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省城置产
临近腊月,年味儿也渐渐的散发了出来,天气也越发的变得严寒,前两天才刚下了一场大雪,地面上覆盖的白色,人一脚踩下去,足足淹没了脚踝。
外头刺骨的寒风,呼呼的刮着,天上依然在飘飘洒洒着一片一片的小雪花。
林小桥实在耐不住那外头的寒冷,还是老老实实的窝在家里头,成天守着火盆过日子。
李氏眼瞅着自个儿小闺女,那副纯属‘冬眠’的样子,真乃有些看不下去了。
“闺女,你也别成天窝在这里不动弹啊,好歹出去走上两圈也好啊!”这样的话语,李氏几乎每天都会重复的叨上一遍。
不过,却是对于林小桥来说,完全是没有杀伤力的,面对自个儿亲娘李氏的念叨,她自有一套说辞应付,只见她缩着个脖子,一副恨不得把自个儿缩成一团的样子,说道:“娘是不是想让我去当你院里的景致啊,还省了你们去堆雪人的功夫了。”
李氏笑言:“哪有你说的那么夸张了,外头雪也不大,你出去走走转转哪里不行了啊,要不到厨房去捣鼓捣鼓!你瞅瞅你自个儿这样儿,每天除了从床上挪到饭桌上,其余的时间都是窝在这火盆边上不动弹,这哪儿成啊,好歹去伸展伸展筋骨啊!”
李氏这番颇有些语重心长的话语,林小桥听完之后,依然是不为所动,她一点儿也不觉得自个儿这样成天窝着,有什么问题,反倒觉得甚为享受也。
这样的天儿,还出去走动,那不是自个儿找罪受嘛,于是林小桥坚定自个儿的信念,无论接下来李氏如何费尽口水劝说,她只是胡乱的点头应是,但小小的身子却依然稳坐不动。
李氏无奈,只能干眼瞪着,看着自个儿小闺女正是花骨朵样的年纪,却成天像个老太婆一样缩着,也是没有法子。
心里只能感叹一句:唉,这丫头也就只有学文那孩子,能够治得住她了,自个儿这个当娘的,是一点儿也没辙了。
俗话常说,这人啊,是经不住念叨的,果不其然,李氏心里感叹了没两天的时间,就接到了陈学文写来的家书。
一封是给郑寡妇的,信上只是平常的问候,还有对亲人的关心,除此之外便是交代了一下,他今年回来过年的日期,书院一般都是十六七的样子放假,不过他们这些学子在回家之前,还要三五成群的聚上一聚,再有就是要宴请一下自己的恩师,去先生家里提前拜个早年什么的。
如此行程安排下来,那么陈学文启程动身回来的日子,再早也是早不过二十的。
而另一封信便是写给林小桥的,这封信相较下来,不论是语气还是言辞,就显得随和或者随意多了。
这也只能说是,陈学文是完全受了林小桥的影响,两人互通的书信一般都是互诉一些家常,说说自个儿身边平日里发生的一些小趣事。
虽说平平常常,不过却给人感觉十分的亲切,林小桥一口气念完了来信,却是陷入了沉思当中。
这回陈学文给她的来信里头,提到说他们书院外头的那条‘学子街’,先正有一个铺面在盘让,因为知道林小桥有过心思,想把生意做到省城这边来,所以陈学文就留意了一下,问问小丫头有没有那个意向。
林小桥自然是颇为意动的,书院的外面,能够有固定的消费群体,地理优势一眼就能瞧得出来。
而且她仔细琢磨琢磨,再想想陈学文信里头与她提到的事儿,心里头原本七分的意向,这就升华到了十分了。
信中有言,现在大郎二郎已经考中秀才,为了二人的前途大计着想,实乃应该到省城这边,寻求更好的书院求学。
林小桥也是早有这样打算的,她不可能允许自个儿两个哥哥,就止步于这小小的秀才上面的,大郎二郎两兄弟也绝对不是,这样容易自我满足之人。
要想奔着更好的前途走,就不能蜗居在这小小的安平镇,毕竟这儿的学堂和先生,在学识和眼界上也是有限的。
就拿他们现在的先生来说,就非常有自知之明,打从学堂的几个学子考上秀才之后,先生就已经明说‘不想误人子弟’,不让他们在去学堂念书了。
