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世外桃源之“极乐世界”(一)
转眼之间,米苔来到共乐村已经一个星期了。
共乐村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村庄,说它是一个宗教团体吧,它又没有任何宗教信仰,说它是一个崇尚**的理想之乡吧,好像又未必如此。
它是一个方圆二十公里,拥有1500名村民的小村落,濒临风景优美的日本海。
据说,35年前,这里是日本有名的自杀圣地,失恋后的年轻人往往选择这里作为向人生告别的终点站。
当时,这里是一片荒芜贫瘠的土地,是飞禽走兽的天堂。
有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子因为承受不了失恋的打击,不远千里跑到这里来投海自杀,可是,飞翔的海鸥、壮美的海景、静谧的沙滩抚慰了她受伤的心灵,给了她生活下去的勇气,她改变了想法。
她在海边搭建了一个简易的茅草屋棚居住下来,开垦荒地种粮种菜,没有淡水,就开沟挖井取水饮用,她吃自己种的米菜,有时也捕捞鱼虾、捞取海藻食用。
一些失恋的年轻人慕名来到这个自杀圣地想终结自己的生命时,往往会好奇地走进她的小屋看看,听听她的故事,结果他们都被她的生活信仰所感化,不再轻视生命,也不愿再回到原来的生活中去,他们选择聚拢在她的身边在这里安居下来。
于是慢慢地这里就形成了一个小村落。再后来,这个村子的名声被渐渐传扬出去,一些和失恋、自杀无关的人们,也拖老带小投奔了过来。
共乐村不允许拥有私人财产,要进入共乐村生活,首先必须把所有的私人财产捐献出来作为村里的公共财产。
进入村子后,村里会分配给每人一个房间,面积大约10平米左右。15岁以下孩子进入村里的学校学习,满15岁后则必须在村里的企业工作,但是没有工资收入只发给很少的一点零用钱,
村里供应每个村民免费吃、住、穿、用。村民的衣服是统一样式,每天大家在食堂一起吃饭,饭菜以素食为主,不可饮茶、咖啡、酒。
每天的生活很有规律。早上太阳升起时起床,打扫各自的房间和公共设施,然后吃早饭,早饭后开始工作,中午太阳当头时吃午饭,午饭后继续工作,晚上天擦黑后吃晚饭,晚饭后不可出门,分别召开由全体村民参加的讨论会,谈论一天的生活和感受,互相唠唠家常。一个星期休息两天。
共乐村崇尚环保绿色生活。一年四季没有热水供应,拒用洗衣粉和洗洁精。他们只吃自己种的没有农药的米、菜、水果,自己养蚕织布。
这里远离一切现代文明,没有电灯、电视、手机、电脑。并且,这里摒弃世间俗念,女子不可化妆、抹香水、穿裙子,男子不可赌钱、抽烟、喝酒。
他们自己办了小学和中学,由文化程度较高的村民担任老师,15岁以下的孩子在村办学校里学习,用的是自己编写的教材。
整个村里没有一块手表和一口挂钟,村民的时间概念不是以几点几分来区分的,他们只有三个时间段,就是上午、下午和晚上,这也就是正男不知道几点是什么意思的原因所在。
这里注重家庭的安定,夫妻不可以离婚,但是未婚男女可以自由恋爱,然后组成小家庭。
虽然村民没有工资,但是只要工作,就可以领到一点微薄的零用钱,他们用这些钱在村里的小卖部买一些简单的食品、衣服和用具。
小卖部一个星期周六和周日开放两天,里面的东西少得可怜,只有一些方便面、巧克力、面包、睡衣、**、袜子等。这也就是米苔的食品和睡衣没有被充公的理由。
如果,觉得村里大食堂的饭菜吃不饱,晚上肚子饿的话,允许自己买食品充饥。睡衣、袜子、**等贴身穿的衣物也有一定的自由度。
年纪超过80岁可以不工作,由村里付给一定的零花钱。生病的话,村里有卫生所,卫生所里有正规的医生和护士,由他们负责诊治看护,家属不可陪夜。当然全部费用是免费的。医生和护士不是外请人员,是自己的村民。
