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起火(一)
更新时间:2013-12-17
崔天赐带着一群人,没走多久便遇到了王执中。
师父,你们去哪里了?伯父伯母到处找你们呢!王执中着急的说道。
我们不是好好的在这里吗?崔天赐道。
哎,刚刚都在传言,说是几个花花大少抢了几个姑娘走了。伯父他们担心你们!
崔天赐知道肯定是蔡宓那事,便道:我们没事,我父母呢?
在那边小摊旁歇息呢!王执中答道。
崔天赐叫上众人,去与崔琰夫妇会和。
路上王执中看几个美女衣衫有些凌乱,心底有些好奇,便道:这灯市好是好,就是人太多,好端端的衣服都能给挤散了。
崔天赐尴尬一笑,支吾了一番,便搪塞过去。
王执中又道:师父,那养生丸可吃的习惯?
习惯,习惯,还送人了一颗呢!崔天赐嘿嘿笑道。
这养生丸要坚持服用才有效果,偶尔吃一颗,不过是尝尝味道而已。这配方可是我父亲的独门养生法门呢!你看我父亲现在还那么精神,可是托了这养生丸的福了呢!说起养生丸王执中颇为自豪,滔滔不绝,说个不停。
崔天赐心道,若是蔡宓知道自己所吃的十年生死丸有这等功效还不乐的背过气去。
说话间便到了崔琰夫妇歇脚的小摊旁。小摊在灯市旁一所较为宽敞的地方。给逛灯市的行人提供些吃食,几个小火炉在旁边支着,火炉上炖着的砂锅在咕嘟咕嘟的冒烟。
崔天赐和轻云问母亲可是累了?醉月赶忙过来见礼。
醉月是去过崔家的,彼此也算熟络。醉月也算是杭州本地人,白玉淑见到她过来很是高兴。
轻云刚才虚惊一场,这会心底还觉得有只小兔子在跳呢。看到母亲觉得心里踏实了许多。
轻云,你这丫头也不要乱跑了,刚才听说这灯市之上有那强抢民女的歹人,你还是和我们一道的好!白玉淑絮叨道。
崔琰也在旁边附和道:这人多手杂的,还是和我们一道安全。
没想到她这无心的一句话,让轻云和醉月两人都脸皮发红。
崔天赐赶忙岔开话题,冲摊主喊道:给我们每人再来一碗壮面!
儿啊?可是饿了?这半天的功夫,都不见你的踪影,只顾着跟你姐姐疯跑!这灯市之上人多杂乱,什么人都有,可别人把你拐了去!白玉淑摸着崔天赐的后背殷殷叮咛道。
这话刚说完,轻云噗嗤一下,笑出声来。
白玉淑瞪了她一眼:你这丫头,马上就要嫁人的人了,怎么还这么没正行?
醉月等人自然知道轻云笑出声来的原因。心道,老太太您可是走了眼了,您那儿子不把别人拐走就不错了。
崔天赐在旁边帮腔道:就是就是,母亲回家让姐姐在绣楼里禁足三日。
轻云瞪了崔天赐一眼,崔天赐一吐舌头,做了个鬼脸。
这一切白玉淑都看在眼里,却不以为意,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日子,正是她所期盼的。
不一会,摊主将壮面按人头端了上来。众人逛了半天,也都饿了,加上这大冬天的有些吃食,身上也暖和些。
便不再拘礼,各自吃了起来。
吃罢了夜宵,醉月便说要告辞回去。今夜这一番折腾,看灯的兴致也淡了。她是每年都来看的,多看一次少看一次也没所谓。
崔天赐看醉月主仆两人要走,便安排王金洪兄弟去护送,经过了刚才的事情,崔天赐是不敢大意了。
醉月走后,崔天赐一家人继续逛灯市。这灯市越是晚越是热闹,要到了子时人才会慢慢减少。
崔天赐和轻云陪着父母继续观灯,这次除了崔家人,只有王执中一个外人。崔天赐不时给父母讲解着灯上所绘故事的典故。
不光崔琰父母听得津津有味,就是轻云和王执中都觉得比自己看灯有意思多了。
宋代经济繁荣,商业发达,市井生活丰富多样,像灯市这种百姓参与度高的集会,官府重视,百姓也乐意参与,体现出来的就是这灯市上花灯的种类繁多,品种多样。
