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 举家迁县城(一)
夜深人静,万籁俱寂。
李书玉跟着娘亲忙碌了一天,这会儿早已进入梦乡,只有娘亲段氏的房间内传出一阵阵床板的咯吱咯吱声,良久才停息,后来响起了两个人的说话声。
“官人,我们一家人真要搬到陈留县去住吗?”
“当然了,我没事骗你做什么?娘子,难道你不愿意跟我一起住到县城里享福去?”
“不是,只是在乡下呆了这么多年,我不知道进了县城会不会不适应,还有三个孩子,在家野惯了,没受过什么拘束,到了县城有那么多规矩,他们会不会觉得难受啊?”
“你想太多了,不管咋样,也比我们两地分开住着强吧?快九年了,我们一直这么分开住着,你在家一个人忙里忙外还要照顾三个孩子有多累就不说了,我一个人在外面过得也很辛苦。忙起差事时不分昼夜,吃饭睡觉都是凑合的,不忙的时候一个人闲得不知干啥好,回到住的地方也是冷清清的,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白天一个人做饭洗衣,晚上一个人独守空房,娘子你忍心我们继续这么苦下去?”
“官人,你别说了,我答应你搬到县城就是了。”忽然传出一声女子的轻叫,床板声又咯吱咯吱地响起来。
……
第二天一大早,李书玉就自己穿衣起床了,把头发先编了两个麻花辫扎起来,那古代女孩的发型她笨手笨脚的总是梳不好,只能一会儿等娘亲段氏起床了让她娘帮忙去弄。想着爹爹昨天下午才回家,还说一家人过两天都要搬到陈留县去住,和娘亲不得说一夜话啊,娘亲肯定起不来,她还是早点起身去把早饭做了吧。穿上鞋,拉开里间的门闩,她来到了外间,看见两个弟弟书文和书浩躺在床上正睡得香,书浩歪着脑袋在床枕上,嘴角还流出了不少口水。她轻轻笑了笑,又给他们掖了掖被角,就轻手轻脚地出了西屋,重新关上门。看看北面屋子的门还没开,知道爹娘还在睡,她就一个人进了东面的一个小茅屋也是她家的厨房洗洗手脸忙活开了,不一会儿,烟囱里就冒出了袅袅的炊烟,飘荡在清早微冷的晨风里。
等到天大亮了,北面屋子的门才打开,段氏捂着嘴打了个呵欠,系了系衣领上的扣子,又转身把门关上,准备到厨房做早饭。还没进厨房就听见一阵叮叮当当的声音,段氏知道这是自己八岁多的闺女书玉在里面做饭,脸上不由红了红,昨夜被官人闹得太厉害,她竟睡过头了。走进厨房,看见一大一小两个锅里都正冒着热气,灶火已经熄掉了,书玉在案板上麻利地切着咸菜,不一会就切好装到碗里,滴了两滴香油搅拌均匀了放在案板上,转过身正想拿干布擦擦手,就看见她娘站在门口,吓了一跳,忙和她娘打招呼:“娘,你起了啊!我正想去叫你们都起床吃饭呢!”段氏露出个不自然的笑容,“嗯”了一声赶紧去洗脸了,要不她觉得在闺女面前因为那事起晚了实在是太羞人了。
好在书玉也没仔细瞅她娘的脸色,出了厨房回到西屋,先把两个弟弟都叫起来,给三岁多的二弟书浩穿戴整齐,帮着两个弟弟梳好头发,就拉着二弟去洗脸,书文早已洗好脸帮段氏拿碗筷去了。李宏业穿好衣服走出里间的时候看见七岁的大儿子书文正在堂屋的桌子上摆碗筷,娘子段氏进进出出地端饭端菜,大闺女书玉拉着洗好脸的二儿子书浩正往堂屋过来。三个孩子看见他,齐刷刷地喊了声:“爹爹!”一瞬间,李宏业竟不知自己身在何地了,直到段氏提醒他快去洗脸要吃早饭时才回了神,原来他不是在郡上那个冷清清的房间,而是回到了自己的家里,有娘子、有闺女、有儿子,一家人热热闹闹地等他吃早饭,嗯,这种感觉真好!以后天天都会这样的,李宏业想到这里脚步不由轻快起来,哼着小曲洗脸去了。
