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事不单行(九七)
南宫宸心神剧颤,手腕一翻,猛地握住了她!
说,你究竟是谁?锐利如鹰的视线,仿如利剑一样逼视着她,企图剖开血肉,直击她的灵魂。。
杜蘅吃了一惊:殿下不认识我了吗?
陈泰则越发惊骇了,如丧考妣般痛哭起来:王爷!
南宫宸忍无可忍,抬脚一踹:滚!辂
陈泰猝不及防,一跤跌在地上,爬起来契而不舍地问:王爷,你可还认得奴才?
陈泰,再不闭嘴,本王剐了你!南宫宸声音沉冷如刀锋。
陈泰欣喜若狂:哈哈,王爷认得奴才……触到南宫宸阴鸷冰凉的目光,吓得猛地捂住嘴,无声地傻笑纥。
杜蘅轻蹙眉尖:殿下,可否先放开我再说话?
南宫宸薄唇紧抿,紧紧地攥着她的腕,警惕地上下打量着她。
杜蘅任他打量并不回避,眼里滑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嘲讽:怎么,怕我来行刺?
南宫宸垂眸望向她的手腕,见她白皙的肌肤上已显出一圈红痕,遂略略松了些力道,却并不放开,盯着她看了许久,才缓缓问:怎么会是你?
杜蘅神情冷淡:这里是鹤年堂。
南宫宸抿了抿唇,意识到提了个愚蠢的问题。
他问的不是现实,是连他自己都无法解释的梦境,她又怎么可能给他答案?
陈泰转过头,忧心冲冲地望着她:二小姐,王爷究竟是什么病?
怎么看起来,有点神智不清的样子?
杜蘅默了默,有些不大情愿地道:不是时疫,只是过度劳累导致的身体虚弱,卧床静养一段时间,当无大碍。
陈泰长长地松了口气:阿弥陀佛!
随即开始抱怨:这些日子,王爷没日没夜的操劳,每日丑时才睡,寅时又起,。奴才早说过,朝里又不是只有王爷一个,那么多事何必都揽在身上!这么下去,早晚得出事!王爷不听,看吧,果然出事了吧?这回可得好好听二小姐的话,安心静养,别管那些劳什子的闲事!
本王当然没病!也不需要静养!南宫宸态度强硬。
城中时疫虽得到控制,到底并未彻底清除;五省殛待银钱救助,各省却在相互推诿,每人都有一大堆的理由,说来说去就是想捞更多的好处,话倒是说得漂亮,到现在也没落到实处。
只要稍一错眼,便要捅些娄子出来,让他不得安宁。
这不,昨天便有人举报,朝廷每石付了二两银子的高价,施粥用的却是霉烂变质,掺了砂石的陈米!
在他眼皮子底下,这些人还如此胆大妄为,乘国难之机,大发不义之财!
不敢想象,若是他稍有懈怠,会变成何等模样?
这么多的事情等着他去处理,哪有时间去静养?
我言尽于此,休不休在于殿下。。杜蘅强抑了怒气,道:但是,你再不放开我,我可要叫非礼了!
你得给本王去个地方!说话间,南宫宸已坐了起来,强烈的晕眩感再次袭来,眼前一黑,整个人往前栽去。
王爷小心!陈泰敏捷地上前一步,扶住了他。
杜蘅冷声道:看起来,殿下暂时哪也去不了。
南宫宸闭着眼,努力调均了呼吸,再睁开,已是精芒四射:那就只好委屈二小姐在此陪伴本王。直到,本王恢复为止。
杜蘅懒得跟他争辩,只略略提高了音量:初七!
嗖地一下,初七象闪电一样蹿了进来:我来了!
南宫宸面色微变,悻悻地放开她的腕:你逃不掉的!
