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女帝亦菱

第十九章.初见元帝封将军

    走出信步园,亦菱问赵子安:二哥,你不怕他潜伏在将军府,窃取情报,对我们不利么?

    赵子安笑了,摸了摸亦菱的头,二哥这是将计就计,只有这样才能找出内奸。

    二哥!亦菱惊喜地叫出声,这么说二哥也相信将军府里有奸细!

    是你大哥不相信。赵子安笑道。

    二哥是怎么和容卿认识的呀?你们好像之前就认识的样子。亦菱又问道。那是七年前的事了。赵子安一顿,眼中闪过一丝悲痛。

    一听到七年前,亦菱也不禁眼中一黯。

    没事的,月儿还有二哥。赵子安安慰亦菱道。

    嗯。亦菱使劲点点头。

    过了许久亦菱才又问道,二哥,刚才你们说的‘对弈’是什么意思?

    这个二哥以后再给你讲。赵子安说道,两人已经走到了前厅。

    皇甫祉依然在和岳悠然聊着,见赵子安、亦菱二人走进来,岳悠然道:对了,刚才忘说了,小妹,皇上明天要召见你。

    召见我?亦菱一惊,召见我做什么?

    犒赏功臣呗。皇甫祉笑道,想不到你的英雄事迹已经传到皇兄那里了。

    亦菱苦笑,得,明儿个有事儿做了。

    ……………………………………………………………………………………………………………………………………………………………………………………

    宁国皇宫。

    末将赵月叩见皇上。亦菱行了个标标准准的跪拜礼,脸一丝不苟地对着贤政殿光可鉴人的地板。

    平身。元帝的声音很快响起,在这金碧辉煌的殿堂中竟是意外地……好听。

    亦菱不禁迟疑了一下,方起身,抬眼看向坐在距自己不远处的元帝。

    金冠束发,黄袍加身,却无一丝庸俗之气,亦没有一丝身为上位者的威严。

    尊贵而优雅,清俊而温和。

    面容精致,气质清华,从容淡定,眉目如画,宛如那广阔水面上静静伫立的一枝莲花,高洁中透着一丝孤寂,柔美中透着一丝清冷。而那双眼,清明澄澈,一尘不染,似是洞悉了世间的一切。

    这人……是宁元帝皇甫??

    这人……就是传言中为人苛刻,生性多疑,为夺皇位不择手段,篡改遗诏,残害手足的宁元帝皇甫??

    亦菱生生地征在原地,大脑一片空白。

    皇甫?扬起一抹浅笑。

    亦菱觉得自己快要被迷晕了。她用劲儿眨了眨眼,想让自己争点儿气,清醒一下。再抬眼时才发现皇甫?下首左侧坐着贤王皇甫祺和定南王皇甫祉,右侧坐着一位亦菱从没见过的人——看那眉眼,定是睿王皇甫?无疑——和九王爷皇甫?。

    合着人家兄弟几人团聚呢。

    亦菱连忙再拜,末将赵月参见贤王、睿王、定南王、九王爷。

    皇甫?笑出了声。

    亦菱低着头,对着光可鉴人的地板做出了一个十分不屑的表情,然后在内心把皇甫?鄙弃了一番。

    你就是那位一箭射杀敌军主帅,并且俘虏了敌军军师的小校尉?皇甫?好听的声音再度响起。

    回皇上的话,末将不才,正是末将。亦菱毕恭毕敬地答道,内心却暗自道,真不好意思啊,皇上,弄砸了你的计划。亦菱本以为皇甫?会为此感到生气,而又不能明目张胆地把她这个罪魁祸首一杀了之,所以不会有什么好脸色。谁知那元帝依旧是优雅而温和地浅笑着,丝毫看不出有什么不满。相反,那睿王皇甫?则是目光凌厉,脸上多少还带着些愤恨。

    真是应了那句‘自古英雄出少年’啊。皇甫?又道,脸上浅笑盈盈,愈加衬得他眉目清俊,亦菱被晃了眼,一时不知该回些什么。皇甫?并未要求亦菱回什么话,微微侧头,问皇甫祉:他如今在军中做什么?

    回皇兄,赵月现在是从六品的振威校尉。皇甫祉也是一脸恭敬地回道。

    岳将军未免太小气,立了如此军功却只给了个从六品的军衔。皇甫?缓缓地说道,不如朕封你为宣武将军,如何?

