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信贵山城之战
足利义材付出很大的代价从京都逃了出来,与田山氏会合后,立刻开始积极的备战,并且京都之西的波多野氏也与足利义材联合起来,现在三方都已经做好准备,只等明年开春天气转暖之时,就会从南、西两方向夹击京都。
说起来倭国虽然是个岛国,四海环海又受到暖流的影响,所以冬天反而要比同纬度的朝鲜要高,但是正德七年的寒冬却也让倭国受到不少影响,国内的不少因战乱失去土地的百姓逃到深山之中,这些人在冬天本来就十分难过,现在这个比往年冷上数倍的冬天来临时,这些逃民大批大批的被冻死在深山中。
也正是受到这种酷寒的影响,足利义材和细川高国虽然都恨不得马上制对方于死地,但却因为天气实在太过寒冷,所以不得不龟缩在城中躲避寒冷的侵袭。不过就算是在躲避寒冷的时候,足利义材和细川高国也都没有闲着,其中足利义材通过足利一辉得到了周重的资助,正在加紧训练士兵,而细川高国则与之前被废掉将军之位的足利义澄暗中勾结起来,将足利义澄的一个儿子足利义晴立为将军,同时废除了足利义材的将军之位。
这已经是足利义材第二次被废掉将军之位了,虽然他在逃出京都时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是当这个消息传来时,足利义材还是悲愤填膺,更何况现在的他早已经不是当年的那个傀儡将军,而是一个手中握有数万精兵的实权将军,所以这口气他无论如何也咽不下。
也正是足利义材的这种愤怒,最后终于让他做出一个决定,那就是派出自己刚刚训练成军的五千军队,在一个明月高悬,但却干冷干冷的天气里,率先进攻细川氏控制的信贵山城。在足利义材看来,这次攻打细川氏一是为了泄愤。二来也是为了练兵,毕竟他手中的军队只靠训练是成不了精兵的,只有经过战争的洗礼,他手下的五千军队才能正面与细川氏相抗衡。
不得不说足利义材的运气极好。在正德七年这种严寒的天气里,所有人都没有想到会有人冒着酷寒出兵,信贵山城的守军自然也不例外,结果最后被足利义材的五千军队偷袭得手,信贵山城的一千守军完全没有任何准备的就被攻破了城门,结果一千人中有一半被杀,剩下一半向足利义材的大军投降,信贵山城也落入到足利义材的手中,这也是他第一次拥有一块完全属于自己的地盘。
足利义材前半辈子几乎都是走的背运,而且像他这样接连两次被废除将军的倒霉蛋。就算是在倭国历史上也是十分少见。不过也可能是前半辈子把他的霉运都走光了,所以在他出兵之后,幸运之神就一直十分眷顾他,在他十分幸运的打下信贵山城后,倭国忽然降下一场大雪。一连下了三天后,地上的积雪已经可以把房子埋起来了,不但道路被封,甚至不少人都被冻死在这场大雪中。
也正是这场大雪的到来,使得信贵山城被攻陷的消息暂时被封锁起来,当细川高国得知这个消息时,足利义材已经完全控制住了信贵山城的局势。并且将这里做为自己的大本营发展,而且也正是这场大雪,使得京都对外的道路不能,细川高国就算是想派兵攻打信贵山城,也根本没办法出兵。
不过细川高国虽然暂时无法出兵,但心中对足利义材的怒火慢慢的转化为一种仇恨。暂时无法出兵没关系,京都城中还有足利义材留下的一些故旧,其中有不少人都在暗中与足利义材有来往,所以这些人也就成为了细川高国泄愤的目标,结果导致京都城中几乎每天都在杀人。城中也是人人自危,最后还是大内义兴看不下去了,这才劝说细川高国停止了这种滥杀的行为。
时间一天天过去,倭国的天气本来就容易受到洋流的影响,过年后没多久,大明和朝鲜各地都还是一片冰封的时候,倭国的天气却是一天天的变得温暖起来,甚至冬天降下的冰雪也开始了融化,不过在晚上时,还是会被冻的硬邦邦的,不过这也是好事,因为路面被冻硬了之后,更方便别人赶路。