我又没犯法,为什么要逃?杜蘅淡淡道:倒是殿下,病了就该好好休息,别借病装疯。
说罢,扔下他头也不回地离去。
陈泰错愕地张大了嘴,以为南宫宸会发火。
然,南宫宸却垂着眼帘,象是老僧入定似地沉思着什么。
这不是他熟悉的南宫宸,他向来是冷竣的,骄傲的,不轻易开口,而一旦说出口的话便不容更改和反驳。
朝堂上他更以杀伐果断著称,不择手段,牺牲再多也要达成既定目标。
他的脸上,绝不会出现如此刻这种失了魂似的表情。
王爷?陈泰心中惴惴,小心翼翼地唤了一声。
去,南宫宸回过神,恢复冷淡倨傲之姿:拿本王的名贴,请大相国寺主持无言大师到王府一晤。
他从来不信鬼神,不敬神佛,却尊敬有真材实学的有德之士。
当遇到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时,也很乐意向旁人请教——不管是布衣卿相,名流狂士还是佛门高僧。
此次所遇之事匪夷所思,无法以常理度之,是他人生中最离奇诡异的迷团。他深信,除了无言这种跳出红尘的方外之人,旁人很难给出合理的解释。
陈泰误解了他的意思,兴冲冲地领命而去:对对对,王爷最近诸事不顺,是该请高僧做法驱驱邪了,。
杜蘅从鹤年堂出来,刚上马车,就听得身后有人急唤:二小姐,请留步!
掀了车帘一看,竟是老熟人,忙从车上下来:张公公,别来无恙?
张怀走得一头一脸的汗,气喘咻咻地道:二小姐,教奴才好找!这一大清早的,绕着临安城转了快一个圈,可算把二小姐找着了!
杜蘅请他入鹤年堂后院,分宾主入座。
公公找我这么急,可是宫中哪位主子玉/体违和?
人都说杜府二小姐是仙女下凡,生就一颗七窍灵珑心。。张怀半是逢迎,半是夸奖冲她竖起大挴指:依老奴看啊,何止是七窍,怕不有七十二窍!
杜蘅噗哧一笑:想那心肝才多大一点?开上七十二窍,已是千疮百孔,焉能还有命在!
张怀笑道:老奴笨嘴拙舌,不会说话,二小姐莫怪。
笑完之后,敛了容往上首一站,道:皇上有旨。
恭聆圣谕。杜蘅忙整了衣裙,跪在地上。
召杜太医之女杜蘅即刻入宫,不得有误。
遵旨。杜蘅遂跟着张怀入宫,一路上交谈,得知原来是八皇子不幸患病,初时只有些轻微的咳嗽,便以为只是寻常的伤风,因畏惧药苦,又想着宫里甚是安全,不可能染上时疫,便瞒住了不说。
如此拖了两天,昨天夜里竟发起烧来,上吐下泄的闹得十分凶险。
身边服侍的才知道害怕,这才报到瑾妃跟前,请了御医诊治。
昨晚当值的是陈朝生,一瞧这架式,便知不好,扶了脉果然是时疫。
太康帝得知后,大发雷霆,一口气杖毙了七八个太监宫女,经梅妃提醒,下旨急召杜蘅进宫。
张怀压低了声音,小声叮嘱:瑾妃娘娘只此一子,爱逾性命。二小姐一会千万小心些,免受牵连。
多谢公公提点。杜蘅心中微凛。
记忆中,太康帝一共育有十一子,成年的却只有四个。想来,这位八皇子,就是在此次京城时疫之中夭折了。
八皇子因尚未成年,还没开府,是以住在倾颜殿的偏殿。
杜蘅进了倾颜殿,见一宫装美妇竟顶着大太阳在园子里焦急地来回踱步。
两旁立着十来个宫女太监,皆大气也不敢喘。
见到杜蘅进门,喜出望外:娘娘,二小姐来了~
瑾妃眼睛一亮,竟不顾身份疾步迎了上来:杜二小姐~
给瑾妃娘娘请安。杜蘅屈膝,福了一礼。
瑾妃眼睛通红,眼眶浮肿,显见已痛哭过一场:快,去看看庚儿。
说着,竟要往寝殿里走。
婉儿忙上前两步,拦在她身前:皇上有谕,请娘娘止步。
你这贱婢,竟敢阻拦本宫去见庚儿?瑾妃柳眉一竖,喝道,。
请娘娘以凤体为重。婉儿扑通跪下。
身后宫女太监,呼拉跪了一片,齐声道:请娘娘以凤体为重!