    啊?宣武将军?正、正三品?开什么玩笑?亦菱在心中惊呼。再抬眼时却只见皇甫?那清俊的面容上带着一丝询问,仿佛是自家的哥哥在问妹妹今天的菜的味道如何,亦菱不由地心中一动,再转念一想,难不成这元帝深藏不露,笑里藏刀?喜欢玩儿猫捉耗子的游戏?喜欢先予人至高的奖赏然后再判人极刑?一会儿的功夫,亦菱心中已经转了几道儿弯弯,再抬眼的时候看到皇甫祉正在冲自己使眼色。亦菱会意,连忙下拜,谢皇上恩典。

    谢什么,你救了朕的七弟,朕还没谢你呢,平身吧。皇甫?笑道。

    亦菱站起身,只觉得后脊梁骨直冒冷汗。

    皇兄还不知道吧,赵校尉,哦,不,赵将军不只救了七皇兄,火攻敌军的办法也是赵将军想到的。皇甫?突然又插了这么一句。

    亦菱在内心咬牙切齿,这个闲王还真是闲得,好死不死地提这个做什么?再说他是怎么知道的?

    哦?皇甫?表示很感兴趣。

    回皇兄,的确是赵将军想到的办法。皇甫祉确认道,接着又把当时的具体情况绘声绘色地描述了一遍。

    想不到你这样年轻竟有如此才能。皇甫?称赞道,接着又问,倘若朕让你带兵去收复被吉丹、巫里侵占的城池,你要多少兵?五万可够?还是更多?

    亦菱略微沉吟,便道:回皇上,五万有些多,可以再少一些,这样更好。

    几人一听此言,皆是不解,皇甫?笑道:将军带兵,皆是希望多多益善,为何赵将军恰恰相反?

    亦菱也是微微一笑,将帅带兵,总希望多多益善,殊不知多多并非益善。众人的注意力皆被亦菱的话语所吸引,亦菱继续说道,用兵不在多,而在巧,用兵不在多,而在妙。计谋与策略往往要比数量更重要。带兵打仗,若是总认为多多益善,就会陷入误区,行军时如果带兵过多,则会出现行进过慢,行动不便,调度不灵的情况,而且会使我方目标太大,易被敌方发现,从而被偷袭或者攻击,也不利于我方计划的展开,此外,越多的军队就需要越多的粮草,这又会出现供应不足,以及携带大批粮草致使行动不便的问题,极为不利于快速作战。因此,带兵打仗,只需要根据初步制定的作战计划确定恰当的军队数量即可,此所谓‘益善’在于‘巧妙’二字,而并非‘多多’二字。

    哈哈哈哈,好一个‘用兵不在多,而在巧、妙’!皇甫?开怀而笑,皇甫祺、皇甫祉、皇甫?脸上也露出赞赏之色。睿王皇甫?则是一脸阴沉,目光之中带着探寻,上下打量着亦菱,似是要从亦菱身上看出她究竟有几斤几两。

    岳将军真是慧眼识贤,竟为我宁国寻得如此不可多得的将才,七弟代朕传个话,改日朕要重重赏他。皇甫?又对皇甫祉笑道。

    是,皇兄。皇甫祉点头应道,脸上并无欣喜之色。

    亦菱心中哀号,别啊,皇上,不是大哥寻得我,而是我主动来宁国找我二哥啊,碰巧赶上了,您就别赏他了,您别找他麻烦就行了。

    元帝似乎还要与四位王爷商议什么,亦菱看到三哥皇甫祉又冲她使了个眼色,亦菱便主动告退了。

    走出贤政殿,亦菱回身望了望那匾额上烫金的三个大字,不由地冷笑一声,从古至今,坐在那至高无上的位置上而又施行贤政的能有几人?再望了一眼殿内五个正在谈笑风生的身影,不由的又是一声冷笑,好一幅兄弟和睦的场景。

    出了宫门,亦菱长长地呼了口气,在那富丽堂皇、气势恢宏的皇宫里她就感觉浑身不自在,一出来就轻松多了。

    走在行人如织、热闹非凡的街市上,亦菱哼着小曲儿,游兴大发,便决定先不回将军府。

    经过醉月楼时,亦菱顿了一下脚步,但还是没有进去,她总觉得每次去醉月楼都没什么好事儿,今天就是单纯地想逛逛,不去想那些烦人的事儿了。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