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小娥的尝试
姐姐,你让依水去拿这些做什么?小锦问。
这些菊形通草花并不是不能用,若是改良一下也会是精品。你瞧这些褐色的小点,是通草茎干上本来所带,并不能完全避开,若是因为有这个就不要了,那很浪费原材料,所以我想若是能掩饰了这些褐色小点,这朵花就有用了。小娥边说边朝屋里走去,小锦,走,我们进屋看看有多少被弃了的通草花。
小锦紧跟着进了屋,就见依水正捧着一个针线盒要出来。
依水,你带我们去看看剩下的那些通草花好吗?小娥问道。
好。依水带着她们进了爹娘的房间,然后搬出了一只小箱子,里面都是被挑出来的残次品。
小娥搬着箱子放到房内的小圆桌上,然后坐下挑挑拣拣,拣出了三朵差不多大的,将破损的花瓣用剪子剪去,再将另一朵并排用针线串好,再取了一朵剪去大小不一的花瓣又串了上去,三朵并排的小菊花串好后,彼此互相遮掩,将修剪过的部分给遮住了,不仅看不出瑕疵,反而显得别样娇俏。
你好厉害。依水忍不住赞叹。
小娥面对依水的赞扬,只是笑笑,轻声问道:你娘平日是用什么上色的?
我娘只是做好了交给余记。依水道。
小娥这才明白为何依水、沈家娘子都没戴这花,原来她们只做到扎成花形,而没有上色这一道工序。所以她们才不戴,要说平日里谁也不会戴朵白花在头上呀。
依水,你可知道这花一朵卖给余记多少文钱?小锦更为关心这花的价钱,柳芽儿不是说了吗,这很赚钱。
我记得是一文钱五朵。依水托着腮帮子,转了转眼珠子,不太确定的回道。
五朵才一文钱?一文钱是多少呢?小锦对着古代货币的价值一窍不通,一文钱到底是多少她都弄不清楚,于是,她又问道:这世面上白米多少钱一斤?
斤是什么?依水又不懂了。
呃……小锦不知道古代的度量单位,一时语塞,幸好小娥知道她的意思,替依水回答道:一斗米要一百文钱。
一百文钱能换多少银子?小锦追问。
一千文钱能兑一两银子,一两银子能买一石米。
姐,一石是多少呢?小锦还是不懂。
小娥想了想,说道:大概就是霞……娘家中那个灶前那个坛子一坛子。
小锦发挥想象想了想,估摸着那大概是五十公斤左右的米。如此一百文钱才能买十斤左右的米,那一文钱基本只能买一两米了。
那要卖多少这花才够买盐呀?小锦再问。
这回不等小娥回答,依水抢先答道:这个我知道,有一次娘带我去集市,我们到官家里买盐块,一块盐卖三文钱。
一块盐是多重呀。小锦问。
依水不懂,便去灶间端了盐罐子出来。瞧,就是这样大的一块盐。依水取了一块出来给小锦瞧了。
小锦一看是她三分之一巴掌大的盐块儿,看来若是论斤卖,那至少也得十几文一斤吧。
那也就是说得做个五六十朵这花,才能勉强买上一斤的盐或一斤白米。而这花到底是怎么做的,用什么材料做的,到底要费多少时间才能完成一朵她都还不知道,心中第一次对钱有了认知,原来钱真得是这样来之不易呀。
就在这时,依土回来了。
水儿,人呢?依土回家推开妹妹房间的门,未见到妹妹,以为妹妹偷偷跑出去玩了,吓得大声叫道。
哥,你嚷什么呀,我在这儿呢。依水从爹娘的房中探出脑袋,回声道。
你跑爹娘屋里头做什么?依土拍了拍身上的土,问道。
你快进来,小娥姐、小锦在呢。依水一把拉过哥哥,将他拽进了屋。
你们怎么来了?依土见着小娥、小锦有些意外。
我们来找依水耍耍。小娥担心小锦出口又挑起了事,赶紧抢先回了。
哦,这些是我娘做的通草花,你们怎么把它搬出来了。依土看着桌上的通草花,奇怪问道。
小娥姐也会做呢?瞧,这个就是她做的。依水开心地拿起那三朵串在一起的花儿,递给哥哥瞧。
依土看了一眼,说道:这个是用娘不要的花儿做的?
