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章】阿乐自荐
【第二三章】阿乐自荐
“楚齐认为不管是晋国还是楚国。只要能施展平生所学,被主家看中,才不枉此生。楚国国君轻文重武,楚齐在楚地实难一展抱负,这才前往晋地,一路行来,淮阳是楚齐入晋后所见第一大城,便留在此处。楚齐又闻,殷家嫡子乃晋国第一公子。便慕名来投。望君收留。”一番话,说的分外中肯,那中年男子点点头,示意平乐随他入院。
一边走,他一边介绍道:“某追随公子十年,是贴身侍候公子起居之人。公子赐我殷姓,名乔,你可唤我乔叔。”
平乐点点头,从善如流的改口。“楚齐初到贵府,还请乔叔多多照抚。”殷乔点点头,对平乐的乖顺很是喜欢。这个时代的文人都有些小毛病,例如目中无人,侍才而骄,有的人甚至因有几分才学而看不起他们这些下人,哪怕他是公子心腹,也要看他们脸色。
这个楚齐倒是不错。一张小脸颇有几分趣意。公子见之,必心悦。
“楚齐,我先安排你在客院住下,今天公子有事,待公子闲下来,我会对公子说明。你且耐心等待几日。”平乐点头。
“多谢乔叔。”
这一等,便足足等了三日。饶是平乐早己知道像殷五那样的人,要见并不容易,可也快等的失了耐性。第四天一早,她才用过早饭,殷乔便过来告诉他,五公子召见。
扮了几日男人,平乐己算是驾轻就熟,早己对着铜镜打点好自己。几日演练,她的易容之术己有很大长劲,玉白的脸蛋薄薄抹了层灰,乍一看,只觉得整张脸暗了几分。如果是女人,定然不好看。此时扮做男人,倒也还算顺眼。她的眉毛被她刻意画重。便有了几分男儿英气。再将青丝高高束起,殷五想认出她并不容易。
她两次与殷五见面,为了怕他在动作上认出她,这几日,她足不出户,练习男人步伐,将以往脸上习惯的表情掩藏,尽量让自己的动作大开大合些。并且她鞋子里垫了几层棉垫子,鞋尖塞上了棉絮,此时的她,怎么看都是个瘦弱文人,与女郎半分不搭。为了担心被殷五认出,她可是下足了功夫的。既然乔装成郎君,一走一行间,平乐尽量放大了步子。远远看去,也颇有几分儿郎率真样子。
至少在殷裔眼中,此时正向自己走来的小儿颇有趣。殷乔早己告知他有个楚人来投。自从他十岁后初涉族中事务,这种慕名而来的文人便数不胜数,初时倒还有几分趣味,毕竟人生百象,看着各色人物在自己面前极力自吹的样子,还是可以排遣他无趣的人生的。渐渐的,这些人在他眼中都成了一种样子,那便是无趣。
偶尔倒也会遇到一两个怀有真才的。他也给了他们想要的,无论是名,是财。只要真心为他办事,他从不吝啬。最近两年,他己经很少接见这些自荐之人了。手下自有人安排他们的去留。只是这位楚人,殷乔似乎尤为看重,在他耳旁提了两次。殷乔很少夸奖人,他知殷乔为人稳重,万不会收人好处,那便是这位楚人小儿有什么地方是殷乔喜欢的。
左右他也无事,便唤他前来。
没想到,这倒是个有趣的人,明明是个斯文人,却学那些粗鲁文人般。小小的个子,步子倒迈的颇大。那张小脸五官颇精致,只是合在一起,加上那略重的眉,看着让人有些不舒服。那人瘦瘦小小,而且很黑,时下氏族贵子都喜敷粉,这样的黑,非常不讨喜。
除了他的表情很生动外,殷裔实在不知他有何出众之处被殷乔看中。
平乐一步步走向殷五,其实她的心里很忐忑。殷五可是个人精,在他面前,她不仅要全神贯注,甚至要多生个心眼出来。
殷五的眼神很平淡。不似看出她是女郎。