不过天气变暖之后,已经休养了一个冬天的足利义材和细川高国终于可以痛痛快快的打一场了,最先动手的还是细川高国,其中被细川氏控制的饭盛城、腾龙寺城和多闻山城,这三座城池刚好呈一个品字形把信贵山城包围起来,而且距离也都不远,所以在天气转暖之后,这三座城中的守将都接到细川高国的命令,倾尽全城的兵力攻打信贵山城。
三城最后共派出四千人的军队,虽然比足利义材的五千大军要少一些,但却都是细川氏的精锐,另外这次细川高国也没打算一举把足利义材灭掉,而是派出这支军队试探一下对方的实力,若是足利义材的实力很强,那么这支军队就会马上退回来,然后他才会调集所有兵力与足利义材决一死战。
足利义材也知道这次是细川氏对自己的试探,而且他也知道,这次田山氏和波多野氏也不会帮他,因为他们也想亲眼看一下自己的实力,若是自己表现出来的实力太差,那么自己最后依然会被田山氏和波多野氏当做傀儡,这是他无论如何也不愿看到的,所以他这次一定要把握好机会,让所有人都看到自己足利氏的实力。
远在平户城的足利一辉也知道这一仗的重要性,甚至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是他们足利氏重新树立起将军权威的一战,只要能够独力打退细川氏的这次进攻,那么他们足利氏就可以重新得到各地大名的承认。
也正是知道这一战对家族的重要性,所以足利一辉最后也不远千里的赶到信贵山城助阵,他手下也有一帮悍勇的倭人,虽然习惯于水战,但是对于陆战也同样精通,这些人的勇武在战场上应该可以起到一些作用。
正德八年二月二,在大明正是龙抬头的日子,农户们都在准备着春耕,老人们拿着簸箕,里面放着炉灰,从门口一直撒到厨房,然后围着水缸转上一圈,据说这是引钱龙,可以保证在这一年里财源滚滚,而且在这一天里,家家户户都做些好吃的,比如煎饼、麻花饺子之类的东西,各地的风俗不同,饮食自然也不一样。
不过热闹的大明百姓不知道的是,在这一天倭国却爆发了一场惨烈的战争,足利义材尽起五千大军,在信贵山城外与细川氏的四千大军展开了拼杀,这是他们忍辱负重,好不容易才争取来一个重新崛起的机会,所以他们无论如何也不会放弃。
倭国经过多年的征战,国内的物资困乏到了极点,就算是一方的大名,手中能够动员的兵力也不多,比如像细川氏这样控制着倭国中央权力的大家族,最多能够动员的兵力也不过在两万人左右,这次为了对付足利氏,细川氏竟然一下子派出五分之一的兵力,本来细川高国还想调集更多的兵力,但是现在道路难行,调集军队很困难,另外其它的城池也需要军队防守,所以最后只能作罢。
双方已然是死敌,根本没有任何和解的可能,所以在双方的军队赶到交战的小平原上后,彼此的将领立刻命令手下的军队出击,结果在这片冰雪还未完全融化的平原上,两支军队狠狠的撞在一起,激起一片片血色的浪花。
细川高国在事前认为自己已经足够高估了足利义材,在他看来,对方在短时间内组织起五千军队,这些新兵就算是装备上足利一辉搞来的大明武器,恐怕也无法与真正的百战精兵相比,所以他觉得自己派出的四千军队已经足够将足利义材打回原形,只要没有了足利义材这面招牌,那么田山铙波多野氏也不会与自己死战,顶多打上几场后,大家都占不到便宜,又担心被别人占了便宜,最后只能罢兵言和。
但是细川高国却低估了足利义材的决心,也低估了足利义材为摆脱傀儡身份而做出的努力,他这些年忍辱负重的积蓄力量,手中早已经tiao教出像波多野秀乡这样的优秀将官,甚至在逃出京城时,哪怕是眼睁睁的看着自己最心爱的儿女被杀,也要把这些优秀的手下带出京都,最后这些人都成为他军中的骨干,也正是有了这些人做骨干,再加上严酷无比的训练,以及周重提供的武器装备,使得足利义材手中的军队并不像细川高国认为的那样不堪一击。
细川高国对足利义材的轻视,也传染给他手下的将领,比如这次带兵的正是细川高国的一个儿子,这个骄傲的年轻人和他父亲一样,都坚定的认为自己手中的四千精兵完全成可碾压足利义材的军队,结果在开战之时他才发现,足利义材的军队远比自己认为的要强悍,甚至在战争刚一开始,自己一方已经露出几分溃败之势。