你,你们!瑾妃气得发抖。
杜蘅轻声道:八皇子跟前有我照看,皇上跟前却不能没有人伺候,还请娘娘以大局为重,万勿以身涉险。
瑾妃落下泪来:庚儿病了,我身为母妃,却不能在身边照顾。他,他此刻独自在寝殿里,心里不知该如何害怕……
想起自己早夭的孩子,杜蘅不禁也跟着红了眼眶,却不敢轻言许诺,只得虚词安慰了几句,急急随着宫女穿过一重庭院,进了偏殿的寝宫。
咣当!迎面飞来一只斗彩茶盏,若不是杜蘅闪得快,差点被砸中脚。
南宫庚倚着迎枕,横眉立眼地冲她嘶吼:谁准你进来,滚,滚出去!
杜蘅一打量,见他皮肤很是白皙,五官与南宫宸并不相似,需仔细分辩才依稀能看出几分轮廓。许是没睡好的缘故,眼眶下微微发黑,因发烧,嘴唇红得几近妖艳,正圆睁了怒眼瞪着她:看什么看,我叫你滚!
恐怕,这由不得你。杜蘅叹了口气,淡淡道:我奉了皇上的旨意,来替你治病。殿下一日不愈,我便一日不能走。
南宫庚怒道:你少哄我!谁不知时疫是治不好的?你滚,我要见父皇!
谁说你染了时疫?杜蘅皱眉,目光朝一旁的婉儿扫去。
婉儿一颤,低了头不语。
你当我是傻瓜?南宫庚虽竭力想装得镇定,到底只有七岁,眼里闪过深深的恐惧:如果不是时疫,为什么不许我出去?父皇不来就算了,母妃为何也不来?
杜蘅一时不知如何安慰他。
想了想,才道:并不是所有得了时疫的人,都会死。
真的?南宫庚眼里升起希翼之色:你没骗我?
婉儿抹了泪水,强装笑颜道:这位杜二小姐,医术超绰,连钟医正也颇为推崇。这次京城时疫,她制的防疫丸不知救了多少人的性命!要不然,皇上也不会下旨,特地命二小姐进宫来替殿下治病了。
你就是那个女华陀,活菩萨?南宫庚好奇地偏头看她。
杜蘅苦笑:那是大家给我脸上贴金,我可不敢以此自居。
那,南宫庚脸上焕发出神彩:是不是只要我乖乖听你的话,好好吃药,过几天就可以出去,跟六哥一起到上书房读书了?
我们一起努力,争取早点把病治好。杜蘅不敢看他灿若星辰的眸子,微微垂了眼帘,含糊地道。
好吧,南宫庚装成勉为其难地样子,把手伸出来:那就姑且信你一回。
婉儿忙搬了锦凳过来,请杜蘅在炕沿坐了,又替南宫庚把袖子挽起,搁在药枕上。
杜蘅垂眸,细细诊了脉,提笔写了方子,交给宫女拿出去配药。
南宫庚昨晚烧了一晚,闹了这一通,这时安静下来,不一会便沉沉睡去。
婉儿便打了水来,伺候她净手,其他书友正在看:。
杜蘅寝殿里走了一圈,详细地教了她药熏的法子,又给了她一包防疫丸。
忙活了一番,药也煎好,吹凉了扶了南宫庚起来,慢慢喂给他喝。
南宫庚果然说话算话,不声不响地喝完一大碗黑糊糊的药汁,吃了几粒蜜饯。
瑾妃几乎每隔一刻钟,就打发了人到寝殿外边问,听说他乖乖把药吃完了,很是高兴,便要打赏。
可好景不长,不过半盏茶时间,南宫庚便发作起来,不止把方才喝的药吐了个精光,连苦胆都快吐出来!
