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九皇子
皇上,夜深了,早些歇着吧。常福禄给齐衍换了盏较亮的案灯
恩齐衍随口应了一声,眼也不抬,又拿起一封折子,沏盏茶来。
常福禄瞄了眼沙漏,端过案上的麦冬蜂蜜饮子,低头道:皇上晚膳用得不多,不若奴才给您端碗柏子仁粥来,也能养心安神。
齐衍抬眼了看了手边的一摞折子,提起朱笔:薄荷菩提子吧,这一入夏,各地旱的旱,涝的涝,催着要银子。好像朕的银子都是大风刮来似的!
常福禄心中叹了口气,端着茶盏退了出去。
半晌,齐衍翻出礼部呈上的折子,刷刷添了两句。
圣德二年,六月二十四,九皇子进京,皇帝携百官于玄武门等候,尽显手足之情。
户部尚书刘修仪穿着厚厚的官服用胳膊肘碰身边同样汗流浃背的礼部尚书陆作谦:陆大人,天这样热,怎么连碗冷饮子都没有。
心中恨不得罚刘修仪十年俸禄,补充资金的礼部尚书陆作谦用帕子擦了擦汗,呵呵一笑:刘大人心不静啊,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心静自然凉。陆作谦看看刘修仪厚重的身子,笑得很是幸灾乐祸,老夫可是一点都不热。
刘修仪看了看四周仪仗布置,瘪了瘪嘴:陆大人作为礼部尚书,差事办得节俭是好,但也要顾及皇上体面。
陆作谦依然怒极反笑,冷笑道:仪制中的一针一线都要银子,老夫办得差事不够排场,难道户部给我们拨的银子就是体面的手笔?
刘修仪掸了掸自己的袖子,侧头低声道:国库空虚,我们也是没有办法,这迎接九皇子不过就是走个过场,何必铺张。节俭治国,不也是皇上的意思。
九皇子。陆作谦睨了刘修仪一眼,轻声道:你们也就拿软柿子捏。
看着汗流浃背的文武百官,齐衍在玉盖下也坐不住了,遥遥望着连丝儿土都没扬起官道,齐衍放下常福禄端上的冰饮子:怎么还没到?
常福禄抬头看看太阳:回皇上,瞧着时辰,应是快到了。
正说着,只见远处一人一骑打马而来,常福禄忙道:皇上,您看,前骑到了。
前骑片刻便到仪仗不远处下马,一路跑来,正是穆三郎穆齐手下将领:启禀皇上,九王爷的队伍已在二里外了。
齐衍笑道:朕盼弟心切,传令,特赐以车代步。随即便站起身来,朕与九弟多年未见,甚是想念,今日九弟归来,请各位随朕到城门外迎接。
百官自是领旨不提。
一干人道城外不久,远处就行来一队车马,中间一辆华盖马车,其余队伍蜿蜒一里有余;打头的是位身穿亮银铠甲的将军,盔帽上立着三根长长赤羽,好不夺眼,正是穆三郎穆齐。
齐衍眯眼看了看,对穆敬梓笑道:舅舅好福气,有个好侄儿呢。又淡淡赞了句立在穆敬梓后的穆衡:你把弟弟带得很好。
穆敬梓转了转眼珠,琢磨着皇上是不是在敲打他对孤儿寡母的大房毫不尽心,于是,看向穆衡的眼光便多了份探究。
眼看着仪仗渐近,随着官道上扬起的尘土越来越多,常福禄低声道:皇上,这尘土太大了,咱回玄武门内等吧。
齐衍摆了摆手:不碍的。
大约还有一里地,领队的穆齐用了个花哨的姿势下马,全队的骑兵也都下马步行。
仪仗最终缓缓停下,穆齐跪地高声道:九皇子回朝。
齐衍一边抬脚走向队伍中间的双驾马车,一边笑着高声道:九弟可在?