可以给住在他乡的家人写信,当时不可以打电话,没有手机也没有固定电话。
有一天如果厌倦了这里的生活希望回到原来的世界里去的话,随时可以走人,但是捐出的钱财不可再要回,回去的旅费由自己设法筹措。不过,35年来,提出离开这里出去生活的人还没有出现过。
这里的村民大多是一些或臃肿或枯瘦的穷苦民众,他们在外面活不下去,就投奔到了这里。或者是一些身体不好的人、精神脆弱的人、厌倦了花花世界勾心斗角的人。
当然,也有一些人生的悟道者,他们曾是大公司的高层领导,政府的高级官员,腰缠万贯的大老板,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知名教授、医生、会计……,有一天他们突然觉得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都很虚妄很无聊,他们抛弃业已到手的成功,抛弃万人仰慕的地位和显赫的名声,捐出亿万家产━土地、房屋、金银细软、存款、股票,只求在这里觅到一份简朴、自在、安宁的生活。
35年前那位第一个在这里开荒种地的美丽女性,因为她的德高望重、言必行行必果的大无畏精神而深受村民拥戴,被大伙尊称为“老祖”,她是村民的心灵依托和精神领袖。
现在由于年龄和身体的原因,老祖一般不太露面,只有在新村民进村时才会出来勉励几句。村里的日常事务由村民委员会管理,村民委员会的委员一共有50人,由村民轮流担任,任期两年。
维持1500多村民的生活,需要庞大的开支。这些钱主要依靠一些慈善机构的定期捐助、新村民入村时的捐赠及村办企业的收入。
由于共乐村声名在外,一些日本人对这样一种生活形态很感兴趣,他们常常拖家带口来这里旅行或短期住下来体验这里的生活。为此村里办有为他们服务的面包房、餐厅、绿色蔬菜店、旅行社、旅店等。
共乐村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村庄,说它是一个宗教团体吧,它又没有任何宗教信仰,说它是一个崇尚**的理想之乡吧,好像又未必如此。
它是一个方圆二十公里,拥有1500名村民的小村落,濒临风景优美的日本海。
据说,35年前,这里是日本有名的自杀圣地,失恋后的年轻人往往选择这里作为向人生告别的终点站。
当时,这里是一片荒芜贫瘠的土地,是飞禽走兽的天堂。
有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子因为承受不了失恋的打击,不远千里跑到这里来投海自杀,可是,飞翔的海鸥、壮美的海景、静谧的沙滩抚慰了她受伤的心灵,给了她生活下去的勇气,她改变了想法。
她在海边搭建了一个简易的茅草屋棚居住下来,开垦荒地种粮种菜,没有淡水,就开沟挖井取水饮用,她吃自己种的米菜,有时也捕捞鱼虾、捞取海藻食用。
一些失恋的年轻人慕名来到这个自杀圣地想终结自己的生命时,往往会好奇地走进她的小屋看看,听听她的故事,结果他们都被她的生活信仰所感化,不再轻视生命,也不愿再回到原来的生活中去,他们选择聚拢在她的身边在这里安居下来。
于是慢慢地这里就形成了一个小村落。再后来,这个村子的名声被渐渐传扬出去,一些和失恋、自杀无关的人们,也拖老带小投奔了过来。
共乐村不允许拥有私人财产,要进入共乐村生活,首先必须把所有的私人财产捐献出来作为村里的公共财产。
进入村子后,村里会分配给每人一个房间,面积大约10平米左右。15岁以下孩子进入村里的学校学习,满15岁后则必须在村里的企业工作,但是没有工资收入只发给很少的一点零用钱,
村里供应每个村民免费吃、住、穿、用。村民的衣服是统一样式,每天大家在食堂一起吃饭,饭菜以素食为主,不可饮茶、咖啡、酒。
