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瞒天过海
</d></r></ble></d>
<d><ble border='0' lgn='lef'><r><d>
<scrp lnguge="jvscrp" src="/scrps/red/syle4.js"></scrp></d></r></ble></d>
</r></ble>
在曹操拿下青州的同时,更南边的荆州,也在悄然间发生着转变。
这场原大战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原本只是敖烈和曹操合力,与袁绍进行角力,没想到在敖烈斩杀袁熙之后,引起了袁绍的疯狂,由此产生的纷乱,向西带动了凉州集体叛乱,长安失陷,洛阳岌岌可危的局面;向东爆发了青州争夺战,导致青州半部易主,落到了曹操手;向南则是让盘踞新野的刘备,捞到了一个绝好的机会。
在原大战之初,刘备就和庞统一起商量好了浑水摸鱼的策略,刘备是想用刘表两个儿之间的矛盾大做章,趁机占取荆州。刘表的长刘琦镇守在江夏,这里可是以前黄祖镇守的地方,荆州一半的钱粮都在江夏。刘琦又深得以蒯良、蒯越兄弟为首的官体系的认同,所以他被立为世的呼声极高,本来,荆州就是个风很重的地方,这一点,从荆襄地区屡屡名士辈出就可以看得出来,因此,刘琦等于是通过臣的支持,掌握着荆州的舆论方向和政治层面的一些东西。
而刘表的次刘琮,年纪刚满十四岁,勉强算是成人了,本来是没有能力和刘琦争夺世的,可是刘琮的生母蔡夫人却是蔡氏宗族的人,当今大汉,除了北方五州之外,其余的地方政权,至少有一半是掌控在当地士族手的,这一点在荆州体现的尤其明显。前说过了,刘表当初只身来到荆州,靠的就是蒯、黄、蔡等几大士族,这才撑起了荆襄郡的局面,蔡夫人身为蔡氏家族的人,自然希望由刘琮来担任未来的荆州牧,而蔡夫人的这个观点,也是整个蔡家的观点。所以,蔡家是权力支持刘琮的。在荆州。蔡家的当代族长蔡瑁可是掌握着荆州的全部水军,而荆州水军在荆州所有军队的比例,高达惊人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说,蔡瑁几乎是掌管着荆州三分之一的兵马,从某种层面上来说,蔡瑁的态度,对荆州军方的态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刘备就是敏锐的看到了这一点,才决定按照庞统的计划,挑起掌控官体系的刘琦与左右军方态度的刘琮之间的矛盾,自己从取利。
刘备的洞察力很透彻,或者说庞统的计划很周密,也可以说是荆州世之争的矛盾太过尖锐。总之,刘琦果然像刘备、庞统预料的那样,在听闻刘表身死的消息后,也不辨真假,立刻带着驻扎在江夏的人马赶回了襄阳,从弟刘磐无论如何劝说,也没能阻止刘琦的冲动。这也在刘备的意料之。荆襄是个名士辈出的地方,正因为长久以来,荆襄的人们重轻武,一些人的风气和习俗,深深地影响着当地的人民,刘琦也深受这种风气的影响,理所当然的要去襄阳为“死去”的父亲吊唁哭丧,至于带上兵马前来。刘琦是怕蔡瑁借机对自己不利。
当刘琦、刘磐带着两万江夏军赶到襄阳的时候,早早收到消息的蔡瑁却趁机伤刘琦,制造刘琦拥兵自重,意欲弑父夺权的谣言。此时恰逢刘表有病在身,在蔡瑁的左右遮挡之下,对外界的事情一无所知,还不知道自己的两个儿。已经在各自的拥护者帮助下,开始了一场你死我活的争斗。
打着大义的旗号,蔡瑁调动人马,对刘琦所部进行了围剿。刘琦本是来奔丧的,自然不可能带很多的粮草,不到半个月,军的粮草就已经消耗殆尽了,蔡瑁借机断了刘琦的粮道,要活活把刘琦困死在襄阳城下。
