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回 鸢故生求雨得雨 卫长风盗宝失宝
风雨突来了无迹,沃灌草原千里绿;学富五车胸中藏,半生功业在天意。说的是鸢故生、门先生等人四处游学,头发斑白了,还一事无成,在草原上还要四处乱撞。
左贤王诚心诚意的斋戒了三天,没有喝酒,没有和新得的西极美人睡觉,甚至没有吃肉。按照鸢故生的要求筑的高坛也在王庭的东面一个山坡筑好了。左贤王骑马带着身边的王公大臣一起浩浩荡荡来到坛前下马,王公大臣带着武士散布四面,保护起来,有人心说,那几个仙师的脑袋已经掉了大半了。
左贤王在鸢故生的接引下一步一步走上高十八丈,共有一百八十八个台阶的祈雨高坛。上面已经有了六个人,披发仗剑按照北斗方位站定,见了左贤王,施了一礼,左贤王还礼。左贤王被鸢故生引到北极紫薇的位置,一根高高的旗杆树立在这里,左贤王靠着旗杆立定。左贤王也如同他们几人一样披发仗剑,这样的事他已经驾轻就熟,只是今天变了个花样。
看看时辰已到,鸢故生走到天枢的位置,门先生是天璇,华阳客是天玑,麻子是天权,海陬生是玉衡,桑扈子是开阳,驼子是摇光。众人分定位置,仗剑披发,口中念念有词。鸢故生手中宝剑挥动,北斗七星转动,开始的时候只是轻轻地移动一点,大半个时辰,才转了一圈。站定,头上的太阳火辣辣的照着,左贤王头昏脑涨。眼睛昏花的看不清对面。下面的人也是晒得浑身大汗,闲人纷纷离开,不愿跟着受罪;武士们心中不停地诅咒,又害怕被上神知道。责罚,只是暗骂几个仙师。鸢故生再次发动,这一回他们转动的速度明显加快了,七个人,七个位置,围着左贤王的紫微位置飞快的旋转,看的左贤王天昏地暗。
怪事发生了,随着他们在高坛上面的不停奔跑,天上的云越来越多,集聚在头顶。遮住了太阳。微风渐起。慢慢的风越来越大,刮得人浑身舒坦。头上云卷云舒,不停地变幻。渐渐地浓云密布。
高坛的北斗七星仍然在旋转,却是时快时慢,随着鸢故生的剑移动。
鸢故生大喝一声,咭!手中宝剑指向半空,立定不动,众人跟着停下来,手中宝剑指向不同的方向。门先生的剑指向东北,华阳客的剑指向正北,麻子的剑指向西北,海陬生指向正西。桑扈子指向正南,驼子指向正东。
天上的云层越来越厚,旗杆已经隐没在云层里了,慢慢的整个高坛也隐没了;风刮得人马立定不住,碗大的石头乱滚,飞沙乱石打的人马鬼叫。
豆大的雨点落了下来,人们欣喜若狂,纷纷跑出帐幕大叫,大笑,在雨里欢呼雀跃。大雨好像弓卢水翻转,又好似北海倒下一般,很多的河湖很快的满了,溢了出来;牧人的帐幕很快的犹如莲花一般的飘浮着,牲口不小心就被冲跑了。
大雨下了足足一整天,草原上成了泽国。
左贤王大宴宾客,请鸢故生坐了首席,依此是门先生等人。席间是觥筹交错,众人都放了心,喝得大醉。这一下,鸢故生等人被左贤王当做国师一般尊崇,赐给他们一座大大的帐幕,一大群的牛马羊,更有各种金银珠宝。东匈奴的王公千方百计想要请得鸢故生几人到自己的帐幕、领地做客,几人都成了香饽饽。
鸢故生跟左贤王高谈阔论,引经据典,听得左贤王频频点头。说了军国大事,看左贤王精神不济,鸢故生话题一转,王爷近来是不是觉得浑身无力,眼睛昏花?
这的确是左贤王很苦恼的事,最近新得的一个西极美女,也没法受用,心里焦急,找了几个人,也没有解决。他听鸢故生说起这事,心中一动,正是!
