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留得残荷听雨眠(下)
亦菱喜出望外。皇甫?办事好效率,自己早上刚称病告假,这会儿他就把太医遣过来了,还是太医长。
快快请到梧桐院来!亦菱忙吩咐那侍卫道。
不一会儿,便只见一身着宫中太医服的头发花白、胡须也花白的老者,在将军府侍卫的引领下,迈着小碎步走进梧桐院中,正是太医长穆太医无疑了,他身边还跟着一名年轻的小太医,一手为他撑着伞,一手替他拿着药箱,大约是穆太医的徒弟。
亦菱见状连忙撑伞迎上前,扶着穆太医向梧桐思走去。
穆太医连忙笑道:赵将军,不用不用。
亦菱也笑道:还麻烦您老亲自跑这一趟。
进了屋,亦菱忙请穆太医和那随从的落座,又亲自给他们倒上茶。
穆太医喝了口茶,放下茶杯,一边捋着胡须,一边看着亦菱笑道:皇上遣老臣来给赵将军瞧病,可依老臣看,赵将军面色红润,神采极佳,并无病态啊。
亦菱闻言正色道:不瞒穆太医说,病者另有其人。
哦?穆太医闻言,面露惊诧之色,另有其人?
亦菱一脸认真,拱手道:还劳请穆太医随我进卧房探视病者。
好。穆太医起身,又吩咐小太医道,你就在这里等我。
是,师父。小太医恭敬地道。
亦菱引穆太医进了东边的卧房。
层层纱幔后,卧榻上的身影若隐若现。
亦菱只让皇甫?伸出一只手来,请穆太医为他诊脉。
穆太医端坐在卧榻旁的方凳上,右手手指轻轻搭在皇甫?的手腕上,闭着眼细细地诊着脉象。
不一会儿,穆太医突然脸色大变,睁开眼,连滚带爬地从方凳上跌下来,跪在地上,直对着纱幔后的皇甫?磕头。一边磕头一边道:皇上,皇上啊!老臣有眼无珠……罪该万死啊!穆太医竟哭出声来。
亦菱见状连忙上前扶住他,穆太医,你这是做什么?
纱幔后的皇甫?也挣扎着撑起身子,穆太医何苦如此?我已经不是……话未说完,皇甫?又忍不住咳起来。
亦菱心中一急,把穆太医从地上拉起来,穆太医,公子病得这么重,还请您好好给公子看看。亦菱故意把公子二字咬得很重。
穆太医连忙点头,为皇……公子看病,老臣万死不辞啊!穆太医抹了一把脸上的泪水,又在方凳上坐好,细细地为皇甫?诊起脉来。
大约一盏茶的功夫后,穆太医面色凝重地对亦菱道:还请赵将军借一步说话。
两人又回到厅堂。
亦菱焦急地道:怎么样?
穆太医面色凝重地摇了摇头。
亦菱心中一沉,蹙眉道:他怎么会病得这么重呢?
穆太医对亦菱道:赵将军有所不知啊,当年先帝因为韩夫人一事把上官皇后打入冷宫,公子孝顺,致意要随上官皇后住在冷宫,陪伴并照料上官皇后,可那时公子不过还是个孩子啊!也就是在上官皇后被打入冷宫的第一年冬天,由于冷宫里条件极差,终日十分阴寒,公子便染上了寒疾,时常咳嗽不止。那时先帝念及公子是嫡长子,便命老臣给公子诊病,可公子致意留在冷宫,那样恶劣的环境,这病怎么会好呢?从那时起,公子便落下这病根,一直未好彻底。
第三年冬天,上官皇后殡天,公子伤心不已,大病一场,竟咳血不止,老臣纵使行医多年,治病无数,也无法将公子的病彻底治愈。公子这病是治不好的,只能养着。在老臣的悉心调养下,公子也渐渐好了一些,咳得不那么频繁了。
可是,谁料到三年前,先帝病重之时,老臣正在先帝榻边,先帝忽然对老臣说要将皇位传给公子。老臣一听大惊,顾不上掉脑袋的危险,劝先帝改变主意,另立他人。我对先帝说,公子这病,需要静养,若是登上那操劳国事的位置,怕是活不了几年。
哼!庄帝果然知道皇甫?活不了多久。亦菱在心中愤怒道。
谁知先帝闻言,只是一笑,说这件事不用老臣操心,他心中自有计较。穆太医叹口气道。
亦菱心中怒火更盛,暗道:庄帝为了他心爱的九皇子皇甫?,哪里会管皇长子皇甫?的死活!