恩,是呀,我觉得这些花还是很好的,就这样不要太浪费了。小娥解释道。
依土这才从妹妹手中取过那三朵花看了,说道:这样确实看不出瑕疵了。
小娥微微一笑,心想着依土果然是念过书的,还知道瑕疵。
对了,依土,你家中有新鲜的大青根吗?小娥问道。
新鲜的大青根要下个月才能采,你要那做什么?依土自认字起就跟着父亲学草药,所以他对这些花花草草的知道不少。
我想用那个给花上色。小娥道。
上色,你懂上色?依土大惊。
只知道一点,我想试试。要是上了色,就能掩饰住这花上的褐色小点了。小娥指了指花瓣的褐色小点儿。
嗯。你说得没错。我听娘和爹说过,其实这褐色的小点可以用颜色掩饰,余记就是这么做的。不过若是这点太多,就不好遮盖了。依土说道。
余记那是不是染得都是红色?小娥问。
恩,是的。
他应该用得是茜草吧。
对,他们专门用茜草汁给染得色。
那你们为什么不用茜草先染了再送去。
你以为茜草到处都有吗?依土扁扁嘴,似乎是不满意小娥说得如此轻巧。
那大青根总有吧。你可以去采点吗?小娥问道。
大青根有,可是还没长熟,现在采来做什么?依土不解。
我不是用来治病当药,只是用来染色,所以不用长熟。你只要连根挖几株来就行。小娥道。
你说那可以染色?依土不信。
你去采来不就知道了?小娥道。
依土半信半疑,跑去采了几株未长成的大青根回来。
小娥将它们洗净,拿了沈家捣药的工具将大青根都给捣碎了,然后放进水里,过了好一会儿,依土、依水、小锦等人也只看到水中那淡淡的绿色,它们不知道小娥准备将这大青根给怎么着,是要用这绿汁染绿吗?若是绿色的通草花,恐怕余记是不会收的吧。
这些菊形通草花并不是不能用,若是改良一下也会是精品。你瞧这些褐色的小点,是通草茎干上本来所带,并不能完全避开,若是因为有这个就不要了,那很浪费原材料,所以我想若是能掩饰了这些褐色小点,这朵花就有用了。小娥边说边朝屋里走去,小锦,走,我们进屋看看有多少被弃了的通草花。
小锦紧跟着进了屋,就见依水正捧着一个针线盒要出来。
依水,你带我们去看看剩下的那些通草花好吗?小娥问道。
好。依水带着她们进了爹娘的房间,然后搬出了一只小箱子,里面都是被挑出来的残次品。
小娥搬着箱子放到房内的小圆桌上,然后坐下挑挑拣拣,拣出了三朵差不多大的,将破损的花瓣用剪子剪去,再将另一朵并排用针线串好,再取了一朵剪去大小不一的花瓣又串了上去,三朵并排的小菊花串好后,彼此互相遮掩,将修剪过的部分给遮住了,不仅看不出瑕疵,反而显得别样娇俏。
你好厉害。依水忍不住赞叹。
小娥面对依水的赞扬,只是笑笑,轻声问道:你娘平日是用什么上色的?
我娘只是做好了交给余记。依水道。
小娥这才明白为何依水、沈家娘子都没戴这花,原来她们只做到扎成花形,而没有上色这一道工序。所以她们才不戴,要说平日里谁也不会戴朵白花在头上呀。
依水,你可知道这花一朵卖给余记多少文钱?小锦更为关心这花的价钱,柳芽儿不是说了吗,这很赚钱。
我记得是一文钱五朵。依水托着腮帮子,转了转眼珠子,不太确定的回道。
五朵才一文钱?一文钱是多少呢?小锦对着古代货币的价值一窍不通,一文钱到底是多少她都弄不清楚,于是,她又问道:这世面上白米多少钱一斤?