鸢故生说道:恐怕还有吃饭不香,睡觉不甜吧。
我有个朋友,此人高明得很,在很多大人中间都有交往,王爷不如请他谈谈。左贤王说道:好吧。
鸢故生带驼子到了左贤王的跟前,说道:我这驼兄,乃是天下名医,仁心妙手医得病人无数。左贤王大喜,请驼子上座。
驼子却是没有鸢故生的虚张声势,看着左贤王,给左贤王把脉,说道:王爷这是火大了点,没有别的问题。
左贤王大为高兴,别的巫医总是说王爷你是这样不好,那样不对,搞得他心里烦躁,吃了他们的药,也解决不了自己的问题,这个驼子说自己没有问题,心里一下踏实了。驼子说:我这里有一些药丸,不是治病的,是用来强身健体的,叫做擎天玉柱丸,王爷拿去试试。
左贤王拿了药丸,心里也轻松了,让一个近侍用了,近侍浑身是劲,左贤王也用了,果然,在西极美女身上大为畅快。
左贤王大喜,再次召见驼子,赏赐他一座帐幕,让他随时听候召见。驼子在左贤王的身边是大显身手,左贤王的阏氏等贵妇人也经常让驼子看病,吃驼子的药,驼子可以随时随地任意进入左贤王的大帐,不必禀报,也不受卫士的搜检。很多左贤王的王公贵妇都来向他求药,驼子是帮了他们大忙,驼子在左贤王王庭的每个大帐都可以像回家一样的出入。
驼子其实只是顺应他们的需求,知道左贤王等贵人本是要强的人,身边不乏女人,最怕有人说他不行。驼子把准了他的脉搏,宽慰他没有什么事,他心情放松了,自然就行了。驼子的药丸不过是一些寻常的强身健体之药,主要起的是辅助作用。
鸢故生虽然没有说动左贤王开挖水渠,他为宇侣之出谋划策。宇侣之竟然没有受到单于的追究。他派出两班人马,一路到单于庭送礼,乌丹收了,说汉庭派出大量的间使。造谣中伤左贤王及手下,要使匈奴内讧,坐收渔翁之利;黑狼带人在半路邀击单于的使臣,只要是对宇侣之不利的人,可能会带来诛杀宇侣之的,都是格杀了。因此,终于没有单于的使者到左贤王王庭追问宇侣之的事。
卫长风听了他们的故事,大喜,说道:各位,兄弟的事就托付在你们的身上了!
驼子却非常冷淡。别人当我是亲人。我却偷人家的东西?这种事我可做不出来!你另找别人!
众人都表示不好办。就连麻子都摇头。
卫长风心一下子凉了,起来就走:我自己的事,就不该麻烦大伙。告辞了!
大伙也觉得没有意、暴卯坐在大帐暗处,离开他们一丈多远。鸢故生、门先生等人坐在大帐入口以里,心中暗暗着急,他们觉得卫长风太狂了,也知道卫长风一定以为是他们出卖了他,因为暴卯就认为是他们说出了卫长风的事。
这两天,王庭一日数惊,不是帐幕失火,就是发现有卫士被杀;不是左贤王的马突然发了疯,乱踢乱咬;就是阏氏的侍婢被发现跟武士偷情,一块要逃跑;两个晚上,王庭所有的狗都一起狂吠。闹得所有人都没有好好的睡上一觉,都以为那是卫长风搞的鬼,就是要让他们乱了阵脚。
随着沙漏里面的沙一点点的漏下,子时到了。宇侣之精神一震,在大帐的外面,他是大帐的最后防线,有人进出大帐,必得从他眼皮底下经过,他揉揉发红的眼睛,这几天,是他最难过的三天,都是那个什么妙手赤脚仙卫长风,使他没有敢合一会眼。现在终于到了见真章的时候了,他又是盼望卫长风的出现,又是不愿他出现。盼望的是看看是个怎样的牛皮汉子,不愿的是如果他真的得了手,他们左贤王的武士就干脆集体自尽算了!