危急时刻,刘备大义凛然的站了出来,指责蔡瑁越俎代庖,瞒着刘表私自动兵,并且指责蔡瑁把兵锋所向,对准了长公刘琦。蔡瑁自然不肯听刘备的劝解,加紧对刘琦的围剿,刘备为了挽救刘表的血脉,为了保护好刘琦,只能“被迫”出兵,堂而皇之的参与到荆州内部的斗争来,坚定的站在刘琦的身边,帮助他摆脱了困境。在得到刘备的帮助之后,刘琦性格那种人的气息再次迸发了出来,异想天开的想要夺下襄阳,彻底铲除蔡氏宗族这一荆州心腹大患。
对于刘琦的决定,刘备只是象征性的进行了几句劝阻,然后就表明了立场,愿意听从刘琦的调遣。于是,刘琦整合部队,又从江夏运来了大批的粮草,准备一举拿下襄阳。在刘琦暗筹措粮草的时候,一则爆炸性的消息从江东传来。江东的扬州牧孙策,竟然在外出狩猎的时候,被十几名许贡家客刺杀身亡了!现在江东陷入了一片混乱,由孙策的弟弟孙权暂时代领江东的一切事务,整个江东都在挂孝吊丧。
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刘琦再无后顾之忧,自认江东在短期内无法发动战争,于是把整个江夏的兵马粮草几乎都搬了过来,用于和刘琮的内战。甚至是刘备也在听到这个消息后,暗大呼天助我也,心充满了欣喜。没有了孙策的牵绊,刘备觉得他占据荆州会变得更加顺畅。只有庞统隐隐有些担忧,每日皱着眉头看向东边,时常有些不可相信的低声自语:“江东那头猛虎,这么简单就死了?不应该啊……”可是,庞统的疑问,没有人能做出解释,江东民尽皆披麻戴孝,这是不争的事实,在汉代,可没有谁会拿这种事开玩笑。
庞统受这个时代的思维限制,可是孙策却不会!不要忘了,孙策可是敖烈的首席大弟,在孙策的身上,留下了太多敖烈的印记,敖烈从后世带来的思想,也对孙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孙策遇刺是真的,但却并没有死,甚至连轻伤都没有,全民戴孝,只是孙策和周瑜定出来的计策,目的,就是要麻痹刘备、刘琦,借机占领荆州的江夏郡。
时间的指针,回到数日之前。三名许贡家客和十几名训练有素的杀手,在郭嘉的授意下,秘密潜入江东,他们花去两天的时间,摸清了孙策的行动规律,在孙策最爱狩猎的地方,布下了陷阱,然后在附近守株待兔,坐等孙策的到来。
仅仅一天之后,孙策就和往常一样,带着一队人马轻装简行的来到了狩猎场。在射猎,孙策兴致很高,仗着自己的马快,来回奔驰,射杀了许多的野味。后来,孙策渐渐脱离了大队人马,独自一人在前面领跑,并将身后的人马越甩越远。当孙策纵马来到杀手们布置好的陷阱前,极通灵性的乌骓马忽然停止不前,发出阵阵嘶鸣向孙策示警。孙策心顿生疑窦,翻身下马查看四周的环境。早已潜伏在此的杀手们见到孙策手里只有一张强弓,没有其他的武器,于是从藏身之地现出身形,手执钢刀杀向孙策。
孙策徒手格杀了两名刺客之后,被十几名刺客团团围在核心,形式十分凶险,危机时刻,敖烈的话在孙策的脑海闪过,孙策大喝一声,低身从靴里抽出寒月刃,仗着寒月刃的锋锐,和刺客们展开了殊死搏杀。接连杀死几名刺客之后,程普带着人马赶了过来,急忙喝令部下对刺客们围追堵截,十几名刺客全部丧身当场,没有一个人能活着逃出去。
