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暂借管道
苏秦的马车到了宫内,随着陆里的马车停在了一个小广场上,然后,三个人下了车,陆里前面带路,苏秦和宁钧随着他直奔一个偏殿而去。
到了偏殿的门外,陆里摆手示意苏秦和宁钧停下脚步,在一旁稍候,自己则走上前去,与一个当值的宦官耳语了几句。
那个宦官心领神会,向前一步带路,陆里向苏秦和宁钧招手,苏、宁二人就赶紧追随上去,一起来到了偏殿的门口。
那个宦官进到偏殿里,请示了燕侯,带着苏秦和宁钧走进了殿里。
苏秦见燕侯姬升二十来岁,人有些苍白虚弱,他正在一个几案后阅读着书简。
宦官示意苏秦和宁钧跪倒行礼,苏秦一边施礼,一边说道:小民苏秦拜见燕国君上,君上万寿无疆。
苏秦知晓按照周礼,燕侯还不能享受万寿无疆的祝辞,但是此时天下大乱,各路诸侯都哪里还把周礼放在眼里。
所以为了稳妥起见,他抬举燕侯,他还是把这套稍显过分的说辞用在了燕侯身上。
果然,燕侯抬起眼睛来,看着苏秦和宁钧,心里显然是十分受用。但他说话的习惯比较拖沓,懒洋洋地说道:你们免礼吧。寡人听说你俩追回了崇思砚,不知是真是假?
苏秦答道:此事千真万确,我们已经将砚台带来,呈给君上过目。说着,他把砚台递给了宦官,由宦官接过,转呈给了燕侯姬升。
燕侯姬升接过砚台,把玩欣赏了一回,面露喜色,说道:果真是寡人丢失的崇思砚,它怎么到了你们的手上?
苏秦说道:小民路过厓山,遇到山寨大王盗辛抢劫,于是将他们扫平,在盗辛的住处,无意发现了宝砚。到蓟都来,听说君上十分珍爱此砚,所以就给您呈送了进来。
燕侯听了,稍显惊讶神色,问道:你们是什么人,看来身手很是了得,那个盗辛官家捉拿几次,都给他逃掉,竟然让你们给荡平了,真是难得。
其实,燕侯姬升所说的并非实情,燕国官家去捉盗辛,都给盗辛打退了回来。
盗辛利用山寨易守难攻的地形,逍遥法外,公然与官家对抗,燕国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因此,燕侯才对苏秦和宁钧扫平盗辛之事感到吃惊。可是尽管吃惊,但从燕侯那个不温不火的性格中显现出来的,只是十分平淡的一丝诧异而已。
苏秦连忙向燕侯介绍了自己和宁钧的身份,燕侯听说过苏秦的名字,所以,他又淡淡地说了一句:你就是那个鬼谷子的弟子苏秦啊,你们好像是钻研什么合纵连横之术的吧。
苏秦一听燕侯主动提起合纵之术,感觉到这是一个好的机会,于是就微微清了一下嗓子,清晰地说道:
我确实随鬼谷先生钻研过纵横之策,近年来我又专门探究合纵之策。我认为,燕国是一个依山带水的大国,处于七个强国的犄角之地,进可攻退可守,大有可为,完全可以称霸天下。
如果君侯能与东方其他强国合纵抗秦,那强大的秦国也不在话下。……
苏秦正在说着自己的合纵之策,没想到到燕侯姬升却不是很感兴趣,他插话打断了苏秦的话语,说道:
你所说的合纵之策确实是个好东西,可是燕国毕竟偏远了一些,没有争霸的先天条件;即便是为了抗秦,但是那秦国与我们相距五千余里,还隔着魏、赵等国,我们也犯不着管闲事。
苏秦一听,立刻明白了燕侯的兴趣不在称霸和抗秦上,依照苏秦苦读所形成的揣摩思想,他还想再试探一下燕侯的志向和兴趣所在,然而,燕侯却又开口说起了赏赐的事情。
燕侯说道:寡人曾经出过布告,有人为寡人夺回崇思砚,寡人赏赐百金。你们尽管是他国之人,但是寡人也一样对待。
苏秦赶忙推辞道:君上千万不要挂念那布告所宣之言,我们确实是真心诚意地将崇思宝砚呈还给君上的,不想要那百金赏赐。
燕侯哦了一声,有些许感动,说道:也多亏了你们两个人,寡人才又拿回了崇思砚,你们俩不是本国人,更是殊为难得。既然你们不要百金赏赐,那寡人又该怎样感谢你们呢?