要不是大郎二郎两个死皮赖脸的去求了先生,估摸着现在也就只能自个儿默默的在家啃书了。
因此,送大郎二郎两兄弟去省城求学,这就变成了一条必然和必须的路。
再加上这回陈学文写来的书信,林小桥的小脑袋瓜了,就已经迅速的生出了一个想法,自家人一块儿迁到省城去发展,这样既能照顾得到大郎二郎两兄弟,又能让自个儿一家人走出去瞧瞧看看。
免得一辈子都窝在这小小的一方天地里,林小桥总觉得自个儿爹娘,身上老是脱离不了那股子乡气,尤其是林二牛,整天除了在地里头摸索,就找不到事儿可以做了,甚至是离了田地,就会心里发慌。
或许等到到了省城待上一段时日之后,他们的眼界和心胸都能够放的更宽了咧。
如此反复思索了一下,林小桥便在一家人吃晚饭的时候,把这件事儿说了一下,跟他们着实费了些口水,分析了一通。
最先表示同意的就是,大郎二郎两兄弟,林小桥也是坚定的表明了自个儿的立场,郑寡妇默了片刻之后,也点头同意了。
她是一直都知道小丫头的心思的,所以从来都不觉得林小桥是个,安安分分能够在安平镇呆得住的人。
再加上这回自己儿子有意无意的撺掇,就更是不可能坐得住了,郑寡妇表示支持,可不仅仅是为了了却小丫儿的心愿,还是为了满足自己儿子的心思。
方才小丫头稍稍一提,说是学文哥哥来信提的,她就知道自己儿子是在打的什么心思了。
无非就是一个人在省城,待的寂寞无聊了,想把这一大家子都折腾过去陪他了,尤其是想把这小丫头,给弄到他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去。
郑寡妇一路看着自己儿子,从对什么都不上心,到现在三五不时的就来封信件,还看不出来他现在心里装着的是什么了吗?
今儿个看了小丫头拿出来的信件,瞧瞧那上面的言辞,哪里会像是自己那个沉默寡言,性情淡然的儿子,写出来的啊!
郑寡妇柔和的看了林小桥一眼,这个愈发灵秀的小姑娘,已经在慢慢的在自己儿子心里,占据了不可磨灭的位子了。
即使她知道儿子或许,现在还不太清楚自己的情感,但是她这个做娘的却是已经,在一旁瞧得清清楚楚了。
郑寡妇不由得由衷的觉得高兴,看来这个儿媳妇是没有选择错误的,所以她便干脆表示支持,帮帮这两个小人。
而林小溪则是带着那么些许的向往,正处于犹豫不决的状态,但是在自个儿小妹,不断的引诱之下,没过一会儿也是投了同意票的。
至于李氏和林二牛夫妇,却显得有些不大愿意,毕竟这块土地是他们待习惯了的,若是换个地方,而且是去省城那片比较繁华的地界,他俩总觉得心里有些莫名的恐慌。
为了达到自个儿的目的,林小桥只得个个击破,在李氏的耳朵,就总是念叨着两个哥哥,以后去了省城念书没人照顾的话语。
李氏虽然性子有些软弱,也忒容易知足,不过她却是一个十分合格的母亲,因此在自个儿闺女念叨了没几句,就改变了想法,表示了支持。
而对付林二牛那就更加的简单了,林小桥只告诉他,到了省城那边,第一件事情就是买下几十亩的良田,让他有地儿可以去忙活就成了。
拿到全部的支持票以后,林小桥便说出了自个儿的打算:“既然两个哥哥过了年,就要去省城求学了,那咱们也干脆就跟两个哥哥,一块儿迁过去吧。”
“这咋可能啊,咱们这一大家子一起过去,到了那边连个落脚的地儿都没有。咱这回迁过去,总不可能不带些东西吧,行李啥的总是要搬一些的。”李氏听了小闺女的话后,便首先回道。
林小桥看着李氏有些激动的语气,笑了笑,说道:“我打算在年前在去一趟省城的,把那铺子的事儿先给落实一下,毕竟那地段的铺子可是不怕转不出去的,还是得赶紧下手为强。另外,顺便买套小院子,就算是买不了,那也得先租下一套,这样咱就不用担心没地儿落脚了啊!”