回到州府之后,孙策心顿生一计,在经过和周瑜仔细谋划之后,决定诈死一回,麻痹荆州方面的人。为了做的真实,除了周瑜、程普和孙权之外,其余的人一概不知情。后来,凉州叛变的消息传来,孙策和周瑜决定借机大干一场,在这一场必将流传于后世的原大战,留下属于江东弟兵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孙策的密令之下,周瑜暂时担任了江东兵马大都督,负责调动所有的江东军。周瑜做出部署,命吕蒙、丁奉等新秀做好战前准备,等到荆州内战一起,便率军西向,秘密攻取江夏,把江东的触手伸进荆州,也是为死去的孙坚报仇雪恨;另一方面,周瑜假意和孙权发生争执,孙权不满孙策留下的遗命,对周瑜出任大都督产生了怀疑,逼得周瑜无法在江东容身,带着周泰、徐盛、陈武、蒋钦等生代将领,率领两万水军,从海路奔向幽州,准备投靠敖烈,实则是准备帮助留守在河间的诸葛亮共同抵抗袁绍;至于程普、黄盖等老将,则以不忍背离江东为由,留在了孙权身边,其实就是为了稳定大局,协助孙权镇守江东。
周瑜的安排极为精细,根据各个年龄段将领的心意,做出了准确的调动。程普等老将历经孙坚、孙策父两代人的恩惠,势必不会背离孙权,因此留在了江东;而以周瑜为首的生代将领,对孙氏的忠诚没有老将那么高,负气出走也是人之常情,转投敖烈更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任谁也看不出其的端倪;至于吕蒙、丁奉等新秀,别说在其他诸侯眼了,就是在江东,他们现在因为年龄还不大的原因,所以也没有什么名气,但是没名气不代表他们没实力,吕蒙和丁奉可都是后来江东出名的大将,带兵打仗的能力相当不弱,用他们这些还没成名的年轻将领秘密袭取江夏,是在合适不过的了。
周瑜的整个计划,有一个名字,叫做瞒天过海。以孙策“身死”为诱因,故意制造出江东内部不合的矛盾,兵分三路,横跨荆襄、江东和河北三个地区,连智谋卓绝的庞统都给瞒住了,丝毫没能察觉到周瑜的计策。这也不怪庞统,谁能想到孙策是诈死的呢?而周瑜做出的安排,无论是从军事机密角度,还是战事部署的构想,甚至是对各个将领的合理反应,都做到了极致,做到了完美无缺,这,就是瞒天过海之策。
<d><ble border='0' lgn='lef'><r><d>
<scrp lnguge="jvscrp" src="/scrps/red/syle4.js"></scrp></d></r></ble></d>
</r></ble>
在曹操拿下青州的同时,更南边的荆州,也在悄然间发生着转变。
这场原大战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原本只是敖烈和曹操合力,与袁绍进行角力,没想到在敖烈斩杀袁熙之后,引起了袁绍的疯狂,由此产生的纷乱,向西带动了凉州集体叛乱,长安失陷,洛阳岌岌可危的局面;向东爆发了青州争夺战,导致青州半部易主,落到了曹操手;向南则是让盘踞新野的刘备,捞到了一个绝好的机会。
在原大战之初,刘备就和庞统一起商量好了浑水摸鱼的策略,刘备是想用刘表两个儿之间的矛盾大做章,趁机占取荆州。刘表的长刘琦镇守在江夏,这里可是以前黄祖镇守的地方,荆州一半的钱粮都在江夏。刘琦又深得以蒯良、蒯越兄弟为首的官体系的认同,所以他被立为世的呼声极高,本来,荆州就是个风很重的地方,这一点,从荆襄地区屡屡名士辈出就可以看得出来,因此,刘琦等于是通过臣的支持,掌握着荆州的舆论方向和政治层面的一些东西。