东面路口的武士突然看到几条黑影飞快的跑来,到了近前,是几条狗。武士正要驱赶,狗哧溜就到了身后,武士急了。宇侣之严令:有一个鸟儿飞进王庭,就要他们的脑袋!武士手中的刀枪招呼到了狗的身上,几条狗汪汪狂吠中被干掉了。
但是王庭的狗都叫了起来。卫长风自小就跟各种狗打交道,家狗、野狗,大狗、小狗,烈狗猛狗,他都能应付裕如,哪怕一条从来没有见过的狗,见了他都会服服帖帖的。卫长风见王庭戒备森严,没法进去。武士们带着狗搜寻他,给了他机会。在武士没有发现他的时候,他已经收服了他们的狗。几条狗在主人解开绳链之后,跑来找到卫长风。
卫长风进了王庭,大摇大摆的走在到处燃着牛油大烛的王庭街上。竟然没有人拦问他,一群群的武士站在街边,望着左贤王大帐的方向,谁也没有想到身边的人就是他们要找的人。卫长风走到大帐附近,大帐前面围满了卫士,刀枪耀眼,暗中不知还有多少的人马。卫长风苦笑着摇摇头,不知道怎么接近大帐。
正在这时,一个人叫道:卫长风!那就是卫长风!好像是个女人的声音,卫长风觉得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自己的身上。但是。没有。大帐的南面一阵大乱。有人叫道:不要慌乱!你们几个前去追捕。我们守住大帐,不要让贼人趁机得手!此人指挥若定,南面的人在奔跑追逐。但是没有混乱。卫长风有些不甘,有些失望。
该来的总是要来的,终于,一个武士看到了站在大帐不远的卫长风,觉得很像说了几天的那人的样子,不敢乱说,靠近宇侣之,牙齿打颤:大-----大,人---,看-----看!
宇侣之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一个长大的人悠然自得的站在大帐的东面,约莫二十来丈的地方,正望着大帐前的众人微笑,不是卫长风,又是哪个?宇侣之是惊喜莫名,一挥手,身边的卫士分作数队,包抄而来。宇侣之带头冲来,手里的长刀握的汗津津的,心头急跳。二十丈的距离是如此的远,又是如此的近,宇侣之觉得自己好像用光了所有的力气才奔到卫长风的跟前。卫长风的拳头握了又握,最后还是转身就跑。他自信,只要跑起来,没有人能追上他。卫长风眼前是如潮的人流,身后是人流如潮,他只有斜刺里跑了,一边跑一边不停地吹着口哨,王庭的狗齐吠起来,很多狗挣脱了绳链,冲进人群,武士们被狗咬伤了不少,很多武士转身追打狗儿。不停地有武士追击卫长风,不停地有狗捣乱,渐渐的马、牛、羊,牲口们也跑了出来,拥堵在街上。宇侣之只是盯着卫长风,他不信卫长风能跑出他的眼界。卫长风不停地把牲口纠集到身后,武士们有几个武功高明的已经追到身后了,可能一只羊就把他绊住了,也可能是一头牛。武士们气的大骂牧人,怪他们看不好自己的牲口。宇侣之追到离卫长风只有一丈左右,但是再也无法更近了,他看着卫长风晃晃悠悠的跑着,也不怎么快,好多次以为自己只要一个箭步就可以到了他的身后,但是一个箭步仍然离他还是那么远。
王庭的混乱,使得大帐里面的人也坐不住了,先是麻子说:我看看怎么回事。出去了,接着是暴卯、北门客、鸢故生等人纷纷找借口走出大帐,众人看着王庭到处是人欢马叫的,心头暗笑,这卫长风确实是个人物。大伙延颈眺望,武士们把牲口归拢起来,死伤的挪到路边,腾出了通衢大道,卫长风风一般的跑过,身后是宇侣之等匈奴武士,众人满脸通红,浑身汗湿,不停地有人停下,站在路边,等着卫长风再次经过。虽然有人不停地指挥、安排:谁,那谁,你们在这里埋伏;那谁,你们在那里埋伏。但是奇怪的是,卫长风总是从不知道什么地方出现了,有时从路上跑来;有时从帐幕里面出来;有时从帐幕的顶上跳下来。武士们好像早有约定一般,只是围堵,追逐,没有人动用手里的武器。
众人正在看的有趣,大帐里有人叫道:到了!众人大惊,赶忙进了大帐,惊问:什么到了?却是阏氏喜笑颜开的样子:子时正到了!他没有偷走东西!
