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入川
八月四日,上海外滩,美资联合大厦。
一家美资公司悄无声息地成立了,没有任何记者对此有兴趣。事实上,在外滩这种列强租界高度密集的区域,每个月都有几家洋行成立,同样也有几家破产,假如不是花旗、太古这样的大公司,这样的消息已经不具有新闻价值。
新成立的美资洋行叫“利华洋行”,通过复杂的股权分成方式,最终由远在美国纽约的“史密斯投资公司”控股;对本地的西方冒险家以及华人来说,这两个名字都异常陌生,人们只能从洋行向租借当局报备的资料中了解到,“利华”洋行的商业行为几乎涉及到所有行业——换句话说,它什么都干——只要能赚到钱。
在公司总部的办公室内,马克西米连·E·伦德普夫先生正坐在椅子上主持会议,他是这家洋行新鲜出炉的洋行大班,在新的人选接替他之前,他要把所有事情运转起来;这对他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特别是考虑到利华洋行庞大的规模。
虽然仅仅成立几天,洋行已经拥有三家下属分公司:一家叫“利华银行”的纯美资银行,负责把美国输送的资金安全转移到遥远的川省,至于日常从事的信贷业务只是副业,或者说掩护;运输公司暂时只有水运业务,负责把巨量的物资沿着长江一直输送到上游去,这些物资正在黄浦江边的货栈里慢慢汇集,更多的物资还在源源不断用轮船运送着;还有一家叫“利华商行”的公司从事进出口业务,当然现在还没有开展任何工作,它只是拥有几个货栈的空壳商行,这些货栈还都是租下来的。
“亲爱的菲利普斯船长,您能够按时开展工作吗?”伦德普夫先生蓝色的眼睛盯着一位白人下属问道;这个白人大约四十岁,六英尺以上的身高,红色脸膛充满粗粝感,他是史密斯先生专门找来的人,一个船长,很可能是密西西比河流域最有经验的船长,能驾船驶过最复杂的险滩,也能和北大西洋的滔天巨浪搏斗,现在他是“利川运输公司”的大班。
“可以,伦德普夫先生!”菲利普斯先生如今占有整个运输公司百分之二十的股份,考虑到史密斯先生的财力,他手里的股份在将来会是一笔巨款,这让他对眼前的工作充满渴望,“现在我手上有法国人绘制的川江航道图,有技艺精湛的领航员……而且,还有我自己;所以,尊敬的伦德普夫先生,我随时可以开始工作!”
伦德普夫先生对旁边的米勒先生点点头;现在当务之急是尽快把物资运到川省,指挥官阁下正在苦苦支撑,他们已经失去联系,完全不知道他能支撑到什么时候。
“好吧,先生们!”伦德普夫先生很快就结束发言,“让我们做起来吧……这是一个淘金时代,让我们为尊敬的史密斯先生收获金子吧!愿上帝保佑我们!”
卡尔·爱泼斯坦他是一名美裔犹太人,波士顿有名的职业经理人,也是“利华银行”的总经理——按照中国人的习惯称呼,他现在是“大班”啦!利华银行的事务已经由幕后老板——那位神秘低调的史密斯先生规划好,他只要按部就班做下去就行了;而他在这个遥远东方国家的工作,还要听从“利华洋行”大班伦德普夫先生吩咐;这令他产生一种挫败感,一种对他精湛的职业技能的轻视感。
但是,考虑到他自己的经历呢?作为一名西里西亚犹太移民的后代,一个阿肯色州的穷小子,他在美国奋斗了三十多年,此刻能拥有利华银行百分之十五的股份、高额薪水、光鲜的社会地位,更重要的是还能收到下属职员们敬畏的眼神,那么,他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爱泼斯坦先生的办公室在外滩一栋三层小楼,这是几天前从一个破产的意大利洋行手里买下的,室内凌乱而压抑,他的心里一直在嘀咕:意大利人根本就不该办银行,他们只能当厨子,去做意大利通心粉!来到这个国家后,他的工作紧张而焦躁——他甚至没有几个得力的职员!