穆太医又叹了口气,道:先帝崩殂,公子继位,总是夜以继日地操劳国事,身体愈加差了,时常发病,咳嗽不止,病重的时候还会咳血。穆太医说着不禁老泪纵横,公子在位不过三年,却一心为国。因为以国事为重,公子甚至从未宠幸过任何一位嫔妃。
亦菱闻言不禁也叹了口气。他未曾亲近过任何一位嫔妃,恐怕不止是因为以国事为重吧,更多的是怕自己有了子嗣,会给九皇弟的即位带来更多阻碍吧。
穆太医抹着泪道:要说公子从前待九……当今皇上不薄,可皇上他怎么就夺了公子的皇位呢?唉……许是因为皇上的母妃韩夫人是被上官皇后害死的,所以连带着恨了公子吧。
亦菱心中暗想:你哪里知道这一切都是庄帝事先安排好的。
皇上之前把公子囚在天牢,那天牢又阴又冷,公子的身子怎么受得住啊!穆太医说完泣不成声。
那就您老方才诊过的情况来看,他到底怎么样?亦菱不由地问道。
公子……公子他,怕是……怕是已经时日不多了呀!
哗啦啦——!亦菱把桌上的茶壶茶杯统统拂到了地上,稀里哗啦地碎了一地。
饶是穆太医在宫中当值多年,什么帝王崩殂、后妃殡天的场面没见过,什么涉及自身安危的生死攸关的时刻没经历过,此刻也被面前这个十五岁的年轻将军的怒气吓得直哆嗦。
怎么了?卧房内的皇甫?听到动静,起身走出来,担忧地问道。他看到一地的碎瓷片,心如明镜,走到亦菱身边安慰道:没事的。
亦菱看到皇甫?衣着单薄地走出来,心中不免一阵担忧,正要开口,皇甫?却一手掩口,一手撑着桌子,剧烈地咳嗽起来,他身体微微晃动,体力不支,似乎是要倒下,亦菱连忙扶住他,嗔怪道:穿这么少,出来做什么?
亦菱赶紧扶着皇甫?到卧榻上躺好,又给他把薄被盖好,方才回身走到厅堂内,恳切地对穆太医道:穆太医,公子现如今病得这么重,您曾经一直为他诊病,自是了解他的身体状况及常用之药的,不管怎样,也先开些药,至少缓解一下病症,不要让他咳得这么厉害吧。
穆太医闻言,点点头,轻叹口气。
亦菱忙命人取来纸笔,穆太医开了五张药方,拿给亦菱道:这两张是早晚各一副,若是公子服后,病症有所缓解,便换为这两张,若是公子的病突然加重,咳血不止,就赶快用这最后一张方子。
亦菱接过方子,点头道:我记住了。晚辈在此谢过穆太医了!
穆太医连忙摆手,不用不用!赵将军不用谢老臣。公子宽厚爱民,勤于政事,老臣……老臣怎能见……不救呢?穆太医语音有些哽咽。
亦菱红了眼眶,斩钉截铁道:公子不会死的!