说起来倭国虽然是个岛国,四海环海又受到暖流的影响,所以冬天反而要比同纬度的朝鲜要高,但是正德七年的寒冬却也让倭国受到不少影响,国内的不少因战乱失去土地的百姓逃到深山之中,这些人在冬天本来就十分难过,现在这个比往年冷上数倍的冬天来临时,这些逃民大批大批的被冻死在深山中。
也正是受到这种酷寒的影响,足利义材和细川高国虽然都恨不得马上制对方于死地,但却因为天气实在太过寒冷,所以不得不龟缩在城中躲避寒冷的侵袭。不过就算是在躲避寒冷的时候,足利义材和细川高国也都没有闲着,其中足利义材通过足利一辉得到了周重的资助,正在加紧训练士兵,而细川高国则与之前被废掉将军之位的足利义澄暗中勾结起来,将足利义澄的一个儿子足利义晴立为将军,同时废除了足利义材的将军之位。
这已经是足利义材第二次被废掉将军之位了,虽然他在逃出京都时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是当这个消息传来时,足利义材还是悲愤填膺,更何况现在的他早已经不是当年的那个傀儡将军,而是一个手中握有数万精兵的实权将军,所以这口气他无论如何也咽不下。
也正是足利义材的这种愤怒,最后终于让他做出一个决定,那就是派出自己刚刚训练成军的五千军队,在一个明月高悬,但却干冷干冷的天气里,率先进攻细川氏控制的信贵山城。在足利义材看来,这次攻打细川氏一是为了泄愤。二来也是为了练兵,毕竟他手中的军队只靠训练是成不了精兵的,只有经过战争的洗礼,他手下的五千军队才能正面与细川氏相抗衡。
不得不说足利义材的运气极好。在正德七年这种严寒的天气里,所有人都没有想到会有人冒着酷寒出兵,信贵山城的守军自然也不例外,结果最后被足利义材的五千军队偷袭得手,信贵山城的一千守军完全没有任何准备的就被攻破了城门,结果一千人中有一半被杀,剩下一半向足利义材的大军投降,信贵山城也落入到足利义材的手中,这也是他第一次拥有一块完全属于自己的地盘。
足利义材前半辈子几乎都是走的背运,而且像他这样接连两次被废除将军的倒霉蛋。就算是在倭国历史上也是十分少见。不过也可能是前半辈子把他的霉运都走光了,所以在他出兵之后,幸运之神就一直十分眷顾他,在他十分幸运的打下信贵山城后,倭国忽然降下一场大雪。一连下了三天后,地上的积雪已经可以把房子埋起来了,不但道路被封,甚至不少人都被冻死在这场大雪中。
也正是这场大雪的到来,使得信贵山城被攻陷的消息暂时被封锁起来,当细川高国得知这个消息时,足利义材已经完全控制住了信贵山城的局势。并且将这里做为自己的大本营发展,而且也正是这场大雪,使得京都对外的道路不能,细川高国就算是想派兵攻打信贵山城,也根本没办法出兵。
不过细川高国虽然暂时无法出兵,但心中对足利义材的怒火慢慢的转化为一种仇恨。暂时无法出兵没关系,京都城中还有足利义材留下的一些故旧,其中有不少人都在暗中与足利义材有来往,所以这些人也就成为了细川高国泄愤的目标,结果导致京都城中几乎每天都在杀人。城中也是人人自危,最后还是大内义兴看不下去了,这才劝说细川高国停止了这种滥杀的行为。
时间一天天过去,倭国的天气本来就容易受到洋流的影响,过年后没多久,大明和朝鲜各地都还是一片冰封的时候,倭国的天气却是一天天的变得温暖起来,甚至冬天降下的冰雪也开始了融化,不过在晚上时,还是会被冻的硬邦邦的,不过这也是好事,因为路面被冻硬了之后,更方便别人赶路。
不过天气变暖之后,已经休养了一个冬天的足利义材和细川高国终于可以痛痛快快的打一场了,最先动手的还是细川高国,其中被细川氏控制的饭盛城、腾龙寺城和多闻山城,这三座城池刚好呈一个品字形把信贵山城包围起来,而且距离也都不远,所以在天气转暖之后,这三座城中的守将都接到细川高国的命令,倾尽全城的兵力攻打信贵山城。
