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女帝亦菱

第五十九章.此仇未报恨难平(四)

    正好已是酉时,天色也黑了下来,张译便命人在大厅内摆了宴席。曹沅在皇甫祉的授意下派了人去调查假传军情的事。亦菱命人去军营请来了孟倩云和沈彦真。众人尽兴离席后,纷纷走到柳州城的街上散步。

    虽然刚刚经历了战争,但云宁两军皆是军纪严明的正规军队,将士们遵纪守法,从不烧杀抢掠,因此柳州城并未遭受多大损失,而此次元宵节又恰逢宁军刚刚收复柳州城,百姓们皆是欢喜不尽,故今年的元宵节,柳州城内格外的热闹,茶楼酒肆,张灯结彩,宾客纷纭,笑语不绝。

    亦菱兴奋地走在最前面,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大街上热闹非凡的景象,舞龙的、舞狮的、踩高跷的,比比皆是。街上行人如织,摩肩接踵,络绎不绝。亦菱七岁以前的元宵节都是在临阳的皇宫中与父皇、母妃以及几位皇兄一同度过的,七岁以后一直在濯玉宫中习武,七年未曾离开灵霄山,今晚她还是第一次见到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庆祝场面,难掩激动和好奇的心情,左看看,右望望,不停地在人群中穿梭着。

    不多时,越过了舞龙舞狮的人群,亦菱来到一条两旁挂满花灯的街上,一排排花灯一个挨着一个,从长街的这边一直延伸到长街的尽头,整个长街被无数的花灯照得明亮清晰,如同白昼一样。

    亦菱满脸的惊叹,她回头一看,只见原本在一处游街闲逛的众人已经分散开了,不见了三哥皇甫祉和五姐孟倩云的身影——对于这一点她并不感到意外——两人定是携手相伴,找清静的地方互诉衷肠去了。远处,隔着重重的人海,曹沅和李沐阳二人正在观赏舞狮表演,他们不远处,李沐云和陈格二人正在一个商铺前聊着什么。而在自己身后,只有容卿、洛沉碧、言熙明、沈彦真和张译几人跟了上来。几人看到灿烂辉煌、蔚为壮观的花灯长街,皆露出了赞美感叹的神色。

    亦菱一面招呼几人,一面欢天喜地地走到长街上。

    每一盏造型独特美丽、做工细致精巧的花灯上都写有灯谜,这些灯谜大多是聚集在柳州城的才子文人们出的。亦菱来到一盏绘着锦鲤的四方纱灯下,念道:画时圆,写时方,有它暖,没它凉。打一字。

    身后张译笑道:可是日月的‘日’字?

    亦菱绕到花灯的另一面看了谜底,笑道:正是。然后又开心地跑到不远处的一盏双鱼灯下,念到:劈不开,剪不断,洗不净。打一物。

    是水吧。容卿道。亦菱看了谜底,笑道:没错。又来到一盏绘着飘渺山水的圆筒纱灯下,念到:直上浮云间。打一字。

    洛沉碧笑道:是来去的‘去’字。

    亦菱又绕到花灯背面,笑道:正确。而后又跑到一盏绘着蝶舞鸟飞、绿草如茵、鲜花正艳的花灯下,一看谜面,便笑了,这个应该由彦真来猜。五月既望。打一草药名。

    沈彦真微微一笑,半夏。

    亦菱看着花灯另一面的谜底,惊奇道:还真是难不倒你?

    沈彦真笑道:这个比较容易而已。

    哎!那盏花灯好漂亮!亦菱不禁惊叹出声,一连小跑到一盏巨大的花灯前,那是一盏黄花梨木为骨,素白绢纱为面的六方宫灯,足有一人多高,坐落在路边,花灯的上方六个角都缀着绯色的流苏,宫灯每一面的白纱上都绘着一幅唯美绝伦的图景,共有六幅,每一幅都绘着一名男子,一名谪仙一般的男子。

    正对着长街的一面绘着一片青翠欲滴的竹林,一名男子坐在竹林中的石桌旁,青衫淡泊,眉眼温和,修长的手指握着一只青玉冰裂茶杯,手边还放着一把同样质地的茶壶,似乎正在品茶。

