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 虫病
村北二狗子家,一白发老妪正拄着扫帚,一边打扫着猪棚,惹得大猪小猪们哼哼乱叫,一咕噜地往一处逃窜,一边叫唤着:“蛋蛋他娘,孙嫂子家母猪要生崽,崽子半天出不来,你午时去帮帮她们家的忙,毕竟啊,人家往常也照顾咱们家不少。”
老太婆容色衰老,嗓子还是十分洪亮。
没多久,屋子里走出了一个面色蜡黄的女人,眉间悒郁不灭,愁容满面,表情呆纳,不知道的还以为死了丈夫。
老妪一看到自家媳妇儿,无奈一叹:“你就甭想啦,这人现在不是好好的嘛,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都是自己吓唬自己呢,狗子都找了那么多大夫,这不,他们都说没事儿。”说着拉过女人的袖子,将她安坐在堆砌的箩筐上,自己继续扫地,口中仍旧絮絮叨叨。
俗话说得好,说到谁,谁就来,老太婆刚停下来歇口气,门口就有人进了。
“二狗子的娘啊!”来人显然就是老人家说的孙嫂子了。
“正说到你呢,哎,你倒是帮我劝一劝,蛋蛋他娘啊,就是不开窍,老婆子说什么都没用啦。”老太婆很是没辙,只好把重担交给孙嫂子。
孙嫂子听罢,使劲儿拍了拍大腿:“哎呦,又是为了那件事啊,这都把个月了,嫂嫂怎么还惦记,快都忘记了吧!”
孙嫂子所指,则是蛋蛋的娘——黄姑,在一日夜里睡得迷迷糊糊,半夜口渴,便喝了自家石槽里的水,谁知第二天天明起床忽然记起这事,还发现那石槽中俱是密密麻麻的小红虫,陡然心惊。之后就一直日思月疑,以至于后来脾胃日渐虚弱四肢无力,食量也少了,求了好多大夫,开了一些药花了钱,总是没效用。
孙嫂子那么一说,黄姑只是动了动嘴唇,不接话。
老太婆和孙嫂子对视一眼,很是伤脑筋,孙嫂子实在看不下去,便道:“若不然这样,我听闻苏家阿婆有个新孙女儿,治好了不少乡亲的病,我引你去瞧瞧。”还怕黄姑和老妪不信,急急道:“我可没诓你们,大鼻子半年的失眠,村南苗苗他爹二十八年的头痛病,就给医好了!最重要的是,人家还不收钱!”
老太婆刚开始还不看好,但是听到大鼻子和苗苗爹的病都治好了,甚至开销都省了,真是有点心动了。黄姑眼珠子动了动,终于抬头道:“可……当真?”
“来来来,我这就带你去……”说着,一把拖起黄姑,轰轰烈烈地出了门。
等两人感到苏婆婆家时,才发现看病的人挤满了院子,还有人拿着小板凳在门口坐着等,她们很是惊讶。
跑上去一问,那坐在最外面的人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小伙子,见两个大嫂求教,嘿嘿道:“别看人多,可是诊治起来,那可是又快又准,你们来之前不到一刻,我还在那边排着呢!”说着,指了指二十米开外的杨树,一脸期待的模样。
他这么一说,让两女人更加觉得不可思议。
不过,很快她们就相信小伙子的话说的并不假了,才短短的几分钟,两人就已经排到了队伍的前方,而且,更让他们觉得难以置信的是,治病的姑娘竟然是一个相当年轻的美丽少女!
少女跟她们一样穿着破旧简单的衣服,可尽管如此,那普普通通的衣裳穿在她身上,似乎就像是昂贵锦衣绸缎,硬生生地多了十足的味道。少女的容颜就更加难以形容,美得让两人找不到合适的话语来匹配。
女子把脉只需要一个呼吸的时间,就能把患者的症状准确无误地说出来,再稍稍加以询问,就对病症了如指掌,快速下药。
黄姑怔怔地盯着人家看,心仿佛都活过来了,隐隐多了一丝希冀。当她从胡思乱想中醒悟过来时,少女已经为她搭脉了。
子初切了脉象,问:“嫂子哪里不适?”