殷五的眉宇一片淡然,可见自己太过平凡的外貌并未引起他半丝兴趣。
殷五的姿态很慵懒,斜斜的靠在软榻上,那软榻被置在一株高大的梧桐树下,他的身边,择洗干净的葡萄淌着水珠儿,这幕画面就像一幅精致的泼墨山水。
恣意慵懒的郎君,粉盈盈的葡萄粒,绿叶茂盛的梧桐,如果再来只凤凰引颈高歌,简直是天下绝无的美景。
走到殷裔面前,离他有一丈距离的时候,平乐拜下。
“楚人楚齐见过公子。”
“楚齐,你自楚地来,可知我晋国民风虽纯朴,却从不欢迎楚人。你便不怕路遇不测吗?”殷五懒懒的出声问道。
白衫,墨发,玉般的锁骨……将一个谪仙公子无端端渡成了妖。
平乐敛起心神,控制自己的眼神停在殷五的脚下。这才有礼的回道:“实不相瞒,担心。楚齐是文人,自幼不喜刀剑,这一路走的小心谨慎。直到进府之前,楚齐便没睡过一个安稳觉。”
态度还算恳切。殷五点点头。“你即自荐,便说说自己有何种本事。我殷氏虽只是一小小氏族,亦不收无用之人。”平七在心底腹腓。心道你堂堂殷氏乃是晋国第一氏族。连晋国君都不敢轻意招惹。还自谦小小氏族,即假又虚伪。平七才不承认她在心底依旧记恨着殷五当日出口为难她之事。
她只是……就事论事。
“楚齐家中藏书三千册,楚齐皆阅之。家母擅琴,通丹青,楚齐亦习之。我父有一好友,精玄黄之术,通阴阳,卜吉凶,楚齐亦知其一二。公子若收留。楚齐必用心侍奉。永不相弃。”最后一句话说的有点重,她说如果殷五肯收留她,重用她,她永不背离。说的好像她离不开他似的。平乐咂咂舌,心道时势所迫,那永不相离之言是做不得数的。平乐说完,微垂着头,等待着殷五的最后定夺。
半晌后,殷五微微一挑眉,似笑非笑的道:“精玄黄,通阴阳,卜吉凶……楚国小子,话不可乱说,我观你年纪尚小,这些东西,可不是三五载能习得的。”
“楚齐认为不管是晋国还是楚国。只要能施展平生所学,被主家看中,才不枉此生。楚国国君轻文重武,楚齐在楚地实难一展抱负,这才前往晋地,一路行来,淮阳是楚齐入晋后所见第一大城,便留在此处。楚齐又闻,殷家嫡子乃晋国第一公子。便慕名来投。望君收留。”一番话,说的分外中肯,那中年男子点点头,示意平乐随他入院。
一边走,他一边介绍道:“某追随公子十年,是贴身侍候公子起居之人。公子赐我殷姓,名乔,你可唤我乔叔。”
平乐点点头,从善如流的改口。“楚齐初到贵府,还请乔叔多多照抚。”殷乔点点头,对平乐的乖顺很是喜欢。这个时代的文人都有些小毛病,例如目中无人,侍才而骄,有的人甚至因有几分才学而看不起他们这些下人,哪怕他是公子心腹,也要看他们脸色。
这个楚齐倒是不错。一张小脸颇有几分趣意。公子见之,必心悦。
“楚齐,我先安排你在客院住下,今天公子有事,待公子闲下来,我会对公子说明。你且耐心等待几日。”平乐点头。
“多谢乔叔。”
这一等,便足足等了三日。饶是平乐早己知道像殷五那样的人,要见并不容易,可也快等的失了耐性。第四天一早,她才用过早饭,殷乔便过来告诉他,五公子召见。
扮了几日男人,平乐己算是驾轻就熟,早己对着铜镜打点好自己。几日演练,她的易容之术己有很大长劲,玉白的脸蛋薄薄抹了层灰,乍一看,只觉得整张脸暗了几分。如果是女人,定然不好看。此时扮做男人,倒也还算顺眼。她的眉毛被她刻意画重。便有了几分男儿英气。再将青丝高高束起,殷五想认出她并不容易。