“亲爱的林,你将在明天出发。”爱泼斯坦先生把目光移到面前这位黄种人身上,“用最快的速度把重庆分行建立起来……看起来,我们以后的业务很大一部分是在那个省份啦!你和我说过,那个省有多少人来着?”
“五千万以上!”林汉腾平静的回答。
“很好!”爱泼斯坦先生笑着点点头,“那意味着你会有很好的业绩!”
第二天傍晚,菲利普斯先生带着他的船队出发了。由于时间太紧,他只弄到了三条船,三条吃水浅、马力大、能够沿着长江逆流上行一直到上游那个陌生的地方,那是个充满战火的地方,这也是他来这里的理由。
菲利普斯亲自掌舵,驾驶着“利华一号”沿着黄浦江航行,一直到江口,这时天色已经黑下来;在这里他转舵向东航行,与他的目的地完全相反,一个小时后船队来到长江口的一个沙州,望远镜的视野中出现了一条几千吨的大船——伦德普夫先生正在这里等着他,他们将要趁着夜色完成一个重要的工作。
大船上有军火,菲利普斯知道这一点,但是他没有任何表示,只是站在船头看着大批的苦力忙碌着,一刻不停地把大船上的箱子搬上他的船队;搬运工作快速而高效,工人都是黄种人,他们沉默地工作着,脸上充满汗水,在月光下黄色的皮肤反射着光芒,仿佛一群勤劳的蚂蚁!他很好奇这些人是从哪里找来的?当他扭头看了伦德普夫先生后,他决定把这个问题埋藏在心底。
搬运工作彻夜进行,当天色放亮时,一千多吨物资被转移到三条浅水船上——他三条船的总载重量也不超过两千公吨!考虑到航行的安全,菲利普斯和伦德普夫先生短暂商议后,停止了搬运。
几分钟后,金色的太阳已经从海面上升起,照耀着这片东方大陆。
菲利普斯船长拉响了汽笛,带领船队出发了。
一家美资公司悄无声息地成立了,没有任何记者对此有兴趣。事实上,在外滩这种列强租界高度密集的区域,每个月都有几家洋行成立,同样也有几家破产,假如不是花旗、太古这样的大公司,这样的消息已经不具有新闻价值。
新成立的美资洋行叫“利华洋行”,通过复杂的股权分成方式,最终由远在美国纽约的“史密斯投资公司”控股;对本地的西方冒险家以及华人来说,这两个名字都异常陌生,人们只能从洋行向租借当局报备的资料中了解到,“利华”洋行的商业行为几乎涉及到所有行业——换句话说,它什么都干——只要能赚到钱。
在公司总部的办公室内,马克西米连·E·伦德普夫先生正坐在椅子上主持会议,他是这家洋行新鲜出炉的洋行大班,在新的人选接替他之前,他要把所有事情运转起来;这对他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特别是考虑到利华洋行庞大的规模。
虽然仅仅成立几天,洋行已经拥有三家下属分公司:一家叫“利华银行”的纯美资银行,负责把美国输送的资金安全转移到遥远的川省,至于日常从事的信贷业务只是副业,或者说掩护;运输公司暂时只有水运业务,负责把巨量的物资沿着长江一直输送到上游去,这些物资正在黄浦江边的货栈里慢慢汇集,更多的物资还在源源不断用轮船运送着;还有一家叫“利华商行”的公司从事进出口业务,当然现在还没有开展任何工作,它只是拥有几个货栈的空壳商行,这些货栈还都是租下来的。
“亲爱的菲利普斯船长,您能够按时开展工作吗?”伦德普夫先生蓝色的眼睛盯着一位白人下属问道;这个白人大约四十岁,六英尺以上的身高,红色脸膛充满粗粝感,他是史密斯先生专门找来的人,一个船长,很可能是密西西比河流域最有经验的船长,能驾船驶过最复杂的险滩,也能和北大西洋的滔天巨浪搏斗,现在他是“利川运输公司”的大班。
“可以,伦德普夫先生!”菲利普斯先生如今占有整个运输公司百分之二十的股份,考虑到史密斯先生的财力,他手里的股份在将来会是一笔巨款,这让他对眼前的工作充满渴望,“现在我手上有法国人绘制的川江航道图,有技艺精湛的领航员……而且,还有我自己;所以,尊敬的伦德普夫先生,我随时可以开始工作!”