黄姑一五一十地将她之前所遇和自己的状况说了出来时,子初了然,且十分确信,对方得的是普通大夫很难治的虫病。
“姑娘,可有治此病的办法么?”黄姑殷切地凝视着子初,像是抓着最后的希望。
“不难。”子初眸子清冽如冬日的甘泉,给了黄姑极大的慰藉,轻而易举地,黄姑就十分信任于她。
一边的孙嫂子喜道:“那可真是太好,这下你可不用再日夜担心了!”
说话间,子初让人在屋外等着,自己已经走进了屋子,还叫上了余阿和。
“阿和,去弄一条粗些的红线来,顺便取剪刀,还有两颗巴豆,一些白米饭。”子初一转身,就吩咐道。
余阿和虽不清楚她所为何意,但还是去了。
不一忽儿,子初叫黄姑进屋,黄姑进去之后,发现里面光线很暗,原来是门窗都被关上了。子初走近她,拿出了一条手巾包裹的东西,打开一看,是十多枚药丸,屋内太暗,都看不清色泽。
黄姑张张嘴,子初便道:“全部吃下去,病就好了。”
她疑惑接来,还是一枚一枚嚼了,咽进了肚子里。吃完后就想问子初,什么时候才有效果,可是突如其来地腹痛让她白了脸!
“姑娘,我肚子好痛!这——怎么会这样?”黄姑忍痛道,以为自己吃错了药。
子初嘴角一扯,道:“会疼就对了,你是否还很想上茅房?……”
孙嫂子在院子里踱来踱去,很是好奇里面在搞什么名堂,随之,大家也都跟着议论了起来。
不一会儿,黄姑从屋里出来时,脸上已然换上了喜色,往日里郁郁寡欢的模样全然不翼而飞!引得门外还在等候的病患都目瞪口呆!与此同时,众乡亲更加好奇,子初再屋里究竟对她做了什么?
孙嫂子见状,马上嘘寒问暖,得到的答案却是让她也不敢相信,黄姑的病,已经彻底治愈了!
大家都忙着高兴,没注意到门口张望着一个小子,不久后,又速速离开,此人,正是高盛……
------题外话------
大家有话积极说昂~不要羞涩昂~求收藏咯~
老太婆容色衰老,嗓子还是十分洪亮。
没多久,屋子里走出了一个面色蜡黄的女人,眉间悒郁不灭,愁容满面,表情呆纳,不知道的还以为死了丈夫。
老妪一看到自家媳妇儿,无奈一叹:“你就甭想啦,这人现在不是好好的嘛,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都是自己吓唬自己呢,狗子都找了那么多大夫,这不,他们都说没事儿。”说着拉过女人的袖子,将她安坐在堆砌的箩筐上,自己继续扫地,口中仍旧絮絮叨叨。
俗话说得好,说到谁,谁就来,老太婆刚停下来歇口气,门口就有人进了。
“二狗子的娘啊!”来人显然就是老人家说的孙嫂子了。
“正说到你呢,哎,你倒是帮我劝一劝,蛋蛋他娘啊,就是不开窍,老婆子说什么都没用啦。”老太婆很是没辙,只好把重担交给孙嫂子。
孙嫂子听罢,使劲儿拍了拍大腿:“哎呦,又是为了那件事啊,这都把个月了,嫂嫂怎么还惦记,快都忘记了吧!”
孙嫂子所指,则是蛋蛋的娘——黄姑,在一日夜里睡得迷迷糊糊,半夜口渴,便喝了自家石槽里的水,谁知第二天天明起床忽然记起这事,还发现那石槽中俱是密密麻麻的小红虫,陡然心惊。之后就一直日思月疑,以至于后来脾胃日渐虚弱四肢无力,食量也少了,求了好多大夫,开了一些药花了钱,总是没效用。
孙嫂子那么一说,黄姑只是动了动嘴唇,不接话。
老太婆和孙嫂子对视一眼,很是伤脑筋,孙嫂子实在看不下去,便道:“若不然这样,我听闻苏家阿婆有个新孙女儿,治好了不少乡亲的病,我引你去瞧瞧。”还怕黄姑和老妪不信,急急道:“我可没诓你们,大鼻子半年的失眠,村南苗苗他爹二十八年的头痛病,就给医好了!最重要的是,人家还不收钱!”