书文很奇怪,问她娘:“爹爹咋恁高兴?大清早就唱起小曲了?”段氏手一顿,装作没听见继续盛粥,只是那耳朵悄悄地泛起一抹粉红。书玉白了大弟弟一眼,露出一副“你这么笨怎么说你好”的样子:“爹爹回家了当然高兴,难道你不高兴?”书文“哦”了一声不说话了,他这大姐嘴巴太厉害,自己经常被她数落,还是少说两句吧。等李宏业回到屋里端坐在中间,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就开始吃早饭了,书浩知道过两天自己就要去县城住了,叽叽喳喳地问他爹这个那个问题,书玉书文也好奇地问她爹到了县城他们住哪里,住的房子是啥样子,县城有啥好玩的地方等等一些问题,他爹也不嫌烦,心情愉悦地一一回答了,还给段氏和三个孩子都夹了菜,饭桌上喧哗的同时掩不去一片温馨。
吃完饭,李宏业带着书文先去了村子南边的父母家问安,准备等会再去书文读书的地方向先生拜别并辞学,毕竟搬家到县城以后这边的私塾就读不成了,临走去拜别先生也是人之常情,好歹是启蒙的先生教导之情是永不能忘的。段月娥带着书玉开始收拾家里的东西,因李宏业提前说了,他现在调到了陈留县,好歹是一个正经的管事,有官家给的大院子居住,里面床铺桌椅板凳啥的都有,厨房里的东西到了县城以后再添置新的,家里的粗笨东西就不用带了,最多带些床上的铺盖和穿的衣服以及一些能捎带的小物件,别的要么卖掉要么送人都要处理掉,所以段氏和书玉把家里的东西都翻了出来,弄了一院子,挑了两个大木箱和两个小木箱,开始往里面塞东西。
俗话说“穷家难舍”,这家里的每一个物件都是段氏辛辛苦苦置办起来的,用了这么多年也都难以舍弃,就想着这个也带走那个也不留下,还是书玉见不得她娘这副啥都不舍得丢下的样子,作主丢下了一些没必要带的,反正“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嘛,更何况是搬到县城去住,有些东西带过去根本用不着的!想着以后敞亮新鲜的家,书玉收拾起东西就更有精神了!
李书玉跟着娘亲忙碌了一天,这会儿早已进入梦乡,只有娘亲段氏的房间内传出一阵阵床板的咯吱咯吱声,良久才停息,后来响起了两个人的说话声。
“官人,我们一家人真要搬到陈留县去住吗?”
“当然了,我没事骗你做什么?娘子,难道你不愿意跟我一起住到县城里享福去?”
“不是,只是在乡下呆了这么多年,我不知道进了县城会不会不适应,还有三个孩子,在家野惯了,没受过什么拘束,到了县城有那么多规矩,他们会不会觉得难受啊?”
“你想太多了,不管咋样,也比我们两地分开住着强吧?快九年了,我们一直这么分开住着,你在家一个人忙里忙外还要照顾三个孩子有多累就不说了,我一个人在外面过得也很辛苦。忙起差事时不分昼夜,吃饭睡觉都是凑合的,不忙的时候一个人闲得不知干啥好,回到住的地方也是冷清清的,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白天一个人做饭洗衣,晚上一个人独守空房,娘子你忍心我们继续这么苦下去?”