快到灯市尽头的时候,意外发现一群人。正是刘贺带着崔氏纸坊的伙计们出来逛灯市。见到崔天赐,刘贺也很是惊讶,没想到崔家全家出动来杭州城里逛灯市。并且并没有来纸坊里。
刘贺赶忙上前来给崔琰夫妇行礼。崔天赐对刘贺带着伙计们来逛灯市不但没有训斥,反而表示赞赏。
上元佳节本来就是全民狂欢的节日,刘贺能带着伙计们一起来逛灯市,既能提高他在店里的威信,又能让店里的伙计们有归属感。
刘贺本是倒是没想这么多。他本就是爱玩的性子,店里的伙计们也都是年轻人,上元佳节这等一年一次的大节日自然不想错过。刘贺干脆让大家一起出来,这样彼此也有个照应。
这个年代做伙计们的可不像后世还有个周末有个假期啥的。一般情况下除非家中有急事,否则全天都要在店里伺候着。
像这样能光明正大出来玩的时候那可是极少极少的。
崔天赐不是那刻薄的东主,自然不会给伙计们扫兴。当即每人给了五百文钱让他们可以买点吃食。
东家慷慨,做伙计的自然高兴,拿到五百文钱个个喜笑颜开。崔天赐知道他们跟自己在一起会觉得拘束,交代了几句注意安全便让他们自由活动。
伙计们高兴的答应了,刘贺带着他们准备离开。就在此时忽然听得人群中有人大喊:看,那边着火了!
被人一喊,崔天赐他们纷纷转身观看,只见一道火苗冲天而起,接着又是数道火苗,将半边的天空映的通红。
灯市上的众人再不看花灯了,纷纷眺望远处的火光,感叹这是哪家不幸遭了这样的天灾。
不过一盏茶的功夫,那火光越烧越旺,几乎整个城中都可以看到。
在这个年代房子基本都是木质结构,而且没有什么现代化的灭火设备,又是在这干燥的冬季,一旦发生了大的火灾是很难扑灭的。更何况今日是上元佳节,家家户户出门观灯。
发生了火灾根本周边没有人,无法及时扑救,等到人们赶到恐怕已经成了灰烬了。
求收藏
崔天赐带着一群人,没走多久便遇到了王执中。
师父,你们去哪里了?伯父伯母到处找你们呢!王执中着急的说道。
我们不是好好的在这里吗?崔天赐道。
哎,刚刚都在传言,说是几个花花大少抢了几个姑娘走了。伯父他们担心你们!
崔天赐知道肯定是蔡宓那事,便道:我们没事,我父母呢?
在那边小摊旁歇息呢!王执中答道。
崔天赐叫上众人,去与崔琰夫妇会和。
路上王执中看几个美女衣衫有些凌乱,心底有些好奇,便道:这灯市好是好,就是人太多,好端端的衣服都能给挤散了。
崔天赐尴尬一笑,支吾了一番,便搪塞过去。
王执中又道:师父,那养生丸可吃的习惯?
习惯,习惯,还送人了一颗呢!崔天赐嘿嘿笑道。
这养生丸要坚持服用才有效果,偶尔吃一颗,不过是尝尝味道而已。这配方可是我父亲的独门养生法门呢!你看我父亲现在还那么精神,可是托了这养生丸的福了呢!说起养生丸王执中颇为自豪,滔滔不绝,说个不停。
崔天赐心道,若是蔡宓知道自己所吃的十年生死丸有这等功效还不乐的背过气去。
说话间便到了崔琰夫妇歇脚的小摊旁。小摊在灯市旁一所较为宽敞的地方。给逛灯市的行人提供些吃食,几个小火炉在旁边支着,火炉上炖着的砂锅在咕嘟咕嘟的冒烟。
崔天赐和轻云问母亲可是累了?醉月赶忙过来见礼。
醉月是去过崔家的,彼此也算熟络。醉月也算是杭州本地人,白玉淑见到她过来很是高兴。
轻云刚才虚惊一场,这会心底还觉得有只小兔子在跳呢。看到母亲觉得心里踏实了许多。
轻云,你这丫头也不要乱跑了,刚才听说这灯市之上有那强抢民女的歹人,你还是和我们一道的好!白玉淑絮叨道。
崔琰也在旁边附和道:这人多手杂的,还是和我们一道安全。
没想到她这无心的一句话,让轻云和醉月两人都脸皮发红。
崔天赐赶忙岔开话题,冲摊主喊道:给我们每人再来一碗壮面!