穆太医道:是啊,是啊,公子福大命大,一定会好起来的。
亦菱正色道:穆太医,今日一事还请您帮忙隐瞒,若是皇上问起来……
知道,知道,若是皇上问起来,老臣就说将军受了些风寒,并无大碍。穆太医连忙道。
多谢。亦菱拱手道。
送走了穆太医和他的徒弟,亦菱按照穆太医吩咐好的,照着一张方子抓了药,又亲自煎好了,端到梧桐院来。
还未走到梧桐思,就听到屋内传来的咳嗽声,亦菱连忙加快脚步,走进卧房。
怎么又咳了?亦菱焦急道,忽然瞥见皇甫?身上盖的薄被上,散落着斑斑点点的鲜血,心中顿时涌上一股说不出的滋味,只得端着药走到榻边,轻声道:把药喝了吧,喝了药,病就好了。
皇甫?浅笑着点头,接过药碗。
亦菱忽然想到了什么,笑道:对了,以后我就叫你筠如吧。至于姓呢,定是不能用原来的了。‘上官’也不行,这本来就是你母后的姓,很容易就被人猜出你的身份了……亦菱摸着下巴,思忖片刻,哎!对了!既然你做我大哥、做我二哥,不如就和我姓一样的姓好了,就姓冷,叫冷筠如,怎么样?
冷?皇甫?疑惑不解。
亦菱恍然大悟,笑道:哦!对,还没告诉你呢,其实赵将军我本不姓赵,而是姓冷,冷亦菱是也。
亦菱……很好听的名字……皇甫?喃喃道。
亦菱开怀一笑,忽又瞥到被上斑斑点点的血迹,脸上的笑容顿时消失不见。她轻声道:你大病未愈,今早又受了凉,喝了药以后,快些歇息吧。
好。皇甫?浅笑,端起药碗喝了药。
亦菱扶着他躺下,又为他盖好被。
不一会儿,皇甫?便静静地睡去了。亦菱静静地凝视着他的睡颜,他那如画般的眉眼中,昨日的清冷与孤寂已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恬淡与安适。
亦菱望着他,微微一笑,转身轻轻地走了出去。
雨已经停了,乌云尚未散尽,浅淡的阳光柔柔地洒落。
亦菱站在梧桐思的抱厦内,远远地望着那一池残荷。
梧桐院的主事看到亦菱望着荷池,走上前恭敬地道:将军,要不改日小的命人把这荷池清理清理?
亦菱抬手,不用,留着吧,这样挺好的。
是。主事毕恭毕敬地拱手,告退了。
浅淡的阳光下,那即将枯败而尽的荷叶竟显露出一种新碧的色泽,那已经残败地散落在水面上的荷花瓣竟也透出粉红的颜色,那样的柔嫩,那样的水润。
快快请到梧桐院来!亦菱忙吩咐那侍卫道。
不一会儿,便只见一身着宫中太医服的头发花白、胡须也花白的老者,在将军府侍卫的引领下,迈着小碎步走进梧桐院中,正是太医长穆太医无疑了,他身边还跟着一名年轻的小太医,一手为他撑着伞,一手替他拿着药箱,大约是穆太医的徒弟。
亦菱见状连忙撑伞迎上前,扶着穆太医向梧桐思走去。
穆太医连忙笑道:赵将军,不用不用。
亦菱也笑道:还麻烦您老亲自跑这一趟。
进了屋,亦菱忙请穆太医和那随从的落座,又亲自给他们倒上茶。
穆太医喝了口茶,放下茶杯,一边捋着胡须,一边看着亦菱笑道:皇上遣老臣来给赵将军瞧病,可依老臣看,赵将军面色红润,神采极佳,并无病态啊。
亦菱闻言正色道:不瞒穆太医说,病者另有其人。
哦?穆太医闻言,面露惊诧之色,另有其人?
亦菱一脸认真,拱手道:还劳请穆太医随我进卧房探视病者。
好。穆太医起身,又吩咐小太医道,你就在这里等我。
是,师父。小太医恭敬地道。
亦菱引穆太医进了东边的卧房。
层层纱幔后,卧榻上的身影若隐若现。
亦菱只让皇甫?伸出一只手来,请穆太医为他诊脉。
穆太医端坐在卧榻旁的方凳上,右手手指轻轻搭在皇甫?的手腕上,闭着眼细细地诊着脉象。
不一会儿,穆太医突然脸色大变,睁开眼,连滚带爬地从方凳上跌下来,跪在地上,直对着纱幔后的皇甫?磕头。一边磕头一边道:皇上,皇上啊!老臣有眼无珠……罪该万死啊!穆太医竟哭出声来。
亦菱见状连忙上前扶住他,穆太医,你这是做什么?