众人舒了口气,一个侍婢匆匆过来,递给左贤王一个东西,是个卷着的物件。左贤王打开了,上面是几个字,左贤王招呼一个人过来,大伙知道这是左贤王最信任的一个人,是个叫做王胜之的,他的祖上是汉朝的大官,投降了匈奴,此人也是饱读经史的,很有学问。对于卫长风的事,心里不以为然,劝左贤王不要如此兴师动众,左贤王不听。
王胜之拿着羊皮卷,叹了口气。读道:谢谢王爷的馈赠。弓我拿走了。
众人还没有什么,左贤王却是大叫一声,口喷鲜血,倒在地上。
驼子赶快上前。鸢故生、王胜之扶起左贤王,驼子摸摸他的脉搏说道:王爷是急怒攻心,没有大碍。大伙放了心,阏氏和孩子眼中落泪,鸢故生等劝慰阏氏,驼子拿出一丸药,此时左贤王悠悠醒转,吃了驼子的药丸,眼中也是落泪。大伙不明白一张弓怎么使得左贤王如此的伤感。他们把左贤王安顿好,望着阏氏和王胜之。阏氏点点头。王胜之说道:我们今天上了一个大当!对方来的不只是卫长风一个人。很可能卫长风也是对方的一个棋子。对方的目的根本不是什么首饰盒,而是弓!
一张什么样的弓,值得对方如此的算计?左贤王如此的重视?
草原上的人都是以骑射起家的。牧人如此,王公大人也是如此。草原上的骑战之士最是劲剽,强悍的很,却又最服英雄、勇士,要想在草原上建功立业,必须是真正的马上英雄。在一百多年前,有人预言,要出现一个大英雄统一草原各部。这个人是个草原上的先贤,精于骑射,在草原上救了很多人。深受草原人的爱戴。他精心选材,用北海的千年海沉木为胎,粘鲜卑山的鹿胶,缠以熊筋,髹以南越的精漆,用东海的蛟龙的筋为弦,饰以昆仑山的玄玉。废了十年的功夫,制作了九张强弓,每一张弓都是价值连城,分给当时草原上最强大的九部。当时得了其中一张弓,就可以在草原上称作英雄,猛虎远遁,毒蛇息影,可以射的天上的大雕,杀掉海里的蛟龙。普通人拿到弓根本甭想拉动,只有真正的英雄才能拉动弓弦,射的出箭。得到三张弓可以做一部的王爷,得到五张弓可以诛杀别部的王公,得到九弓可以号令大草原,统一草原各部。他的本意是要草原上再没有纷争,大伙见到九弓就心悦诚服,愿意接受王公的统领。在他生前,也确是如此。只是在他死后,很多人觊觎九弓的威名,特别是九弓可能带来的尊崇,九弓成了草原上的不详之物,很多人死在剪下。直到头曼单于,他费尽心机,才得到了三张弓,他因此成了匈奴的单于。
众人这才知道原来头曼单于是因为手里有了九弓之三才做了匈奴单于。
匈奴,也就是这个时候才出现的,才成为了中原的噩梦。头曼单于为了统一草原,不停地追逐其他弓的下落。直到冒顿单于的出现,他在大月氏做人质的时候,就已经拿到了本为大月氏人的一张弓,叫做祁连;他弑父自立,拿到了头曼的三张弓,匈奴、日逐、焉耆;但是还不能诛杀不听话的别部的王公。他马上征讨东胡,得到了鲜卑;征讨丁零,得到了丁零;征讨坚昆,得到了坚昆;征讨娄烦,得到了娄烦;诛灭了大月氏,征讨雩浑,得到了雩浑!他终于完成了大草原的统一。从此,九弓成为了匈奴的镇国至宝,没一个大单于,都要得到九弓,才能被人服膺。冒顿单于的晚年,草原上已经没有了敢于反抗的力量,为了镇抚各部,他把九弓分赐草原上最大的八部。草原上拢共二十四部,单于的单于庭是一部,剩下的还有八个最大部,乃是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日逐王、焉耆王、大都尉、大当户,合单于共九部,各得一张九弓,作为镇国至宝。前些日子,焉耆王被杀,但是焉耆王的焉耆弓却没有得到,大单于非常生气,追杀焉耆王的嫣然公主,要追回焉耆弓,一直没有成功。
这次有人动脑筋拿到了左贤王的鲜卑弓,岂不是要了命!也是长期无事,没有人会想到人家盯上了鲜卑弓,本来各部分弓是匈奴天大的秘密,只有几个王公才知道九弓的下落,王爷才没有想到这些。
大伙这才明白,原来一张弓竟然有着如此非凡的作用,众人面面相觑,各人都以为自己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如今看来,也不过尔尔!被人玩弄于鼓掌之上,直到人家说了,才明白怎么回事。
这正是:匹夫有意重怀宝,不料狐貂死无毛;轻身长游卫长风,奇技惹得一身骚!