儿啊?可是饿了?这半天的功夫,都不见你的踪影,只顾着跟你姐姐疯跑!这灯市之上人多杂乱,什么人都有,可别人把你拐了去!白玉淑摸着崔天赐的后背殷殷叮咛道。
这话刚说完,轻云噗嗤一下,笑出声来。
白玉淑瞪了她一眼:你这丫头,马上就要嫁人的人了,怎么还这么没正行?
醉月等人自然知道轻云笑出声来的原因。心道,老太太您可是走了眼了,您那儿子不把别人拐走就不错了。
崔天赐在旁边帮腔道:就是就是,母亲回家让姐姐在绣楼里禁足三日。
轻云瞪了崔天赐一眼,崔天赐一吐舌头,做了个鬼脸。
这一切白玉淑都看在眼里,却不以为意,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日子,正是她所期盼的。
不一会,摊主将壮面按人头端了上来。众人逛了半天,也都饿了,加上这大冬天的有些吃食,身上也暖和些。
便不再拘礼,各自吃了起来。
吃罢了夜宵,醉月便说要告辞回去。今夜这一番折腾,看灯的兴致也淡了。她是每年都来看的,多看一次少看一次也没所谓。
崔天赐看醉月主仆两人要走,便安排王金洪兄弟去护送,经过了刚才的事情,崔天赐是不敢大意了。
醉月走后,崔天赐一家人继续逛灯市。这灯市越是晚越是热闹,要到了子时人才会慢慢减少。
崔天赐和轻云陪着父母继续观灯,这次除了崔家人,只有王执中一个外人。崔天赐不时给父母讲解着灯上所绘故事的典故。
不光崔琰父母听得津津有味,就是轻云和王执中都觉得比自己看灯有意思多了。
宋代经济繁荣,商业发达,市井生活丰富多样,像灯市这种百姓参与度高的集会,官府重视,百姓也乐意参与,体现出来的就是这灯市上花灯的种类繁多,品种多样。
快到灯市尽头的时候,意外发现一群人。正是刘贺带着崔氏纸坊的伙计们出来逛灯市。见到崔天赐,刘贺也很是惊讶,没想到崔家全家出动来杭州城里逛灯市。并且并没有来纸坊里。
刘贺赶忙上前来给崔琰夫妇行礼。崔天赐对刘贺带着伙计们来逛灯市不但没有训斥,反而表示赞赏。
上元佳节本来就是全民狂欢的节日,刘贺能带着伙计们一起来逛灯市,既能提高他在店里的威信,又能让店里的伙计们有归属感。
刘贺本是倒是没想这么多。他本就是爱玩的性子,店里的伙计们也都是年轻人,上元佳节这等一年一次的大节日自然不想错过。刘贺干脆让大家一起出来,这样彼此也有个照应。
这个年代做伙计们的可不像后世还有个周末有个假期啥的。一般情况下除非家中有急事,否则全天都要在店里伺候着。
像这样能光明正大出来玩的时候那可是极少极少的。
崔天赐不是那刻薄的东主,自然不会给伙计们扫兴。当即每人给了五百文钱让他们可以买点吃食。
东家慷慨,做伙计的自然高兴,拿到五百文钱个个喜笑颜开。崔天赐知道他们跟自己在一起会觉得拘束,交代了几句注意安全便让他们自由活动。
伙计们高兴的答应了,刘贺带着他们准备离开。就在此时忽然听得人群中有人大喊:看,那边着火了!
被人一喊,崔天赐他们纷纷转身观看,只见一道火苗冲天而起,接着又是数道火苗,将半边的天空映的通红。
灯市上的众人再不看花灯了,纷纷眺望远处的火光,感叹这是哪家不幸遭了这样的天灾。
不过一盏茶的功夫,那火光越烧越旺,几乎整个城中都可以看到。
在这个年代房子基本都是木质结构,而且没有什么现代化的灭火设备,又是在这干燥的冬季,一旦发生了大的火灾是很难扑灭的。更何况今日是上元佳节,家家户户出门观灯。
发生了火灾根本周边没有人,无法及时扑救,等到人们赶到恐怕已经成了灰烬了。
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