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1 陆城之战 56
“我有个想法,”w开动脑筋,“要是轮、轴、扇叶等部件不是**组织呢?如果它们是由死细胞构成的,就像头发、指甲、甲壳,或者是由分泌物氧化凝固而成的,能解决问题不?”
“真聪明。甲虫族正是这么干的。”韦斯特“哈,哈,哈”怪笑三声:“但即便如此,甲虫族能长出飞机发动机一样的器官还是很奇怪。航空发动机号称‘工业之花’,研发和制造难度不是一般人想象得出来的。人新世的许多工业强国即使集中顶尖人才、投入数十亿资金、耗时一二十年,也未必弄得出一款高性能的涡扇发动机。甲虫族身上的‘类引擎器官’虽然比真正的飞机发动机简陋不少,但其复杂程度仍然远超我们已知的其他任何生物器官。”
韦斯特走到墙根处,在墙上按动几个按钮,一幕清晰度极高的彩色全息三维立体投影出现在w面前的空中。
那是战机虫“喷气式发动机”的x光结构图。
“我的天……”
处于燃烧状态的卷烟5号也掉了。
甲虫族又一次颠覆了w的理智。如果说紫外灯下的绿色荧光只是让他感到惊艳,那么这副“喷气式发动机结构图”可谓实打实地震撼到他了。对飞机发动机没有了解的人根本想象不出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任你有何等生花妙笔、如簧巧舌,你都绝无可能将它描述出来、并让读者和听者理解其中的精妙。
“真美。”结构图的光与影映照在韦斯特的巨钻刻面上:“与我们最先进的变循环涡轮风扇发动机何其相似啊,完全看不出是由活的和死的生物组织自然生长而成的。”
“这……怎么可能?……”
“是不可能。”
“……大学时候的生物演化学课程我还有印象,这样的组织、结构和器官,按理说完全没有自然演化出来的可能啊!”w恨不得找家疯人院钻进去调养几日。
韦斯特问道:“自然演化出来的器官,与人工制造的复杂机器如此相似,这种巧合的概率有多大?”
“……”
“三年前,没有任何证据表明甲虫族长有这么奇特的器官;现在与我们交战的很多种甲虫,三年前连影儿都没有。这些器官是三年时间里新出现的吗?这些新种甲虫是三年间新诞生的吗?所有这些新器官、新性状、新品种,到底是种群‘演化’还是个体‘变态’的产物?”
轮到卷烟6号遭殃了。w点上火:“如果是演化,生物演化的速度能有这么快?仅仅三年就……”
“必须承认,生物演化的速率既不平衡也很难估算。”韦斯特说道:“陆生哺ru动物体型增大1000倍需要繁衍500万代,2400万代才能从‘老鼠体型’演化至‘大象体型’,水生哺ru动物却只需300万代就能变大1000倍;面包海星演化成雌雄同体、自我交配繁殖的新物种用了1.6万年;虹鳉鱼在天敌较少的环境中不到8年、繁衍不到30代就演化成了体型更大、产卵数量更少的新品种;蓝月蝶不到1年、繁衍10代就能将雄蝶的细菌感染死亡率从99%降低至61%;棘鱼只需3年、繁衍3代就能适应致命的2.5c低温水体,尽管这一适应过程伴随着高达95%的死亡率……”
“您举的例子有误导性,毕竟微演化总比宏演化快得多。”w提出质疑。
“无所谓,反正我不认为甲虫族三年来的变化是自然演化造成的。”
“……”
又坑爹!操!
韦斯特的坑爹之旅永无止境:“面临巨大选择压力的物种,其演化过程会大大加快。三年前咱们杀死了一百多万甲虫族,会不会改变了甲虫族的种群结构?会不会给它们造成了选择压力?我认为,会,但应该不是最关键的因素。我觉得,也许不妨参考一下科幻作品里的‘基因窃取’机制……”
“俗套。烂大街。”w“哼哼”一声冷笑。
“话可不能这么说。”韦斯特报之以“呵呵”:“作为科幻题材,基因窃取是一个相当出色的创意,因为出色,所以被滥用。不过我想,很少有科幻作者知道自然界真有类似的机制吧?”
w捏紧卷烟,生怕一说话又给飞了:“不是吧,基因窃取也有真实存在的例子?”