“官人,你别说了,我答应你搬到县城就是了。”忽然传出一声女子的轻叫,床板声又咯吱咯吱地响起来。
……
第二天一大早,李书玉就自己穿衣起床了,把头发先编了两个麻花辫扎起来,那古代女孩的发型她笨手笨脚的总是梳不好,只能一会儿等娘亲段氏起床了让她娘帮忙去弄。想着爹爹昨天下午才回家,还说一家人过两天都要搬到陈留县去住,和娘亲不得说一夜话啊,娘亲肯定起不来,她还是早点起身去把早饭做了吧。穿上鞋,拉开里间的门闩,她来到了外间,看见两个弟弟书文和书浩躺在床上正睡得香,书浩歪着脑袋在床枕上,嘴角还流出了不少口水。她轻轻笑了笑,又给他们掖了掖被角,就轻手轻脚地出了西屋,重新关上门。看看北面屋子的门还没开,知道爹娘还在睡,她就一个人进了东面的一个小茅屋也是她家的厨房洗洗手脸忙活开了,不一会儿,烟囱里就冒出了袅袅的炊烟,飘荡在清早微冷的晨风里。
等到天大亮了,北面屋子的门才打开,段氏捂着嘴打了个呵欠,系了系衣领上的扣子,又转身把门关上,准备到厨房做早饭。还没进厨房就听见一阵叮叮当当的声音,段氏知道这是自己八岁多的闺女书玉在里面做饭,脸上不由红了红,昨夜被官人闹得太厉害,她竟睡过头了。走进厨房,看见一大一小两个锅里都正冒着热气,灶火已经熄掉了,书玉在案板上麻利地切着咸菜,不一会就切好装到碗里,滴了两滴香油搅拌均匀了放在案板上,转过身正想拿干布擦擦手,就看见她娘站在门口,吓了一跳,忙和她娘打招呼:“娘,你起了啊!我正想去叫你们都起床吃饭呢!”段氏露出个不自然的笑容,“嗯”了一声赶紧去洗脸了,要不她觉得在闺女面前因为那事起晚了实在是太羞人了。
好在书玉也没仔细瞅她娘的脸色,出了厨房回到西屋,先把两个弟弟都叫起来,给三岁多的二弟书浩穿戴整齐,帮着两个弟弟梳好头发,就拉着二弟去洗脸,书文早已洗好脸帮段氏拿碗筷去了。李宏业穿好衣服走出里间的时候看见七岁的大儿子书文正在堂屋的桌子上摆碗筷,娘子段氏进进出出地端饭端菜,大闺女书玉拉着洗好脸的二儿子书浩正往堂屋过来。三个孩子看见他,齐刷刷地喊了声:“爹爹!”一瞬间,李宏业竟不知自己身在何地了,直到段氏提醒他快去洗脸要吃早饭时才回了神,原来他不是在郡上那个冷清清的房间,而是回到了自己的家里,有娘子、有闺女、有儿子,一家人热热闹闹地等他吃早饭,嗯,这种感觉真好!以后天天都会这样的,李宏业想到这里脚步不由轻快起来,哼着小曲洗脸去了。
书文很奇怪,问她娘:“爹爹咋恁高兴?大清早就唱起小曲了?”段氏手一顿,装作没听见继续盛粥,只是那耳朵悄悄地泛起一抹粉红。书玉白了大弟弟一眼,露出一副“你这么笨怎么说你好”的样子:“爹爹回家了当然高兴,难道你不高兴?”书文“哦”了一声不说话了,他这大姐嘴巴太厉害,自己经常被她数落,还是少说两句吧。等李宏业回到屋里端坐在中间,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就开始吃早饭了,书浩知道过两天自己就要去县城住了,叽叽喳喳地问他爹这个那个问题,书玉书文也好奇地问她爹到了县城他们住哪里,住的房子是啥样子,县城有啥好玩的地方等等一些问题,他爹也不嫌烦,心情愉悦地一一回答了,还给段氏和三个孩子都夹了菜,饭桌上喧哗的同时掩不去一片温馨。
吃完饭,李宏业带着书文先去了村子南边的父母家问安,准备等会再去书文读书的地方向先生拜别并辞学,毕竟搬家到县城以后这边的私塾就读不成了,临走去拜别先生也是人之常情,好歹是启蒙的先生教导之情是永不能忘的。段月娥带着书玉开始收拾家里的东西,因李宏业提前说了,他现在调到了陈留县,好歹是一个正经的管事,有官家给的大院子居住,里面床铺桌椅板凳啥的都有,厨房里的东西到了县城以后再添置新的,家里的粗笨东西就不用带了,最多带些床上的铺盖和穿的衣服以及一些能捎带的小物件,别的要么卖掉要么送人都要处理掉,所以段氏和书玉把家里的东西都翻了出来,弄了一院子,挑了两个大木箱和两个小木箱,开始往里面塞东西。
俗话说“穷家难舍”,这家里的每一个物件都是段氏辛辛苦苦置办起来的,用了这么多年也都难以舍弃,就想着这个也带走那个也不留下,还是书玉见不得她娘这副啥都不舍得丢下的样子,作主丢下了一些没必要带的,反正“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嘛,更何况是搬到县城去住,有些东西带过去根本用不着的!想着以后敞亮新鲜的家,书玉收拾起东西就更有精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