寝殿里弥漫着一股腥臭的味道,熏人欲呕。
杜蘅插不上手,只在外面宴息室里看着婉儿几个宫女忙碌,想着自己早夭的儿子,心如刀割,默默地流着眼泪。
婉儿几个不知情,只以为是南宫庚命不久矣,她忧心自个的处境,怕受太康帝责罚,是以落泪,心中越发惊恐。
一会儿药重新煎好送进来,南宫庚只喝了两口,便打翻了药碗……
于是,又是一番兵荒马乱。
时间在反反复复地煎药,呕吐,收拾……的过程中流逝,很快便天亮了。
杜蘅一向浅眠,这次又是宿在宫里,越发警醒,天不亮就起了床。
婉儿几个伺候了一晚上,累得人仰马翻,睡得人事不知。
杜蘅悄悄检查了一下南宫庚,见脉息虽然偏弱,勉强还算平稳。只是,原本圆润的双颊已经瘦得削了下去,眼眶也深深地凹进去,神情很是委顿。
她叹了口气,心知他终究年纪太小,平日养得娇,看上去好象很结实,其实体质很虚,不象穷人家的孩子到处野,皮实得很。
再加上又拖了两天,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若是能忍得苦,好好吃药勉强还有几分希望。可他药一沾唇立刻便吐了,这样下去,便是神仙也难救。
用炉子上温的热水静静地洗漱了,踏着晨光在外面的小花园里散步。
有悉簌之声传来,杜蘅循声一看,见月洞门外有个年约八/九岁的小男孩在探头探脑地往里张望,穿着紫色的道袍,头上束着金冠,模样十分俊秀。
他偷窥被杜蘅撞到,白玉似的脸上立刻浮起一丝不自然的红晕,却竭力装得老成持重,板了脸,向她招了招手:喂,你过来。
杜蘅心念电转,瞧他的装束,明显是位皇子。
宫里与南宫庚年纪相当的,就只有六皇子。
她心里已有了底,微笑着走了过去:六殿下,你怎么跑到这来了?
南宫庆一怔,眼里闪过一丝警惕:你是谁?以前没见过,你怎么认识我?
杜蘅有心考他,含笑道:我是司药司的宫女,因八殿下染病,特地调过来伺候八殿下的。
南宫庆打量她一眼,道:不对,你穿的不是宫女的服饰。
想了想,道:我知道了,你一定就是那位被六皇叔称做法炙神针的杜家二小姐,是来给八弟治病的女大夫。
..
说,你究竟是谁?锐利如鹰的视线,仿如利剑一样逼视着她,企图剖开血肉,直击她的灵魂。。
杜蘅吃了一惊:殿下不认识我了吗?
陈泰则越发惊骇了,如丧考妣般痛哭起来:王爷!
南宫宸忍无可忍,抬脚一踹:滚!辂
陈泰猝不及防,一跤跌在地上,爬起来契而不舍地问:王爷,你可还认得奴才?
陈泰,再不闭嘴,本王剐了你!南宫宸声音沉冷如刀锋。
陈泰欣喜若狂:哈哈,王爷认得奴才……触到南宫宸阴鸷冰凉的目光,吓得猛地捂住嘴,无声地傻笑纥。
杜蘅轻蹙眉尖:殿下,可否先放开我再说话?
南宫宸薄唇紧抿,紧紧地攥着她的腕,警惕地上下打量着她。
杜蘅任他打量并不回避,眼里滑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嘲讽:怎么,怕我来行刺?
南宫宸垂眸望向她的手腕,见她白皙的肌肤上已显出一圈红痕,遂略略松了些力道,却并不放开,盯着她看了许久,才缓缓问:怎么会是你?
杜蘅神情冷淡:这里是鹤年堂。
南宫宸抿了抿唇,意识到提了个愚蠢的问题。
他问的不是现实,是连他自己都无法解释的梦境,她又怎么可能给他答案?
陈泰转过头,忧心冲冲地望着她:二小姐,王爷究竟是什么病?
怎么看起来,有点神智不清的样子?
杜蘅默了默,有些不大情愿地道:不是时疫,只是过度劳累导致的身体虚弱,卧床静养一段时间,当无大碍。
陈泰长长地松了口气:阿弥陀佛!
随即开始抱怨:这些日子,王爷没日没夜的操劳,每日丑时才睡,寅时又起,。奴才早说过,朝里又不是只有王爷一个,那么多事何必都揽在身上!这么下去,早晚得出事!王爷不听,看吧,果然出事了吧?这回可得好好听二小姐的话,安心静养,别管那些劳什子的闲事!