苏秦刚才向燕侯进言合纵策略,而燕侯不感兴趣,他只言崇思砚的事,苏秦仍不死心,他决定还是按照原来的计划行事,先在燕国稳定下来,再寻找机会。
因此,苏秦就诚恳地说道:我自从进入到燕国国境以来,一路听百姓都说君上是千古一见的明君,我等很是敬佩和感动。我们想要在这样的国家谋得一官半职,也好学点本领。
苏秦的话里明显带着夸大其辞的成分,这燕侯姬升哪里是个明君,他如果是个明君,那盗辛还能盘踞厓山,为非作歹吗?
可是,苏秦已经经历了太多的失败了,几乎前些年就是与失败如影随形、不离不弃的。为了避免再次的失败,苏秦只能往好了说,以图打动燕侯。
燕侯果然听后微微点头,他轻轻嗯了一声,说道:你们想留在燕国,寡人正求之不得,燕国也正在用人之际。
他沉吟片刻,给了苏秦和宁钧封赏:就凭你们两人就能剿灭盗辛一伙强盗,足见功夫出众,不如就留在宫中吧。寡人封苏秦为中宫大夫,封宁钧为御林都尉,你们就带领五百御前侍卫,负责宫室的警戒和防盗吧。
苏秦和宁钧叩首谢封,燕侯随手就写了一道封官诏令,命值守宦官交给国相,让他根据诏令安排苏秦和宁钧的官事和俸禄。
苏秦和宁钧告别了燕侯姬升,随着宦官到了偏殿外,宦官让他们明天到国相府那里报到,认领差事、衣服和俸禄等。
苏秦和宁钧回到了宫中的小广场上,见陆里还等在那里,苏秦将两人觐见燕侯的情形叙说了一遍,陆里也很为他俩高兴。
到了偏殿的门外,陆里摆手示意苏秦和宁钧停下脚步,在一旁稍候,自己则走上前去,与一个当值的宦官耳语了几句。
那个宦官心领神会,向前一步带路,陆里向苏秦和宁钧招手,苏、宁二人就赶紧追随上去,一起来到了偏殿的门口。
那个宦官进到偏殿里,请示了燕侯,带着苏秦和宁钧走进了殿里。
苏秦见燕侯姬升二十来岁,人有些苍白虚弱,他正在一个几案后阅读着书简。
宦官示意苏秦和宁钧跪倒行礼,苏秦一边施礼,一边说道:小民苏秦拜见燕国君上,君上万寿无疆。
苏秦知晓按照周礼,燕侯还不能享受万寿无疆的祝辞,但是此时天下大乱,各路诸侯都哪里还把周礼放在眼里。
所以为了稳妥起见,他抬举燕侯,他还是把这套稍显过分的说辞用在了燕侯身上。
果然,燕侯抬起眼睛来,看着苏秦和宁钧,心里显然是十分受用。但他说话的习惯比较拖沓,懒洋洋地说道:你们免礼吧。寡人听说你俩追回了崇思砚,不知是真是假?
苏秦答道:此事千真万确,我们已经将砚台带来,呈给君上过目。说着,他把砚台递给了宦官,由宦官接过,转呈给了燕侯姬升。
燕侯姬升接过砚台,把玩欣赏了一回,面露喜色,说道:果真是寡人丢失的崇思砚,它怎么到了你们的手上?
