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九 宛如梦幻
公元16311年,二月十五日,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
去年穿越众在临高也过了一回元宵节,但临高那边毕竟只是个小县城,人太少。而且当时因为放电影计划失控的缘故,县太爷程叶高严格控制了进入县城的人数,所以没能热闹起来。
而这次在州府里面,大家吸收了教训,没再搞那些太超越时代的东西,就是一般民间庆祝的节目也足够了。舞龙灯,舞狮子,锣鼓秧歌……也许是因为移民众多的缘故,海南岛上的汉人保留了许多大陆那边各个省份的过年习俗,元宵节办的比春节还热闹。按照他们的说法:过年是自家人在家里团聚的日子,而元宵则是大家出来凑热闹的时候。
老百姓的生活水平确确实实在提高——这一点在提灯夜游的时候表现特别明显。凡是走出门来的小孩子,无论富裕或贫穷,手中都能提上一盏或精致或简陋的小灯笼。大多数人都换上了那种用短毛厚棉布缝制的新衣服。海南岛气候炎热,不需要棉衣,不过对于普通平民来说,厚实点的衣服依然很受欢迎。
穿越众和府衙的大小官僚们也都走上街头与民同乐。就在前两天,琼州府城地区正式在地图上被标注为绿色安全区域,以后上街不再强制要求携带武器了——不过有些人已经养成习惯,出门身上不带支枪就感觉不安心,这就是个人爱好问题了。
庞雨就属于这类人中的一个,尽管他的枪法不咋样,五十米外连上靶都危险,但只要上街去,腰间要是没个硬邦邦的铁家伙贴着还就不踏实。
“自从来到这里以后,就总是没有安全感。周围的一切仿佛都是梦幻……外面这些拿着灯笼的小孩子,穿着古装的明朝人……虽然和他们一起待了这么久,和他们说话,共事,却总觉得好像不是真实的。每天晚上睡觉地时候都会想:也许明天一觉醒来,就会发现自己仍然是在家里,要赶着去单位签到,继续做项目……这里所发生的一切,不过是个有趣的梦而已。”
此时此刻。庞雨正坐在杰克地办公室里。絮絮叨叨谈论着自己地思想状况。他不知道这种情绪是否正常。是不是意味着某种心理疾病地征兆。所以特地来找专业医生咨询下——老杰克不但是外科医生。还拥有一个心理学地学位。平时经常帮助团队成员作心理疏导工作。虽然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去找一个老外倾诉。但在这边。大伙儿都还挺信任他地。
不过听完了庞雨地叙述之后。杰克却只是满不在乎地摇摇头:
“不必担心。我地朋友。大多数人在陌生环境下都会有紧张感。你只是表现得特别强烈而已。”
“都一年多了。还不能消除这种紧张吗?”
庞雨依然有些不安。杰克则哈哈一笑:
“我曾见过在战壕里能大打呼噜地士兵。回到家以后却总是睡不着地病例。后来他申请参加了预备役。就能睡安稳了——你在潜意识里应该是希望能回去。对目前地环境总有一种抵触感。所以总觉得这个时代很陌生而且难以适应。自然会紧张。”
“是这样吗……确实,我总想着有朝一日能回家去。不知道这一生还能不能看到父母的容颜……”
庞雨黯然道,这句话却让杰克也沉默了片刻。不过心理医生毕竟自我调节能力很强,很快就恢复过来,一拍对方肩膀:
“好啦,你们中国人不是常说‘既来之,则安之’嘛,连我这个老外都能适应下来,你怕什么——跟我去玩游戏吧!”
说着,也不管对方答不答应,杰克象变魔术一样找出来一盏灯笼塞进他手里——居然是一盏用南瓜刻出来的鬼脸灯笼,然后又塞给他一大包糖果。
“‘糖果还是恶作剧’的游戏玩过没?”
“呃……在网络游戏里玩过,可那是万圣节地习俗吧?”
“去年万圣节的时候错过了,就趁这时候补吧,反正都是提灯笼的。”
“但是这边的小孩子肯定不会上门要糖果啊。”
庞雨又说道,杰克则哈哈一笑:
“瞧,庞,你的问题就在于想太多,而且总是太严肃。孩子们不上门,我们自己出去好了——人总是要适应环境的,不是么?”
杰克把庞雨拉到院子里,在这里已经聚集了不少人,个个手提南瓜灯,大都是杰克医院里地员工。以中国人居多,但也有几个西方人——以前公主号上的船医,现在担任杰克地助手。不过他们显然也是头一回玩这种游戏,都在饶有兴味的等待院长发号施令。
“好啦
,让我们开开心心地去玩吧……哦,对了,欧洲人别面具。”
见他拿出来的居然是一张用硬纸壳做地,大头娃娃的笑脸面具,庞雨禁不住失笑:
“难为你想得这么细致,我记得应该是戴鬼脸吧?”