纱幔后的皇甫?也挣扎着撑起身子,穆太医何苦如此?我已经不是……话未说完,皇甫?又忍不住咳起来。
亦菱心中一急,把穆太医从地上拉起来,穆太医,公子病得这么重,还请您好好给公子看看。亦菱故意把公子二字咬得很重。
穆太医连忙点头,为皇……公子看病,老臣万死不辞啊!穆太医抹了一把脸上的泪水,又在方凳上坐好,细细地为皇甫?诊起脉来。
大约一盏茶的功夫后,穆太医面色凝重地对亦菱道:还请赵将军借一步说话。
两人又回到厅堂。
亦菱焦急地道:怎么样?
穆太医面色凝重地摇了摇头。
亦菱心中一沉,蹙眉道:他怎么会病得这么重呢?
穆太医对亦菱道:赵将军有所不知啊,当年先帝因为韩夫人一事把上官皇后打入冷宫,公子孝顺,致意要随上官皇后住在冷宫,陪伴并照料上官皇后,可那时公子不过还是个孩子啊!也就是在上官皇后被打入冷宫的第一年冬天,由于冷宫里条件极差,终日十分阴寒,公子便染上了寒疾,时常咳嗽不止。那时先帝念及公子是嫡长子,便命老臣给公子诊病,可公子致意留在冷宫,那样恶劣的环境,这病怎么会好呢?从那时起,公子便落下这病根,一直未好彻底。
第三年冬天,上官皇后殡天,公子伤心不已,大病一场,竟咳血不止,老臣纵使行医多年,治病无数,也无法将公子的病彻底治愈。公子这病是治不好的,只能养着。在老臣的悉心调养下,公子也渐渐好了一些,咳得不那么频繁了。
可是,谁料到三年前,先帝病重之时,老臣正在先帝榻边,先帝忽然对老臣说要将皇位传给公子。老臣一听大惊,顾不上掉脑袋的危险,劝先帝改变主意,另立他人。我对先帝说,公子这病,需要静养,若是登上那操劳国事的位置,怕是活不了几年。
哼!庄帝果然知道皇甫?活不了多久。亦菱在心中愤怒道。
谁知先帝闻言,只是一笑,说这件事不用老臣操心,他心中自有计较。穆太医叹口气道。
亦菱心中怒火更盛,暗道:庄帝为了他心爱的九皇子皇甫?,哪里会管皇长子皇甫?的死活!
穆太医又叹了口气,道:先帝崩殂,公子继位,总是夜以继日地操劳国事,身体愈加差了,时常发病,咳嗽不止,病重的时候还会咳血。穆太医说着不禁老泪纵横,公子在位不过三年,却一心为国。因为以国事为重,公子甚至从未宠幸过任何一位嫔妃。
亦菱闻言不禁也叹了口气。他未曾亲近过任何一位嫔妃,恐怕不止是因为以国事为重吧,更多的是怕自己有了子嗣,会给九皇弟的即位带来更多阻碍吧。
穆太医抹着泪道:要说公子从前待九……当今皇上不薄,可皇上他怎么就夺了公子的皇位呢?唉……许是因为皇上的母妃韩夫人是被上官皇后害死的,所以连带着恨了公子吧。
亦菱心中暗想:你哪里知道这一切都是庄帝事先安排好的。
皇上之前把公子囚在天牢,那天牢又阴又冷,公子的身子怎么受得住啊!穆太医说完泣不成声。
那就您老方才诊过的情况来看,他到底怎么样?亦菱不由地问道。
公子……公子他,怕是……怕是已经时日不多了呀!
哗啦啦——!亦菱把桌上的茶壶茶杯统统拂到了地上,稀里哗啦地碎了一地。
饶是穆太医在宫中当值多年,什么帝王崩殂、后妃殡天的场面没见过,什么涉及自身安危的生死攸关的时刻没经历过,此刻也被面前这个十五岁的年轻将军的怒气吓得直哆嗦。
怎么了?卧房内的皇甫?听到动静,起身走出来,担忧地问道。他看到一地的碎瓷片,心如明镜,走到亦菱身边安慰道:没事的。
亦菱看到皇甫?衣着单薄地走出来,心中不免一阵担忧,正要开口,皇甫?却一手掩口,一手撑着桌子,剧烈地咳嗽起来,他身体微微晃动,体力不支,似乎是要倒下,亦菱连忙扶住他,嗔怪道:穿这么少,出来做什么?