左贤王诚心诚意的斋戒了三天,没有喝酒,没有和新得的西极美人睡觉,甚至没有吃肉。按照鸢故生的要求筑的高坛也在王庭的东面一个山坡筑好了。左贤王骑马带着身边的王公大臣一起浩浩荡荡来到坛前下马,王公大臣带着武士散布四面,保护起来,有人心说,那几个仙师的脑袋已经掉了大半了。
左贤王在鸢故生的接引下一步一步走上高十八丈,共有一百八十八个台阶的祈雨高坛。上面已经有了六个人,披发仗剑按照北斗方位站定,见了左贤王,施了一礼,左贤王还礼。左贤王被鸢故生引到北极紫薇的位置,一根高高的旗杆树立在这里,左贤王靠着旗杆立定。左贤王也如同他们几人一样披发仗剑,这样的事他已经驾轻就熟,只是今天变了个花样。
看看时辰已到,鸢故生走到天枢的位置,门先生是天璇,华阳客是天玑,麻子是天权,海陬生是玉衡,桑扈子是开阳,驼子是摇光。众人分定位置,仗剑披发,口中念念有词。鸢故生手中宝剑挥动,北斗七星转动,开始的时候只是轻轻地移动一点,大半个时辰,才转了一圈。站定,头上的太阳火辣辣的照着,左贤王头昏脑涨。眼睛昏花的看不清对面。下面的人也是晒得浑身大汗,闲人纷纷离开,不愿跟着受罪;武士们心中不停地诅咒,又害怕被上神知道。责罚,只是暗骂几个仙师。鸢故生再次发动,这一回他们转动的速度明显加快了,七个人,七个位置,围着左贤王的紫微位置飞快的旋转,看的左贤王天昏地暗。
怪事发生了,随着他们在高坛上面的不停奔跑,天上的云越来越多,集聚在头顶。遮住了太阳。微风渐起。慢慢的风越来越大,刮得人浑身舒坦。头上云卷云舒,不停地变幻。渐渐地浓云密布。
高坛的北斗七星仍然在旋转,却是时快时慢,随着鸢故生的剑移动。
鸢故生大喝一声,咭!手中宝剑指向半空,立定不动,众人跟着停下来,手中宝剑指向不同的方向。门先生的剑指向东北,华阳客的剑指向正北,麻子的剑指向西北,海陬生指向正西。桑扈子指向正南,驼子指向正东。
天上的云层越来越厚,旗杆已经隐没在云层里了,慢慢的整个高坛也隐没了;风刮得人马立定不住,碗大的石头乱滚,飞沙乱石打的人马鬼叫。
豆大的雨点落了下来,人们欣喜若狂,纷纷跑出帐幕大叫,大笑,在雨里欢呼雀跃。大雨好像弓卢水翻转,又好似北海倒下一般,很多的河湖很快的满了,溢了出来;牧人的帐幕很快的犹如莲花一般的飘浮着,牲口不小心就被冲跑了。
大雨下了足足一整天,草原上成了泽国。
左贤王大宴宾客,请鸢故生坐了首席,依此是门先生等人。席间是觥筹交错,众人都放了心,喝得大醉。这一下,鸢故生等人被左贤王当做国师一般尊崇,赐给他们一座大大的帐幕,一大群的牛马羊,更有各种金银珠宝。东匈奴的王公千方百计想要请得鸢故生几人到自己的帐幕、领地做客,几人都成了香饽饽。
鸢故生跟左贤王高谈阔论,引经据典,听得左贤王频频点头。说了军国大事,看左贤王精神不济,鸢故生话题一转,王爷近来是不是觉得浑身无力,眼睛昏花?
这的确是左贤王很苦恼的事,最近新得的一个西极美女,也没法受用,心里焦急,找了几个人,也没有解决。他听鸢故生说起这事,心中一动,正是!
