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任务
任青瑾并不急着知道小包袱里的是什么,以一种悠闲的姿势,将小包袱放进了自己马前的囊袋里,让本待伸手过来拿小包袱过去放置的着雨摸了摸鼻子,默默地缩回了手。
直到黄昏时分,到了客栈住店,任青瑾在客栈里沐浴干净,将身上一路赶路的尘土都洗干净了,一身清爽,靠在炕桌前看了会儿书,才将小包袱取了出来打开。
里面是两双鞋,两双袜子,鞋是青口黑布鞋,适合居家穿着的,任青瑾微微地笑起来,将鞋子拿在手上细细翻看了一遍,几乎没有什么纹饰,针脚却细密齐整。
他将鞋子套进脚里,倒是挺合适,鞋底没有加垫子,细米粒般的粗线软软地硌着脚底,反而有种舒适的感觉。
他将袜子拿起来,却是白棉布袜子,依然针脚细密,却在袜口用浅青的颜色绣了两片叶子,他轻声道:“绣得真难看。”
拿起另一双袜子,却带出一张纸条,他敏捷地一探身,将飘落的纸条拈在了手里,上面是端正有余的字迹:“小任夫子,徒儿的拜师礼送到,您的收徒礼呢?不许嫌绣花难看。”后面用简笔画了一个凶巴巴的小人脸。
任青瑾轻笑起来,冲那小人脸做了个鬼脸,喃喃道:“是很难看嘛。”
他将东西重新收拾会小包袱里,便有些呆怔起来。无论是在任家,还是在跟着师傅学艺其间,衣裳鞋袜不是母亲备好的,就是师母备好的,都是极精细的,似乎这般“寒酸”的礼物,他还真是第一次收到。
但心里的感受却很微妙,微微的甜,却又觉得酸,甚至有些烦躁的感觉,他不明白这些感觉是哪里来的,心里就有些发起怔来。
着雨不知溜哪里去了,这会儿回来,见到自家公子坐在炕上发怔,便试探着叫了一声:“公子?”
任青瑾回过神来,打了个呵欠:“安置了罢,明早赶路。”
着雨忙应了,立马去铺床叠被。
任青瑾拿起小包袱,自己亲手打开包袱,放了进去,却在大包袱的一角看到了一角手帕,他抽出来一看,却是在夏语初院子里喝茶被茶水烫伤时,夏语初用来给他包扎的手帕,不知怎的,他没有还给她,反而带出来了。
“公子,铺好床了。”着雨叫了一声。
任青瑾淡淡应了一声,将手帕顺手掖进怀里,上床安置。
春天的脚步近了,红了桃花,绿了柳树,那些鲜嫩的绿和粉嫩的红,将人的眼睛都点亮了,
行宫里也变了模样,冬日里端沉肃穆的行宫,也因宫墙下开出的桃红柳绿多了几分生机。
厚重的棉袄厚裘换了下来,着身的是薄小袄或春衣,正是乱穿衣的季节,有些人还着薄袄,一些侍从们已经换上了轻薄春装,人也似乎沾染了春天的气息,多了几分活力。
夏语初如常日复一日地习武,箭术还是必修的,但还加了单手擒拿格斗、使刀用剑等,其实有些课程,她在现代也是学过的,但是有不少的差异。
夏语初认真地学着,自己琢磨试探,然后将她自己琢磨的事与容四探讨,有些辛累,但也充实。
而文化课,已经改由吕直在教了,吕直本来就与她相识,又是温和的脾性,极好相处,只是两人教学之间,不自觉处处尊从礼仪师表,教与学都严谨,少了跟着任青瑾学习时那种轻松活泼的氛围。
一日,夏语初去上下午的课,吕直正与一名慕容归身边的侍从说着话,点了点头,见她来了,没有如常打开书本,而是对她道:“这位是来传殿下口讯的,殿下寻你有事,你且去罢。”
夏语初应了,便跟着那位侍从走了,到了慕容归的书房,侍从替她通禀,她走了进去,却见慕容归正在书桌后翻看着什么,抬头见她来了,指了指身边的椅子:“坐罢。”
夏语初坐了下来,慕容归便给了她一本小册子一样的东西:“你看看。”
夏语初翻看了一下,似乎是一本账本,可又不是很像,倒像是某种数据统计分析。
她凝下心神,认真地看了一阵,慕容归看见她抬起头,问她:“看出什么没?”
夏语初点了点头:“好像……有一大笔银钱,不知流通去向。”
慕容归点了点头,嘴角露出一丝赞许的笑容:“你能看出这个,也就不错了,你且再看一看这个。”他将另一本册子递给夏语初。
夏语初翻看了一阵,道:“这是杭城晋家的调查情况,晋家乃是天下有名的大商家,本应当银钱来往清晰,但每隔一两年,总有一大笔钱不知去向。”
慕容归点头:“你猜是什么原因呢?”