“有。最著名的例子是蛭形轮虫,一种以孤雌生殖方式生存了几千万年的淡水无脊椎动物,它们身上多达8%~10%的基因都不是自己的,而是来自500多种细菌、真菌甚至植物。它们一直靠窃取其他生物的遗传片段来丰富自己的基因组,不断吸纳有益的新基因、抛弃有害突变。比较出名的还有钝口螈和亚马逊花鮰,前者有500万年、100万代的孤雌生殖史,后者有28万年、80万代孤雌生殖史;这两个物种窃取基因的方式是‘骗精’——跟邻近物种的雄xj配。亚马逊花鮰窃取对方的染色体片段,钝口螈则是窃取对方的整个染色体组。生物学上管这种靠‘骗精’窃取基因的行为叫‘盗窃生殖(kleptogenesis)’……”
……骗精?……好家伙……神话传说里各种喜欢跟男人啪啪啪的女妖女鬼女魔都是这么来的?
韦斯特没发觉w已经走神了:“……其实我最喜欢的例子是海蜗牛。囊舌亚目和裸腮亚目的不少海蜗牛体内都有叶绿体,可以像植物一样进行光合自养,不吃任何食物也能存活9个月之久。它们的叶绿体来自哪儿?答案是食物。海蜗牛以海藻为食,并把海藻中的叶绿体转移到自己体内,从而获得光合自养能力。还有一种学名的海蜗牛甚至可以在一生中改变自己的食谱至少三次、吞食不同的藻类进行光合作用。只不过,海蜗牛摄入体内的叶绿体并不能遗传给后代……”
w做个“stop”的手势:“海蜗牛这个应该算是hgt(水平基因转移)吧?跟基因窃取能划等号?话说您到底是怎么界定‘基因窃取’的?我咋越听越糊涂了呢?”
“无所谓,反正甲虫族并非真能窃取基因,我只是说‘基因窃取’这个思路值得借鉴。”
“……”
您特么还能再坑爹点儿吗?!有您这么坑爹的吗?!压根儿不是基因窃取您在那儿废特么半天话!不是基因窃取是特么啥?!再卖关子老子要掏枪了!
“是不是被我绕晕了,雁同学?”韦斯特问。
“……已休克。求老师明示……”
“就算甲虫族能窃取其他生物的基因,也解释不了它们是怎么长出飞机发动机的。所以我的假说是:性状窃取。”
“真聪明。甲虫族正是这么干的。”韦斯特“哈,哈,哈”怪笑三声:“但即便如此,甲虫族能长出飞机发动机一样的器官还是很奇怪。航空发动机号称‘工业之花’,研发和制造难度不是一般人想象得出来的。人新世的许多工业强国即使集中顶尖人才、投入数十亿资金、耗时一二十年,也未必弄得出一款高性能的涡扇发动机。甲虫族身上的‘类引擎器官’虽然比真正的飞机发动机简陋不少,但其复杂程度仍然远超我们已知的其他任何生物器官。”
韦斯特走到墙根处,在墙上按动几个按钮,一幕清晰度极高的彩色全息三维立体投影出现在w面前的空中。
那是战机虫“喷气式发动机”的x光结构图。
“我的天……”
处于燃烧状态的卷烟5号也掉了。
甲虫族又一次颠覆了w的理智。如果说紫外灯下的绿色荧光只是让他感到惊艳,那么这副“喷气式发动机结构图”可谓实打实地震撼到他了。对飞机发动机没有了解的人根本想象不出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任你有何等生花妙笔、如簧巧舌,你都绝无可能将它描述出来、并让读者和听者理解其中的精妙。
“真美。”结构图的光与影映照在韦斯特的巨钻刻面上:“与我们最先进的变循环涡轮风扇发动机何其相似啊,完全看不出是由活的和死的生物组织自然生长而成的。”
“这……怎么可能?……”
“是不可能。”
“……大学时候的生物演化学课程我还有印象,这样的组织、结构和器官,按理说完全没有自然演化出来的可能啊!”w恨不得找家疯人院钻进去调养几日。
韦斯特问道:“自然演化出来的器官,与人工制造的复杂机器如此相似,这种巧合的概率有多大?”
“……”
“三年前,没有任何证据表明甲虫族长有这么奇特的器官;现在与我们交战的很多种甲虫,三年前连影儿都没有。这些器官是三年时间里新出现的吗?这些新种甲虫是三年间新诞生的吗?所有这些新器官、新性状、新品种,到底是种群‘演化’还是个体‘变态’的产物?”
