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八哥不是一只鸟

260日高犹未到君家(上)

    天可汗得了活佛的跪拜,自觉命也长了许多,仓央嘉措情诗写得好,告状的话语自然不用他人来教,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该仔细说,他心里门儿清,果然康熙有七分动武的心也被他煽动到九分了。

    定郡王站在朝堂上默默无语,打不打西藏他说了都不算,谁去打西藏他也懒得管,反正自从大阿哥被圈禁之后,敦郡王在兵部几乎已经是风头无两了,八旗宗室掌着兵权的,哪个肯去违逆一个正当令的贝勒爷?

    对于康熙而言,兵权放在自己人手里他最放心,天底下还有谁,比自己不是太子的儿子更令自己放心呢?敦贝勒一无后宫辅助,二无亲近外家,本人又憨厚,岳家又是蒙古贵族,毫无可能支持他政变,实在是掌着兵权的不二人选。于是在皇帝的不干涉下,敦贝勒身边迅速团结了一堆都统、指挥、总兵,连太子的爪子都不敢伸出来。

    看着敦郡王努力把眼底的精光藏起来,定郡王就想笑,现在弟弟也有城府了,学会不把情绪露在脸上给别人可乘之机了。

    议来议去,始终没有定论,谁领兵是大问题,反而后勤有了专人负责,康熙不是傻子,肃郡王为人刚正,没什么枝枝蔓蔓的,最适合做这个,又担心他太过迂腐,误了军机,派了定郡王去辅助,定郡王出列谢恩后,真心觉得自己满脑门子都是官司,肃郡王是好相与的人吗?

    太子虽然知道皇帝忌讳自己越权,可是看着空悬的大将军位置,说他不心动是假的,不能推荐自己的大小舅子,老岳父,太子还是提出了自己的人选——右卫将军费扬古,董鄂氏的亲弟弟,最是听话不过的人选。

    皇帝却毫不留情地否决了大臣们各怀私心的推荐,不过好歹给了太子一个理由:东北防务极其重要,右卫将军不可轻动。

    等到回京述职的苏努出现在紫禁城的时候,大家都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难道苏努守着的不是大清朝的东北吗?难道苏努就很会打仗吗?

    苏努接过了康熙亲手递交的虎符,仰着脖子把朝臣们的表情扫进眼底,心里冷冷地笑:你们以为爷一去不复还啦?

    那个佟佳氏的,你占了爷的园子几时还,那个岳东家的,别以为你拿假货骗爷的铺子掌柜爷不知道,还有那个谁谁谁,把郁芳阁的嫣红还给爷权柄!

    朝会散去了,康熙招了大学士,几位郡王一同商讨军务,苏努老老实实低着头听着众人的布置,反正这个馅饼砸自家头上了,务必把他接住了。

    康熙慈爱地让太子先开口安排各项军务,太子也是跟着康熙在朝政上经营日久的人,颇有些心得,一条条一项项说起来,也算是事无巨细了,康熙满意地点点头:太子说的挺周全,你们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哪个会不开眼去得罪太子呢?自然人人称是,个个点头,康熙自己又添上几条防患于未然的建议,太子立刻奉还了赞扬:皇阿玛算无遗策,儿子自愧不如,日后还要跟在皇阿玛身边多多学习才好!

    康熙得到自己心爱儿子的诚挚崇拜,心情更好了,又夸奖了苏努几句,让大学士拟旨封大将军,向各地下诏命,要让天下都知道拉藏汗辜负了圣恩。

    又同肃郡王商议从哪几省运调钱粮,从哪几省选拔兵丁,定郡王只在一旁静静听着,并不插话,这场战争比他的记忆提前了好几年,他实在不敢去估计战事的发展,反正自己的兄弟也不上场,就听天由命吧。

    军务商议过后,康熙原本想留大家在宫里用御膳,可是人人都又饿又累,实在没心思再在吃饭这件事上迎合皇帝了,便众口一词谢了皇恩,辞出了宫门。

    内侍们把马匹牵了过来,服侍着主子们上马了,又大开了宫门送他们一行出去,肃郡王今儿得了皇帝的夸赞,脸上挺和煦地,正好同定郡王是同路,他近着缰绳让马匹慢悠悠地走着,一边同定郡王闲话:难得咱们又在一处办差,多好啊?

    定郡王笑笑:可不是,以前在一起的日子多好,只是咱们都大了,皇阿玛给的差事总是单独办的多,倒没以前那样商量着有意思了!

    肃郡王也眯起眼睛还是回忆以往,那既不遥远又不怎么美好的以往,可是因着已经远去,因着不如意的现状,再不起眼的以往都被肃郡王自己镀了层金光,看着贵重无比,连带着回忆里的人都被他更重视些。

    肃郡王巴不得这样闲淡的回程走得越久越好,可是虚意奉承的定郡王却巴不得这样的路快点走完,终于走到铁狮子胡同了,定郡王勒住马,笑着说:哥,我看着你回去吧!