她两次与殷五见面,为了怕他在动作上认出她,这几日,她足不出户,练习男人步伐,将以往脸上习惯的表情掩藏,尽量让自己的动作大开大合些。并且她鞋子里垫了几层棉垫子,鞋尖塞上了棉絮,此时的她,怎么看都是个瘦弱文人,与女郎半分不搭。为了担心被殷五认出,她可是下足了功夫的。既然乔装成郎君,一走一行间,平乐尽量放大了步子。远远看去,也颇有几分儿郎率真样子。
至少在殷裔眼中,此时正向自己走来的小儿颇有趣。殷乔早己告知他有个楚人来投。自从他十岁后初涉族中事务,这种慕名而来的文人便数不胜数,初时倒还有几分趣味,毕竟人生百象,看着各色人物在自己面前极力自吹的样子,还是可以排遣他无趣的人生的。渐渐的,这些人在他眼中都成了一种样子,那便是无趣。
偶尔倒也会遇到一两个怀有真才的。他也给了他们想要的,无论是名,是财。只要真心为他办事,他从不吝啬。最近两年,他己经很少接见这些自荐之人了。手下自有人安排他们的去留。只是这位楚人,殷乔似乎尤为看重,在他耳旁提了两次。殷乔很少夸奖人,他知殷乔为人稳重,万不会收人好处,那便是这位楚人小儿有什么地方是殷乔喜欢的。
左右他也无事,便唤他前来。
没想到,这倒是个有趣的人,明明是个斯文人,却学那些粗鲁文人般。小小的个子,步子倒迈的颇大。那张小脸五官颇精致,只是合在一起,加上那略重的眉,看着让人有些不舒服。那人瘦瘦小小,而且很黑,时下氏族贵子都喜敷粉,这样的黑,非常不讨喜。
除了他的表情很生动外,殷裔实在不知他有何出众之处被殷乔看中。
平乐一步步走向殷五,其实她的心里很忐忑。殷五可是个人精,在他面前,她不仅要全神贯注,甚至要多生个心眼出来。
殷五的眼神很平淡。不似看出她是女郎。
殷五的眉宇一片淡然,可见自己太过平凡的外貌并未引起他半丝兴趣。
殷五的姿态很慵懒,斜斜的靠在软榻上,那软榻被置在一株高大的梧桐树下,他的身边,择洗干净的葡萄淌着水珠儿,这幕画面就像一幅精致的泼墨山水。
恣意慵懒的郎君,粉盈盈的葡萄粒,绿叶茂盛的梧桐,如果再来只凤凰引颈高歌,简直是天下绝无的美景。
走到殷裔面前,离他有一丈距离的时候,平乐拜下。
“楚人楚齐见过公子。”
“楚齐,你自楚地来,可知我晋国民风虽纯朴,却从不欢迎楚人。你便不怕路遇不测吗?”殷五懒懒的出声问道。
白衫,墨发,玉般的锁骨……将一个谪仙公子无端端渡成了妖。
平乐敛起心神,控制自己的眼神停在殷五的脚下。这才有礼的回道:“实不相瞒,担心。楚齐是文人,自幼不喜刀剑,这一路走的小心谨慎。直到进府之前,楚齐便没睡过一个安稳觉。”
态度还算恳切。殷五点点头。“你即自荐,便说说自己有何种本事。我殷氏虽只是一小小氏族,亦不收无用之人。”平七在心底腹腓。心道你堂堂殷氏乃是晋国第一氏族。连晋国君都不敢轻意招惹。还自谦小小氏族,即假又虚伪。平七才不承认她在心底依旧记恨着殷五当日出口为难她之事。
她只是……就事论事。
“楚齐家中藏书三千册,楚齐皆阅之。家母擅琴,通丹青,楚齐亦习之。我父有一好友,精玄黄之术,通阴阳,卜吉凶,楚齐亦知其一二。公子若收留。楚齐必用心侍奉。永不相弃。”最后一句话说的有点重,她说如果殷五肯收留她,重用她,她永不背离。说的好像她离不开他似的。平乐咂咂舌,心道时势所迫,那永不相离之言是做不得数的。平乐说完,微垂着头,等待着殷五的最后定夺。
半晌后,殷五微微一挑眉,似笑非笑的道:“精玄黄,通阴阳,卜吉凶……楚国小子,话不可乱说,我观你年纪尚小,这些东西,可不是三五载能习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