    这一面绢纱的右上方贴着一张纸条,写着谜面。亦菱稍稍踮起脚,才能看到纸条上的字。其上只有八个字:晨起饮茶。打一成语。字体骨力劲峭,七分清秀,三分潇洒。亦菱心中暗暗惊叹,如此端庄大气的字不知出自何人之手。

    第二幅绘着白墙青石黛瓦的江南小巷,笼罩在一片迷蒙的烟雨之中,空荡荡的青石板路上,一位男子手持青色的油纸伞,自远处而来。烟雨朦胧,男子的眉眼浅淡,让人看不真切。不知道为什么,亦菱看到这幅画的一瞬间,心中突然刺痛了一下,就像被一根尖锐细长的针扎了一下,细密的痛楚瞬间漫延开来,传遍全身。

    亦菱蹙了蹙眉,又看向第三幅画。只见这一幅画得是一片梅林中,一名男子正在舞剑。漫天的梅花花瓣纷纷而落,男子于白梅花雨中手持长剑,一身白衣轻裘,宽袍广袖,却丝毫不显累赘,相反有一种剑法洒脱、游刃有余、仙风道骨、飘逸出尘的感觉。

    第四幅绘着碧波荡漾的湖中央有一座八角湖心亭,亭边挂着水蓝的纱幔,随风轻舞,亭中央有一名男子正在专注地抚琴,眉宇间却似有淡淡的哀伤。第五幅绘着烟波浩渺的江面上,一叶小舟即将远去,一名男子长身玉立于船尾,青衣外披着月白色的披风,江面上的风吹起男子的披风与衣角,衬得他周身显出一种落寞与寂寥之感。

    最后一面则绘着白雪覆盖的山巅,漫天的飞雪中一名男子踏雪而来。男子如雪的白衣似要融进这漫天的飞雪中去。寒风吹着,男子的衣袂翻飞,广袖飞扬,竟似要成仙而去。他眉目淡远,唇角噙着柔和的笑意。亦菱见此情形,竟忍不住伸出手去,想要抓紧他的手,怕他真的一不小心成仙离去,从此碧落红尘,再也不见。可是她伸手触到的,不过是一面绢纱而已,带着南方冬日湿凉的触感,从指尖一直传到心里。

    亦菱像触电一般缩回手指,心中莫名地感到一阵失落与惆怅,不由地在心中暗忖:不知这宫灯上的画是何来历,为何自己看到后竟有一种熟悉之感。这六幅画上绘着的应该是同一名男子,不知是何人?又不知这画是出自何人之笔?

    亦菱绕着花灯转了一圈儿,只看到谜面,未见到谜底,不过她已经猜到了答案。亦菱收回,就是那个时候伤的。

    多长时间了?亦菱担忧地问道。居然知道言熙明来柳州城的事,还能伤得了他,定不是简单的人。

    已经三日了。言熙明如实答道。

    亦菱忙道:那我们赶紧回去,让沈彦真给你好好地处理一下伤口,上了药,能好得快些。说着就要拉着言熙明往回走。

    言熙明连忙拉住亦菱,此事不能声张。

    亦菱回身望着言熙明,一脸凝重与担忧,熙明,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言熙明面色肃然,怀远倒是没出什么事,倒是别的地方出事了。你率军离开怀远的第二天,朝廷便接到消息,涿州北部自去年十一月来接连降了几场暴雪,遭遇了百年不遇的雪灾,冻死了许多的百姓和大片越冬的庄稼。谁知那涿州刺史贪婪成性,非但不开放粮仓,救济灾民,反而联合米商,哄抬米价,并且隐瞒不报,致使死伤人数更多。后来,涿州北部一个受灾较严重的县的县令,派人突破了涿州刺史的围追堵截,终于到怀远来上报了此事,当时举朝皆惊,皇上连忙派孙御史和户部尚书前往涿州赈灾。