亦菱赶紧扶着皇甫?到卧榻上躺好,又给他把薄被盖好,方才回身走到厅堂内,恳切地对穆太医道:穆太医,公子现如今病得这么重,您曾经一直为他诊病,自是了解他的身体状况及常用之药的,不管怎样,也先开些药,至少缓解一下病症,不要让他咳得这么厉害吧。
穆太医闻言,点点头,轻叹口气。
亦菱忙命人取来纸笔,穆太医开了五张药方,拿给亦菱道:这两张是早晚各一副,若是公子服后,病症有所缓解,便换为这两张,若是公子的病突然加重,咳血不止,就赶快用这最后一张方子。
亦菱接过方子,点头道:我记住了。晚辈在此谢过穆太医了!
穆太医连忙摆手,不用不用!赵将军不用谢老臣。公子宽厚爱民,勤于政事,老臣……老臣怎能见……不救呢?穆太医语音有些哽咽。
亦菱红了眼眶,斩钉截铁道:公子不会死的!
穆太医道:是啊,是啊,公子福大命大,一定会好起来的。
亦菱正色道:穆太医,今日一事还请您帮忙隐瞒,若是皇上问起来……
知道,知道,若是皇上问起来,老臣就说将军受了些风寒,并无大碍。穆太医连忙道。
多谢。亦菱拱手道。
送走了穆太医和他的徒弟,亦菱按照穆太医吩咐好的,照着一张方子抓了药,又亲自煎好了,端到梧桐院来。
还未走到梧桐思,就听到屋内传来的咳嗽声,亦菱连忙加快脚步,走进卧房。
怎么又咳了?亦菱焦急道,忽然瞥见皇甫?身上盖的薄被上,散落着斑斑点点的鲜血,心中顿时涌上一股说不出的滋味,只得端着药走到榻边,轻声道:把药喝了吧,喝了药,病就好了。
皇甫?浅笑着点头,接过药碗。
亦菱忽然想到了什么,笑道:对了,以后我就叫你筠如吧。至于姓呢,定是不能用原来的了。‘上官’也不行,这本来就是你母后的姓,很容易就被人猜出你的身份了……亦菱摸着下巴,思忖片刻,哎!对了!既然你做我大哥、做我二哥,不如就和我姓一样的姓好了,就姓冷,叫冷筠如,怎么样?
冷?皇甫?疑惑不解。
亦菱恍然大悟,笑道:哦!对,还没告诉你呢,其实赵将军我本不姓赵,而是姓冷,冷亦菱是也。
亦菱……很好听的名字……皇甫?喃喃道。
亦菱开怀一笑,忽又瞥到被上斑斑点点的血迹,脸上的笑容顿时消失不见。她轻声道:你大病未愈,今早又受了凉,喝了药以后,快些歇息吧。
好。皇甫?浅笑,端起药碗喝了药。
亦菱扶着他躺下,又为他盖好被。
不一会儿,皇甫?便静静地睡去了。亦菱静静地凝视着他的睡颜,他那如画般的眉眼中,昨日的清冷与孤寂已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恬淡与安适。
亦菱望着他,微微一笑,转身轻轻地走了出去。
雨已经停了,乌云尚未散尽,浅淡的阳光柔柔地洒落。
亦菱站在梧桐思的抱厦内,远远地望着那一池残荷。
梧桐院的主事看到亦菱望着荷池,走上前恭敬地道:将军,要不改日小的命人把这荷池清理清理?
亦菱抬手,不用,留着吧,这样挺好的。
是。主事毕恭毕敬地拱手,告退了。
浅淡的阳光下,那即将枯败而尽的荷叶竟显露出一种新碧的色泽,那已经残败地散落在水面上的荷花瓣竟也透出粉红的颜色,那样的柔嫩,那样的水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