夏语初仔细琢磨了一下,道:“我于商道上并无所知,只是猜测几个事,一是自古官商勾结是常事,晋家能有此规模,自然与官家少不得打交道,该照应的少不了,这笔钱,很可能就花在贿赂官府上;二是晋家内有硕鼠,但从册子里来看,近几年均如此,若要不察觉,不易;三是……或许有其他秘密商业?”
她对自己的分析并没有什么把握,不想慕容归却点了点头:“分析得有些道理,你且说,这事该如何处置?”
夏语初想了想:“您是怀疑此事与官家有关,想彻查此事?”
慕容归不置可否,夏语初想了想,道:“若要彻查此时,应当在晋家商行安置内线,想来会有用处……”
慕容归道:“只是晋家商行?晋家呢?”
夏语初想了想,盯着慕容归看了看,恍然道:“您是……想从晋家内部查起?”
慕容归笑了笑:“正是。”
夏语初指着自己:“我是人选?”
慕容归点了点头。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是到了第一次执行任务的时候啊。
夏语初这般想着,站直了身子,对慕容归道:“殿下,要做什么,您请吩咐。”
慕容归轻笑出声,摆了摆手:“用不着这般紧张,在去晋家之前,你先去一个地方。”
“咦?”
夏语初的疑惑很快就得到了答案,原来晋家治家严谨,寻常人等难以混入晋家,但恰好晋家家主有个邬姓姬妾,是慕容归手下一个侍从的亲戚。
要说这姬妾是如何妾于晋家家主晋承宣的,也有段故事。
三十多年前,故兰镇有邬家,邬家有兄弟俩,大哥做教书先生,弟弟则经商,不想一次在走货的路上,弟弟遇上了劫匪,命丧当场,弟媳经受不住娘家的劝导,改嫁了,留下一个女儿,交由大伯一家领养,那个女孩儿,就是晋家家主妾室邬氏。
年幼的邬氏在大伯家长大,大伯一家是厚道人,并没有亏待与她,但毕竟非亲生的,邬家婶娘也并未对邬氏严加教导。待她十五岁时,便着手替她觅夫婿,不想一日大雨,当时还尚不是家主的晋承宣路过故兰镇,到邬家避雨。
此时的晋承宣年方二十出头,一表人才,器宇轩昂,邬氏一颗芳心动了,动了便动了罢,邬家婶娘虽然不高兴,但还是和颜悦色地向晋承宣打听家里的情况,是否婚配等,晋承宣便坦言他已有一未婚妻。
邬家婶娘就此作罢,想着回头劝一劝邬氏,另觅良人,不想过了两天雨停了,晋承宣离开后,邬氏也不见了。
邬家秘密寻人,寻到了跟着晋承宣私奔的邬氏,邬家劝邬氏乘着无人知晓回到邬家,邬氏却不肯,直言她不是邬家伯婶亲女,让他们不要管她的事,将邬氏夫妇气了个倒仰,再不肯管她。
后来晓邬氏成为了晋承宣的妾室,也送过信给邬家,表达了自己的歉意,表示愿以邬氏子女之名奉养邬家伯婶,只是邬家伯婶只觉得又伤心又屈辱,不肯回应,后来渐渐的邬氏也就不再派人来了。
再后来,晋家成为了天下有名的大商家。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邬氏伯婶已作古,一场瘟疫,将邬氏第二代任尽数勾去性命,只余下邬家第三代一个十余岁的小男孩和一个不足十岁的小女孩。
小男孩被容二纳入了侍卫队,成为了慕容归的侍卫,小女孩安置在都城慕容归的庄子里做事。
至于容二如何知晓此事,是因为他在发现邬家小男孩骨骼清奇,极适合练武,便有意将他纳入侍卫队时,便将他的底细打听清邬了,据邬侍从讲,父母临终前担心他们的生活着落,曾经吩咐他们,若实在过不下去,便去寻晋家家主晋承宣妾室邬氏收留,或许她会看在邬家的面子上,给邬家两个堂子侄一条活路。
而如今,夏语初就是要冒充邬侍从的妹妹——邬易儿,到晋家去。
过了几天,夏语初就见到了邬易儿。
她才从都城农庄到行宫,有些风尘仆仆的,是个十六岁的小姑娘,有些腼腆,总微低着头很害羞的样子,一见夏语初就要跪下磕头,将夏语初吓了一跳:“我可不什么主子,用不着磕头。”
她便站起来,羞羞涩涩地笑着。
夏语初笑道:“还未见到你哥哥罢?想见不?”