    那丰县的事儿又是怎么回事儿?亦菱问道。

    言熙明又道:在朝廷收到第一封战报后不久,东南边丰县传来有暴民作乱的消息。

    暴民作乱为何派邹太尉去?太尉不应该主管军务么?亦菱不解。

    言熙明道:此次丰县暴民作乱,当地的驻军也参与其中,烧杀抢掠,事态严重,皇上派邹太尉和兵部尚书一同去彻查此事,还调了附近裕县的驻军去镇压。

    亦菱闻言不由地大惊。军民一同作乱,竟有此事?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言熙明又道:后来又接连收到两封你们兵败的战报,事关怀远安危不得以才派我来探明情况,好在那些战报都是假的,我军如今已经夺回五座城池,还余一座便可大获全胜,收回上次一战失陷的全部城池。说及此,言熙明的神色不由地轻松了一些,不然全国几地接连出事,朝廷还真有些顾不过来了。

    幸好。亦菱不由地松了口气。

    不过这谎报军情的事很严重,要尽快查清楚。言熙明又道。

    曹将军已经派人去查了,用不了多久,我们定会给皇上一个交待。亦菱郑重地承诺道。

    言熙明点了点头,相信此事很快就会水落石出的。

    蓦地,亦菱想到这朝中三公均奉皇命在外,六部尚书又走了两个,那怀远岂不是很危险?皇甫?岂不是很危险?还有他……亦菱眼前不禁浮现出那气质清华,眉目如画的男子的身影。也不知道皇甫?现在怎么样了,他的身体好些了么?其实比起昭帝皇甫?,亦菱心中更担心皇甫?。她担忧地对言熙明道:若是现在上官绝尘助皇甫?夺位,那皇上的处境岂不是十分危险?

    言熙明道:还有玄卫队长吴锐和近卫长余昕在,玄卫和皇宫近卫会保护皇上,保障怀远安全的,更何况还有暗卫呢。而且此时云国局势动荡,上官绝尘和皇甫?必会将注意力放在商都。如今我军又接连获胜,在云宁边境上给他们施加了不小的压力,短期内他们应该不会在怀远有大动作了。我也不会离开怀远太久,明日便动身返回。

    亦菱点点头,又不放心地提醒道:那你今晚可一定要找彦真给你处理手臂上的伤啊。

    一定。言熙明笑道,看到亦菱关心他,不由地有些感动。

    两位聊什么呢?这时,容卿与洛沉碧走了过来,洛沉碧温和地笑着问道。

    亦菱连忙笑道:我和熙明正在猜测这六方宫灯是出自何人之手,竟做得如此精致美丽。你们两个又在聊什么呢?这么慢才跟上来。

    容卿和洛沉碧对视了一眼,笑道:我们不过是想起了从前在沉香阁的一些往事,随意聊了聊。

    亦菱心想:才怪,看你们方才神色严肃的样子,才不会是在叙旧呢。

    这时,张译和沈彦真二人也走了过来,沈彦真手中提着一盏牡丹花灯,亦菱一眼瞥见了其上的灯谜,冬至已过,遂笑道:冬至已过,来日方长,以后还有的是机会。今日已经这么晚了,我们不如就游到此吧。

    几人看着牡丹花灯上的谜面,皆笑了。沈彦真笑道:你还真会现学现用。

    几人正欲返回州府,却有一名身着青衣,侍者打扮的年轻男子走过来对亦菱道:方才见小公子十分喜爱这盏花灯,我家公子说了,这花灯是他几日前才亲手制好的,小公子若是不嫌弃,就将此灯赠与小公子。

    亦菱闻言心中暗暗一惊,不知这青衣侍者口中的公子是何人,竟能制作出如此精美的花灯,花灯的用料皆是上等的黄花梨木及绢纱,那绢纱上的画更是不凡,此灯绝非凡品。亦菱遂对那青衣侍者笑道:你家公子制作此灯定费了不少心思吧,在下又怎能忍心夺人所爱呢?更何况在下离家在外,尚有要事要办,带着此灯多有不便,纵在下十分喜爱此灯,也只能谢绝你家公子的好意了。

    那青衣侍者闻言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略点了点头。

    亦菱随众人离去前,颇为不舍地看了那花灯一眼,只觉得那画中谪仙一般的男子眉宇间的寂寥失落与忧伤惆怅又多了几分。

    (注:因本文为架空历史,故文中官职、地名、行政单位划分比较混搭,具体来历会在后文中详细介绍,望各位亲谅解,尤其是精通历史的亲们~~~此外,本章中灯谜非凉儿原创,请参考各种灯谜大全。)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