“啥?这么快?”李氏到现在还有些云里雾里的,虽然口上已经答应了这事儿,但她心底深处还是有些抵抗情绪的,因此一听到小闺女,已经把事儿都安排好了,还弄得这样急急呼呼的,她就觉得有些接受不了。
李氏的这番心思,林小桥也是一眼就瞧出来了,她这样急切的要赶在年前,去省城把事儿都办好了,除了不想错过那个铺子之外,还不就是防着李氏摇摆不定的,又犹豫起来嘛。
因此,接下来林小桥也没再多劝李氏,而是跟林二牛商议起了,他们出发去省城的日子。
现在已经是腊月了,林小桥想了想,干脆就把出发的日子,定在了十四五日这两天,这样正好可以去办完事情之后,跟陈学文同路一起回来。
腊月十四,林小桥便带着林二牛和满子,三人轻装上阵,出发去了省城。
一路上走的都是管道,不过这雪天行走,还是将行程拖延了一天,他们花了四天的时间,才走到了省城。
依然是寻的上回住的客栈,安顿好车马之后,林二牛便领着林小桥和满子,去书院找了陈学文。
陈学文似是知道了他们要来的样子,见到林二牛父女一点儿都没显得惊讶,寥寥几句话彼此寒暄了一下。
接下来,陈学文便领着三人先去饭馆,吃了顿热腾腾的饭菜。
用过饭菜,又喝了一碗热气腾腾的排骨汤,林小桥这才觉得自个儿浑身都舒坦了起来。
结了饭钱,紧接着陈学文便领着他们,去了那家铺子瞧瞧。
“我都已经打听清楚了,那家铺子的老板想在年底之前,把铺子转让出去,然后带着老婆孩子回老家去,说是年岁大了,不想再做生意了,半生漂泊在外,到了老年只想回乡……”陈学文一路简单的交代了下,那家铺子的情况。
林小桥听得满意,便加快步子进了那家铺子,该了解的信息,陈学文都已经花了心思,替他们了解了。
她相信陈学文的眼光,既然他都觉得不错了,林小桥看了一圈下来,也觉得很好。
所以,以林二牛为代表,几人便迅速的与那老板,谈妥了铺子盘让的各项事宜,用五百两银子,盘下了这个铺面。
虽然价钱相较于安平镇的那家铺面高了许多,但是林小桥并不是那等没有眼界的,她清楚的晓得这是在省城的地界,而且铺子还在书院的外面,所以价格高些也是正常的。
拿到了地契和房契,原先铺子的老板第二天,便带着一家老老小小,收拾好行李启辰离开了,看得出来他们是真的,心急回乡过年的。
虽然人家已经急着腾出了地方,不过林小桥并没有急着搬进铺子的后院去住,毕竟那里还是残留着原主人的气息的,所以林小桥不想那么早的住进去。
总要好好的收拾一下,再把家具床铺啥的换了,再搬进去住,她才不会觉得别扭。
买下了铺子,接下来便是要寻找合适的小院了,现在陈学文已经停了课,书院大部分的学子,也都已经踏上了回乡之旅,所以他便成日陪着林小桥几个,到处转悠寻找合适的房子。
沿着书院的附近转了一圈,他们几个打听询问,跟着牙侩看了不下十来套院子了。
最后,林小桥速战速决,几相比较之下,在离着书院比较近的地界,选择了一套不大不小的两进小院。
瞧着面积啥的,是肯定够他们一家人住的了,虽说价钱贵的有些离谱,但是林小桥仔细思量了一番,这书院周围的房子,贵些是肯定的了。
按着她前世的经验,只要学校旁边的房价,总是比别的地界贵的,甚至比市中心的还要贵些,不过还是会有许多人抢着去买。