三城最后共派出四千人的军队,虽然比足利义材的五千大军要少一些,但却都是细川氏的精锐,另外这次细川高国也没打算一举把足利义材灭掉,而是派出这支军队试探一下对方的实力,若是足利义材的实力很强,那么这支军队就会马上退回来,然后他才会调集所有兵力与足利义材决一死战。
足利义材也知道这次是细川氏对自己的试探,而且他也知道,这次田山氏和波多野氏也不会帮他,因为他们也想亲眼看一下自己的实力,若是自己表现出来的实力太差,那么自己最后依然会被田山氏和波多野氏当做傀儡,这是他无论如何也不愿看到的,所以他这次一定要把握好机会,让所有人都看到自己足利氏的实力。
远在平户城的足利一辉也知道这一仗的重要性,甚至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是他们足利氏重新树立起将军权威的一战,只要能够独力打退细川氏的这次进攻,那么他们足利氏就可以重新得到各地大名的承认。
也正是知道这一战对家族的重要性,所以足利一辉最后也不远千里的赶到信贵山城助阵,他手下也有一帮悍勇的倭人,虽然习惯于水战,但是对于陆战也同样精通,这些人的勇武在战场上应该可以起到一些作用。
正德八年二月二,在大明正是龙抬头的日子,农户们都在准备着春耕,老人们拿着簸箕,里面放着炉灰,从门口一直撒到厨房,然后围着水缸转上一圈,据说这是引钱龙,可以保证在这一年里财源滚滚,而且在这一天里,家家户户都做些好吃的,比如煎饼、麻花饺子之类的东西,各地的风俗不同,饮食自然也不一样。
不过热闹的大明百姓不知道的是,在这一天倭国却爆发了一场惨烈的战争,足利义材尽起五千大军,在信贵山城外与细川氏的四千大军展开了拼杀,这是他们忍辱负重,好不容易才争取来一个重新崛起的机会,所以他们无论如何也不会放弃。
倭国经过多年的征战,国内的物资困乏到了极点,就算是一方的大名,手中能够动员的兵力也不多,比如像细川氏这样控制着倭国中央权力的大家族,最多能够动员的兵力也不过在两万人左右,这次为了对付足利氏,细川氏竟然一下子派出五分之一的兵力,本来细川高国还想调集更多的兵力,但是现在道路难行,调集军队很困难,另外其它的城池也需要军队防守,所以最后只能作罢。
双方已然是死敌,根本没有任何和解的可能,所以在双方的军队赶到交战的小平原上后,彼此的将领立刻命令手下的军队出击,结果在这片冰雪还未完全融化的平原上,两支军队狠狠的撞在一起,激起一片片血色的浪花。
细川高国在事前认为自己已经足够高估了足利义材,在他看来,对方在短时间内组织起五千军队,这些新兵就算是装备上足利一辉搞来的大明武器,恐怕也无法与真正的百战精兵相比,所以他觉得自己派出的四千军队已经足够将足利义材打回原形,只要没有了足利义材这面招牌,那么田山铙波多野氏也不会与自己死战,顶多打上几场后,大家都占不到便宜,又担心被别人占了便宜,最后只能罢兵言和。
但是细川高国却低估了足利义材的决心,也低估了足利义材为摆脱傀儡身份而做出的努力,他这些年忍辱负重的积蓄力量,手中早已经tiao教出像波多野秀乡这样的优秀将官,甚至在逃出京城时,哪怕是眼睁睁的看着自己最心爱的儿女被杀,也要把这些优秀的手下带出京都,最后这些人都成为他军中的骨干,也正是有了这些人做骨干,再加上严酷无比的训练,以及周重提供的武器装备,使得足利义材手中的军队并不像细川高国认为的那样不堪一击。
细川高国对足利义材的轻视,也传染给他手下的将领,比如这次带兵的正是细川高国的一个儿子,这个骄傲的年轻人和他父亲一样,都坚定的认为自己手中的四千精兵完全成可碾压足利义材的军队,结果在开战之时他才发现,足利义材的军队远比自己认为的要强悍,甚至在战争刚一开始,自己一方已经露出几分溃败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