老太婆刚开始还不看好,但是听到大鼻子和苗苗爹的病都治好了,甚至开销都省了,真是有点心动了。黄姑眼珠子动了动,终于抬头道:“可……当真?”
“来来来,我这就带你去……”说着,一把拖起黄姑,轰轰烈烈地出了门。
等两人感到苏婆婆家时,才发现看病的人挤满了院子,还有人拿着小板凳在门口坐着等,她们很是惊讶。
跑上去一问,那坐在最外面的人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小伙子,见两个大嫂求教,嘿嘿道:“别看人多,可是诊治起来,那可是又快又准,你们来之前不到一刻,我还在那边排着呢!”说着,指了指二十米开外的杨树,一脸期待的模样。
他这么一说,让两女人更加觉得不可思议。
不过,很快她们就相信小伙子的话说的并不假了,才短短的几分钟,两人就已经排到了队伍的前方,而且,更让他们觉得难以置信的是,治病的姑娘竟然是一个相当年轻的美丽少女!
少女跟她们一样穿着破旧简单的衣服,可尽管如此,那普普通通的衣裳穿在她身上,似乎就像是昂贵锦衣绸缎,硬生生地多了十足的味道。少女的容颜就更加难以形容,美得让两人找不到合适的话语来匹配。
女子把脉只需要一个呼吸的时间,就能把患者的症状准确无误地说出来,再稍稍加以询问,就对病症了如指掌,快速下药。
黄姑怔怔地盯着人家看,心仿佛都活过来了,隐隐多了一丝希冀。当她从胡思乱想中醒悟过来时,少女已经为她搭脉了。
子初切了脉象,问:“嫂子哪里不适?”
黄姑一五一十地将她之前所遇和自己的状况说了出来时,子初了然,且十分确信,对方得的是普通大夫很难治的虫病。
“姑娘,可有治此病的办法么?”黄姑殷切地凝视着子初,像是抓着最后的希望。
“不难。”子初眸子清冽如冬日的甘泉,给了黄姑极大的慰藉,轻而易举地,黄姑就十分信任于她。
一边的孙嫂子喜道:“那可真是太好,这下你可不用再日夜担心了!”
说话间,子初让人在屋外等着,自己已经走进了屋子,还叫上了余阿和。
“阿和,去弄一条粗些的红线来,顺便取剪刀,还有两颗巴豆,一些白米饭。”子初一转身,就吩咐道。
余阿和虽不清楚她所为何意,但还是去了。
不一忽儿,子初叫黄姑进屋,黄姑进去之后,发现里面光线很暗,原来是门窗都被关上了。子初走近她,拿出了一条手巾包裹的东西,打开一看,是十多枚药丸,屋内太暗,都看不清色泽。
黄姑张张嘴,子初便道:“全部吃下去,病就好了。”
她疑惑接来,还是一枚一枚嚼了,咽进了肚子里。吃完后就想问子初,什么时候才有效果,可是突如其来地腹痛让她白了脸!
“姑娘,我肚子好痛!这——怎么会这样?”黄姑忍痛道,以为自己吃错了药。
子初嘴角一扯,道:“会疼就对了,你是否还很想上茅房?……”
孙嫂子在院子里踱来踱去,很是好奇里面在搞什么名堂,随之,大家也都跟着议论了起来。
不一会儿,黄姑从屋里出来时,脸上已然换上了喜色,往日里郁郁寡欢的模样全然不翼而飞!引得门外还在等候的病患都目瞪口呆!与此同时,众乡亲更加好奇,子初再屋里究竟对她做了什么?
孙嫂子见状,马上嘘寒问暖,得到的答案却是让她也不敢相信,黄姑的病,已经彻底治愈了!
大家都忙着高兴,没注意到门口张望着一个小子,不久后,又速速离开,此人,正是高盛……
------题外话------
大家有话积极说昂~不要羞涩昂~求收藏咯~