这还不是因为,那边地界的房子,升值的空间更大嘛,因此在林小桥从陈学文的口中,再三的确认了他们目前这个书院,不会轻而易举的倒下去的事实之后,她便果断的掏了银票,一千两银子,买下了那个附近的院子。
以后即使是他们一家子不住这里了,也不愁这院子会空在那里,至少是可以租赁出去的。
林小桥想着她爹当时掏银子时的,那副心疼的样子,便忍不住想笑出声来,估摸着回去被李氏知道,她花了一千两银子买了座小院,那神情肯定是跟她老爹差不多的。
说不准,还得再给她安个‘败家’的名头,林小桥想象着自个儿亲娘李氏,到时跳脚的样子,就觉得有些头疼。
买下了院子之后,林小桥当即便雇了两个婆子,把院里院外的简单收拾了一通,还跑了家具铺子,买了几套家具,这最重要的就是把每个屋里的床,给换了。
除此之外,她还寻了一个名声不错的绣铺,在那边定制了几床被子铺盖,等到正月二十左右取货。
原本老板在这年关底下,是不打算在接单子的,但是林小桥额外多给了十两银子,才把这事儿给搞定了下来。
腊月二十二,启程回家,沿路都在下着大雪,所以路程便显得更加难行了一些,直到二十七日,林小桥一行人才到了家里。
去的时候,怀里揣着两千两的银票,现在却只剩下不到四百两了,那一千六百两的银子,便换来了几张薄薄的纸片。
林二牛一到家里,便跟李氏一一的交代了,他们这回花出去的银子,当李氏听说他们用了一千两的银子,买下了一座小院时,果然就跟林小桥想象的一样,那脸色真的不大好看。
虽然口上没有骂她‘败家’,不过那瞧着她的眼神,却分明写着‘不懂事’,‘败家子’,而且责怪的话语,那是真的没少说。
不仅如此,李氏是个疼孩子的,对于林小桥这个闺女,没有舍得多骂两句,但是对林二牛,可就没有那么客气,直怪他这个大人,没有管好孩子。
林二牛被数落了一大通,还有冤无处申,心里头不停的叫嚣着:咱这个家,啥时候轮到我做主了啊!
不过,这话他也只会在心里头嘀咕两句,面对自个儿婆娘中气十足的数落,他唯一能做的,也就是用着极其哀怨的眼神,瞅着罪魁祸首——自个儿的小闺女,林小桥。
林小桥接到自个儿老爹的眼神,却是一点儿内疚的心理也没有,依旧是一副笑的没心没肺的样子,不过瞅着她爹那无奈又可怜的小样儿,最终还是递了个眼神过去。
那狡黠得小眼神,似乎在说:老爹,不过就是数落两句嘛,你就替你闺女先受着吧,以后等你媳妇看到那套院子的价值,你这数落也就不算白挨了。
外头刺骨的寒风,呼呼的刮着,天上依然在飘飘洒洒着一片一片的小雪花。
林小桥实在耐不住那外头的寒冷,还是老老实实的窝在家里头,成天守着火盆过日子。
李氏眼瞅着自个儿小闺女,那副纯属‘冬眠’的样子,真乃有些看不下去了。
“闺女,你也别成天窝在这里不动弹啊,好歹出去走上两圈也好啊!”这样的话语,李氏几乎每天都会重复的叨上一遍。
不过,却是对于林小桥来说,完全是没有杀伤力的,面对自个儿亲娘李氏的念叨,她自有一套说辞应付,只见她缩着个脖子,一副恨不得把自个儿缩成一团的样子,说道:“娘是不是想让我去当你院里的景致啊,还省了你们去堆雪人的功夫了。”
李氏笑言:“哪有你说的那么夸张了,外头雪也不大,你出去走走转转哪里不行了啊,要不到厨房去捣鼓捣鼓!你瞅瞅你自个儿这样儿,每天除了从床上挪到饭桌上,其余的时间都是窝在这火盆边上不动弹,这哪儿成啊,好歹去伸展伸展筋骨啊!”