她便含着笑点头,蚊呐般轻声说:“想……”
夏语初也就不再逗她,道:“去吧。”
邬易儿便欢快地小跑着走了。
夏语初摇了摇头,难怪得自己去冒充邬易儿,如她这般天真烂漫之人,还真不适合去查探什么东西。
直到黄昏时分,到了客栈住店,任青瑾在客栈里沐浴干净,将身上一路赶路的尘土都洗干净了,一身清爽,靠在炕桌前看了会儿书,才将小包袱取了出来打开。
里面是两双鞋,两双袜子,鞋是青口黑布鞋,适合居家穿着的,任青瑾微微地笑起来,将鞋子拿在手上细细翻看了一遍,几乎没有什么纹饰,针脚却细密齐整。
他将鞋子套进脚里,倒是挺合适,鞋底没有加垫子,细米粒般的粗线软软地硌着脚底,反而有种舒适的感觉。
他将袜子拿起来,却是白棉布袜子,依然针脚细密,却在袜口用浅青的颜色绣了两片叶子,他轻声道:“绣得真难看。”
拿起另一双袜子,却带出一张纸条,他敏捷地一探身,将飘落的纸条拈在了手里,上面是端正有余的字迹:“小任夫子,徒儿的拜师礼送到,您的收徒礼呢?不许嫌绣花难看。”后面用简笔画了一个凶巴巴的小人脸。
任青瑾轻笑起来,冲那小人脸做了个鬼脸,喃喃道:“是很难看嘛。”
他将东西重新收拾会小包袱里,便有些呆怔起来。无论是在任家,还是在跟着师傅学艺其间,衣裳鞋袜不是母亲备好的,就是师母备好的,都是极精细的,似乎这般“寒酸”的礼物,他还真是第一次收到。
但心里的感受却很微妙,微微的甜,却又觉得酸,甚至有些烦躁的感觉,他不明白这些感觉是哪里来的,心里就有些发起怔来。
着雨不知溜哪里去了,这会儿回来,见到自家公子坐在炕上发怔,便试探着叫了一声:“公子?”
任青瑾回过神来,打了个呵欠:“安置了罢,明早赶路。”
着雨忙应了,立马去铺床叠被。
任青瑾拿起小包袱,自己亲手打开包袱,放了进去,却在大包袱的一角看到了一角手帕,他抽出来一看,却是在夏语初院子里喝茶被茶水烫伤时,夏语初用来给他包扎的手帕,不知怎的,他没有还给她,反而带出来了。
“公子,铺好床了。”着雨叫了一声。
任青瑾淡淡应了一声,将手帕顺手掖进怀里,上床安置。
春天的脚步近了,红了桃花,绿了柳树,那些鲜嫩的绿和粉嫩的红,将人的眼睛都点亮了,
行宫里也变了模样,冬日里端沉肃穆的行宫,也因宫墙下开出的桃红柳绿多了几分生机。
厚重的棉袄厚裘换了下来,着身的是薄小袄或春衣,正是乱穿衣的季节,有些人还着薄袄,一些侍从们已经换上了轻薄春装,人也似乎沾染了春天的气息,多了几分活力。
夏语初如常日复一日地习武,箭术还是必修的,但还加了单手擒拿格斗、使刀用剑等,其实有些课程,她在现代也是学过的,但是有不少的差异。
夏语初认真地学着,自己琢磨试探,然后将她自己琢磨的事与容四探讨,有些辛累,但也充实。
而文化课,已经改由吕直在教了,吕直本来就与她相识,又是温和的脾性,极好相处,只是两人教学之间,不自觉处处尊从礼仪师表,教与学都严谨,少了跟着任青瑾学习时那种轻松活泼的氛围。
一日,夏语初去上下午的课,吕直正与一名慕容归身边的侍从说着话,点了点头,见她来了,没有如常打开书本,而是对她道:“这位是来传殿下口讯的,殿下寻你有事,你且去罢。”
夏语初应了,便跟着那位侍从走了,到了慕容归的书房,侍从替她通禀,她走了进去,却见慕容归正在书桌后翻看着什么,抬头见她来了,指了指身边的椅子:“坐罢。”
夏语初坐了下来,慕容归便给了她一本小册子一样的东西:“你看看。”
夏语初翻看了一下,似乎是一本账本,可又不是很像,倒像是某种数据统计分析。
她凝下心神,认真地看了一阵,慕容归看见她抬起头,问她:“看出什么没?”
夏语初点了点头:“好像……有一大笔银钱,不知流通去向。”
慕容归点了点头,嘴角露出一丝赞许的笑容:“你能看出这个,也就不错了,你且再看一看这个。”他将另一本册子递给夏语初。
夏语初翻看了一阵,道:“这是杭城晋家的调查情况,晋家乃是天下有名的大商家,本应当银钱来往清晰,但每隔一两年,总有一大笔钱不知去向。”
慕容归点头:“你猜是什么原因呢?”