每天的生活很有规律。早上太阳升起时起床,打扫各自的房间和公共设施,然后吃早饭,早饭后开始工作,中午太阳当头时吃午饭,午饭后继续工作,晚上天擦黑后吃晚饭,晚饭后不可出门,分别召开由全体村民参加的讨论会,谈论一天的生活和感受,互相唠唠家常。一个星期休息两天。
共乐村崇尚环保绿色生活。一年四季没有热水供应,拒用洗衣粉和洗洁精。他们只吃自己种的没有农药的米、菜、水果,自己养蚕织布。
这里远离一切现代文明,没有电灯、电视、手机、电脑。并且,这里摒弃世间俗念,女子不可化妆、抹香水、穿裙子,男子不可赌钱、抽烟、喝酒。
他们自己办了小学和中学,由文化程度较高的村民担任老师,15岁以下的孩子在村办学校里学习,用的是自己编写的教材。
整个村里没有一块手表和一口挂钟,村民的时间概念不是以几点几分来区分的,他们只有三个时间段,就是上午、下午和晚上,这也就是正男不知道几点是什么意思的原因所在。
这里注重家庭的安定,夫妻不可以离婚,但是未婚男女可以自由恋爱,然后组成小家庭。
虽然村民没有工资,但是只要工作,就可以领到一点微薄的零用钱,他们用这些钱在村里的小卖部买一些简单的食品、衣服和用具。
小卖部一个星期周六和周日开放两天,里面的东西少得可怜,只有一些方便面、巧克力、面包、睡衣、**、袜子等。这也就是米苔的食品和睡衣没有被充公的理由。
如果,觉得村里大食堂的饭菜吃不饱,晚上肚子饿的话,允许自己买食品充饥。睡衣、袜子、**等贴身穿的衣物也有一定的自由度。
年纪超过80岁可以不工作,由村里付给一定的零花钱。生病的话,村里有卫生所,卫生所里有正规的医生和护士,由他们负责诊治看护,家属不可陪夜。当然全部费用是免费的。医生和护士不是外请人员,是自己的村民。
可以给住在他乡的家人写信,当时不可以打电话,没有手机也没有固定电话。
有一天如果厌倦了这里的生活希望回到原来的世界里去的话,随时可以走人,但是捐出的钱财不可再要回,回去的旅费由自己设法筹措。不过,35年来,提出离开这里出去生活的人还没有出现过。
这里的村民大多是一些或臃肿或枯瘦的穷苦民众,他们在外面活不下去,就投奔到了这里。或者是一些身体不好的人、精神脆弱的人、厌倦了花花世界勾心斗角的人。
当然,也有一些人生的悟道者,他们曾是大公司的高层领导,政府的高级官员,腰缠万贯的大老板,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知名教授、医生、会计……,有一天他们突然觉得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都很虚妄很无聊,他们抛弃业已到手的成功,抛弃万人仰慕的地位和显赫的名声,捐出亿万家产━土地、房屋、金银细软、存款、股票,只求在这里觅到一份简朴、自在、安宁的生活。
35年前那位第一个在这里开荒种地的美丽女性,因为她的德高望重、言必行行必果的大无畏精神而深受村民拥戴,被大伙尊称为“老祖”,她是村民的心灵依托和精神领袖。
现在由于年龄和身体的原因,老祖一般不太露面,只有在新村民进村时才会出来勉励几句。村里的日常事务由村民委员会管理,村民委员会的委员一共有50人,由村民轮流担任,任期两年。
维持1500多村民的生活,需要庞大的开支。这些钱主要依靠一些慈善机构的定期捐助、新村民入村时的捐赠及村办企业的收入。
由于共乐村声名在外,一些日本人对这样一种生活形态很感兴趣,他们常常拖家带口来这里旅行或短期住下来体验这里的生活。为此村里办有为他们服务的面包房、餐厅、绿色蔬菜店、旅行社、旅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