本王当然没病!也不需要静养!南宫宸态度强硬。
城中时疫虽得到控制,到底并未彻底清除;五省殛待银钱救助,各省却在相互推诿,每人都有一大堆的理由,说来说去就是想捞更多的好处,话倒是说得漂亮,到现在也没落到实处。
只要稍一错眼,便要捅些娄子出来,让他不得安宁。
这不,昨天便有人举报,朝廷每石付了二两银子的高价,施粥用的却是霉烂变质,掺了砂石的陈米!
在他眼皮子底下,这些人还如此胆大妄为,乘国难之机,大发不义之财!
不敢想象,若是他稍有懈怠,会变成何等模样?
这么多的事情等着他去处理,哪有时间去静养?
我言尽于此,休不休在于殿下。。杜蘅强抑了怒气,道:但是,你再不放开我,我可要叫非礼了!
你得给本王去个地方!说话间,南宫宸已坐了起来,强烈的晕眩感再次袭来,眼前一黑,整个人往前栽去。
王爷小心!陈泰敏捷地上前一步,扶住了他。
杜蘅冷声道:看起来,殿下暂时哪也去不了。
南宫宸闭着眼,努力调均了呼吸,再睁开,已是精芒四射:那就只好委屈二小姐在此陪伴本王。直到,本王恢复为止。
杜蘅懒得跟他争辩,只略略提高了音量:初七!
嗖地一下,初七象闪电一样蹿了进来:我来了!
南宫宸面色微变,悻悻地放开她的腕:你逃不掉的!
我又没犯法,为什么要逃?杜蘅淡淡道:倒是殿下,病了就该好好休息,别借病装疯。
说罢,扔下他头也不回地离去。
陈泰错愕地张大了嘴,以为南宫宸会发火。
然,南宫宸却垂着眼帘,象是老僧入定似地沉思着什么。
这不是他熟悉的南宫宸,他向来是冷竣的,骄傲的,不轻易开口,而一旦说出口的话便不容更改和反驳。
朝堂上他更以杀伐果断著称,不择手段,牺牲再多也要达成既定目标。
他的脸上,绝不会出现如此刻这种失了魂似的表情。
王爷?陈泰心中惴惴,小心翼翼地唤了一声。
去,南宫宸回过神,恢复冷淡倨傲之姿:拿本王的名贴,请大相国寺主持无言大师到王府一晤。
他从来不信鬼神,不敬神佛,却尊敬有真材实学的有德之士。
当遇到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时,也很乐意向旁人请教——不管是布衣卿相,名流狂士还是佛门高僧。
此次所遇之事匪夷所思,无法以常理度之,是他人生中最离奇诡异的迷团。他深信,除了无言这种跳出红尘的方外之人,旁人很难给出合理的解释。
陈泰误解了他的意思,兴冲冲地领命而去:对对对,王爷最近诸事不顺,是该请高僧做法驱驱邪了,。
杜蘅从鹤年堂出来,刚上马车,就听得身后有人急唤:二小姐,请留步!
掀了车帘一看,竟是老熟人,忙从车上下来:张公公,别来无恙?
张怀走得一头一脸的汗,气喘咻咻地道:二小姐,教奴才好找!这一大清早的,绕着临安城转了快一个圈,可算把二小姐找着了!
杜蘅请他入鹤年堂后院,分宾主入座。
公公找我这么急,可是宫中哪位主子玉/体违和?
人都说杜府二小姐是仙女下凡,生就一颗七窍灵珑心。。张怀半是逢迎,半是夸奖冲她竖起大挴指:依老奴看啊,何止是七窍,怕不有七十二窍!
杜蘅噗哧一笑:想那心肝才多大一点?开上七十二窍,已是千疮百孔,焉能还有命在!