李氏这番颇有些语重心长的话语,林小桥听完之后,依然是不为所动,她一点儿也不觉得自个儿这样成天窝着,有什么问题,反倒觉得甚为享受也。
这样的天儿,还出去走动,那不是自个儿找罪受嘛,于是林小桥坚定自个儿的信念,无论接下来李氏如何费尽口水劝说,她只是胡乱的点头应是,但小小的身子却依然稳坐不动。
李氏无奈,只能干眼瞪着,看着自个儿小闺女正是花骨朵样的年纪,却成天像个老太婆一样缩着,也是没有法子。
心里只能感叹一句:唉,这丫头也就只有学文那孩子,能够治得住她了,自个儿这个当娘的,是一点儿也没辙了。
俗话常说,这人啊,是经不住念叨的,果不其然,李氏心里感叹了没两天的时间,就接到了陈学文写来的家书。
一封是给郑寡妇的,信上只是平常的问候,还有对亲人的关心,除此之外便是交代了一下,他今年回来过年的日期,书院一般都是十六七的样子放假,不过他们这些学子在回家之前,还要三五成群的聚上一聚,再有就是要宴请一下自己的恩师,去先生家里提前拜个早年什么的。
如此行程安排下来,那么陈学文启程动身回来的日子,再早也是早不过二十的。
而另一封信便是写给林小桥的,这封信相较下来,不论是语气还是言辞,就显得随和或者随意多了。
这也只能说是,陈学文是完全受了林小桥的影响,两人互通的书信一般都是互诉一些家常,说说自个儿身边平日里发生的一些小趣事。
虽说平平常常,不过却给人感觉十分的亲切,林小桥一口气念完了来信,却是陷入了沉思当中。
这回陈学文给她的来信里头,提到说他们书院外头的那条‘学子街’,先正有一个铺面在盘让,因为知道林小桥有过心思,想把生意做到省城这边来,所以陈学文就留意了一下,问问小丫头有没有那个意向。
林小桥自然是颇为意动的,书院的外面,能够有固定的消费群体,地理优势一眼就能瞧得出来。
而且她仔细琢磨琢磨,再想想陈学文信里头与她提到的事儿,心里头原本七分的意向,这就升华到了十分了。
信中有言,现在大郎二郎已经考中秀才,为了二人的前途大计着想,实乃应该到省城这边,寻求更好的书院求学。
林小桥也是早有这样打算的,她不可能允许自个儿两个哥哥,就止步于这小小的秀才上面的,大郎二郎两兄弟也绝对不是,这样容易自我满足之人。
要想奔着更好的前途走,就不能蜗居在这小小的安平镇,毕竟这儿的学堂和先生,在学识和眼界上也是有限的。
就拿他们现在的先生来说,就非常有自知之明,打从学堂的几个学子考上秀才之后,先生就已经明说‘不想误人子弟’,不让他们在去学堂念书了。
要不是大郎二郎两个死皮赖脸的去求了先生,估摸着现在也就只能自个儿默默的在家啃书了。
因此,送大郎二郎两兄弟去省城求学,这就变成了一条必然和必须的路。
再加上这回陈学文写来的书信,林小桥的小脑袋瓜了,就已经迅速的生出了一个想法,自家人一块儿迁到省城去发展,这样既能照顾得到大郎二郎两兄弟,又能让自个儿一家人走出去瞧瞧看看。
免得一辈子都窝在这小小的一方天地里,林小桥总觉得自个儿爹娘,身上老是脱离不了那股子乡气,尤其是林二牛,整天除了在地里头摸索,就找不到事儿可以做了,甚至是离了田地,就会心里发慌。
或许等到到了省城待上一段时日之后,他们的眼界和心胸都能够放的更宽了咧。
如此反复思索了一下,林小桥便在一家人吃晚饭的时候,把这件事儿说了一下,跟他们着实费了些口水,分析了一通。
最先表示同意的就是,大郎二郎两兄弟,林小桥也是坚定的表明了自个儿的立场,郑寡妇默了片刻之后,也点头同意了。
她是一直都知道小丫头的心思的,所以从来都不觉得林小桥是个,安安分分能够在安平镇呆得住的人。
再加上这回自己儿子有意无意的撺掇,就更是不可能坐得住了,郑寡妇表示支持,可不仅仅是为了了却小丫儿的心愿,还是为了满足自己儿子的心思。
方才小丫头稍稍一提,说是学文哥哥来信提的,她就知道自己儿子是在打的什么心思了。
无非就是一个人在省城,待的寂寞无聊了,想把这一大家子都折腾过去陪他了,尤其是想把这小丫头,给弄到他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去。
郑寡妇一路看着自己儿子,从对什么都不上心,到现在三五不时的就来封信件,还看不出来他现在心里装着的是什么了吗?
今儿个看了小丫头拿出来的信件,瞧瞧那上面的言辞,哪里会像是自己那个沉默寡言,性情淡然的儿子,写出来的啊!