轮到卷烟6号遭殃了。w点上火:“如果是演化,生物演化的速度能有这么快?仅仅三年就……”
“必须承认,生物演化的速率既不平衡也很难估算。”韦斯特说道:“陆生哺ru动物体型增大1000倍需要繁衍500万代,2400万代才能从‘老鼠体型’演化至‘大象体型’,水生哺ru动物却只需300万代就能变大1000倍;面包海星演化成雌雄同体、自我交配繁殖的新物种用了1.6万年;虹鳉鱼在天敌较少的环境中不到8年、繁衍不到30代就演化成了体型更大、产卵数量更少的新品种;蓝月蝶不到1年、繁衍10代就能将雄蝶的细菌感染死亡率从99%降低至61%;棘鱼只需3年、繁衍3代就能适应致命的2.5c低温水体,尽管这一适应过程伴随着高达95%的死亡率……”
“您举的例子有误导性,毕竟微演化总比宏演化快得多。”w提出质疑。
“无所谓,反正我不认为甲虫族三年来的变化是自然演化造成的。”
“……”
又坑爹!操!
韦斯特的坑爹之旅永无止境:“面临巨大选择压力的物种,其演化过程会大大加快。三年前咱们杀死了一百多万甲虫族,会不会改变了甲虫族的种群结构?会不会给它们造成了选择压力?我认为,会,但应该不是最关键的因素。我觉得,也许不妨参考一下科幻作品里的‘基因窃取’机制……”
“俗套。烂大街。”w“哼哼”一声冷笑。
“话可不能这么说。”韦斯特报之以“呵呵”:“作为科幻题材,基因窃取是一个相当出色的创意,因为出色,所以被滥用。不过我想,很少有科幻作者知道自然界真有类似的机制吧?”
w捏紧卷烟,生怕一说话又给飞了:“不是吧,基因窃取也有真实存在的例子?”
“有。最著名的例子是蛭形轮虫,一种以孤雌生殖方式生存了几千万年的淡水无脊椎动物,它们身上多达8%~10%的基因都不是自己的,而是来自500多种细菌、真菌甚至植物。它们一直靠窃取其他生物的遗传片段来丰富自己的基因组,不断吸纳有益的新基因、抛弃有害突变。比较出名的还有钝口螈和亚马逊花鮰,前者有500万年、100万代的孤雌生殖史,后者有28万年、80万代孤雌生殖史;这两个物种窃取基因的方式是‘骗精’——跟邻近物种的雄xj配。亚马逊花鮰窃取对方的染色体片段,钝口螈则是窃取对方的整个染色体组。生物学上管这种靠‘骗精’窃取基因的行为叫‘盗窃生殖(kleptogenesis)’……”
……骗精?……好家伙……神话传说里各种喜欢跟男人啪啪啪的女妖女鬼女魔都是这么来的?
韦斯特没发觉w已经走神了:“……其实我最喜欢的例子是海蜗牛。囊舌亚目和裸腮亚目的不少海蜗牛体内都有叶绿体,可以像植物一样进行光合自养,不吃任何食物也能存活9个月之久。它们的叶绿体来自哪儿?答案是食物。海蜗牛以海藻为食,并把海藻中的叶绿体转移到自己体内,从而获得光合自养能力。还有一种学名的海蜗牛甚至可以在一生中改变自己的食谱至少三次、吞食不同的藻类进行光合作用。只不过,海蜗牛摄入体内的叶绿体并不能遗传给后代……”
w做个“stop”的手势:“海蜗牛这个应该算是hgt(水平基因转移)吧?跟基因窃取能划等号?话说您到底是怎么界定‘基因窃取’的?我咋越听越糊涂了呢?”
“无所谓,反正甲虫族并非真能窃取基因,我只是说‘基因窃取’这个思路值得借鉴。”
“……”
您特么还能再坑爹点儿吗?!有您这么坑爹的吗?!压根儿不是基因窃取您在那儿废特么半天话!不是基因窃取是特么啥?!再卖关子老子要掏枪了!
“是不是被我绕晕了,雁同学?”韦斯特问。
“……已休克。求老师明示……”
“就算甲虫族能窃取其他生物的基因,也解释不了它们是怎么长出飞机发动机的。所以我的假说是:性状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