张怀笑道:老奴笨嘴拙舌,不会说话,二小姐莫怪。
笑完之后,敛了容往上首一站,道:皇上有旨。
恭聆圣谕。杜蘅忙整了衣裙,跪在地上。
召杜太医之女杜蘅即刻入宫,不得有误。
遵旨。杜蘅遂跟着张怀入宫,一路上交谈,得知原来是八皇子不幸患病,初时只有些轻微的咳嗽,便以为只是寻常的伤风,因畏惧药苦,又想着宫里甚是安全,不可能染上时疫,便瞒住了不说。
如此拖了两天,昨天夜里竟发起烧来,上吐下泄的闹得十分凶险。
身边服侍的才知道害怕,这才报到瑾妃跟前,请了御医诊治。
昨晚当值的是陈朝生,一瞧这架式,便知不好,扶了脉果然是时疫。
太康帝得知后,大发雷霆,一口气杖毙了七八个太监宫女,经梅妃提醒,下旨急召杜蘅进宫。
张怀压低了声音,小声叮嘱:瑾妃娘娘只此一子,爱逾性命。二小姐一会千万小心些,免受牵连。
多谢公公提点。杜蘅心中微凛。
记忆中,太康帝一共育有十一子,成年的却只有四个。想来,这位八皇子,就是在此次京城时疫之中夭折了。
八皇子因尚未成年,还没开府,是以住在倾颜殿的偏殿。
杜蘅进了倾颜殿,见一宫装美妇竟顶着大太阳在园子里焦急地来回踱步。
两旁立着十来个宫女太监,皆大气也不敢喘。
见到杜蘅进门,喜出望外:娘娘,二小姐来了~
瑾妃眼睛一亮,竟不顾身份疾步迎了上来:杜二小姐~
给瑾妃娘娘请安。杜蘅屈膝,福了一礼。
瑾妃眼睛通红,眼眶浮肿,显见已痛哭过一场:快,去看看庚儿。
说着,竟要往寝殿里走。
婉儿忙上前两步,拦在她身前:皇上有谕,请娘娘止步。
你这贱婢,竟敢阻拦本宫去见庚儿?瑾妃柳眉一竖,喝道,。
请娘娘以凤体为重。婉儿扑通跪下。
身后宫女太监,呼拉跪了一片,齐声道:请娘娘以凤体为重!
你,你们!瑾妃气得发抖。
杜蘅轻声道:八皇子跟前有我照看,皇上跟前却不能没有人伺候,还请娘娘以大局为重,万勿以身涉险。
瑾妃落下泪来:庚儿病了,我身为母妃,却不能在身边照顾。他,他此刻独自在寝殿里,心里不知该如何害怕……
想起自己早夭的孩子,杜蘅不禁也跟着红了眼眶,却不敢轻言许诺,只得虚词安慰了几句,急急随着宫女穿过一重庭院,进了偏殿的寝宫。
咣当!迎面飞来一只斗彩茶盏,若不是杜蘅闪得快,差点被砸中脚。
南宫庚倚着迎枕,横眉立眼地冲她嘶吼:谁准你进来,滚,滚出去!
杜蘅一打量,见他皮肤很是白皙,五官与南宫宸并不相似,需仔细分辩才依稀能看出几分轮廓。许是没睡好的缘故,眼眶下微微发黑,因发烧,嘴唇红得几近妖艳,正圆睁了怒眼瞪着她:看什么看,我叫你滚!
恐怕,这由不得你。杜蘅叹了口气,淡淡道:我奉了皇上的旨意,来替你治病。殿下一日不愈,我便一日不能走。
南宫庚怒道:你少哄我!谁不知时疫是治不好的?你滚,我要见父皇!
谁说你染了时疫?杜蘅皱眉,目光朝一旁的婉儿扫去。
婉儿一颤,低了头不语。
你当我是傻瓜?南宫庚虽竭力想装得镇定,到底只有七岁,眼里闪过深深的恐惧:如果不是时疫,为什么不许我出去?父皇不来就算了,母妃为何也不来?
杜蘅一时不知如何安慰他。
想了想,才道:并不是所有得了时疫的人,都会死。
真的?南宫庚眼里升起希翼之色:你没骗我?