车帘被一只颤抖的手慢慢掀开,那双手苍白修长,在青绿绣面帘布的影衬下显得更加没有血色。随着车帘的卷起,车中人露出清癯的脸来,如同双手一般,他的脸色也得白得好似常年不见天日,唯有一双眼睛在泪光的映衬下还算漆黑,充满的重归故土的激动与满足。
九皇子下了车,顺势跪在地上道:臣弟给皇上请安,皇上万岁。
齐衍快走几步,亲自弯腰扶起:九弟快免礼。九皇子被送走时齐衍不过十岁,十年过去,早就忘了自己这个弟弟什么模样,不过这并不影响他表现自己手足情深,九弟与朕是手足,无须这些虚礼。说罢甚至亲手掸了掸九皇子外衣上的灰尘。
不知是感动于这份浩荡皇恩还是难以抑制回到家乡的感慨,九皇子看着高高的城楼,忍不住落下泪来。
齐衍的眼中也多了些追忆,半真半假道:九弟出使卫邪十余年,为国为民作的牺牲,朕都看在眼里。父皇临终前,虽然不曾对朕说,但朕心里知道,他一直都希望你能回来。
九皇子红着眼哽咽道:弟弟不孝.....父皇归天.....都不曾看上一眼。
齐衍虽然惊讶于九皇子与先帝感情颇深,但转念就释然了,毕竟当年九皇子没做质子前可是宫中的头一份独宠,寄人篱下的十几年,定是念着年幼时这一点温暖。
但随即想起先帝对自己无分毫辞色的态度,齐衍心中还是忍不住冷笑,若说了解,没人比他更能揣摩先帝心思,否则也不可能步步踩中要害的登上龙位。齐衍几乎可以肯定,若不是董贵妃一家倒台,毫无用处,送去做质子的,肯定是自己这最不受待见的儿子。
齐衍拍拍九皇子手臂,撒了句自己都不信的谎:九弟如此伤心,父皇在天上也会挂念的。
九皇子用袖子勉强拭干眼泪,低声道:弟弟失态了。
齐衍笑笑,也不管一干还跪着的臣工,边说边携着九皇子往御辇走去,九皇子则稍显恭敬的落在齐衍半步后的位置。而面对齐衍同辇的邀请也跪在地上坚决不肯答应,声称于理不合非要在皇上御辇后回宫,直到另一架步辇抬出来,九皇子才略显局促的登上那王爷仪制的华丽轿辇。
今天太晚了,给大家道歉。对不起
这周分类小封推,还请大家继续支持!!!谢谢~
最后,还是求票票~~~~~求评论~~~~~求收藏~~~~
恩齐衍随口应了一声,眼也不抬,又拿起一封折子,沏盏茶来。
常福禄瞄了眼沙漏,端过案上的麦冬蜂蜜饮子,低头道:皇上晚膳用得不多,不若奴才给您端碗柏子仁粥来,也能养心安神。
齐衍抬眼了看了手边的一摞折子,提起朱笔:薄荷菩提子吧,这一入夏,各地旱的旱,涝的涝,催着要银子。好像朕的银子都是大风刮来似的!
常福禄心中叹了口气,端着茶盏退了出去。
半晌,齐衍翻出礼部呈上的折子,刷刷添了两句。
圣德二年,六月二十四,九皇子进京,皇帝携百官于玄武门等候,尽显手足之情。
户部尚书刘修仪穿着厚厚的官服用胳膊肘碰身边同样汗流浃背的礼部尚书陆作谦:陆大人,天这样热,怎么连碗冷饮子都没有。
心中恨不得罚刘修仪十年俸禄,补充资金的礼部尚书陆作谦用帕子擦了擦汗,呵呵一笑:刘大人心不静啊,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心静自然凉。陆作谦看看刘修仪厚重的身子,笑得很是幸灾乐祸,老夫可是一点都不热。
刘修仪看了看四周仪仗布置,瘪了瘪嘴:陆大人作为礼部尚书,差事办得节俭是好,但也要顾及皇上体面。
陆作谦依然怒极反笑,冷笑道:仪制中的一针一线都要银子,老夫办得差事不够排场,难道户部给我们拨的银子就是体面的手笔?
刘修仪掸了掸自己的袖子,侧头低声道:国库空虚,我们也是没有办法,这迎接九皇子不过就是走个过场,何必铺张。节俭治国,不也是皇上的意思。
九皇子。陆作谦睨了刘修仪一眼,轻声道:你们也就拿软柿子捏。
看着汗流浃背的文武百官,齐衍在玉盖下也坐不住了,遥遥望着连丝儿土都没扬起官道,齐衍放下常福禄端上的冰饮子:怎么还没到?