而刘表的次刘琮,年纪刚满十四岁,勉强算是成人了,本来是没有能力和刘琦争夺世的,可是刘琮的生母蔡夫人却是蔡氏宗族的人,当今大汉,除了北方五州之外,其余的地方政权,至少有一半是掌控在当地士族手的,这一点在荆州体现的尤其明显。前说过了,刘表当初只身来到荆州,靠的就是蒯、黄、蔡等几大士族,这才撑起了荆襄郡的局面,蔡夫人身为蔡氏家族的人,自然希望由刘琮来担任未来的荆州牧,而蔡夫人的这个观点,也是整个蔡家的观点。所以,蔡家是权力支持刘琮的。在荆州。蔡家的当代族长蔡瑁可是掌握着荆州的全部水军,而荆州水军在荆州所有军队的比例,高达惊人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说,蔡瑁几乎是掌管着荆州三分之一的兵马,从某种层面上来说,蔡瑁的态度,对荆州军方的态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刘备就是敏锐的看到了这一点,才决定按照庞统的计划,挑起掌控官体系的刘琦与左右军方态度的刘琮之间的矛盾,自己从取利。
刘备的洞察力很透彻,或者说庞统的计划很周密,也可以说是荆州世之争的矛盾太过尖锐。总之,刘琦果然像刘备、庞统预料的那样,在听闻刘表身死的消息后,也不辨真假,立刻带着驻扎在江夏的人马赶回了襄阳,从弟刘磐无论如何劝说,也没能阻止刘琦的冲动。这也在刘备的意料之。荆襄是个名士辈出的地方,正因为长久以来,荆襄的人们重轻武,一些人的风气和习俗,深深地影响着当地的人民,刘琦也深受这种风气的影响,理所当然的要去襄阳为“死去”的父亲吊唁哭丧,至于带上兵马前来。刘琦是怕蔡瑁借机对自己不利。
当刘琦、刘磐带着两万江夏军赶到襄阳的时候,早早收到消息的蔡瑁却趁机伤刘琦,制造刘琦拥兵自重,意欲弑父夺权的谣言。此时恰逢刘表有病在身,在蔡瑁的左右遮挡之下,对外界的事情一无所知,还不知道自己的两个儿。已经在各自的拥护者帮助下,开始了一场你死我活的争斗。
打着大义的旗号,蔡瑁调动人马,对刘琦所部进行了围剿。刘琦本是来奔丧的,自然不可能带很多的粮草,不到半个月,军的粮草就已经消耗殆尽了,蔡瑁借机断了刘琦的粮道,要活活把刘琦困死在襄阳城下。
危急时刻,刘备大义凛然的站了出来,指责蔡瑁越俎代庖,瞒着刘表私自动兵,并且指责蔡瑁把兵锋所向,对准了长公刘琦。蔡瑁自然不肯听刘备的劝解,加紧对刘琦的围剿,刘备为了挽救刘表的血脉,为了保护好刘琦,只能“被迫”出兵,堂而皇之的参与到荆州内部的斗争来,坚定的站在刘琦的身边,帮助他摆脱了困境。在得到刘备的帮助之后,刘琦性格那种人的气息再次迸发了出来,异想天开的想要夺下襄阳,彻底铲除蔡氏宗族这一荆州心腹大患。
对于刘琦的决定,刘备只是象征性的进行了几句劝阻,然后就表明了立场,愿意听从刘琦的调遣。于是,刘琦整合部队,又从江夏运来了大批的粮草,准备一举拿下襄阳。在刘琦暗筹措粮草的时候,一则爆炸性的消息从江东传来。江东的扬州牧孙策,竟然在外出狩猎的时候,被十几名许贡家客刺杀身亡了!现在江东陷入了一片混乱,由孙策的弟弟孙权暂时代领江东的一切事务,整个江东都在挂孝吊丧。
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刘琦再无后顾之忧,自认江东在短期内无法发动战争,于是把整个江夏的兵马粮草几乎都搬了过来,用于和刘琮的内战。甚至是刘备也在听到这个消息后,暗大呼天助我也,心充满了欣喜。没有了孙策的牵绊,刘备觉得他占据荆州会变得更加顺畅。只有庞统隐隐有些担忧,每日皱着眉头看向东边,时常有些不可相信的低声自语:“江东那头猛虎,这么简单就死了?不应该啊……”可是,庞统的疑问,没有人能做出解释,江东民尽皆披麻戴孝,这是不争的事实,在汉代,可没有谁会拿这种事开玩笑。
庞统受这个时代的思维限制,可是孙策却不会!不要忘了,孙策可是敖烈的首席大弟,在孙策的身上,留下了太多敖烈的印记,敖烈从后世带来的思想,也对孙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孙策遇刺是真的,但却并没有死,甚至连轻伤都没有,全民戴孝,只是孙策和周瑜定出来的计策,目的,就是要麻痹刘备、刘琦,借机占领荆州的江夏郡。