苏秦说道:小民路过厓山,遇到山寨大王盗辛抢劫,于是将他们扫平,在盗辛的住处,无意发现了宝砚。到蓟都来,听说君上十分珍爱此砚,所以就给您呈送了进来。
燕侯听了,稍显惊讶神色,问道:你们是什么人,看来身手很是了得,那个盗辛官家捉拿几次,都给他逃掉,竟然让你们给荡平了,真是难得。
其实,燕侯姬升所说的并非实情,燕国官家去捉盗辛,都给盗辛打退了回来。
盗辛利用山寨易守难攻的地形,逍遥法外,公然与官家对抗,燕国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因此,燕侯才对苏秦和宁钧扫平盗辛之事感到吃惊。可是尽管吃惊,但从燕侯那个不温不火的性格中显现出来的,只是十分平淡的一丝诧异而已。
苏秦连忙向燕侯介绍了自己和宁钧的身份,燕侯听说过苏秦的名字,所以,他又淡淡地说了一句:你就是那个鬼谷子的弟子苏秦啊,你们好像是钻研什么合纵连横之术的吧。
苏秦一听燕侯主动提起合纵之术,感觉到这是一个好的机会,于是就微微清了一下嗓子,清晰地说道:
我确实随鬼谷先生钻研过纵横之策,近年来我又专门探究合纵之策。我认为,燕国是一个依山带水的大国,处于七个强国的犄角之地,进可攻退可守,大有可为,完全可以称霸天下。
如果君侯能与东方其他强国合纵抗秦,那强大的秦国也不在话下。……
苏秦正在说着自己的合纵之策,没想到到燕侯姬升却不是很感兴趣,他插话打断了苏秦的话语,说道:
你所说的合纵之策确实是个好东西,可是燕国毕竟偏远了一些,没有争霸的先天条件;即便是为了抗秦,但是那秦国与我们相距五千余里,还隔着魏、赵等国,我们也犯不着管闲事。
苏秦一听,立刻明白了燕侯的兴趣不在称霸和抗秦上,依照苏秦苦读所形成的揣摩思想,他还想再试探一下燕侯的志向和兴趣所在,然而,燕侯却又开口说起了赏赐的事情。
燕侯说道:寡人曾经出过布告,有人为寡人夺回崇思砚,寡人赏赐百金。你们尽管是他国之人,但是寡人也一样对待。
苏秦赶忙推辞道:君上千万不要挂念那布告所宣之言,我们确实是真心诚意地将崇思宝砚呈还给君上的,不想要那百金赏赐。
燕侯哦了一声,有些许感动,说道:也多亏了你们两个人,寡人才又拿回了崇思砚,你们俩不是本国人,更是殊为难得。既然你们不要百金赏赐,那寡人又该怎样感谢你们呢?
苏秦刚才向燕侯进言合纵策略,而燕侯不感兴趣,他只言崇思砚的事,苏秦仍不死心,他决定还是按照原来的计划行事,先在燕国稳定下来,再寻找机会。
因此,苏秦就诚恳地说道:我自从进入到燕国国境以来,一路听百姓都说君上是千古一见的明君,我等很是敬佩和感动。我们想要在这样的国家谋得一官半职,也好学点本领。
苏秦的话里明显带着夸大其辞的成分,这燕侯姬升哪里是个明君,他如果是个明君,那盗辛还能盘踞厓山,为非作歹吗?
可是,苏秦已经经历了太多的失败了,几乎前些年就是与失败如影随形、不离不弃的。为了避免再次的失败,苏秦只能往好了说,以图打动燕侯。
燕侯果然听后微微点头,他轻轻嗯了一声,说道:你们想留在燕国,寡人正求之不得,燕国也正在用人之际。
他沉吟片刻,给了苏秦和宁钧封赏:就凭你们两人就能剿灭盗辛一伙强盗,足见功夫出众,不如就留在宫中吧。寡人封苏秦为中宫大夫,封宁钧为御林都尉,你们就带领五百御前侍卫,负责宫室的警戒和防盗吧。
苏秦和宁钧叩首谢封,燕侯随手就写了一道封官诏令,命值守宦官交给国相,让他根据诏令安排苏秦和宁钧的官事和俸禄。
苏秦和宁钧告别了燕侯姬升,随着宦官到了偏殿外,宦官让他们明天到国相府那里报到,认领差事、衣服和俸禄等。
苏秦和宁钧回到了宫中的小广场上,见陆里还等在那里,苏秦将两人觐见燕侯的情形叙说了一遍,陆里也很为他俩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