郑寡妇柔和的看了林小桥一眼,这个愈发灵秀的小姑娘,已经在慢慢的在自己儿子心里,占据了不可磨灭的位子了。
即使她知道儿子或许,现在还不太清楚自己的情感,但是她这个做娘的却是已经,在一旁瞧得清清楚楚了。
郑寡妇不由得由衷的觉得高兴,看来这个儿媳妇是没有选择错误的,所以她便干脆表示支持,帮帮这两个小人。
而林小溪则是带着那么些许的向往,正处于犹豫不决的状态,但是在自个儿小妹,不断的引诱之下,没过一会儿也是投了同意票的。
至于李氏和林二牛夫妇,却显得有些不大愿意,毕竟这块土地是他们待习惯了的,若是换个地方,而且是去省城那片比较繁华的地界,他俩总觉得心里有些莫名的恐慌。
为了达到自个儿的目的,林小桥只得个个击破,在李氏的耳朵,就总是念叨着两个哥哥,以后去了省城念书没人照顾的话语。
李氏虽然性子有些软弱,也忒容易知足,不过她却是一个十分合格的母亲,因此在自个儿闺女念叨了没几句,就改变了想法,表示了支持。
而对付林二牛那就更加的简单了,林小桥只告诉他,到了省城那边,第一件事情就是买下几十亩的良田,让他有地儿可以去忙活就成了。
拿到全部的支持票以后,林小桥便说出了自个儿的打算:“既然两个哥哥过了年,就要去省城求学了,那咱们也干脆就跟两个哥哥,一块儿迁过去吧。”
“这咋可能啊,咱们这一大家子一起过去,到了那边连个落脚的地儿都没有。咱这回迁过去,总不可能不带些东西吧,行李啥的总是要搬一些的。”李氏听了小闺女的话后,便首先回道。
林小桥看着李氏有些激动的语气,笑了笑,说道:“我打算在年前在去一趟省城的,把那铺子的事儿先给落实一下,毕竟那地段的铺子可是不怕转不出去的,还是得赶紧下手为强。另外,顺便买套小院子,就算是买不了,那也得先租下一套,这样咱就不用担心没地儿落脚了啊!”
“啥?这么快?”李氏到现在还有些云里雾里的,虽然口上已经答应了这事儿,但她心底深处还是有些抵抗情绪的,因此一听到小闺女,已经把事儿都安排好了,还弄得这样急急呼呼的,她就觉得有些接受不了。
李氏的这番心思,林小桥也是一眼就瞧出来了,她这样急切的要赶在年前,去省城把事儿都办好了,除了不想错过那个铺子之外,还不就是防着李氏摇摆不定的,又犹豫起来嘛。
因此,接下来林小桥也没再多劝李氏,而是跟林二牛商议起了,他们出发去省城的日子。
现在已经是腊月了,林小桥想了想,干脆就把出发的日子,定在了十四五日这两天,这样正好可以去办完事情之后,跟陈学文同路一起回来。
腊月十四,林小桥便带着林二牛和满子,三人轻装上阵,出发去了省城。
一路上走的都是管道,不过这雪天行走,还是将行程拖延了一天,他们花了四天的时间,才走到了省城。
依然是寻的上回住的客栈,安顿好车马之后,林二牛便领着林小桥和满子,去书院找了陈学文。
陈学文似是知道了他们要来的样子,见到林二牛父女一点儿都没显得惊讶,寥寥几句话彼此寒暄了一下。
接下来,陈学文便领着三人先去饭馆,吃了顿热腾腾的饭菜。
用过饭菜,又喝了一碗热气腾腾的排骨汤,林小桥这才觉得自个儿浑身都舒坦了起来。
结了饭钱,紧接着陈学文便领着他们,去了那家铺子瞧瞧。
“我都已经打听清楚了,那家铺子的老板想在年底之前,把铺子转让出去,然后带着老婆孩子回老家去,说是年岁大了,不想再做生意了,半生漂泊在外,到了老年只想回乡……”陈学文一路简单的交代了下,那家铺子的情况。
林小桥听得满意,便加快步子进了那家铺子,该了解的信息,陈学文都已经花了心思,替他们了解了。
她相信陈学文的眼光,既然他都觉得不错了,林小桥看了一圈下来,也觉得很好。
所以,以林二牛为代表,几人便迅速的与那老板,谈妥了铺子盘让的各项事宜,用五百两银子,盘下了这个铺面。
