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不灭神话

第一百四十二章 出战西岐

    将军,申国师来了。

    嗯!让他进来吧!

    周凌好像是早就知道申公豹要来一样,神情非常的从容。

    拜见将军。

    申国师,不知这么晚了来我这里何事?

    ‘将军神机妙算,怎能不知我来此的目的何在?’申公豹在暗下想到,不过还是回答了周凌。

    将军,我此次前来,是想问一下日后之事。

    日后之事?你是说商汤会不会灭亡?周凌疑惑的看着申公豹,我可以告诉你,商汤按天数来算,必定灭亡。

    申公豹独自走在回去的路上,周凌给自己的答案很是明显,周凌也没有必要骗自己,不过,申公豹有一事不明,周凌明知道商汤灭亡,为何还要留在商汤?

    话说闻仲到了绝龙谷外,哀叹一声,邓忠四将看了,上前说道。

    太师差矣!大丈夫岂可以一字定终身祸福?况且吉人天相,只以太师之才德岂有不克西岐之理?从古云:‘不疑何卜。’

    太师亦不笑不语,众将催人马速行,刀似水,甲士如云,一路无词。人马报入中军。

    启太师!人马至西岐南门,请令定夺。

    太师传令安营。一声炮响,3军呐一声喊,安下营,结下大寨。怎见得?有赞为证:营安南北,阵摆东西;营安南北分龙虎,阵摆东西按木金。围子手平添杀气,虎狼威长起征云:拐子马齐齐整整,宝纛卷起威风。阵前小校披金甲,传儿郎挂锦裙;先行官猛如罴虎,佐军官恶似彪熊。

    定营炮天崩地裂,催阵鼓一似雷鸣;白日里出入有法,到晚间转箭支更。只因太师安营寨,乌鸦不敢望空中。

    不说闻太师安营西岐,只见报马报进相府。

    闻太师调3十万人马,在南门安营。

    当时吾在朝歌,不曾会闻太师,今日领兵到此,看他纪法何如?

    随带诸将上城,众门下相随,同到敌楼上观闻太师行营,果然好人马。姜子牙观看良久,叹了口气,说道。

    闻太师平日有将才,今观如此整练,人言尚未尽其所学。

    随下城入府,同大小门下众将,商议退兵之策。

    有黄飞虎在侧。

    丞相不必忧虑,况且魔家四将,不过如此。正所谓国王洪福大,巨恶自然消散。

    虽是如此,民不安生,军苦甲胄,将累鞍马,俱不是宁泰之象。

    闻太师差官下书。

    姜子牙传令来。不一时开城,放一员大将,至相府将书呈上。子牙折书观看。

    成汤太师兼征西天宝大元帅闻仲,奉书丞相姜子牙麾下:盖闻王臣作叛,大逆於天;今天王在上,赫赫威灵。兹尔西上,敢行不道,不遵国法,自立为王,有伤国体;复纳叛逆,明欺宪典。天子累兴问罪之师,不为俯首伏罪,尚放大肆猖獗,拒敌天吏,杀军覆将,辄敢号令张威,王法何在?虽食肉寝皮,不足以尽厥罪;纵移尔宗祀,削尔疆士,犹不足以偿其失。今奉诏下讨,你等若惜一城之生灵,可速至辕门授首,候归朝以正国典,如若抗拒,真火炎昆冈,俱为齑粉,噬脐何及?战书到日,速为自裁不宣。

    子牙看书毕,即问。

    来将何名?邓忠答曰:末将邓忠。

    邓将军回营,多拜上闻太师,原书批回,3日後会兵城下。

    邓忠领命出城,进营回复了闻太师,将子牙回话,说了一遍。不觉就是3日,只听成汤营中□响,喊杀之声振天。子牙传令,把五方队伍,调遣出城。

    闻太师看见子牙把五方队伍调出;两边大小将官,一对对齐齐整整。金霞童儿、杨戬、金吒、木吒、韩毒龙、薛恶虎、黄天化、武吉等,侍卫两旁。宝纛下子牙骑四不象;右手下有武成王黄飞虎坐五色神牛而出。只见闻太师在龙凤下,左右有邓、辛、张、陶四将;太师面如淡金,五绺长须,飘扬脑後,手提金鞭。怎见得闻太师威武?

    九云冠金霞缭绕,绛纱衣鹤舞云飞,阴阳结束。朝履应玄机,坐下麒麟如墨染;金鞭摆动似光辉,拜上通天教下,除三五遁施为。胸中包罗天地,运筹万斛珠玑;丹心贯乎白日,忠贞万载名题。龙凤下列旌,太师行兵自异。

    话说子牙催骑,向前欠身打躬。

    太师!卑职姜尚,不能全礼。

    姜丞相:闻你乃昆仑名士,为何不谙事体何也?

    尚忝玉虚门下,周旋道德,何敢违背天帝?上遵王命,下顺军民,奉法守公,一遵於道。敬诚缉熙,克勤天戒,分别贤愚,佐守本土。不放虐民乱政,稚子无欺,民安物阜,万姓欢娱,有何不安事体之处?

    你只巧知於立言,不知自己有过;今天王在上,你不遵君命,自立武王;欺君之罪,孰大於是?收纳叛臣黄飞虎,明知欺君,安心拒敌;叛君之罪,孰大於是?及至问罪之师一至,尚不认罪,擅行拒敌,杀戮军士命官;大逆之罪,孰加於是?今吾自至此,犹恃己能,不就降服,竟自与兵拒敌,巧言饰非,真可令人痛恨!

    姜子牙听了闻仲的话后,笑着回答闻仲。

    太师差矣!自立武王,固是吾国未行奏请,然子袭父荫,何为不可?况天下诸侯尽反成汤,也是欺君不成?只是人君先自灭纲纪,不足为万姓之主,因此皆背叛不臣,此其过岂尽在臣也?如武成王正是:‘君不正臣投外国’亦是礼之当然。今为人君,尚不自反;乃厚於责臣,不亦差乎?若论杀朝廷命宫士卒,是自到此,取死讨辱;尚等并不曾领一军一卒,或助诸侯,或伐关隘。太师名振八方,今又到此,未免先有轻举妄动之意,在尚怎敢抗拒?不若依尚愚意,老太师请自回鸾辔;各守疆界,还是好颜相看。若太师务任一己之私,逆天行事,然兵家胜负,未可知也。还请太师3思,毋损威重。

    闻太师被此数语,说得面皮通红;又见黄飞虎在宝轰之下。

    逆臣黄某出来见我。

    末将自别太师,不觉数载;今日一会,不才冤屈,庶可伸明……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