    :明儿还要见面呢,就这么舍不得我啊?肃郡王难得有开玩笑的心情,定郡王子啊心里翻个白眼,脸上还是笑得很乖巧,惹得肃郡王也不想走,伸手去弹了一下他的额头:多大的人啦?还是这么喜欢撒娇?

    定郡王深深觉得肃郡王完全没有理解旁人的能力,不然怎么会把自己的不耐烦误读成这样?

    :哥你快回去吧,嫂子该等急了吧?

    定郡王脸上的笑就快要破裂了,肃郡王才满意地离开。

    定郡王放松了缰绳,调转了马头往胡同里走,这一路上的铺子都被皇阿玛送给了自己,侍卫们在前面开路,沿途的商户们都把门口清理干净,放下了门板,定郡王平日规矩也没有这么严格,倒是后来被敦郡王提醒了几回,不是为了摆谱,为着安全也得讲规矩啊!

    双腿夹了夹马肚子,马蹄声逐渐疾了起来,前面小巷子里却拐出来了苏努,定郡王停了马,苏努在马上欠身行了礼,脸上笑得跟朵花儿似的:多谢王爷照顾!

    定郡王笑得含蓄:你自己有本事,能上进是好事,何必谢本王?

    苏努大喇喇扬扬手:有本事的人多了,王爷你肯抬举奴才,是奴才的幸事,便是奴才的子侄也多亏王爷照拂官笙!

    定郡王淡淡抬抬眼睛:都是亲戚,动动口的事情,也值得你放心上?你在东北守着江山,难道不值得带擎下你的亲族?

    苏努原是个执拗性子,要不然也不会得罪了生父,袭爵请封落到了弟弟头上,苏努一气之下就从了军,从底层做起,一步步杀出来的功勋,没成想入了定郡王的眼,偶尔遇见,提点几句,也顺手帮他的家眷免了些麻烦。

    贵勋出身的人如何不懂得上进?苏努是个有才的,得到了贵人的青目赏识,愈发地一腔热血想扑出来回报。

    定郡王看他一脸的报效之意,也是高兴,前世他也算为了自己全家倒霉了,这辈子能多对他好点就好点吧:你不用担心,回家好好休整几日,只怕过不了几日就要出征了,后面的事你不用管,只管安心打仗,爷在京里盯着你的后背呢!

    行军打仗最怕后方的冷箭,不管是后勤运输,论功行赏,都不是简单的事,苏努也担心着呢,打西藏不是容易的事,是机会也是风险,下面的兵丁不是自己带出来的,监军不是自己选的,后勤的郡王自己只同定郡王熟,不是不心虚的。

    可是得了定郡王的许诺,苏努激动万分,少了这样那样的后顾之忧,自己愈发勇猛饿了,立刻翻身下马,当街磕了几个响头,定郡王一个眼神,旁边的侍卫忙把他扶起来,定郡王瞪着他:你这是什么意思,要陷本王于不义吗?

    苏努汹涌地投靠之心马上冷静了,皇帝也好太子也好,都忌讳皇子结交大臣,自己掌着大军,临行前在大街上给郡王磕头,这好像真的不妥吧?

    想着额头上就沁出了几滴冷汗,苏努好多辩解都卡在喉咙那里,被侍卫们扶起来,摸摸脑门子,嘿嘿傻笑了起来,定郡王被他气乐了:你倒容易。

    揆方跟着定郡王久了,对于这种扑过来肝脑涂地的情况已经熟悉地不得了,心道:多少臣工哭着喊着要投靠咱们王爷,您先去排队好不好?大街上就跪下了,这是插队,既没修养又没道德!

    带着下属,揆方拿着佩剑从街道这头巡到那头,发现每家的门户都是紧闭着的,街上也没有可疑的人在闲晃,看来刚才的那一幕可以瞒过去了。

    送走了苏努,定郡王迅速地回到王府里,出兵西藏,多大的事儿啊,自己管着了后勤,后面多少牵牵连连的势力想要插手,从中牟利,顺便陷害几个仇家,成全几个亲戚,自己得仔细思考一番!

    :奉先殿烧了这么久?怎么皇上都没查出祸首来?皇宫里最关心奉先殿的人莫过于皇太后了,那是她的夫君灵牌所在之处,焉得不在意?

    康熙放下手里抱着的小狮子狗,神情轻松地说:怎么没查出来,不是已经结案了吗?小内侍做事不牢靠,弄翻了火烛,不过是意外,朕想着宽仁为上,就没处置他的家人了!

    皇太后点点头,她原本也只是想问问而已:怎么哀家听说,这事背后有人指使啊?

    :皇额娘听谁说的?康熙目光里精光一闪。

    皇太后笑了:顺耳朵的话,我想着也不是你皇阿玛显灵,那多可怕啊!

    康熙忍着气,安抚着皇太后:当然不是?皇阿玛估计已经成佛了,怎么会管人间的小事?

    等到康熙从慈宁宫出来,立刻吩咐了梁九功:让内务府的给皇太后换几个听话的宫女!

    梁九功低头应了,连一丝犹疑都没有,当晚,康熙还赐了御膳给圈禁的大阿哥,太子殿下在毓庆宫的酒宴上当场砸了几个御赐的白玉杯子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