鸢故生说道:恐怕还有吃饭不香,睡觉不甜吧。
我有个朋友,此人高明得很,在很多大人中间都有交往,王爷不如请他谈谈。左贤王说道:好吧。
鸢故生带驼子到了左贤王的跟前,说道:我这驼兄,乃是天下名医,仁心妙手医得病人无数。左贤王大喜,请驼子上座。
驼子却是没有鸢故生的虚张声势,看着左贤王,给左贤王把脉,说道:王爷这是火大了点,没有别的问题。
左贤王大为高兴,别的巫医总是说王爷你是这样不好,那样不对,搞得他心里烦躁,吃了他们的药,也解决不了自己的问题,这个驼子说自己没有问题,心里一下踏实了。驼子说:我这里有一些药丸,不是治病的,是用来强身健体的,叫做擎天玉柱丸,王爷拿去试试。
左贤王拿了药丸,心里也轻松了,让一个近侍用了,近侍浑身是劲,左贤王也用了,果然,在西极美女身上大为畅快。
左贤王大喜,再次召见驼子,赏赐他一座帐幕,让他随时听候召见。驼子在左贤王的身边是大显身手,左贤王的阏氏等贵妇人也经常让驼子看病,吃驼子的药,驼子可以随时随地任意进入左贤王的大帐,不必禀报,也不受卫士的搜检。很多左贤王的王公贵妇都来向他求药,驼子是帮了他们大忙,驼子在左贤王王庭的每个大帐都可以像回家一样的出入。
驼子其实只是顺应他们的需求,知道左贤王等贵人本是要强的人,身边不乏女人,最怕有人说他不行。驼子把准了他的脉搏,宽慰他没有什么事,他心情放松了,自然就行了。驼子的药丸不过是一些寻常的强身健体之药,主要起的是辅助作用。
鸢故生虽然没有说动左贤王开挖水渠,他为宇侣之出谋划策。宇侣之竟然没有受到单于的追究。他派出两班人马,一路到单于庭送礼,乌丹收了,说汉庭派出大量的间使。造谣中伤左贤王及手下,要使匈奴内讧,坐收渔翁之利;黑狼带人在半路邀击单于的使臣,只要是对宇侣之不利的人,可能会带来诛杀宇侣之的,都是格杀了。因此,终于没有单于的使者到左贤王王庭追问宇侣之的事。
卫长风听了他们的故事,大喜,说道:各位,兄弟的事就托付在你们的身上了!
驼子却非常冷淡。别人当我是亲人。我却偷人家的东西?这种事我可做不出来!你另找别人!
众人都表示不好办。就连麻子都摇头。
卫长风心一下子凉了,起来就走:我自己的事,就不该麻烦大伙。告辞了!
大伙也觉得没有意、暴卯坐在大帐暗处,离开他们一丈多远。鸢故生、门先生等人坐在大帐入口以里,心中暗暗着急,他们觉得卫长风太狂了,也知道卫长风一定以为是他们出卖了他,因为暴卯就认为是他们说出了卫长风的事。
这两天,王庭一日数惊,不是帐幕失火,就是发现有卫士被杀;不是左贤王的马突然发了疯,乱踢乱咬;就是阏氏的侍婢被发现跟武士偷情,一块要逃跑;两个晚上,王庭所有的狗都一起狂吠。闹得所有人都没有好好的睡上一觉,都以为那是卫长风搞的鬼,就是要让他们乱了阵脚。
随着沙漏里面的沙一点点的漏下,子时到了。宇侣之精神一震,在大帐的外面,他是大帐的最后防线,有人进出大帐,必得从他眼皮底下经过,他揉揉发红的眼睛,这几天,是他最难过的三天,都是那个什么妙手赤脚仙卫长风,使他没有敢合一会眼。现在终于到了见真章的时候了,他又是盼望卫长风的出现,又是不愿他出现。盼望的是看看是个怎样的牛皮汉子,不愿的是如果他真的得了手,他们左贤王的武士就干脆集体自尽算了!
