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第一节以字教子端言行内殿献策改弊制(9)
太宗摇摇头你看看这些,果干、香料、药参。
是,陛下,那臣要把这些拿去哪里?
拿出一半到南清宫
南……陛下……
嗯,就是给皇侄……不……应该说是给……侄妃和孩子们的。
臣……谢……陛下……
呵呵呵,怎么话都不会说了。太宗笑笑朕记得早年交州也送过果干,皇侄还为叙儿带回过一些,这次,朕把一半都赐给你,拿回去让孩子们慢慢吃,药参呢拿回去给金国手,让他吩咐膳房炖些汤,给侄妃也补补身体。
谢陛下隆恩。
德芳,进奏院的事你有什么看法?
臣不敢,丞相和几位大人都在,臣后生晚辈没有什么看法。
德芳啊,你现在可是八贤王,朝堂重臣,现在就当为朕分忧才是。
是……陛下……只是臣……怕拙见不足……
说说看。
是,陛下德芳说道臣认为丞相和胡大人说得都有道理,不如合二为一,取益去弊。
取益去弊?那当如何呢?
德芳看看枢密使胡文涵胡大人,不知目前京中进奏官有多少人?
回王爷,自太平兴国八年朝廷诏废知后官,选优者为进奏官至今一年有余,就目前书录所登的进奏官计二百五十七人。
【凡诸军、监、场、务、转运司之掌进奏事者,称知后官,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年,朝廷诏废知后官,选其合格者为进奏官。
德芳转身拱手陛下,臣以为,朝廷可裁减进奏官,就从这二百五十七人中甄选能吏,再以朝廷诏令钦封其为进奏官,不再隶属各州府。
不再隶属……太宗想了想对,如此一来,这些进奏官就是由朝廷直接任命的正式京官了,即便是本州人,也不会再听命州府私令,一旦得此要职高俸,必会忠心朝廷,而他们若是犯事,朝廷也可按律惩处,他们的任命罢免都要由朝廷掌控。
陛下说的是,如此,朝廷的制敕必能尽快下达地方。
德芳,那若是甄选人数不足呢?
回陛下,臣以为,若每人掌大州二地或小州三地的军监事,则从这二百五十七人中甄选百余人足以。
好!哈哈哈,皇侄果是朕的股肱之臣,丞相。
臣在
进奏院之事就交由八贤王和丞相一同负责。
陛下德芳说道臣还要接待使节,恐……
使节之事不过三日而已,忙完之后就和丞相着手进奏官甄选吧。
是,陛下。
【雍熙二年985年,宋朝廷改革唐制进奏官弊端,设新都进奏院,从原各州府进奏官二百余人中,选李楚等一百五十人,由朝廷直接任命为进奏官,每人掌二州或三州军监事,加强了朝廷对各地军政的控制。
小说推荐:
<a href="http://www.caogen.name/Book/14/Index.aspx" target="_blank">二号首长</a> | <a href="http://www.caogen.name/Book/26/Index.aspx" target="_blank">官术</a> | <a href="http://www.caogen.name/Book/58/Index.aspx" target="_blank">神煌</a> | <a href="http://www.caogen.name/Book/342/Index.aspx" target="_blank">医道官途</a> | <a href="http://www.caogen.name/Book/15/Index.aspx" target="_blank">靠近女领导</a>
<a href="http://www.caogen.name/Book/28/Index.aspx" target="_blank">官途</a> | <a href="http://www.caogen.name/Book/1748/Index.aspx" target="_blank">不败战神</a> | <a href="http://www.caogen.name/Book/1561/Index.aspx" target="_blank">火爆天王</a> | <a href="http://www.caogen.name/Book/3016/Index.aspx" target="_blank">从神迹走出的强者</a> | <a href="http://www.caogen.name/Book/2978/Index.aspx" target="_blank">鬼吹灯</a>
是,陛下,那臣要把这些拿去哪里?
拿出一半到南清宫
南……陛下……
嗯,就是给皇侄……不……应该说是给……侄妃和孩子们的。
臣……谢……陛下……
呵呵呵,怎么话都不会说了。太宗笑笑朕记得早年交州也送过果干,皇侄还为叙儿带回过一些,这次,朕把一半都赐给你,拿回去让孩子们慢慢吃,药参呢拿回去给金国手,让他吩咐膳房炖些汤,给侄妃也补补身体。
谢陛下隆恩。
德芳,进奏院的事你有什么看法?
臣不敢,丞相和几位大人都在,臣后生晚辈没有什么看法。
德芳啊,你现在可是八贤王,朝堂重臣,现在就当为朕分忧才是。
是……陛下……只是臣……怕拙见不足……
说说看。
是,陛下德芳说道臣认为丞相和胡大人说得都有道理,不如合二为一,取益去弊。
取益去弊?那当如何呢?
德芳看看枢密使胡文涵胡大人,不知目前京中进奏官有多少人?
回王爷,自太平兴国八年朝廷诏废知后官,选优者为进奏官至今一年有余,就目前书录所登的进奏官计二百五十七人。
【凡诸军、监、场、务、转运司之掌进奏事者,称知后官,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年,朝廷诏废知后官,选其合格者为进奏官。
德芳转身拱手陛下,臣以为,朝廷可裁减进奏官,就从这二百五十七人中甄选能吏,再以朝廷诏令钦封其为进奏官,不再隶属各州府。
不再隶属……太宗想了想对,如此一来,这些进奏官就是由朝廷直接任命的正式京官了,即便是本州人,也不会再听命州府私令,一旦得此要职高俸,必会忠心朝廷,而他们若是犯事,朝廷也可按律惩处,他们的任命罢免都要由朝廷掌控。
陛下说的是,如此,朝廷的制敕必能尽快下达地方。
德芳,那若是甄选人数不足呢?
回陛下,臣以为,若每人掌大州二地或小州三地的军监事,则从这二百五十七人中甄选百余人足以。
好!哈哈哈,皇侄果是朕的股肱之臣,丞相。
臣在
进奏院之事就交由八贤王和丞相一同负责。
陛下德芳说道臣还要接待使节,恐……
使节之事不过三日而已,忙完之后就和丞相着手进奏官甄选吧。
是,陛下。
【雍熙二年985年,宋朝廷改革唐制进奏官弊端,设新都进奏院,从原各州府进奏官二百余人中,选李楚等一百五十人,由朝廷直接任命为进奏官,每人掌二州或三州军监事,加强了朝廷对各地军政的控制。
小说推荐:
<a href="http://www.caogen.name/Book/14/Index.aspx" target="_blank">二号首长</a> | <a href="http://www.caogen.name/Book/26/Index.aspx" target="_blank">官术</a> | <a href="http://www.caogen.name/Book/58/Index.aspx" target="_blank">神煌</a> | <a href="http://www.caogen.name/Book/342/Index.aspx" target="_blank">医道官途</a> | <a href="http://www.caogen.name/Book/15/Index.aspx" target="_blank">靠近女领导</a>
<a href="http://www.caogen.name/Book/28/Index.aspx" target="_blank">官途</a> | <a href="http://www.caogen.name/Book/1748/Index.aspx" target="_blank">不败战神</a> | <a href="http://www.caogen.name/Book/1561/Index.aspx" target="_blank">火爆天王</a> | <a href="http://www.caogen.name/Book/3016/Index.aspx" target="_blank">从神迹走出的强者</a> | <a href="http://www.caogen.name/Book/2978/Index.aspx" target="_blank">鬼吹灯</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