常福禄抬头看看太阳:回皇上,瞧着时辰,应是快到了。
正说着,只见远处一人一骑打马而来,常福禄忙道:皇上,您看,前骑到了。
前骑片刻便到仪仗不远处下马,一路跑来,正是穆三郎穆齐手下将领:启禀皇上,九王爷的队伍已在二里外了。
齐衍笑道:朕盼弟心切,传令,特赐以车代步。随即便站起身来,朕与九弟多年未见,甚是想念,今日九弟归来,请各位随朕到城门外迎接。
百官自是领旨不提。
一干人道城外不久,远处就行来一队车马,中间一辆华盖马车,其余队伍蜿蜒一里有余;打头的是位身穿亮银铠甲的将军,盔帽上立着三根长长赤羽,好不夺眼,正是穆三郎穆齐。
齐衍眯眼看了看,对穆敬梓笑道:舅舅好福气,有个好侄儿呢。又淡淡赞了句立在穆敬梓后的穆衡:你把弟弟带得很好。
穆敬梓转了转眼珠,琢磨着皇上是不是在敲打他对孤儿寡母的大房毫不尽心,于是,看向穆衡的眼光便多了份探究。
眼看着仪仗渐近,随着官道上扬起的尘土越来越多,常福禄低声道:皇上,这尘土太大了,咱回玄武门内等吧。
齐衍摆了摆手:不碍的。
大约还有一里地,领队的穆齐用了个花哨的姿势下马,全队的骑兵也都下马步行。
仪仗最终缓缓停下,穆齐跪地高声道:九皇子回朝。
齐衍一边抬脚走向队伍中间的双驾马车,一边笑着高声道:九弟可在?
车帘被一只颤抖的手慢慢掀开,那双手苍白修长,在青绿绣面帘布的影衬下显得更加没有血色。随着车帘的卷起,车中人露出清癯的脸来,如同双手一般,他的脸色也得白得好似常年不见天日,唯有一双眼睛在泪光的映衬下还算漆黑,充满的重归故土的激动与满足。
九皇子下了车,顺势跪在地上道:臣弟给皇上请安,皇上万岁。
齐衍快走几步,亲自弯腰扶起:九弟快免礼。九皇子被送走时齐衍不过十岁,十年过去,早就忘了自己这个弟弟什么模样,不过这并不影响他表现自己手足情深,九弟与朕是手足,无须这些虚礼。说罢甚至亲手掸了掸九皇子外衣上的灰尘。
不知是感动于这份浩荡皇恩还是难以抑制回到家乡的感慨,九皇子看着高高的城楼,忍不住落下泪来。
齐衍的眼中也多了些追忆,半真半假道:九弟出使卫邪十余年,为国为民作的牺牲,朕都看在眼里。父皇临终前,虽然不曾对朕说,但朕心里知道,他一直都希望你能回来。
九皇子红着眼哽咽道:弟弟不孝.....父皇归天.....都不曾看上一眼。
齐衍虽然惊讶于九皇子与先帝感情颇深,但转念就释然了,毕竟当年九皇子没做质子前可是宫中的头一份独宠,寄人篱下的十几年,定是念着年幼时这一点温暖。
但随即想起先帝对自己无分毫辞色的态度,齐衍心中还是忍不住冷笑,若说了解,没人比他更能揣摩先帝心思,否则也不可能步步踩中要害的登上龙位。齐衍几乎可以肯定,若不是董贵妃一家倒台,毫无用处,送去做质子的,肯定是自己这最不受待见的儿子。
齐衍拍拍九皇子手臂,撒了句自己都不信的谎:九弟如此伤心,父皇在天上也会挂念的。
九皇子用袖子勉强拭干眼泪,低声道:弟弟失态了。
齐衍笑笑,也不管一干还跪着的臣工,边说边携着九皇子往御辇走去,九皇子则稍显恭敬的落在齐衍半步后的位置。而面对齐衍同辇的邀请也跪在地上坚决不肯答应,声称于理不合非要在皇上御辇后回宫,直到另一架步辇抬出来,九皇子才略显局促的登上那王爷仪制的华丽轿辇。
今天太晚了,给大家道歉。对不起
这周分类小封推,还请大家继续支持!!!谢谢~
最后,还是求票票~~~~~求评论~~~~~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