东面路口的武士突然看到几条黑影飞快的跑来,到了近前,是几条狗。武士正要驱赶,狗哧溜就到了身后,武士急了。宇侣之严令:有一个鸟儿飞进王庭,就要他们的脑袋!武士手中的刀枪招呼到了狗的身上,几条狗汪汪狂吠中被干掉了。
但是王庭的狗都叫了起来。卫长风自小就跟各种狗打交道,家狗、野狗,大狗、小狗,烈狗猛狗,他都能应付裕如,哪怕一条从来没有见过的狗,见了他都会服服帖帖的。卫长风见王庭戒备森严,没法进去。武士们带着狗搜寻他,给了他机会。在武士没有发现他的时候,他已经收服了他们的狗。几条狗在主人解开绳链之后,跑来找到卫长风。
卫长风进了王庭,大摇大摆的走在到处燃着牛油大烛的王庭街上。竟然没有人拦问他,一群群的武士站在街边,望着左贤王大帐的方向,谁也没有想到身边的人就是他们要找的人。卫长风走到大帐附近,大帐前面围满了卫士,刀枪耀眼,暗中不知还有多少的人马。卫长风苦笑着摇摇头,不知道怎么接近大帐。
正在这时,一个人叫道:卫长风!那就是卫长风!好像是个女人的声音,卫长风觉得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自己的身上。但是。没有。大帐的南面一阵大乱。有人叫道:不要慌乱!你们几个前去追捕。我们守住大帐,不要让贼人趁机得手!此人指挥若定,南面的人在奔跑追逐。但是没有混乱。卫长风有些不甘,有些失望。
该来的总是要来的,终于,一个武士看到了站在大帐不远的卫长风,觉得很像说了几天的那人的样子,不敢乱说,靠近宇侣之,牙齿打颤:大-----大,人---,看-----看!
宇侣之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一个长大的人悠然自得的站在大帐的东面,约莫二十来丈的地方,正望着大帐前的众人微笑,不是卫长风,又是哪个?宇侣之是惊喜莫名,一挥手,身边的卫士分作数队,包抄而来。宇侣之带头冲来,手里的长刀握的汗津津的,心头急跳。二十丈的距离是如此的远,又是如此的近,宇侣之觉得自己好像用光了所有的力气才奔到卫长风的跟前。卫长风的拳头握了又握,最后还是转身就跑。他自信,只要跑起来,没有人能追上他。卫长风眼前是如潮的人流,身后是人流如潮,他只有斜刺里跑了,一边跑一边不停地吹着口哨,王庭的狗齐吠起来,很多狗挣脱了绳链,冲进人群,武士们被狗咬伤了不少,很多武士转身追打狗儿。不停地有武士追击卫长风,不停地有狗捣乱,渐渐的马、牛、羊,牲口们也跑了出来,拥堵在街上。宇侣之只是盯着卫长风,他不信卫长风能跑出他的眼界。卫长风不停地把牲口纠集到身后,武士们有几个武功高明的已经追到身后了,可能一只羊就把他绊住了,也可能是一头牛。武士们气的大骂牧人,怪他们看不好自己的牲口。宇侣之追到离卫长风只有一丈左右,但是再也无法更近了,他看着卫长风晃晃悠悠的跑着,也不怎么快,好多次以为自己只要一个箭步就可以到了他的身后,但是一个箭步仍然离他还是那么远。
王庭的混乱,使得大帐里面的人也坐不住了,先是麻子说:我看看怎么回事。出去了,接着是暴卯、北门客、鸢故生等人纷纷找借口走出大帐,众人看着王庭到处是人欢马叫的,心头暗笑,这卫长风确实是个人物。大伙延颈眺望,武士们把牲口归拢起来,死伤的挪到路边,腾出了通衢大道,卫长风风一般的跑过,身后是宇侣之等匈奴武士,众人满脸通红,浑身汗湿,不停地有人停下,站在路边,等着卫长风再次经过。虽然有人不停地指挥、安排:谁,那谁,你们在这里埋伏;那谁,你们在那里埋伏。但是奇怪的是,卫长风总是从不知道什么地方出现了,有时从路上跑来;有时从帐幕里面出来;有时从帐幕的顶上跳下来。武士们好像早有约定一般,只是围堵,追逐,没有人动用手里的武器。
众人正在看的有趣,大帐里有人叫道:到了!众人大惊,赶忙进了大帐,惊问:什么到了?却是阏氏喜笑颜开的样子:子时正到了!他没有偷走东西!