婉儿抹了泪水,强装笑颜道:这位杜二小姐,医术超绰,连钟医正也颇为推崇。这次京城时疫,她制的防疫丸不知救了多少人的性命!要不然,皇上也不会下旨,特地命二小姐进宫来替殿下治病了。
你就是那个女华陀,活菩萨?南宫庚好奇地偏头看她。
杜蘅苦笑:那是大家给我脸上贴金,我可不敢以此自居。
那,南宫庚脸上焕发出神彩:是不是只要我乖乖听你的话,好好吃药,过几天就可以出去,跟六哥一起到上书房读书了?
我们一起努力,争取早点把病治好。杜蘅不敢看他灿若星辰的眸子,微微垂了眼帘,含糊地道。
好吧,南宫庚装成勉为其难地样子,把手伸出来:那就姑且信你一回。
婉儿忙搬了锦凳过来,请杜蘅在炕沿坐了,又替南宫庚把袖子挽起,搁在药枕上。
杜蘅垂眸,细细诊了脉,提笔写了方子,交给宫女拿出去配药。
南宫庚昨晚烧了一晚,闹了这一通,这时安静下来,不一会便沉沉睡去。
婉儿便打了水来,伺候她净手,其他书友正在看:。
杜蘅寝殿里走了一圈,详细地教了她药熏的法子,又给了她一包防疫丸。
忙活了一番,药也煎好,吹凉了扶了南宫庚起来,慢慢喂给他喝。
南宫庚果然说话算话,不声不响地喝完一大碗黑糊糊的药汁,吃了几粒蜜饯。
瑾妃几乎每隔一刻钟,就打发了人到寝殿外边问,听说他乖乖把药吃完了,很是高兴,便要打赏。
可好景不长,不过半盏茶时间,南宫庚便发作起来,不止把方才喝的药吐了个精光,连苦胆都快吐出来!
寝殿里弥漫着一股腥臭的味道,熏人欲呕。
杜蘅插不上手,只在外面宴息室里看着婉儿几个宫女忙碌,想着自己早夭的儿子,心如刀割,默默地流着眼泪。
婉儿几个不知情,只以为是南宫庚命不久矣,她忧心自个的处境,怕受太康帝责罚,是以落泪,心中越发惊恐。
一会儿药重新煎好送进来,南宫庚只喝了两口,便打翻了药碗……
于是,又是一番兵荒马乱。
时间在反反复复地煎药,呕吐,收拾……的过程中流逝,很快便天亮了。
杜蘅一向浅眠,这次又是宿在宫里,越发警醒,天不亮就起了床。
婉儿几个伺候了一晚上,累得人仰马翻,睡得人事不知。
杜蘅悄悄检查了一下南宫庚,见脉息虽然偏弱,勉强还算平稳。只是,原本圆润的双颊已经瘦得削了下去,眼眶也深深地凹进去,神情很是委顿。
她叹了口气,心知他终究年纪太小,平日养得娇,看上去好象很结实,其实体质很虚,不象穷人家的孩子到处野,皮实得很。
再加上又拖了两天,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若是能忍得苦,好好吃药勉强还有几分希望。可他药一沾唇立刻便吐了,这样下去,便是神仙也难救。
用炉子上温的热水静静地洗漱了,踏着晨光在外面的小花园里散步。
有悉簌之声传来,杜蘅循声一看,见月洞门外有个年约八/九岁的小男孩在探头探脑地往里张望,穿着紫色的道袍,头上束着金冠,模样十分俊秀。
他偷窥被杜蘅撞到,白玉似的脸上立刻浮起一丝不自然的红晕,却竭力装得老成持重,板了脸,向她招了招手:喂,你过来。
杜蘅心念电转,瞧他的装束,明显是位皇子。
宫里与南宫庚年纪相当的,就只有六皇子。
她心里已有了底,微笑着走了过去:六殿下,你怎么跑到这来了?
南宫庆一怔,眼里闪过一丝警惕:你是谁?以前没见过,你怎么认识我?
杜蘅有心考他,含笑道:我是司药司的宫女,因八殿下染病,特地调过来伺候八殿下的。
南宫庆打量她一眼,道:不对,你穿的不是宫女的服饰。
想了想,道:我知道了,你一定就是那位被六皇叔称做法炙神针的杜家二小姐,是来给八弟治病的女大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