时间的指针,回到数日之前。三名许贡家客和十几名训练有素的杀手,在郭嘉的授意下,秘密潜入江东,他们花去两天的时间,摸清了孙策的行动规律,在孙策最爱狩猎的地方,布下了陷阱,然后在附近守株待兔,坐等孙策的到来。
仅仅一天之后,孙策就和往常一样,带着一队人马轻装简行的来到了狩猎场。在射猎,孙策兴致很高,仗着自己的马快,来回奔驰,射杀了许多的野味。后来,孙策渐渐脱离了大队人马,独自一人在前面领跑,并将身后的人马越甩越远。当孙策纵马来到杀手们布置好的陷阱前,极通灵性的乌骓马忽然停止不前,发出阵阵嘶鸣向孙策示警。孙策心顿生疑窦,翻身下马查看四周的环境。早已潜伏在此的杀手们见到孙策手里只有一张强弓,没有其他的武器,于是从藏身之地现出身形,手执钢刀杀向孙策。
孙策徒手格杀了两名刺客之后,被十几名刺客团团围在核心,形式十分凶险,危机时刻,敖烈的话在孙策的脑海闪过,孙策大喝一声,低身从靴里抽出寒月刃,仗着寒月刃的锋锐,和刺客们展开了殊死搏杀。接连杀死几名刺客之后,程普带着人马赶了过来,急忙喝令部下对刺客们围追堵截,十几名刺客全部丧身当场,没有一个人能活着逃出去。
回到州府之后,孙策心顿生一计,在经过和周瑜仔细谋划之后,决定诈死一回,麻痹荆州方面的人。为了做的真实,除了周瑜、程普和孙权之外,其余的人一概不知情。后来,凉州叛变的消息传来,孙策和周瑜决定借机大干一场,在这一场必将流传于后世的原大战,留下属于江东弟兵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孙策的密令之下,周瑜暂时担任了江东兵马大都督,负责调动所有的江东军。周瑜做出部署,命吕蒙、丁奉等新秀做好战前准备,等到荆州内战一起,便率军西向,秘密攻取江夏,把江东的触手伸进荆州,也是为死去的孙坚报仇雪恨;另一方面,周瑜假意和孙权发生争执,孙权不满孙策留下的遗命,对周瑜出任大都督产生了怀疑,逼得周瑜无法在江东容身,带着周泰、徐盛、陈武、蒋钦等生代将领,率领两万水军,从海路奔向幽州,准备投靠敖烈,实则是准备帮助留守在河间的诸葛亮共同抵抗袁绍;至于程普、黄盖等老将,则以不忍背离江东为由,留在了孙权身边,其实就是为了稳定大局,协助孙权镇守江东。
周瑜的安排极为精细,根据各个年龄段将领的心意,做出了准确的调动。程普等老将历经孙坚、孙策父两代人的恩惠,势必不会背离孙权,因此留在了江东;而以周瑜为首的生代将领,对孙氏的忠诚没有老将那么高,负气出走也是人之常情,转投敖烈更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任谁也看不出其的端倪;至于吕蒙、丁奉等新秀,别说在其他诸侯眼了,就是在江东,他们现在因为年龄还不大的原因,所以也没有什么名气,但是没名气不代表他们没实力,吕蒙和丁奉可都是后来江东出名的大将,带兵打仗的能力相当不弱,用他们这些还没成名的年轻将领秘密袭取江夏,是在合适不过的了。
周瑜的整个计划,有一个名字,叫做瞒天过海。以孙策“身死”为诱因,故意制造出江东内部不合的矛盾,兵分三路,横跨荆襄、江东和河北三个地区,连智谋卓绝的庞统都给瞒住了,丝毫没能察觉到周瑜的计策。这也不怪庞统,谁能想到孙策是诈死的呢?而周瑜做出的安排,无论是从军事机密角度,还是战事部署的构想,甚至是对各个将领的合理反应,都做到了极致,做到了完美无缺,这,就是瞒天过海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