伦德普夫先生对旁边的米勒先生点点头;现在当务之急是尽快把物资运到川省,指挥官阁下正在苦苦支撑,他们已经失去联系,完全不知道他能支撑到什么时候。
“好吧,先生们!”伦德普夫先生很快就结束发言,“让我们做起来吧……这是一个淘金时代,让我们为尊敬的史密斯先生收获金子吧!愿上帝保佑我们!”
卡尔·爱泼斯坦他是一名美裔犹太人,波士顿有名的职业经理人,也是“利华银行”的总经理——按照中国人的习惯称呼,他现在是“大班”啦!利华银行的事务已经由幕后老板——那位神秘低调的史密斯先生规划好,他只要按部就班做下去就行了;而他在这个遥远东方国家的工作,还要听从“利华洋行”大班伦德普夫先生吩咐;这令他产生一种挫败感,一种对他精湛的职业技能的轻视感。
但是,考虑到他自己的经历呢?作为一名西里西亚犹太移民的后代,一个阿肯色州的穷小子,他在美国奋斗了三十多年,此刻能拥有利华银行百分之十五的股份、高额薪水、光鲜的社会地位,更重要的是还能收到下属职员们敬畏的眼神,那么,他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爱泼斯坦先生的办公室在外滩一栋三层小楼,这是几天前从一个破产的意大利洋行手里买下的,室内凌乱而压抑,他的心里一直在嘀咕:意大利人根本就不该办银行,他们只能当厨子,去做意大利通心粉!来到这个国家后,他的工作紧张而焦躁——他甚至没有几个得力的职员!
“亲爱的林,你将在明天出发。”爱泼斯坦先生把目光移到面前这位黄种人身上,“用最快的速度把重庆分行建立起来……看起来,我们以后的业务很大一部分是在那个省份啦!你和我说过,那个省有多少人来着?”
“五千万以上!”林汉腾平静的回答。
“很好!”爱泼斯坦先生笑着点点头,“那意味着你会有很好的业绩!”
第二天傍晚,菲利普斯先生带着他的船队出发了。由于时间太紧,他只弄到了三条船,三条吃水浅、马力大、能够沿着长江逆流上行一直到上游那个陌生的地方,那是个充满战火的地方,这也是他来这里的理由。
菲利普斯亲自掌舵,驾驶着“利华一号”沿着黄浦江航行,一直到江口,这时天色已经黑下来;在这里他转舵向东航行,与他的目的地完全相反,一个小时后船队来到长江口的一个沙州,望远镜的视野中出现了一条几千吨的大船——伦德普夫先生正在这里等着他,他们将要趁着夜色完成一个重要的工作。
大船上有军火,菲利普斯知道这一点,但是他没有任何表示,只是站在船头看着大批的苦力忙碌着,一刻不停地把大船上的箱子搬上他的船队;搬运工作快速而高效,工人都是黄种人,他们沉默地工作着,脸上充满汗水,在月光下黄色的皮肤反射着光芒,仿佛一群勤劳的蚂蚁!他很好奇这些人是从哪里找来的?当他扭头看了伦德普夫先生后,他决定把这个问题埋藏在心底。
搬运工作彻夜进行,当天色放亮时,一千多吨物资被转移到三条浅水船上——他三条船的总载重量也不超过两千公吨!考虑到航行的安全,菲利普斯和伦德普夫先生短暂商议后,停止了搬运。
几分钟后,金色的太阳已经从海面上升起,照耀着这片东方大陆。
菲利普斯船长拉响了汽笛,带领船队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