虽然价钱相较于安平镇的那家铺面高了许多,但是林小桥并不是那等没有眼界的,她清楚的晓得这是在省城的地界,而且铺子还在书院的外面,所以价格高些也是正常的。
拿到了地契和房契,原先铺子的老板第二天,便带着一家老老小小,收拾好行李启辰离开了,看得出来他们是真的,心急回乡过年的。
虽然人家已经急着腾出了地方,不过林小桥并没有急着搬进铺子的后院去住,毕竟那里还是残留着原主人的气息的,所以林小桥不想那么早的住进去。
总要好好的收拾一下,再把家具床铺啥的换了,再搬进去住,她才不会觉得别扭。
买下了铺子,接下来便是要寻找合适的小院了,现在陈学文已经停了课,书院大部分的学子,也都已经踏上了回乡之旅,所以他便成日陪着林小桥几个,到处转悠寻找合适的房子。
沿着书院的附近转了一圈,他们几个打听询问,跟着牙侩看了不下十来套院子了。
最后,林小桥速战速决,几相比较之下,在离着书院比较近的地界,选择了一套不大不小的两进小院。
瞧着面积啥的,是肯定够他们一家人住的了,虽说价钱贵的有些离谱,但是林小桥仔细思量了一番,这书院周围的房子,贵些是肯定的了。
按着她前世的经验,只要学校旁边的房价,总是比别的地界贵的,甚至比市中心的还要贵些,不过还是会有许多人抢着去买。
这还不是因为,那边地界的房子,升值的空间更大嘛,因此在林小桥从陈学文的口中,再三的确认了他们目前这个书院,不会轻而易举的倒下去的事实之后,她便果断的掏了银票,一千两银子,买下了那个附近的院子。
以后即使是他们一家子不住这里了,也不愁这院子会空在那里,至少是可以租赁出去的。
林小桥想着她爹当时掏银子时的,那副心疼的样子,便忍不住想笑出声来,估摸着回去被李氏知道,她花了一千两银子买了座小院,那神情肯定是跟她老爹差不多的。
说不准,还得再给她安个‘败家’的名头,林小桥想象着自个儿亲娘李氏,到时跳脚的样子,就觉得有些头疼。
买下了院子之后,林小桥当即便雇了两个婆子,把院里院外的简单收拾了一通,还跑了家具铺子,买了几套家具,这最重要的就是把每个屋里的床,给换了。
除此之外,她还寻了一个名声不错的绣铺,在那边定制了几床被子铺盖,等到正月二十左右取货。
原本老板在这年关底下,是不打算在接单子的,但是林小桥额外多给了十两银子,才把这事儿给搞定了下来。
腊月二十二,启程回家,沿路都在下着大雪,所以路程便显得更加难行了一些,直到二十七日,林小桥一行人才到了家里。
去的时候,怀里揣着两千两的银票,现在却只剩下不到四百两了,那一千六百两的银子,便换来了几张薄薄的纸片。
林二牛一到家里,便跟李氏一一的交代了,他们这回花出去的银子,当李氏听说他们用了一千两的银子,买下了一座小院时,果然就跟林小桥想象的一样,那脸色真的不大好看。
虽然口上没有骂她‘败家’,不过那瞧着她的眼神,却分明写着‘不懂事’,‘败家子’,而且责怪的话语,那是真的没少说。
不仅如此,李氏是个疼孩子的,对于林小桥这个闺女,没有舍得多骂两句,但是对林二牛,可就没有那么客气,直怪他这个大人,没有管好孩子。
林二牛被数落了一大通,还有冤无处申,心里头不停的叫嚣着:咱这个家,啥时候轮到我做主了啊!
不过,这话他也只会在心里头嘀咕两句,面对自个儿婆娘中气十足的数落,他唯一能做的,也就是用着极其哀怨的眼神,瞅着罪魁祸首——自个儿的小闺女,林小桥。
林小桥接到自个儿老爹的眼神,却是一点儿内疚的心理也没有,依旧是一副笑的没心没肺的样子,不过瞅着她爹那无奈又可怜的小样儿,最终还是递了个眼神过去。
那狡黠得小眼神,似乎在说:老爹,不过就是数落两句嘛,你就替你闺女先受着吧,以后等你媳妇看到那套院子的价值,你这数落也就不算白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