老杰克却很无奈的摇摇头:
“平时上街,就算不戴面具,人家也叫我们洋鬼子。带这面具不是为了吓唬人,恰恰是不想让孩子们害怕呢。”
随口解释了一句,就招呼庞雨出门,却见后者呆立在原地,半天没动。
“咦,庞,又怎么了?”
“没什么,杰克。你说得很对,连你都能适应下来,我更应该可以……多谢你的开导。”
“哈,想明白了就……Areyouuready?eeonn!”
事实证明,只要带着大把糖果上街,就算是真正的洋鬼子肯定也会受到欢迎——老杰克他们的屁股后面很快跟上了一大帮小孩子,个个又唱又跳,开心得很。
按理说这种提灯夜游,完全是兴之所至,想去哪儿就去哪儿的。但在今年的元宵节,琼州府的老百姓们却仿佛约好了一般,成群结队都往城北方向,大市场的位置走去。
市场里的各家店铺这个时候当然是关门地,不过今晚茱莉让管理人员开放了道路,以方便游人行走,而且还把所有路灯都给点上了。在看惯了城市夜景的现代人眼中当然不算什么,但对于本地人来说,大市场的却已经蔚为壮观,甚至被老百姓当作琼州一景加以传扬。
而在这个晚上,大市场却也已经不再是人们关注的重点,游人们穿过街道,来到大市场中央的一处空地上。这里是按照市民广场标准建设起来地,四周围没有任何建筑,都是大片的草皮和绿化,而在广场中心,按照庞雨的规划设计,就是茱莉所要求的那幢“核心建筑”。作为贸易公司的办公楼,以及最珍贵地奢侈品展览馆之用。
房子已经造好了,内部装修也已完成,打算是在十六日——也就是明天正式开业。因此陈俊在今晚带人拆除了四周的围挡设施,首次将这幢本不该出现在这个国度,更不该出现这个年代的建筑物展现在大众面前。
—这是一幢典型地现代主义风格建筑,造型并不复杂,就是一横一竖两个立方体组合而成。横卧的是大空间展览厅,竖立的则是一幢六层小楼,作为办公使用。按照陈俊的计算,这个高度是竹筋混凝土构件地耐压极限,再高就能保证安全了。
形状虽然简单,在视觉效果上却是极具冲击性——庞雨在设计时刻意强调了虚实对比。办公楼作为一个实体,外墙不做任何粉刷,还专门刮毛了,直接表现出混凝土的粗糙材质。
而与之相映衬的,横卧着的展览厅部分,则是一个巨大而透明的方盒子—其外墙的围护构造材料,都是大块玻璃!
技术即艺术,这是现代建筑地基础理论之一。莉要求工程组拿出一幢能够震慑人心的房子来。体量宏大,依靠规模取胜固然是一条思路。采用和本时代完全不同地设计风格,以“高科技”手法来表现实力,却也是另一种完全可行的方法。
庞雨和陈俊等人经过商议,决定采取后一种。大玻璃幕墙就是在二十世纪也曾经风靡一时,虽然存在诸如光污染,安全性能,以及不够环保等种种问题,但业主们在挑选建筑方案时,依然喜欢选择那些配有玻璃幕墙地效果图。这是庞雨的实际经验,他估计在明朝也一样适用。
实际情况也正如他所料,甚至更好——在这个年代纯用玻璃造房子,在明朝人眼中,大概跟皇帝老子家里用金砖铺地也是差不多地感觉。
“天下竟然有这样的房子吗?真的象做梦一样啊!”