斤是什么?依水又不懂了。
呃……小锦不知道古代的度量单位,一时语塞,幸好小娥知道她的意思,替依水回答道:一斗米要一百文钱。
一百文钱能换多少银子?小锦追问。
一千文钱能兑一两银子,一两银子能买一石米。
姐,一石是多少呢?小锦还是不懂。
小娥想了想,说道:大概就是霞……娘家中那个灶前那个坛子一坛子。
小锦发挥想象想了想,估摸着那大概是五十公斤左右的米。如此一百文钱才能买十斤左右的米,那一文钱基本只能买一两米了。
那要卖多少这花才够买盐呀?小锦再问。
这回不等小娥回答,依水抢先答道:这个我知道,有一次娘带我去集市,我们到官家里买盐块,一块盐卖三文钱。
一块盐是多重呀。小锦问。
依水不懂,便去灶间端了盐罐子出来。瞧,就是这样大的一块盐。依水取了一块出来给小锦瞧了。
小锦一看是她三分之一巴掌大的盐块儿,看来若是论斤卖,那至少也得十几文一斤吧。
那也就是说得做个五六十朵这花,才能勉强买上一斤的盐或一斤白米。而这花到底是怎么做的,用什么材料做的,到底要费多少时间才能完成一朵她都还不知道,心中第一次对钱有了认知,原来钱真得是这样来之不易呀。
就在这时,依土回来了。
水儿,人呢?依土回家推开妹妹房间的门,未见到妹妹,以为妹妹偷偷跑出去玩了,吓得大声叫道。
哥,你嚷什么呀,我在这儿呢。依水从爹娘的房中探出脑袋,回声道。
你跑爹娘屋里头做什么?依土拍了拍身上的土,问道。
你快进来,小娥姐、小锦在呢。依水一把拉过哥哥,将他拽进了屋。
你们怎么来了?依土见着小娥、小锦有些意外。
我们来找依水耍耍。小娥担心小锦出口又挑起了事,赶紧抢先回了。
哦,这些是我娘做的通草花,你们怎么把它搬出来了。依土看着桌上的通草花,奇怪问道。
小娥姐也会做呢?瞧,这个就是她做的。依水开心地拿起那三朵串在一起的花儿,递给哥哥瞧。
依土看了一眼,说道:这个是用娘不要的花儿做的?
恩,是呀,我觉得这些花还是很好的,就这样不要太浪费了。小娥解释道。
依土这才从妹妹手中取过那三朵花看了,说道:这样确实看不出瑕疵了。
小娥微微一笑,心想着依土果然是念过书的,还知道瑕疵。
对了,依土,你家中有新鲜的大青根吗?小娥问道。
新鲜的大青根要下个月才能采,你要那做什么?依土自认字起就跟着父亲学草药,所以他对这些花花草草的知道不少。
我想用那个给花上色。小娥道。
上色,你懂上色?依土大惊。
只知道一点,我想试试。要是上了色,就能掩饰住这花上的褐色小点了。小娥指了指花瓣的褐色小点儿。
嗯。你说得没错。我听娘和爹说过,其实这褐色的小点可以用颜色掩饰,余记就是这么做的。不过若是这点太多,就不好遮盖了。依土说道。
余记那是不是染得都是红色?小娥问。
恩,是的。
他应该用得是茜草吧。
对,他们专门用茜草汁给染得色。
那你们为什么不用茜草先染了再送去。
你以为茜草到处都有吗?依土扁扁嘴,似乎是不满意小娥说得如此轻巧。
那大青根总有吧。你可以去采点吗?小娥问道。
大青根有,可是还没长熟,现在采来做什么?依土不解。
我不是用来治病当药,只是用来染色,所以不用长熟。你只要连根挖几株来就行。小娥道。
你说那可以染色?依土不信。
你去采来不就知道了?小娥道。
依土半信半疑,跑去采了几株未长成的大青根回来。
小娥将它们洗净,拿了沈家捣药的工具将大青根都给捣碎了,然后放进水里,过了好一会儿,依土、依水、小锦等人也只看到水中那淡淡的绿色,它们不知道小娥准备将这大青根给怎么着,是要用这绿汁染绿吗?若是绿色的通草花,恐怕余记是不会收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