夏语初仔细琢磨了一下,道:“我于商道上并无所知,只是猜测几个事,一是自古官商勾结是常事,晋家能有此规模,自然与官家少不得打交道,该照应的少不了,这笔钱,很可能就花在贿赂官府上;二是晋家内有硕鼠,但从册子里来看,近几年均如此,若要不察觉,不易;三是……或许有其他秘密商业?”
她对自己的分析并没有什么把握,不想慕容归却点了点头:“分析得有些道理,你且说,这事该如何处置?”
夏语初想了想:“您是怀疑此事与官家有关,想彻查此事?”
慕容归不置可否,夏语初想了想,道:“若要彻查此时,应当在晋家商行安置内线,想来会有用处……”
慕容归道:“只是晋家商行?晋家呢?”
夏语初想了想,盯着慕容归看了看,恍然道:“您是……想从晋家内部查起?”
慕容归笑了笑:“正是。”
夏语初指着自己:“我是人选?”
慕容归点了点头。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是到了第一次执行任务的时候啊。
夏语初这般想着,站直了身子,对慕容归道:“殿下,要做什么,您请吩咐。”
慕容归轻笑出声,摆了摆手:“用不着这般紧张,在去晋家之前,你先去一个地方。”
“咦?”
夏语初的疑惑很快就得到了答案,原来晋家治家严谨,寻常人等难以混入晋家,但恰好晋家家主有个邬姓姬妾,是慕容归手下一个侍从的亲戚。
要说这姬妾是如何妾于晋家家主晋承宣的,也有段故事。
三十多年前,故兰镇有邬家,邬家有兄弟俩,大哥做教书先生,弟弟则经商,不想一次在走货的路上,弟弟遇上了劫匪,命丧当场,弟媳经受不住娘家的劝导,改嫁了,留下一个女儿,交由大伯一家领养,那个女孩儿,就是晋家家主妾室邬氏。
年幼的邬氏在大伯家长大,大伯一家是厚道人,并没有亏待与她,但毕竟非亲生的,邬家婶娘也并未对邬氏严加教导。待她十五岁时,便着手替她觅夫婿,不想一日大雨,当时还尚不是家主的晋承宣路过故兰镇,到邬家避雨。
此时的晋承宣年方二十出头,一表人才,器宇轩昂,邬氏一颗芳心动了,动了便动了罢,邬家婶娘虽然不高兴,但还是和颜悦色地向晋承宣打听家里的情况,是否婚配等,晋承宣便坦言他已有一未婚妻。
邬家婶娘就此作罢,想着回头劝一劝邬氏,另觅良人,不想过了两天雨停了,晋承宣离开后,邬氏也不见了。
邬家秘密寻人,寻到了跟着晋承宣私奔的邬氏,邬家劝邬氏乘着无人知晓回到邬家,邬氏却不肯,直言她不是邬家伯婶亲女,让他们不要管她的事,将邬氏夫妇气了个倒仰,再不肯管她。
后来晓邬氏成为了晋承宣的妾室,也送过信给邬家,表达了自己的歉意,表示愿以邬氏子女之名奉养邬家伯婶,只是邬家伯婶只觉得又伤心又屈辱,不肯回应,后来渐渐的邬氏也就不再派人来了。
再后来,晋家成为了天下有名的大商家。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邬氏伯婶已作古,一场瘟疫,将邬氏第二代任尽数勾去性命,只余下邬家第三代一个十余岁的小男孩和一个不足十岁的小女孩。
小男孩被容二纳入了侍卫队,成为了慕容归的侍卫,小女孩安置在都城慕容归的庄子里做事。
至于容二如何知晓此事,是因为他在发现邬家小男孩骨骼清奇,极适合练武,便有意将他纳入侍卫队时,便将他的底细打听清邬了,据邬侍从讲,父母临终前担心他们的生活着落,曾经吩咐他们,若实在过不下去,便去寻晋家家主晋承宣妾室邬氏收留,或许她会看在邬家的面子上,给邬家两个堂子侄一条活路。
而如今,夏语初就是要冒充邬侍从的妹妹——邬易儿,到晋家去。
过了几天,夏语初就见到了邬易儿。
她才从都城农庄到行宫,有些风尘仆仆的,是个十六岁的小姑娘,有些腼腆,总微低着头很害羞的样子,一见夏语初就要跪下磕头,将夏语初吓了一跳:“我可不什么主子,用不着磕头。”
她便站起来,羞羞涩涩地笑着。
夏语初笑道:“还未见到你哥哥罢?想见不?”
她便含着笑点头,蚊呐般轻声说:“想……”
夏语初也就不再逗她,道:“去吧。”
邬易儿便欢快地小跑着走了。
夏语初摇了摇头,难怪得自己去冒充邬易儿,如她这般天真烂漫之人,还真不适合去查探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