这是很多本地人看到展览馆之后的第一反应,茱莉要求让客户一上门就能领教到贸易公司的经济实力,玻璃展览馆确实完全做到了这一点。
唯一让穿越众们不太满意的,就是关于这栋建筑的命名——庞雨和莉都要求由自己来给这幢建筑物命名,但最后他们谁也没成功。因为无论他们给这房子取什么名字,当地老百姓早就习惯了一个最形象,最直观的名称……就好象当初“短毛”这个称呼一样,喊来喊去的,约定俗成,到最后穿越众自己也只能接受。
——公元18511年,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在英国伦敦召开,完全用钢铁,木头,和玻璃材料造成的展览馆本身成为最大的一件展品,那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水晶宫”。
而在这个时空,“水晶宫”这个名字提前二百二十年出现在了建筑史上,和大英帝国也没有任何关系了。
去年穿越众在临高也过了一回元宵节,但临高那边毕竟只是个小县城,人太少。而且当时因为放电影计划失控的缘故,县太爷程叶高严格控制了进入县城的人数,所以没能热闹起来。
而这次在州府里面,大家吸收了教训,没再搞那些太超越时代的东西,就是一般民间庆祝的节目也足够了。舞龙灯,舞狮子,锣鼓秧歌……也许是因为移民众多的缘故,海南岛上的汉人保留了许多大陆那边各个省份的过年习俗,元宵节办的比春节还热闹。按照他们的说法:过年是自家人在家里团聚的日子,而元宵则是大家出来凑热闹的时候。
老百姓的生活水平确确实实在提高——这一点在提灯夜游的时候表现特别明显。凡是走出门来的小孩子,无论富裕或贫穷,手中都能提上一盏或精致或简陋的小灯笼。大多数人都换上了那种用短毛厚棉布缝制的新衣服。海南岛气候炎热,不需要棉衣,不过对于普通平民来说,厚实点的衣服依然很受欢迎。
穿越众和府衙的大小官僚们也都走上街头与民同乐。就在前两天,琼州府城地区正式在地图上被标注为绿色安全区域,以后上街不再强制要求携带武器了——不过有些人已经养成习惯,出门身上不带支枪就感觉不安心,这就是个人爱好问题了。
庞雨就属于这类人中的一个,尽管他的枪法不咋样,五十米外连上靶都危险,但只要上街去,腰间要是没个硬邦邦的铁家伙贴着还就不踏实。
“自从来到这里以后,就总是没有安全感。周围的一切仿佛都是梦幻……外面这些拿着灯笼的小孩子,穿着古装的明朝人……虽然和他们一起待了这么久,和他们说话,共事,却总觉得好像不是真实的。每天晚上睡觉地时候都会想:也许明天一觉醒来,就会发现自己仍然是在家里,要赶着去单位签到,继续做项目……这里所发生的一切,不过是个有趣的梦而已。”
此时此刻。庞雨正坐在杰克地办公室里。絮絮叨叨谈论着自己地思想状况。他不知道这种情绪是否正常。是不是意味着某种心理疾病地征兆。所以特地来找专业医生咨询下——老杰克不但是外科医生。还拥有一个心理学地学位。平时经常帮助团队成员作心理疏导工作。虽然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去找一个老外倾诉。但在这边。大伙儿都还挺信任他地。
不过听完了庞雨地叙述之后。杰克却只是满不在乎地摇摇头:
“不必担心。我地朋友。大多数人在陌生环境下都会有紧张感。你只是表现得特别强烈而已。”
“都一年多了。还不能消除这种紧张吗?”
庞雨依然有些不安。杰克则哈哈一笑:
“我曾见过在战壕里能大打呼噜地士兵。回到家以后却总是睡不着地病例。后来他申请参加了预备役。就能睡安稳了——你在潜意识里应该是希望能回去。对目前地环境总有一种抵触感。所以总觉得这个时代很陌生而且难以适应。自然会紧张。”
“是这样吗……确实,我总想着有朝一日能回家去。不知道这一生还能不能看到父母的容颜……”
庞雨黯然道,这句话却让杰克也沉默了片刻。不过心理医生毕竟自我调节能力很强,很快就恢复过来,一拍对方肩膀:
“好啦,你们中国人不是常说‘既来之,则安之’嘛,连我这个老外都能适应下来,你怕什么——跟我去玩游戏吧!”
说着,也不管对方答不答应,杰克象变魔术一样找出来一盏灯笼塞进他手里——居然是一盏用南瓜刻出来的鬼脸灯笼,然后又塞给他一大包糖果。
“‘糖果还是恶作剧’的游戏玩过没?”
“呃……在网络游戏里玩过,可那是万圣节地习俗吧?”
“去年万圣节的时候错过了,就趁这时候补吧,反正都是提灯笼的。”
“但是这边的小孩子肯定不会上门要糖果啊。”
庞雨又说道,杰克则哈哈一笑:
“瞧,庞,你的问题就在于想太多,而且总是太严肃。孩子们不上门,我们自己出去好了——人总是要适应环境的,不是么?”
杰克把庞雨拉到院子里,在这里已经聚集了不少人,个个手提南瓜灯,大都是杰克医院里地员工。以中国人居多,但也有几个西方人——以前公主号上的船医,现在担任杰克地助手。不过他们显然也是头一回玩这种游戏,都在饶有兴味的等待院长发号施令。
“好啦
,让我们开开心心地去玩吧……哦,对了,欧洲人别面具。”
见他拿出来的居然是一张用硬纸壳做地,大头娃娃的笑脸面具,庞雨禁不住失笑:
“难为你想得这么细致,我记得应该是戴鬼脸吧?”