众人舒了口气,一个侍婢匆匆过来,递给左贤王一个东西,是个卷着的物件。左贤王打开了,上面是几个字,左贤王招呼一个人过来,大伙知道这是左贤王最信任的一个人,是个叫做王胜之的,他的祖上是汉朝的大官,投降了匈奴,此人也是饱读经史的,很有学问。对于卫长风的事,心里不以为然,劝左贤王不要如此兴师动众,左贤王不听。
王胜之拿着羊皮卷,叹了口气。读道:谢谢王爷的馈赠。弓我拿走了。
众人还没有什么,左贤王却是大叫一声,口喷鲜血,倒在地上。
驼子赶快上前。鸢故生、王胜之扶起左贤王,驼子摸摸他的脉搏说道:王爷是急怒攻心,没有大碍。大伙放了心,阏氏和孩子眼中落泪,鸢故生等劝慰阏氏,驼子拿出一丸药,此时左贤王悠悠醒转,吃了驼子的药丸,眼中也是落泪。大伙不明白一张弓怎么使得左贤王如此的伤感。他们把左贤王安顿好,望着阏氏和王胜之。阏氏点点头。王胜之说道:我们今天上了一个大当!对方来的不只是卫长风一个人。很可能卫长风也是对方的一个棋子。对方的目的根本不是什么首饰盒,而是弓!
一张什么样的弓,值得对方如此的算计?左贤王如此的重视?
草原上的人都是以骑射起家的。牧人如此,王公大人也是如此。草原上的骑战之士最是劲剽,强悍的很,却又最服英雄、勇士,要想在草原上建功立业,必须是真正的马上英雄。在一百多年前,有人预言,要出现一个大英雄统一草原各部。这个人是个草原上的先贤,精于骑射,在草原上救了很多人。深受草原人的爱戴。他精心选材,用北海的千年海沉木为胎,粘鲜卑山的鹿胶,缠以熊筋,髹以南越的精漆,用东海的蛟龙的筋为弦,饰以昆仑山的玄玉。废了十年的功夫,制作了九张强弓,每一张弓都是价值连城,分给当时草原上最强大的九部。当时得了其中一张弓,就可以在草原上称作英雄,猛虎远遁,毒蛇息影,可以射的天上的大雕,杀掉海里的蛟龙。普通人拿到弓根本甭想拉动,只有真正的英雄才能拉动弓弦,射的出箭。得到三张弓可以做一部的王爷,得到五张弓可以诛杀别部的王公,得到九弓可以号令大草原,统一草原各部。他的本意是要草原上再没有纷争,大伙见到九弓就心悦诚服,愿意接受王公的统领。在他生前,也确是如此。只是在他死后,很多人觊觎九弓的威名,特别是九弓可能带来的尊崇,九弓成了草原上的不详之物,很多人死在剪下。直到头曼单于,他费尽心机,才得到了三张弓,他因此成了匈奴的单于。
众人这才知道原来头曼单于是因为手里有了九弓之三才做了匈奴单于。
匈奴,也就是这个时候才出现的,才成为了中原的噩梦。头曼单于为了统一草原,不停地追逐其他弓的下落。直到冒顿单于的出现,他在大月氏做人质的时候,就已经拿到了本为大月氏人的一张弓,叫做祁连;他弑父自立,拿到了头曼的三张弓,匈奴、日逐、焉耆;但是还不能诛杀不听话的别部的王公。他马上征讨东胡,得到了鲜卑;征讨丁零,得到了丁零;征讨坚昆,得到了坚昆;征讨娄烦,得到了娄烦;诛灭了大月氏,征讨雩浑,得到了雩浑!他终于完成了大草原的统一。从此,九弓成为了匈奴的镇国至宝,没一个大单于,都要得到九弓,才能被人服膺。冒顿单于的晚年,草原上已经没有了敢于反抗的力量,为了镇抚各部,他把九弓分赐草原上最大的八部。草原上拢共二十四部,单于的单于庭是一部,剩下的还有八个最大部,乃是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日逐王、焉耆王、大都尉、大当户,合单于共九部,各得一张九弓,作为镇国至宝。前些日子,焉耆王被杀,但是焉耆王的焉耆弓却没有得到,大单于非常生气,追杀焉耆王的嫣然公主,要追回焉耆弓,一直没有成功。
这次有人动脑筋拿到了左贤王的鲜卑弓,岂不是要了命!也是长期无事,没有人会想到人家盯上了鲜卑弓,本来各部分弓是匈奴天大的秘密,只有几个王公才知道九弓的下落,王爷才没有想到这些。
大伙这才明白,原来一张弓竟然有着如此非凡的作用,众人面面相觑,各人都以为自己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如今看来,也不过尔尔!被人玩弄于鼓掌之上,直到人家说了,才明白怎么回事。
这正是:匹夫有意重怀宝,不料狐貂死无毛;轻身长游卫长风,奇技惹得一身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