏去了身后。便问了句,“芹姨手里是什么?”
姚书芹未想到被小姐发现,只得拿了出来,“文孝县主又差人送请柬来了。”说着将一封精致的请柬奉到了安梓纯手边。
安梓纯见封上的图腾是永康郡王府的无疑,颇为无奈,这已是这个月的第七封了,秀仪妹妹未免太过粘人了。
文孝县主闺名尚秀仪,是永康郡王幼女。永康郡王生母只是先帝的贵嫔,又出身不高,所以依据祖制不能享亲王之尊拥有自己的封地,所以新帝登基后只能定居圣都,空有个郡王的封号。好在永康郡王为人敦厚又善理财,颇得皇上倚重,虽无实权,却是富贵荣宠不断的逍遥王爷,家财在众多亲王郡王之中也是数一数二的。文孝县主亦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天之骄女。
尚秀仪因是家中嫡女,虽性子骄纵却独与安梓纯结缘,若不是拘着规矩,恨不得时时与安梓纯黏在一起。安梓纯也因她为人直爽热心,原与她为友。两人常在一处,颇有默契。
眼下正值六月酷暑,安梓纯又尤为怕热,两人已经一个多月未聚了,尚秀仪又是个急脾气,所以便每隔几日便叫下人送请柬过来。
安梓纯瞧着请柬上写着三日后是素日,邀她去平湖放生鸟鱼,稍稍犹豫了一下,便合上请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