老杰克却很无奈的摇摇头:
“平时上街,就算不戴面具,人家也叫我们洋鬼子。带这面具不是为了吓唬人,恰恰是不想让孩子们害怕呢。”
随口解释了一句,就招呼庞雨出门,却见后者呆立在原地,半天没动。
“咦,庞,又怎么了?”
“没什么,杰克。你说得很对,连你都能适应下来,我更应该可以……多谢你的开导。”
“哈,想明白了就……Areyouuready?eeonn!”
事实证明,只要带着大把糖果上街,就算是真正的洋鬼子肯定也会受到欢迎——老杰克他们的屁股后面很快跟上了一大帮小孩子,个个又唱又跳,开心得很。
按理说这种提灯夜游,完全是兴之所至,想去哪儿就去哪儿的。但在今年的元宵节,琼州府的老百姓们却仿佛约好了一般,成群结队都往城北方向,大市场的位置走去。
市场里的各家店铺这个时候当然是关门地,不过今晚茱莉让管理人员开放了道路,以方便游人行走,而且还把所有路灯都给点上了。在看惯了城市夜景的现代人眼中当然不算什么,但对于本地人来说,大市场的却已经蔚为壮观,甚至被老百姓当作琼州一景加以传扬。
而在这个晚上,大市场却也已经不再是人们关注的重点,游人们穿过街道,来到大市场中央的一处空地上。这里是按照市民广场标准建设起来地,四周围没有任何建筑,都是大片的草皮和绿化,而在广场中心,按照庞雨的规划设计,就是茱莉所要求的那幢“核心建筑”。作为贸易公司的办公楼,以及最珍贵地奢侈品展览馆之用。
房子已经造好了,内部装修也已完成,打算是在十六日——也就是明天正式开业。因此陈俊在今晚带人拆除了四周的围挡设施,首次将这幢本不该出现在这个国度,更不该出现这个年代的建筑物展现在大众面前。
—这是一幢典型地现代主义风格建筑,造型并不复杂,就是一横一竖两个立方体组合而成。横卧的是大空间展览厅,竖立的则是一幢六层小楼,作为办公使用。按照陈俊的计算,这个高度是竹筋混凝土构件地耐压极限,再高就能保证安全了。
形状虽然简单,在视觉效果上却是极具冲击性——庞雨在设计时刻意强调了虚实对比。办公楼作为一个实体,外墙不做任何粉刷,还专门刮毛了,直接表现出混凝土的粗糙材质。
而与之相映衬的,横卧着的展览厅部分,则是一个巨大而透明的方盒子—其外墙的围护构造材料,都是大块玻璃!
技术即艺术,这是现代建筑地基础理论之一。莉要求工程组拿出一幢能够震慑人心的房子来。体量宏大,依靠规模取胜固然是一条思路。采用和本时代完全不同地设计风格,以“高科技”手法来表现实力,却也是另一种完全可行的方法。
庞雨和陈俊等人经过商议,决定采取后一种。大玻璃幕墙就是在二十世纪也曾经风靡一时,虽然存在诸如光污染,安全性能,以及不够环保等种种问题,但业主们在挑选建筑方案时,依然喜欢选择那些配有玻璃幕墙地效果图。这是庞雨的实际经验,他估计在明朝也一样适用。
实际情况也正如他所料,甚至更好——在这个年代纯用玻璃造房子,在明朝人眼中,大概跟皇帝老子家里用金砖铺地也是差不多地感觉。
“天下竟然有这样的房子吗?真的象做梦一样啊!”
这是很多本地人看到展览馆之后的第一反应,茱莉要求让客户一上门就能领教到贸易公司的经济实力,玻璃展览馆确实完全做到了这一点。
唯一让穿越众们不太满意的,就是关于这栋建筑的命名——庞雨和莉都要求由自己来给这幢建筑物命名,但最后他们谁也没成功。因为无论他们给这房子取什么名字,当地老百姓早就习惯了一个最形象,最直观的名称……就好象当初“短毛”这个称呼一样,喊来喊去的,约定俗成,到最后穿越众自己也只能接受。
——公元18511年,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在英国伦敦召开,完全用钢铁,木头,和玻璃材料造成的展览馆本身成为最大的一件展品,那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水晶宫”。
而在这个时空,“水晶宫”这个名字提前二百二十年出现在了建筑史上,和大英帝国也没有任何关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